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功能性益生菌的臨床複方應用 代謝症候群 vs 糖尿病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功能性益生菌的臨床複方應用 代謝症候群 vs 糖尿病"—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功能性益生菌的臨床複方應用 代謝症候群 vs 糖尿病
美國約翰普金斯大學 免疫學博士 陳宏曙醫師

2 全球糖尿病盛行率推估: 2003-2025 (millions)‏
World 2003 = 194 million 2025 = 333 million 增加 72%

3 我國糖尿病盛行率研究 前期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個案以AC 110-125mg/dl進行分析
若沒有執行飲食、運動、體重控制等健康行為,一年後演變為糖尿病之演變率, 男性為16.4%, 女性為13.6%, 相當於7人中將有1人轉變為糖尿病。 40~49 歲糖尿病患不知自己罹病 男性為72.9%, 女性為74.1%, 國民健康局

4 死於心臟病 死於糖尿病 死於糖尿病及心臟病 糖尿病前期(Pre-diabetes) 健 康 危 害
AC mg/dl (糖尿病前期) AC≧126mg/dl 總死因 RR=1.6 增加 60% 死於心臟病 RR=2.0 增加 100% 死於糖尿病 RR=16.8 增加 16 倍 死於糖尿病及心臟病 RR=3.0 增加 200% 死於心臟病 RR=1.5 增加 50% 死於糖尿病 RR=4.3 增加 4 倍 死於糖尿病及心臟病 RR=1.7 增加 70% 資料來源: 我國糖尿病前期(Prediabetes)的演變率、健康危害及其預防因子之研究(溫啟邦,2003年)

5 我國糖尿病盛行率研究 6-18歲的學童和青少年,第2型糖尿病盛行率為約第1型的6倍,尤以13-15歲風險最高 國民健康局

6 糖尿病併發症 大血管 小血管 腦 腦血管疾病 眼睛 暫時性缺血 視網膜病變 中風 白內障 認知障礙 青光眼 腎臟 心臟 腎病變 冠狀動脈疾病
心肌梗塞 鬱血性心衰竭 腎臟 腎病變 蛋白尿 腎衰竭 四肢 週邊血管疾病 潰瘍 壞死 截肢 神經 神經病變 週邊神經 自主神經

7

8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指的是視網膜血管因糖尿病的緣故受損。這些血管將氧氣以及營養供給視網膜。當血管受損時,它們變的脆弱,有時甚至破裂,因此管內的液體洩漏至視網膜,造成視網膜腫脹。當新的血管生成,可能會導致視覺模糊不清或是有暫時性失明的現象。舊血管連接視網膜之處形成結痂組織,並且造成失明。

9 糖 尿 病 腎 病 變 大約有1/5 ~ 1/4的尿毒症病患是因為 嚴重糖尿病腎病變引起 在新診斷的非胰島素依賴型的病人中
有13 ~ 41 %已有第三期腎病變 十年後這些人有15 ~ 40 % 會惡化至第四期腎病變

10 糖尿病腎病變

11 糖尿病足 Diabetic foot

12 ACANTHOSIS NIGRICANS

13 糖尿病治療

14 TYPE II DIABETES Three Main Defects
胰島素抵抗和胰腺β細胞功能衰減是2型糖尿病發病機制中的兩個關鍵環節。 在病程早期,隨著胰島素抵抗現象的不斷加重,胰島素分泌會出現代償性增加,使血糖尚能維持在正常範圍內。 但隨著β細胞功能受損情況的逐漸惡化,胰島素分泌也日益衰竭,糖耐量受損、2型糖尿病則隨之發生 胰島素阻抗性不斷增加---飢餓易胖 β細胞功能持續惡化---藥物失效 α細胞功能異常分泌---未抑制肝葡萄糖的產生

15 糖尿病治療方式 治療方式 功效 使用現況 注射胰島素 短效:快速降低血糖 口服降血糖藥物 降低血糖 副作用多 GI症狀、倦怠、過敏
並非所有病人都適用 疼痛、不方便 打針處纖維化 口服降血糖藥物 降低血糖 副作用多 GI症狀、倦怠、過敏 中草藥偏方 減少發炎反應 無法確實穩定血糖 其它 補充營養 --

16 血糖控制標準 A1C (糖化血色素比例 HbA1C)‏ Blood pressure (血壓)‏ Cholesterol (血脂)‏
依照美國糖尿病協會ADA標準,掌握ABC三原則 A1C (糖化血色素比例 HbA1C)‏ Blood pressure (血壓)‏ Cholesterol (血脂)‏ A1C ≦ 7 血壓 < 130/80 mmHg 餐前血糖 mg/dL; 餐後兩小時內 <180 mg/dL 膽固醇: LDL < 100 mg/dL; HDL > 40 mg/dL (men); HDL > 50 mg/dL (women); Triglycerides < 150 mg/dL 肥胖需減重標準: BMI ≧ 25; Men waistline ≧ 90 cm;       Women waistline ≧ 80 cm

17 良好的血糖控制 (低 HbA1c) 減少併發症發生率
DCCT 9  7% 63% 54% 60% 41%* Kumamoto 9  7% 69% 70% UKPDS 8  7% 17-21% 24-33% 16%* HbA1c Retinopathy Nephropathy Neuropathy Macrovascular disease *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ree independent studies: DCCT (type 1), Kumamoto (type 2-lean), UKPDS (type 2-typical) showed significant benefits of similar magnitude by decreasing HbA1c. In the DCCT, when all major cardiovascular and peripheral vascular events were combined, intensive therapy reduced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by 41%, although this reduction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relative youth of the patient cohort made the detection of a difference between treatments unlikely. The 16% reduced risk incidenc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the UKPDS had a P value of 0.052, not quit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Trial (DCCT) Research Group. N Engl J Med. 1993;329: Ohkubo Y et al. Diabetes Res Clin Pract. 1995;28: UK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 Group (UKPDS) 33: Lancet. 1998;352:

18 各國HbA1c 血糖控制情況 雖然目前美國糖尿病學會(ADA)、國際糖尿病聯盟(IDF)等全球各大糖尿病研究機構推薦的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標是HbA1c為6.0%~7.0%,但事實上各國的臨床達標率並不理想。 歐洲芬蘭第2型糖尿病患者自1993~2002 平均HbA1c 分別為 8.4 / 7.6 , 而 年的NHANES(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s)研究顯示,在美國平均HbA1c 7.9%, 。台灣自1998年至現今, HbA1c 則從8.1上升至8.9。 CODE-2研究顯示,歐洲僅31%的2型糖尿病患者達到了HbA1c<6.5%的控制目標,而 年的NHANES研究顯示,在美國HbA1c<7%的患者比例僅為37%左右。

19 調整免疫力 糖尿病 益生菌營養輔助療法 阻止β細胞 進一步衰退 減少胰島素阻抗性 + 修復、活化β細胞 調整體內胰島素機制恢復 平衡
減少胰島素阻抗性 + 修復、活化β細胞 調整體內胰島素機制恢復 平衡 穩定血糖作用 降低糖化血色素 (HbA1c) 阻止糖、澱粉的吸收 阻止β細胞 進一步衰退

20 成份 功能 媒體最ㄏㄤ的話題 糖尿病 全方位的保健食品 調節因子 (益生菌) 提升免疫力 降低發炎反應 植物胰島素 降低血糖 (巴拿巴葉)
(英引苦瓜;苦瓜萃取精華) 降低血糖 (活化GLUT4 葡萄糖轉運通道) (巴拿巴葉) 活化葡萄糖受體的活性 增加胰島素敏感性 阻止糖份、澱粉的吸收 耐糖因子 (砒啶甲酸鉻) 胰島素作用時的輔助因子 提高胰島素的作用效率 保護因子 (酵母鋅) 對心肌細胞與腎臟細胞具有保護作用

21 Probiotics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Lactobacillus brevis
Lactobacillus bulgaricus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Lactobacillus gasseri Lactobacillus paracasei (LP)‏

22 免疫調控療法--- 益生菌刺激調節型 T 細胞,抑制自體免疫反應
「The “microflora hypothesis of allergic diseases”, Clin Exp Allergy 」

23 L. acidophilus 刺激人體產生抗發炎細胞激素IL-10
BRAD1, human intestine LGG

24 Treg Treg Treg Tinf Treg
IL-10 TGF-β Treg Treg L. acidophilus M Cell IL-10 TGF-β Proinflammatory IL-1, IL-6 CRP, TNF Anti-inflammatory TGF-β IL-4, IL-10 Proinflammatory IL-1, IL-6 CRP, TNF Anti-inflammatory TGF-β IL-4, IL-10 Tinf Treg Tinf IL-10 TGF-β IL-10 TGF-β Inactivated APC

25 攝取益生菌LA 動物實驗 有效預防糖尿病的形成 降低空腹血糖 改善HbA1c (安慰組) (高果糖慰食組) (服用LA)
Nutrition 2007

26 植物胰島素比動物胰島素更容易被身體吸收,可有效執行胰島素功能,降低血糖。
Phyto-Insulin 植物胰島素比動物胰島素更容易被身體吸收,可有效執行胰島素功能,降低血糖。 植物胰島素(phyto-insulin)與動物胰島素 有兩個共同點: 生物結構類似 具有相同的降血糖作用。 植物胰島素的優勢: (1)經口服直接被粘膜吸收,補給外源性胰島素。 (2)活化胰島B細胞(beta cell),刺激其分泌更多的內源性 胰島素。 (3)保護、增殖、修復胰島B細胞 (4)改善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島素阻抗性。 (5)增加紅血球細胞膜的受體,提高運輸胰島素的能力。

27

28 英引苦瓜刺激糖尿病鼠胰臟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
DiabeteResClinPrac

29 英引苦瓜活化GLUT4葡萄糖轉運通道 J Nutr Sci Vitaminol (Tokyo) Oct;47(5):340-4.

30 人體實驗 巴拿巴葉萃取物 明顯降低血糖 PG: Plasma Glucose Diabtes Res. Clin Pract 2006


Download ppt "功能性益生菌的臨床複方應用 代謝症候群 vs 糖尿病"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