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登革熱 組員:林昱儒 胡國勳 李以文 陳鵬飛 尤立翔 陳冠諺 游黛彣 高羅琇千.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登革熱 組員:林昱儒 胡國勳 李以文 陳鵬飛 尤立翔 陳冠諺 游黛彣 高羅琇千."—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登革熱 組員:林昱儒 胡國勳 李以文 陳鵬飛 尤立翔 陳冠諺 游黛彣 高羅琇千

2 簡介 登革熱俗稱「天狗熱」或「斷骨熱」 ,是一種藉由病媒蚊叮咬而傳播的急 性傳染病,不會由人直接傳染給人。 一般而言,登革熱可分為典型 登革熱及登革出血熱兩大類, 而典型登革熱依其抗原性,可 分為Ⅰ、Ⅱ、Ⅲ、Ⅳ型。

3 種類 有些人得到登革熱並不會生病,稱為不顯性感染或無症狀,但亦有人僅有發燒等輕微症狀。 登革熱依病情嚴重程度可區分典型登革熱及登革出血熱。
登革病毒的自然宿主有人類、低等靈長類、與斑蚊等三種。低等靈長類包括黑猩猩、長臂猿等,其病毒血症期比人類短,約為1-2天。人類是唯一能產生臨床症狀的宿主,其嚴重程度可由無症狀到出血性/休克至死亡。

4 胸部背側各有一條由銀白色鱗片組成的彎曲白線,中間有兩條縱線
病蚊媒 埃及斑蚊 胸部背側各有一條由銀白色鱗片組成的彎曲白線,中間有兩條縱線 白線斑蚊 胸部背面有一條由銀白色鱗 片組成的白線

5 引起原因 登革熱和登革出血熱(DHF)是由濾過性毒菌引起的疾病,通常由在白天叮咬人的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傳播。這種疾病最初發生在熱帶地區,通常大多是發 生在這些地區的雨季,這種環境下極易滋生大量攜帶病毒的蚊子。引發登革熱的病原為4種截然不同但又非常相關的血清型登革熱病毒 (of the genus Flavivirus),分別為 DEN-1、DEN-2、DEN-3 和 DEN-4。感染登革熱病毒產生一系列臨床病症,從非特異性病毒症狀到嚴重並致命的出血性疾病。

6 典型登革熱 (DengueFever) 出血性登革熱(DengueHemorrhagicFever) 登革休克症候群(DengueShockSyndrome)

7 登革熱及感冒的區別 登革熱的腸胃道症狀,如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痛等較明顯,所以也要和急性腸胃炎做鑑別診斷。最重要的一點是登革熱的病人會出疹子或出血。流行性感冒的呼吸道症狀,咳嗽、流鼻水等症狀較明顯,流行性感冒不會出疹子或出血。

8 引起症狀 (一) 典型登革熱的症狀有發燒(39 ℃至40 ℃)或畏冷、皮膚出疹、四肢痠痛、肌肉痛、前額頭痛及後眼窩痛等。 (二) 出血型登革熱的臨床症狀,主要是發燒、頭痛、肌肉痛、噁心、嘔吐、全身倦怠、腸胃道出血、子宮出血、血尿和恢復期出疹 。

9 (三) 出血型登革熱與 典型登革熱的症狀很相似 ,兩者之最大不同點乃在 於前者有血漿滲出的現象 ,臨床上會出現腹水和助膜 腔積水,這是典型登革熱較 為少見之症狀。當出血性登 革熱之血漿滲出量很多時, 病人會呈現休克現象,所謂 登革休克症候群。此時病人 皮膚濕冷,四肢冰涼,坐立 不安,脈摶微弱,脈摶壓變窄(<20mmHg )

10 傳染途徑 登革熱病毒,只能存於人、猴及病媒蚊體內 ↓ 登革熱病媒蚊為埃及班蚊和白線斑蚊 病毒必須藉由病媒蚊叮呅才能傳給人 病媒蚊叮咬登革熱病患(從開始發燒的前一天直到退燒都具有傳染力)8至15天後,則具有終生傳染病毒的能力 有病毒的病媒蚊叮咬健康人,病毒在病媒蚊體內經過8至12天的成長後,便可以傳給他人,期間可能長達數個月,依此循環,直到這隻蚊子死掉

11

12 發生地區 全球登革熱發生的地區,主要在熱帶及亞熱帶有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分布的國家,特別是埃及斑蚊較多之地區,包括亞洲、中南美洲、非洲及澳洲北部,以及部分太平洋地區島嶼。由於全球人口持續增加,資源過度開發,造成氣候異常,加上國內外人口移動交流增加,人口快速集中及都市規劃不完善等因素,只要有病媒蚊存在的地區,一旦有登革熱病例傳入,都有發生流行的可能。

13

14 治療方式 目前尚無可用的疫苗及特效藥問市,只需採支持性的症狀治療、臥床休息、高熱量飲食、補充水份、肌肉及關節痛可給予熱敷,以減輕全身疼痛、減輕搔癢,保持皮膚清潔,每日以溫水沐浴,若皮膚有損傷,應保持局部清潔避免感染與醫師充份合作遵照醫師的指示服藥,大約一個星期後就能逐漸康復,不會有後遺症。若有疑似出血性登革熱,應送醫院觀察及輸液治療,否則有生命危險。

15 照護 1.多休息、補充水份。 2.與醫師充分合作並遵照醫師的指示服藥,大約一星期後就能逐漸康復。 於發病前一日及後五日內,體內血液含有登革病毒,應避免被登革熱病媒蚊叮咬,以免病毒擴散,危及家人及鄰居之健康。清除居家環境內外各類積水容器,不使病媒蚊孳生。  3.登革出血熱發生出血或休克的時間,大多是在發燒將要退的時候或是燒退了之後24- 48小時,所以在這段期間,家屬應留意病人病情之變化,若病人臉色蒼白、呼吸急促、四肢冰冷、盜冷汗、坐立不安或有出血現象時,即要馬上看醫生。

16 預防措施 一、在登革熱流行期間,無論是國內或國外如東南亞或中南美洲等,儘量避免出入疫區。
二、如果非去不可,適當的防護,長袖、長褲、塗防蚊蟲藥、睡蚊帳等是必要的。 三、預防主要是針對其媒介,即埃及斑蚊與白線斑蚊之控制,特別是其幼蟲即孑孓之撲滅為主。具體的做法就是要重視環境衛生,清除汙水或環境中可能積水的廢棄物,包括輪胎、塑膠瓶、空罐等,另外家中盛水之容器、花瓶等要經常換水,避免滋生蚊蟲。

17 環境管理 1.儲水或易積水容器,不用時倒置或加蓋密封。
2.黃金葛、萬年青等觀賞植物的人工容器或易積水的凹地構造可鋪些小石頭或水草,讓水面不超過石頭,或是使用遇水會膨脹的膠質物來種植,這樣雌蚊就不會在上面產卵。 3.花盆、冰箱、飲水機的底盤,每週記得將積水倒掉,並加以刷洗。 4.人工水池造景、荷花、水芙蓉等觀賞水生植物容器,長期使用且不易加蓋者,可以養殖食蚊魚,如:台灣鬥魚、孔雀魚、大肚魚等。 5.廢輪胎等積水容器應該清除;若是使用在學校、運動場上的遊樂設施,則應打洞或填土,以避免雨天積水造成蚊蟲孳生。 6.園藝植物若有樹洞或凹槽時,則可以選擇填土種花或覆布,使之不易積水。

18

19 End


Download ppt "登革熱 組員:林昱儒 胡國勳 李以文 陳鵬飛 尤立翔 陳冠諺 游黛彣 高羅琇千."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