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ublished by胤 碧鲁 Modified 7年之前
1
姜 義 臺 jiang@lib.pu.edu.tw 靜宜大學蓋夏圖書館 2011.10.25
電子書社群應用的未來趨勢 姜 義 臺 靜宜大學蓋夏圖書館
2
報告大綱 新時代的閱讀方式~電子書~ 網路社群平台 電子書平台的整合與利用社群平台行銷 結語
4
新時代的閱讀方式 ~電子書~
5
何謂電子書 電子書 = 圖書電子化? 有使用過電腦,PDA等工具看過電子書的請舉手! 各位都看那類的電子書?
電子書目前使用最多的仍以休閒類與參考類圖書居多.
6
何謂電子書:定義 「將圖書資料數位化後予以系統 與結構化的處理,並透過不同 的設備供人閱讀與再利用」
7
何謂電子書? 電子書 是一種傳統紙質圖書的替代品。需要使用額外的數字設備來閱讀,如個人電腦、電子辭典等。 ( ) 電子書(e-book)指的是以電子與數位化方式替代傳統紙本圖書的方案,也就是以一台類似書本的可攜式電子裝置閱讀數位化後的書籍內容, 但目前市場上所提的電子書,更精確的說法應該是電子書閱讀器(e-reader)。 ( )
8
電子書的型式 有聲書 互動式電子書(CDI) CD Title 電子報紙 電子期刊、雜誌 電子圖書 網路電子書
9
電子書載體 個人電腦(PC) 專用掌上型電腦 個人數位助理器(PDA) 手機 MP3 Player 磁片(Floppy Disk) 光碟 (CD Title、CDI) 電子書專用閱讀器 電子紙(epapar, e-ink) 平板電腦
10
E-ink (http://www.e-ink.com/ )
電子紙 E-ink ( ) (圖片來源: )
11
Sony電子紙
12
電子書檔案格式 TXT HTML XML PDF Swf opf ePub 各家專屬閱讀器檔案格式
13
二段影片… Amazon kindle DX電子書閱讀器 ( ) iPAD (多功能數位影音閱讀器) ( )
14
讀者要的電子書在那? 資料出處: tienteng/出版行銷誌
15
電子書的類型 目前電子書的市場在不同的平台,推出的電子書商品不同,概略區分: 在PC上閱讀 在Smart Phone手機上閱讀
在閱讀器上閱讀 在平板電腦上閱讀
16
出版社關心的是如何藉數位出版,來提供讀者另一種閱讀的享受獲得
不僅希望不影響原有紙本出版品的需求 同時創造出新的讀者的客層區隔
17
電子書銷售模式(1/2) 「一次性買賣」模式:授權給讀者,供下載永久性內容
「訂閱」模式:採用預付方式,以定期出刊方式,自動通知使用者進行下載 「贈閱/試閱」模式:採用免費閱讀的促銷方式,透過DRM 機制自動收集使用者閱讀狀況,以整合到客戶服務管理(CRM)的應用面 「租賃」模式:採用限時、限量或限次等方案,整合扣點數或租借方式,提供閱讀服務,因為有閱讀期限的限制,可降低讀者的購買成本,有提升閱讀率的效果
18
電子書銷售模式(2/2) 「網路書店」模式:販售電子書的管道之一,主要整合貨品上架、消費瀏覽與金流扣款等機制
「P2P 模式」模式:供使用者任意下載,不需要認證,但自開啟後,一定天數後文件會自動銷毀 「數位圖書館」模式:以出借與還書方式,因為書歸還後,才能再借出 「個人出版」模式:把個人的文章合集,進行出版,加速有才華的作家誕生 出版年鑑(2006年)/電子書的守門員-談DRM 的保護機制/李彥璋
19
讀者的角度 影響讀者購買電子書或數位內容的因素 題材、內容呈現的適切(閱讀的舒適性) 取得的方式 閱讀載具的便利性
價格,若網路上有類似免費的內容那就省了一筆購書費
20
使用電子書較常遇到的困難 無全文或找不到所需圖書 無法下載、列印或複製 對系統介面不熟悉 人數上限已滿,易斷線又要重登入 使用久眼睛容易疲勞
語言的障礙,TAEBC購買多為英文學術電子書
21
使用圖書館電子書常遇到的困難 「臺灣學術電子書聯盟」電子書使用評估 / 詹麗萍
24
從電子書檔案格式談到售價等相關的話題,大致有幾個現象:
出版業者與資訊、電信業者對電子書的對話議題不在同一線上。 大家持續關注自己所重視的關鍵點,如電子書的製程、硬體的功能、平台的功能與加值…等。 在檔案格式的整合、DRM的機制、與銷售平台的整合,對使用者(讀者)不夠友善。
25
67.1%的使用者利用PC來閱讀電子書 讀者對於【列印】功能需求高 繁體中文電子書限制多 永久使用權 買斷 以資本門付款
26
電子使用者族群分析(1/3) 偏鄉地區/災區民眾 中小學生 對課業的關注程度較少,升學壓力較小 需要透過公部門或社福單位提供圖書
少了電腦遊戲或網咖的誘惑 比較有機會培養閱讀習慣 中小學生 接觸數位裝置的機會不高 對於新型的數位裝置沒有明顯的使用慾望 使用既有的數位裝置時以娛樂功能為主
27
電子使用者族群分析(2/3) 高中職學生 大專生 已經會使用智慧型手機撥接電話、上網 著重在音樂、影片播放、遊戲、數位相機
不習慣用手機或電腦等數位裝置來閱讀 大專生 對智慧型手機行動數位功能有一定的依賴程度 對利用數位裝置的閱讀功能接受度較高
28
電子使用者族群分析(3/3) 行動工作者 通勤上班族 不會將智慧型手機當成閱讀的工具 不習慣以數位裝置進行閱讀
對平板電腦使用在數位閱讀的功能頗為期待 通勤上班族 將閱讀及數位裝置的使用集中在通勤時 假日的閱讀時間反而減少,多從事逛街、看電影等戶外活動 資料出處:e書成癮:電子書綜合研究報告,2011.7
29
整合型電子書平台
30
國家圖書館數位出版品平台系統
31
國立臺中圖書館電子書平台
32
臺灣學術電子書聯盟電子書整合查詢
33
國家教育研究院數位出版品資訊網
34
Google Books
35
布克聽聽兒童數位閱讀網 國中圖購進”布克聽聽兒童數位閱讀網”負責單位「摩客網路訊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請下載閱讀器後使用
36
咕嚕熊共讀網電子書
37
網路社群平台 網站 BBS、PTT 電子報、新聞台 部落格 微網誌(Plurk、Facebook)
38
、電子報推廣行銷電子書
41
發送E-mail後電子書資料庫點閱率爆衝
42
微網誌時代的行銷 過去的網路行銷,多數的做法是企業做了一個網站、Blog,希望網民可以看到
在社群網站興起的年代,企業要反過頭來,到社群網站上建立灘頭堡,到上面去跟網友互動 以前的網路行銷是要把人往自己家裡帶,現在的網路行銷是把訊息往人多的地方送
43
Plurk與 MSN、Facebook、PTT比較
特色 Plurk MSN Facebook PTT 使用門檻 低 高 使用頻率 中高 中 即時性 一對一互動性 一對多互動性 互動壓力 應用多元性 為來成長潛力
44
FaceBook(臉書) 、 Plurk(噗浪)在圖書館的應用 最主要的功能為服務與行銷
最新消息 新書通報 參考諮詢 館藏介紹 書籍推薦 。。。。 圖書書評 心得分享 書籍討論 研究秘訣 讀書會 。。。。
45
Facebook發文時機 Facebook發文時機指南:找出對你的企業最有利的發文時間 撰文者:李宜穆
46
Facebook 結合了部落格發表網誌和RSS 訂閱的功能,讓館員可以文章的形式彙整資訊並按照時間的先後順序發佈消息
使用者依自身需求選擇是否要訂閱粉絲團的內容
49
在線人數愈多時,貼文效果較佳
50
噗浪的特性(1/3) 即時性- 噗浪的時間軸概念,相當適合將某些事件立刻反應在上頭,發揮了比傳統媒體更強大的即時性與傳播力。
過去企業傳達給一般媒體的訊息,可能都需要一兩天的醞釀期,才會有所曝光,而噗浪的即時性,可以幫助企業更快將特定的訊息傳遞出去。
51
噗浪的特性(2/3) 互動- 以電視新聞來例,部落格、Facebook就像是一般編輯的新聞內容
噗浪比較像是穿插其中的即時快報,同時還兼具有Call in的功能,讓其他人可以即時加入討論、提供訊息。
52
噗浪的特性(3/3) 如何讓別人加入你- 分享更多故事 提供噗友獨家的花絮、小故事 丟出議題,吸引噗友們集思廣益。
辦活動也是個不凝聚人氣的好方法。
54
未來趨勢--電子書平台的整合 圖書館購買中外文電子書,各有不同平台 使用者無法熟悉各種操作方式 未來電子書平台需整合 館藏查詢系統
電子書整合平台
55
電子書整合平台-館藏查詢系統 館藏查詢的單一入口 租用型的電子書書目資料是否轉入? 遠端使用者身分的認證
56
電子書整合平台-館藏查詢系統
57
透過館藏查詢系統分享到社群網站
59
電子書整合平台-靜宜大學電子書查詢系統
60
電子書整合平台-國立臺中圖書館電子書服務平台
61
透過電子書平台分享到社群網站
64
圖書館是否提供電子書閱讀器 流通政策 損壞賠償問題 不當下載
65
電子書平台利用社群平台行銷 噗浪或Facebook需有很多朋友(主動交友) 要有專人永續經營 不斷推陳出新 瞭解讀者對電子書的需求
瞭解中文電子書的限制
66
結 語
67
Content is the king and content is the key
圖書館很重視資料的徵集,但資料的推廣與利用同樣重要。
68
圖書館長期深耕與讀者建立緊密的互動,在實體社群經營上具有相當基礎
面對網路環境漸趨成熟,網路使用者逐年增長,且使用者由個人活動走向社群分享之趨勢 圖書館可應用網路特性,經營網路社群,以擴展傳統圖書館服務,提升圖書館社會價值,同時讓網路社群成員能透過社群平臺匯聚,從過去的獨立個體建立關聯網絡
69
延伸閱讀 善用Facebook社群功能行銷圖書館服務/ 徐心儀、楊美華;圖書與資訊學刊 第3卷第1期(第76期),2011.2
圖解電子書圖書館/潘奕萍,五南,
70
謝謝聆聽 敬請指教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