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Writing: Access to Liberty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Writing: Access to Liberty"—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Writing: Access to Liberty
教育写作: 一种通往自由的表达 Writing: Access to Liberty 杭州市拱墅区教师进修学校 王小庆 2016年4月8日 1

2 写作的几重境界 追求 要求 需求

3 我能写什么? (1)课题 (2)论文 (3)案例 (4)叙事 (5)文艺 (6)计划总结 (7)活动方案 (8)教案 (9)其他公文

4 我能写什么? (1)课题 (2)论文 (3)案例 (4)叙事 (5)文艺 (6)计划总结 (7)活动方案 (8)教案 (9)其他公文

5 各种文体的写作 写作中的招数 主观性与客观性 怎样抄袭与怎样不抄袭? 潜规则与显规则 “从妖到仙”:科研兴校的思考

6 各种文体的写作之 案例

7 一个故事 案例写作ABC 主题意蕴 真实有味

8 一种看法 他的血管涨得粗了,头脑岑岑地响了;一种不可名的力驱策着他奔下讲台,一把抓住了义儿的左臂,用力拉他站起来。义儿有桌子做保障,他两手狠命地扳住桌面,坐着不动;他的脸色微青,坚毅的神采仿佛勇士拒敌的样子。英文先生用力很猛,止将义儿的左臂震摇,桌子便移动了位置;且发出和地板磨擦的使人起牙齿酸麻之感的声音。义儿终于支持不住,半个身体已离开桌子了;桌子受压不平均,忽然向左倾侧。一霎的想念起于英文先生的脑际,以为桌子倒时一定发重大的声音,这似乎不像个样子。他就放了手,义儿的身躯重复移正,桌子便稳定了。课室内的战事于是暂时休止。(叶圣陶《义儿》) 案例写作ABC 中国的教师,何以常有这样的脾气和这样的行为呢?恐怕是传统之中的权威、专制、等级压迫吧。在学校里,虽然有教育的空气,但这教育,其实是为着一种压迫的生成和维护!

9 案例的种类 案例写作ABC 教育案例 教学案例 家庭教育案例 心理案例 ……

10 有形有色的案例 背景:最好卖些另类。 主题:“写作时应该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切入,选择并确立主题。”
案例写作ABC 背景:最好卖些另类。 主题:“写作时应该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切入,选择并确立主题。” 细节:该叙述的,就该详细、生动,别一笔带过。 结果:给读者一个知情权。 评析:“就事论事”,春风化雨。

11 有形有色的案例 有观察,有思考 明晰的主题(而不是理论) 小切口,小事件 情节曲折,文字扣人心弦 心理描写是高招;
案例写作ABC 有观察,有思考 明晰的主题(而不是理论) 小切口,小事件 情节曲折,文字扣人心弦 心理描写是高招; 分析时的思考角度与众不同; 写作格式上的另类创新

12 各种文体的写作之 论文

13 论文写作ABC 确定主题 撰写题目 论文框架 理论依据 数据支持 网上的文章,十有八九都很烂,但是他们的题目,有时候会给你提供一种思路。
准确、概括、吸引人。 “理论依据”最容易变成盗窃。

14 “有心插柳,柳成荫”——起步作文教学中的一点探索
“雕”虫小技,换来问题表述的春天——也谈问题表述的改善 先学后导再练——例谈“以学定教”在高段略读课文教学中的运用 小展台,大天地——小学中低段语文文本中“展示台”的利用与开发的策略探究 柳非“柳”,月非“月”——解析中国传统文化意象促进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研究 内容开发 策略构建——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有效载体的探索 长袖方可善舞——基于教材的小学高段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 文章频改方入妙——培养小学高段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思考与尝试 此处有声胜无声,声情并茂巧言语——基于有声绘本的低段口语交际策略研究 交流之美 隐藏于文——小学语文低段“隐性口语交际”教学初探 语用背景下阅读教学中的语境关注策略 “品鉴式”阅读提升小学高段语文教学有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语用式导学案的运用研究 “三问式”反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15 教育写作

16 标题党 阅读的冲动 “换药”之后有洞天 遇到沉默的学生怎么办 学着有度的宽恕 班有自闭症小孩 苏格拉底的果实 家校配合“除”网瘾
班主任工作总结 “老师,我为什么不能 在校门岗值周?” 沟通变畅通——记班级 里一个学生的华丽转身 一张纸条引发的“暗战” ——学生情感问题的冷处理 耐心教育 点到为止——记 与琳一起走过的点滴 遇到沉默的学生怎么办 班有自闭症小孩 家校配合“除”网瘾 一个人 一个班 唐磊的教育故事 一路成长 一路陪伴 让每一个孩子都灿烂 信任——源于站在孩子 的角度看问题 让生命之轮转动 抓住时机 促使花开

17 标题党 阅读的冲动(2) 我把“偷”来的苹果卖掉了 “换药”之后有洞天 我的留言,让出走的孩子回到了家 耐心教育 点到为止 唐磊的教育故事
“你要自杀,就别说是我的学生!” 初三了,我们还可以很灿烂 “换药”之后有洞天 耐心教育 点到为止 唐磊的教育故事 让每一个孩子都灿烂

18 标题党 阅读的冲动(3) 洗手间里的一卷纸 “多此一句” 孩子们和我的那点浪漫事儿 “QQ间谍”治“顽疾” 西湖很美,她就像我妈妈一样美
那些年我们一起上演的“电视剧” 语文课里的手工活 字典是我的糟糠之妻,可惜现在被我抛弃了

19 标题党 写作的冲动 最令我痛苦的一次家访 早自习交响曲 他要对我举起刀子! 爱情的权力 厕所里的烟味 遗失的一张饭卡 我的道歉史

20 主题先行 不可回避的主题 学生恋爱; 诚信(撒谎); 爱心; 师生沟通; 特殊儿童; 心理问题 ……

21 主题先行 文字是否围绕主题?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5班的班主任工作。本班学生 43 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23人,总体来看,学生还是比较追求积极上进的,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总体状况都较让人满意,比较特殊的班情是:男生的学习成绩好于女生,女生的体育成绩好于男生。(《遇到沉默的学生怎么办》)

22 主题先行 案例背后的理念是否合适? 慢慢地,两个学生都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不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学业上不敢敷衍了事了。
“我主动提出帮她,条件是她下学期要好好学习,不滥交朋友。”

23 主题先行 教师的方法是否得当? 我就说你这么点事就经受不住,你如果真死了,那吃亏的也是你自己,你爸妈可能一开始会悲痛一阵子,但很快就会淡忘一切,更何况你还有一个可爱的妹妹,她们照样还有个精神寄托。我还例举了我们楼上的一位小男孩,当时是三年级,可能与父母有点矛盾,他就纵身一跃,从七楼跳下来,当时就不省人事,最终到医院也没救回来。事情刚发生时,大家还总是会想起他,觉得这样的一个小孩就没了,怪可惜的,但仔细想想,这样的孩子,迟早有一天要被社会淘汰。过一阵子,这事就淡忘了。最吃亏的还是孩子本身,这么一来鲜活的生命就陨殁了。

24 主题先行 教师的方法是否得当? 数学课代表请我到教室去,说班里的卢意同学违反课堂纪律,又不听数学老师的批评,在闹情绪,让我赶紧去一下。我顿时火气就涌上来了,这个孩子家里有两个姐姐,父母老来得子,非常地宠爱,也养成了很多的坏习惯,在班里接二连三地闯了不少祸。前段时间硬推教室的门,把门弄变形了;隔天又和另一男生躲到女教师的厕所;这还不够,这周二上午,我难得请假半天,他又把学生厕所的门给拆下来了。我冲到教室里,就把他拉到门口,劈头盖脸就把他批评了一顿。

25 架构 憨厚的“结构主义者” 1、案例背景…… 2、案例过程…… 3、案例解决…… 4、案例反思……

26

27 架构 多此一举的“背景” 背景:在刚刚进入初一的新生,对一切都很新鲜,但基于对学校制度的制约,想积极的表现自己,因此在举止行为上,多少会给自己一定的约束。每天与学生的朝夕相处,在接触中也给我很多感悟和启示。一件事情的发生引起了我对这个学生的注意。

28 架构 多此一举的“背景”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黄金时期。作为新班主任的我,事先做了很多功课,翻看了很多教学故事和案例,也用心做了很多摘记。有老教师这样提醒我,“你要多注意身体,当教师苦,当班主任更苦,不过,与此同时,你也会在三年里学到很多,成熟很多!”抱着每天与学生一起成长的心态,我开始过着披星戴月的生活,从早到晚,整天都围着学生转,学生的早读、作业、卫生、行为举止等,每一项都牵动着我的心。琳同学就是我们班其中一个备受争议的学生,下面就是我和她一起经历的其中两件事,与大家共享。

29 架构 多此一举的“背景” 离中考没几天了,教室里弥漫着紧张的气氛,每个同学的书桌上都堆满了书和复习资料,教室里显得拥挤杂乱。我说:大家把暂时不用的书都放到后面的柜子里吧,让教室里清爽一些,心情也可以轻松点。不一会儿,后面的柜子里都放满了书本。我巡视了一下,正准备离开,突然看到书柜下有张黄色的便签纸条,上面写满了字。我捡起来看了一下,纸条上的内容让我震惊了。(要精简)

30 语言风姿 成见与偏见,概念与术语 将一些表现还过得去但形象比较好的学生安排在校门岗位上,这样一来那些表现、成绩很不错但形象欠佳的学生势必就没有机会,这对这些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

31 语言风姿 成见与偏见,概念与术语 我想这样僵持着也不是一种办法,于是我说再给三分钟时间让同学们冷静思考下,其实我是在看平时几个调皮的男孩子的表情变化,当我眼巡几个我认为的重点“怀疑分子”时,他们居然表情淡定,若无其事地坐在那里,这时我心里不踏实了,嘀咕着难道不是这几个捣蛋鬼弄的“好事”?

32 语言风姿 成见与偏见,概念与术语 在一段时间的了解后,我把施泽铭同学叫到了我办公室,敞开心扉与这个学生进行谈心。
加上家庭环境的影响,家里人都极力去迁就他,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责任意识缺乏,……

33 语言风姿 成见与偏见,概念与术语 我班有一名Z同学,来自于浙江温州,家庭条件比较优越,人很聪明,作业动作快,但上进心不足,更为严重的是很喜欢打游戏。 在布置这项任务的时候,没有发现同学有不良情绪,当时我甚至觉得这项任务应该能比较顺利完成。 唐磊是初二(6)班的一位男同学,他人很聪明,可行为习惯自由、散漫,经常游离于班集体之外,不听从科任老师和班主任的管理。

34 语言风姿 庸俗与通俗 煽情与动情 卖笑与幽默

35 其他问题 我们需要这么多文字来叙述故事吗? 这个故事里面有这么多道理可以说出来吗? 我们的努力这么容易就有效果?效果的范围这么广?
“了解家庭情况”是否是一把双刃剑? 一次谈话,就能彻底改变孩子的行为? 案例写作DEF

36 vs

37 艺术的创作并不需要什么目的,而艺术批评却常常宣称在考虑一个目的,即“对艺术品的解释和对鉴赏趣味的纠正”。而偏偏在具体的操作中,批评又莫衷一是,成为“星期天的公园” 。
T.S.艾略特《批评的功能》 批评要能成为一种个人思想的自然流露,虽然这样的流露依然需要逻辑的支撑。

38 假设我们回顾王崧舟推出的课堂教学,我们可能会承认:他的课已经不能算作“课”了,严格地讲,应该是艺术品才是。在这些艺术品中,他贯彻了他一如既往的“诗意语文”教学思想,也在其中张显了他个人人格对于语文教学和课堂文化的影响力。他的诗意语文,就是对技术和功用的反动。因此,以技术的论调来分解他的课堂艺术是愚蠢的,正如我们不能以文章结构和字词安排来判断鲁迅作品的优秀一样;而东施效颦般地“学习”王崧舟的课堂教学方法更是可笑的,因为这样做,只能说明我们是以一种低俗的眼光看待艺术,以一种工具主义的论调亵渎艺术的人文主义精神。审视王崧舟的课,我们不能仅仅关注可以“学到什么”,更要反思他的课堂教学思想,反思他作为一个矛盾的人是如何将课堂作为载体,对语文教学乃至人的教育所进行的探索。 ——王小庆《精神的诗学还是诗学的精神?》

39 可见,作为教师,我们不必在课堂内摆出一副客观、敬业的模样。有时候,你在课堂内的嬉笑哀愁,正是你最真实的表现,也最为学生所喜爱和效仿。同样地,当你将一篇文本的学习与生活中的某个人、某件事相联结时,你一定最受学生的欢迎。 只有当个人的故事和体验成为一种普适性的人性诉求时,课堂内的“意识形态”才会产生最大幅度的共鸣,也一定会转变为学生的体验,永远地占据他们的心。 ——王小庆《一堂“意识形态”严重的课》

40 怎样抄袭 vs 怎样不抄袭

41 “查重”与喊冤 什么是“抄袭”(plagiarism)
When you incorporate in your paper either ideas or phrasing from another writer, whether you quote directly or indirectly, you need to indicate your source accurately and completely. Whether intentional or unintentional, plagiarism can have serious consequences—not only academic, in the form of failure or expulsion, but also legal, in the form of lawsuits. Plagiarism is taken seriously because it violates the ethics of the academic community. Form and Style: Research Papers, Reports and Theses, by Carole Slade

42 如何“抄袭” 低级抄袭:原封不动或者基本原封不动地复制他人作品的行为
高级抄袭:改头换面后将他人受著作权保护的独创成份窃为己有(需要专家认定)

43 …when you incorporate in your paper either ideas or phrasing from another writer, whether you quote directly or indirectly, you need to indicate your source accurately and completely. 当你做论文时,想要引用他人的词句或观点,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都要完整而确切地注明其出处。

44 “抄袭”妙招 低级抄袭 高级抄袭 1.生僻词检索 2.往后搜索 3.语言重整 4.注意格式 5.打乱次序 1.思想重述 2.跨学科参考
3.多阅读 4.引文必有出处

45 潜规则与显规则

46 你如何看待科研兴校的提法?

47


Download ppt "Writing: Access to Liberty"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