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高科技產業-鋼鐵產業 運管二甲 93114107 江信慧 93114112 鄭卉雯 93114137 許真菁 93114140 王乙媗 93114143 郭亭攸.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高科技產業-鋼鐵產業 運管二甲 93114107 江信慧 93114112 鄭卉雯 93114137 許真菁 93114140 王乙媗 93114143 郭亭攸."—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高科技產業-鋼鐵產業 運管二甲 江信慧 鄭卉雯 許真菁 王乙媗 郭亭攸

2 -大綱- 競爭分析 SWOT分析 結語&建議 產品介紹 現況&趨勢 未來演進&發展

3 緒論 鋼鐵工業為衡量一國國家工業生產之重要指標,常被視為國力強弱表徵,也因為鋼鐵工業產業鏈範圍廣,所以政府不得不採行強硬手段保護鋼鐵工業。鋼鐵產業上中下游關聯性廣,鐵礦、焦煤等煉鋼原料,屬鋼鐵業之上游。鋼筋的原料為小鋼胚或廢鋼,以小鋼胚為原料者,稱之為「單軋鋼廠」;以廢鋼為原料者,則稱為「電爐鋼廠」。條鋼類產品以小鋼胚為基本原料,經加工後可生產棒鋼、型鋼、鋼筋等。平板鋼類產品以扁鋼胚為基本原料,其可製成鋼板、冷熱軋鋼捲等。鋼鐵下游則為建築、機械、汽車、造船、鐵路、石化、家電與貨櫃等八個主要行業鋼材消費比重較高。

4 產品介紹 *平板類鋼:國內鋼鐵業分上、七、下游結構,其中→上游產品(扁鋼胚、大鋼胚)僅中鋼一家;中游則以扁鋼胚為原料,生產鋼板、冷熱軋鋼品;下游以冷軋鋼品、鋼板為原料,加工生產電磁鋼片、鋼管鍍烤鋅鋼品。 *條狀類鋼:以生產H型鋼、鋼筋、棒鋼、型鋼及盤 元為主。 *型鋼:可為I型鋼、H型鋼、U型鋼、角鐵、及其他型鋼。其中以H型鋼需求量最大。 *特殊鋼:大量使用高價的鎳、鉻等金屬原料,所以具耐蝕及抗氧他的特性。

5 產品介紹(續) *棒線類鋼品:以小鋼胚為原料,經由加熱、軋延及冷卻等加工程序而成,一般可分為直棒、捲鋼棒、及線材,而後兩者亦通稱盤元。
*鋼筋:鋼筋主要的原料為小鋼胚或是廢鋼。 *鍍鋅面鋼品:一般包括含熱浸鍍鋅、冷浸鍍鋅、電鍍鋅及鈑鋅後的彩色鋼片(以鍍鋅為底材),具有耐蝕性,在海島型氣候下的台灣就特別重視! *冷熱軋鋼品:其本身可產製鋼管、鍍鋅輕型鋼、貨櫃、容器(如瓦斯鋼瓶)等、同時也是產製冷軋的材料,而冷軋鋼品又是鍍鋅、彩色鋼片,及馬口鐵、電磁鋼片之底材,所以其關聯效果較大。

6

7

8 全球現況與趨勢 2001年全球鋼鐵供過於求,鋼價掀起割喉戰,OECD(經濟暨合作發展組織)發起全球粗鋼分階段減產1~2億噸運動
2002年由於中國大陸工業化的鋼鐵需求帶動及全球經濟景氣復甦之下,全球鋼鐵工業谷底反彈,鋼價止跌回穩,出現三年榮景態勢。 據2004年國際鋼鐵協會(IISI)統計顯示,自2002年起,全球粗鋼產量以每年6%以上速度成長,2004年全球粗鋼產量達10.54億噸,突破10億噸,創歷史新高。 亞洲為90年代主要粗鋼產區,其中國大陸粗鋼產量居全球之冠,2004年中國大陸粗鋼產量占全球產量逾25%,中國大陸自2002年開始每年20%之驚人速度攀升,IISI預估2005年中國大陸粗鋼產量將占全球30%。

9 全球現況與趨勢(續) 無論由全球粗鋼生產量或鋼材消費量觀看,中國大陸對於鋼鐵產業之政策,足以影響全球鋼鐵市場,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更為影響全球鋼鐵價格之重要驅動力。鋼鐵價格於2002年迅速反彈之原因,分為兩部分,一為「需求拉動」,主因為中國大陸鋼鐵市場需求邁入高速成長期、美國啟動201貿易安全防衛措施、俄羅斯鋼品不再低價輸出;另一為「成本推動」,令2003年~2004年鋼價能緊接著2002年之力道持續飆漲,其包括中國大陸產能陸續開出使得其對煉鋼原料需求大增、煉鋼原料(鐵礦石、廢鋼,鎳等原料)價格暴漲、海運設施不足導致運費上揚。

10 2004年至2005年國際鋼鐵季價格指數

11 台灣鋼鐵市場現況與趨勢 今年台灣鋼鐵工業發展氣勢如虹,各鋼廠不僅彌補過去之營業虧損,於獲利與營收上更是亮眼,一吐沈潛十年低迷陰霾之氣。根據IISI年報統計,今年台灣粗鋼生產量為1.93億噸,較去年成長2.1%。國內鋼鐵產業景氣2002年與全球鋼鐵景氣同步回溫,國內高鐵、高雄捷運、九二一重建、房地產回春,諸多重大國家建設公共工程,使得國內對鋼品之需求大為提升,在連鎖效應之下,帶動海運、水泥、煉焦煤、建築等產業營收拉出長紅。

12 未來演進---趨勢 全球鋼鐵市場在1999至2001年間歷經了一段相當不景氣的時期,一方面受到整體市場供過於求的影響,另一方面鋼品貿易市場的競爭激烈,使得全球鋼價持續探底,在2001年跌落到近20年的低點。也由於景氣不佳,國際鋼鐵大廠紛紛降價求售,造成市場出現惡性削價競爭局面,使得國內外鋼廠都出現營收、獲利均大幅衰退的情況。 從全球各地的聯盟整併案例來分析,還可以觀察到三個重要的趨勢:

13 未來演進(續) 第一、由於擁有廣大的內需市場做後盾,使得中國大陸廠商成為炙手可熱的聯盟目標對象,包括日、韓、美、歐等國的鋼廠都積極參與與大陸廠商的合作投資計畫案。而具有獨特技術優勢的日本鋼廠,則為美歐鋼廠鎖定為技術合作夥伴的首選目標。 第二、目前來說,跨越區域市場的聯盟合作已經相當普及;但在橫跨區域市場的整併案例還不算多,碳鋼部分的案例有U.S. Steel購併位於斯洛伐克的VSZ;不銹鋼個案則有西班牙的Acerinox購併南非的Columbus、歐洲的Arcelor購併巴西的Acesita與美國的J&L。未來鋼鐵業整併確實很有可能繼續朝向全球化的整併模式來邁進。

14 未來演進(續) 第三、隨著鋼鐵產業版圖的整併發展,在各區域市場中的龍頭企業逐漸浮出檯面。目前美國鋼鐵業形成International Steel Group(ISG)、US Steel和Nucor三大集團鼎立的局面。在歐洲,有Arcelor、LNM Group、Corus Group、Thyssen Krupp、Riva五大鋼鐵集團。在日本有已經合併的JFE Group,以及正進行聯盟合作的新日鐵、神戶、住友,形成兩大集團勢力爭鋒的情況。在俄羅斯,EvrazHolding成功整併了Nizhny Tagil、Zapsib、Kuznetsk三家鋼廠,而Magnitogorsk與Novolipetsk也正協商合併事宜。這些龍頭企業已經顯著地在區域市場中,拉大與其他競爭者在生產規模上的差距。

15 未來演進-併購風潮&例子 為因應這種不景氣局面,企業加快了結構調整,展開聯手組合式的合併。歐洲鋼鐵委員會於2001年11月21日正式批准法國Usinor鋼鐵公司、盧森堡的Arbed集團和西班牙的Aceralia公司的合併申請,三國鋼鐵企業合併為Arcelor後,其生產規模遠遠超過目前排名世界第一、二名的浦項(Posco)鋼鐵公司和新日鐵(Nippon),它們的年產能各僅為2700萬噸左右。同時也遠遠超過其在歐洲的競爭對手Corus集團公司(年產能為2200萬噸)、LNM集團公司(年產能2100萬噸)和Thyssen Krupp鋼鐵公司(年產能1700萬噸)。 自從歐洲三大鋼鐵公司於2001年年初宣佈合併計劃後,大大推進了全球鋼鐵業的合併重組過程,其中包括日本川崎鋼鐵公司與日本NKK鋼管公司宣佈合併;新日鐵與法國Usinor鋼鐵公司宣佈合作協定;西班牙不銹鋼製造公司收購了南非哥倫布不銹鋼廠。

16 美國的第一大鋼鐵企業USSteel與第三位的企業BethleHem正在就兩公司合併問題進行協商。兩者合併後,其年粗鋼的生產能力為2000萬噸。這兩家公司的總裁都表示:合併的目的是要建立起具有國際先進技術水平和優勢競爭力的新企業,除兩者在進行合併協商外,還有4家鋼鐵企業,其中包括LTV、WHX、Weirton公司、Ispatinland等也已經參與進了合併談判之中。如果這6家鋼鐵企業合併事項成功,新的合併企業的年粗鋼生產能力將達到3500萬噸的規模,成為僅次於Arcelor(4600萬噸)的世界第二大鋼鐵企業集團。 全球鋼廠目前正進行著一波波的合併風潮,二月中旬法國的Usinor、西班牙的Aceralia及盧森堡的Arbed三個鋼廠宣佈合併,再度震撼國際鋼鐵業。我國的中鋼亦表示,面對世界區域整合及經濟規模擴大的競爭優勢,未來不排除在國內尋求合併對象,使台灣鋼鐵業能在國際市場維持一定的競爭能力。

17 未來發展 2005年初,中國大陸加強調控政策,積極抑制鋼品出口,鋼材出口退稅由13%降為11%,欲藉由此政策降低鋼品出口意願之際,連帶使得鋼原料進口亦將減少,中國大陸需求遞減造成全球鋼鐵市場交易波動。我國鋼鐵產業面對中國大陸貿易依存度深,鋼鐵下游產業即使外移到中國大陸,亦是向國內尋求料源,使我國更應確保煉鋼原料來源。台灣礦產不足,煉鋼原料幾乎完全仰賴進口,在我國面對煉鋼材料供不應求的困境,未來應分散佈局煉鋼原料來源與簽訂長期合約,確保煉鋼材料之長期供給。

18 未來發展(續) 再來,政府在國內鋼品缺乏,為平衡國內鋼品市場時,開放進口各國鋼品之際,應嚴控低品級鋼品進口量,避免升級轉型中之鋼廠選擇低價格的進口貨走回頭路,生產低階鋼品進而間接降低我國在國際鋼鐵市場之競爭力。 而提升我國競爭力方面,中鋼轉投資的中龍(前身桂裕)與台塑大煉鋼廠規劃興建中, 2005年2月談論的「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若鋼廠能如期完成,預估2015年時,台塑、中鋼、中龍鋼產量將達三千萬噸,鋼產量的增加,可提升我國對國外礦產之議價談判空間。台灣鋼鐵業依鋼鐵消費量來看,已邁入成熟期,未來發展方向應加強研發能力,生產高附加價值產品,而投資與行銷市場亦應著放在海外新興市場,以使台灣鋼鐵產業方能永續經營。

19 競爭分析 藉由成本面、效率面、以及個別廠商的營運績效表現分析我國鋼鐵業之國際競爭力強弱 成本面
從每噸冷軋的稅前成本比較圖來看(如圖一),各國的冷軋稅前成本約在350至500美元左右。其中,美國的冷軋生產成本最高,其次的日本、加拿大、德國、法國、英國等國也都在400美元以上。我國的冷軋生產成本略低於400美元,頗具競爭力。不過,中國大陸與南韓的成本更低,約在350美元左右的水準而已。按各細項成本來分析,各國生產成本的落差,最主要是應該是來自於勞動成本的差異所致。

20 圖一 各國冷軋稅前成本比較(2001年4月) 資料來源:World Steel Dynamics,轉載自2001年9月CSFB Global Steel and Building Materials Conference中Rautaruukki Group簡報資料

21 效率面(勞動生產力) 若從每公噸冷軋軋延所需的工時比較圖來看(如圖二),可以發現各國在勞動生產力上的差異相當懸殊。勞動生產力最低的印度,軋延每公噸冷軋所需的工時高達38左右,勞動生產力最高的義大利則僅需4個工時,我國大約在5個工時的水準,與歐美先進國家僅有些許差距。反觀勞動成本最低的中國大陸,其勞動生產力則明顯偏低,每公噸冷軋約需22個工時。

22 圖二 各國冷軋勞動生產力比較(2001年) 資料來源:World Steel Dynamics,轉載AISI出版之American Steel & Domestic Manufacturing

23 個別廠商經營面 EBITDA(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Tax, Depreciation and Amortisation)是指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的利益。EBITDA為目前常用以反映經營績效的會計指標之一。從包含中鋼在內的八大鋼廠(TATA、浦項、新日鐵、中鋼、Thyssen Krupp、Nucor、Corus Group、ISPAT)其EBITDA佔營收淨額的比重來看,如圖三所示,1999至2002這四年期間,中鋼EBITDA佔營收淨額之比重一直是八鋼廠當中最高的,在2001年度,EBITDA佔營收淨額的比重還一度突破35%,足見中鋼經營績效表現之優異程度。

24 圖三 八大鋼廠EBITDA比較 資料來源:TATA STEEL簡報

25 兩岸鋼鐵產業S.W.O.T分析 台灣地區優勢: 1.普通鋼與特殊鋼雙軌並行發展。 2.上、中、下游體系完整。
1.普通鋼與特殊鋼雙軌並行發展。         2.上、中、下游體系完整。             3.財務結構良好,管理及行銷能力強。       4.外移廠商對國產鋼料忠誠度高。 大陸地區優勢: 1.鐵礦砂、焦碳、石灰等煉鋼原料充足。 2. 充沛勞力、人工成本低廉。 3.土地廣闊,建廠成本低。

26 S.W.O.T分析(續) 台灣地區弱勢: 1.鋼鐵原料供應不足,但下游鋼品卻供過於求。 2.研發經費投入及技術人才培育不足。
台灣地區弱勢:                 1.鋼鐵原料供應不足,但下游鋼品卻供過於求。    2.研發經費投入及技術人才培育不足。        3.國內鋼鐵經營環境日趨嚴峻(勞工缺乏、工資上揚、土地成本高漲、深水港開發不易等)。      4.產業集中度過低,企業組織結構欠佳。 大陸地區弱勢: 1.資金較缺乏。 2.除重點大廠外,一般中小型廠商設備老舊,生產效率低。                   3.管理技術不良,生產力偏低。

27 S.W.O.T分析(續) 台灣地區機會: 1.內需建設陸續推動,促進鋼鐵需求增加。 2.台海兩岸經貿往來增加行銷運作與產能消化之空間。
1.內需建設陸續推動,促進鋼鐵需求增加。        2.台海兩岸經貿往來增加行銷運作與產能消化之空間。      3.國外技術與設備之引進,及與國外鋼廠的策略聯盟,有利降低成本,增強國際市場競爭力。                           大陸地區機會: 1.推動經濟改革與重大建設(如奧運、西氣東輸等),潛在市場大。                            2.國外資金、技術湧入,協助更換設備降低成本,提高生產力。 3.鋼材消費進入成長期,鋼材需求快速成長且產品結構,平板類鋼材大量仰賴進口。                            

28 S.W.O.T分析(續) 台灣地區威脅: 1.下游加工業者外移,且外移廠商用料當地化為長期趨勢。
1.下游加工業者外移,且外移廠商用料當地化為長期趨勢。      2.CO2等溫室氣體排放管制,加重鋼廠經營成本。    3.傾銷及反傾銷風潮。                                 大陸地區威脅: 1.政經政策變化頻繁。 2.大量進口鋼材之衝擊。 3.傾銷及反傾銷風潮。

29 結語&建議 鋼鐵產業電子化的重要可分三個層面來談,一為對企業本身,二為企業與企業間,三為產業整體
網路人口只會增加,不會減少,誰也不能否認網路在未來的影響力。網路無國界之特性,更加速競爭環境之國際化、全球化,企業所面對之競爭對手因而也不再侷限於國內,競爭型態也從以往企業個體的競爭,發展為整體供應鏈之團隊競爭,在如此高度、複雜的競爭環境下,企業要永續經營並保有競爭力,企業電子化便成為刻不容緩的重要課題。

30 資料來源:WSD、Gartner Group/金屬中心ITIS計畫整理
圖1 全球電子商務交易規模示意圖 資料來源:WSD、Gartner Group/金屬中心ITIS計畫整理

31 表1 主要製造業實施電子商務可節省成本之預估
表1 主要製造業實施電子商務可節省成本之預估 產業別 預估可節省成本之比例 航太機械業 11% 化學業 10% 通訊業 15% 電子零件業 39% 機械業 22% 鋼鐵業 資料來源:Peter Keen& Mark McDonald(The eProcess Edge)/金屬中心ITIS計畫整理

32 附件… 資料來源: http://www. jennan. com. tw/news/03. htm http://www. itis
附件… 資料來源: ~The end~


Download ppt "高科技產業-鋼鐵產業 運管二甲 93114107 江信慧 93114112 鄭卉雯 93114137 許真菁 93114140 王乙媗 93114143 郭亭攸."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