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精神分裂症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精神分裂症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精神分裂症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2 一种常见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具有特征性的思维、知觉、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一般无意识及智能障碍。病程多迁延。
概念 一种常见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具有特征性的思维、知觉、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一般无意识及智能障碍。病程多迁延。

3 历史 1896年第一次由Kraepelelin在大量的、各种不同的症状中归纳出这种疾病的共同特征。对本病最初的命名为早发性痴呆。
1911年Bleuler对本病作了新的命名,即至今仍沿用的精神分裂症。

4 流行病学 患病率: 1982年 时点患病率 城市6.06%o 农村 3.42%o 总患病率 城市7.11%o 农村 4.26%o 发病率:

5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并没有搞清,根据当今的认识,它不大可能是由单一的原因引起的。
病因和发病机制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并没有搞清,根据当今的认识,它不大可能是由单一的原因引起的。 遗传因素 遗传途径处于假设阶段,许多作者倾向于多基因遗传。 家 系 研 究 -- 血缘关系越近,预期发病率越高。 孪生子研究 -- 单卵孪生的同病率比双孪生一般高4~6倍。 寄生子研究 -- 家族史阳性的子女寄生子患病率高。

6 社会文化因素 经济水平低或社会阶层低易发生 躯体生物学因素 幼儿患躯体疾病的成年人易发生
病因和发病机制(续) 社会文化因素 经济水平低或社会阶层低易发生 躯体生物学因素 幼儿患躯体疾病的成年人易发生

7 神经生化病理假说 中枢 5-HT、NE 通路功能障碍假说 DA活动过度假说 脑结构研究 脑影像学提示脑结构和发生上的异常
病因和发病机制(续) 神经生化病理假说 中枢 5-HT、NE 通路功能障碍假说 DA活动过度假说 脑结构研究 脑影像学提示脑结构和发生上的异常

8 症状学 前驱期症状 神经衰弱症状如失眠、紧张性疼痛、敏感、孤僻、回避社交、胆怯、情绪不好、执拗、难以接近、对抗性增强、与亲人好友关系冷淡疏远等,有些出现不可理解的行为特点和生活习惯的改变。

9 症状学(续) 阳性症状 指精神功能的异常或亢进。 阴性症状 指精神功能的减退或缺失。

10 联想障碍 在意识清楚情况下,联想过程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 思维松弛、破裂性思维、词的杂拌 思维中断、强制性思维 病理性象征性思维、语词新作
症状学(续) 联想障碍 在意识清楚情况下,联想过程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 思维松弛、破裂性思维、词的杂拌 思维中断、强制性思维 病理性象征性思维、语词新作

11 情感淡漠、情感不协调 首先对亲近的人和重要的事,然后对周围的人和事。 意志活动减退或缺乏
症状学(续) 情感淡漠、情感不协调 首先对亲近的人和重要的事,然后对周围的人和事。 意志活动减退或缺乏

12 其他常见症状 幻觉:言语性、命令性、评论性、思维鸣响或思维被广播 妄想:关系、被害、影响 紧张症候群 原发性妄想 自知力缺损
症状学(续) 其他常见症状 幻觉:言语性、命令性、评论性、思维鸣响或思维被广播 妄想:关系、被害、影响 紧张症候群 原发性妄想 自知力缺损

13 病例1 男,18岁,学生。 约在4年前,患者无原因逐渐与人交往减少,生活懒散,孤独少语,不与同学来往,不能像往常那样踏实地读书,表现为东张西望,听课后不能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初中毕业考试的成绩比以前明显下降,高中入学考试后落榜。家长送患者到另一高中就读,但是在上课时发呆,不和同学们接触交往,常独自呆坐在教师内。因期末考试不及格,又转学到另一所高中。转学后表现如前,期末考试各门功课度不及格。高二新学期开学后,患者向家长要求不再读书了,未征得家长同意,就不再去上学。在家呆坐,或偶尔看书报。家人要与患者交谈时就说“心烦”而拒绝交谈。

14 于1999年9月,曾往当地精神病院求治,诊治情况不详。出院后人独处, 不出家门。生活懒散,表现尾部主动进食,不出家门,不洗澡,不漱口,白天不去厕所就在自己房间内大小便。看见家人就躲起来。有时患者认为别人吐痰时表示对自己反感。 2000年8月,患者要求去上学,但是,每天早上4点起床后发呆,不洗漱。在返回院校后,上课时不看黑板而发呆看地面。患者对教师提问不做回答,不与同学交往,不做作业。两个月后又不去上学,各科考试成绩都不及格。患者在节假日独自呆在租的房间内也不出门,在房间内大小便。

15 单纯型 ---- 较少见,起病缓慢 早期 神经衰弱症状 发展 孤僻、被动、生活懒散和情感淡漠
临床类型 单纯型 ---- 较少见,起病缓慢 早期 神经衰弱症状 发展 孤僻、被动、生活懒散和情感淡漠

16 病例2 男,19岁,学生。 3 月前,常突然半夜起来学鸡学狗叫。以后常独自外跑,去向不明。在家打人,砸玻璃。有时裸体,乱蹦乱跳。有时吃草、纸、木头。常提出奇怪的问题,如“鸡的血压是多少?”“人是生出来的还是蹦出来的?”一会儿哭,一会儿笑。言语极不连贯,如说别人要解剖他,医生要害他,老神仙不让他吃饭。患者称他的病是害怕天文试验而得的。

17 临床类型 (续) 青春型 ---- 较常见,起病较急 思维内容离奇、情感喜怒无常、兴奋冲动行为、本能意向亢进

18 病例3 男,22岁,大学生。 2 周前,患者较以前沉闷,下课后机回宿舍卧床,注视屋顶一角,后呆坐床上。听课时常发愣,有时低声自言自语,或冷笑,常迟到或旷课。 1 周前,患者动作迟缓,一顿饭需一个多小时,有时走到厕所边就站住不动。 5 天前,整天卧床,不吃不喝,叫他推他均无反应,表情呆板。入院检查时,全身肌张力增高,将四肢上举或抬高头部,患者保持此姿势很久不变。患者住院 20 天后,突然起床,在屋中不断来回走动,反复高喊:“冲、冲”表情紧张。

19 紧张型 ---- 较少见,起病较快 亚木僵状态、木僵状态、蜡样屈曲
临床类型(续) 紧张型 ---- 较少见,起病较快 亚木僵状态、木僵状态、蜡样屈曲

20 病例4 男性,42岁,教师。 1995年5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凭空听到对面楼上有人喊他的名字,对面楼与其所住的楼相隔1个大草场,相距约60米。患者听到有男女的声音叫自己过去,但看不见人。因此患者 踌躇不前,这些声音说:“你怎么不过来呀?” 有的声音内容为批评患者不正经,辱骂他是流氓。当下楼时,听见声音说:“他下楼了,他下楼了。”但到外地去时,患者诉听不到这了哦声音了。所以患者怀疑对面住的是妓女,要引诱他过去。为此告诫自己不能中她们的圈套 ,坚决不能过去;并把这件事对家人说,家人都否认有声音存在,患者仍坚信不疑。一次女儿不在家,患者听见自己戈壁房间有男女谈话的声音,推门一看,没有看见女人,只有女婿1人。因此怀疑自己的女婿与其他女人有染。患者心情整日紧张不安,诉心里老憋着闷气睡觉,也睡不安稳。有时半夜起来检查门窗是否关紧了,家里是否有陌生人溜进来。期间无兴奋话多,夸大和冲动伤人;围歼悲观及自伤、自杀企图。

21 近一个月来在上街时,患者看到街上的人谈话,则疑心是那些妓女的同伙在向别人打听他的情况。看到邻居聊天则以为她们渎职到了自己的“家丑”,所以感到特别委屈,觉得自己被人冤枉了,便 向学校和派出所写材料,汇报自己的情况,并为自己辩白。此后,其活动有所减少,成天呆在家里,紧张不安,食欲明显减退。且听到对面楼里的声音更频繁,内容多为辱骂性性质。有时听见女人的声音出现在自己房门口,在叫喊和议论他。近几日,女儿不在家时,患者又听见戈壁的房间内常有男女谈话的声音,突然推门进去有找不着人。所以更加怀疑女婿沾花惹草。

22 临床类型(续) 偏执型 ---- 常见(一半以上),起病较快 多疑、妄想

23 临床类型(续) 其他类型: (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残留型)

24 发病: 多数在20~30岁发病,以亚急性和慢性者居多。 病程: 有间断发作和持续两类
发病、病程 发病: 多数在20~30岁发病,以亚急性和慢性者居多。 病程: 有间断发作和持续两类

25 体格、实验室检查: 一般体格、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异常发现。 预后: 预后与临床特点、治疗和家庭照顾有关。
体格、实验室检查和预后 体格、实验室检查: 一般体格、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异常发现。 预后: 预后与临床特点、治疗和家庭照顾有关。

26 诊断和诊断依据 诊断主要根据症状学特点 主要依据: 具有较特征性的思维和知觉障碍,情感不协调、平淡以及意志活动缺乏症状
病程由缓慢发展迁延的趋势 无特殊阳性体症,绝大多数病人没有意识及智能障碍。

27 CCMD-3的诊断标准 症状标准 至少2项 严重标准 病称标准 持续1月 排出标准

28 神经衰弱: 有无自知力 强迫性神经症: 症状内容、情感反应、自知力 躁狂症: 情感是否协调
鉴别诊断 神经衰弱: 有无自知力 强迫性神经症: 症状内容、情感反应、自知力 躁狂症: 情感是否协调

29 抑郁症: 情感、表情、协调 反应性精神病: 情感反应是否强烈 症状性精神病: 是否有躯体的病史
鉴别诊断(续) 抑郁症: 情感、表情、协调 反应性精神病: 情感反应是否强烈 症状性精神病: 是否有躯体的病史

30 脑器质性精神病: 病史、智能、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
鉴别诊断(续) 脑器质性精神病: 病史、智能、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

31 治疗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根据病人的症状选择适当的药物,剂量应因人而异。一般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加量,速度因个体对药物的耐受情况和对药物的敏感性而异。 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氟哌啶醇、 氯氮平 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维思通、奥氮平

32 良好的家庭环境 支持性心理治疗 重视社区康复工作
环境、心理治疗和社会心理康复 良好的家庭环境 支持性心理治疗 重视社区康复工作

33 妄想性障碍 (偏执状态、偏执狂、偏执性精神病)

34 病因学 病因不明 性格缺陷 -- 固执、主观、敏感、猜疑、好强 诱发因素 -- 生活事件、环境因素、躯体因素
妄想为主 -- 逐渐形成、反复强化

35 临床表现 以妄想为主 被害妄想(诉讼妄想) 嫉妒妄想(男性多见) 钟情妄想(女性多见)

36 诊断与鉴别诊断 症状 -- 系统性妄想、内容固定、现实性 社会功能 -- 受损 病程 -- 3个月以上 鉴别诊断 -- 精神分裂症

37 治疗与预后 抗精神病药 依从性差 预后不佳

38 (包括:分裂样精神病、妄想阵发、旅途性精神病)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 (包括:分裂样精神病、妄想阵发、旅途性精神病)

39 共同特点 在2周内急性起病 以精神病性症状为主、且多变 起病前有相应的心理因素 在2-3个月内痊愈 抗精神病药治疗疗效佳


Download ppt "精神分裂症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