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高級(農業)職業學校 本位課程發展與規劃經驗分享報告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高級(農業)職業學校 本位課程發展與規劃經驗分享報告"—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高級(農業)職業學校 本位課程發展與規劃經驗分享報告
技職教育體系學校本位課程發展 高級(農業)職業學校 本位課程發展與規劃經驗分享報告 報告人:佳冬高農 曾耀賢

2 Ⅰ.教育部公告:(最新版) 教育部令中華民國94年2月5日 台技(3)字第0940011888B號訂 定「職業學校群科課程暫行綱要」,自95學年度起實施。附「職業學校群科課程暫行綱要」部長 杜 正 勝

3 Ⅱ.依據 職業學校法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一月十五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09200005450號令修正)

4 現行職校課程架構 部訂必修採認學分 一般科目 40~50%(65~81學分) 專業及實習科目 25~35%(41~57學分) 合計
65~85%(104~136學分) 校訂選修採認學分 校訂必修科目 5~15%(8~24學分) 校訂選修科目 10~20%(16~32學分) 15~35%(24~56)學分 畢業最低學分 課程設計以162學分為基準,學生畢業至少應修150學分 部訂必修另計學分 軍訓(護理) 軍訓(護理)10學分及體育12學分另計 體育 部訂必修不計學分 班會 活動科目每週4節,含班會每週一節,週會及聯課活動每週3節。 聯課活動及週會        合計        222節數

5 職校類別分析(九十二學年度) 類別 校數 農業 4 農工 18 工業 28 工商 29 商業 商工 23 工家 10 家商 21 護工 2
家事 1 海事 6 醫事 3 其他 合計 164

6 陸、本次高職課程修訂組織圖 機械群課程 工業類課程發展中心 (台灣科大) 土木與建築群課程 化工群課程 工業類課程發展中心 (台灣師大)
動力機械群課程 教育部 技職體系課程綜合規劃組(台灣師大科技教育系) 電機與電子群課程 商業與管理課程 商業類課程發展中心 (雲林科大) 設計群課程 外語群課程 農業群課程 農業類課程發展中心 (屏東科大) 食品群課程

7 家事類課程發展中心 (屏東科大) 家政群課程 餐旅群課程 家事類課程發展中心 (高雄餐旅學院) 水產群課程 教育部 技職司 技職體系課程綜合規劃組(台灣師大科技教育系) 海事與水產類發展中心(台灣海洋大學) 海事群課程 護理與保育群課程 醫護類課程發展中心 (台北護理學院) 醫事與藥理群課程 藝術群課程 一般科目課程發展中心(台灣師大教育研究中心) 一般科目課程 教育部 中教司 臺灣師範大學 後期中等教育共同核心課程委員會

8 Ⅲ.職業學校農業群科課程暫行綱要實施函 教育部函中華民國94年2月5日 台技(3)字第 C號主旨:「職業學校群科課程暫行綱要」業經本部於94年2月5日以台技(3)字第 B號令發布,茲檢附發布令乙份,請 查照。說明:「職業學校群科課程暫行綱要暨設備標準」15本(請至下列網址查詢參考:

9 群科歸屬 * 類科歸屬:以農業群為例 適用學校類別:農業類 適用科別:農場經營科、畜產保健科、森林科、園藝科、造園科、野生動物保育科&其他依法設立之新科別 * 群科歸屬 1.同一科不得同時歸屬二群以上。 2.同群若有二科以上者應組成群課程研 究小組,規劃、統整群課程科目及教學資源。

10 旗山農工之群科結構表 群 別 科 別 農業群 農場經營科 園藝科 畜產保健科 食品群 動力機械群 機械群 電機電子群 家政群 食品加工科
群 別 科 別 農業群 農場經營科 園藝科 畜產保健科 食品群 食品加工科 動力機械群 機械科 汽車科 機械群 生物產業機械科 電機電子群 電機科 家政群 家政科

11 課程架構、教學科目與學分(節)數,如連結所示:

12 壹、規劃理念 課程規劃需能連貫、統整、適切 。 以學校本位發展自我特色。 課程應能確保學生具備關鍵能力 。 切合當前技職教育的任務。

13 貳、規劃時程 於94學年下學期召開二次課程發展委員會。 商討本校校本課程。

14 參、規劃目的 避免學生在各級學校所修習課程重疊或不能連貫,或不合邏輯的現象 避免不當的學制對學生造成不良的影響

15 肆、背景分析 本校特色 本校為農科職業學校,地處屏南農業腹地,招收學生大部分來自農村。
本校共設有家政、食品加工、畜產保健、園藝、農場經營、農業機械等六科(四群) 。 詳見本校各科SWOT分析。

16 本校的教育理想 整合學校內在、外在資源,建立永續經營基礎。 落實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理念 建構學習型組織,推動終身學習。
實施知性融合的全人教育,豐富人文素養。 改善學校體質,爭取適合的學生就讀。 辦理產學合作,加強就業培訓與進修輔導。 充實教學與實習場房設施,推動學校社區化。

17 課程發展委員會之成員(一) 職稱 姓名 職務 備註 召集人 蕭金榮 校長 副召集人 曾耀賢 教務主任 李俊祥 實習主任

18 課程發展委員會之成員(二) 職稱 姓名 職務 備註 規劃委員 楊健成 訓導主任 林君烈 總務主任 許淑芬 教學組長 黃靚雯 學務組長 郭麗君
農經科科主任 林芳吟 園藝科科主任 邱淑芬 畜保科科主任 吳正忠 食品加工科科主任 張春能 農機科科主任 周靚俐 幼保科科主任 各教學研究會及召集人

19 課程發展委員會之組成員(三)參考名單 備註 諮詢委員 鄭長義 屏科大 畜產系系主任 蔡龍銘 屏科大 農村規劃系教授 陳福旗
職稱 姓名 職務 備註 諮詢委員 鄭長義 屏科大 畜產系系主任 蔡龍銘 屏科大 農村規劃系教授 陳福旗 屏科大 農園生產系教授 馬俊雄 朝昇園藝 負責人 吳永惠 屏科大獸醫系 系主任 簡炎輝 品九珍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朝欽 王朝牧場 場長 蔡昌榮 上舜貿易公司 總經理 游景昌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農機研究室助理研究員 謝俊夫 屏科大生物系統工程系主任 陳秀文

20 職稱 姓名 職務 備註 諮詢委員 謝清祥 屏科大 農園系教授 鄭清和 統一企業新市總廠副廠長遠東技術學院講師 吳明昌 屏科大 食科系主任 林頎生 屏科大 食科系 陳淑瑾 屏科大 餐旅系講師 黃麗琴 三民家商餐旅管理科教師 許順旺 高雄漢來大飯店餐飲部協理 鄭秀容 高雄市資和托兒所所長 江淑卿 屏科大幼保系助理教授 孫昭雯 三民家商幼保科主任

21 課程規劃之主要目標 各科群要瞭解本科系的群核心科目,以培養具備紮實基本能力之畢業生。
瞭解本校地區性的特色及在產業方面的潛力與遠景,進而研擬出更適合目前中等學校學生的課程 。 藉由教師及學生意見的回饋,繼續研發更適合學生的課程 。

22 課程規劃內容 本校配合教育部規劃之技職一貫模擬學校,進行課程的設計與模擬。
舉辦各項技職一貫、課程本位相關之研習,使全校師生能對課程本位之設計與精神能加以瞭解 。 積極的參與其他學校辦理之研習活動,並將模擬的成果與困難與其他學校分享與交流。

23 職校課程結構 類別 部 訂 必 修 校 訂(必修、選修) 學 分 ﹪ 一般 76 48 15-30 9-18 合計 91-106 57-66
專業(含實習) 15-30 9-18 合計 91-106 57-66 54-69 34-43 總計 160(100﹪) 註:1.各學分的百分比係以畢業最低學分為分母計算。 2.畢業最低學分中內含部訂必修體育4學分,但不含不計學分的活動課程每週至少四節及現 階段軍護10學分。 3.部訂必修一般課程可含「必修」及「選科必修」科目。 4.學生應修各群科專業(含實習)科目學分數,需佔畢業最低學分的40%(61學分)以上。 5.綜合高中職業學程依本結構開課,學生修滿特定職業學程40學分者,得於畢業證書上加註 專長學程。

24 高職農業群一般科目課程結構(新) 76 合 計 領域 科目 學分 本國語文 國文 16 外國語文 英文 12 數學 8 社會 歷史 地理
公民與社會 2 自然 物理 化學 生物 藝術 音樂 美術 藝術生活 4(選二科) 生活與科技 法律與生活、環境科學概論 生涯規劃、家政 計算機概論、生活科技 體育 國防通識 4 健康與護理 合 計 76

25 高職農業群專業核心科目課程結構 科目 屬性 學分數 農業概論 專業知識 4 農業資訊處理 專業資訊能力 生物技術概論 科技趨勢認知
農業安全衛生 職場安全知能 2 專業實習課程 專業技能 6 合 計 20

26 後期中等教育共同核心課程科目學分數 領域名稱 科目 學分數 備註 語文領域 國文 8 英文 數學領域 數學 社會領域 歷史 2 地理
英文 數學領域 數學 社會領域 歷史 2 地理 公民與社會 自然領域 物理 化學 生物 藝術領域 音樂 4 任選兩科目 共4學分 美術 藝術生活 生活領域 生活科技 家政 相關科目 體育領域 體育 必修學分數總計 48

27 部訂課程架構與學分數 類 別 部 訂 必 修 校 訂必選修 一般科目 (含體育、健康與護理、國防通識) 76學分 40.9% 80-95學分
類 別 部 訂 必 修 校 訂必選修 一般科目 (含體育、健康與護理、國防通識) 76學分 40.9% 80-95學分 ( %) 專業及 實習科目 15-30學分 8.1%- 16.1% 小計 91-106學分 48.9%- 57% 合計開設學分數 1 8 6 學分 畢業最低學分 1 6 0 學分 活動科目 2 4 節

28 各科模擬之課程特色

29 壹、緒論 規劃理念 課程規劃需能連貫、統整、適切 。 以學校本位發展自我特色。 課程應能確保學生具備關鍵能力 。 切合當前技職教育的任務。

30 貳、緣起 本校地處南端,為純農校,深具地方農業特色。 構思朝精緻化永續經營。 因應班級人數降低,此為學校組織更革。
加強產學合作,目前本校與地區農會針對鳳梨、木瓜產銷策略聯盟即是。 農校與農學院策略聯盟,本校與屏科大互動密切。 積極辦理技職教育體系農職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與規劃裨融入上開特色。

31 參、規劃目的 避免學生在各級學校所修習課程重疊或不能連貫,或不合邏輯的現象 避免不當的學制對學生造成不良的影響

32 肆、背景分析 本校特色 本校為農科職業學校,地處屏南農業腹地,招收學生大部分來自農村。
本校共設有家政、食品加工、畜產保健、園藝、農場經營、農業機械等六科 。 因應社會的變遷與進步,九十學年度起將高一家政科轉型為幼保科,其餘五科將逐年保留一個年級一班,並新設綜合高中等八個學程,分別隸屬於技職體系中的七個學群中。

33 本校的教育理想 整合學校內在、外在資源,建立永續經營基礎。 落實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理念 建構學習型組織,推動終身學習。
實施知性融合的全人教育,豐富人文素養。 改善學校體質,爭取適合的學生就讀。 辦理產學合作,加強就業培訓與進修輔導。 充實教學與實習場房設施,推動學校社區化。

34 本校教育目標與特色 一般科目著重人格修養,文化陶冶及藝術鑑賞,並與專業知識能相配合,以其學學生能成為均衡發展之健全公民。
專業科目(含實習)以實務為核心,輔以必要的理論知識,以配合就業與繼續進修之需求,並兼顧培養學生創造思考、解決問題、適應變遷及自我發展能力,務使學生具有就業所需基本知能。搭配本校具有17個技能檢定場地,使學生增加考取乙級或丙級技術士的機會。 校定科目依學生之志趣及需要,社區特色及學校發展而開設就業與升學需要,兼顧學生就業與升學需要,以期培養學生繼續進修之興趣與能力,以奠定終身學習及生涯發展之基礎。

35 本校技能檢定方面之優勢及特色 本校擁有17個場地, 使學生取得技術士證照更為方便。
因應綜高資訊學程的設立, 成立電腦軟體設計乙丙級 、電腦軟體應用乙丙級、 電腦軟體輔助機械繪圖乙丙級、電腦網頁設計丙級 之技能檢定場地。 本校擁有南台灣唯一合格肉製品加工丙級技能檢定場地。 本校擁有高屏地區唯一合格之農藝造園施工丙級技能檢定場地。

36 規劃方法 成立全校性及各科群的課程發展委員會 根據技職一貫之工作手冊及課程綱要進行各群各科之課程規劃及研擬
依照各群之課程綱要將各群重點科目之群核心科目,納入課程之中並加以規劃銜接 在各科群模擬的過程中,各群跟課類課程中心緊密聯繫合作,並跟綜規組積極協調 ,以期達成可行適切的模擬計畫。

37 課程發展委員會之組成 設召集人一人,副召集人二人,規劃人員九人及諮詢委員數人。 人員為本校各學群之主任,負責草擬及修訂各該學程之課程 。
諮詢委員包含課程專家、以及產業、社區、校友、教師代表,提供本校課程發展有關之資訊與意見 ,並對規劃人員研擬之課程進行審查。

38 課程發展委員會之成員(一) 職稱 姓名 職務 備註 召集人 蕭金榮 校長 副召集人 曾耀賢 教務主任 李俊祥 實習主任

39 課程發展委員會之成員(二) 職稱 姓名 職務 備註 規劃委員 楊健成 總務主任 許淑芬 教學組長 黃靚雯 學務組長 郭麗君 農經科科主任
林芳吟 園藝科科主任 邱淑芬 畜保科科主任 吳正忠 食品加工科科主任 張春能 農機科科主任 周靚俐 幼保科科主任

40 課程發展委員會之組成員(三) 備註 諮詢委員 鄭長義 屏科大 畜產系系主任 蔡龍銘 屏科大 農村規劃系教授 陳福旗 屏科大 農園生產系教授
職稱 姓名 職務 備註 諮詢委員 鄭長義 屏科大 畜產系系主任 蔡龍銘 屏科大 農村規劃系教授 陳福旗 屏科大 農園生產系教授 馬俊雄 朝昇園藝 負責人 吳永惠 屏科大獸醫系 系主任 簡炎輝 品九珍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朝欽 王朝牧場 場長 蔡昌榮 上舜貿易公司 總經理 游景昌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農機研究室助理研究員 謝俊夫 屏科大生物系統工程系主任 陳秀文

41 課程發展委員會之組成員(四) 職稱 姓名 職務 備註 諮詢委員 謝清祥 屏科大 農園系教授 鄭清和 統一企業新市總廠副廠長遠東技術學院講師
吳明昌 屏科大 食科系主任 林頎生 屏科大 食科系 陳淑瑾 屏科大 餐旅系講師 黃麗琴 三民家商餐旅管理科教師 許順旺 高雄漢來大飯店餐飲部協理 鄭秀容 高雄市資和托兒所所長 江淑卿 屏科大幼保系助理教授 孫昭雯 三民家商幼保科主任

42 課程規劃之主要目標 各科群要瞭解本科系的群核心科目,以培養具備紮實基本能力之畢業生。
瞭解本校地區性的特色及在產業方面的潛力與遠景,進而研擬出更適合目前中等學校學生的課程 。 藉由教師及學生意見的回饋,繼續研發更適合學生的課程 。

43 課程規劃內容 本校配合教育部規劃之技職一貫模擬學校,進行課程的設計與模擬。
舉辦各項技職一貫、課程本位相關之研習,使全校師生能對課程本位之設計與精神能加以瞭解 。 積極的參與其他學校辦理之研習活動,並將模擬的成果與困難與其他學校分享與交流。

44 旗山農工之群科結構表 群 別 科 別 農業群 農場經營科 園藝科 畜產保健科 食品群 動力機械群 護理與保育群 食品加工科 機械科 汽車科
群 別 科 別 農業群 農場經營科 園藝科 畜產保健科 食品群 食品加工科 動力機械群 機械科 汽車科 護理與保育群 幼兒保育科

45 職校課程結構 類別 部 訂 必 修 校 訂(必修、選修) 學 分 ﹪ 一般 76 48 15-30 9-18 合計 91-106 57-66
專業(含實習) 15-30 9-18 合計 91-106 57-66 54-69 34-43 總計 160(100﹪) 註:1.各學分的百分比係以畢業最低學分為分母計算。 2.畢業最低學分中內含部訂必修體育4學分,但不含不計學分的活動課程每週至少四節及現 階段軍護10學分。 3.部訂必修一般課程可含「必修」及「選科必修」科目。 4.學生應修各群科專業(含實習)科目學分數,需佔畢業最低學分的40%(61學分)以上。 5.綜合高中職業學程依本結構開課,學生修滿特定職業學程40學分者,得於畢業證書上加註 專長學程。

46 高職農業群一般科目課程結構(新) 76 合 計 領域 科目 學分 本國語文 國文 16 外國語文 英文 12 數學 8 社會 歷史 地理
公民與社會 2 自然 物理 化學 生物 藝術 音樂 美術 藝術生活 4(選二科) 生活與科技 法律與生活、環境科學概論 生涯規劃、家政 計算機概論、生活科技 體育 國防通識 4 健康與護理 合 計 76

47 高職農業群專業核心科目課程結構 科目 屬性 學分數 農業概論 專業知識 4 農業資訊處理 專業資訊能力 生物技術概論 科技趨勢認知 2
農業安全衛生 職場安全知能 專業實習課程 專業技能 合 計 16

48 高職農業群課程結構* 農業群 學分 百分比 部訂課程 一般科目 76 47.5 專業核心科目 16 10.0 合計 92 57.5 校訂科目
科基礎科目 科本位科目 專業糢組科目 68 42.5 *以畢業最低160學分計算

49 各科模擬之課程特色

50 農場經營科 規畫理念: 配合國家發展農業求,培養學生從事農業產銷、經營及服務等 志趣,充實職業知能、涵養職業道德、加強繼續進修能力、促進生涯發展、同時注重學生人格修養及文化陶冶,培育健全之基層技術人員。 課程安排與特色 農經科的課程設計,是以部定的核心課程為主軸,輔以地方性的特色產業的休閒農業及水耕栽培為發展重點,並鼓勵學生參與技術士的證照考試。例如成果馳名南台灣的養液栽培課程,配合新世紀生活、生產、生態三合一的的休閒農業課程及兼具經濟與美觀的藥用植物課程。

51 園藝科 規劃理念: 課程重於基礎性與實用性,以利於學生畢業後,依其升學與就業的實際需求,兼重課程的彈性與統整,使升學的同學具有基本能力,就業的同學有一技之長,以適應社會需求及脈動。 課程安排與特色 輔導學生取得園藝、造園施工丙級證照。 配合當地(屏東縣)產業特色,加強學生蔬菜專業區栽培之觀念,並發展熱帶花卉及熱帶果樹之生產。 訓練學生基本製圖、識圖能力與按圖施工之能力。

52 農業機械科 規劃理念 設計課程培養健全之動力機械相關產業初級技術人才,擔任動力機械之裝配、操作、保養及簡易修護等實務工作,其技能具備有丙級技術士之能力。 培養學生繼續進修之興趣與能力,奠定終身學習及生涯發展之基礎。 課程特色 因應時事的日新月異,科技的突飛猛進,農業機械科的課程規劃著重於基礎性及實用性,並充分利用現有的設備以利余學生畢業後,先滿足就業或升學的實際需求,再進一步能夠加深的學習。 例如本校有規劃電腦補助繪圖之乙級、丙級技能檢定場、及氣壓丙級檢定場,課程規劃有機電整合概論及實習、農業自動化概論、電腦補助製圖I、II以利學生於畢業前取得技能檢定證照。

53 畜保科 規劃理念 課程特色 培育學生從事禽畜生產、保健及畜產加工之基本知識與技能。
授與禽畜飼養、保健及畜產加工之基本知識與技能與畜產經營與管理之基礎知能。 課程特色 因應加入WTO後畜產原料肉進口量增,加強畜產加工課程,並有生鮮處理包裝、屠體切分及分級之選修。 注重小動物防疫,疾病診斷治療及寵物美容。如傳授畜產品原料冷凍屠體分切分級、生鮮處理、肉品、乳品、蛋品加工之基本知識與技能並依檢定項目加強技能,協助學生取得丙級技術士證照。 注重畜產加工講求畜產品的自動化製作及產品的多樣化。如禽畜保健概論、寵物美容等課程。 配合生物科技趨勢,引導學生走向生物技術 。

54 食品加工科 規劃理念 課程特色 培育餐飲事業作業與管理基層人材為目標。 傳授有關餐飲製備與服務技術之知能。 培養餐飲管理知能。
涵養誠信、勤奮及熱忱之人文素養及繼續進修之能力。 課程特色 傳授餐飲管理基本知識與製作之能力;包括:餐飲概論、商業概論、中西餐烹調、餐飲服務技術、調酒等課程,並兼顧職業道德與倫理的培養。

55 幼兒保育科 規劃理念 課程特色 依據技職一貫之精神,透過群的核心課程建構相近科系共同發展平台,以期發揮充分家政統整性的特質培育家政通才。
透過學校本位精神充分發揮課程的自主性,並結合社區資源,發展符合社區、家長、學生、業界需求之過程。 課程設計應該彈性化、多元化、現代化,間劇本土特色及價值觀。 課程特色 重視學生一般能力之養成。 專業科目除群核心科目為必修外,校定必修包括幼兒健康照護、教保活動設計,重視學生幼保基礎能力之養成。 內容結合社區文化並融入教學中。如手工藝課程加入客家藝品;烹飪課程加入客家菜;餐點設計課程加入客家點心等。

56 各科課程改進方向 農場經營科 教學發展特色 未來走向 共同科目:專業科目= 40﹪:60﹪

57 各科科目課程發展步驟 研擬並檢視科目教學目標是否與科發展方向一致。 研擬並檢視科目教材大綱是否與科目教學目標一致。
檢視坊間教材是否有合於科目教材大綱者,若有經教學研究會通過採用之,若無則應補充教材,或自編教材。

58 各科科目課程發展考慮方向 升學與就業應同時規劃,因此應有升學學程及就業學程之規劃。

59 各科應同時建構 課程檢核 課程評估 課程發展 廠場設備規劃整合

60 課程檢核 一、檢核各科目採用年段、學分數、部分學分是否符合本校需求、如不符合時建議的學分數及科目名稱,建議增列校定學分數以及總學分數等等。
二、全校6科及5個一般科目教學研究會,完成課程檢核。

61 課程評估 一、評估各科目採用年段、必選修、學分是否符合本校需求、不足學分數及科定學分數,本表用於專業科目與一般科目就現有上課時數,分別加以評估。 二、全校6科及5個一般科目教學研究會,完成課程評估。

62 課程發展 一、評估各科目授課年段、部定教學綱要等是否合宜? 有否調整?或自訂 ,教材採用自坊間,或由教師自編,或教師補充教材等,並列出自編教材或補充教材教師。 二、全校6科及5個一般科目教學研究會,完成課程發展。

63 廠場設備規劃整合 一、廠場設備規劃整合的理想在於統整各科目之設備及使用實習(實驗)場所,以提昇設備之使用效率,用茲經濟效益顯現,列有廠場名稱、科目名稱、主要設備、上課班級及時間等。 二、全校6科及3個一般科目教學研究會,完成廠場設備規劃整合。

64 本位課程的一些觀念(一) 校本位課程一個很重要的目標就是學校「願景」,願景的規劃與共識的形成,宜由下而上,然而校長對於目標要充分說明,提供正確的資訊,以掌握學校的轉型契機。

65 本位課程的一些觀念(二) 校本位課程除了重視社區化之外,還要重視市場需求,也就是重視業界及市場發展趨勢。

66 本位課程的一些觀念(三) 課程的規劃除了科本身專業課程的縱向聯繫外,對於課程間的橫向接軌規劃更是不可或缺,舉例言之,數學與物理的結合是不可免,如何讓學生學得更有成效,則是課程規劃者不可不加注意的。

67 本位課程的一些觀念(四) 校本位課程並非只侷限於校訂科目(包括校訂必修及校訂選修)而已,實際上連同部訂科目,都可以因應學生程度、社區特性及學校條件等,作局部的調整。

68 本位課程的一些觀念(五) 校本位課程各校不全然相同,,由於各校的學生素質、家長期望、社區特性及學校特色等不盡然相同,,所以各校宜規劃適合本校的校本位課程。

69 本位課程的一些觀念(六) 校本位課程應隨時注意學生的反應,做即時的回饋,以期讓學生有高度的興趣,而使成效提升。

70 本位課程的一些觀念(七) 所謂校本位課程其教學目標既是適應學生學習為主,因此教材之選用十分重要,選用時可以自編教材固然很好,然而也不必因噎廢食,原有坊間的教科書如果編得很好,當然可以選用,只是若覺得前後秩序不妥,可以自行更動以適應學生,部分教材之權重亦可因學生或社區的差異而調整。

71 本位課程的一些觀念(八) 校本位課程的實施,並非最完美的教學過程,但是可以在實施的過程中,思索何時,在什麼場合環境,用什麼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意願,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

72 本位課程的一些觀念(九) 校本位課程教學實施時,應事先告知學生,何以選用本教材,讓學生有整體的宏觀概念,同時對於授課內容,若有電子數位化的資料,建議掛在教師網站上,一方面可以供學生預習之用,更可以作為補救教學的資料。

73 本位課程的一些觀念(十) 校本位課程既非資源本位,亦非師資本位,更非科別本位,使選用教材及使用之教法校本位化而已矣!

74 困難與建議(一) 教師角色的改變的認知不足 ,無法體會技職一貫之精神與目的。
學校行政單位的支援能量不足 ,現行之行政體系面對多元化的選課及課程編排,常有力有未逮的感嘆。 農業類科之學生升學管道越來越窄,目前之升學學校僅剩兩所,希望保留有暢通的升學進路,使有心向學的學生能繼續進修。 專業課程學分數縮減,導致正課上課時數不足,實習課的實習亦不足,無法充分操作學習,實習只能在紙上談兵,影響學習成效甚鉅。

75 困難與建議(二) 原職校學生基本學科能力較低,英文、數學較差,對部分沒有能力或沒有意願升學的同學來說,新規劃課程因受學分限制,專業實務太少,沒有成就感的助力,較難誘發學習興趣。 專業課程節數縮減,學生無充分時間進行實務演練。 因專業科目縮減經費補助有限,造成教學上的困擾。 綜合高中納入技職一貫課程並沒有完善的配套措施,造成一貫課程之架構與現行綜合高中架構有不少不同之處需要整合。

76 結論 本校之技職一貫、學校本位之課程設計規劃,乃依照本校之地區性、文化性之特色加以評量與規劃 ,期使學生能在學習過程中減少資源的浪費,增加學習的效率。 技職一貫模擬課程預計於九十四年度實施,其中高職部分將結合高中職社區化、綜合高中之發展成果,將我國之後期中等教育帶入一個嶄新的時代 。 各校應該以多元思考的方式,以學生本位、學校本位這兩個角度思考,創造一個學校永續生存,學生終身受用的的教學氣氛與環境。

77 規劃時可參考之相關網站 *技職體系課程網站:http://course.tvc.ntnu.edu.tw/
*技職體系課程網站: *綜合規劃組網站:  *屏科大技職中心: *農業類課程中心 (位於屏科大內):

78 簡報結束 謝謝指導!


Download ppt "高級(農業)職業學校 本位課程發展與規劃經驗分享報告"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