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十四讲 健康与环境.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十四讲 健康与环境."—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四讲 健康与环境

2 考 试 内 容 单元 a b 健康 与 环境 ▲1.传染病 ①知道常见的传染病的特点 ②列举常见的传染病
第二十一讲-浮力 健康 环境 ▲1.传染病 ①知道常见的传染病的特点 ②列举常见的传染病 ③说明传染病的传播三环节及其预防措施 ▲ 2.防毒与急救 ①知道环境毒物和防毒的措施 ②列举触电、蛇虫咬伤等急救的基本方法 a b 考 试 内 容 单元

3 基础闯关训练 D C 1.从食品安全的角度出发,下列不应在市场上出售的食品是( ) A.有虫眼的青菜 B.未洗干净的土豆
1.从食品安全的角度出发,下列不应在市场上出售的食品是( ) A.有虫眼的青菜 B.未洗干净的土豆 C.未包装的大米 D.未经检疫的猪肉 D 2.下列关于癌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不断恶性增殖,耗尽患者营养 B.广泛转移扩散,最终破坏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功能 C.癌细胞释放毒素,使人中毒死亡 D.癌细胞能逃避人体的免疫监视 C

4 A A 3. 食用下列食物可能会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是 ( ) A.打开有酸臭味的罐头 B.色彩鲜艳的毒蕈 C.带有甲状腺的猪肉
3. 食用下列食物可能会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是 ( ) A.打开有酸臭味的罐头 B.色彩鲜艳的毒蕈 C.带有甲状腺的猪肉 D.喷洒过农药的青菜 A 4. 下列动物属于病原体的是 ( ) A.蛔虫 B.带痢疾杆菌的苍蝇 C.带狂犬病的狗 D.带甲肝病毒的毛蚶 A

5 知识要点梳理 1 .传染病 (1)传染病的含义:病原体引起并能在人群中传播的疾病 病原体:寄生虫、微生物 特点: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
传播三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传染病的种类很多,根据传播途径的不同可分为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 、性传播疾病

6 2. 传染病区别于非传染病的特点有: ①传染病是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原体和集体相互作用引起的; ②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③被感染的集体能产生特异性反应; ④某些传染病痊愈后能获得特异性免疫 3. 急救常识 ⑴抢救生命首先要采取的行动是排除致命因素。 ⑵当心脏和心跳都停止时的急救,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7 4.中毒 ⑴食物中毒分为细菌性中毒和非细菌性中毒。 ⑵环境毒物:一是环境中某些有毒化学物质中毒;二是进入人体会引起病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质中毒。 5.血型与输血 ⑴血量:为体重的7%~8%,分为循环血量和储备血量 ⑵血型:由红细胞上的凝集原种类决定,⑶输血原则: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异型输血主要考虑供血者的红细胞中的凝集原和受血者的血清中的凝集素是否会相互作用而发生红细胞凝集。

8 典型例题解析 【例1】随着饲养宠物的增加,通过动物传染疾病的机会增加,其中狂犬病是哪一种传染病( ) A.呼吸道传染病 B.消化道传染病
【例1】随着饲养宠物的增加,通过动物传染疾病的机会增加,其中狂犬病是哪一种传染病( ) A.呼吸道传染病 B.消化道传染病 C.体表传染病 D.血液传染病 【精析】体表传染病主要是指由于直接或间接与患病的人、动物接触,或者与含有病原体的土壤、水接触,病原体经皮肤进入人体引起传染病,所以又叫接触传染病。狂犬病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属于体表传染病。 【解答】C 【错因分析】狂犬咬人后往往会出血,因此学生错认为狂犬病是血液传染病。实际上血液传染病是以吸血昆虫为媒介传播,如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丝虫病、出血热等。

9 拓展训练 1.在日本等一些国家曾发生了由O157细菌引起的传染病,导致肠胃不适。许多人感染,一些人因治疗不及时而死亡。据研究,此病可能是通过萝卜苗等食物传播的。下列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O157细菌是这种病的病原体 B.这种病属于消化道传染病 C.传染病具有流行性 D.控制传染源应是预防这种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D 2.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常伴有发烧、皮疹等症状。其病毒可通过接触(手、毛巾、玩具等)传播和空气(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下列各项预防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 A.以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B.发现孩子有发烧、皮疹等症状,尽快到正规就诊 C.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饭前便后洗手,勤晒衣服和被褥 D.必要时相关幼儿园可采取暂时停课等措施,防止感染面扩大 D

10 【例2】下列关于大气环境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全球变暖,会使降水增加,农作物增产;②积极开发氟利昂的代用品以及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是保护臭氧层的有效措施③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有效措施④保护大气环境,需要全球合作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精析】目前全球性的大气环境问题主要有三个,及温室气体增多可能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危害。全球变暖会使高纬度地区融雪增加;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是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故①、③的叙述都是不正确的。保护臭氧层的关键是禁止消耗臭氧层的物质(如氟利昂)的排放;因污染不受国界限制,污染的危害具有全球性,所以保护大气环境,还应全球合作,共同行动,故②、④的叙述是正确的。所以选项C正确。 【解答 】B 【错因分析】学生对选项①,容易只看前面一半,就认为它是对的。而下面的ABCD中只有A中有①,会错选A。

11 拓展训练 1. 据报道,某市出现了假酒中毒事件,不法分子竟用工业酒精勾兑出 散装白酒,导致9人身亡。其致毒成分及中毒类型分别是( )
散装白酒,导致9人身亡。其致毒成分及中毒类型分别是( ) A.甲醇和细菌性食物中毒 B.甲醇和化学物质中毒 C.乙醇和化学物质中毒 D.乙醇和细菌性食物中毒 B 2. 我国首部《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6月1日起颁布施行,下列能保证食品安全的是( ) A.用小苏打作发酵粉烘焙糕点 B.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 C.用工业石蜡给水果上蜡“美容” D.用工业酒精勾兑饮用酒 A

12 【例3】 ⑴甲型流感是由H1N1病毒所引起的,那么该病毒是这种传染病的 。
⑵下列属于甲型流感的传播途径的是( ) A.血液 B.乳汁 C.握手 D.飞沫 ⑶小明从国外考察回来,发现自己得了甲型流感,他主动在家进行隔离。这种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⑷为了更好的预防甲型流感,很多科研工作者正在研制流感疫苗,以期使人们获得对甲型流感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属于 免疫。 ⑸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预防甲型流感? 【精析】本题集传染病的有关知识于一体。第⑴小题要求同学们掌握病 原体的概念,它是引发传染病的微生物。第⑶小题小明在家进行隔离, 是对患病的自己(传染源)进行控制。 【解答】 ⑴病原体 ⑵ D ⑶切断传播途径 ⑷人工 ⑸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 经常锻炼,增强抵抗力;一旦有人发烧,在家进行隔离。

13 拓展训练 今年4月份以来,墨西哥、美国等国暴发甲型HlNl流感疫情,世界卫生 组织已将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高到5级。我国也出现了输人性病例.
引起了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强调说,通常情况下,儿童和老年人更容易患 流感,而这次墨西哥发现的患甲型HlNl流感的病人大多是青壮年。就此 看来,甲型HlNl流感的易感人群主要是 。 (2)专家表示,这次甲型H1N1流感与1918年曾经在欧洲流行的被称为西 班牙流感相似,是可防、可控、可治的。但抗生素对治疗甲型HlNl流感 无效,因为抗生素主要是针对病原体是细菌的疾病,而甲型HlNl流感的 病原体是 。 (3)世界卫生组织宣称,大规模生产甲型H1N1流感疫苗最快要到今年7月 中旬。到那时,人们可通过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获得免疫,这种免疫 称为 免疫。 青壮年 病毒 人工

14 自选题 1.下面是最早发现抗生素一一青霉素的弗莱明先生所进行的探索过程。
①观察及对问题的认识:培养细菌的培养基中,偶然生出青霉菌,其周围没有细菌生长。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 ②进行实验:把青霉菌放在培养液中培养,然后观察这种培养液细菌生长的影响。 ③结果:这种培养液阻止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④弗莱明先生在持续的研究中分离出这一物质,分析出它的特征并将它命名为青霉素。 说明:(1)在实验室里培养细菌、真菌常用琼脂 配制成的固体培养基。[图(1)] (2)某些菌类需要添加特殊的培养液才能正常生 长。[图(2)] 请回答:

15 D (1)作为这一实验的假设,下列各项中最为恰当的是 ( ) A.青霉菌能产生有利于人类的物质 B.青霉菌污染了细菌生长的培养基
(1)作为这一实验的假设,下列各项中最为恰当的是 ( ) A.青霉菌能产生有利于人类的物质 B.青霉菌污染了细菌生长的培养基 C.青霉菌可能产生有利于细菌繁殖的物质 D.青霉菌可能产生不利于细菌繁殖的物质 (2)为了证明青霉素确实是由青霉菌产生的而不是由培养液中的其他物质产生的,则应设计对比实验,其实验方法是在对照组①的培养液中__________,然后观察 。 (3)若对照组①的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时,则证明青霉菌能产生可阻止细菌繁殖的青霉素。 (4)有人认为设立以上对比实验还不够严密,应再增加一个对照组②,其设置方法是加入已杀死的青霉菌,只有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才能充分证明青霉菌能产生可阻止细菌 繁殖的青霉素。 D 不放青霉菌 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细菌的生长不受到抑制 细菌的生长不受到抑制


Download ppt "第十四讲 健康与环境."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