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聊齋誌異》—嬰寧 清 蒲松齡 B班 第一組
3
本書介紹 《聊齋志異》,又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的著作。
《聊齋志異》完成於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在蒲松齡生前多以抄本流傳,到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第一次由趙起杲在浙江嚴州刻印。
4
中國文學著名短篇小說集。共有十二卷,四百九十餘篇。內容十分廣泛,多談狐、仙、鬼、妖。
以此來概括當時的社會關係,反映了17世紀中國的社會面貌。 清代寫志怪小說的風氣,正是由《聊齋誌異》所興起。
5
文壇評價 紀曉嵐:「才子之筆,莫逮萬一。」
馮鎮巒〈讀聊齋雜說〉:「聊齋非獨文筆之佳,獨有千古,第一議論醇正,準情酌理,毫無可駁。如名儒講學,如老僧談禪,如鄉曲長者讀誦勸世文,觀之實有益於身心,警戒頑愚。至說到忠孝節義,令人雪涕,令人猛醒,更為有關世教之書。」 陳廷機《聊齋志異》序:「亦以空前絕後之作,使唐人見之,自當把臂入林,後來作者,宜其擱筆耳。」 魯迅評論《聊齋志異》:「《聊齋志異》雖亦如當時同類之書,不外記神仙狐鬼精魅故事,然描寫委曲,敘次井然,用傳奇法,而以志怪。變幻之狀,如在目前;又或易調該弦,別敘崎人異行,出於幻滅,頓入人間;偶敘瑣聞,亦多簡潔,故讀者耳目,為之一新。……明末志怪群書,大抵簡略,又多荒誕不情;《聊齋志異》獨於詳盡之處,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多是人情,和易可親,忘為異類,而又偶見鶻突,知復非人。」。
6
作者介紹 蒲松齡(1640—1715),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山東淄川(今淄博市)人。 生在一個書香家庭,可是祖上科名都不顯,他父親被迫棄儒經商,到他就更為貧困。受當時社會風氣和家庭影響,蒲松齡從小就熱中科名,並在十九歲時連考取縣、府、道三個第一,名振一時。但此後卻屢試不第。 三十一歲時,他迫於家貧,應聘為寶應縣知縣孫蕙的幕賓,整天和「無端而代人歌哭,胡然而自為啼笑」(《戒應酬文》)的應酬文字打交道,大違素志,次年便辭幕回鄉。 此後主要是在“縉紳先生家”設帳教學,直到七十歲才「撤帳歸來」(《柳泉公行述》)。 這四十年間,他一面教書,一面應考,終竟還是個窮秀才。他的〈大江東去〉《寄王如水》詞說:「天孫老矣,顛倒了天下幾多傑士。蕊宮榜放,直教那抱玉卞和哭死!……數卷殘書,半窗寒燭,冷落荒齋裡。」正是這一段生活和心情的真實描述。七十一歲他才援例出貢,四年後便死去了。
7
從20歲起,蒲松齡開始收集素材,鄒濤的《三借廬筆談》記載,蒲松齡作此書時,常設茶煙於道旁,「見行者過,必強與語,搜奇說異,隨人所知」,「偶聞一事,歸而粉飾之」。
每成篇章,便請同鄉好友王士禎指正。蒲松齡在世時,並未刊刻,僅在同儕間傳鈔,並幾度改易原稿,直至死前仍有增添。
8
蒲松齡曾立下家規:「餘生平惡筆一切遺稿不許閱諸他人。」,手稿由長子世代傳存,八世孫蒲英灝遺失下半部,今存上半部,收藏於遼寧圖書館,是中國古典小說唯一存世的手稿。
除此之外,蒲松齡還創作了詩、詞、散文、俚曲等,還有一篇長篇白話小說《醒世姻緣傳》(《醒世姻緣傳》作者西周生,一般以為即《聊齋誌異》作者蒲松齡,但不少學者對此說持異議)。 後來有專門研究蒲松齡及其作品的學問,名為蒲學。
9
人物介紹 嬰寧(郭藝均 飾) 容貌絕代,喜笑,愛花成癖,由鬼母扶養長大,人狐雙重身份,後嫁給王生。 王子服(王生) (許映晟 飾)
莒縣羅店人,早孤,母最愛之,尋常不令遊郊野絕慧,14歲考取秀才,入泮宮讀書
10
吳生(余冠璋 飾):王生舅舅的兒子 王母(何俊穎 飾):王生的母親 老婦人(吳俊穎 飾):鬼母,嬰寧的養母,王母的姐姐 西鄰青年(陳子敬 飾):對嬰寧有淫念,後被嬰寧巧計懲罰 小榮(邱緻翔 飾):狐婢,狐母把她留下照顧嬰寧
11
故事大綱 故事的起源:書生王子服在元宵燈會偶遇佳人,他撿起姑娘丟落的梅花,相思成疾。
表兄吳生誑他說女子是他的表妹,在西南三十里的山裏。王子服一人入山尋找,果真見到佳人,不想竟是自己的姨妹,叫嬰寧。 嬰寧本為狐產女子且隨鬼母長大,全然不知道人間的禮數,憨純無比。當子服向她求寢時,她竟然以「不慣與生人睡」相答,並將此事告訴鬼母。
12
故事大綱 後來,嬰寧和子服一起歸家。王母和吳生都疑心是鬼,但見她成日愛花愛笑,不避太陽,就讓她和子服結為夫妻。 婚後還懲治了鄰家的浪蕩子。
一天夜裏,嬰寧告訴子服她的身世,並求他遷其鬼母的墳與自己的生母和葬。過了一年,嬰寧替子服生了個兒子,這個小孩一點也不怕生人,笑口常開,跟他媽媽一模一樣。
13
賞析 《嬰寧》透過描寫一個性格發生了重大轉變的女性形象,批判和揭露了封建禮教壓抑、窒息婦女健康天性,嬰寧性格的轉變,是人類困境的象徵,欲使整個人類能永恆存留,需要協調並爲之付出沈重代價,嬰寧便是個性與群體衝突的象徵。
14
述評 嬰寧: 1. 一個性格發生了重大轉變的女性形象: 無時不笑的憨態可掬→莊重勤勞、禮又孝敬、 智慧又練達的少婦形象。 2. 一個人類困境的象徵: 自然人→社會人 3. 一個“攖而後成”人生哲理的通俗演繹
15
藝術賞析 1、整體構思的獨特巧妙; a.嬰寧的出生:人狐的雙重身份 b.鬼母扮演的角色:作者的代言人。
ex:聊齋細述嬰寧的愛笑: 「室中吃吃,皆嬰寧笑聲」 「放聲大笑,滿室婦女為之粲然」 「有何喜,笑輒不輟」 直寫出嬰寧的純摯及一副憨態。
16
3、鮮花的象徵 a. 自然:嬰寧的天然自在 b. 純潔:嬰寧的純真 c. 沁人心脾:嬰寧優美動人的心靈 4、描述方法 a
3、鮮花的象徵 a.自然:嬰寧的天然自在 b.純潔:嬰寧的純真 c.沁人心脾:嬰寧優美動人的心靈 4、描述方法 a.次要人物:正面手法 b.主要人物:嬰寧,側面手法 c.優點
17
心得 這篇小說沒有刀光劍影,沒有悲歡離合,沒有艱難困苦,沒有通常所說的性格衝突引起的情感波瀾,也沒有把主人公推向生死一線的風口浪尖。有的只是輕鬆的氛圍,歡愉的意境,奇迹似的邂逅和美滿的結合。應當說,這是一篇雖有鬼狐的靈異和現實的情節,但卻是以描摹人情人性的美和獨特的性格美、情操美爲主要目的的小說。
18
著重刻畫嬰寧嬌憨動人的性格 嬰寧的笑有時不顧封建禮俗,有時顯得完全不通人情世故,不該笑而縱聲,不當笑而前仰後合。作者筆下的嬰寧始終讓後世的讀者得到一種銷魂蝕骨的美感,這主要是因爲嬰寧笑出了天真純潔善良無瑕的美,又笑出了無視封建禮教,一秉純性純情的美。她的笑聲融彙了對愛情的忠貞,對理想婚姻的渴望和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19
組員分工 導演:Kerry 攝影:Kerry 剪接:Kerry 編劇:藝均、映晟 PPT製作:緻翔、俊穎(何) 報告:俊穎(吳)、藝均
演出:所有組員以及贊助笑聲的同學們。
20
資料來源 聊齋誌異Wiki 妖怪煉成陣-從聊齋看蒲松齡之心理 論聊齋誌異及其作者 《聊齋誌異》等……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