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桥之美 吴冠中.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桥之美 吴冠中."—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桥之美 吴冠中

2 学习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 2、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3、学习从某一角度欣赏文艺作品的方法。

3 走近作者 吴冠中(1919~)江苏宜兴县人,中国现代画家。现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政协委员。他擅长表现江南水乡景色,和谐、清新的色调,宁静、淡美的境界,使画面产生一种抒情诗般的感染力。

4 吴冠中的作品

5

6 字词积累: 对于美的感受或体会。 美感: 驻足: 史诗: 停止脚步。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
意思是说相差虽小,而造成的误差或错误极大。

7 听课文朗读,思考: 1、在作者的眼中桥美在何处? 2、为了说明桥之美作者主要举了哪些例子? 3、联系课文说说怎样欣赏一副画?

8 作者并不着眼于桥自身的结构美,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美。
1、在作者的眼中桥美在何处? 作者并不着眼于桥自身的结构美,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美。 巴黎的桥 廊桥 二十四桥

9 乌镇石桥 2、为了说明桥之美作者主要举了哪些例子? 举了四个例子: 形式独特的广西、云南、贵州山区的风雨桥 水天间的长桥 苏州的宝带桥
颐和园的仿卢沟桥 形式独特的广西、云南、贵州山区的风雨桥 水天间的长桥 江南乡间细柳下的石桥 乌镇石桥 举了四个例子: 苏州的宝带桥

10 3、联系课文说说怎样欣赏一副画? 画面的构成是否有块、线、面的搭配;画中的形象是否都能和周围的景物及形成对照又不失和谐。

11 通过阅读文章,我们不难看出,作为画家,作者看桥淡化其结构、种类、功用,更重其美学价值。那么你就能用优美的语言描绘文中你最欣赏的一幅图画。

12 品味句子的情味: 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其实,苇丛不会“发闷”,也不会做“深呼吸”,这只是人的感受投射到它身上而已。这表现了作者与周遭环境已融为一体。

13 品味句子的情味: 早春天气,江南 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
杨柳拂桥是江南常见的景色,作者将树限定为杨柳刚刚反绿发芽的早春天气,将桥限定为石桥,两种景物之间的反差与对比,形成特殊的美感。

14 品味句子的情味: 无论使木桥还是 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成形与色的乐曲。
这句话的意思是,桥横跨在面上,与桥下的流水在平面上形成交错;同时,桥的颜色与流水的颜色也相互映衬。桥与流水如一支乐曲一样是一个整体。

15 品味句子的情味: 田野无声,画家 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
桥的美就是对桥的存在的一种大声宣告,桥的美也像乐曲一样有着和谐的韵律,这吸引着画家总是追寻着桥的身影。

16 学习本文之后,我们从中能得到什么启发? 桥,在我们周围随处可见,人们习以为常,或许不以为美。但作者却探寻和发觉出桥在不同环境中速产生的美学效果。这当然与作者的职业(画家)有关,摄影家和画家于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另外,还与作者热爱生活,留心生活有关。的确,生活周围并不缺少饱含画意的景致,并不缺少美的事物,缺少的是美的眼睛,感受美的心灵。热爱生活,留心生活,也就具备了发现美、感受美的可能。

17 一、选择正确读音。 对 对 脂粉 强劲 单调 对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对 笼统 对 拓展练习 A.zhī( ) A.diào( )
A.jìn( ) 脂粉 强劲 单调 B.zhí( ) B jìng( ) B.tiáo( )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A.chā( ) A.lóng( ) 笼统 B.lǒng( ) B.chà( )

18 二、写出下列诗句的出处及作者。 1.小桥流水人家 出处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净沙·秋思》
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杨柳岸,晓风残月 3.牧童遥指杏花村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雨霖铃》 拓展练习 柳永 《清明》 杜牧

19 三、判断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比喻 拟人 排比 拓展练习 1.画家们眼里的索桥却是一道线,一道富有弹性的线!( )
1.画家们眼里的索桥却是一道线,一道富有弹性的线!( ) 2.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 3.圆的桥洞、方的石块、弧的桥背,方、圆之间相处和谐、得体,力学的规律往往与美感受的规律相拍合。( ) 比喻 拟人 排比

20 四、以“桥”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谈一谈你心中桥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不少于500字。
再 见


Download ppt "桥之美 吴冠中."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