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新竹新八景 1. 交通大學竹湖 2. 十八尖山 3. 古奇峰 4. 青草湖 5. 新竹漁港 6. 新竹市立動物園 7. 港南運河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新竹新八景 1. 交通大學竹湖 2. 十八尖山 3. 古奇峰 4. 青草湖 5. 新竹漁港 6. 新竹市立動物園 7. 港南運河"—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新竹新八景 1. 交通大學竹湖 2. 十八尖山 3. 古奇峰 4. 青草湖 5. 新竹漁港 6. 新竹市立動物園 7. 港南運河 8. 新竹市護城河親水公園

2

3 新竹漁港/Hsinchu fishing Port
位於新竹市香山地區的新竹漁港,港內休閒形態多樣化,有人放風箏、有人欣賞海上浪花或船艦、在漁港內透過 望遠鏡向外海眺望作業中的漁船;此外,可至漁港內漁產品直銷中心,在小吃攤吃個海鮮,或是還可購買剛上岸 的海鮮回家自行烹調,不失為物廉價美的休閒方式。 漁港外有一長堤,上面有百公尺的海底世界繪畫,以及小朋友親手畫的各種魚類,是親子共賞海底景觀的最佳 教材,也是新竹漁港特有的景觀。

4 看海公園 為保有欣賞海景的良好視野,及與海景相互融合之景觀,看海公園以大片的草原,作為該公園最主要的地貌。 看海公園西側豎立的鯉魚旗,為該處增設的新的地標。從新竹漁港遠眺,隨風飄逸的鯉魚旗,似招呼遊客的 熱情雙臂,以寬闊的草坪及海景等著遊客親臨。

5 海天一線看海區 海天一線看海區地處高出海平面約20公尺,擁有良好之眺望海景條件,可欣賞到貝聿銘建築師所設計以傳統 產業玻璃特色為外牆之環保局辦公大樓。 該處讓人想安躺欣賞海景的草坪及饒負趣味之廣場,傍晚時分,皆 吸引大批遊客在此欣賞海景而流連忘返,為海八景中人氣不斷的景點。

6 港南運河 港南運河自北向南穿越港南濱海風景區,東側緊鄰風景區內各設施;西側與觀光帶自行車道相鄰。另有四座 中國式拱橋跨越,為河道風貌增添幾許幽雅的情趣。運河夜景的改造亦使該處票選列入了新竹市「夜八景」之一。

7 紅樹林公園 位於虎山里西濱快速道路下,客雅溪沿岸旁,有一片面積0.26公頃的水筆仔純林,是許多生物聚集點,生物的 密度非常高。市府於此興建了紅樹林公園,設置賞鳥棧道、中央軸線步道、沙雕場、攀岩場,結合生態與休閒, 適合全家大小親子共遊。

8 風情海岸 風情海岸緊鄰北部最大潮間帶溼地-香山溼地,其香山夕照列入清朝文獻記載之「竹塹八景」之一。該溼地已劃為 野生動物保護區。而呂副總統為本市沿岸賜名之「風情海岸」景觀石;及由廢棄碉堡改建之廁所,為該處最特殊 之地景。

9 海山漁港觀海平台 受限於潮汐影響,海山漁港漁業作業不及新竹漁港繁榮。有鑑於此,市府積極新增該港內各項休憩設施, 並在該漁港航道北堤末端興建完成了觀海平台,為帶動當地漁業觀光發展啟動了新的契機。

10 南港賞鳥區 鹽水港溪出海口南側的南港賞鳥區,是一處小而美的生態區,堤內數個水塘,已成為野鳥覓食後休憩的場所。 市府委託新竹市野鳥學會在此設置的賞鳥牆,在不驚擾生物作息的情況下,將大自然生物作息盡收眼底。

11 新竹苗圃 新竹苗圃是新竹市的後花園,新竹市政府為市容綠美化,於苗圃種植各種花木提供本市社區、學校、公園綠地。 近年來,休閒漁業及海上觀光遊憩活動之盛行,新竹漁港經市政府積極爭取,苗圃工程,市容新添了一處多元 使用的設施。

12 南寮舊漁港 南寮舊港位於新竹市西北郊海濱,建於民國38年,當時是為了西部作業而興建;然而隨著魚源的枯竭,原為 漁民謀生興建的漁港,轉而成為休閒為主的港口。現南寮舊港已成為釣魚發燒友的天堂,週末假日處處可見 釣友佔據有利地盤,希望會有斬獲釣得大魚,可飽食一頓。

13 環保教育館 環保教育館(含環保局辦公大樓),針對環保教育館劇院部分規劃改善投影設備、座椅等設施,並增加3D 照相設備,充實館內功能及多樣性。

14 港南濱海風景區 位於新竹市西北方,在堤防內規劃了一個佔地廣闊、 景觀優美、遊樂設施豐富的風景區,並將該區規劃為 西部濱海遊憩區景點之一,市府隨即依照規劃構想 加強河道整治,步道、涼亭、兒童遊憩場等公共設施 增設闢建,成為假日吸引民眾前往休憩的一個景點, 目前是西部濱海公路遊憩系統的重要休息站之一, 也是新竹西濱海岸線上一個新興的遊樂點。

15 金城湖 曾被喻為「魔鬼湖」的金城湖,經開發後,現在是北台灣一處重要的野鳥棲息地,在附近出現的鳥種至少有 二百五十種,成為此地的最大特色。客雅溪口整片海埔新生地,因有整齊的水田、溼地,加上路旁有高大防風 的木麻黃林,還有出海口外的泥質海灘,魚蟹螺貝非常豐富,成為各種遷徒候鳥的棲息重鎮。每年9月~次5月 有大量過境鳥返到此是賞鳥最佳時機。

16 漁產品直銷中心 港區漁產品直銷中心季託新竹區漁會管理,一樓生鮮、二樓料理,季節漁獲各攬盛況,近年假日親子休閒放風箏、 買漁獲、啖美味,讓人流連忘返。 新竹市政府九十二年規劃 沿海十七公里觀光帶,分別向交通部觀光局爭取 遊艇港,漁業署爭取完成娛樂 漁業漁船碼頭的建設案,增加海洋休閒縱深空間。

17 南十八尖山 該景點位於本市沿岸南端,緊鄰台鐵鐵道及西濱公路,其地位高處,具有良好視野,可俯瞰香山濕地及南港 白沙灣,為沿海十七公里觀光帶南端最高的景點。

18 帆船運動公園 位於舊港島上頭前溪口,為新竹市帆船委員會初級駛帆訓練基地,夏日可見帆影點點,在此悠遊。

19 十八尖山自新竹縣北郊迤邐而南,是日據時代所開闢的「森林公園」,略呈「新月形」,蜿蜒約7、8里,
恰好環抱新竹市東、南郊。這十八尖山的得名,據云確有18個山頭。最高處是131.79公尺,最低處為50公尺, 平均坡度為40﹪。 由於十八尖山沿途遍山茂林,瀝青路面平整,花卉飄香,行進於林蔭道上,空氣清新沁人,已成為新竹市民運動 休閒的必經路線之一,近年來市府為了讓市民能夠安心地運動,因此,每天凌晨至上午八點間禁止車輛進入。 從新竹高商順著博愛街步行就可上山,最高點有一「介壽亭」,山林內的33尊石觀音,也是觀賞的重點。

20 古奇峰/ Ku Chi Peak   「古奇遠眺」是竹塹八景之一。
古奇峰原稱平埔頂,四周環繞著令人心曠神怡的自然綠意,包括十八尖山、青草湖、清華大學、交通大學 及科學園區等,風光明媚。 古奇峰風景區以神像和廟宇及古奇峰樂園為主,其中以普天宮最具規模,山頂有一座高120公尺莊嚴肅穆的關公像 ,是古奇峰的地標與精神所在。 古奇蹟育樂園中收藏古今中外珍貴的歷史物、藝術品與鬼斧神工雕刻的極品,詩、書、畫等精美作品、新穎別緻 的木雕展示館等;古奇峰育樂園曾獲中華經貿促進會頒發優等獎,也是旅遊事業管理局指定的旅遊聖地! 普天宮附近的玻璃工藝店,偶而會有傳統噴吹玻璃的技藝表演,也是一個參觀重點。

21 青草湖/Ching Tsao Lake (Grassy Lake)
「青草湖」,距新竹市區4公里,湖水水源來自客雅溪,建於1956年,具有觀光及灌溉多種功能。 青草湖的山光水色,是吸引觀光客的主要賣點,奈何因水庫淤積、颱風破壞、上游濫建等原因,導致遊客止步; 近年市府再行整治,再度成為民眾假日聚集的好去處。 環湖公路經過水壩後左側有一上坡岔路,是通往古奇峰與科學園區的捷徑。湖的一旁是靈隱寺,寺內環境清幽, 還 保存有許多日據時代留下的石燈石柱。 住址: 新竹市高峰路306巷66號

22 高峰植物園/ Gao Fong Arboretum
高峰植物園在1932年(日據時代)即已設立「新竹州立赤土崎林業試驗場」,設置苗圃,培育多種本土或外來 引進的樹種,至1948年台灣光復後,與新竹縣農林改良所合併為「新竹山林管理所高峰苗圃」,又於1960年隨 台灣林務局之改制而隸屬新竹林區管理處。 植物園位於高翠路、寶山路、高峰路三條馬路圍成的區域內。全區發現植物有342種,植物解說數十種,均位於 步道兩側供遊客參考;並有候鳥行經或棲息,發現有40種鳥類及20種蟲類。園區內往阿勃休息站向前走,長有 一大片的蕨類,彷彿天然森林公園。

23 湖畔料亭/Air Force Village No.11
空軍十一村舊址,日據時代昔稱湖畔料亭,位於新竹市立動物園對面麗池湖畔。 湖畔料亭當時是日本人接待高級文官將領、富商大賈宴飲之處,是高級的社交場所,只有位居顯要的日本人、 日本商人或台籍大商人才消費得起。根據居住在附近的耆老指出,當時的台灣人只能遠望該四面開窗臨水岸邊 的優美建築。 1950年之後先安置單身飛行員,之後安置空軍眷戶,此處才改稱「空軍十一村」。 因為眷村改建,所有卷戶已於1999年9月底全數遷出,經市政府活化成今天的湖畔民眾俱樂部,湖畔料亭以精緻 的日式庭園景色與特殊的區位,記憶了新竹市近七十年的演變歷史地位。

24 新竹公園/Hsinchu Park 新竹公園內有蒼松翠柏、起伏的山丘,提供民眾在週末假日享受自然風光以及從事日常的休閒活動。園內可見 許許多多的「棋王」在互較棋藝,一家老少在樹蔭底下乘涼或打打橋牌,其樂融融,孩子們在水池旁等待著噴水 ,可以名正言順地「戲水」。 新竹公園距離市區相當近,因此從市中心步行約20分鐘即可抵達。公園內有體能類(游泳池、體育場)、遊憩類 ( 麗池、休憩區、體能活動區)、文教類(孔廟、動物園)及服務類(入口廣場及服務設施、景觀道路),提供 市民週末假日有一個好去處。

25 麗池/Lichi Pond 麗池一如她的名字,是美麗而引人假思的休憩仙境。周遭花草扶疏,林木蒼翠,湖中有錦鯉弄波,湖面有天鵝 悠遊,相當雅致,令人心曠神怡、目聳神翠。 麗池位於公園路,與動物園為鄰,池內放養著錦鯉、綠頭鴨、黑天鵝及稀有動物的鴛鴦,讓池色更增添生命力。 參天的古木,環池在旁的綠蔭,空氣中瀰漫著楓香,縱情浮生半日閒,也是一大樂事。

26 香山牧場/Xiang Shang Ranch
香山牧場,佔地108公頃,於1962年成立,為台灣省農林廳山地農牧局第三示範牧場,1981年更名為“台灣省 畜產試驗所新竹分所”,1998年成立養豬系。以畜牧業的經營、飼養管理、技術推廣與輔導為主要工作。 由於環境優美,漫步區內,盡是蟲鳴鳥叫、綠樹山影、微風青草香,連綿的丘陵隨處可見野生動物在其中跳躍。 站在行政大樓前向下眺望,大海濤濤、波光潾潾、漁船點點,對於學校機關團體做戶外教學或個人、家庭從事 休閒育樂是個既知性又感性的地方。 只要沿著縱貫線中華路往南方向走,便可看到對面而立的母聖宮,而在母聖宮旁的山坡地,也正是名聞新竹的 香山牧場(不對外開放)。

27 香山海岸/Xiang Shang Coast
沿台一線往南行,經過警察局後不久會遇到一條小河,在此右轉沿小路直行,即可到達香山海岸。香山海岸 最大的特色即是超級寬廣的潮間帶,退潮後一望無垠的海灘可是許多小生物的天堂,各式各樣的招潮蟹、 和尚蟹、蛤蜊、魚蝦,還有野生牡蠣,每逢假日退潮後,總有一堆人在此挖寶。 如果你只想站在海邊,吹吹海風看看海,可沿著新建成的台61線(西濱快速道路)走,也許還可發現新竹市 僅存的紅樹林;或坐在防波堤上靜賞落日餘輝。

28 新竹市立動物園為全台現存最老的動物園,創園於民國25年,今年已邁入66歲,除了為每年約30萬的入園人次
提供社會教育的功能外,動物園本身也是大新竹地區孩童們重要的共同記憶知所在。此外,新竹市立動物園 位於新竹市中心新竹公園內,為市民所喜愛的休閒活動空間,目前已積極推動結合新竹公園內的週邊空間, 重塑動物園管理空間新版圖,並增加市民遊憩可及性,已研擬由2.7公頃擴大至5.4公頃,將重新訂位為 「新竹動物公園」。

29 東門大溝最早是新竹城的「護城河」。新竹城有四座城樓,城垣周長為860丈,約2700公尺,城外則挖掘壕溝
為護城河,河上與各城樓設有吊橋一座,兼具交通與防禦功能。然而隨著歷史軌跡的流轉,護城河早已失去防禦 功能,但仍在城市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2000年「新竹市護城河及周邊親水設施改善計畫」,特別注重於親水環境之重現,恢復新竹護城河之休憩功能 以及歷史風貌。從林森路到中央路總長約600公尺,寬約56公尺的護城河空間,為起伏斜的自然草坡,拆除水泥 護岸,提升水面,並依古堡歷史考證恢復護城河道之壯闊風貌,提高市民親水可及性,同時原樣整理保留涗岸之 綠木植栽。此外,提供二處小型階梯劇場供新竹市民戶外表演使手。蛻變後的護城河空間將成為新竹市民最可親 的百花園。

30 交通大學創建於清光緒22(西元1896)年,初名南洋公學;今稱交通大學一名,則始於1921年。交大分為博受及
光復兩校區,校園環境均甚清幽,景色綠意宜人。 在中山高速公路新竹交流道旁,從中油加油站的大學路進去,即可見到交大的正門,入門爬坡而上映入眼廉的是 寬闊的「竹湖」,竹湖的四周種滿了大大小小的植物,有柳樹、榕樹、槭樹、竹林…等,及一大片的草皮,而 交大交景也是從竹湖開始,逐步展開,其景點約可分為十六處供人欣賞,分別是青埔朝陽、風亭九思、思園春曉、 荷塘月色、曲道夾蔭、竹園映亭、竹湖晨風、松林立翠、綠掩重樓、玉樹向榮、西庭笑話、綠彗潤生、碧草如茵、 康莊迎曦、南台遠眺、率意通衢。

31 竹塹城迎曦門/The Eastern Gate
住址: 新竹市北區中山路75號   新竹古名竹塹,於西元1733淡水同知徐治民以莿竹環植為城,1826年,竹塹士紳鄭用錫等人奏請改建竹塹城 獲准,重新勘定地基,於1827年興工,築造周圍為八百六十丈,高度一丈五尺、深度一丈六尺的磚石造城牆,並 建立四座城樓,東門為迎曦門、西門為挹爽門、南門為歌薰門、北門為拱辰門,日據之後因為實施都市街道改正, 於1902年拆掉城牆與城樓,只存東門迎曦門。   迎曦門城樓下段稱為城座, 以條形花崗石石塊疊砌而成,城門洞為圓拱形,是城市的出入口;上層城樓原為 木構造建築,現已改為混凝土造,城樓結構共二十四根立柱,屋頂部分為歇山重簷式構造,屋脊的起翹短而有力, 以顯示威武的氣氛,城門前豎有石碑一座,為竹塹築城歷史的紀錄,城門前的廣場為一個結合傳統與現代科技的 市民廣 場,是新竹文化的象徵地標。

32 進士第(鄭用鍚宅第)/Jinshi Mansion
新竹市北門街179號    鄭用錫字再中,號祉亭,生於1793年,自幼聰慧不凡,1810年一試而中秀才,取進彰化縣學附生,1818年 為恩科舉人,1823年中進士,又因他是第一個用台灣本籍赴京考中的進士,所以稱他為開臺進士,又稱 「開臺黃甲」。   鄭用錫於1837年為自己建造了一棟三開五進的大院落,門額上掛「進士第」匾額,也就是所謂的進士第, 只可惜後面的三進於二次大戰時焚毀,只剩目前的前二進。進士第木雕十分講究,門前雕成鰲魚的垂花與兩側 的獅子 斗座雕工精美,至今仍活靈活現、栩栩如生。而正廳格扇門的雕花具有古樸蒼茫的特色,底層為萬字 不斷,上層為詩句或富貴平安雕刻,其刻工超穎脫俗,令人嘆為觀止。

33 鄭用鍚墓/Zeng Yung Hsi Tomb
新竹光鎮里客雅段四四七之三六地號    1858年鄭用錫去逝,到了1869年才遷葬於竹子坑現址,由於鄭用錫生前具有從二品的官銜,因此其墓地 極為寬闊,規模相當宏大,整體墓地坐北朝南,墓的形式為三 曲手規模,逐層向外推展,使墓地顯得更為寬敞, 墓前有石象生以顯其官位。   鄭用錫墓外觀呈橢圓形,墓碑為盔頂形, 墓塚前方兩側有如椅子的扶手一般,稱為曲手,墓塚前方定有平坦 的明堂,墓前的石象生自內而外依次為石人、石馬、石羊、石虎以及石望柱各一對、其人物雕刻細緻精美,石獸 樸實可愛,頗具藝術價值。

34 新竹都城隍廟/Hsinchu City God Temple (Cheng Huang Temple)
新竹市北區中山里中山路75號   新竹城隍廟創建於1748年,由淡水同知曾日瑛倡議興建,1875年,淡新分治, 設台北府,但府治仍在新竹, 故城隍爺晉升為府城隍-綏靖侯,香火鼎盛,有「新竹城隍爺,北港媽祖婆」的稱譽。1888年林汝梅在新竹 舉辦全台的護國佑民法會,而成為全台代表性的城隍廟,故於次年改封為「晉封威靈公,新竹都城隍」,為全台 唯一的都城隍廟。光緒皇帝頒賜的「金門保障」匾額,為該廟重要文物之一。   城隍廟的建築規模宏大,本體是採三殿式,格局方正,各部分的木作雕飾均講究,門前的石獅及其他雕飾均 有藝術價值,龍柱是台北名師辛阿救的作品, 雕工細膩生動,進入大門上方的八卦藻井,為泉州惠安大木匠師 王益順的作品,特別值得一看。

35 新竹關帝廟/Hsinchu Kuan Di Temple  
新竹市東區關帝里南門街109號   新竹關帝廟創建於1776年,由當時的淡水廳同知王右弼所倡建。1871年淡水廳同知周武濂目睹關帝廟 年久失修,而當時國庫空虛,公費無法支應,進而勸地方人士自行募捐整修。日治後期廟產被徵收, 光復後, 由張式榖、張克繩等人捐獻廟地,於1949年由地方人士發起募捐,重新整修,1967年又再度 重修,成為今日 所見的廟貌。   本廟三川殿的步口廊柱,並未使用一般廟宇所見的龍柱,兩側的龍虎堵也無過多裝飾,而使得廟宇 顯得 較為莊嚴肅穆;廟門不同於其他廟宇,不但門上沒有畫門神,而且還有突起的門釘,本廟的木雕 具有相當的 藝術水準,特別是吊筒的豎材雕刻展翅的飛天雕像,別具風味。此外,廟中匾額多為軍方所贈 ,充分顯現其武廟 的性格,廟中柱聯均為新竹文人所題,極具地方特色。

36 新竹長和宮/Chang-ho Temple
新竹市北區長和里北門街155號   清乾隆年間,新竹的市街逐漸發展了起來,為求精神之寄託,於1742年在竹塹北廂建立這座媽祖廟, 後因為 於北門外,所以稱為「外媽祖」,竹塹的郊商也求近便而以長和宮為議事之地點,成為各郊商 的信仰中心。 長和宮奉祀的媽祖神像是由湄洲媽祖祖廟請來,也是桃竹苗地區最早的媽祖,廟名取 「長和」,是要船頭行 長久合作,和平共處的意思。   長和宮為三殿式廟宇,三川殿是整個建築的門面,所以各部裝飾均十分用心,三川步口上的龍柱、 石獅、 木作,門神彩繪及各門堵上的石刻,均是值得駐足觀賞的部分,尤其是門口的石獅子,十分 樸拙可愛,正殿是 奉祀主神媽祖的地方,後殿則奉祀觀音佛祖,廟內「霖雨蒼生」、「德可配天」 等匾額,均是見證歷史的 重要文物。

37 鄭氏家廟/Zeng' Family Shrine
新竹市北區北門里北門街185號   鄭氏在新竹是名門望族之一,位於北門街的鄭家,屬竹塹浯江鄭氏一系,於1720年至1760年間,由金門 遷徙台灣,道光年間鄭家為飲水思源先在金門興建家廟,1853年鄭用錫與堂弟鄭用鑑商議,由八大房 共同出資, 在北門街創建鄭氏家廟,議定每年上元節與冬至 時各舉行祭祀一次。   鄭氏家廟本體為三開間兩進式的單院建築,木石雕刻均極精采,屋脊為燕尾三川脊式,起翹的角度與 線條 均十分優美,門前有自進士第移來此處安置的旗竿座兩對,為中試科舉之家宅才有之物,但現僅存 基座及夾桿石, 門前呈的八卦鋪面較為特殊,是其他建築物少有的做法,可見其格局的嚴謹與風水上 的注重。

38 新竹金山寺/Hsinchu Jin Shan Temple
新竹市東區仙山里金山路115號    金山寺奉祀觀音佛祖,為林合成墾號招佃拓墾設隘防番之際,墾民奉祀 之保護神,1853年由墾首郭家 獻地充基,結茅祀佛,名曰香蓮庵,1857年正式建寺,由於該地有清泉圍繞,許多騷客到此品茗,謂之靈泉試茗, 而改名「靈泉寺」。1889年時,由林汝梅捐資重建廟宇稱為「長清禪寺」,後以其地在金山面乃改稱為金山寺。   金山寺為清代中期的建築,現存的格局為單進三開間帶左右護龍之合院形寺廟,整體風格樸實,斗子砌磚牆及 磚砌結構不但特殊,更增添古樸的美感,寺中所用石材及雕工皆頗講究,尤其石獅之造型生動,堪稱佳作,寺前的 供食台(佈施台),為1860年之作品,古拙蒼勁之韻味,極具歷史價值。

39 蘇氏節孝坊/The Shu's Monument Gateway
新竹市北區湳雅里武陵段719地號   蘇氏節孝坊建於1880年,位於湳雅街,為表揚 吳國步妻子蘇式的事蹟而建,由於位置偏遠,保存也最 完整, 吳國步為淡水廳儒士例贈文林郎,在淡水廳築磚石城時曾出錢出力,是當時的士紳之一,可惜 英年早逝,其妻 蘇氏矢志守寡,享年74歲。   蘇氏節孝坊形制與楊氏節孝坊相近,同為四柱三間三層規模,材料用花崗石與青斗石混合建造。 蘇氏節孝坊 是新竹四座節孝坊最晚建造者,形制雖然相似,但比例上比較高聳,而顯得挺拔秀麗。 在雕刻方面,明間大枋 中央雕雙龍搶珠,雙鳳呈祥,左右次間的麒麟雕刻為透雕手法, 枋上雕的是琴 棋書畫,均可見其高超之匠藝。

40 楊氏節孝坊/Jei Hsiao Stone Arch of Yang Shi(Stone Arch Honoring Chaste and Filial Piety of Yang Shi)
新竹市北區石坊里石坊街4號   楊氏本名楊居娘,是竹塹人林熾的妻子,24歲時守寡,他身兼父職,獨立扶養兒子長大成人,至45歲去世。 其堅貞守節,以母兼師,撫孤孝親、且多次殉夫的節孝事蹟,在當時十分感人,是新竹最早的節孝坊。   楊氏節孝坊為一座四柱三間三層的牌坊,由泉州的白花崗石及青斗石所建造,最上層為雙龍環拱的聖旨牌, 中間的石匾寫著「天旌節孝」,表示這是由皇帝核准表揚的貞節事蹟,下層石扁則記載其節孝事蹟,石刻的部分, 各部造型神態皆栩栩如生,構圖比例等均具有藝術價值。

41 李鍚金孝子坊/Filial Lee Xi Qing Stone Arc 新竹市東區柴橋里青草湖段443-1地號
  李錫金生於1786年,其人熱心公益,事親至孝,並在漳泉分類械鬥幟烈之時助人甚多,因此其孝行事蹟傳 頌 多時。李錫金於1865年逝世,享年80歲,後誥封為奉直大夫國學生,李錫金孝子坊則於1879年時由當時 的新竹縣 廩生林鵬霄等人將他的孝行詳述,懇請官方為其節孝義行建立牌坊來表彰,兩年之後獲准建立。   李錫金孝子坊為四柱三間三層的牌坊,坊間置有「孝子」及「李錫金坊」兩石扁,兩側有青斗石雕花板,上枋 上面 再立兩小柱形成第三層構造,上有聖旨牌、葫蘆及 鴟尾等構件,孝子坊的構造材料是泉州白石,雕刻的額板 為青斗石,兩種不同色澤的材料配合的十分恰當,而基礎部分的夾杆石,形狀有如葫蘆形的抱鼓石, 是本牌坊的 一大特色。

42 新竹驛(新竹火車站)/Hsinchu Train Station
新竹市中華路二段445號   1886年台灣建省,劉銘傳基於海防、開發與運輸之需要,經於1887年向清廷奏准建設台灣鐵路。 1893年 基隆-新竹鐵路竣工,新竹車站設立於枕頭山腳下。明治初期,日鐵道隊有鑒於清朝期間所建造 的鐵路蜿蜒蛇行, 開始修改舊有的路線,新竹車站於此時稱為新竹停車場, 是一處簡易的木造車站。 1908年新的鐵路通車,新的 車站(新竹驛)於1913年完工,即今日所見新竹火車站。   新竹車站設計者是當初任職於總督府鐵道部的松?崎萬長,建築樣式融合了部分巴洛克建築樣式的風味, 加上 陡斜,高聳的複折式屋頂與老虎窗,同時在柱體,牆壁轉角與開口部四周等結構應力集中的地方, 加強石造的 結實感,使得整體建築物呈現繁複卻不失莊重,嚴肅卻又不失親和的建築風味來。 設計者的巧思,使火車站成為 新竹的門戶與都市的地標。

43 新竹州廳(新竹市政府)/Hsinchu Municipal Government Hall
新竹市中正路120號   1895年日軍佔領新竹之後,初期的公共建設多是接收清代的公共設施,到1904年才有新竹廳參事鄭如蘭等 人 請求新建廳舍。不過新竹州廳遲至1925年興建,並於次年年底完成建築主體啟用,之後持續增建或改建 ,成為 今日所見的新竹市政府。   新竹州廳是一棟二層樓,ㄇ字形平面的加強磚造建築物,建築形為和洋混合風格,主體為洋式風格,屋 頂為 東方建築所用木架瓦造斜屋頂,正面入口處設計突出的玄關門廊,採用雙柱式以增加儀典性,並搭配 兩個小塔樓, 使整個入口相當突出,進入大廳內部可見洋式的拱廊及羅馬柱子,十分氣派,整體而言,新 竹州廳是一棟具有 良好比例及對稱關係,兼具穩重而莊嚴的官廳建築。

44 新竹水仙宮/Hsinchu ShueiShen Temple
新竹市北區北門街135號   本廟主祀水仙尊王,是海洋之神,也就是夏代開國君主禹帝。本廟水仙尊王 原奉祀於長和宮後殿,為新竹 北門地區郊商崇祀的航海神,後因市街日漸發展,於1863年在長和宮左側拆除店屋另建水仙王殿祭祀水仙 尊王。 每年的農曆十月初十是水仙尊王聖誕,是本廟最盛大的慶典節日。   水仙宮是一棟二殿二廊規模的廟宇,三川殿步口並不寬敞,步口薝柱為方形石柱,步口員光為書卷形式, 是較為特殊之處,水仙宮之正門以石鼓為門枕石。水仙宮左側外牆上有三塊石碑,其中「長和宮碑」為新 建水仙 王宮之記錄,捐款者為當時新竹主要的郊商,為本廟留下珍貴的史料。

45 新竹神社殘蹟/Hsinchu Japanese God temple
新竹市中山路   新竹神社的興築始於1915年三村三平擔任新竹廳長時,之後繼任的高山仰正式設立新竹神社造營事務局, 並聘任總督府技師森山松之助及其助手八阪志賀助,手島誠吾設計建造。第一代新竹神社於1917年動工 ,1918 年落成,並於1920年正式列為「縣社」,1942年再升格為「國幣小社」。   1936年後推行皇民化運動,為擴大規模,於1938年動土興建第二代神社,1940年完成,除了本殿之外, 尚有祝詞舍、神饌所、樂神殿、休憩所、齋館等設施,還增加了參道,公共廁所等附屬工程 。新竹神社歷經改建 ,目前所見為第二代神社遺址,但也僅保存社務所與參道,社務所本身採用經久耐用的檜木 ,精細的匠工技術, 使得建築本身歷經風雨仍得以保留,屋角的「鬼瓦」與「懸魚」雕工優美,顯見昔 日之華麗講究。新竹神社的 社務所可說是台灣所建最大者,可見過去的儀典之繁盛,亦可從其中窺見 新竹州政治地位之重要。

46 新竹信用組合(新竹一信)/Hsinchu Mutual Trust Association(bank)
新竹市大同路140號   早期民間資金融通多以 「合會」的方式來取得,1909年新原龍太郎等人成立「新竹儲金會」,以「鄰保相愛」 的觀念,以 每日儲蓄的方式來儲積資金,以合作的精神創造財富,作為會員產業或資金的運用。1913年儲金會 改制為 新竹信用組合,1934年新竹信用組合遷入位於大同路現址的新建大樓,至今,光復之後改名為新竹第一 信用 合作社。   新竹信用組合大樓是一棟三層樓的建築物,入口處設於轉角處,一樓空間主要為營業廳,二樓以上則為辦公 空間,設計者利用連續的水平帶雨庇創造水平線條,但保留古典建築的圓拱窗,並刻意讓水平帶在入口上方斷開 , 以突顯入口感,入口上方的大拱圈線條,搭配三個圓拱窗,創造了該建築的特色,令人印象深刻。

47 新竹圖書館/Hsinchu State Library
新竹市文化街8號   新竹州圖書館前身是「新竹街圖書館」,為了紀念1923年日本大正天皇東宮太子裕仁訪問新竹而籌款興建, 1925年完成,改為「新竹州立圖書館」,台灣光復後由新竹市政府接收,定名為新竹市立圖書館,後又改為 「新竹縣立圖書館」仍作為圖書館使用。   圖書館是一棟洋式建築物,外觀簡潔俐落,立面上的柱子以刻意加強裝飾的磚形條紋,讓建築物顯 得穩重, 上層則採退縮方式留出陽台,陽台上設計短的梭柱支撐屋樑,使得屋頂變得輕盈,更增添下層立面 穩固的對比感。 入口處突出的門廊空間,加寬的門柱與上層的中央雙柱,塑造強烈的入口意象。立面上強化的立體柱, 配合開窗 的虛實變化給人強烈的厚實感,柱頭上的裝飾則象徵著帝國的徽章,為殖民母國的圖騰之一。

48 新竹專賣局/Hsinchu Exclusive Trade Bureau
新竹市東門街59號   新竹菸酒公賣局建築,在日治時期稱為「台灣總督府專賣局新竹支局」,其前身是1922年所設置的 「台北專賣 支局新竹出張所」,1924年改名為「台灣總督府專賣局新竹出張所」,由於業務日增,於1934年 建造新辦公廳舍,次年完工,1936年遷到新廳舍現址,同年升格為支局,而成為新竹地區的菸酒直營中心,1947年 後改名為 台灣菸酒公賣局新竹分局。   新竹專賣局廳舍是一棟具有現代主義風格,以水平線條為設計主軸的建築物,設計者是總督府專賣局的建築技師 梅澤捨次郎,辦公廳舍為三樓加強磚造建築物,一樓為玄關、公共接待室、大廳、支局長室等主要 空間,二樓為 事務室等,三樓為會議空間。入口位於轉角處,建築物高度向中央逐層升高,使入口成為中央高塔,以強化入口 意象,建築物外表貼磁磚,風格特殊。

49 新竹州市役所/Hsinchu state City Affair Office
新竹市中央路116號   1920年日本政府在台灣實施「市街庄制」,新竹市隸屬新竹州,新竹市稱為新竹街,他的辦公廳舍稱為 新竹街 役場。1930年新竹人口成長,其政經地位也越顯重要,而升格為新竹市,設置新竹市役所,作為辦公 廳 舍。   新竹市役所是一棟二層樓的磚造建築,四坡式的屋頂,屋頂上有兩個老虎窗。整體建築平面 呈長方形, 入口 位於中央,入口處突出拱門形式的門廊,中央上方加上拱心石和穗狀花草環,具有權威的象徵。 為了強化 其儀典性,設計者在立面上做了三道外突的牆面,屋頂也隨著變化,遠望有如增加三座塔樓 ,配合中央的門樓, 走近市役所讓人感受一股莊嚴的氣勢。

50 新竹高中劍道館/Hsinchu High School Ken Do (Sword) Hall
新竹市學府路36號   新竹中學校成立於1922年,原先暫借新竹第一公學校校舍開始招生,1925年再遷至十八尖山山腹的新校址, 次年建立武道場,作為體育館之用,同時也作為練劍之場地,後來由於新竹中學校的劍道隊聞名全台, 故通稱 武道場為劍道館。   新竹高中劍道館規模並不大,是一棟磚造木構架瓦頂的建築物,屋面為複折式,山牆面呈現尖形山峰,創造 出高聳的感覺,異於一般洋式建築風格,牆面為清水磚疊砌,並以仿西洋建築的扶壁作法,透過外凸的磚柱 , 將屋頂的重量傳遞至地面。劍道館建築設計及施工的品質甚高,加上其獨特的造型,散發出典雅的味道,雖然 目前屋頂改為鋼浪板,但 整體感覺猶存。

51 香山驛(香山火車站)/Xiang Shang Train Station
新竹市中華路   香山站建於1928年,是傳統的日式驛站,是目前西部鐵路幹線所存少數木造車站之一。香山站站房並 不大, 候車空間狹小,但也因為車站的親切尺度而成為香山人記憶中不可或缺的建築,也是香山的地 標之一。   香山火車站為典型「入母屋造」形式的木造建築,站房成長形,整體設計去除一般常用的對稱性手法 ,而將 入口置於端部,為強調入口感,特地加上入口玄關,玄關木柱上以雕花牛腿支撐,為了遮蔽日曬 及風雨,候車 空間外側再加上一圈簷廊,以簡單木構架支撐,使得香山火車站看起來像一棟歇山重簷的 木造建築,其樸實的 外表,簡單的構造,具有樸素之美。

52 辛志平校長故居 新竹市東門街32號   辛志平校長故居是為紀念前新竹中學辛志平校長的教育事蹟而指定的古蹟。辛志平,廣東羅定縣人,民國 三十四年奉命來台接掌新竹中學。於校長任內,制定「誠、慧、健、毅」四字校訓,手創三大鐵律「不打架、 不作弊、不偷竊」--違反者一律退學,以嚴格的體能訓練和勞動服務,培養學生堅忍刻苦的精神;其教育理念 為德、智、體、群並重,提倡通才、全人教育,反對以考試領導教學。畢生清廉簡樸,以身作則,實踐力行。   故居為一日式木造宿舍,約建於1920年代,其建築正座北朝南,屋頂形式為「入母屋(歇山)」,外加 附屬雨庇簷。屋架為日式小屋組,樑上架設短束以支撐屋頂。牆面為「真壁(柱外露)」,外牆附雨淋板, 除玄關及廚房、浴室之一部分外,其他均將地板抬高,下為磚砌柱與基礎。房屋原為新竹中學校長配屬宿舍, 辛校長自民國三十四年來台後,至七十四年去世前,居住於此四十年,大致沿用原有的空間機能,並於庭院 栽種果樹花木。未來故居將規劃為辛校長人物紀念館,開放供民眾參觀使用。


Download ppt "新竹新八景 1. 交通大學竹湖 2. 十八尖山 3. 古奇峰 4. 青草湖 5. 新竹漁港 6. 新竹市立動物園 7. 港南運河"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