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猪营养研究 回顾与展望 蒋宗勇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猪营养研究 回顾与展望 蒋宗勇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猪营养研究 回顾与展望 蒋宗勇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2 一、回顾 1、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
1980年成立中国畜禽营养研究会,后改为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许振英教授任第一任会长,张子仪研究员任秘书长。动物营养研究会的成立为学科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第一任会长 许振英 东北农大 第二任会长 杨凤 四川农大 第三任会长 张子仪 中国农科院畜牧所 第四任会长 冯仰廉 中国农大 第五任会长 卢德勋 内蒙古畜科院 第六任会长 李德发 中国农大 第七任会长 王康宁 四川农大

3 动物营养学分会猪营养专业委员会 由于猪饲养标准研究的需要,1978年成立了华北猪营养协作组和南方猪营养协作组,分别由北京农大杨胜教授和四川农大杨凤教授牵头。饲养标准工作完成后,南方组解散,华北组继续活动,并演变为全国猪营养协作组,后成为猪营养专业委员会。第一任主任为曾昭光,此后为蒋宗勇至今。 该委员会于1993年举行第一次全国猪营养学术研讨会,也是许振英教授生前参加的最后会议。此后在四川万县、广州、云南昆明召开,今年在哈尔滨举行纪念许振英教授百年诞辰之际,举行了第五届全国猪营养学术研讨会。

4 2、人才培养 动物营养讲习班( ) 经许振英教授提议,农业部批准由东北农大举办全国动物营养讲习班,连续五年暑假在哈尔滨举行。我国动物营养界老前辈:许振英、杨诗兴、杨凤、杨胜、戎易、刘金旭、李永禄、冀一伦、冯仰廉、张子仪、王和民、马承融、周毓平、韩友文、彭大慧等先后讲课,培养我国动物营养中青年科技工作者,以解决“文革”后的人才断层问题。

5 动物营养学研究生培养 1978年开始我国恢复研究生培养工作,许振英教授为第一位动物营养学博士生导师,杨凤、杨胜、杨诗兴、刘金旭等为硕士生导师,实际上“文革”前杨胜、杨诗兴等就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目前,东北农大、中国农大、四川农大(为国家动物营养学重点学科)、内蒙古农牧大、华南农大、浙大、南京农大、华中农大、中国农科院畜牧所等高等院校均可以招收博士生导师。研究生培养制度的设立为我国动物营养学科和饲料工业、养猪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

6 3、中国猪饲养标准的制定 历史进程 1956年许振英教授参加国家科技远景规划的制定时,提出“我国饲料营养价值评定与畜禽饲养标准研制”的规划,但一直被束之高阁。 1976年许振英教授翻译了美国NRC猪饲养标准(1973)。 1978年由许振英教授牵头、五个畜牧所和三个农学院专家组成的课题组,开始了我国猪饲养标准的制定工作。 1978年以NRC猪饲养标准(1973)和哈尔滨白猪饲养标准为基础编制“生长育肥猪、妊娠和哺乳母猪等的猪饲养标准草案”。 1983年我国肉脂型猪饲养标准的编制。 1986年我国瘦肉型猪饲养标准正式成为农业部标准。 2004年由中国农大、广东农科院畜牧所、四川农大等对国家猪饲养标准进行全面修订,成为新版国家饲养标准。

7 主要进展 86年版国家猪饲养标准 仔猪营养方面:空白,全部抄美国标准; 生长育肥猪主要对象是三元杂猪,含25%本地猪血液;
母猪营养主要是本地母猪和二元杂猪(50%本地猪血液); 主要确定了能量、蛋白质、赖氨酸、硒、锌需要量; 其他营养需要抄美国标准。 尽管这个并不完善,但对我国饲料工业和养猪业发展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8 新版国家猪饲养标准(2004) 主要对象:纯三元杂猪(杜长大或杜大长)
生产性能:以广东和其他省的平均值,低于广东,高于其他省,也低于美国标准; 仔猪营养需要:全部以广东实测的数据为依据确定; 生长育肥猪营养需要:以美国的营养需要模式基础,生产性能以全国五大区平均计算,以广东实测数来校正; 母猪营养需要:以美国模型为基础,中国二元杂猪(长大或大长)性能为依据确定;

9 能量需要以消化能为单位,统计大量试验报告的数据而确定;
蛋白质需要:实测数据,结合无脂瘦肉增重的推算而得; 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实测,其他氨基酸按理想氨基酸模式推算的,同时列出了可消化氨基酸需要量; 维生素A实测,其他维生素抄美国标准; 微量元素:硒、锌需要量按86年版,其他微量元素按照美国标准; 常量矿物元素:以广东实测的数据确定。

10 4、饲料成分与营养价值评定 80年代中国饲料成分与营养价值表:张子仪院士牵头,全国专家参与,较详细列出了我国饲料成分与营养价值;
90年代定期发布我国饲料成分与营养价值数据库,主要依据80年代数据,每年根据全国发表的数据加以修订,反映了全国平均水平; 80年代以后,国内基本没有开展饲料消化能测定,90年代以来,中畜所、广东畜牧所、四川农大、长沙农业现代化所、中国农大等开展了饲料氨基酸消化率测定,新版饲养标准的氨基酸消化率数据主要参考国内测定数据。

11 5、仔猪营养与乳猪料研究 80年代中后期,正大公司311乳猪料风行全国,各地饲料厂纷纷效仿,迫使猪营养界纷纷开始研究乳猪料,打倒311乳猪料成为全国营养界的“头等大事”; 1991年国家设立“仔猪营养需要与饲料配制技术研究”,由戎易教授和蒋宗勇主持研究;随后“九五”、“十五”也设立仔猪营养与饲料研究课题,目前依然是国内研究最多的领域; “八五”期间我们确定以3周龄断奶为目标的乳猪料研究,“九五”、“十五”我们确定以2周龄断奶为目标的教槽料研究,现在国内企业的教槽料、乳猪料、代乳料产品质量完全可以与国外产品相媲美。 乳猪料、教槽料产品的研究带动了饲料原料、饲料添加剂、饲料加工技术研究与技术进步。

12 6、饲料添加剂的研究 70年代末期,国内对饲料添加剂还没有认识,由于医学界对克山病的研究,带动了动物营养界对微量元素硒的研究,以四川、黑龙江缺硒地区的四川农大、东北农大为代表首先开展猪硒缺乏症的研究,80年代以微量元素为主要成分的饲料添加剂风行全国,小包包微量元素预混料大行其道!比如广州军区的翠竹牌添加剂大家也许还记忆犹新! 抗菌促生长添加剂:80年代土霉素、高铜、喹乙醇等添加剂研究和应用十分普及,90年代有机砷、杆菌肽锌、盐霉素、新霉素等,到现在抗菌促生长添加剂依然是主流;

13 赖氨酸、维生素、胆碱等必需营养添加剂:经历80年代以来进口,90年代逐步国产,现在赖氨酸等添加剂基本国产化,科研工作的长足进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益生素研究:80年代使用酵母饲料,90年代开始酵母、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培养物逐步得以使用,特别是由于90年代后期人们对抗生素使用的忧虑,益生素越来越受到重视; 复合酶制剂:90年代以珠海溢多利复合酶为代表,随后复合酶制剂风行全国,研究工作也得以推动; 有机酸、有机铁、有机硒、天然抗氧化剂等在90年代后期日益受到广泛使用; 瘦肉精在90年代中后期曾风行全国,由于其中毒事件的发生,农业部明令禁止,同时使全社会对配合饲料特别是饲料添加剂的安全产生了广泛的忧虑,瘦肉精事件让全国养猪业和饲料工业蒙受巨大打击,失去信誉。

14 7、猪肉质量安全的饲料问题 由于瘦肉精和抗生素滥用,全社会对猪肉质量安全问题忧心忡忡,进入21世纪,猪肉质量安全的营养调控成为营养界最热门的研究; 无抗、低排饲料配方研究:通过使用安全绿色饲料添加剂,使配合饲料无抗生素,猪排放的氮、磷和臭气等降低,作为健康养殖最主要的技术成为国家“十一”攻关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肉质的营养调控及其机理研究:市场对优质猪肉的需求,国家首次设立动物营养领域的重大基础研究项目也锁定猪肉品质研究; 调控猪肉品质的饲料添加剂产品热销:有机铁、有机硒、异黄酮、镁制剂、共轭亚油酸、中草药添加剂等。

15 二、差距与遗憾 1、饲养标准是一个遗憾的标准!
86年版到04年版时隔近20年,营养需要研究一直不能列入重点研究课题。我们多年努力,最后国家只给了编制标准的钱,而不是研究营养需要的钱。当我们编制标准的时候,所能找到的营养需要研究报告很少,只有广东省农科院畜牧所、中国农大等单位的一些工作。我们只能借住美国标准的模型和仅有的研究报告,母猪营养需要、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的研究报告基本没有。所以全面修订标准十分困难,许多指标想修订而没法修订,只能是一个遗憾的标准。

16 2、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基本停顿 80年代张子仪先生的中国饲料成分与营养价值表用了20多年,尽管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但发挥很大的作用。20多年来,再也没有人和钱去继续这项工作,仅有的一些关于饲料氨基酸消化率测定工作,而且数据还残缺不全。实际上很多技术人员在算饲料配方是不得不搞一套自己的本本加经验的饲料成分表。 对新开发的饲料原料不光没有消化能、氨基酸数据,连基本的六大营养成分都没有,更谈不上提供数据去指导生产实际。

17 3、饲料原料和产品质量控制研究无人问津 饲料原料的质量管理对生产企业十分重要,但长期以来没人研究,企业也一筹莫展;
饲料工艺、产品质量控制等研究,工业界不屑一顾,农业界一窍不通,只有靠企业自己摸索,所以同样配方出来不同质量的产品; 当然正如张子仪院士所忧虑的:农村养猪的营养问题基本无人问津,毕竟我国是农村养猪为主。

18 4、科研的无奈 象营养需要、饲料营养价值评定这样的基础工作很难得到政府的支持,也不能发表高档的SCI文章,作了也是吃力不得好。
研究生论文要“高精尖”,导致毕业生知识狭窄,动物营养硕士、博士毕业不会搞饲料配方,更不懂养猪。面对生产实际提出的新课题,没有兴趣和能力去解决。

19 三、展望 1、营养需要研究 母猪营养需要研究 新生仔猪营养需要研究 猪营养需要的动态模型研究 维生素与微量元素需要量研究 农村养猪的营养问题

20 乳猪还需要更多的‘‘营养” 理论:30.0kg 实际:不到20.0kg 20 28 35 65 日龄:天

21 仔猪断奶前后食入能量(ME)的情况 ME(kcal) B ● A ● 母乳中的ME:7025kcal(19%DM) 7 14 21 28
仔猪能量理论需要量 仔猪实际能量摄入量 A 母乳提供的能量 母乳中的ME:7025kcal(19%DM) 7 14 21 28 31 35 42 日龄(天)

22 不同水平精氨酸对新生期仔猪体重、 体增重和日增重的影响
指 标 Item 组 别 Group 对照组 0.4%Arg组 0.8%Arg组 体重(kg) 初生重 2.07±0.01 1.99±0.07 2.08±0.08 14日龄体重 3.28±0.12 3.36±0.04 3.37±0.03 21日龄体重 5.54±0.32 5.79±0.09 5.76±0.19 体增重(Kg) 4-14日龄体增重 2.03±0.19 2.11±0.05 2.08±0.05 15-21日龄体增重 2.23±0.13 2.39±0.08 2.41±0.15 4-21日龄体增重 3.40±0.24 3.82±0.08 3.62±0.12 日增重 (g/d) 4-14日龄日增重 121.00±12.90 137.00±4.56 128.25±1.32 15-21日龄日增重 318.23±18.51 341.48±5.63 344.18±10.75 4-21日龄日增重 219.60±11.88 239.05±4.06 236.18±4.83

23 2、饲料营养价值评定与饲料质量控制 消化代谢试验方法研究 饲料营养价值评定与数据库的充实更新 饲料原料质量管理与控制技术
饲料原料质量的改进技术 饲料产品:预混料、浓缩料、全价饲料生产工艺与质量管理

24 3、安全绿色饲料添加剂研制 抗生素的替代产品研制 肉质改良的安全饲料添加剂 有机微量元素的研制与测定 生物活性物质的利用
改善母猪生产性能的饲料添加剂研制

25 4、母猪、种猪和仔猪营养代谢调控 母猪胎儿生长的营养调控(宫内生长迟缓) 母猪乳腺发育和代谢的营养调控 仔猪胃肠发育和营养物质吸收的营养调控
仔猪胃肠免疫功能发育的营养调控 仔猪胃肠微生态环境的调控技术

26 5、肉质的营养调控技术研究 肉质形成机理研究 肉质影响因子研究(营养成分、饲料添加剂、环境、运动) 改善肉质的调控技术 宰前饲料配方研究

27 美国因猪肉质量异常导致的经济损失($/kg)
肉质指标 1993 2003 Two-toned color 双色调肉 0.27 0.43 PSE 苍白,柔软,渗出性肉 0.34 0.90 DFD 深色,坚实,干燥肉 0.01 0.00 WHC 系水力低下 NA 0.50 Ecchymosis 皮下淤血 0.49 0.03 Marbling 大理石纹 Mike Ellis,2004

28 因肉质差对我国养猪业造成 的经济损失 据FAO统计,2005年我国及世界猪肉产量分别为1.02 亿吨和5000万吨,如因保水力不良造成多损失1%重量, 则将分别损失100万吨和50万吨食肉。 若将各种因营养调控不当造成的损失累计起来,则每 年我国因肉质差造成的经济损失将超过1亿元。

29 6、学科交叉对动物营养学研究的提升 和分子生物学交叉,催生分子营养学 和免疫学交叉,催生免疫营养学
和有机化学合成、发酵技术、有机提取技术交叉,催生新的饲料添加剂诞生 和分子遗传学交叉,探索营养与遗传的互作 以猪为动物模型,研究人类营养代谢疾病的防治(糖尿病、肥胖病、动脉硬化、冠心病、脂肪肝等)

30 谢谢您静听! 6、学科交叉提升营养学研究的深度 以分子生物学手段提升动物营养学研究,形成分子营养学;
以免疫学理论提升动物营养学研究深度,形成免疫营养学; 以基因组学与营养学结合,探索营养与遗传的互作; 营养对疾病发生和进程的影响; 以猪为模型研究人类营养代谢疾病(糖尿病、肥胖病、动脉硬化等) 谢谢您静听!


Download ppt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猪营养研究 回顾与展望 蒋宗勇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