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一桿「稱仔」 賴和.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一桿「稱仔」 賴和."—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一桿「稱仔」 賴和

2 課前引導 亞細亞的孤兒 作詞、作曲、編曲:羅大佑
 亞細亞的孤兒 作詞、作曲、編曲:羅大佑 歌的故事:羅大佑《亞細亞的孤兒》原來是指台灣人民?! 羅大佑說,「那個時候碰到台灣跟美國斷交,然後美麗島事件也大概是那時候發生的,也是那時候台灣面臨了很多在外交上很不如意的事情,前前後後,之後就發現政治抗爭它不太有用吧!它反而引起社會很大的動盪。」他也補充,「我也沒有特別去看報紙、特別去注意、特別哇!看到報紙擲筆一嘆的我根本也沒有這種感覺,但是我相信人是在那個環境裡面的。」 年代作家吳濁流寫了小說《亞細亞的孤兒》,羅大佑就引用這書名來寫歌,影射台灣民眾猶如孤兒的處境。羅大佑表示,「我聽到歌送審過了,我嚇一跳!後來一看,原來用中南半島過去了,矇混過關。」 原來是當時擔任羅大佑特別助理,還負責唱片封面與內頁設計的攝影家杜達雄想到的點子。杜達雄說,「第一個是想要改歌名,我希望他能夠改歌名,可是大佑堅持不改,那退而求其次就是我幫他加寫東西。於是,他在歌名的後面,加上致中南半島難民等字眼。」他也補充,「就讓他想,不要說影射的是台灣,就影射的是中南半島。」 亞細亞的孤兒(電影“異域”插曲)作詞:羅大佑 作曲:羅大佑 編曲:羅大佑 亞細亞的孤兒 在風中哭泣 黃色的臉孔有紅色的污泥 黑色的眼珠有白色的恐懼 西風在東方唱著悲傷的歌曲 亞細亞的孤兒 在風中哭泣 沒有人要和你玩平等的遊戲 每個人都想要你心愛的玩具 親愛的孩子你為何哭泣 多少人在追尋那解不開的問題 多少人在深夜裏無奈的嘆息 多少人的眼淚在無言中抹去 親愛的母親這是什麼道理 圖片來源:

3 「只要是觸動人心的,都永遠是當代的作品」
這時代為什麼需要賴和? 「只要是觸動人心的,都永遠是當代的作品」 「放在那個時代,他都不會退流行」 「公平正義,是衡量人類文明進步的指標」 「好的文學作品,永遠不會退時」 PART Ⅰ PART Ⅱ PART Ⅲ PART Ⅳ

4 賴和,想對年輕人說? 不管時代怎麼變, 我們都不能放棄 對社會公平正義的思考與努力! 戲劇預告
 賴和,想對年輕人說? 不管時代怎麼變, 我們都不能放棄 對社會公平正義的思考與努力! 圖片來源: 戲劇預告

5 目 次 題 解 作 者 課文賞析 結構分析表 問題與討論 牛刀小試 補充資料 好站連結

6 題 解

7 出處與發表 出處: 節選自《賴和全集》 發表: 臺灣民報 日治大正十五年 西元1926
⊙《賴和全集》:由賴和文教基金會企劃、林瑞明編,將賴和已發表作品及遺稿重新整理,分成小說卷、新詩散文卷、漢詩(上、下)卷、雜卷共四部分,另有一卷評論卷,共六卷。前五卷將賴和文稿真實呈現,最新出版的評論卷收錄十篇有關賴和研究論文的代表性著作。是目前收錄賴和作品最完整的本子。 圖片來源:

8 寫作背景 反抗日本的殖民統治 日本警察的欺壓百姓 受法朗士克拉格比影響 ⊙反抗日本的殖民統治
賴和出生後第二年,臺灣即淪為日本的殖民地,他有詩感慨說:「我生不幸為俘囚」,以生下來就成為俘虜囚犯來說明自己的處境,可說相當貼切。他接受日本現代化教育,修習醫學專業,成為醫生,在醫治芸芸眾生的肉體病痛之餘,他並沒有忘記拯救苦難同胞的社會責任。臺灣在日本統治之下,雖然帶來許多現代的知識與文明,有一番進步的氣象,但它畢竟是日本的殖民地,臺灣人永遠是日本的次等國民,無法受到公平的待遇,因此引發臺灣知識分子的不平之鳴。賴和在二十八歲時加入臺灣文化協會,參與文化抗日運動,後來積極投入臺灣新文學的創作,藉文學從事反抗運動,一桿「稱仔」於焉產生,是賴和生平第二篇白話小說。 ⊙日本警察的欺壓百姓 賴和在一桿「稱仔」附記寫道:「這一幕悲劇,看過好久,每欲描寫出來,但一經回憶,總被悲哀填滿了腦袋,不能著筆。近日看到法朗士的克拉格比,才覺這樣事,不一定在未開的國裡,凡強權行使的地上,總會發生,遂不顧文字的陋劣,就寫出給文家批判。(十二月四夜記)」從附記的自述,秦得參的悲劇似乎是作者親眼目睹的真實故事,日本殖民政府為了控制臺灣,利用遍布各地的警察作高壓統治,給警察許多權力,造成警察藉機欺負臺灣百姓的事件屢見不鮮,作者當然曾見過或聽過日本警察的種種惡行劣跡,但本篇畢竟是小說,作者可能以現實中警察欺壓百姓的事件為基礎,再加以變造、增添情節,使故事更加動人,藉此反映日本殖民政府的暴虐統治,表現臺灣人的反抗精神,所以秦得參的故事是否完全真實,並非重要。 ⊙受法朗士克拉格比的影響 作者附記自述看到法朗士的克拉格比,才寫出這篇小說。法朗士(Anatole France,一八四四~一九二四),為法國小說家,一生追求公平正義的理想,於一九二一年獲諾貝爾文學獎。克拉格比的法文原名為L'Affaire Crainquebille,目前可見的音譯有克蘭比爾,或義譯作恐怖事件,為短篇小說,作於一九○一年。其故事大要是:克拉格比是個叫賣菜的小販,樸實苦幹,從早到晚在街上叫賣已經五十年了。有一天,他正在與一個鞋店老闆娘為一捆大蔥討價還價時,警察要他把菜攤推走。但他因等老闆娘付錢,與警察發生爭執,引起交通混亂,警察以違警罪把他抓到看守所,同時指控他罵警察是「該死的母牛」,不管在場的醫生證人如何替他辯護,法庭仍然判他有罪,判處十五天拘役和五十法朗的罰款。出獄後的克拉格比依然上街賣菜,可是街坊知道他曾蹲過監獄,以為他是壞人,不再買他的菜,人們都裝做不認識他,連欠他的錢也不還。民眾奚落他、輿論摒棄他,導致他開始酗酒,與人吵架,精神完全崩潰了。最後他走投無路,天真地以為再進入牢房總比餓死街頭好,因此企圖想讓警察重新把他抓到監獄裡去,他故意去罵警察是「該死的母牛」,卻碰到一個好脾氣的警察,沒有捉他。小說最後寫道:他垂頭喪氣,冒著雨向黑夜的深處走去。故事主要是揭露了司法制度的階級偏見和窮人得不到法律的保障。賴和此篇同樣揭露當時司法的偏頗,庶民受迫凌辱的苦楚,這導致主角最後選擇付出生命以抗暴,見出其時代環境較諸克拉格比更惡劣。

9 小說的內容 原文:分為兩部分及附記,課本節錄第 二部份 前情提要:秦得參的生命歷程(出生、 成家、生子、得病)
原文:分為兩部分及附記,課本節錄第 二部份 前情提要:秦得參的生命歷程(出生、 成家、生子、得病) 節錄內容: 秦得參為了生活到鎮上當賣菜小販 受日警凌辱折斷稱仔被拘禁、罰款 他忍無可忍,憤而反擊,然後自殺 ⊙原文:第一部分交代主角秦得參的成長歷程及生活困境,為整篇小說的背景介紹。第二部分描述秦得參從事賣菜後所發生的一連串事件, 是全篇重點所在。 ⊙前情提要 秦得參一家住在鎮南威麗村,父親是佃農,他出生時父親早就過世了,田地為業主收回。母親不得已招贅了繼父,但繼父並不顧家,母親只好身兼父職,織草鞋、畜雞鴨、養豬。秦得參九歲時,母親便讓他幫人看牛、做長工,以貼補家用。十六歲時,母親要他辭去長工,準備租田耕作,但製糖會社加入競爭行列,因此地主沒讓他們承租。母親不忍他去會社,淪為牛馬般的勞工,因此要他留在家中,幫農家做散工。由於他力氣大,又勤快,每天都有人僱用,母親又很節儉,家裡有了些積蓄。十八歲時,他娶了同村的農家女為妻,多了幫手,一家生計穩定下來。可惜在他二十一歲時得子後,母親過世。翌年又得一女,妻子必須留在家中照顧兒女。秦得參因此必須加倍工作,辛苦撐了四年,終於累出病來,得了瘧疾,不能工作,一家陷入愁雲慘霧之中。

10 小說的精神 反應的史實: 殖民政府的剝削與壓榨 作者的寄望: 台灣人民的覺悟與反抗
反應的史實: 殖民政府的剝削與壓榨 作者的寄望: 台灣人民的覺悟與反抗 小說寫的雖然是秦得參個人遭遇,但以小見大,以個人看全體,它正反映出臺灣人民受殖民政府的剝削、壓榨與糟蹋,不僅生活困苦,而且活得一點尊嚴也沒有,而最後主角覺悟,選擇反抗,這是作者對臺灣人民的寄望,也是小說的精神所在。

11 「稱仔」 實際功能:衡量重量的標準 本文象徵:公正、客觀 文中結果:被警察隨意折斷拋棄 作者反諷:執法者失去標準 統治者不公不義
作者反諷:執法者失去標準 統治者不公不義 在本文中卻,作者將稱仔刻意加上引號,借以反諷。 圖片來源:

12 作 者 圖片來源:

13 1941,赴日 圖片來源: 1903,初入公學校

14 賴和與醫學校同學 圖片來源:

15 賴和 (彰化人1894~1943,年50 ) 名字:原取單名河,又名葵河 筆名:懶雲、甫三、安都生、灰、走街 先、浪、孔乙己等
筆名:懶雲、甫三、安都生、灰、走街 先、浪、孔乙己等 生年:清 光緒二十年 卒年:日治時期昭和十八年 ⊙賴和( — ) ⊙自稱「走街先」:賴和常坐人力車到處看診,所以他又自稱「走街先」,意思是指自己在街上奔走看病的醫生。

16 生平經歷 家世:先祖為客家人,父祖皆為道士 教育:兼受漢、日文教育,考取醫校 職業:開設賴和醫院,懸壺濟世 志業:投入文化抗日運動,兩度入獄
⊙家世:先祖為客家人,父祖皆為道士 賴和之先祖原籍廣東省 饒平縣,來臺後,在清 雍正、乾隆時期,賴家仍是花壇地方上的地主與望族,後因發生戴潮春事件,家道中落。 賴和祖父賴知,原本好賭,又抽食鴉片,家境極為窮困,後來他浪子回頭,學做弄鈸的道士,頗有名聲,遠近喪家爭相聘請。父親賴天送,也跟隨祖父當道士,經過兩代的努力,賴家田產約有十甲,年收租三百石左右,生活相當寬裕。賴和自稱為「客家人」,但戶籍上則註明為「福」,可見賴和是閩南化的客家人(即一般說的「福佬客」),他仍保有客家認同,但已經不會說客家話,曾賦詩道:「我本客屬人,鄉語竟自忘,慼然傷懷抱,數典愧祖宗。」 ⊙教育:兼受漢文日文教育,考取醫學校 賴和十歲時,被父親送去書房學習漢文,同年也進入彰化第一公學校(原設於彰化 孔廟,今彰化市 中山國小)讀日本書,公學校只有半天課,下午他又到書房上課,同時接受漢文與日文教育。十四歲時,又入小逸堂拜黃倬其為師,學習漢文,在同班十一人中,年紀最小,但作品所得點數最多,奠定紮實的漢學基礎。 賴和十六歲公學校畢業,同年考取臺灣當時最高學府--臺灣總督府醫學校(今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立志要從醫學拯救臺灣苦難的百姓。同期同學有杜聰明(臺灣史上首位醫學博士)、翁俊明(第一位參與同盟會的臺灣人,翁倩玉是他的孫女)等人,全體住宿,採取自治制度。當時校長日人高木友枝重視人格的養成,一再訓示:「要做醫生之前,必須做成了人,沒有完成的人格,不能盡醫生的責任」,對賴和影響甚大。在學期間曾參加復元會社團,「復元」除取義恢復健康外,另寓有「光復臺灣」之意,與會中成員杜聰明、翁俊明等人極為熟稔。⊙職業:開設賴和醫院,懸壺濟世 一九一四年四月,賴和從醫學校畢業,時年二十一歲,先在臺北實習一段時期,十二月即轉到嘉義醫院就職,擔任筆生(抄寫員)和通譯(翻譯)的工作。後因無法忍受日本與臺灣醫生的差別待遇(臺灣醫生薪水少,也不被重視),於是辭職返鄉。一九一七年在彰化 市仔尾故居開設賴和醫院。一九一八年他渡海前往廈門 鼓浪嶼,二月起以醫員身分任職於廈門 博愛醫院,該醫院為日本和中國合辦的新醫院,聘臺灣醫師五名,他們均享有總督府基層技官的待遇,並以官員出差博愛醫院的方式敘薪。這時中國正興起「五四新文化運動」熱潮,提出反帝國、反封建口號,追求民族自覺與尊嚴,並推行白話文學運動,對賴和產生深遠的影響。一九一九年七月,賴和回歸鄉里,此後一直在賴和醫院行醫。 ⊙志業:投入文化抗日運動,兩度入獄 賴和一面行醫,一面參與臺灣文化運動。一九二一年他加入「臺灣文化協會」,並當選理事。臺灣文化協會在臺北 靜修女學校舉行成立大會,林獻堂任總理,蔣渭水任專務理事,另有理事四十一人,為日治時代臺灣人抵抗運動的要角。該會大力設置讀報社、發刊會報、舉辦演講會、開辦夏季學校等,皆致力於喚起臺灣人民的覺悟、增強民族意識,或在啟發和傳播新興的文化思想。 賴和一生曾兩次進入監牢,一次是一九二三年「治警事件」發生時,他被捕入獄。「治警事件」導因於一九二一年「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當時首次請願不成,他們於次年成立一個組織,繼續推動請願運動,接著又於一九二三年成立「臺灣議會期成同盟會」,日本當局在該年十二月十六日則以「違反治安警察條例」之罪名,將他們逮捕,賴和便在監牢度過二十多天,於一九二四年一月七日獲不起訴處分出獄。 一九二五年十二月,賴和受彰化「二林蔗農事件」感動,發表生平第一首新詩覺悟下的犧牲│寄二林的同志,自此積極投入臺灣新文學的創作,藉文學從事反抗運動。一九二六年,賴和在臺灣民報開始發表白話小說,第一篇為鬥鬧熱,接著發表一桿「稱仔」。並在此年之後主持臺灣民報文藝欄,陸續發表小說,新、舊詩及雜文隨筆多種。一九二七年,臺灣文化協會左右兩派分裂,賴和既擔任已左傾新文協的臨時中央委員,也隸屬林獻堂、蔣渭水等舊派所組臺灣民眾黨的名單中,試圖降低文協新舊兩派的對立與攻訐。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珍珠港事變當天,賴和又遭日本憲兵及警務局傳喚,二度入獄。日本憲警違反常例,一直未告訴他被逮捕的理由。他在獄中以草紙撰述獄中日記,反映了被殖民統治者無可奈何的沉重心情。此次被拘約四十多日,後因病重出獄,一年後,於一九四三年一月三十一日心臟病發逝世。公祭時,由林獻堂主祭,有五百多人參加喪禮,沿路並有彰化民眾路祭,葬於八卦山上培元中學後方的墓地。

17 賴和二、三事 畏懼書房教育 〈失戀的歌〉 留鬍告別少年,以「志士」自許 良醫之子,多死於病 墓草可治病,死後成了城隍爺
⊙畏懼書房教育:賴和十歲時,被父親送去書房學習漢文,他曾自述對書房教育頗為畏懼,在無聊的回憶一文中說:「當時名的先生,多很注重竹筢爬,可以說名聲是出在竹板之上,竹板愈厚,打人愈痛,愈能得到世間的信任,名聲也就愈高,學生也就吸集的愈多。先生的教法,就只有竹板,捨棄竹板就失去教誨的權威似的,無奈何學生們了,先生的尊嚴也就在竹板面上。學生們說話要挨打,離開座位要挨打,字簿上畫畫花鳥也要挨打,背書不熟忘記講解,自然更該挨打!……打就是教育的根本原理,教育哲學就建設在竹板之上,所以先生的尊敬竹板,還比較在孔子以上。」 ⊙〈失戀的歌〉:賴和與西勢仔庄 王浦先生四女王氏草結婚,他絕少在作品中提及自己的感情問題,但據堂媳劉素蘭(賴通堯之妻)的說法,賴和在廈門時期似與一護士相熟,並說:「他當初似乎也有一個要好的日本女友,以前我們整理他的信,曾見過這日本女人在接到他的匯款後寫來的回信。這女人好像是一個護士的樣子,所以我常暗自替他難過,在婚姻上完全不能如意,那種心情一定很難過。」劉氏也提及賴和在一次酒後曾唱起他最喜歡的日本歌〈失戀的歌〉,這些敘述或許能稍稍了解理性的啟蒙者較為幽微的感情層面。 ⊙留鬍告別少年,以「志士」自許:賴和於一九二三年因「治警事件」被捕入獄,獄中他吟詩以「志士」自許,在監牢度過二十多天,出獄後,他開始留鬍鬚,作有〈留髭〉一詩以記其事。 ⊙良醫之子,多死於病賴和共生有子女九人,但有五人不幸早夭。長男出生二十多天就夭折,次男出生四個多月也去世,他在〈懶病〉一詩中云:「曾將醫國手,殺卻兩嬌兒。」後來四男又去世,賴和曾刻一塊紅磚墓碑,上刻「聖潔的靈魂」,置於骨灰罈上。 17

18 文學成就 漢詩創作:表達對日批判及對中國失望 小說創作:成就最高的文學類型 新詩創作:賴和新文學創作的開端 散文創作:非同時代作家所能及
⊙漢詩創作成就:賴和一生共寫了一千多首漢詩。他透過漢詩表達對日本的批判,也對文化母國的中國表示失望。 其漢詩特色有三: 1.新題與新想:賴和的漢詩每具「新意」,所謂「新」並非只是就新名詞的引入而言,而是能在新名詞中表現出異於前人的新思想,具有濃厚的啟蒙精神。 2.走到民間:賴和的漢詩嘗試從民間歌謠吸收新的經驗,以接近口語的方式傳達民眾的心聲。因此,他的漢詩有的直採竹枝詞的形式,如北港竹歌等。有的模仿民歌的作品,如新樂府、農民謠等,採用了臺語入詩的方式,生動而逼真的呈現了臺灣人生活的面向。 3.新舊文學的互滲互補:賴和有時候會以白話為題,內容寫的卻是舊詩,如死了的志煜兒、哀聞賣油炸檜的、月琴的走唱、月夜的街路等。有的以文言為題、舊詩為內容,卻在詩題後的序文寫了一段白話文。可見賴和自得其樂的遊走在新、舊文學兩個領域中,優遊自在。 ⊙小說創作成就:賴和的作品以小說成就最高,賴和全集共收小說二十九篇。他的小說人物都以一般平民為主,寫農民、菜販、婦女,批判、譴責的矛頭則指向警察、士紳、官吏,皆反映了日治時代臺灣人民被殖民統治下的共同遭遇。 其小說寫作特色如下: 1.小說敘述觀點的多樣與變化:賴和非常善於運用變化多視角的觀點技巧,以寫實的手法描繪當時社會下的不平不義。 2.寫實主義的風格:賴和被稱為﹁臺灣的魯迅﹂,因為他小說中的諷刺寫實精神和魯迅是一脈相通的。 3.小說語言的造詣:賴和雖是臺灣白話文學的先驅與開拓者,但他已能夠非常純熟地使用白話文,而且有頗高的創意。小說中處處出現臺語對話、用語及臺灣諺語,增強了小說的幽默、挖苦和親切效果。 ⊙新詩創作成就:賴和從事新文學創作,是從新詩開端,一九二五年十二月,賴和受彰化「二林蔗農事件」感動,發表生平第一首新詩〈覺悟下的犧牲—寄二林的同志〉,自此積極投入臺灣新文學的創作,藉文學從事反抗運動。 賴和新詩具有以下特色: 1.充滿反抗精神:賴和的許多新詩,都是為反抗日本殖民統治而發的,充滿抵抗意識,如〈覺悟下的犧牲—寄二林的同志〉,是在聲援二林蔗農組合受難的蔗組幹部及蔗農。又如一九三○年十月,發生慘絕人寰的「霧社事件」,賴和作〈南國哀歌〉一詩,揭發統治者以毒瓦斯、機關鎗、爆裂彈、飛機等先進戰爭武器屠殺霧社原住民。 2.以時事入詩,反映社會:賴和在重大的社會政治事件發生之時或之後,常迅速以詩表現民眾的心聲,如前面所舉的〈覺悟下的犧牲—寄二林的同志〉、〈南國哀歌〉都是。另外,也有許多為社會弱勢者發聲的詩,如種田人,肯定農人的價值及種田的神聖。 3.文字質樸,新舊交融:賴和的新詩大都淺顯易懂,不講求文字雕飾。又因兼長傳統文學,因此顯現出一種新、舊過渡時期的痕跡。 ⊙散文創作成就:賴和散文使用白話文的成熟程度,幾乎不是同時代作家所能及,賴和全集共收有散文二十三篇。 賴和的散文寫作特色: 1自傳體散文:自傳體就是寫自己的故事,賴和的散文大都以自傳體為主,賴和在殖民統治的年代寫出自傳體的散文,是有其相當重要的意義。日治時期的教育是使用日本的歷史、是日本的強勢文化傳統,臺灣作為一個弱勢者,不能有自己的歷史語言,所以賴和先生寫自傳體散文,正強調了個人的歷史是不能被遺忘的。他以個人歷史記憶的書寫,來抵抗國家機器的文化支配。 2象徵與隱喻:賴和的散文所表現的象徵跟隱喻非常傑出,可視為他的散文美學。如賴和對於臺灣文化協會因為路線不同而分裂感到憂心,因此寫下前進這篇散文。題目「前進」即表示這些知識分子的努力方向。文中所寫「被時代所遺棄的兩個孩子」,這就代表了臺灣的老百姓,而當時的老百姓分成兩派,所以用兩個孩子來影射。. 3傳統與現代的結合:賴和的文章裡滲透了很多日語、閩南語和半生不熟的北京話,當我們在品味他的文字時就會覺得生澀,但他引人的地方,正是把這三種不同的語言混和在一起。因為我們的語言不斷地被外來語所侵蝕,而這樣的情況在日治時代更清楚,所以當賴和要表現他的思想時,他會用日語、閩南語。

19 文學地位與評價 「培育了臺灣新文學的父親或母親」 「臺灣新文學之父」
首創:以白話文寫作新文學 開創:臺灣話文的語言形式 培養:提攜後起臺灣文學作家 賴和一生創作不輟,除了漢詩外,他最大的成就在開創臺灣新文學,早在一九三六年,王詩琅的賴懶雲論文中即讚譽他是「培育了臺灣新文學的父親或母親」,之後的評論者如葉石濤、張恆豪等,也都承繼這個論點,尊稱賴和為「臺灣新文學之父」。大家之所以肯定賴和為「臺灣新文學之父」,其理由應有如下三點: ⊙首創以白話文寫作的新文學 臺灣早在二○年代開始的新舊文學的討論,始終沒有得到一個具體的結論,而剛播種下去的白話文的種籽,到了賴和的手中,才得以開始漸漸發芽,賴和是為臺灣新文學「揮下第一鋤,撒下第一粒種籽」的先驅。楊守愚說:「這時候,第一個把白話文的真正價值具體地提示到大眾之前的,便是懶雲的白話文文學作品。在一個文言文的世界中,以先人所以為淺薄粗鄙的白話文為文學表現的工具;寫大人先生輩以為鄙野不文而唾棄的小說,不能不說是一種大膽的、冒險性的嘗試。」他的作品都以悲憫的人道胸懷客觀地反映社會現實,為臺灣新文學留下寶貴的資產。 ⊙開創臺灣話文的語言形式: 主張言文一致的臺灣話文文學,因此,賴和早期曾經先用文言文起稿,再改寫成白話文,後來熟練白話文後,便改用白話文直接寫作。王詩琅在賴懶雲論裡說:「他是一個極為認真的作家,每寫一篇作品,他總是先用文言文寫好,然後按照文言稿改成白話文,再改成接近臺灣話的文章。」在賴和艱苦的努力和反覆的實踐之下,在臺灣新文學中首先摸索出一條文學方言的途徑:以白話文為基礎,盡量吸收臺灣方言。這樣一來,就使作品中所用的文字接近口語,又使所用的口語接近文字,基本做到言文統一。既使作品明白易懂,又能呈現鄉土特色。 ⊙培養與提攜了後起的臺灣文學作家 賴和曾與黃周一起主持「臺灣民報」、「臺灣新民報」的學藝版,此外也當過「南音」雜誌,「臺灣新文學」雜誌等的編輯,其中以「臺灣民報」、「臺灣新民報」的實際工作成績最大。此時他以作家和編輯的身分,結交和培養了不少較年輕的作家。楊守愚曾說:「他當時幾乎是拚著老命去做這份工作的,他毫不珍惜體力地一一刪修寄來的稿子,有時甚至要為人改寫原稿的大半部分。常常有些文章,他簡直是只留下別人的情節而從頭改寫過。」賴和的這份熱情與努力,曾給當時的文學界很深的感召,並且逐漸激發文學青年的創作慾望。也正因為這樣,後起的新秀,如楊逵、楊守愚、陳虛谷、朱點人等作家便如雨後春筍般地湧現出來。

20 人們的尊稱 「和仔先」「彰化媽祖」 詩醫 臺灣新文學之父 臺灣現代文學之父 臺灣小說界的褓母 臺灣的魯迅
⊙「和仔先」「彰化媽祖」:當時市民的尊稱。賴和行醫,最得意的專業是小兒科,另外婦科與牙科方面也有看診,在彰化市頗富盛名,診所常擠滿患者,忙得連三餐都無法正常進食。他習慣穿短衣短褲,留八字鬍,行為質樸有禮,說話謙虛得體,而醫德很高,志不在賺錢,對貧戶常減免醫療費,甚至贈送昂貴藥材,因此彰化市民尊稱他為「和仔先」與「彰化媽祖」。 ⊙詩醫:賴和終身使用漢文創作,兼擅新舊文學,漢詩數量甚豐,以抒發個人情志和對社會大眾的關懷為主 ⊙臺灣新文學之父:詩人王詩琅曾說:事實上,臺灣的新文學能有今日之隆盛,賴懶雲的貢獻很大。說他是培育了臺灣新文學的父親或母親,恐怕更為恰當 ⊙臺灣現代文學:醫生文人林衡哲對賴和尊稱 ⊙臺灣小說界的褓母:同時代的臺灣作家楊守愚稱 ⊙臺灣的魯迅:這個稱號是黃得時在一九四二年發表的輓近臺灣文學運動史一文中所提出,以後也常被評論者使用,這個比擬意謂著賴和與魯迅的文學風格相近,特別是反抗精神和辛辣的嘲諷手法,另外賴和在臺灣近現代小說的地位和影響力,正如同魯迅在中國近現代小說的地位和影響力一樣。

21 慈悲的「和仔先」 走街仔仙 鄭瑞堂、鄭智仁 詞曲 走街仔仙 走街仔仙 替人看病走代先 街頭巷尾 走無停 透風落雨伊做前
 走街仔仙 鄭瑞堂、鄭智仁 詞曲   走街仔仙 走街仔仙 替人看病走代先 街頭巷尾 走無停  透風落雨伊做前 走街仔仙 走街仔仙 菩薩心腸做醫生 勇氣像山 無底比  率咱行過黑暗瞑 走街仔仙 走街仔仙 疼痛咱的賴和仙 街仔仙  走街仔仙 咱敬愛的賴和仙

22 課文賞析

23 塑造典型人物,鮮活生動 秦得參 巡 警 性格 憨直、不屈 貪婪虛偽、玩法殘暴 代表 善良的臺灣人 日本殖民政府 反映
巡 警 性格 憨直、不屈 貪婪虛偽、玩法殘暴 代表 善良的臺灣人 日本殖民政府 反映 臺灣人民被殖民統治的悲慘命運 殖民政府對臺灣人民的剝削、不公與壓迫 作者塑造秦得參與巡警這兩個典型人物,主要透過對話或獨白將兩人性格呈現出來,非常類似戲劇,而兩人的對立與衝突,也充滿了張力。

24 寫實象徵兼用,手法高明 寫實手法: 描述秦得參遭遇,逼真並強化真實性
寫實手法: 描述秦得參遭遇,逼真並強化真實性 象徵手法: 「稱仔」~「法」的象徵 「金花」~情義及信用 「金花和稱仔」的對照 二、寫實象徵兼用,手法高明。 本篇以寫實手法描述秦得參的遭遇,非常逼真,強化了日警苛虐臺灣人的真實性。並且輔以象徵手法,如﹁稱仔﹂正是﹁法﹂的象徵,稱仔被巡警折斷丟棄,象徵法律的公正客觀遭到毀壞,凸顯了執法者玩法亂紀的荒謬。此外,一根金花也代表著情義及信用,妙的是秦得參被罰三塊錢,剛好等於贖金花的錢,金花和稱仔的對照,刻劃出善良質樸的臺灣人,無須受到﹁法﹂的束縛,即能體現有情有義的民風及堅守信用的美德。

25 善用悲喜對比,營造氣氛 喜 悲 除夕市場熱鬧景象 人生短暫的悵惘 小販要回去圍爐 日本巡警出現 歡慶的日子年初一 秦得參犧牲生命
三、善用悲喜對比,營造氣氛。 本篇有一些精彩的場景刻劃,如寫秦得參除夕一大早挑菜去鎮上賣,藉著市場熱鬧的景象,反襯人生短暫的悵惘,暗示將有不祥的事情發生。接著寫小販收起擔頭,要回去圍爐,這是非常歡愉的畫面,但巡警馬上出現,使秦得參的悲慘遭遇更加凸顯。尤其故事的結尾,安排在大年初一最為歡慶的日子,秦得參原本買了觀音畫像、春聯等,為了讓明年有一番新氣象,但這時他為了反抗暴虐統治,卻選擇一年之始犧牲生命,兩相對照,更加震撼。

26 融化多元語言,貼近生活 閩南語融入其中 稱仔→小秤 生菜→青菜 外家→娘家 坦白→老實 尾衙→尾牙 規紀→規矩 閩南語仍保留古代漢語的意思
糴→買進穀物 交關→交易 物件→物品 明瞭→清晰 民間通行的日文詞彙也出現:小使→工友

27 結構分析表

28

29 問題與討論

30 一、本篇小說的主要人物為秦得參與巡警,試分析這兩個人物的性格及所代表的意義。
答:作者賦予秦得參是憨直、不屈的性格,他代表著廣大善良的臺灣人。   作者賦予巡警是貪婪虛偽、玩法殘暴的性格,他代表日本殖民統治者。

31 二、本篇小說中的「稱仔」和「金花」,各具有怎樣的象徵意義?
答:稱仔是買賣東西衡量重量的標準,可視為公正、客觀的象徵,在本文中稱仔也是「法」的象徵,稱仔被巡警折斷丟棄,象徵法律的公正客觀遭到毀壞,凸顯了執法者玩法亂紀的荒謬。   金花是秦得參妻子的兄嫂借他典當為資本,秦得參夫婦也念念不忘要贖回金花,它所代表著是情義與信用。   金花和稱仔的對照,刻劃出善良質樸的臺灣人,無須受到「法」的束縛,即能體現有情有義的民風及堅守信用的美德。

32 三、作者如何運用悲喜對比 ,營造氣氛? 答:本篇小說中善用悲喜對比,營造氣氛,如寫秦得參除夕一大早挑菜去鎮上賣,藉著市場熱鬧的景象,反襯人生短暫的悵惘,暗示將有不祥的事情發生。接著寫小販收起擔頭,要回去圍爐,這是非常歡愉的畫面,但巡警馬上出現,使秦得參的悲慘遭遇更加凸顯。尤其故事的結尾,安排在大年初一最為歡慶的日子,秦得參原本買了觀音畫像、春聯等,為了讓明年有一番新氣象,但這時他為了反抗暴虐統治,卻選擇一年之始犧牲生命,兩相對照,更加震撼。

33 四、本篇小說結局安排秦得參與巡警同歸於盡,是為了凸顯怎樣的主題? 如果由你來處理,你會如何安排?
答:作者安排秦得參與巡警同歸於盡,旨在凸顯臺灣人為了維護做人的尊嚴,不願再忍氣吞聲,表現出反抗精神。   結局或許可以安排警察局在除夕夜失火,秦得參也不知所終。(此例僅供參考,請同學自由發表意見。)

34 牛刀小試

35 第一題 有關一桿稱仔這題目的敘述,有誤者為: (A)稱仔用以象徵公平、客觀 (B)稱仔後來被日本警察摔斷擲棄,暗示著 執法者自毀規紀標準
答案:C 有關一桿稱仔這題目的敘述,有誤者為: (A)稱仔用以象徵公平、客觀 (B)稱仔後來被日本警察摔斷擲棄,暗示著 執法者自毀規紀標準 (C)稱仔也象徵無辜的百姓,任意遭人欺凌 (D)作者特地將「稱仔」加上引號,帶有反 諷執法者失衡失準的味道

36 第二題 下列故事情節,何者沒有暗示秦得參將走上自殺這條路的味道: (A)事先購買了祭祀祖先神明的銀紙金紙 (B)為孩子作新的衣裳
答案:B 下列故事情節,何者沒有暗示秦得參將走上自殺這條路的味道: (A)事先購買了祭祀祖先神明的銀紙金紙 (B)為孩子作新的衣裳 (C)在人聲鼎沸的市場中有「年華垂盡, 人生頃刻」的悵惘 (D)回憶起母親死時快樂的容貌

37 第三題 下列何者非賴和文章的特色: (A)以現實為題材 (B)具民族意識與反抗精神 (C)文句精緻而用語前衛 (D)多取材重大歷史、社會事件
答案:C 下列何者非賴和文章的特色: (A)以現實為題材 (B)具民族意識與反抗精神 (C)文句精緻而用語前衛 (D)多取材重大歷史、社會事件

38 第四題〔91指考〕 直接使用日語漢字詞彙,是本地國語的一種現象,例如「便當」一詞,即源於日語而非國語所原有。下列文句「 」內,何者屬於這類詞彙? (A)餐廳有服務生代客「泊車」 (B)便利商店提供「宅急便」服務 (C)「忍者」矇著臉,在角落吹暗箭 (D)那家日式「涮涮鍋」好吃又便宜 (E)百年「物語」號稱是電視臺年度大戲 答案:BCE 解析(A)「泊車」英語park的意譯 (B)「涮涮鍋」是中國固有詞彙,中國早有涮羊肉、涮鍋子等用語 (BCD)宅急便、忍者、物語才是直接使用日語漢字詞彙的用法。

39 第五題 關於賴和生平與成就,敘述正確的是: (A)本名賴河,筆名懶雲 (B)在家鄉行醫,照顧貧民,人民尊稱他為 「和仔先」「臺灣媽祖」
答案:ACDE 關於賴和生平與成就,敘述正確的是: (A)本名賴河,筆名懶雲 (B)在家鄉行醫,照顧貧民,人民尊稱他為 「和仔先」「臺灣媽祖」 (C)曾加入臺灣文化協會,積極以文化抗日 ,為此曾兩度入獄 (D)終身以漢文創作,兼善新舊文學 (E)文學主軸在於抗議強權、反映民生疾苦 ,是台灣新文學的先驅 答:acde 解:b是彰化媽祖。

40 補充資料 〈前進〉 〈南國哀歌〉節錄 賴和:勇士當為義鬥爭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 你不能不知道的臺灣美景

41 〈前進〉 失了伴侶的他, 孤獨地在黑暗中繼續著前進。 前進! 向著那不知到著處的道上。
 〈前進〉 失了伴侶的他, 孤獨地在黑暗中繼續著前進。 前進! 向著那不知到著處的道上。 ⊙賴和鼓勵臺灣知識分子勇往直前,在對抗黑暗的殖民統治時,雖然會遭遇許多險阻,但無需畏懼退縮,要繼續前進、再前進。其反抗精神和一桿「稱仔」相呼應。 歌曲演唱:

42 〈南國哀歌〉節錄 本詩為哀悼霧社事件而作 兄弟們來!來!捨此一身和他一拚! 我們處在這樣環境, 只是偷生有什麼路用 眼前的幸福雖享不到,
 〈南國哀歌〉節錄 本詩為哀悼霧社事件而作 兄弟們來!來!捨此一身和他一拚! 我們處在這樣環境, 只是偷生有什麼路用 眼前的幸福雖享不到, 也須為著子孫鬥爭。 〈南國哀歌〉註一 (原載於「台灣新民報」三六一號、三六二號一九三一年四月二十五日、五月二日) 所有的戰士已都死去, 只殘存些婦女小兒,這天大的奇變,誰敢說是起於一時? 人們最珍重莫如生命,未嘗有人敢自看輕,這一舉會使種族滅亡,在他們當然早就看明,但終於覺悟地走向滅亡,這原因就不容妄測。 雖說他們野蠻無知?看見鮮紅的血,便忘卻一切歡躍狂喜,但是這一番啊!明明和往日出草有異。 在和他們同一境遇,一樣呻吟於不幸的人們,那些怕死偷生的一群,在這次血祭壇上,意外地竟得生存,便說這卑怯的生命,神所厭棄本無價值。但誰敢信這事實裡面,就尋不出別的原因? 「一樣是歹命人!趕快走下山去!」這是什麼言語?這有什麼含義?這是如何地悲悽!這是如何的決意!是怨是讎?雖則不知,是妄是愚?何須非議。 舉一族自愿同赴滅亡,到最後亦無一人降志,敢因為蠻性的遺留?是怎樣生竟不如其死?恍惚有這呼聲,這呼聲,在無限空間發生響應,一絲絲涼爽秋風,忽又急疾地為它傳播,好久已無聲響的雷,也自隆隆地替它號令。(註二) 兄弟們!來--來!來和他們一拚!憑我們有這一身,我們有這雙腕,休怕他毒氣、機關鎗!休怕他飛機、爆裂彈!來!和他們一拚! 兄弟們!憑這一身!憑這雙腕!兄弟們到這樣時候,還有我們生的樂趣?生的糧食儘管豐富,容得我們自由獵取? 已闢農場已築家室,容得我們耕種居住?刀鎗是生活上必需的器具,現在我們有取得的自由無? 勞動總說是神聖之事,就是牛也只能這樣驅使,任打任踢也只自忍痛,看我們現在,比狗還輸! 我們婦女竟是消遣品,隨他們任意侮弄蹂躪!那一個兒童不天真可愛,凶惡的他們忍相虐待,數一數我們所受痛苦,誰都會感到無限悲哀! 兄弟們來!來!捨此一身和他一拚!我們處在這樣環境,只是偷生有什麼路用眼前的幸福雖享不到,也須為著子孫鬥爭。 註一:本詩為哀悼霧社事件而作,霧社事件發生於一九三○年十月二十七日,霧社原住民同胞,利用當地日本人都集中到公學校去看一年一度的運動大會,上午九時,日本國歌唱到一半時,起義的原住民衝進了大會場,開始了他們的反抗暴政行動,三百多名原住民殺死了一百三十六名日本人。台灣總督即發出「討伐」諭告,戰爭持續了二個月之久,日軍以新式武器砲轟、飛機轟炸,甚至以毒瓦斯為武器。霧社同胞約死了百分之五十八(一千二百三十六名減至五百十三名)。(請參閱《台灣番政志》,溫吉編輯,台灣文獻委員會,一九五七年十二月出版。<關於霧社事件>,王孝廉著,《夏潮》月刊一卷七期、八期,一九七六年十月一日、十一月一日。) 註二:原詩分上下二段,分別刊於《台灣新民報》三六一、三六二號。下段僅刊出六行,至「也自隆隆地替它號令」這行止,以下盡被刪除,即被日本帝國主義者新聞檢查人員挖了天窗,報上留下一大塊空白。被刪去的詩句,編者從賴和先生後人處找到,在這裡我們應該讓賴和先生的 <南國哀歌> 全詩重見天日。

43 賴和:勇士當為義鬥爭 圖片來源:

44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   桑德爾教授的「正義」課堂是一則傳奇。1980年第一次開課,學生只有15人,近年則每每破千。2009年,哈佛決定把這門課向全球公開。在美國公共電視播出。主題雖然標榜正義,重點卻是思考力的訓練。桑德爾信手拈來新聞事件,作為正義思考的案例。要把理性帶進公領域,公民必須把自己的正義觀說出道理,不能只是「我說我對就是我對」。有了理性思辨,民主對話才能向上提升,不會一直停留在互嗆叫陣的層次。 文字來源:

45 你不能不知道的 台灣美景  福爾摩沙風情畫

46 玻璃廟-護聖宮 圖片來源:

47 鹿野熱氣球 圖片來源:

48 龜吼公路彩晨 圖片來源:

49 南澳花海 圖片來源:

50 福壽山 圖片來源:

51 好站連結   賴和紀念館   蘭臺~台灣情.文學美   福爾摩沙風情


Download ppt "一桿「稱仔」 賴和."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