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什么是适宜儿童发展的教育.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什么是适宜儿童发展的教育."—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什么是适宜儿童发展的教育

2 一、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 每个儿童都有惊人的学习潜能

3 “视崖”实验

4 视崖(visual cliff) Gibson & Walk, 1960

5

6

7 “智力中没有一样东西最初不源于感觉。” ------蒙台梭利
为什么婴儿在出生后不久就会不断地活动他们的肢体?很少人看到一个婴儿醒着,肢体不动,只是躺在那里使用他们的大脑。年龄越小的孩子,越是通过运动和感知的方式来了解世界 为什么婴儿在出生后不久就会不断地活动他们的肢体?很少人看到一个婴儿醒着,肢体不动,只是躺在那里使用他们的大脑。年龄越小的孩子,越是通过运动和感知的方式来了解世界。 比如:教孩子对香蕉的认识

8 二、 儿童通过运动和感知的方式来学习的

9 1.儿童第一个使用的器官是“口”,这是儿童认识世界的第一步。
2.从出生吮吸奶头——吃自己的手指——拿到物品放到自己的嘴里啃咬。这个时候口的敏感期就到来了。 人类的两大遗传行为:吮吸和抓握

10

11 4.给孩子的帮助: 从2个月开始帮助孩子吃手 。如果在冬天里出生的宝宝,要考虑棉衣的厚度、衣袖的长度等是否妨碍了孩子吃手。
准备一些可以啃咬的东西,尽量洗干净,不必消毒过严。放弃原有卫生的观念,让孩子啃咬,自主探索。 每次向孩子呈现3种质地不同的物品,供孩子探索。在熟悉一段时间后,撤去其中的1~2件物品,换成新的物品。

12 如果,口的探索被强行干涉,孩子就会将口的行为欲望压抑下来,将来就可能会成为人格问题源头: 吐唾沫、啃手指、吃零食、讽刺挖苦别人、对他人进行语言暴力等。

13 0~2岁左右感觉器官 手的探索 表现:会把正在吃的香蕉捏得稀烂,去体会那种粘糊糊的感觉;打碎鸡蛋,去感受里面粘糊糊的东西;会把妈妈珍贵的真丝围巾不断地在地上拍打、揉搓;会把柜子里的所有东西全抓出来,扔到一边;喜欢玩水、玩沙、玩泥巴、甚至玩自己拉的大便………

14 手的探索 手的探索 给孩子的帮助: 1.提供不同材质的东西供孩子自由探索,如:米、面、布、石头、金属物质、沙子、水等等。
2.不要试图教会孩子什么技能; 3.提供可以动手的玩具,比如:拼插类的玩具等。 4.不要轻易制止孩子把物品放在口中 5.尽可能地动用多种器官去认识事物。听看摸闻尝 教,扼杀孩子的精神力量。

15 腿的探索 故事4:我的楼梯我做主 爬行——扶走——独立行走。这就到了走的敏感期
表现:孩子发狂般地要走路,一天走几公里路都不觉得累; 从最初要成人拉着手跳,到独立行走,到要上下坡、爬楼梯,到专门爱走不平的地方。 目的:锻炼自己行走的能力,探索外在事物。……孩子一旦学会了自己走路,他的世界就发生了变化。他的活动不再必须依赖于大人而进行,活动范围也迅速扩大。这是多么大的突破!这意味着生活开始由他自己支配了…… 故事4:我的楼梯我做主

16 成人的干扰:担心危险而阻止孩子的尝试 我们要提供的帮助: 1.为孩子脱去鞋袜,用脚感受不同材质。草地、沙地、石灰地、木板地、地毯等等。 2.不要阻止孩子走路,只是跟在其后用和孩子一样的步伐。孩子到处走动,且开始时走路不稳,这个看护的人带来很多劳累。于是,他们宁愿抱在怀里也不愿意让孩子自由探索。 3.避免在穿带有笛子的鞋子,边走边响,打乱孩子对腿的感受,以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甚至使孩子心烦意乱,不愿意去探索,只想妈妈抱。

17 2~3岁探索物与人关系 过了两岁,孩子对物质特质的探索转到了物质与自己的关系上,比如探索用这样的物品可以用来做什么。给他一把扫帚,他可能不会去啃咬它,可能用来扫地,用来够取沙发地下的物品。 要求环境和自己的意志一致,凡事要求完美,任性,容易发脾气。

18 婴儿在错误中学习

19 19-month-old Sam trying to getting into the doll house.

20 三、儿童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与亲身体验学习

21 幼儿学习的特点 做中学(直接经验) 玩中学 (游戏)   生活中学(生活)   直接感知 实际操作 亲身体验

22 例如:《指南》艺术领域 关于支持幼儿自主表达与表现的要点: 尊重幼儿自发的表达和表现 创设让幼儿自主表达与表现的机会和条件
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使幼儿敢于表达和表现

23 蓝印花布 情境:早晨,大班幼儿欣欣戴一顶蓝印花布做的帽子来上幼儿园,雯雯看见了,走过来: 雯雯:我知道,你戴的帽子是蓝印花布做的。
教师:是的,那蓝印花布还可以做什么? 雯雯:可以做新衣服。 媛媛:好去举行婚礼。 教师:这样漂亮、快乐、欢喜。 洋洋:我想做成蹦蹦床在上面跳。 楚楚:我真想把它做成一艘美丽的船,做好了去航海。 教师:你好好想一想,布能做船吗?布是不可以做船的,会沉掉的。

24

25 活动: 请画图列举: 每组从“树、蝴蝶、帆船、苹果”中任选三种 画在A4纸上

26 “教”还是“不教” 问题: 范画演示法在幼儿美术表达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老师画 幼儿画

27 完全按照范画来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范画临摹限制了幼儿的想象力,使幼儿的绘画模式化; 范画临摹使幼儿对绘画丧失信心和兴趣,说“我不会画”是丧失信心的表现; 如果没有老师对绘画技能的标准,所有幼儿天生都会画任何他们想要表达的东西; 幼儿绘画时,尽量少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 完全按照范画来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8 “我能用很短的时间就画得像一位大师,但我要用一生去学习画得像一个儿童”
——毕加索 儿童画画不是像不像,更在乎孩子是否参与其中一起表现自己熟悉的生活,表达了自己的心理情绪

29 毕加索的油画《拿烟斗的男孩》。2004年5月5日以1亿416万美元的天价售出 。

30 毕加索的自画像

31

32

33 这是毕加索的最后一幅自画像。毕加索在去世前9个月完成这幅自画像。在这幅蜡笔画自画像中,毕加索创造了一个令人畏惧的形象:一双似乎因惶恐而睁大的眼睛,紧闭的双唇,憔悴的脸庞衬着鲜明凸出的颧骨——完全不同于他那实际上看起来像个保龄球的脸。这是毕加索对其内心的刻画,那是一个凝视着死亡深渊并带着悔恨思考自己生活的男人的形象。

34

35 麦田与收割者 麦田上的乌鸦

36 “绘画于我来说就象是一场梦” “我在绘画中希望能传达出一种让人慰藉的东西,就象音乐一样” -----梵高

37 幼儿的画看不懂,正是表明他们是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来表达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理解,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情感;
幼儿画画不是教会的,受制于幼儿的认知水平,所教的技能也是很难迁移的,幼儿的绘画技能是在大量表现表达的机会中自然成熟的; “幼儿稚嫩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独特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指南》)

38 幼儿园音乐 音乐并不是我的目的,音乐是我达到散发心灵力量的一个手段罢了! ——奥尔夫
让音乐属于每一个人。音乐和人的生命本体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的生命不能没有音乐,没有音乐就没有完满的人生。音乐教育在学校的重要性甚至超过音乐本身,培养音乐的听众就是在培养一个社会。 ——柯达伊音乐教育

39 四、儿童学习目的:为幼儿全面的、可持续的学习与发展奠基

40 1. 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   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     ——《指南》“说明”

41 学习品质指儿童学习的倾向、态度、行为习惯、方法、活动方式等与学习密切相关的基本素质;是在早期开始形成与发展,并对幼儿现在与将来的学习都具有重要影响的基本素质。
不存在一种脱离具体学习领域的抽象的孤立的学习品质。学习品质是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各领域的具体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 学习品质不作为独立的领域,而渗透于各领域之中,避免重复,也避免孤立地训练。 既包含智力品质,也包含非智力品质;性格;气质;学习风格

42 在“遍及全球”项目中,若干发展中国家的儿童学习标准中都列出了“学习品质”领域。尤其强调的是好奇、主动、坚持、注意、反思、解释、想象、创造等内容。

43 美国华盛顿州 《儿童早期学习与发展基准》中的“学习品质”
好奇心与兴趣 坚持性与注意力 创造力与发明 反思与解释

44 五、儿童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品质

45 “让每一个学生成功”教师阅读资料 泰迪的故事 编译:西岭雪 45

46 一个优秀的教师经常想的是: 我的孩子肯定能成功 我的孩子肯定能生活幸福 我的孩子肯定还有更大的潜能可以发挥 我肯定还会找到更好的理念和方法 来帮助我的孩子! 我们对孩子的感觉应该是移动的,向上的, 千万不要固定了,甚至是向下的!

47 西方有句格言 人就是人心所认为的人 孩子一来到世界 就开始塑造 孩子的 “人心” 塑造孩子的“自我感”

48 只要爸爸妈妈、老师坚定地、 执迷不悟地相信, 孩子肯定能成功! 肯定能有出息!
只要爸爸妈妈、老师坚定地、 执迷不悟地相信, 孩子肯定能成功! 肯定能有出息! 孩子就真的会成功! 真的会有出息!

49 水也有思想情感 日本学者Masaru Emoto博士从水的实验中,证明了人类的思想及情感是可以改变水分子的结构的。这是首次由科学实验证明出思想的力量可以改变我们体内与周围的世界。自1994年起,Masaru Emoto博士就从各种水源中采取水样本,在冻结水样本中的若干水滴,在显微镜下观察它们,并拍摄存证。Masaru Emoto博士继续进行这个实验,这次在纸上写了一些字,然后贴在一个装有水的干净玻璃容器上,再观察容器内的水分子是否会发生什么变化。他先写一些像“爱”“谢谢”这类肯定的话,每次看到的都是美丽细致的结晶形态。然后又写了“你使我不快,我会杀了你”之类的话,结果每次看到的都是受惊扭曲的形态。

50

51

52

53

54

55

56 《原来可以这样拼》 一个月前,老师布置了拼图作业。今天,孩子们带来了自己的作品,老师将和孩子们一起分享他们的成果。
       一个月前,老师布置了拼图作业。今天,孩子们带来了自己的作品,老师将和孩子们一起分享他们的成果。   老师用赞赏的目光浏览了孩子们的作品,然后请大家谈谈拼图作业的体会和感受。   学生:我拼图的时候,先看一下包装上的图画,心中有一个轮廓,然后把外框拼好,再从外向内,这种方法拼得比较快。   老师:很好。认识一个问题从总的概貌入手,然后去了解细节,就像我们面对一个陌生的城市,用一张地图,比一条街一条街去走要快得多。

57 《原来可以这样拼》 学生:我拼了很长时间也拼不好,所以请爸爸妈妈和奶奶帮忙完成了拼图。
 学生:我拼了很长时间也拼不好,所以请爸爸妈妈和奶奶帮忙完成了拼图。   老师:很好。这是一种team work(团队合作),记住:如果你遇到自己一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求助别人,大家共同完成。   学生:我最高兴的时刻是把最后一片放进拼图的时候。 老师:很好。享受成功是一种非常愉悦的感觉。 学生:我面前是一大堆杂乱不章的拼图片,我根本找不出它们的规律,我试了很多次也无法拼出图案,我心情很急躁、烦闷,干脆把它装起来,再也没有打开。 老师:很好。有时放弃也是一种选择。

58 《原来可以这样拼》 学生:我拼了一部分,拼不下去了,看着剩下的200多片图片,我再也不想拼了,不过,我觉得包装纸上的图画很漂亮。
  学生:我拼了一部分,拼不下去了,看着剩下的200多片图片,我再也不想拼了,不过,我觉得包装纸上的图画很漂亮。   老师:很好。谁也不可能事事都成功。你没有亲手拼成,但你懂得去欣赏别人的成果,这也是一种"迂回的成功"。   学生:我拼的时候很气恼,有时候刚拼好这一块,一不小心碰着了另一块,图画就又乱了。   老师:很好。你拼的每一块图与周围的图都是和谐默契的,这说明成功与你周围的环境因素是分不开的。   这就是加拿大埃德蒙顿一所小学的拼图课。

59 那么同样的一堂拼图课,如果拿到中国的教室里会怎么来上呢,我斗胆做一假设:   一个月前,老师布置了拼图作业,今天是检查作业的时候了。   上课铃声响过之后,老师走进教室,说:今天的拼图课是检查一个月前布置的作业,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的作业摆在课桌上,老师要检查。教室里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全班六个同学(假设全班只有六人)只有三人拿出了作业,其余三人桌上空空如也。老师阴沉着脸走过每一张课桌,回到讲台上,说:刚才我看了一下,全班只有一半的同学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很好,能完成作业说明他们是听话的,只有听老师的话,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才是好学生。希望你们继续发扬成绩,不要骄傲。下面我要重点讲一下没有完成作业的同学,你们三个先给我站起来,一个一个地说,为什么不完成作业?   

60 学生:我面前是一大堆杂乱无章的拼图片,我根本找不出它们的规律,我试了很多次无法拼出图案,我心情很急躁,烦闷,干脆把它们装起来,再也没有打开。   老师:行啊你,这就是你不完成作业的理由吗?按照你的逻辑工人嫌麻烦就不要做工了,农民嫌麻烦就不要种田了,解放军怕死也不去打仗了?你还说图片杂乱无章,就你不杂乱无章,你不杂乱无章我怎么不让大家拼你呀?我告诉你,你强词夺理逃避完成作业,性质是严重的,你要写检查,认识不深刻叫家长来。你先去老师办公室反省。下一个   

61 学生(吓得说不出话来,经老师再三催促说):我、我、我拼了一部分,拼不下去了。看着剩下的200多片图片,我再也不想拼了。不过、不过——   老师:说话利索点,没完成作业还不过什么?   学生:不过我觉着包装纸上的图画很漂亮。   老师:废话,不漂亮能当教材给你们吗?你不要转移话题,先说说你为什么半途而废,你还好意思说,整个拼图笼共才多少片呀,你就有200片没拼出来,你到我办公室里拼去,今天我要奉陪到底,拼不好咱们俩谁都别走。去吧。下一个   学生(看看就剩自己一个人了,鼓起勇气说)老师,我本来是能拼好的,可就是刚拼好这一块,一不小心碰着另一块,图画就乱了。   老师:那也不行啊,让你们练习的就是耐性,没有耐性就干不成细致的工作,行了,你就在课堂上接着拼吧。唉,你们说老师是为了个啥呀,还不是为了把你们培养成对祖国有用的人材吗?都象你们班这个样子,连个普通的拼图作业也不能完成,还怎么保证教学质量?还谈什么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还谈什么和国际接轨,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你们可气死我了!   这是笔者模拟中国某某小学的拼图课。

62 用宽容、理解、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 如果学生生活在批评中,他便学会谴责; 如果学生生活在敌视中,他便学会好斗; 如果学生生活在讽刺中,他便学会害羞。 如果学生生活在恐惧中,他便会忧心忡忡; 如果学生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自信; 如果学生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里,他便学会钟爱别人; 如果学生生活在友谊中,他便会觉得生活在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

63 ? 打孩子到底有没有效果 英语单词速记

64 打孩子的危害 1、说谎习惯 2、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3、逆反心理强 4、双重性格 5、仇恨心理
4、双重性格    5、仇恨心理 英语单词速记

65 挨打诗 首次挨打战兢兢;两次挨打哭不停; 十次挨打眉头紧;百次挨打骨头硬; 千次挨打功夫到;酣然微笑入梦中。

66 凡事总有至少三个解决方法

67 学习沟通,学会爱!

68 1、夸具体不夸全部 总是笼统地表扬孩子,比如你真棒,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也许孩子只是端了一次饭,妈妈与其兴高采烈地表示“好孩子,你真棒”,不如告诉他“谢谢你帮妈妈端饭,妈妈很开心”。有针对性的具体表扬会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并且知道今后应该怎么做,如何努力。

69 夸努力不夸聪明 “你真聪明!”又一个家长惯用的评语。家长对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如果都用“聪明”来定义,结果只能是让孩子觉得好成绩是与聪明划等号,一方面他会变得“自负”而非“自信,另一方面,他们面对挑战会采取回避,因为不想出现与聪明不相符的结果。 美国的研究人员让幼儿园孩子解决了一些难题,然后,对一半的孩子说:“答对了8道题,你们很聪明。”对另一半说:“答对8道题,你们很努力。”接着给他们两种任务选择:一种是可能出一些差错,但最终能学到新东西的任务;另一种是有把握能够做得非常好的。结果2/3的被夸聪明的孩子选择容易完成的;被夸努力的孩子90%选择了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70 夸事实不夸人格 “好宝宝”这样的话是典型的“夸人格”,家长们会无心地将其挂在嘴边。但“好”是一个很虚无的概念,如果孩子总被扣上这样一顶大帽子,对他反而是种压力 。 成年人也是,当领导不断夸奖你时,开始还会沾沾自喜,但慢慢地就会感觉到压力,甚至不想做得完美,以便得到喘息的机会。 如果家长的称赞总是“言过其实”,孩子也会有压力,觉得自己不配这样的赞美。他们会怎么办呢?那就是在你刚刚赞美完他的时候,他就做出让你头疼的事情,以示“真诚”。

71 教育不可能具有完美的、完满的形式,因为它的形式和内容的有限性总是和教育对象的无限丰富的多样性相对立的。
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让他去负担。

72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指南》“说明”

73 让《指南》真正成为幼儿的福音 《指南》的实施能够让幼儿 真正像幼儿那样学习与发展,从小学化的教育中解放出来;
享受人生唯一的独特的幼儿期,从成人功利主义的教育中解放出来; 快乐地游戏,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74 THANK YOU! 谢 谢!


Download ppt "什么是适宜儿童发展的教育."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