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盛唐边塞诗派.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盛唐边塞诗派."—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盛唐边塞诗派

2 边塞诗 盛唐国力强盛,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也日益增加。随着边境战争的频繁,疆土的扩大,边塞生活成为诗人们共同关注的新内容,边塞诗主要表现边塞风光、军事生活、征人思妇的情感以及议论战争得失。

3 总体风貌: 气势雄浑、豪迈遒劲、慷慨而悲壮。表现了士人昂扬向上的豪迈激情,对建立军功的渴望,对现实的关注与批判。并涌现出一批重要的边塞诗人,其中,高适、岑参是主要代表人物。

4 高适 岑参

5 唐宋以来,高适和岑参是经常被人们并称的两位诗人。
严羽说:“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沧浪诗话》) 辛文房说:“参,诗调尤高,与高适风骨颇同,读之令人慷慨怀感。”(《唐才子传》) 胡应麟说:“高岑悲壮为宗,王孟闲淡自得。”(《诗薮》)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诗风相近,都以“风骨”著称,他们都曾侧身戎幕,擅长以古诗尤其是七古的形式来写边塞题材,而且诗中充溢着激荡不平之气。

6 生平 高适(702?—765) 字达夫,渤海(今河北)人。二十岁曾到长安,求仕不遇。于是北上蓟门,漫游燕赵。曾与李白、杜甫相遇,并于齐赵一带饮酒游猎,怀古赋诗。两次从军边塞,一生向往建立功业,近五十岁时,任封丘尉。后为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府书记。最后任散骑常侍,死于长安。

7 创作 思想内容 题材广泛,有边塞诗、政治诗、抒情诗。尤以边塞诗着称。
善将个人的边塞见闻、观察思考和功名志向揉为一体,并能以政治家的眼光分析边塞形势,议论战争的得失。苍凉悲慨中带有理智的冷静。 代表作《燕歌行》就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复杂情感和深刻思考,足以代表盛唐士人对战争的普遍态度, 《唐诗评选》:“词浅意深,铺排中即为讽刺。此道自‘三百篇’来,至唐而微,至宋而绝。”

8 艺术表现: 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结合,突出诗歌主题; 多用对比手法;擅长七言歌行体;风格悲壮苍凉、境界壮阔,不以文采华丽见长,而以沉雄质气和浑厚骨力取胜。 殷璠在《河岳英灵集》里称赞高适,说他“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

9 燕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10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11 生平 岑参(715—770) 祖南阳人,出生湖北江陵。出身于官僚家庭,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官至宰相。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二十岁至长安,献书求仕。以后曾北游河朔。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官至嘉州(今乐山、峨眉)刺史,世称“岑嘉州。” 曾入高仙芝、封常清幕府作判官,两度出塞。

12 创作 在以写边塞题材着称的盛唐诗人里,岑参是留存作品最多的。他前、后两次出塞创作的边塞诗多达七十余首。尤其是后一次出塞,他写出了同类题材中最优秀的作品,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13 艺术 岑诗的艺术个性极为明显,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采瑰丽,热情奔放,充满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在形式上,以七言歌行最为擅长。代表作《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他以边塞生活为题的七绝也多佳作,如《逢入京使》用家常话表达赴边塞时对家乡和亲友的思念,情真意切,深沉细腻,成为客中绝唱。

14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5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6 王昌龄

17 生平 王昌龄(约690—755) 曾为江宁丞,世称“王江宁。”又贬龙标(今湖南黔阳)尉,世称“王龙标。”今存诗177首,其诗负有盛名,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尤以七绝着称(75首),明王世贞说他可以与李白争衡,列为“神品”,称为“联璧”。或有“七绝圣手”之称。其诗题材主要有闺怨、边塞、赠别。无论写什么题材,表达什么感情,格调或高昂开朗,或低迷凄婉,或雄浑跌宕,或爽丽自然,总有一种清刚之美在。《出塞》被称为七绝压卷之作。其七绝的艺术技巧:善于捕捉刹那间的感受进行传神、细腻的描写,启发读者的联想;构思精巧、新奇;笔致含蓄蕴藉,风格或劲健有力,或清丽空远。

18 旗亭画壁 以三类题材居多——边塞 闺情宫怨 送别

19 无论写什么题材,表达什么感情,格调或高昂开朗,或低迷凄婉,或雄浑跌宕,或爽丽自然,总有一种清刚之美。

20 善于捕捉刹那间的感受进行传神、细腻的描写,启发读者的联想; 构思精巧、新奇; 笔致含蓄蕴藉,风格或劲健有力,或清丽空远。
王昌龄七绝的艺术技巧: 善于捕捉刹那间的感受进行传神、细腻的描写,启发读者的联想; 构思精巧、新奇; 笔致含蓄蕴藉,风格或劲健有力,或清丽空远。 《出塞》被称为七绝压卷之作。

21 《从军行七首》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22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23 王之涣

24 王之涣(688—742) 极负诗名,但诗篇遗留下来的较少,仅存诗六首。 但《凉州词》一首却是“传乎乐章,布在人口”的名作。 另一名作是《登鹳雀楼》。

25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6 本单元结束 制作人 邵之茜


Download ppt "盛唐边塞诗派."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