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上课了 请安静
2
复习上一次课内容 小儿各年龄期分期及保健特点; 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小儿体格发育的常用指标(重点身高、体重的计算)。
小儿骨骼及牙齿发育的特点。
3
体格生长的评价 evaluation P10 体格生长的评价 evaluation 生长速度 growth speed
匀称程度 equable degree
4
常用的评价指标 1、均值离差法: 正常:X + - 1 SD 良好:X + 1-2 SD 偏差:X - 1-2 SD
5
2、中位数百分位法: 用于正态和非正态分布: P3-P97为正常范围 3、生长发育图评法: 用各种图表表示生长发育水平。
6
第三节 神经心理发育及评价 一、小儿神经心理发育
7
(一)神经系统发育 皮层下中枢兴奋性高 肌张力高 大脑功能发育: 3岁时接近成人 8岁时达成人水平
8
神经纤维髓鞘发育 出生时神经纤维少、轴突与树突少,神经细胞的连接少 神经纤维髓鞘化不完善
9
(二)感知的发育: Sensory and Perceptual Development
通过各种感觉器官从丰富的环境中选择性地取得信息的能力的发育。
10
视感知的发育
11
视感知的发育 新生儿:视觉最佳焦距20cm ,视线和头可随 物移动,能辨大小形状和颜色。
12
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在3月--6岁 3~5月 头眼协调好 6~9月 深度视觉发育 6岁 深度视觉充分发育
13
听感知的发育: 新生儿听觉已相当良好,能寻找声源,辨音 3~4月 头可转向声源,听悦耳声微笑 8月 能确定声源,对语气敏感
量、音调音色、语音和非语音。 3~4月 头可转向声源,听悦耳声微笑 8月 能确定声源,对语气敏感 3岁 能清楚分辨e和er声
14
味觉的发育(taste) 出生时味觉发育已很完善,可对不同味道产生不同的反应。
4~6月的婴儿对食物的微小改变已很敏感,为味觉发育关键期。婴儿早期的味觉经历的变化对以后接受食物有特殊作用。
15
嗅觉的发育(Olfaction) 出生时嗅觉中枢与末梢早已发育成熟。而且婴儿有嗅觉的记忆,在发育中学习分辨愉快与不愉快气味。
16
皮肤感觉的发育 触觉 新生儿:眼、口周、口腔、舌尖、手掌、足 底的触觉已非常敏感 2~3岁:可辨别物体的属性
5~6岁:区别体积和重量不同的物体
17
痛 觉 新生儿痛觉已存在,但因神经纤维髓鞘发育不全,故对痛不敏感,2月后才逐渐敏锐。
18
运动发育 Motor Development
19
抬 头(Lift head) 2月 抬头 3月 抬头较稳 4月 抬头很稳,并转动自由
20
翻身(Roll over) 1~2月 侧卧至 仰卧 4~5月 仰卧至 侧卧 6~8月 仰卧至 俯卧 新生儿 1~2月 6~8月
21
坐(Sit) 3月 扶坐时腰呈弧形 4~5月 靠物坐 6月 双手向前支撑坐 8月 独坐稳,并能左右转身
22
爬(Creep) 8~9月 用上肢拖着身体向前爬 12月 手膝并用
23
站(Stand) 6~8月 扶物站 9~12月 独站片刻 22月~2.5岁 独足站
24
走(Walk)、跑(Run)、跳(Jump)
6月 扶跳 9~12月 扶物走 1岁 独走几步 1.5~2岁 跑 2岁 双足跳 3~4.5岁 独足跳
25
大运动发育(口诀) 二抬 lifts head 十站 stands alone 四翻 rolls over 周岁走 walks alone
六坐 sits 二岁跑 runs well 八爬 creeps 三岁独足跳 hops
26
大运动发育可疑迟缓的临床判断 4月 不能抬头 8月 不能翻身和独坐 13月 不能独自站 15月 不能独自走
27
精细运动发育 Fine Motor Development
28
3~4月 吃/玩手
29
5~6月 伸手抓物
30
6~8月 物体换手
31
8~12月 拇食指钳小丸
32
1~1.5岁 自发乱画
33
2岁 叠纸
34
2~3.5岁 搭桥
35
神经反射的发育 出生时即有,且持续一生的神经反射 角膜反射 corneal reflex 结膜反射 conjunctival reflex
瞳孔反射 pupillary reflex 咽反射 pharyngeal reflex 吞咽反射
36
神经反射的发育 出生时没有,出生后大约4-6个月 才出现的生理反射: 腹壁反射 abdominal reflex
出生时没有,出生后大约4-6个月 才出现的生理反射: 腹壁反射 abdominal reflex 提睾反射 cremasteric reflex 腱反射 tendon jerk
37
神经反射的发育 出生时就有,以后逐渐消失的神经反射(原始反射、先天性非条件反射) 觅食反射:4-6个月消失 拥抱反射:2-4个月消失
握持反射:2-4个月消失 吸吮反射:1岁左右消失
38
先天性非条件反射 吸吮反射 拥抱反射 觅食反射 握持反射 38
39
先天性非条件反射 紧张性颈反射 握持反射 爬行反射 踏步反射 拥抱反射
40
生长发育歌谣 一哭二笑三咿呀 四月哈哈望妈妈 五抓六坐握足玩 七翻八爬九叫爸 十站对指十二走 看图说话在十八 两岁能用勺吃饭 喜怒分明命令发 三岁学穿鞋和袜 长成大娃别娇他
41
小结 大脑皮层形态发育先于功能; 大脑皮层兴奋性低,皮层下中枢兴奋性高; 存在先天性的非条件反射; 神经纤维髓鞘发育不完善。
42
小儿神经反射的发育特点。 小儿运动功能的发育。 复习思考题
43
每个儿童都应该有一个尽可能好的人生开端; 每个儿童都应该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 每个儿童都应该有机会充分发掘自身潜能;成长为一名有益于社会的人.
-----安南 年9月联合国大会儿童特别会议前夕
44
第三章 儿童保健与疾病防治原则
45
五、疾病的预防 P19 天然主动免疫 人工主动免疫 抗毒素 丙种球蛋白 控制传染病流行的措施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儿
(1)主动免疫; (2)被动免疫。 天然主动免疫 人工主动免疫 抗毒素 丙种球蛋白
46
计划免疫 根据小儿的免疫特点和传染病发生的情况制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使用生物制品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达到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目的。 在我国对15岁以下的儿童按年龄进行全程足量的基础免疫,并适时加强免疫措施称计划免疫。
47
预防接种 儿童保健的重要内容 出生婴儿从母体里获得一定的抵抗传染病的能力,一般不易患传染病,随着婴儿生长,这种抵抗力逐渐减弱或消失,孩子就容易患各种传染病,为提高儿童抵抗传染病的能力,预防多种传染病,就需要有计划的给孩子进行预防接种,以保护儿童身体健康.
48
计划免疫程序
49
卡介苗(减毒活结核菌) 预防的疾病:结核病 接种方法:皮内注射 接种部位:左上臂三角肌上端 初种年龄:生后2-3天到2月内
反应:局部小溃疡 全身播散性卡介苗症 注意:>2月小儿,PPD(-)后接种 出生体重<2kg的早产儿不能接种
50
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决定停止复种 我国卫生部1997年决定停止复种
卡介苗的复种并不能控制结核病的流行 卡介苗复种的效果未被完全证实 以结核菌素试验阴性来决定卡介苗复种的对象缺乏科学的依据 卡介苗复种时的副反应较初种时明显增加
51
基因重组乙肝疫苗 预防的疾病:乙型肝炎 接种方法:肌肉注射 接种部位:上臂三角肌 初种年龄:0月、1月、6月 复种:3-5年 反应:局部红肿
52
携带HBV母亲所生婴儿 采用联合免疫: 出生12h内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同时注射乙型肝炎疫苗。
53
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预防的疾病:脊髓灰质炎 接种方法:口服 初种年龄:2月、3月、4月 复种:4岁 反应:低热、轻泻
注意:冷开水送服,服后2小时禁服开水
54
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 实施范围:主要在常规免疫工作薄弱地区和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中开展. 强化免疫时间:
每年1月5日~6日,12月5日~ 6日. 强化免疫对象: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 强化免疫目的:彻底消灭脊髓灰质炎.
55
百日咳菌液、白喉破伤风类毒素 预防的疾病: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接种方法:皮下注射 接种部位:上臂外侧 初种年龄:3月、4月、5月
复种:1.5-2岁,7岁,白破二联类毒素 反应:低热、局部红肿
56
麻疹减毒活疫苗 预防的疾病:麻疹 接种方法:皮下注射 接种部位:上臂外侧 初种年龄:8月以上 复种:7岁 反应:部分轻度发热皮疹
注意:种前1月、后2周不用丙种球蛋白 及胎盘球蛋白
57
计划免疫 功高盖世 减少相关疾病2.8亿人次 减少死亡342万人 减少住院医疗费用364亿元
58
基础免疫(1岁内的免疫接种) 口 诀 出生乙肝卡介苗 二月脊灰要记牢 三四五月百白破 八月麻疹岁乙脑
59
注意事项: 做好准备工作; 注意禁忌症; 接种要点; 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60
禁忌证 免疫功能低下者、免疫缺陷病者 明确过敏史 严重的心、肾脏疾病 腹泻时禁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急性传染病 大脑发育不全禁种百白破
61
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晕厥:系紧张所致,应立即平卧,头部放低或喂些糖水。 全身反应:如发热、胃肠道症状等,可给予对症处理。
局部反应:接种1-2日内可有红、肿热、痛等,一般不需要处理。
62
思考题 一岁内小儿的计划免疫程序? 出现不良反应如何处理?
63
第三节 儿科病史与体格检查
64
一、儿科病史的记录特点 尽可能让患儿自己叙述;可启发但不能暗示。 年龄记录要准确。 现病史应特别注意有关症状的鉴别。
个人史应包括:1)出生史;2)喂养史;3)生长发育史;4)预防接种史。
65
二、儿科的体格检查特点 检查顺序可做相应的调整,先做刺激性小的检查。 要注意有关小儿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的检查。
66
第三节 儿科疾病治疗原则
67
小儿药物治疗:药量计算方法 按体重计算: 剂量=体重×每日(次)每公斤体重需要量 按年龄计算: 剂量=年龄×每岁需要量 按体表面积计算:
按成人剂量折算: 剂量=成人剂量×小儿体重/50
68
2、给药方法 口服法:最常用。 注射法:适用于重病或重症患儿。 灌肠法及鼻饲法。
69
3、小儿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 合理使用抗生素; 合理使用激素; 注意孕期及哺乳期的用药。
70
谢谢! 下课了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