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对开展好校本教研工作的再认识 溆浦县教研室 刘喜让 2012.11.26.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对开展好校本教研工作的再认识 溆浦县教研室 刘喜让 2012.11.26."—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对开展好校本教研工作的再认识 溆浦县教研室 刘喜让 2012.11.26

2 一、对校本教研工作的认识 1、什么是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
概括地说,校本教研,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

3 校本教研主要特征 第一,主体是教师。  教师即研究者,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明确问题,并以此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以研究者的身份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4 校本教研主要特征 第二,教学研究  校本教研是在教育教学情境中生成的教学研究。校本教研不同于学术性的专业研究,而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而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研究。这种研究的重心在学校,基地也在学校。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教学一线教师是研究的主体,专家及其他教研人员下到学校提供指导和帮助。

5 校本教研主要特征 第三,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教学中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是教师自己的问题。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能够直接了解到教学的困难和问题,能立刻感知问题的所在。因而,教师最有条件也最有资格开展这种应用型研究。许多教学问题如果脱离具体的教学实践去研究——尽管理论上看上去很完美,实际上是经不起教学实践的检验的。多年来师范生最感枯燥无味的课程恰恰是教育学和心理学,这是最有力的证明。因为它和真实的教学情境有距离,也无法解决具体教学中的问题。在具体教学情境中出现的问题,只有任课教师才最有资格去研究它,解决它。

6 校本教研主要特征 第四,自我反思  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始终贯穿在研究过程之中。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课程的基础和前提。校本教研只有转化为教师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自愿的行为,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和实施。校本教研是一种合作性的参与式研究,强调研究的民主性,包括教师之间、教师与专家、学校管理者、其他合作者之间的相互协作与支持。以校为本的教研,还应有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学校要积极主动地争取他们的支持和指导。专业研究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满腔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努力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并虚心向教师学习,在改革的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自己。

7 校本教研基本理念  校本教研的理论基点是,学校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教学研究只有基于学校真实的教学问题才有直接的意义。校本教研旗帜鲜明地强调三个基本理念:第一,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第二,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第三,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主要而直接的目的。

8 校本教研的价值和意义  校本教研是校本的最重要的体现,是整合校本管理、校本培训、校本课程等活动的纽带 ;校本教研,对学校而言,是创办学校特色的重要支撑 ;校本教研是区(县)教研室适应新时期学校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

9 校本教研与校本研究 校本研训 校本研修的区别
校本教研与校本研究 校本研训 校本研修的区别 校本研训 校本教研 校本研究 校本研修

10 校本教研与校本研究 校本研训 校本研修的区别
校本教研与校本研究 校本研训 校本研修的区别 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就是指在推行新课程的过程中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提高课程实施和教学实践的效果为目的的一种研究形态。

11 校本教研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教学型教研(日常性教研)。    (2)研究型教研(专题性教研)。   (3)学习型教研(提高性研究)。

12 校本研究就是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以研究为线索,统领教育教学工作。组织教师从事适合本校教育教学需要的研究活动,形成学校特色,发展教师的自主性和专业水平,为全体学生成长创造基础。
校本研究的特点:“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 ——为了学校(研究目的)。以改进学校工作,解决学校面临的问题为指向。 ——在学校中(研究主体)。要树立一种理念,即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校长、教师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教师置身教育教学之中,参与学校发展与改革问题的研究。 ——基于学校(研究对象)。从学校实际出发,所组织的各种培训、展开的各类研究、设计的各门课程等,都应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挖掘出学校潜力。教育研究就是为了改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校本研究可以是过去课题研究的整合和延伸

13 校本教研与校本研究就是范围不同,可以说,校本研究包括了校本教研.

14 校本培训: 是由学校发起和规划的,以本校教师为培训对象,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培训资源,为实现本校办学目标服务的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

15 校本研训 校本研训,简单地可以认为是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的合称。 以校为本,是新世纪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的教育理念。那么,校本研训就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与培训。它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它将教学研究和培训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它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它主张问题即课题,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研训的形式主要有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和自我反思,也就是通过理论学习、专家辅导、合作研讨、集体备课、教学反思等手段使研训工作落到实处。它的初级目标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终极目标是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民族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16 2、校本教研形式 校本教研有三个层面,一是对教学环节的实践反思,即总结教学中的经验教训;二是伙伴互助,即教师之间互相研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三是专业引领,即在专家指导下进行的教学专业研究,而不是由专家决定的教学专业研究。

17 校本教研形式 校本教研形式主要有: A、专题讲座促观念更新
 校本教研形式 校本教研形式主要有: A、专题讲座促观念更新  校本教研在带给学校机遇的同时,还带给学校及教师一个个挑战。新理念的接受与实施会遇到很多阻力,因为它使许多教师必须否定自我,突破自我,这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的。所以,为帮助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必须适时适机地举办各种专题报告,如学习新课程标准,了解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了解现代社会对人才素养的要求,促进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更好地开展教改科研。

18 B、案例分析促教学反思(如听说议评课研究、同课异构等)
教师成长之路应是经验加反思,把课堂作为案例,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诊断与评价。让教师上完课后,回过头来看看,反思自己的这节课达到了什么目标,用了什么教学策略,哪些是成功的等问题,帮助教师寻找课堂教学的优点与创新之处,寻找问题与不足,捕捉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从而找到改进的切入口。案例分析也有助于教师了解自身的缺失,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缺失方面的学习与锻炼,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19 校本教研形式 C、专家指导促骨干成长 校本教研面向全体教师,但同时要创造条件让肯钻研勇于创新的有潜力的教师尽快成长为骨干教师。可以聘专家或教研员对这些教师跟踪指导、重点培养,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对外交流的机会,为他们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让他们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独特的教学风格,成为学科带头人。

20 校本教研形式 D、学术沙龙促交流沟通 定期组织轻松愉快的学术沙龙活动,让教师针对教育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手段等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种学术思想的交流、思维火花的碰撞促进了教师间的了解与沟通,互相取长补短,也有利于增强教师队伍的凝聚力。新时期的教育要求教师走上研究之路,校本教研创设了和谐浓厚的科研氛围,其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实现了科研与培训并举,主研与群研结合,行为与理念互动,研究与使用统一,唤醒了教师的科研主体意识,促进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发生全方位的变革,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21 校本教研形式 E、开展小课题研究和教育科研课题研究

22 3、如何开展校本教研工作 学校开展校本教研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A.树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新理念
B.建立校本教研的组织保障体系 (建立校本教研领导小组) C.制定校本教研的制度保障体系 D.提升广大教师的行动研究能力 E.营造校本教研的校园文化氛围 F.构筑校本教研的评价激励机制

23 二、当前开展校本教研的侧重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
“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 注重学思结合。 注重知行统一。 注重因材施教。

24 校本教研应多考虑以下三方面内容: 1、学校办学特色的探索 2、有效课堂的实践探索 3、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探索

25 1、学校办学特色的探索 创建特色学校的过程中以下六条策略值得我们开展研究: A 凝聚理念,整体性设计 B. 集中优势,整体性扩展
C. 开拓创新,形成和谐的特色团队 D. 持续投入,辐射性打造 E. 打造特色教学,建构和谐的教育教学体系 F. 形成特色管理机制、评价机制、分配机制 总之,要创建特色学校,必须树立正确的特色观,搞清特色学校的科学内涵,坚持走精细化管理的道路,从而在创办特色学校的过程中提升学校的品味和质量。

26 2、有效课堂的实践探索 有效教学是我们校本教研的主要内容。具体来说,有对教学设计的研究,如集体备课、主题研讨课、专题研究、导学案研究、评价研究等教学全过程的各环节的研究。 研究的层面是先进行有效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后进行高效课堂教学研究。 研究组织形式有如备课组的同课异构、异课同构案例研究;青蓝工程;磨课磨题研究;教学技法技巧实践研究等等。

27 校本教研案例之一:备课组教研制度化,明确提出“五三三”。
各年级备课组或课题研究小组是校本教研的基本单位。学校实行以备课组为单位的集体备课制度,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增强合作意识,发挥集体智慧。 备课组教研要求做到“五三三”。即五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定要求、定内容;三有: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三级备课:个人备课、集体备课,个人二次备课。精心研究教材和学生特点,精心设计教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精心布置作业。学校检查集体备课情况,备课组活动记录定期上交,切实保证集体备课活动不走过场。教研组中的行政人员都能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并协助组长做好管理工作。每学期开始,教研组通过学习讨论,确定本学期校本教研主题,各备课组分解中心问题,组内成员共同讨论,围绕该主题开展一系列研究活动,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备课组长或研究小组组长负责研究工作的分工和资料收集等工作。

28 校本教研案例之二:昌乐二中的二个“五个一”
第一个“五个一”: 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写一手漂亮的粉笔字; 画一手好示范图; 写一手好作文; 做一手好实验; 第二个“五个一”: 上一节优秀汇报课;编写一篇优秀教案; 撰写一篇优秀论文;参加一种岗位培训; 进行一个专题教学研究.

29 校本教研案例之三: 由猜想和问题演绎的精彩 ——《认识三角形》案例与评析
校本教研案例之三: 由猜想和问题演绎的精彩 ——《认识三角形》案例与评析 案例背景分析: 1.学校组织“让课堂回归真实”为主题的校本研究活动,数学教研组家经过反复研讨、试教、两次改进设计方案,推出了一堂由张芳老师执教的《认识三角形》的展示课。这堂课是数学教研组成员共同创造的结晶,那些闪动着教研火花的环节,给了我们很多启迪。特别是几个重点片段的个性处理,不仅有效诠释了本次校本研究活动的主题,更让我们顿觉眼前一亮。下面摘取片断描述、经过整理的议课资料、教师的反思与大家共享。 2.本案例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五单元第80~83页。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抽象的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建立空间理念的重要途径。 设计思路: 1、灵活的、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与教学的关系。 2、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身去经历、体验、探究,培养学生的猜想意识,为学生进行知识的再发现和再创造奠定了基础。 3、适时地变换教学素材,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加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唤起学生的竞争意识。

30 片断描述及评析: [片断一] 重组教材,形成概念。 师:在生活中,你看到哪些物体是三角形的? 生1:有些交通标示是三角形的。 生2:红领巾。生3:三明治也是的。师:那么画出来的三角形你认识吗?(多媒体显示10个不同的图形) 生:只有①③⑤⑥⑦⑨⑩是三角形。 师:为什么其他图形不是呢? 生1:因为第2幅图不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 生2:第4幅图是由四条线段组成的,不是三角形。 生3:第8幅图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没有封闭起来。 师:那你们能说说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吗? 生: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在教师的帮助下叙述)。 [评析] 奥苏·伯尔曾指出:“从教育心理学最基本的原理看影响学生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张老师在学生低年级已初步感知三角形抽象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直接从生活中感悟三角形的外形,从判断中抽取三角形的特征,使教学起点极大的符合了学生的心理需求,提升了学生的数学内涵。这样起点于学生已有经验,遵循于他们的认知规律,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有理可言,更有助于形成新的智慧。

31 [片断二] 猜测求证,体味成功。 师: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了有哪些角? 生:有锐角、直角、钝角、平角还有周角。 师:在三角形中可能会出现哪些角呢? 生1:直角 生2:钝角 生3:锐角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设计一个角,要符合以下要求:(多媒体显示) 1.在教师发给你的卡纸上画一个角,尽可能大些; 2.在你所画的角上添一条线段,设计成一个三角形; 3.设计的三角形力争要有个性,并剪下你所设计的三角形。(学生操作) 生1:我的三角形有三个锐角; 生2:我设计的三角形有一个直角两个锐角; 生3:我的三角形有两个锐角和一个钝角。 师:还有不一样的吗?好,看看你们手中的三角形,和他们一样的请贴到相应的三角形下面。(学生有次序地完成)。 师:看看有没有贴错的? 生:有,那个三角形的三个角不都是锐角。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看出来的。 师:还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比一比验证一下就知道了(教师演示)。 师:看看这些角,你发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生:每个三角形都有2个锐角。 师:是的,它们又有什么不同点呢? 生:我发现这类三角形除了两个锐角外还有一个是直角。 师:那你打算给这样的三角形取一个什么样的名字呢? 生:就叫它直角三角形吧。 师:有创意,数学家也是这么说的。(锐角、钝角三角形的命名同上)。 [评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课例中可看出,正是因为教者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才使得抽象的分类穿越猜测的轨道演变为实际的探究,这样处理自然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顿然悟出三角形的划分不是随心所欲而是有据可依的。具体评析如下: 1、数学方法理论的倡导者G·波利亚曾说过,在数学领域中,猜想是合理的,值得尊重的,是负责任的态度。教师放手让学生大胆猜测“三角形可能会出现哪些角?”如东风般启动了孩子的思维,同时角的类型范围又将他们的思绪锁定在一定的框架之中而不“流离失所”。张老师所提供的猜想情境没有使学生漫无边际地乱猜而至不可收拾的境地,学生的所答范围也都圈定在教师“放之有度,收之适时”的预设操作之中。 2.猜测下的探究不是指令式的、号召型的,而是主动对自己思维成品的一种验证,它是有备而来并具有目的性的。在课中学生带着这样的心情学习,带着教师的要求探究更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角的分类概念。验证思想的渗透在学生观察哪些角放错位置时也有明显的体现。而而两次不同验证潜移默化给学生“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道理。

32 [片断三] 图片欣赏,滋生问题。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多媒体播放吊桥等三角形应用的照片) 师:刚才看了那么多的照片,有什么想说吗? 生:身边的三角形真多,我们要留心观察。 师:有什么要问吗?生:三角形有什么作用? 师:教师也有这个疑问,我们一起来探究。 [评析]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张老师提供给学生生动具体的三角形应用情境,使学生在不断赏析图片的过程 滋生新的问题,“三角形到底有什么作用,能让它在生活中如此广泛受用呢?这样的提问艺术要比教师直接揭示更为胜出一筹,这样的提问也是学生内在疑惑的爆发。学生对同伴提出的疑惑尤为感兴趣,并以十分的精力潜心探究三角形,故而发现其稳定性的独特魅力。 本节课中教者充分尊重学生的经验,从他们的内在需求出发,将教材进行了弹性整合,使它成为学生与文本之间一座跨越形象通往抽象的桥梁,因而也使得教学过程有张有弛,凸现了教育本身与众不同的个性和驾驭课堂的魅力。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咀嚼与回味这节多处闪耀亮点的课时也深感尚存一些相对而言的“暗淡”之处。比如学生在叙述三角形的定义时总是“心有之而道不明”。试想如果此处教师提供三根长短不一(或者其中两根一样)的小棒让学生摆一摆,在充分感知“围”的过程中学生一定能把“封闭”二字转化成“围”字,也就不会出现学生多次叙述不严密的情况了。再如学生发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征后只是解决了课堂中教师所提供的一个平行四边形不稳定的问题。而从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发现课堂与生活虽是咫尺但其实是很遥远的。此处应加设一个生活场景,哪怕让学生就地“语言解决”也可以。

33 教师的反思: 在备课时,我走出教材,走进生活,发现三角形物品琳琅满目,比比皆是。基于此,我认为三角形概念的掌握对于学生来说并非难事,应该打破陈规,教我们应该教的,让学生学急需学的。因此,在第一部分的教学中,我首先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让他们充分地描述日常生活中所见过的三角形物体,然后再仔细辨认抽象化了的三角形,从而很快得到三角形的个性特征。这样一个具有质的飞跃的过程,使学生交流和辩论的能力突飞猛进。同时,10个不同的平面图形,也使他们对三角形的认识从表层逐步走向了深入。 其次,在三角形各部分名称中,我只作了蜻蜓点水一带而过的教学。开始,我先让学生在作业纸上任意地画一个三角形,并告诉学生三角形和我们一样,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称。接着,再通过指导学生看书导答,使他们初步建立一个根深蒂固的信念:查阅书本也是解疑释难、指点迷津的手段之一。 对于三角形的分类,在整个教学流程中,给予了学生大量的时间支配。其次,我把培养学生猜测验证的数学思想和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作为重中之重。先鼓励学生大担地猜测,想一想,三角形中可能会出现哪些角?然后,再根据预设好的几点需求,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验证,在求证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睿智和慧眼逐渐发现了形成三角形的要求。这个设计角的过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明白,先画出的角完全决定了所要画的整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而每一个有个性的角也悄然成为学生心中三角形分类的依据。另外,对三角形的分类不仅调动了学生全员参与的激情,同时也把课堂推向了高潮,而贴角的环节使三角形按角分类的界限更是一目了然。 教授三角形的特征时,调用了赏心悦目的三角形应用图片,同时配以和谐怡人的音乐,再次把学生带进更为广阔的三角形世界。在尽情地领略三角形的生活风采中,图片诱发了他们内心的迫切求知欲,生发了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原因,竟使得三角形在生活中如此受用?” 这个问题的迸发,不仅调动了所有学生参与研究的热情,更把学生带入了另一个更为崇高的生活境地,有效提高了三角形的生活应用价值。 这节课,我力所能及地采用各种新的理念和措施,力图把学生引进一个全新的三角形境界,尽可能地使生活数字化,数学知识生活化。但“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在本节课中,还存在着许多遗憾和不尽人意的地方,这也正是作为校本研究课例需要研究的地方。

34 3、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探索 实施校本教研促进教师成长的活动方式 4.鼓励写作、提升成果 3.借助网络、随机教研 2.职业规划、定向发展
1.推荐阅读、学习创新

35 六项修炼的大致内容 一是修炼上进的事业心 第一,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第二,要有正确的心态;第三,要从小事做起;第四,要有只有奉献,没有索取的精神;第五,应爱校如家,关心学校发展;第六,要有威信;第七,上课要有激情;第八,每天反思一下自己;第九,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第十,要有颗成为名师的心。

36 六项修炼的大致内容 二是修炼博大的爱心 第一,要学会尊重;第二,要做到诲人不倦;第三,要爱得得法,爱得恰到好处;第四,要从小事做起,要让学生做能够做得到的事;第五,要帮助学生树立奋斗目标,并不断激励学生去实现目标;第六,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第七,要严格要求学生;第八,要因材施教;第九,要记住学生的名字;第十,要主动问候学生;第十一,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第十二,要给“特殊学生”特别的爱;第十三,用“爱”“尊重”和“发展”建立家庭式亲情关系。

37 六项修炼的大致内容 三、修炼坚强的意志 第一,作为教师应该具有顽强的毅力,在困难面前能够百折不挠,知难而进,把培养学生作为一种神圣的事业,并为此奋斗终身;第二,要有耐心,教师应认识到学生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不因学生暂时的退步而失去信心,也不因为学生的反复而感到苦恼,而是千方百计去想办法,倾注心血,不把学生培养成材不罢休;第三,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38 六项修炼的大致内容 四、修炼豁达的胸怀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39 六项修炼的大致内容 五、修炼协作能力 第一,要学会欣赏;第二,要学会尊重;第三,要善待他人;第四、要信任别人;第五,要学会沟通;第六,要勇于负责;第七,要发现别人的优点;第八,要学会帮助别人。

40 六项修炼的大致内容 六、修炼认真的态度 第一,要敬业,勤业,乐业; 第二,要精神饱满地度过每一天; 第三,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 第四、要遵守承诺; 第五,说话要“真” “实”。

41 我们共同行动起来 共同走进校本教研 共同发展共同成长 谢谢大家倾听 联系电话: QQ:


Download ppt "对开展好校本教研工作的再认识 溆浦县教研室 刘喜让 2012.11.26."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