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開設班級:休管一A/休管一B 授課老師:林志朋 教室:C516/C519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開設班級:休管一A/休管一B 授課老師:林志朋 教室:C516/C519"—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開設班級:休管一A/休管一B 授課老師:林志朋 教室:C516/C519
戶外休閒運動(3學分;必) 開設班級:休管一A/休管一B 授課老師:林志朋 教室:C516/C519

2 戶外遊憩管理的概念(學理) 戶外休閒體驗(實務)

3 戶外遊憩管理的概念 休閒、遊憩與戶外遊憩的定義
leisure的字源說法有二:一說源於拉丁文“licere”,代表「被允許」的意思;另一說源於希臘文“schole”,是指「解放、自在、免於被占有的心態」,也就是「精神上自由解放的情境」。

4 戶外遊憩管理的概念 休閒能帶來快樂、幸福與愉悅感,休閒的作用在於涵養心靈,同時休閒是屬於追求真理與自我了解的活動。
休閒是指「透過時間上縫隙,人們得以休息放鬆」,因此,休閒是透過閒暇時間來歇憩,達到抒解身心壓力,產生安逸自如的美好感受。

5 戶外遊憩管理的概念 休閒具備有幾個重要的基本概念,包括:自由、抒解壓力、美好感受。
Godbey(2003):「休閒是從文化環境和物質環境的外在壓力中解脫出來,一種相對自由的生活,它使個體能夠以自己所喜愛,且本能上感到值得的方式,在內心之愛的驅動下行動,並為休閒信仰提供一個基礎。」

6 戶外遊憩管理的概念 時間 從時間的觀點來定義休閒,常被使用的概念包括:自由時間、剩餘時間或是休閒時間。
休閒是扣除人類為維持生命現象,遵守實行責任義務,或為了謀生存必須從事活動後,所剩餘的時間。

7 戶外遊憩管理的概念 活動 從休閒活動的形式或意義來說明:休閒是個人在完成種種義務或維持活動後,可抒解精神與肉體疲憊的活動。

8 戶外遊憩管理的概念 從活動角度定義休閒時有一個前提:必須是在休閒時間內,從事帶有積極、正面效果的活動,從事休閒活動的目的在於協助參與者改善身心、滿足個人內在需求。

9 戶外遊憩管理的概念

10 戶外遊憩管理的概念

11 戶外遊憩管理的概念 美濃->杉林 小份尾幸福田

12 戶外遊憩管理的概念 苗栗卓蘭 魔法莊園

13 戶外遊憩管理的概念 高雄香草餐廳

14 戶外遊憩管理的概念 南鯤身代天府凌霄寶殿

15 戶外遊憩管理的概念

16 戶外遊憩管理的概念

17 戶外遊憩管理的概念 時間

18 戶外遊憩管理的概念 體驗 體驗的層面是從個人主觀感受來了解,休閒參與者在某段時間或活動中感受到的體驗或意義。
強調從休閒參與者感受的「知覺自由」和參與活動的「內在動機」來區別休閒和非休閒體驗。

19 戶外遊憩管理的概念 休閒體驗是參與者自行選擇,而非被迫參與休閒活動,同時,參與活動的驅力是來自於內心想要的意念,而非迫於外在酬賞或避免懲罰而參加的休閒活動。

20 戶外遊憩管理的概念 綜合時間、活動與體驗三個定義角度及個別意涵的重要概念,包括:免除義務、自由時間、活動形式、正面意義、知覺自由與內在動機。
休閒可定義為:「個人在免除義務的剩餘時間內,出於知覺自由與內在動機所選擇,具有正面意義的活動體驗」。

21 戶外遊憩管理的概念

22 戶外遊憩管理的概念 遊憩的意涵 recreation的英文字源來自於拉丁字“recreare”,具有「恢復精力」或「重新創造」兩種意涵。
遊憩若從恢復精力的意涵來說,指的是人們在工作或學業等外在壓力與需求下,讓身心產生疲憊或疲乏的感受,透過遊憩活動的參與,進行充電與重新恢復。

23 戶外遊憩管理的概念 遊憩通常是指那些帶有消遣性的活動,例如:娛樂、藝術和手工藝、舞蹈、戲劇、遊戲和運動、嗜好、音樂、戶外活動、閱讀、寫作、談天、觀賞以及志工服務。 從重新創造的角度來說,遊憩不僅是休閒時所參與的活動項目本身,也是活動所帶來的體驗。

24 戶外遊憩管理的概念 從活動與體驗角度來定義,遊憩是指透過參與具有正向性質的活動,而後為人們帶來正向的效益,進而能夠重新創造個人的價值與意義。
遊憩可以定義為:「在工作或學業之餘,為恢復精力所參與的活動,並透過活動參與時的正向性質體驗,協助參與者重新創造個人的價值與意義」。

25 戶外遊憩管理的概念 戶外遊憩的定義 戶外遊憩(outdoor recreation)具有兩種意涵:一是泛指所有發生於室外的遊憩,另一則是發生於自然環境的遊憩。 戶外遊憩除了具備遊憩活動本身具有的恢復活力與正向性質之體驗外,更強調參與者與大自然或自然資源的互動關係。

26 戶外遊憩管理的概念 戶外遊憩可定義為「為恢復精力或創造個人意義,參與者透過與大自然的互動或自然資源運用,而後產生正向性質體驗的遊憩活動。」
戶外遊憩發生在自然環境中,不僅具備活動的形式,也強調活動所帶來的體驗。

27 戶外遊憩的相關概念與學科 戶外遊憩相關概念 自然資源遊憩(Natural Resource Recreation)
自然資源遊憩,有時又稱「以資源為本的遊憩」,同時更明確強調參與者與自然環境的聯繫與重要性。 野地與森林遊憩(Wildland and Forest Recreation) 野地遊憩可視為「在野地所進行且需仰賴其自然資源的遊憩活動」。 野地遊憩是依賴相對低度開發之自然環境,所進行的一種戶外遊憩活動。 森林遊憩「泛指任何發生在森林地區的戶外遊憩活動」。

28 戶外遊憩管理的概念 自然觀光(Nature Tourism) 生態觀光(Ecotourism)
一種特定的觀光形式,有時又稱「以自然為本的觀光」。 自然觀光可以定義為「一種以學習或觀察動、植物與自然景觀的觀光模式,有時也被視為是『生態觀光(ecotourism)』的同義詞,因為兩者都是以保護自然地區為目標」。 生態觀光(Ecotourism) 生態觀光是希望以當地文化、最小環境衝擊、最大經濟效益與最高遊客滿意程度為衡量標準,提倡一種生態上的觀光。 生態觀光係指「一種以自然資源為本的永續觀光形式,強調對於大自然的體驗與學習,重視低衝擊、非消耗性與當地為優先考量,其最終目的是在保留與保護自然的環境與資源。」

29 戶外遊憩管理的概念 冒險遊憩(Adventure Recreation)
冒險遊憩泛指「各種具有真實或明顯危險要素,且與自然環境產生互動的自發性活動」。 冒險遊憩至少有超過20個不同形式的活動項目,目前在台灣較為普及的冒險遊憩活動形式,主要包括:定向運動、垂降、攀岩、繩索課程、獨木舟、登山……等。

30 戶外遊憩管理的概念

31 戶外遊憩管理的概念 冒險教育(Adventure Education)
冒險教育是一種在戶外情境中,透過感官參與的體驗學習方式,藉由冒險活動的形式來達到教育目的。 在冒險教育中,經由直接參與具有挑戰、高度冒險及新奇成長體驗的活動設計,來學習人際之間與個人內在的能力,達到個人成長與發展的教育目標。 冒險教育與冒險遊憩在活動形式上相當近似,兩者不同在於冒險遊憩目的是在樂趣與放鬆身心,冒險教育則在增進個人內在與人際互動的能力。

32 戶外遊憩管理的概念

33 戶外遊憩管理的概念 戶外運動(Outdoor Sports)
運動是指需要複雜身體技能、充沛體力與規則規範的競爭活動。無嚴謹可遵循的正式規則且非競爭型態之活動,則被稱為遊憩。 戶外運動指的是在戶外所進行的運動,與戶外遊憩活動最大的差異在於有無「競爭」。

34 戶外遊憩管理的概念

35 戶外遊憩管理的概念

36 戶外遊憩管理的概念 戶外遊憩管理的定義 Pigram及Jenkins指出:「戶外遊憩管理是在增進戶外遊憩時滿意的一種自然資源管理。」
戶外遊憩管理可定義為:「透過管理策略來保護自然資源,並減低在戶外遊憩時遊客對自然環境帶來的衝擊,同時又能保障戶外遊憩者的安全與增進體驗品質。」

37 戶外遊憩管理的概念

38 戶外遊憩管理的概念 戶外遊憩管理的重要 當多數人同時使用同一自然環境時,若缺乏有效的管理,戶外遊憩活動對於環境資源與社會文化將造成重大衝擊,同時,遊憩者之間亦可能有衝突的情況產生。 在民眾選擇走入自然環境,享受自然景色與舒暢身心的同時,也為環境帶來衝擊。 例如:攀登台灣第一高峰玉山,已是國內一項相當受歡迎的戶外遊憩路線。然而,為維護高山生態、保護原始自然環境,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對於園區內生態保護區訂有承載量的限制,藉以減低過多的遊客對於環境所帶來的衝擊。

39 戶外遊憩管理的概念 保育自然資源 當人們進行戶外遊憩時,常在有意或無意間對自然資源造成破壞。
例如:近年國內部分海水浴場出現一種稱為「沙灘吉普車」的活動,在人們享受飆車快感後,卻對沙灘生態與環境帶來嚴重的破壞。 例如:在登山步道上踩到其他遊客寵物所留下的「黃金」,或是在步道的休息區域附近,看到前人所留下來各式各樣垃圾與果皮所帶來的蚊蠅,常會讓原本充滿樂趣的戶外遊憩活動,滿意度大打折扣。

40 戶外遊憩管理的概念

41 破冰;認識彼此 您好;前面這位同學是….我是….把大眼怪傳給你…

42 破冰;認識彼此 進階 剛剛那位同學是……前面那位同學是….

43 反思 這個體驗 那個同學會是我四年的朋友 室內休閒活動的好處

44 分組 5-6人一組 分組特色

45 戶外休閒體驗

46 繩與繩結 古埃及人測量土地,都拿一條繩去量度,故測量者被稱為「牽繩師」。 繩索是一種簡單的東西,它由纖維相纏繞而成。
結;代表量測長度。 繩索是一種簡單的東西,它由纖維相纏繞而成。 成繩索的原料計有動物毛、樹根、樹葉、獸皮、棉、黃麻、大麻和黃舌蘭麻…等 人造纖維發明後,繩索製造即得到迅速發展,從較早期的尼龍(Nylon),發展至聚脂(Polyester),現在是聚丙烯(Polypropylene) 和聚乙烯(Polyethylene)的天下。

47 繩與繩結 繩結的原料通常可分為兩類,就是【人造纖維】和【天然纖維】。
【人造纖維】包括有尼龍(Nylon)、特麗綾(Terylene)、卡麗綾(Courlene)、士賓士莊(Spunstron)和歐士莊(Ulstron)。五者之中,以尼龍最為通行。 【天然纖維】包括有大麻(Hemp)、龍舌蘭麻(Sisal)、亞麻(Flax)、黃麻(Jute)、呂宋麻(Manila)、棉(Cotton)和椰殼之纖(Coir)等多種。

48 繩與繩結 種類名稱 優點 缺點 用途 備註 白棕繩 1. 外表光亮2. 柔軟3. 負荷力大 售價昂貴 受潮易腐爛 過去廣為使用 備註(二)
菲律賓 Abaca抽出物 龍舌蘭麻繩(西沙爾麻繩) 1. 重身堅韌2. 吸水力特強3. 能抵受鹹水的侵蝕 體形於水中會縮短及發漲,負荷力也會減弱 繩纜用、麻袋、地氈 備註(三) 墨西哥(南美、東非) 亞麻繩 堅韌耐用 用法只限於輕巧 (貴) 綁帆 (天然中最佳) 美國 大麻繩(赭麻繩) 1. 堅韌2. 易於運用3. 適合作粗重用途 1. 不耐用2. 負荷力較白棕繩低 繩索用途(在表面塗焦油) 黃麻繩(軟麻繩) --- 負荷力較白棕繩低 用以紮繩頭結 備註(四) 棉繩 1. 外表美觀2. 易於漂染及運用3. 可作裝飾之用 遇水後會失去柔軟性和彈力,並減低其負荷力 工業用途少 備註(五) 椰殼纖維繩(椰衣繩) (草繩) 1. 能浮於水面2. 彈性較強3. 售價便宜 負荷力較大麻繩低 浮水性,曾經是拖纜,少。

49 繩與繩結 種類名稱 優點 缺點 用途 備註 尼龍繩 1. 堅實耐用2. 不受天氣影響3. 富有彈性 1. 不能抵受高熱2. 沉於水中
適合製用救生繩、錨繩、拖纜等 備註(一) 聚脂(Polyester) 1.不易伸長 2.耐摩擦 3.軟滑作外層 較昂貴 帆繩 Dacron 聚乙烯 輕(其他與聚丙烯相似) 船舶使用 聚丙烯 1.輕 2.透明、上色 滑水繩索 最便宜 備註(一):使用時要特別注意,因其彈力強,所以每當斷開時,缺口部分會有強大的反彈力產生,如不幸被缺口擊中,輕則折骨,重則可致人於死地。 備註(二):它是由呂宋麻所造成的。 備註(三):此繩需要特別良好的保養及一定要儲藏在空氣流通的室內。 備註(四):它常蓋以油面。 備註(五):通常以美國南部和埃及出產之棉纖維所造成的最為理想。

50 繩與繩結 繩索的構造一般分為絞繩(Twisted rope)、辮繩(Braided rope)、左旋絞繩(left-handed plain-laid rope)、右旋絞繩(Right-handed plain-laid rope)、左旋纜繩(Left-handed cable-laid rope)、和包蕊絞繩(Short-laid rope)等數種。

51 繩與繩結

52 繩與繩結

53 繩與繩結 繩的工作端,即用來打結的一端,稱為繩頭(End)。 繩的鬆散部份,即用來作繩圈的部份,稱為繩身(Bright)。
繩的其餘不用的部份,稱為繩尾(Standing Part)。

54 繩與繩結 Knot Hitch Bend 索套 接結

55 繩與繩結 連接結(Attachment Knots) 一條繩綁緊在某件物件上。在攀爬應用上,它們是一些繩尾結,例如繩尾繫在腰帶上,安全扣或將投擲繩繫在沙袋上。 在流纜(Rigging)時,連接結也常用來繫緊樹枝或流纜器上。 常用的連接結:稱人結(Bowline)、活動稱人結(Running Bowline)、8字結(Figure Eight)、漁夫結(Fisherman's)、雙套結(Clove Hitch)、牛結(Cow Hitch)、單編結(Sheet Bend)等。 磨擦結(Friction Hitches) 用來「捉緊」爬樹繩令攀爬者可以在攀樹系統上上落。在流纜時,它們作為繩中連接點。在負重的情況下,磨擦結便會「捉緊」爬樹繩。但在沒有負重的情況下,磨擦結便可在繩上上下移動。 常用的磨擦結包括布萊克氏結(Blake's Hitch)、普魯士結(Prusik Knot)等。

56 繩與繩結 用雙手拿起一條繩的兩端時,一端便是繩身。而另一端是繩尾,中間部份便是繩身。當繩頭疊在繩身之上時,便成為一個反手繩圈(Overhand Loop)。而當繩頭反被繩身疊著時,便稱為正手繩圈(Underhand Loop)。

57 繩與繩結 繩纜的保養_適當使用

58 繩與繩結 繩纜的保養_適當使用

59 繩與繩結 繩纜的保養 好好的愛惜繩子可以使用一段很長的時間,可是經過時間的累積,繩子的表面也會有磨損、擦破、浸蝕等的情形。好好的使用固然重要,可是長期使用過的繩子最好不要再用了。要把繩子當作消耗品,太舊或是使用期間過長的就不要再考慮用它了。

60 繩與繩結 繩纜的保養_不使用

61 繩與繩結 繩纜的保養_不使用

62 繩與繩結 繩纜的保養_不使用

63 繩與繩結 繩纜的保養

64 繩與繩結 繩纜的保養

65 繩與繩結 繩纜的保養

66 繩與繩結 繩子的直徑及用途 (1)12mm──較危險或吃重的攀登或救難用。 (2)11mm──標準登山繩。

67 繩與繩結 攀岩

68 繩與繩結 攀岩

69 繩與繩結 攀岩

70 繩與繩結 攀岩

71 繩與繩結 攀岩

72 繩與繩結 單結( Overhand Knot):反手結;是一個極有用的基本繩結, 也是許多繩結構成的基本元素, 通常作為防止繩自一孔中滑出和防止繩端鬆散, 是所有結中最容 易結, 體積最小的結。

73 繩與繩結 平結 / 一字結(Reef Knot):其用途是聯接兩條同等大小的繩子及或絪縛物件時用。起源自水手將帆捆起時所用的繩結。但要留意,此結因容易解拆,並不適合作接繩用。

74 繩與繩結 接繩結(Sheet Bend):接繩結是一個最容易及快速結好的接結,最適宜接駁大小,粗幼和品質相差不遠的繩索,將較幼之繩用來穿過較粗之繩圈。

75 繩與繩結 漁翁結(Fishermen’s Knot):接結的一種,可用於接駁較幼滑的繩索之用,但只限於短暫用途。每條繩的繩頭都繞一個單結在對方的繩身中。

76 繩與繩結 8字結(Figure Eight Knot):其用途是作為臨時應用於繫紮繩頭結用,或用於防止繩尾滑輪中滑出,被水手廣泛池應用於繩尾,好處是容易解拆。 雙壓8字 簡易雙八字結 穿雙八字結

77 繩與繩結 8字結(Figure Eight Knot):其用途是作為臨時應用於繫紮繩頭結用,或用於防止繩尾滑輪中滑出,被水手廣泛池應用於繩尾,好處是容易解拆。 雙壓8字 簡易雙八字結 穿雙八字結

78 繩與繩結 8字結(Figure Eight Knot):其用途是作為臨時應用於繫紮繩頭結用,或用於防止繩尾滑輪中滑出,被水手廣泛池應用於繩尾,好處是容易解拆。 雙壓8字 簡易雙八字結 穿雙八字結

79 繩與繩結 8字結(Figure Eight Knot):其用途是作為臨時應用於繫紮繩頭結用,或用於防止繩尾滑輪中滑出,被水手廣泛池應用於繩尾,好處是容易解拆。 雙壓8字 簡易雙八字結 穿雙八字結

80 繩與繩結 雙套結(Clove Hitch):其用途是將繩索繫結於木料、鐵管或樁上,尤其在做先鋒工程更為重要,結法用兩個同方向之上搭圈(Overhand Loop)組成。先將樁柱上作一圓圈,再在繩頭部位作一半結套在樁柱上。 套結

81 繩與繩結 漁人結(FISHMAN BEND / ANCHOR HITCH):又稱為錨結。其用途是用於縛上鐵環、浮泡、樁柱、碼頭邊

82 繩與繩結 布萊克氏結(Blake's Hitch)

83 繩與繩結 普魯士結(Prusik Knot)

84 繩與繩結 稱人結(Bowline):其用途是救人自高而下,或平地拖曳時用,這個結的好處不只是穩定牢固,而且平衡中正.

85 繩索應用 攀樹是用靜力繩,而攀岩是用動力繩


Download ppt "開設班級:休管一A/休管一B 授課老師:林志朋 教室:C516/C519"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