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专家委员会 委员 冯 守 仁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专家委员会 委员 冯 守 仁"—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专家委员会 委员 冯 守 仁
《文化馆评估标准》 解读 ( )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专家委员会 委员 冯 守 仁

2 基本原则 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和两办文件《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
保持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的延续性和评估标准的相对稳定性 根据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文化馆的新要求,调整了评估的有关项目和指标 明确文化馆的发展方向,推进文化馆事业发展

3 一、馆舍面积指标的调整 ——首次实现了《文化馆评估标准》与《文化馆建设标准》的指标对接 (必备条件1;评估标准111)
(一)调整原因 原评估标准存在《评估标准》与《建设标准》不一致的问题。

4 《评估标准》 是按照行政级别确定文化馆馆舍面积指标 三级 二级 一级 县市级馆 1500㎡ 2000㎡ 2500㎡
三级 二级 一级 县市级馆 1500㎡ 2000㎡ 2500㎡ 地市级馆 2500㎡ 3500㎡ 4500㎡ 省级馆 ㎡ 5500㎡ 6500㎡

5 建设标准 按服务人口确定文化馆面积 类型 服务人口(万人) 建筑面积(m2) 大型馆 ≥250 ≥8000 50~250 6000~8000
50~ ~8000 中型馆 ~ ~6000 小型馆 ~ ~4000 ﹤ ~2000

6 比较 服务人口较少的地、县级馆,《评估标准》面积指标高于《建设标准》面积指标。 《评估标准》 《建设标准》 地级馆 2500 2000
《评估标准》 《建设标准》 地级馆 县级馆

7 出现的问题 二是使得一批服务人口较少的地(县)扩大建设规模以达到评估标准。
一是使得一部分服务人口10万(3万)以下,达到《建设标准》面积指标的地(县)级馆不能进级; 二是使得一批服务人口较少的地(县)扩大建设规模以达到评估标准。

8 分析 从标准层级分析,评估标准应以建设标准一致
从实际分析,要求服务人口在3万及其以下的县级馆(服务人口在10万以下的地级馆)面积达到评估标准起点指标, 也不符合实际。服务人口少、规模过大一方面造成建设资金和运营成本增加,加大了财政负担;另一方面又会出现馆舍闲置,使用效率低的问题,都不利于文化馆的发展。

9 (二)调整指标 ——“双重入围标准” 县级馆“达到1500平方米或达标”, 地级馆“达到2500平方米或达标”。
实际是放宽了服务人口较少的的地、县级馆的进级条件, 是符合实际的,也是公平的。

10 (三)具体指标 县级馆:三级, 馆舍面积1500平方米;或服务人口在3万和3万以下的,面积虽未达到1500平方米,但已达到《建设标准》规定的与服务人口相对应的建筑面积指标, 即:3万服务人口,1400平方米; 2万服务人口,1100平方米; 1万服务人口,800平方米。

11 地级馆:三级, 馆舍面积2500平方米,或服务人口≤10万的市(地级市或市辖区),面积虽未达到2500平方米,但已达到《文化馆建设标准》规定的与服务人口相对应的建筑面积指标 即:10万服务人口,2400平方米; 5万服务人口, 2000平方米。

12 (四)指标说明——服务人口计算 服务人口不是全县(地)人口 是指县所在地的城关镇常住人口 地市辖区的常住人口 注意!
——与人均经费指标的人口数不同 人均经费——全县(地)人口

13 二、“群众对文化馆工作满意度” 指标的调整 ——首次把“群众满意度”列为必备条件 (必备条件 ;评估标准 )
二、“群众对文化馆工作满意度” 指标的调整 ——首次把“群众满意度”列为必备条件 (必备条件 ;评估标准 ) (一)调整原因 文化馆服务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服务的最终评价权应属于服务对象。

14 (二)调整内容 “群众满意度” 第三次评估 第四次评估 评估指标 必备条件 无具体要求 规定具体要求和方式

15 1、首次把“群众对文化馆工作满意度”列为必备条件,
——进一步明确了“群众评价”在评估中的地位和作用。 ——要求: 一、二、三级馆“群众满意度”要分别达到90%、85%、80%。

16 指标评估方式:进行一次公众满意度调查,调查表发放数量不少于 300份,回收率不低于80%。并设计标准的公众满意度调查表。
2、细化了指标考核的具体要求 指标评价主体:由文化行政部门组织第三方考评; 指标评估方式:进行一次公众满意度调查,调查表发放数量不少于 300份,回收率不低于80%。并设计标准的公众满意度调查表。 评估结果:馆有整改意见。

17 (三)增加“建立群众需求和反馈机制”项目
在网站设立意见反馈栏; 设立意见箱; 公开监督电话; 建立馆长接待日; 定期召开公众座谈会; 建立公众意见反馈机制。 每项:2分

18 三、数字服务指标的调整 (一)调整原因 文化馆的数字服务相对滞后 上次评估中各地反映的主要问题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
文化馆发展的迫切任务

19 (二)首次把文化馆“具备数字服务基本能力”列入必备条件
第二次评估标准把文化馆数字服务平台(网站、网页)作为提高指标 第三次评估标准首次把数字服务列入正式评估指标,并对这三个方面都提出了具体要求。 第四次评估标准“具备数字服务基本能力”列入必备条件——“有网站”(或网页)

20 新得要求 本次评估提出“有”的具体标准 以前只是提出“有”而没有具体要求。
评估中发现有的“网页”就是挂在文化主管机关网站上的一页本馆介绍,不具备服务能力; 有的“网站”仅有文字和图片发布功能,也不具备基本服务能力。 本次评估提出“有”的具体标准

21 具体标准 “网站”应具有信息发布、艺术欣赏(含视屏点播)、网上培训、活动开展、咨询指导等5项功能。 “网页”要具有信息发布、艺术欣赏、咨询指导3项功能。

22 (三)提高了“资源数字化存储量”指标 第三次评估标准以 GB 为单位的。 一级 二级 三级 县级 5GB 3GB 1GB
一级 二级 三级 县级 5GB GB GB 地市级 8GB GB GB 副省级 10GB GB GB 省级 GB GB GB

23 本次评估标准 以 TB 为单位的。 一级 二级 三级 县级 TB TB TB 地市级 TB TB TUB 副省级 TB TB TB 省级 TB TB TB

24 比较 理论值:1TB=1024GB 产品值:1TB=1000 一张照片1MB
一首歌 无损的20-30MB左右 一张专辑 无损的 MB左右 一部电影 1080P的40G左右 1TB——存储 部电影,50000首歌曲,

25 第一,文化馆在数字服务上必须有跨越式发展,改变相对滞后的状 况。
第二,符合文化馆资源的特点——以视频资源为主。达到指标缺有较大难度,但也是 可以的。 第三,时点指标——为给文化馆数字资源建设留有余地,本次评估以评估时点文化馆的数字资源数量为评估依据。

26 (四)调整“数字服务设备”指标 细化为三类 信息化基础设施 资源加工设备 数字化服务设备

27 信息化基础设施 达标——购置或租用服务器、存储、网络及安全、互联网接入等设备,具备支撑网站和办公自动化等业务正常运转的保障能力。存储设备:磁盘阵列可用容量不低于10TB。互联网接入:有线接入带宽达到50M;无线WIFI接入互联网。 基本达标——购置或租用服务器、存储、网络及安全、互联网接入等设备,具备支撑网站和办公自动化等业务正常运转的保障能力。存储设备:磁盘阵列可用容量不低于5TB。互联网接入:有线接入带宽达到20M。

28 资源加工设备 达标——配备数码广播级摄录像机、数码照相机、移动硬盘、便携式计算机等设备,具备数字资源采集、复制、输出等基本的数字化加工能力。数码相机不少于1台。数码广播级摄录像机不少于2台。便携式计算机不少于1台。 基本达标——配备数码摄像机、数码照相机、移动硬盘等设备,具备数字资源采集、复制、输出等基本的数字化加工能力。

29 数字化服务设备 达标——配备中央控制台、投影机、投影幕、4路VGA输入切换器、有源音箱、电视机、触摸屏、终端计算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具备艺术教育培训、电子阅览等数字服务能力。电视机不少于2台。终端计算机不少于10台。 基本达标——配备电视机、投影机、投影幕、音箱、终端计算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具备艺术教育培训、电子阅览等基本的数字化服务能力。终端计算机不少于5台。

30 四、增加“服务效能指标” (311;321;322) (一)调整原因 文化馆建设的重点 ——提高服务效能

31 (一)“年文化服务人次”指标 县市级馆起点指标为3万人次/年。 地市级馆起点指标为5万人次/年。
文化服务人次”是体现文化馆服务效能的重要指标, 指标的数值是根据 《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4)中“文化服务惠及人次”统计指表测算的。 县市级馆起点指标为3万人次/年。 地市级馆起点指标为5万人次/年。

32 (二)活动与展览效益指标 在“321组织大型文化活动”和“322组织大型展览”中关于对“大型活动”和“大型展览”的认定,提出了活动“参加人数”和展览“参观人次”的认定指标,要求大型活动和展览都要注重效益,每个活动和展览都要达到一定的人次。

33 五、提出服务“社会化”指标 (一)调整原因 文化馆服务的社会化是现代文化馆建设的重要内容 文化馆的服务要广泛利用社会资源
馆内的小循环 社会的大循环 利用社会资源包括社会的人、财、物资源,

34 (一)“文化志愿者”列入队伍建设指标 是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的要求,是群众参与文化馆服务的一种形式。 普遍开展,成为文化馆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志愿服务一般体现在志愿者数量、志愿服务项目和志愿服务时间等指标上,

35 (二)指标 比例指标, 参与本馆服务的志愿者与本本馆职工人数的比例。 县级馆起点指标为0.4:1
例如本馆有10名职工,志愿者人数起点指标为4人。

36 (二)“吸引社会资金用于文化馆服务”指标
提高指标 吸引社会资金包括通过赞助、合作等方式;包括资金或设备等物品(可折算成金额)。吸引社会资金用于文化馆服务 10万元以下加5分,超过10万元,每增加1万元加1分,最高不超过15分。

37 六、指标中应注意把握的问题 (一)服务人口计算(必备1、2) 建设标准与人均经费服务人口计算口径不一样 建设标准——县城关镇(市辖区)人口 人均经费——全县(地)人口

38 (二)业务人员门类配备(必备5) 县:5类 地:8类 省:11类 ——可以根据本地区艺术特色调整门类,控制在20%
县:5类 地:8类 省:11类 ——可以根据本地区艺术特色调整门类,控制在20% ——人员编制等于或小于门类数量的,可以兼职

39 (三)出租房屋扣分(111) ——收回出租用房(2011年免费开放文件要求)
——凡文化部门占用的文化馆用房,不计文化馆面积,不视为出租用房(不扣分)

40 (四)免费开放经费补助金额 ——足额(中央补助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 ——无截留(落实到馆) ——无冲抵(用免费开放经费冲抵正常经费)

41 (五)年文化服务人次(313) ——以2014年统计报表中“文化活动惠及人次”为依据。
——包括馆内和馆外(下基层辅导、展览、演出等)服务人次

42 (六)民族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35)
——考核重点:保护、展示、传承(不再考核申报的项目数) ——区分“非遗保护”工作职能的两种情况 一般情况:承担-非遗 特殊情况:不承担-民族民间文化 按照【】里的内容考核评估

43 (七)改革和服务创新取得初步成果(53) 专指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以及两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文件内容要求在法人治理结构、总分馆制建设、菜单式服务、标准化建设等某一方面取得改革创新成果 。

44 请 批 评 指 正 谢谢! 冯守仁: 手机:


Download ppt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专家委员会 委员 冯 守 仁"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