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書法無用之用 -談道論藝與仿刻實作 高師大暨高餐大 兼任助理教授 柯耀程.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書法無用之用 -談道論藝與仿刻實作 高師大暨高餐大 兼任助理教授 柯耀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書法無用之用 -談道論藝與仿刻實作 高師大暨高餐大 兼任助理教授 柯耀程

2 演講大綱 一、前言 二、書法之本質精神 三、書法無用之用 四、仿刻實作

3 前言 書法存在 → 有用?無用? 主張有用之人→藝術創作、心靈提升 、賣錢-然而卻不見政府大力推廣。 主張無用之人→電腦取代書法,求速
效-然而卻有學書法之隱性人口不斷 成長。 -當電腦、科技不斷在提升,而人文、藝術的 層次卻不斷下降,孰優孰劣,值得國人深思

4

5

6

7

8

9 熊秉明曾言「書法是中國文化思想核 心中的核心」。 學習書法可以讓人平心靜氣,以達修 身養性之功。 200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書法列為 「非物質文化遺產」 。 -書法是中國文化、思想、藝術的結 晶,亦是抒懷遣性、心靈提升的最 佳良方-

10 二、書法之本質精神 葉朗指出:「美」與「善」的統一,在一種意義上,也就是形式與內容的統一。「美」是形式,「善」是內容。藝術的形式應該是「美」的,而內容則應該是「善」的。 書法之形式 用筆、結體、章法、書風特色。 書法之內容 內容當為良善-立意警醒、名言佳句……,且足以振人心之佳作。

11 書法之形式 姚一葦嘗指出: 本世紀以來成為一個對形式熱狂追求的時代,新興了各式各樣的宗派,標榜出各式各樣的主義。事實上在創意的方面少,而在形式的追求上多;或者在內容上越來越空洞,越來越貧乏;而在形式上越來越新鮮,越來越奇突;有的甚至根本否定了它的內容,只有形式 ── 一些不可名狀、不可理解的形式。

12 (一)用筆特色 書法之不同他類藝術之詮釋,蓋其成敗就在 點畫之間,故落筆時要胸有成竹,線條之 「長短方圓」、「抑揚頓挫」及「骨肉筋 血」等均是書法用筆的考量因素,然用筆之 法仍以中鋒為要。

13 書法用筆舉隅 中鋒 側鋒

14 蓋書法強調筆法的重要,故透過臨習的過程,可助吾人凝神靜慮以審字勢,進而培養耐心及定力。此過程除了能怡情養性及昇華氣質外,亦能培養堅毅不拔的精神及剛正不阿的特質,進而達到「思無邪」的境界。

15 (二)結體特色 它是透過線條組合,成為具有立體及層次感的空間結構,故結構的產生乃藉由運筆的節奏及韻律感搭配而成。結體的產生蓋由字勢而來,故字勢、結體與筆畫線條實有密切之關係。

16 包世臣於結體之安排 ,有精闢的見解云: 字有九宮,九宮者, 每字為方格,外界極 肥,格內用細畫界一 「井」字,以均布其 點畫也。凡字無論疏 密斜正,必有精神挽 結之處,是為字宮。

17 結體安排舉隅 結體疏朗 結體嚴謹

18 (三)章法特色 一件優秀作品的完成,乃書家精心擘畫的結果,故需藉心手協調、筆墨相依營造而成,然其風格取決於書家之氣質、才氣、學養等因素,絕非眼高手低的欣賞者或眼低手高的書匠所能完成的。

19 歐陽詢的《八訣》即有「四面停勻,八邊具備,短長合度,粗細折衷,……上稱下載,東映西帶,氣宇融合,精神灑落。」
解縉云: 一篇之中,可無絜矩之道乎?上字之於下字,左行之於右行,橫斜疎密,各有攸當。上下連延,左右顧矚,八面四方,有如佈陣;紛紛紜紜,鬬亂而不亂;渾渾沌沌,形圓而不可破。

20 文人典雅 王羲之喪亂帖

21 個性狂放 張旭古詩四帖

22 瀟灑跌宕 宋黃庭堅李白憶舊遊詩卷

23 顏真卿祭姪文稿

24 一件好的書法作品,就像一齣精采的戲劇一樣,有主角、配角或其他人物的扮演,加上各個角色扮演得宜,而無喧賓奪主之蔽,始能有精采的劇情呈現。

25 書法內容 近人急於在書法創作上有所表現,往往執著於結體、章法形式上的設計,以致與真感情之「有我之境」及「書法本質」的追求漸行漸遠,究其原因,不外乎名利的羈絆與現今前衛創作的影響。創作的過程當是水到渠成,若無書法基礎與「字外工夫」的涵養,又如何進一步談創新呢?

26

27

28 前衛書法-墨象 天石東村:「前衛書法是擺脫文字的制約,依靠點與線的構成來追求形式美的表現藝術。」
日本書道載:「前衛作品把線條美、墨色美、空白美、造型美等方面作為追求的課題。 」

29 三、「書法無用之用」之生活美學 今人對於書法之不受重視,乃在於書寫工 具的改變、電腦的普及以及意識形態的作 祟,導致片面廢除書法教育之課程,然聯 合國教科文組織卻將「書法」列為「世界 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中,亦可見國人 對書法認知的繆誤。

30 學習書法之優點 (一)臨摹碑帖以尊古納今 (二)臨池翰墨以澄思靜慮 (三)轉益漸修以昇華氣質 (四)家居佈置以美化生活 (五)「練氣養生」以延年益壽

31 (一)臨摹碑帖以尊古納今 朱和羹《臨池心解》載:「臨池之法,不外 結體、用筆。結體之功在學力,而用筆之妙 關性靈。苟非多閱古書,多臨古帖,融會於 胸次,未易指揮如意也。」 -透過書法潛移默化的影響,唯有不斷的臨習與 吸收古人書法風格之精華 ,自能在恆心毅力、 謙虛冲和及轉益多師的態度上有所涵養 -

32 「藝術的真諦在於引導人們擺脫功名利 祿,喚醒內心世界真、善、美的良知。」 故唯有去其外表的虛飾與功利的追求, 始能探求書法良善之境。

33 (二)臨池翰墨以澄思靜慮 東漢蔡邕《筆論》載:「夫書,先默坐靜思, 隨意所適,言不出口,氣不盈息,沉密神彩, 如對至尊,則無不善矣。」
東晉王羲之《書論》載:「凡書貴乎沉靜, 令意在筆前,字居心後,未作之始,結思成矣。 」 唐人虞世南《筆髓論》亦載:「欲書之時,當 收視反聽,絕慮凝神,心正氣和,則契於妙。 」

34 -書法之臨習,當凝神靜慮以消除雜念,寫字當
下宜做到筆正、鬆肩、臂開、足平以求平正, 揮灑當下以求心平氣和、剛柔相濟,自能達到 冲和之效 - -學習書法的過程不宜躁進,除了筆墨功夫之練 就外,最重要的仍在於養心證悟,其過程有如 參禪悟道,自能在心性之淬煉得到萌發,並藉 以培養後設認知的能力。

35 (三)轉益漸修以昇華氣質 書家所觀照的並非只是單純的筆墨工夫而已, 其所重視的更是詩、書、畫等文藝涵養的整體
表現。蓋書法除了能怡情散懷外,更重要的是 透過吾人對生命歷練的感悟,透過筆情墨韻表 現出來,此則攸關書家之氣質與修養。

36 宋人黃庭堅云:「學書須要胸中有道義,又 廣之以聖哲之學,書乃可貴。若其靈府無程 ,政使筆墨不減元常、逸少,只是俗人耳」 -須知書家藝術靈感之自然顯現,乃源於內心 ;而書法風格之意趣情致,乃得力於學識涵 養之化育而成,唯有透過字外工夫的涵養, 所寫之字始能脫俗-

37 -故字外漸修工夫之重點在於結合個人 思想、審美、內在修為等因素之積累 ,自能在學習過程中涵養自我之面貌 ,以昇華個人之文化修養與氣質內涵-
陳政見、蔡明富亦云:「書法是一門綜合 性很強的藝術,它與美學、哲學、文字 學、文學、自然科學與生心理學等學科有 密切關係,因而學習書法,可以拓廣個人 知識層面,提高文化修養。」 -故字外漸修工夫之重點在於結合個人 思想、審美、內在修為等因素之積累 ,自能在學習過程中涵養自我之面貌 ,以昇華個人之文化修養與氣質內涵-

38 (四)家居佈置以美化生活 林語堂嘗言:「居室之制,貴精不貴麗,貴 新奇大雅,不貴纖巧爛漫。」 蔣勳嘗言:「美應該是一種生命的從容,美
應該是生命中的一種悠閒,美應該是生命的 一種豁達。 」

39 西哲蘇珊.朗格在《情感與形式》一書中 談及:「當我們怡然自得地沉浸在對他作 品的欣賞中,那麼擺在我們面前的也許就 根本不是一個符號了,而是一種具有特殊 感情價值的對象。」

40 馬路旁的石椅 寒舍裝潢

41

42 (五)「練氣養生」以延年益壽 中老年以後之休閒娛樂活動勢必隨著年齡 的增長而有所調整,惟書法活動可謂終身 受用無窮,亦有助於維繫良善之身心靈改 造而達養生之境界。「在中國醫學領域的 心理療法中,有所謂『澄心靜默法』,是 「通過靜坐或靜臥,以內忘思慮,外息境 緣」,而書法臨習與創作不也是透過當下 書寫之情境,以達心神寧靜之過程,故書 法臨習除了可以修身養性,亦可養氣怡神 ,無形之中亦達到延年益壽的效果。 」

43 高齡98歲趙慕鶴老先生所云:「書法可以靜 心養氣,有益健康,培植氣質,除滅躁散煩 ,令人心平氣和,延長壽命。」 -透過學習書法以達養生之功絕非口號,蓋 書法可「調心、調身、調氣」並對「主靜 守柔」、「虛實相生」的處世哲學有更進 一步的體會,吾人根據古人書寫要領,執 筆練字當心無旁鶩,聚精會神,專一心志 ,透過呼吸調息之法以求氣沉丹田,當書 寫的過程進入到「靜」的境界,久而久之 自能達到養生之功效。

44 五、結語 臺灣目前面臨青少年偏差行為所導致 的犯罪問題以及人口老化現象,可謂 是衝擊到臺灣人口結構及生活品質的 兩大危機,而此議題仍須透過「教育 」以培養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唯有從 「心」涵濡化育以淬鍊良善之心靈, 始能針對問題謀求解決之道。

45 透過書法臨摹可學習「尊古納今」與 「澄思靜慮」的生活態度;透過「轉 益漸修」的字外工夫得以豐富學識與 陶冶情性;另書法作品做為家居佈置 ,除了得以美化雅室之外,其良善內 容更可做為座右銘而激勵;以建立良 善的價值觀;若中老年人長期沉浸在 書法學習與創作當下,除了陶冶心靈 及增添生活情趣之外,更可在養生之 道得到調息養氣之功,如此自能共創 和諧美好的未來,以發揮書法之「大用」。 ※ 感謝聆聽 ※ 敬請指教 ※

46 參考書目 周鳳五:《書法》,台北:幼獅出版社,1985年。 葉朗:《中國美學史大綱》,台北:滄浪,1986年。
陳振濂:《書法學》,台北:建宏出版社,1994年。 陳振濂:《書法美學通論》,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6年。 陳政見、蔡明富:《書法教學與治療》,嘉義:紅豆出版社,1997 年。 林語堂:《生活的藝術》,北京:華藝出版社,2001年。 蔣勳:《天地有大美》,臺北:遠流出版,2005年。 洪孟啟、莊伯和、黃志農:〈傳統藝術和生活美學〉,《傳統藝術》第44期。


Download ppt "書法無用之用 -談道論藝與仿刻實作 高師大暨高餐大 兼任助理教授 柯耀程."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