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台灣文學通論.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台灣文學通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台灣文學通論

2 一、台灣古典文學 二、現代詩 三、現代散文 四、現代小說 五、母語文學 六、原住民文學 七、報導文學

3 台灣古典文學 「台灣古典文學」,顧名思義指的是創作於台灣,並且對台灣文學發展產生影響力的傳統文學,創作的人不必然是台灣人,但作品內容然必然與台灣的人情、風土、歷史相關,其文類則以詩歌為大宗且居於主流的位置。

4 台灣古典文學—分期 在文獻上出現「台灣」,可遠溯到三國時代。
施懿琳在《從沈光文到賴和──台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一書中將台灣古典文學分期如下: 一、自明朝遺老沈光文來台起至明鄭二十三年結束(西元1661~1683年); 二、清領二百一十三年(1683~1895年); 三、日治五十一年(1895~1945年); 四、國府來台至今(1945年~)。

5 台灣古典文學—明鄭 沈光文(1612~1688),於明永曆五年(1651年)入臺,並被譽為「海東文獻初祖」。季麒光稱沈光文為「從來臺灣無人也,斯庵來而始有人矣。臺灣無文也,斯庵來而始有文矣」。沈光文入台後,以教授漢學為生,並勤於抄書著述,為台灣留了珍貴的見證與文獻史料。其所創之「東吟社」繼承了明末文社的「言志」傳統,將孤臣孽子的流離心境、憂國傷時的悲憤都寄託於詩歌之中。

6 台灣古典文學—清領 康熙、雍正時期 -- 高拱乾纂有《臺灣府志》,其〈臺灣八景詩〉為後世台灣寫作「八景詩」的開風氣者。郁永河著有《裨海紀遊》為日記式的散文,詳實記錄了當時的風貌與原住民的習俗,成為研究台灣史不可多得的史料。 乾隆、嘉慶時期 -- 這時期宦遊詩作仍占主要地位,但台灣本地亦漸有優秀的詩人出現。 道光至光緒時期 -- 此時期的宦遊文士詩作,以周凱等為代表。台籍身份的詩人於此時期嶄露頭角,質與量方面都十分具有可觀性。代表詩人有鄭用錫、蔡廷蘭、陳肇興、林占梅、陳維英、許南英、丘逢甲等人。

7 現代詩 多數人將國民政府遷台後,臺灣的新詩發展稱為「現代詩」。
就大多數人認知而言,「新詩」一詞的定義是較寬廣且比較不會產生歧異認知,「現代詩」一詞則具有上述從「現代」的時間、「現代」特質和「現代主義的詩」等不同詮釋。

8 現代詩 – 日治時期 日治時期新詩為台灣新文學運動的產物,由於受到中國五四運動的啟發,它屬於一種新式白話文的創作,在形式上則成為一種自由或自成規律的排列。 日治時期新詩就使用的語言而言,歷經中國白話文、台灣話文以及日文三個階段,詩語言的轉換則與日本政府對台的「國語政策」背景息息相關。就主題而言,此時期的新詩創作圍繞著反帝國主義殖民統治、反封建思想以及愛情、台灣風土描寫等幾個重要主題。

9 現代詩 – 日治時期 就作者的文學觀及政治立場而言,則可略分為「批判的現實主義」與「前衛的現代主義」二類。前者以賴和、楊華、楊守愚為代表,後者以王白淵、楊熾昌、林修二與後期逐漸嶄露頭角的日本語詩人如陳千武、詹冰等人為代表。

10 現代詩 – 戰前至戰後 歌雷主編的《新生報》「橋」副刊(1947年8月1日至1949年3月29日)是當時主要刊登新詩的園地。在這動亂的文壇階段中,值得注意的是「銀鈴會」,銀鈴會是在一九四二年由台中一中的同期同學張彥勳、朱實、許世清三人所發起。原先是把彼此的作品傳閱以資切磋,後來同仁增加到十幾人,開始採取油印刊物的方式,刊物名稱是《ふちぐさ》(「邊緣草」的意思),出刊了十幾期。 除卻本身的歷史意義外,後來加入的成員,如林亨泰、錦連與詹冰等人,都在戰後有其重要的代表性。

11 現代詩 – 戰前至戰後 林亨泰文學創作生涯發軔於青少年時代,如今保留最早的作品寫於一九四一年,當時林亨泰十八歲。但大量發表作品是在台灣師範學校就學期間加入銀鈴會時期,大多發表於《潮流》、《台灣新生報》、《力行報》,表現傑出,並於一九四九年集詩四十七首,出版首部日文詩集《靈魂の產聲》,剛好在發生四六事件後九天,正好風聲鶴唳的時候,當時他是師院三年級的學生。

12 現代詩 – 50年代 戰後國民政府播遷來臺後,強調反共抗俄與國族集體意識,這樣的政治氛圍,也延伸到文壇。
「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中國文藝協會」等作家機構,旨在發揚愛國情操,凝聚戰鬥與反共意識。詩社的發刊詞也充滿濃厚的政治意味,刊登在《自立晚報》上的「新詩周刊」直言「詩是藝術,也是武器」。 由於臺灣本土詩人面臨語言轉換的困難,大陸來臺詩人幾乎主導詩壇發展。

13 現代詩 – 50年代 政治意涵的詩集有紀弦《在飛揚的年代》,葛賢寧《常住峰的青春》,李莎《帶怒的歌》,劉心皇《偉大的日子》,鐘雷《生命的火花》、《在青天白日旗幟下》等。五○年代詩壇雖籠罩於政治氛圍當中,但其主流仍是抒情詩,被稱為是政治抒情詩並置的年代。 紀弦「現代派」,洛夫、瘂弦、張默「創世紀詩社」受大陸三○年代現代主義思潮影響,覃子豪、余光中「藍星詩社」直接吸收西方現代主義,使臺灣詩壇於戰後再度萌芽現代主義。

14 現代詩 – 60年代 六○年代出版詩刊與詩集量眾多,六○年代新詩最大的特色,在於學習西方現代主義,講求語言文字的創新,以及意象的凝鍊與繁複。
現代主義在藝術上是反對傳統,著重於神秘和個人主體,探索人類意識,進行精神革命。其中超現實主義與象徵主義以及二次大戰後的存在主義,在台灣蔚為風潮。

15 現代詩 – 60年代 具代表性的詩集有:葉珊《水之湄》、洛夫《石室之死亡》、瘂弦《深淵》、商禽《夢或者黎明》、周夢蝶《還魂草》、羅門《第九日的底流》、敻虹《金蛹》、蓉子《七月的南方》、白萩《天空象徵》、余光中《敲打樂》、桓夫《野鹿》等。 「笠」詩社的成立(1964)延續了日治至光復初期現實主義精神,早期主張新即物主義,強調鄉土精神,批判現實,力求明朗平實,但亦兼容具現代派風格的林亨泰、黃荷生和白萩。

16 現代詩 – 70年代 七○年代臺灣因國際情勢的轉變,臺、美斷交,又爆發了「保釣運動」,使得民族意識重新抬頭,一股懷鄉回歸,對文學社會性的需求,隨之產生。 年輕一代的主張,用意在掃除五、六○新詩過於西化、晦澀及自我的弊病,期盼將詩植根鄉土,反映現實。代表作家有:吳晟、林煥彰、蔣勳、向陽、李敏勇、鄭炯明與渡也等。 注重鄉土現實,反現代主義的趨勢,促使敘事長詩逐漸在七○年代末期興起。

17 現代詩 – 70年代 這些注重鄉土現實,反現代主義的趨勢,促使敘事長詩逐漸在七○年代末期興起,代表作品有:陳黎〈最後的王七木〉、向陽〈霧社〉、羅智成〈說書人柳敬亭〉、陳克華〈星球紀事〉、渡也〈宣統三年〉、楊牧〈林沖夜奔〉等。

18 現代詩 – 80~90年代 八○年代的臺灣政治經濟局勢趨於穩定,報禁解除,言論自由解放,詩壇受到電子資訊化影響,知識爆炸,詩風走向多元發展。
八○年代中葉後,其特色在於大量使用拼貼、後設語言與意符遊戲,進行各種語言形式的實驗。 九○年代新詩的特色在於超文本的興起,網路詩的流行以及女性詩人遽增。跨界寫詩,公車詩上路,全民寫詩和網路詩的盛行,使得詩更大眾化更趨普及,然而詩的定義也逐漸模糊。

19 現代詩 – 80~90年代 八○年代中葉後,羅青替《日出金色》詩合集寫序,〈後現代狀況出現了〉一文揭示後現代主義詩的開始。夏宇、羅青、林燿德、林群盛、陳克華、羅任玲、丘緩等為代表人物。 在網路上實驗的「網路詩」的黑人作家Wilhite(1997),認為,網路詩在使用語言、媒材和敘事模式上都和平面媒體有所不同,應當把網路詩當作跨類藝術的綜合體。而到了網路時代,網路的語言提供的更多樣化的表現手法,互動式的連結模式能夠以文字、影像、動畫和聲音擴大詩的思考空間,開創出詩的藝術性,而並不僅僅是以新的排版形式為詩「化妝」或「撐場面」。

20 現代散文 「散文」指的是非韻文的「散行文體」,其特色就在於「散」這個字上。「散」並非漫無章法,只是相較於詩、小說而言,散文相對的具有形式上的自由與揮灑的空間。 符合現代散文書寫現象的分類,究竟該如何重新界定,張春榮認為現代散文可以「四言」概括其特色:「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趣」、「言之有味」。

21 現代散文—日治時期 日治時期時期的文學創作者並未把創作的主力放在「散文」上,因而對散文文體的「自覺」不若同時期的新詩和小說來的敏銳。
日治時期散文的發展約略可以1930年做為一個前後期的界線。前期的散文發展,以中國白話文為主要的書寫語言,內容則以議論、說理、記述、雜文為主。後期的散文以日文為主要的書寫語言,內容則以以抒情、記述、雜文為主。

22 現代散文—日治時期 日治時期的散文堪稱成家的,可以林修二為代表。林修二為風車詩社的成員之一,其散文內容多為林氏旅行時的記事或感觸,意象活潑清新、情感細膩,主題多圍繞著風景、鄉愁、性靈的冥想與體悟,是日治時期散文作品中難得一見的美文。 另有賴和〈獄中日記〉,記述了作者一個半月的入獄心境,樸實懇切,賭文如見其人,亦為不可多得的佳作。

23 現代散文 – 50年代 二二八事件之後,政治因素再加上國民政府禁用日文的政策強制施行,台籍作家遂趨於消沈。在政府的鼓勵與推動之下,反共與具戰鬥性的散文充斥著報刊雜誌的版面;而大陸來台作家其憂鬱與惆悵的鄉散文亦是此時期散文的主要類題材之一。 此時期另一特殊現象,為女作家集體性的躍上文學的舞台,諸如鍾梅音、林海音、王文漪、艾雯、張秀亞、徐鍾珮、張雪茵、陳香梅、潘琦君、羅蘭等,皆在散文創作上有脫俗不凡的表現,寫作的題材從家庭瑣事、旅遊記聞到人生哲學等,營造了舒緩時代高壓氣氛的生活文學。

24 現代散文 – 50年代 另外亦具代表性的散文創著者,有梁實秋、季微、周君亮、彭歌、蕭白、尹雪曼、柏楊等散文家。
其中,梁實秋的《雅舍小品》淡雅平實,且富於幽默感; 柏楊的散文則是當時少見的異數,他取材於台灣社會現實,反映民生疾苦的聲音,且不避諱的批判政府的施政措施,其雜文收錄在《玉雕集》、《倚夢閒話》、《牽腸掛肚集》等書。

25 現代散文—60~70年代 六、七○年代是台灣現代散文的豐收時期。
老一輩的作家如梁實秋、陳火泉等仍持續有高水平的創作;另一方面,年輕的作家吸收了世界文學思潮後,則展現了另一番知性與感性交融的散文風貌。 六○年代後期,歷經日治時期的作家,逐漸克服了語言及心理的因素,亦陸續有作品問世,進入七○年代之後,台籍的年輕作家輩出,呼應了當時鄉土回歸的風潮,散文亦呈現出濃厚的土地情感與台灣風俗的趣味。

26 現代散文—60~70年代 一是詩人散文家,其注重意象的經營、情感的敏察細膩與用詞上的凝練多變化、哲理思維的深邃等特點,代表性的作家有余光中、楊牧、洛夫、夏菁、管管、張健、張拓蕪、葉維廉等。 二是留外學人經常將散文作品刊登於國內的報刊雜誌上,形成另一種自由開放、視野開闊、或具異國情調的散文風格。代表作家有陳之藩、水晶、也斯、陳錦芳等等。

27 現代散文—60~70年代 三是伴隨逐漸抬頭的台灣鄉土主義,跨語言的老作家,開始嘗試去表述日治時期的殖民經驗、以及對台灣土地、台灣人的純樸感情與熱愛。而台籍的「戰後第一代」作家亦接續了日治時期新文學運動的精神,展現出善於批判與思考的性格。代表作家有葉榮鐘、洪炎秋、許達然、陳火泉、李喬、吳晟、陳冠學等。

28 現代散文—80年代 八○年代的「多元」,指的是散文的主題與形式,也是指寫作者的年齡層、職業而言。
此時期的散文主題新走向,無不與台灣社會發展有關。其中又以都市化與資訊化、資本主義化,對作家心靈層面的影響與型鑄最為顯著,文學作品的「形式」本與「內容」息息相關,八○年代作家心靈結構的變化,就在下一個十年中反映在散文文體的丕變之上。

29 現代散文—80年代 老一輩的作家如蘇雪林、張秀亞、羅蘭、齊邦媛、葉石濤、王鼎鈞、余光中、張拓蕪等,仍持續以「文」為志業不懈地創作。另一些「中堅」的散文家投入意識型態紛紜的主題之中,各自開闢出一片天地,張曉風、杏林子等女作家,將觸角延伸至社會的角落,關懷並書寫女性與社會邊緣人的生活。吳晟、陳冠學本著一貫的對台灣農村與土地的濃烈情感,寫出別具台灣特色的「田園文學」。

30 現代散文—80年代 年輕一輩的作家在散文題材與形構技巧的開拓上值得注意。隨著台灣工業高度發展,「環保」在此時成為新的時代課題與隱憂,韓韓、馬以工等致力於著文呼籲大眾關切環境污染與自然資然消逝的危機。而林耀德於此時提出「都市文學」的概念,認為「都市文學」並非七○年代鄉土文學潮的對立面,而是都市人集體潛意識的深層考掘。

31 現代散文—90年代 九○年代是台灣散文發展的劇變年代。張曉風曾指出,這個年代的散文作者「偏傾於個人思維的走向」,家國與政治的熱中關懷少了,呈現出一種往個人心智與世界對話發掘的傾向。 九○年代也是文學出版「低迷」的年代。文學作品常遇到滯銷的窘境,反而帶「速食」性質的商業出版品炙手可熱,於是「沒有人靠散文寫作吃飯」。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網際網路勃興產生的效應,網路傳媒的便利,使得文學作品不需經過篩選,就可以自行在網路上「出版」,因而人人皆可以為作家。

32 現代散文—90年代 九○年代的散文作品延續八○年代的「多元」走向,細分出更多形式的書寫。兩性議題上有廖咸浩、蔡詩萍、平路等;
在族群書寫的部分有夏曼‧藍波安、利格拉樂‧阿烏,而如何母語書寫族群,則是九○年代仍在摸索嘗試的課題; 在旅行散文的部分有賴端和、鍾文音等;在專業化的「術語式散文」方面,有龍應台、焦桐、林文義、楊照的文化批評; 劉克襄、吳明益的自然生態書寫;在飲食文化有林文月、盧非易等。

33 現代散文—90年代 此外,九○年代也是老中青散文作家爭鳴的年代,較有成就的散文家另有葉石濤、余光中、隱地、張曉風、杏林子、周志文、吳晟、蔣勳、顏崑陽、廖玉蕙、林清玄、陳幸蕙、劉黎兒、孫維民、林耀德、唐捐、鍾怡雯、陳大為等。

34 現代小說 台灣現代小說的發展,以年代和特色來劃分,約略可分為日治時期現實/現代主義小說。 五○年代的反共、懷鄉小說。
六○年代移植西方當代文藝思潮的現代主義小說。 七○年代時,出現「橫的移植」的反動浪潮,並相應的產生鄉土反思,「本土」小說也從長久的沈默中再度崛起。 八○年代後,由於政治解嚴,言論漸趨自由,小說題材與內容指涉的尺度大大地放寬,使得小說的類型也愈形多元繁複。

35 現代小說—日治時期 台灣日治時期的小說在發聲之初,本著新文學運動的精神,以反封建舊思想、反帝國主義的抵抗與批判現實的精神為基調,表現出濃厚的「現實主義」色彩。 就語言方面來看,這時期小說使用的語言,以中國白話文和日文為主,以中國白話文寫作的小說,在歷經三○年代之出一場台灣話文論戰之後,逐漸有將地方方言融入小說語言中的傾向。 賴和〈彫古董〉、〈棋盤邊〉、〈一個同志的批信〉等篇,都可以看出作家欲將母語整合至文學創作中的苦心。

36 現代小說—日治時期 依葉石濤對台灣新文學運動的分期來看,第一期為「搖籃期」(1920~1925年),代表作家與作品有追風(謝春木)〈她往何處去〉、無知〈神秘的自制島〉。 第二期為「成熟期」(1926~1937年),此時期台灣作家輩出,作品的水準與日提升,代表作家有賴和、楊雲萍、楊守愚、楊逵、蔡秋烔、朱點人、王詩琅、林越峰、張慶堂、巫永福、張文環、翁鬧、吳天賞等。 第三期為「戰爭期」(1938~1945年),此時期的小說藝術之成就最高,代表作家有張文環、呂赫若、龍瑛宗、王昶雄、葉石濤、周金波、陳火泉等。

37 現代小說—50年代 1950年「中華文藝協會」成立,並陸續提倡反共抗俄的文學,以及「適合戰鬥時代與戰鬥任務」之「戰鬥文藝」。
此時的小說作者以大陸來台第一代作家占大多數,以反共和懷鄉二種題材為主,較具代表性的作家與作品有姜貴《旋風》、潘壘《紅河三部曲》等。 另一方面「中華文藝協會」亦提倡「文藝到軍中去」,因而產生了一批獨具特色的軍中作家,如司馬中原、朱西寧等,與官方文學思潮相對的是「鴛鴦蝴蝶派」小說亦在此時興起,反映出在政治的高壓下,文藝產生逃避與走向軟性文學的一面。

38 現代小說—50年代 部分台籍作家也有優異的作品問世,如鍾理和《笠山農場》、廖清秀〈恩仇血淚記〉、李榮春《祖國與同胞》等。
50年代是女作家輩出的時代,作者的主要興趣主題仍然是脫離不了女人、家庭、情愛的範圍。如潘人木的<蓮漪表妹>、<馬蘭自傳>;林海音的<綠藻與鹹蛋>、<城南舊事>等;郭良蕙的<心鎖>、<銀夢>等;

39 現代小說—60年代 1960年,以白先勇為首的一群年輕作家,因不滿反文共文藝與鴛鴦蝴蝶派小說,但在寫作傳統上又無法與五四文學接軌,因而繼紀弦《現代詩》之後,再度提出移植歐洲現代主義的主張,並創刊《現代文學》雜誌。 此時期「大河小說」的出現也是值得注意的現象,如鍾肇政《濁流三部曲》、李喬《寒夜三部曲》,皆是規模宏大的小說,顯示出一種尋根與召喚歷史記憶的渴求與焦迫。此外,著眼於台灣社會、文化現狀,並以此為創作題材的作家另有吳濁流、葉石濤、鄭清文、王禛和、黃春明、陳映真、鐘鐵民等人。

40 現代小說—60年代 60年代的代表作家,白先勇,代表作品有<台北人>、<遊園驚夢>、<花橋榮記>等;
張系國,是一位多產作家,開拓了台灣科幻小說新領域,代表作品有<皮牧師正傳>、<地>等; 王禎和,以描寫小人物悲苦生活見稱,代表作品有<嫁粧一牛車>、<香格里拉>等; 黃春明,善於表現農村傳統生活及許多小人物的故事,代表作品有<鑼>、<看海的日子>、<兒子的大玩偶>等; 七等生,文壇都稱之為隱遁性的作家,代表作品有<我愛黑眼珠>、<沙河悲歌>等;

41 現代小說—70年代 1977年5月,葉石濤發表〈台灣鄉土文學史導論〉,指出「所謂台灣鄉土文學應該是台灣人所以寫的文學。」、「台灣的鄉土文學應該是以『台灣文中心』寫出來的作品」。此文引起朱西寧的質疑,遂掀起了七○年代長達數年的鄉土文學論戰之序幕。 七○年代的小說特徵就是鄉土回歸,並再度將文學的目光關注於現實與人生的問題。

42 現代小說—70年代 王拓,對於窮苦人家的生活與感情有深刻瞭解,代表作品有<金水嬸、<望君早歸>等;
楊青矗,開創台灣工人文學,代表作品有<在室男>、<工廠人>等; 陳若曦,作品有濃厚的存在主義及意識流影響,代表作品有<尹縣長>、<歸>等; 洪醒夫,小說內容離不開台灣農村的景觀,代表惰品有<黑面慶仔>、<田莊人>等; 李昂,以鹿城故事為名的一系列作品聞名文壇,<殺夫>一作品更被翻譯成多國語言。

43 現代小說—80年代 談論台灣八○年代的小說,首先要注意的便是政治小說的湧現。
都市文學在八○年代的峰起。除了大環境的改變引領眾人對都市議題的關注,新世代作家對都市潛意識的深掘,以及後設、後現代、女性主義等思潮的湧進,亦是都市文學在八○年代大量出現的關鍵因素。 原住民小說、女性小說、科幻小說與鄉土小說,在八○年代特殊的文化語境下,也都獲得了相當良好的發展。無疑造就八○年代小說眾生喧嘩的迷人特質。

44 現代小說—80年代 蕭麗紅,取材於布袋漁港的地方色彩濃厚小說<千江有水千江月>、<桂花巷>
蕭颯,注視台灣現實、女性處境的主題小說<我兒漢生>、<少年阿幸>等 廖輝英,探討現代女性的各種遭遇為主<油麻菜籽>、<不歸路>等

45 現代小說—90年代 進入九○年代,都市文學與各式主義的實驗風潮持續發酵。
後現代、後殖民、新殖民等理論資訊接續湧來,新一代的小說創作者幾乎很難避免受到影響。 網路小說的出現是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九○年代後,網路媒體迅速發展,許多創作者往往藉網路之便發表各式小說或進行小說接龍。 綜而觀之,在世紀末的前夕,九○年代的創作者所接受的社會、文化的衝擊遠比八○年代又更增許多。

46 現代小說—90年代 林燿德《一九四七高砂百合》、張大春《尋人啟事》便採取後設與魔幻寫實的策略,經營起文字的迷宮。另外,性別與家族書寫也一度成為文壇關注的焦點。紀大偉、曹麗娟、洪凌等對同志議題多有著墨。 知名者如蔡智恆以Jbt的ID在BBS站上發表〈第一次親密接觸〉,其黑色幽默的筆調與略帶後設的小說寫法,便曾引起一番熱烈的討論。

47 母語文學 在台灣文學史上由於政治因素的變遷,曾經受到多次被殖民的經驗與殖民政府的強制語言政策,而形成了語言和民族之間無法一致的現象。如此的狀況,相當明顯地反映在文學創作之上,於是乎,綜觀台灣文學史可以發現語言文字的問題不論從新文學開始或到如今,都是一個重要並且需要解決的課題。 九○年代開始除了河洛話的母語文學蓬勃發展外,其他諸如客家文學及原住民文學也多少是受這股運動影響而逐漸興起。時至今日,母語文學的創作成為當前保護台灣本土文化的重要文學活動之一。

48 母語文學—書寫策略 母語文學在創作時,面臨最大的困難如何用字的問題。一般說來,目前台灣母語文學創作者的書寫策略有三: (一)全部使用漢字︰
(二)漢字與羅馬字並用,即漢羅書寫︰ (三)全部使用羅馬字: 目前書寫的狀況,河洛話的母語創作三種書寫策略都有一定作品數量,而客語母語創作上則以使用全部漢字的居多。

49 母語文學 目前母語文學的發展已出現專業的母語雜誌,有《台文通訊》、《台文罔報》、《台灣字》、《掖種》等,專業的母語出版社了則有︰台笠、安可、金安。而單就客語而言,則有《客家雜誌》、早期的《中原》、台北市客委會《客家月刊 、季刊》對於客語創作較為鼓勵。 河洛話的母語文學在八○年代論爭後,不論在評論或創作都有許多代表性的作品產生,林央敏認為這可以算是一另波的「台灣文藝復興」。

50 原住民文學 原住民文學興起於民國七十年間(1980年),此時正為台灣社會面臨關鍵性轉之際,不論在政治、社會、文化的面向上,莫不以台灣「本土化」作為最強烈的改革訴求。 原住民運動也於此波的熱潮趁勝興起,在不斷的熱血抗爭中開始凝聚出屬於原住民自己的「族群意識」。於是運動之外,以抗議為主題的原住民文學也漸漸地萌芽,作品在文字媒體上慢慢的取得發聲位置。

51 原住民文學 1993年《山海文化》雙月刊創辦,則代表了另一個里程碑,孫大川以其卑南族的身分,在〈山海世界—《山海文化》雙月刊創刊號序文〉中標舉出別於漢文化以「山海」為主為依歸的原住民文化代表了另一個台灣經驗: 除了山海雜誌外,許多主流的文學平面媒體也跟進並鼓勵形成一股風潮,如:《聯合文學》、《文學台灣》、《台灣日報》等,於是在文學市場熱烈的運作下,原住民文學在量與質上都有大幅的成長。而九○年代末,學術評論方面原住民文學儼然成為一個熱門的研究課題,不論是單篇論文或者是碩、博士論文對此議題的開發已經大大的拓展原先的領域了。

52 原住民文學 發展至今,原住民文學創作者於詩、散文、小說領域都各有表現,也出現了許多不錯的作品。目前以數量來看,散文、小說的產量最豐,詩則略遜一籌。本來在口傳時代的原住民文學,詩歌蔚為主流也是最常運用表達情感的方式,然而,在漢語文學的領域中,詩反倒成為最為薄弱的部分,究其主因可能和詩作為一種文類其要求是語言高度精確性有關,原住民對漢語的掌握度成為最大的關鍵因素。

53 原住民文學 原住民書寫的內涵特質:批判外來文化與自省、開放與內斂、行動的慾望,以及等待的焦慮、歷史的重建與認同的危機。正因如此,我們在原住民文學作品上看到傳統文化面對新文化的掙扎,是一種擺盪於新與舊、質疑與接受的過程,而這種過程無疑是本島文化最為特出的地方,帶給台灣文學更多對話的空間。

54 報導文學 報導文學在台灣的出現,首先是楊逵在三○年代吹起了響亮的號角。他先後在《大阪朝日新聞》、《台灣新民報》、《台灣新文學》上發表〈談「報導文學」〉、〈何謂報導文學〉、〈報導文學問答〉三文,歸納出報導文學的幾項特質,強調報導文學是台灣新文學未及開發的領域,作家們應該走出書房,把握社會事物的真實面貌。

55 報導文學 在五○年代的台灣文學史上,報導文學作品或理論幾乎難以目見的。除了官方對媒體的掌控外,「報導文學」與「報告文學」的敏感性,也使作家進而遠之。這個時期,僅有少數文史工作者延續著報導文學的命脈。如吳新榮便曾對台南與嘉義地區進行達七十四次的田調,完成《震瀛採訪錄》一書。這種噤若寒蟬的情況一直要到六○年初,鄧克保(柏楊)在自立晚報連載〈血戰異域十一年〉,引發文壇的強烈震撼,才算挑戰報導文學長期以來的噤聲。

56 報導文學  1975年,在社會運動的蠹起與現代詩論戰的文壇喧擾下,國內學者陸續引進這類理論、著作,最知名者莫若高信疆在《中國時報》推出專欄「現實的邊緣」,並於1978年的時報文學獎中設置報導文學一類,意圖為當時的文學注入新的血脈。除《時報》外,諸如《聯副》、《民生報》、《漢聲》也都參與了這一波的報導文學風潮。

57 報導文學 八、九○年代後,報導文學表面上漸趨式微,但卻是在文學獎與副刊外繼續發光。
從楊逵開始提倡「實在的文學」到晚近文學獎的停辦,在台灣文學的數種文類中,報導文學是一直位處於邊緣的位置。這除了導因於報導文學本身的妾身不明、經濟奧援不再、創作艱難、媒體空間縮小等,也都是此種文類漸趨弱勢的重要原因。展望新世紀台灣報導文學的書寫,破除絕對客觀化、學術化與散文體式的迷思無疑是當前的要務,而回歸田野、深思報導文學的目的性與方法論,恐怕才是為報導文學注入活水的關鍵課題。


Download ppt "台灣文學通論."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