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授课教案 目 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商品经济及其运行的基本规律 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授课教案 目 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商品经济及其运行的基本规律 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授课教案 目 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商品经济及其运行的基本规律 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目 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商品经济及其运行的基本规律 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第四章 资本的运行 第五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 第七章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

2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第一章 导 论 (一)原始社会人们在长期的经济活动实践中萌生了一些经济思想和经济观念
第一章 导 论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一)原始社会人们在长期的经济活动实践中萌生了一些经济思想和经济观念 (二)奴隶社会出现了最早的经济学说 1、色诺芬的《经济论》是古西方最早的经济论著 2、亚里斯多德概括了奴隶主家庭管理的两个方面的内容 (三)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而逐渐形成的 1、重商主义 2、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 1、历史背景 、思想来源

3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1、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劳动过程的三要素 3、生产力 (二)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生产关系 1、只有处理好人们之间的生产关系才能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2、生产关系作为物质利益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中的基础性关系

4 (三)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关系
1、生产关系的概念 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为基础的,由生产、分配、消费关系组成的有机联系的体系 2、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辩证关系 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是由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决定的,它对其它的三种关系起着决定作用 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 3、经济体制 (四)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揭示支配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经济运动规律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阐明了支配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经济运动规律 2、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是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4、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动力规律

5 三、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意义和研究方法
(一)意义: 1、掌握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树立和巩固共产主义人生观。 2、认识资本主义经济的实质及其在当代的新特征,学会借鉴资本主义一切放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 3、加深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提高我们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4、增长经济理论知识,使我们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二)方法 1、唯物辩证法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 2、科学的抽象法和历史的逻辑的统一方法

6 第二章 商 品经济及其运行的基本规律 一、商品的二因素 第一节 商品 (一)商品的使用价值
第二章 商 品经济及其运行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 商品 一、商品的二因素 (一)商品的使用价值 1、商品的概念:商品是用来交换,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2、物品的使用价值 3、商品的使用价值: a.使用价值是指物的有用性或效用,即物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b.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与任何一般物品的使用价值一样,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c.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一般物品的使用价值相比的特点是:它是社会的使用价值,要满足别人的需要,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7 (二)交换价值和价值 1、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关系或比例。 2、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 3、交换价值和价值关系: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或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4、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a.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b.使用价值是一切产品共有的属性,价值则是商品特有的属性 。 c.价值的存在必须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而使用价值的存在并不以价值的存在前提。

8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一)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1、具体劳动是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由劳动的目的、对象、工具、方法、结果决定。 2、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永恒条件,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3、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但具体劳动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使用价值是自然物质和劳动两个要素的结合。 (二)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1、抽象劳动是撇开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2、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经济特有的范畴。 3、抽象劳动使价值的唯一源泉,在价值中不包含任何自然物质原子。

9 (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统一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两重属性,但不是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它们是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 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特殊性来看的,各种不同劳动有质的不同。而抽象劳动是从劳动的共同性来看的,没有质的不同,只有量的差别。二者既有矛盾,又是统一的。 统一性表现在:商品生产者在进行具体劳动时,也就支出了抽象劳动。二者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矛盾性表现在: 1、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关系,抽象劳动反映的是社会生产关系; 2、具体劳动是劳动的永恒范畴,存在一切社会形态,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在商品经济中表现充分,因而是历史范畴。

10 (四)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
首先,劳动的二重性理论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以往的经济学家创立了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但不了解劳动的二重性,从而不能正确地解释生产商品的劳动不同怎么进行比较等问题。 其次,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剩余价值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运用劳动的二重性理论,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从而创立剩余价值理论 。 再次,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发展和应用科技,改进结合方式,加强经营管理,发展社会生产力奠定了理论基础。 最后,为揭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建立完整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奠定了基础。

11 三、商品的价值量 (一)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既然商品价值是由人类劳动创造的,是人类劳动在商品体内的凝结,那么价值量就应该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来决定,而劳动量又是按劳动时间来计算的,所以生产某商品所花费的劳动时间越多,某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但价值量的决定是一个社会过程,不是个人行为,所以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时间不是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主客两方面)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形成: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竞争自发形成的,对商品生产者的命运至关重要。如果商品生产者生产单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如果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多余的劳动得不到社会承认,就会处于不利地位,甚至破产。反之,就会在竞争当中处于有利地位,获得更多的利益。

12 (二)劳动复杂程度与价值量 生产不同商品的劳动的复杂程度是有差别的。因此,在比较不同商品的价值量时,不仅需要将生产他们的各种具体劳动看作是无差别的抽象劳动,并且需要将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化为复杂程度相同的劳动。而不能简单地按劳动时间的长短来确定价值量,所以我们把生产商品的劳动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1、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简单劳动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与培养的一般劳动者所能胜任的劳动。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以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才能从事的劳动。 2、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分 二者的区别不是由自然或生理条件决定的,而是由社会条件主要是由社会分工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差别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程度决定的。因而这种区别具有相对性,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区别的标准是不同的。 3、商品价值量的计算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计量尺度是简单劳动,复杂劳动是自乘或倍加的简单劳动,其折合比例是长期交换中自发形成的。

13 (三)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 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 1、劳动生产率的含义 劳动者生产某种产品的效率或能力。 2、劳动生产率的表示方法: 一是一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二是以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来表示。 3、影响劳动生产率水平的因素: 劳动生产率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生产中的各种经济和技术因素。如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形式、生产资料的质量和效能、自然条件的优劣等。

14 4、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研究劳动生产率和价值量的关系,要注意区分两种不同情况: 一种情况是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劳动生产率高,则单位时间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就多,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降低,反之,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增加; 另一种情况是: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单个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没有关系,因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但商品总量与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因为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越高,商品的数量就越多,从而商品的价值总量越高。

15 四、新的技术革命与商品价值决定 新技术与商品价值创造的关系是:
第一,新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新生产力代表更多的劳动生产率。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增加社会财富总量,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第二,应用新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创造出更多的剩余价值。 第三,个别企业首先采用新技术,可以增加企业利润,有利于企业发展。 第四,新科技会培养和训练生产技能更多的工,水平更高的经营管理人员,从而在单位时间里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第五,新的科技革命扩大了生产劳动的领域。

16 五、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存在着一系列的矛盾。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而这一系列的矛盾归根到底就是由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的。 为什么商品的各种矛盾是导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呢? 在私有制的条件下,一方面各个商品生产者都是具有独立的财产或产权独立的经济利益,自主决策并对决策后果负责的市场主体,是私人劳动。而另一方面,他们因各种需要又要互换产品。这样,各个生产者在客观上都是为了社会需要生产。他的劳动又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这样私人劳动又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这是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生产者劳动的一个体特点。 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虽然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但不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只有当他的私人产品别社会接受了,他的私人劳动才算被承认为社会劳动。而这时候他的具体劳动所创造的使用价值才被社会需要,他的劳动才被承认事物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他的抽象劳动才能实现为价值,所以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是由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决定的。而个别劳动时间在何种程度上转化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是由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所制约的。

17 第二节 货币 一、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一)货币的产生 货币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它是价值形式长期发展的结果。具体经历了四种形式:
第二节 货币 一、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一)货币的产生 货币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它是价值形式长期发展的结果。具体经历了四种形式: 简单的价值形式:最开始的商品交换,只是物物交换,而且带有很大的偶然性。 扩大的价值形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第一次大分工后,商品交换日益发展,无论是交换的品种还是交换的次数都极大地增多了。因此称为扩大了的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人们经过这种频繁的交换后,终于达成一致。所有的商品都用一种商品来表现自己的价值。那么这种商品就成了一般等价物。这就使繁琐的交换变得简单了。 货币价值形式:后来,一般等价物自然而然地逐渐固定在贵金属如金、银上,他成为价值的一般的表现形式 。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石金银”。

18 (二)货币的本质 1、货币的自然属性 质地均匀、易于分割;体积小而价值大、便于携带;不易变质、容易保存等,使之最适合充当一般等价物。 2、货币产生后的变化 货币产生后,商品世界分成两极:一极是货币,另一极是商品。至此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内在矛盾就表现为商品和货币的外部对立。一切商品都只是作为使用价值而存在,而货币是只作为价值而存在,成了价值的代表。 3、货币的本质 从货币的起源我们可以看出,货币是在交换过程中,使一种特定的商品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成为一般等价物。从而成为货币。因此,货币无非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他媒介着商品的全面让渡,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这就是货币的本质。

19 二、货币的职能 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的主要职能有五种,这就是: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一)价值尺度 1、价值尺度是指货币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量大小的职能。货币之所以能衡量商品的价值量,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也具有价值。 2、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3、价格: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商品的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的比率,它与商品价值本身的变化成正比,与货币价值的变化成反比。 商品价值 价 格 = 货币价值

20 (二)流通手段 1、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充当交换媒介的职能。 商品一货币一商品(W—G—W) 2、只能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的货币。 3、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不一定是足值的货币。 4、货币流通规律 (1)含义:在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 (2)它取决于三个因素:待售商品总量、商品的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其中待售商品总量与商品价格的乘积,就是商品价格总额。 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 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 货币的流通速度

21 纸币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不一定是足值的货币,只要社会公认他代表一定的价值就行了。于是国家就开始铸造各种不足值得货币,乃至后来发展到发行本身价值微乎其微的纸币。 1、纸币的含义:纸币是有国家法定发行的,代表商品中同质劳动数量关系的价值符号。 2、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只是代表金属铸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3、纸币产生的原因: 第一,黄金货币在数量上已经不能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了。 第二,国家管理经济的手段和方法日益健全和完善,为黄金货币向纸币转化提供了新的社会支撑力。 第三,高新技术在印刷术上的应用使得纸币仿制很困难,从而保证了社会中心对纸币的控制。 第四,人们从心理上和习惯上能够接受纸币作为价值符号。 4、纸币的发展阶段

22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1、含义 货币流通规律适用于一切有商品生产和货币流通的社会。当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流通时,也没有否定这个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如果货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纸币就要贬值,物价就要上涨。由于纸币发行过多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情况,叫通货膨胀。如果在流通中收缩货币量或减慢纸币发行增长率,已提高货币的购买力或减轻纸币的贬值程度,叫通货紧缩。 2、影响 通货膨胀将使收入增长赶不上物价上涨的阶层受害,它使货币购买力下降,增加目前消费的比重,减少储蓄的比重,对长期投资和经济增长产生不良影响;它还会恶化一国的对外收入,使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比重降低,黄金、外汇储备外流。通货紧缩会导致物价下跌,生产萎缩,失业增加。二者都对劳动人民不利。

23 (三)贮藏手段 (四)支付手段 _ _ + (五)世界货币
1、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来。具有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 2、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四)支付手段 1、含义:支付手段使货币在商品赊销过程中的延期支付,以及用于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职能。 2、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使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发生了变化。由此货币量公式变成: 待售商品 价格总额 赊购商品 价格总额 到期支 付总额 _ 彼此抵消 支付总额 _ + 一定时期流通 需要的货币量 = 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即货币流通次数) (五)世界货币

24 第三节 价值规律 一、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 (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1、受供求等因素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2、商品价格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这并不违反价值规律。因为: (1)从较长时期来看,价格的上涨部分和下跌部分可以相互抵消,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相等的。 (2)商品的价格无论怎样波动,都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变动的。

25 二、价值规律的作用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运行规律,只要有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就起作用。价值规律的作用主要是: 第一,激励作用。
因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个人的劳动生产率就会赢利,反之,可能无钱可挣甚至亏本,这就引起一种激励。 第二,调节社会总劳动和资源在各个部门的分配 价格自发地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使生产资料、资金和劳动力从供过于求的部门流入供不应求的部分,这样流出流入的不断运动,社会供给与需求在运动中保持动态平衡,从而调解着社会总劳动和资源的分配。 第三,造成优胜劣汰,引起两极分化。 劳动生产率高的会致富,而劳动生产率低的则可能会破产,价值规律的这种作用,一方面造成优胜劣汰,使资源向优势者手中集中,有滚雪球的效应。有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社会生产率的提高;另一方面,造成社会成员的贫富差距大,两极分化。

26 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第一节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
(一)货币转化为资本 1、货币与资本 资本其实是货币的一种特殊形式。当然这两者并不完全相同。货币和资本有本质的区别,这种区别在静止状态中是看不出来的,只有从运动中才能分清什么是货币,什么是资本,从运动过程看,也就是从他们的流通过程来看,货币和资本有着不同的流通形式。 货币的流通公式:W(商品)——G(货币)——W(商品) 资本的流通公式:G(货币)——W(商品)——G(货币) 二者的区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流通形式不同 b.流通内容不同 c.流通目的不同 d.流通限度不同

27 2、资本总公式: 资本: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总公式: G — W — G′ 3、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A.剩余价值的产生:剩余价值不是在流通领域中产生的。流通领域中不管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都不会产生剩余价值。但是剩余价值又不会离开流通领域而产生。在流通领域,自备阿必须投入货币购买一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的使用,不仅可以创造价值,而且可以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种商品就是劳动力。 B.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劳动力是指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劳动者必须有人身的自由,是自己劳动力的所有者,而不是隶属于或依附于别人的奴隶或农奴。 第二,劳动者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失去任何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一无所有,只有这样,他才不得不把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

28 C.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劳动力作为商品,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作为商品的价值,劳动力也是由生产和再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但由于劳动力是存在于劳动者体内的,而要保证劳动者的生存就要满足劳动者生活必需的物质资料。所以,劳动力的价值就是维持劳动力所有者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具体由三部分构成: 第一,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比如每一个劳动者在吃、穿、住、用、行等方面的费用。 第二,劳动者为养活家属、子女、以延续补充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也就是培养“接班人”的费用。 第三,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费用。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同时也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于一般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它不仅不会消失,反而会增加。也就是它不仅可以创造新价值,而且可以创造出比劳动力价值更大的价值。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正是看中了劳动力的这个特殊使用价值。

29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有两重性,一方面是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价值增值过程。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A.剩余价值 1、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有两重性,一方面是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价值增值过程。 与一般劳动过程的共性:都是劳动者有目的地运用劳动资料,改变劳动对象,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但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也有他自己的特点就是: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进行劳动;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2、价值增值过程 运用劳动二重性理论来解释新产品的价值形成过程。工人的具体劳动把生产资料的旧价值转移到新产品当中去,同时工人的抽象劳动又创造了一部分价值也转移到新产品当中去,成为新产品价值的一部分,其中这部分又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等于劳动力的价值,他被用于维持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另一部分等于剩余价值。

30 剩余价值是由雇用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4、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
3、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是由雇用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4、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 雇用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其中,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叫做必要劳动时间;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称为剩余劳动时间。 5、资本主义的工资 资本主义工资在现象上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但资本家购买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因此,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而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这里要区分的劳动和劳动力两个不同的概念,只有劳动力才能成为商品。因为:第一,作为商品,必须在出卖前就已经存在,但工人在市场上时,只有劳动力,只有进入生产过程,才有劳动,但此时已属于资本家,不能由工人去出卖了。 第二,商品的价值量是生产商品消费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价值的内容是劳动。如果说劳动时商品,有价值,就等于说劳动的价值是劳动。这无意义。 第三,如果劳动是商品,工资是劳动的价值,那么按等价交换原则就不会有剩余价值了。

31 B.剩余价值的生产 1、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依据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不变资本(C)是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可变资本(V)是以劳动力的形式存在的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产生了剩余价值。通过研究表明,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带来的,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不变资本是实现价值增值的必要条件,不产生剩余价值。因此区分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2、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的比率叫做剩余价值率。用公式表示就是: m’=m/V,也可以表示为 m’=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无酬劳动/有酬劳动 。这两个公式的内容是一致的,第一个是以物化劳动表示的剥削程度,即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中资本家和工人各占多少份额;第二个公式是以活劳动的形式表示的剥削程度,即工人在一个工作日中,有多大份额用于劳动力的价值,有多大部分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32 3、剩余价值量 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量有密切关系。剩余价值量的大小归根到底取决于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和可变资本总量的大小。公式为:m=m’v 因此,要增加剩余价值量,一是增加可变资本量,即增加雇用工人,扩大剥削范围;二是提高剩余价值率,即从每个工人身上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C.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用延长工作日的办法来增加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工人的工作日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工作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越长,榨取的剩余价值就越多,剩余价值率就越高。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依靠绝对延长工作日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此外,资本家还用提高劳动强度的方法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也属于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资本家通过延长工人的工作日来榨取剩余价值总是要收到一定的限制: 一是生理界限的限制;二是社会道德的限制。

33 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用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办法来增加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在这种情况下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是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条件。 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要降低劳动力价值,而劳动力的价值是由劳动者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所以,要降低劳动力价值,就需要降低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由于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要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就必须提高生产生活资料部门以及与生产生活资料部门有关系的生产资料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只有当以上部门劳动生产率水平普遍提高,生活资料的价值普遍下降,再生产劳动力的必要劳动才会缩短,劳动力价值才会降低。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各个企业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是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34 (三)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 首先,在生产自动化条件下,价值仍然是一般人类的凝结,是由工人的活劳动创造的,只有工人的剩余劳动才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其次,在生产自动化的条件下,生产工人劳动的复杂程度提高,因而能创造更多价值和剩余价值。 再次,生产自动化使生产工人的范围扩大,价值和剩余价值是由总体工人创造的。 最后,在生产自动化的条件下,资本家能活等更多的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是因为,生产自动化代表着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水平。 所以,在生产自动化条件下,资本家获得的巨额剩余价值,仍然是工人的劳动创造的,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35 (四)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它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剩余价值;二是为达到资本主义生产目的,通过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尽可能地榨取雇用工人的剩余劳动,从而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规律之所以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这是因为: 首先,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主要方面和主要环节,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 其次,剩余价值规律决定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全过程。。

36 二、资本积累 (一)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不能停止消费,也就不能停止生产。因此,任何社会的生产过程不是一次就结束的。而是不断地重复和更新的过程。这种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生产过程就是再生产过程。 再生产按其规模又可以划分两类,一类是简单再生产,即生产的产品只够补偿已消耗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生产过程在原有的规模上重复进行。另一类是扩大再生产,即生产的产品除了补偿已消耗的物质资料外,还有剩余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使生产过程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起点,只有在维持原有生产规模的前提下,才能进一步扩大生产的规模。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资本家为了追逐更多的剩余价值和加强竞争力,一般不会将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将其中一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新的资本,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是生产再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37 (二)资本积累的实质 1、资本积累的含义 把剩余价值当作资本使用,或者说,把剩余价值在转化为资本,叫做资本积累。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惟一源泉,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 2、资本积累的实质: 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阶级创造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扩大生产规模,从而进一步无偿地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3、资本积累的必然性 第一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动力和目的,为了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除了加强对现有工人剥削外,还必须扩大剥削规模,进行扩大再生产来进行资本积累。 第二,资本主义竞争是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资本家要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增强竞争实力,不得不增加资本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因为只有不断地进行积累,才能不断地有条件采用先进技术,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 因此,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和竞争的强制作用是资本积累的动因。

38 (三)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第一,对工人或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剥削程度愈高,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愈多,资本积累也愈多。
第二,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的价值就会降低,这有利于积累的增加。因为(1)它使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下降,m’提高,m增加。(2)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价值下降,同量资本可以购买更多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生产更多剩余价值。(3)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商品价值降低,资本家可以在不减少甚至增加享用的消费品情况减少消费基金,而相应地增加积累资金。 第三,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所用资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全部劳动资料的价值,所费资本是指每次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并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劳动资料的价值。二者的差额越大,对资本越有利。 第四,预付资本量的大小,在剥削成都既定的情况下,资本家预付的资本越多,剥削的工人越多,获得的m就越多。

39 (四)资本集聚和集中 资本增大,通过两种形式实现:一是资本积聚,一是资本集中。
资本积聚是指单个资本积累而增大,它是积累的直接结果,有两个特征:第一,社会生产资料在个别资本家手中的积聚要受社会财富增加的限制。第二,资本家的人数越多,同量社会资本的积累所引起的积聚就越分散,各个个别资本家积聚的增长也就越小。 因此要突破这种限制,就要采取另一种形式,资本集中。 资本集中是把原来分散的中小资本合并成较大的资本,实现他最强有力的杠杆是竞争和信用制度。竞争是大的吞并小的,信用是联合起来,组成规模巨大的股份公司。但有一点须明确的是资本积累可以增加社会资本的量,但资本集中没有增加社会资本的量,而知是资本总量在各个资本家之间的重新分配。

40 五、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的构成可以从两个方面考察: 1、技术构成:
从资本的物质形态方面来看,资本是由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它们之间的比例是由生产的技术水平决定的。一般来说,技术水平低,劳动力所推动和运用的生产资料越少,反之,越多。这种资本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资本的技术构成。 2、价值构成: 从资本的价值形态方面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 3、有机构成 技术构成决定价值构成,而价值构成反映技术构成的变化。马克思把这种由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着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公式是c/v 在资本主义初期,资本有机构成比较低,随着科技的发展,c增长的速度快于v增长的速度,导致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而提高的直接结果就是造成相对过剩人口。

41 (六)相对过剩人口 1、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
首先,资本积累和有机构成提高,v在总资本中的比重相对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了,这有两种表现:一是有机构成提高,不再需要原来那么多的工人,一部分工人被解雇。二是,有机构成的越来越高,追加资本为劳动者提供的就业机会相对减少。 其次,在对劳动力需求相对减少的同时,劳动力的供给却是日益增加了由于技术的进步,许多生产操作简单化,轻便化,导致妇女儿童也加入到劳动者行列;农业机器化,使农民涌入城市,而手工业者在竞争中破产也称为雇佣劳动大军。相对人口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人口规模。 2、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形式: (1)流动的过程人口: (2)潜在的过剩人口: (3)停滞的过剩人口: (4)结构性过剩:

42 三、剩余价值的分配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产业利润 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1)成本价格
每一个商品的价值都可以表示为:w=c+v+m.商品价值的这三个部分,是生产商品实际耗费的劳动量。但是,商品生产中耗费的劳动量同资本家生产商品所耗费的费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量。对资本家来说,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只是资本,即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商品价值中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总和,就是商品的成本价格。通常用k表示。 (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这种商品价值的公式就变成了:w=k+m将商品价值中的c和v转化为成本价格以后,c和v的区别就被掩盖了。m是v生产的事实也看不出来了,而把m看成是所费资本或预付全部资本的增加额,因此,m 也就转化为利润(p)。因此,商品价值的公式进一步表现为w=k+p。那么通过上面的式子可以比较出,所谓利润p就是m的转化形式,它的实质就是m

43 2、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1)利润率 是剩余价值同预付资本的比率。 (2)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区别 一是二者数量不同,p’<m’;二是二者表示的关系不同。 (3)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第一,m’.其他条件向同时,p’与m’成正比。 第二,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p’同资本有机构成按相反的方向变化。因为资本有机构成是c/v,在总资本中,v越大,带来的m越多,而v的比重越大,有机构成越低。 第三,资本周转速度。P’与资本周转速度成正比。因为速度越快,v周转次数越多,m也越多,p’就越高。 第四,c的节省,p’同不变资本的节省成正比,c减少了,总资本就会减少,p’=就会提高。 第五,c要素的价格变动和经营管理水平也会对p’高低的产生影响。

44 3、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1)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平均利润。 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之间的竞争,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较高的利润率。这种竞争是以资本转移为特征的,竞争结果使各生产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形成平均利润。 (2)平均利润率与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率是按社会总资本计算的利润率。是社会总剩余价值俄与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平均利润是预付资本与平均利润率的乘积。 (3)利润平均化的实质 是全社会剩余价值在各个部门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 (4)影响平均利润率的因素 它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各个部分的利润水平,成同方向变化,二是社会总资本在各部分的分配,如果利润率高的部门的资本占较大比重,则平均利润率就高。

45 4、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商品价值是由c+v+m构成的,但在m转化为平均利润后,就成了c+v+平均利润的生产价格出售了。所谓生产价格就是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随着p’的平均化,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了。 (1)生产价格的含义 生产价格是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之和。 (2)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变化 在生产价格出现以前,市场价格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当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以后,市场价格就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了。但这并没有否定劳动价值论,也没有违背价值规律,因为: 第一,从个别生产部门看,资本家得到的平均利润高于或低于本部门雇用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但是,从整个社会平均利润总额和剩余价值总额来看是相等的。 第二,从个别生产部门看,商品的生产价格高于或低于价值,但是,从整个社会看,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是相等的。 第三,生产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的,生产价格的波动,归根到底取决于商品价值的变,而且两者变动的方向是一致的。

46 (二)剩余价值转化为商业利润 1、商业资本 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独立发挥作用的商品资本,是商品资本的独立化形式。他的职能是从事商品买卖,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 2、商业利润 商业利润从本质上说,也是剩余价值,是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从表面看来,商业利润是通过价格差额实现的,产业资本家按低于生产价格的出厂价将商品卖给商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再按生产价格将商品卖个消费者,这两种价格的差额就是商业利润。但实际上流通领域之发生价值形态的变化,不发生价值增值。他的利润仍然是产业工人在生产领域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 3、商业利润的实现 商业资本家获得商业利润,是依靠商业雇员的劳动实现的。但商业雇员的劳动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它只是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必要条件。

47 (三)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息和银行利润 1、借贷资本的来源 它的主要来源是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在其循环和周转过程中游离出来的大量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如:还没有用来进行固定资本更新的折旧费,还没有用来发工资或购买原材料的流动资本,还达不到最低使用限额的积累基金及生产准备金。而从另一方面说,在产业资本循环中,一些职能资本家由于货币资本不足,急需补充货币资本,或用来支付工资,或用来购买原材料,或用来更新固定资本等等,往往需要接入大量货币资本,于是拥有闲置资本的资本家就会将它暂时借给缺少货币资本的资本家使用,这样,就形成了借贷关系。 2、利息 利息是指能资本家为了获得货币资本使用权而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那一部分平均利润,它实质上也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 利息率:利息率是利息同借贷资本的比率 。 利息率的决定因素: 第一,平均利润率。利息率必须低于平均利润率,否则无利可图,就不借款了。利息率也不能等于零,否则就没有愿意贷出货币资本了。 第二,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跟商品一样,供大于求,就会下降。

48 3、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银行:是专门经营货币资本的资本主义企业。 银行资本:两部分,一个是自有资本,一个是借入资本。 银行业务:负债业务(吸收存款)和 资产业务(发放贷款) 银行利润: 从形式上看,银行利润就是贷款利息收入-付出存款利息-各种业务费用。但实质上银行利润同样是雇佣工人在生产中创造的剩余价值,它在数量上也相当于平均利润,这是由银行资本家同工商业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和资本自由转移决定的。

49 (四)剩余价值转化为地租 1、地租含义 农业资本家因租种土地所有者的土地,而缴给土地所有者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m。 农业资本家所榨取的剩余价值必须大于平均利润。 2、地租的本质 是m。 它反映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共同剥削农业工人的关系。 3、地租的分类 ●级差地租的概念 资本主义级差地租是租佃较好土地的农业资本家向大土地所有者缴纳的超额利润。它是由优等地和中等地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按劣等地个别生产价格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决定的。级差地租有两种形态,即级差地租Ⅰ与级差地租Ⅱ。级差地租Ⅰ与级差地租Ⅱ分别代表了资本主义农业发展从粗放到集约的两个不同阶段。 ●级差地租存在的条件  在农业中,优越的土地自然条件可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获得超额利润。土地自然劳动生产率的差别是级差地租存在的条件。

50 ●级差地租产生的经济原因  由于自然条件优越的土地是有限的,劣等土地是绝大多数。而好地一旦被某些农业资本家租佃,就排斥其他农业资本家再来使用上好的土地。这就是所谓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是级差地租产生的经济原因。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的客观存在,一方面使租种较好土地的农业资本家能够比较稳定地拿到农业超额利润;另一方面,不得不租种劣等土地的多数农业资本家按照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原则也要求获得平均利润,因为如果仅仅依靠租种好地而搁荒劣等地,势必引起社会上农产品的严重供不应求,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这样客观上使租种劣等地的农业资本家能拿到平均利润。这使得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不是中等地生产条件决定,而是由劣等地的生产条件决定。以此出售产品,优等地和中等地农业资本家能获得超额利润,向土地所有者缴纳级差地租。而租种劣等地的农业资本家也能获得平均利润 ●级差地租Ⅰ的概念  是指并列地投在不同土地上的资本由于土地肥沃程度和位置不同造成生产率差异而形成的超额利润。肥沃程度会导致不同土地自然劳动生产率差异;位置不同,特别是距离市场的远近不同,会以运费的形式影响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水平。不论是由何种条件引起的超额利润,在土地所有者存在的条件下,都要作为级差地租Ⅰ交给土地所有者。

51 ●级差地租Ⅱ的概念  是指连续在同一块土地上追加投资所产生的超额利润。至于构成级差地租Ⅱ实体的这部分超额利润是否转化为地租以及在何种程度上转化为地租,则取决于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的契约和斗争。在租约的有效期间,由于连续追加投资而产生的超额利润,归农业资本家占有;当租约期满,重新缔结租约时,土地所有者往往会考虑追加投资效果而提高地租,把农业资本家追加投资产生的超额利润部分或全部归自己占有。因此,围绕租约期的长短,农业资本家与土地所有者展开了长期的斗争。 ●绝对地租的概念  绝对地租是优、中、劣各类土地绝对必须缴纳的地租。 ●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     劣等地也要缴纳绝对地租意味着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必须高于其生产价格,才能使经营劣等地的农业资本家在获得平均利润的基础上有余额用来缴纳绝对地租。由于农业属于资本有机构成比较低的社会生产部门,农产品价值高于生产价格,剩余价值大于平均利润。这使得租种劣等地的农业资本家把农产品按高于生产价格的价值出售,为在平均利润以上有一个余额用来缴纳绝对地租提供了前提条件。

52 ●绝对地租存在的经济原因 农产品按价值而不是按生产价格出售,即不参与利润率平均化的经济原因是农业中的土地私有权垄断。在自由竞争时代,工业部门的一切生产条件都可以由资本自己创造或自由支配,没有不能克服的外力。由于工业部门之间资本的自由转移,剩余价值被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商品要按生产价格来出售,超额利润只能在同一生产部门内由社会生产价格和个别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发生。而在农业部门中,土地是不能由资本自己创造和自由支配的,独立于资本之外,存在着与资本相对立的土地私有权的垄断。这使资本对农业产业的进入构成一种壁垒或限制。这个壁垒不是排除工农业之间的自由竞争,而是决定了资本如不缴纳地租,不论租种优等地、中等地、劣等地,在事实上都是不可能的。所以,正是土地私有权垄断的存在使得农产品按价值不是按生产价格出售,并把农产品价值超过生产价格以上的余额截留下来转化为绝对地租。

53 第二节 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一、垄断的形成和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 (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趋势的预见
1、预见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会在资本主义允许的范围内发生变化。 2、预见到竞争会引起集中,集中会引起垄断。 3、预见到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 (二)垄断的形成 1、自由竞争导致生产集中 大资本吞并小资本;科技发展;在信用制度基础上的股份公司发展;“联合制”企业的出现等。 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生产集中于少数大企业,这是竞争导致的。因为竞争的结果是弱肉强食,大资本排挤、战胜、吞并小资本,从而使资本越来越集中到少数大资本家手中,除竞争外,信用制度和各种危机对生产集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54 2、生产集中导致垄断 首先,生产日益集中使垄断成为可能。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单个资本规模很小,生产和流通主要分散于大量的生产经营职能单一中小企业,受市场自发力量调节,竞争激烈,彼此间难以达成限制竞争的协定。随着电力及其应用引发的资本主义企业组织创新以及与之伴生的资本集中、生产集中,大企业主导生产和流通的时代的到来,社会生产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手中。在一个产业部门中,少数大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的份额。这使得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有可能超越单个企业组织的局限,在一个产业部门或若干个相关产业部门之间进行更高层次的组织协调。 其次,生产集中也使垄断具有必要性和必然性。⑴生产集中,使资本主义企业规模扩大,大企业的生产能力迅速膨涨。为了保持与扩大利润,大企业间有必要结成垄断组织,瓜分市场份额,以调节生产。⑵生产集中使大企业规模巨大,资本雄厚,产品及企业形象在公众中有一定地位,这对中小企业进入大企业的生产经营领域构成较高的进入壁垒,自由竞争受到限制,逐步形成少数大企业寡头垄断的格局。 ⑶少数大企业之间势均力敌,为了避免过度竞争造成两败俱伤的灾难性后果,必然寻求某种妥协,达成垄断协定。

55 (三)垄断和竞争 1、垄断没有消除竞争 有了垄断并不意味着就不再有竞争了,商品经济是竞争产生的基础,对利润的追求则是竞争的动因。同时,垄断产生以后,还存在大量没有加入垄断组织的企业,它们之间也存在竞争。此外,还有垄断竞争,他指垄断统治占主导地位条件下的竞争。其中包括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垄断组织与非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以及国际垄断组织内部,国际垄断组织之间,国际垄断组织与非国际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2、垄断竞争和自由竞争的区别 第一,竞争的目的不同。 第二,竞争的手段不同。 第三,竞争的激烈程度不同。 第四,竞争范围不同。

56 (四)垄断价格和垄断利润 1、垄断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高额的垄断利润,手段是垄断价格。 2、垄断利润又称垄断高额利润: 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通过规定垄断价格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垄断利润的来源: 第一,来自对本企业劳动的剥削。 第二,来自对非垄断企业的劳动者和小生产者的剥削。 第三,来自本国劳动人民必要劳动创造的一部分价值,这是通过财政收入的分配实现的。 第四,来自对国外劳动人民的剥削。这是通过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入,在国际贸易中实行垄断价格得以实现的。

57 3、垄断价格 垄断价格是指垄断组织依靠自己在经济上的垄断地位所制订的能够带来垄断利润的价格。垄断价格由商品的成本价格加上垄断利润构成。 首先,是垄断高价,既垄断组织在出售商品时所制订的高于商品价值的垄断价格; 其次,是垄断低价,即垄断组织在购买和倾销商品时所制订的低于商品价值的垄断价格。 垄断低价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垄断组织在向非垄断企业、小生产者和欠发达国家购买商品时,凭借自己的垄断地位把价格压低到商品价值或生产价格以下;二是垄断组织为了挤占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和处理过剩、滞销商品,实行低价倾销政策。一旦上述目标实现,再从提高商品售价中挽回过去的损失。

58 (五)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1、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2、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3、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5、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59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实质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1、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形成的时期 2、一战至二战结束初期,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稳定发展、并带有特殊性的时期 3、50年代到现在,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广泛高度发展的时期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原因 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60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具体原因: 第一,生产扩大和市场狭小矛盾的深化,生产不断扩大,而市场相对狭小,因而出现了生产相对过剩,爆发周期性经济危机。为此,借助国家力量对生产和市场进行干预和调节。
第二,社会化大生产的比例性与私人垄断竞争的盲目性矛盾的深化,要求国家从私人资本的整体利益出发,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保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第三,风险投资与私人垄断资本承受能力相对不足矛盾的深化,也要求国家投资和承担风险。 第四,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的社会性同垄断资本私利的狭隘性矛盾的深化,这是需要国家出面组织和协调的。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根本特征: 是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而不是国家垄断资本在数量上居优势。从表现形式看,主要是发挥国有经济成分的作用和国家干预、调节经济。

61 (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 1、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经济基础 2、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更加强化了资本主义私有制。 3、没有消除资本主义固有矛盾。 (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双重作用 一方面,对缓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积极作用,表现在:首先,国家用其强大的经济力量参与社会资本再生产,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增加了积累,促进生产的发展;其次,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生产力发展;再次,国家干预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矛盾,减轻了经济危机,提高了劳动者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另一方面,加深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为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创造了物质条件。首先促进科学技术和生产社会化发展,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准备了物质条件;其次,促进资本社会化和管理社会化,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剥夺资产阶级财产创造条件,并提供了无产阶级可以利用的经济管理机构;再次,在新的基础上扩大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

62 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在当代的新变化和新特点
第三节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调整的实质和原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也叫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是指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容许的范围内,对生产关系所作的适应生产力变化的革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并不是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消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而只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以缓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调整的实质。 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在当代的新变化和新特点 1、当代资产阶级的阶层变化 2、产业结构、工人队伍结构出现新情况 3、中产阶级的构成变化 4、一般劳动群众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5、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有了长足进步,经济有了新的发展。

63 三、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必然性 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取代,不是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这是生产关系必然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既提出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要求,又准备了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条件。 首先,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准备了物质条件,没有发达的生产力,没有社会化的生产,社会主义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 其次,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准备了管理机构和管理经验。 再次,资本主义为自身准备了掘墓人,为社会主义准备了建设者。无产阶级不断成长壮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社会化大生产中锻炼并形成了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掌握生产技能,并能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即推翻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

64 第四章 资本的运行 第一节 资本运行的一般原理 一、资本循环 (一)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 第一阶段:购买阶段G—W A Pm
第四章 资本的运行 第一节 资本运行的一般原理 一、资本循环 (一)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 第一阶段:购买阶段G—W A Pm 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 第二阶段:生产阶段 A W ┈P┈W’ Pm 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 第三阶段:销售阶段 W’—G’ 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

65 产业资本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分别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使价值增值,最后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这样一个完整的运动过程,叫做产业化资本循环,用公式表示为:
A G—W ┈P┈W’┈G’ Pm (二)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产业资本只有不断运动才能实现价值增值,为此,产业资本必然是一个无止境的、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 资本的循环要保持连续性,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是: (1)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要保持并存性; (2)资本的各种循环形式在时间上要保持继起性。简单地说是时间上继起,空间上并存。

66 二、资本周转 (一)资本周转时间和周转速度 1、资本周转
为了获取剩余价值,资本不停的循环,我们把这种周而复始的不断进行的资本循环运动称为资本的周转。 2、资本周转时间 资本周转时间是资本价值周转一次所持续的时间,或者说,是产业资本从一个循环周期到下一个循环周期所经历的时间。这包括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所用的时间,其中处在生产领域的时间称为资本的生产时间,处于流通领域的时间是资本的流通时间。其中资本的生产时间包括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两部分,劳动时间是指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时间,它是生产时间的主要部分;非劳动时间主要包括劳动对象受自然力独立作用的时间和原材料储备时间等。资本的流通时间包括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 3、资本周转速度 资本周转速度是指资本在一定时间内周转的次数,资本的周转次数和资本周转时间存在密切的联系,通常以“年”作为资本周转时间的共同计算单位。

67 (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1、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生产资料按其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可以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固定资本是以机器、设备、厂房、工具等劳动资料的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他们的特点是一次投入,多次使用。流动资本是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形式和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料,他们的特点是一次投入,一次用完。 2、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 1)二者划分的依据不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根据他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划分的;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根据资本价值的不同周转方式划分的。 (2)二者划分的内容不同:不变资本中的机器、设备、厂房等属于固定资本,而不变资本中的原料、燃料和辅助材料和可变资本属于流动资本。 (3)二者划分的目的不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目的是为了说明只有可变资本才能带来剩余价值,从而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目的地为了考察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68 (三)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1、资本的周转速度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实际上就是预付资本各个部分的平均周转速度。 2、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在生产资本中的比重;固定资本所占的比重越大,速度就越慢;二是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速度越快,总资本的周转速度也越快。 3、资本的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1)加速资本周转,可以节省预付资本。速度越快,所需投入的预付资本数量就越少。 (2)加速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提高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等于剩余价值率和预付可变资本及其资本周转次数的乘积。

69 三、社会资本运行 (一)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1、个别资本和社会总资本 个别资本是每个生产经营单位的资本
社会总资本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单个资本的总和 2、社会总产品 社会总产品,是指社会各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3、社会资本的运行的核心问题 社会资本的运行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这里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即如何通过全部商品的出售,将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以货币的形式收回,用以补偿生产过程中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价值,并获得剩余价值。二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替换,即指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转化为货币以后,如何在转化为所需要的产品,以补偿在社会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70 4、社会的生产的划分 社会的生产划分为两大类:第一部类是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用符号Ⅰ表示;第二部类是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用Ⅱ表示。 5、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 (1)整个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Ⅰ) ,(Ⅱ) (2)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式上由3部分构成: c, v, m 6、在分析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时,为了方便,先作几点假定: 1、这里是纯粹的资本主义经济 2、生产周期为一年 3、所有商品都按价值出售 4、没有对外贸易

71 (二)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两大部类产品的实现 首先,是在第一部类内部交换。 其次,在第Ⅱ部类内部各部门之间交换。 最后,在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 2、实现条件 要实现这种交换,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条件,即两大部类的生产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具体来说,就是第Ⅰ部类的v和m之间要等于第Ⅱ部类的c,用公式表示就是: Ⅰ(v+m)=Ⅱc 这个条件表明,两大部类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即第Ⅰ部类生产资料的生产和第Ⅱ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第Ⅱ部类消费资料的生产和第Ⅰ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在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方面都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否则,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就不能正常进行。所以,Ⅰ(v+m)=Ⅱc是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

72 3、派生的实现条件 (1)Ⅰ(c+v+m)= Ⅰc+Ⅱc,即第Ⅰ部类的全部产品,在价值上必须等于两大部类所耗费的不变资本之和,它反映了生产资料的生产同整个社会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2)Ⅱ(c+v+m)=Ⅰ(v+m)+Ⅱ(v+m),即第Ⅱ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在价值上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创造的新价值之和。它反映了消费资料的生产同整个社会工人和资本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73 (三)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 前提条件有两个: (1)必须提供追加的生产资料,这就要求第Ⅰ部类一年生产的生产资料在补偿当年两大部类消费掉的生产资料以后,还必须有一定的剩余,为扩大再生产提供追加的生产资料,用公式反映就是:Ⅰ(c+v+m)>Ⅰc+Ⅱc或Ⅰ(v+m)>Ⅱc 这个公式用文字表示就是第Ⅰ部类所创造的新价值必须大于第Ⅱ所消费的不变资本。 (2)必须提供追加的消费资料,这就要求第Ⅱ部类一年生产的消费资料在补偿两大部类原有的工人和资本家消耗掉的消费资料后,也必须有一定的剩余,为扩大再生产提供追加劳动力所必需追加的消费资料。 实现条件: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同样必须使两大部类相交换的产品之间保持合适的比例,即第Ⅰ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加上追加的可变资本,而加上第Ⅰ部类用于资本家个人消费的m,三者之和应等于第Ⅱ部类原有的不变资本和追加的不变资本之和。

74 2、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条件下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前面排除了技术进步的因素,但实际上在积累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技术进步的因素。从而使社会资本的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这样就使预付资本和追加资本中转变为不变资本的部分会越来越大。因而不变资本的增长速度会快于可变资本的增长速度。这种情况下,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就是:一方面,第Ⅰ部类的生产资料生产要比第Ⅱ部类的消费资料优先增长;另一方面,在第Ⅰ部类内部,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要比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增长的更快。

75 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与根源 1、经济危机的实质
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也是资本主义制度所特有的经济现象。 2、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 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是通过两个具体矛盾体现出来的。 第一,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 第二,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76 (二)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1、周期性的物质基础 危机的爆发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就是固定资本的更新。 所谓固定资本的更新是指以厂房、机器设备等物质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料由于磨损或其他原因而用新的物质形式来更新。 2、周期性 危机阶段、萧条阶段、复苏阶段和高涨阶段。 (三)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特点 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1)危机爆发频繁,周期缩短。 (2)再生产周期变形,阶段区分不明显。 (3)危机的冲击力减弱,生产下降幅度较小。 (4)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交织进行。

77 第二节 垄断阶段的资本运行 一、一般垄断资本的运行 (一)一般垄断资本运行的特征 1、资本运行的主体主要是居于垄断地位的大企业
第二节 垄断阶段的资本运行 一、一般垄断资本的运行 (一)一般垄断资本运行的特征 1、资本运行的主体主要是居于垄断地位的大企业 2、资本运行的支配者是垄断资本家集团,处于金字塔顶端的是金融寡头 3、价值规律作用方式,市场价格围绕垄断价格上下波动。 4、资源配置方式和效率,主要由垄断资本家的实力决定。 5、经济运行机制,垄断大公司对生产和流通发生一定影响。 (二)金融资本对经济和社会实行全面统治 1、金融资本是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一种新型垄断资本。 2、金融资本对经济和社会实现全面的统治是通过金融寡头实现的。 他们是国家的实际统治者,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是以掌握股票控制额的方式来支配和控制企业的。在政治上的统治是通过“个人联合”来实现的。他们收买政府官员和国会议员,对政府内外政策施加影响,派代理人或亲自出马到政府和议会中担任主要领导职务,直接掌握国家政权,从而实现了政治上的全面统治 。

78 二、国家垄断资本的运行 (一)国家垄断资本运行的特征
国家垄断资本运行与一般垄断资本运行相比,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相同的地方表现在在社会经济基础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在经济生活中居支配地位的是垄断资本集团,金融寡头对社会和经济实行全面统治,市场对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仍起主导作用,不同的地方表现在: 第一,在国家垄断资本运行中,资产阶级国家代表全体资本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对垄断资本进行全面干预和调节。在一般垄断资本运行中,资产阶级国家还不惧对经济运行的全面干预和调节作用。 第二,在国家垄断资本运行中,出现了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而以支持私有垄断资本和以调节经济运行为己任的一定规模的国有经济;在一般垄断资本运行中,还没有起这种作用的国有经济成分。 第三,在国家垄断资本运行中,国家干预以不妨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为限,以保护市场竞争为己任,国家对经济运行进行干预和调节的力度加强,弥补市场的不足;而在一般的垄断资本运行中,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的力度还十分弱小。

79 (二)国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分为国有经济和国家干预经济两种形式。 1、国有经济 国有企业和国私合资企业中的国有资本统称国有经济,它形成的途径是: 第一,实行国有化。 第二,国家直接投资兴办国有企业。 第三,继承传统的国有企业。 第四,国私和股份制企业。 其中国私企业通过三种形式举办:其一,国家向私人垄断企业参股,即国家购买私人垄断企业的股票,使私人咯管企业转变为国私合资企业;其二,国家和私人垄断资本家共同投资兴建国私合资企业;其三,私人垄断资本价购买国有企业股票,将国有企业转变为国私合资企业。

80 国有经济的重要作用: 第一,国有经济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物质保证,国有经济越是发展壮大,国家经济力量就越强,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就越能提高。 第二,国有经济为私人垄断资本创造有利的投资环境,保证私人垄断资本生产和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第三,国有经济有利于科技进步和利润增长。 第四,国有经济向私人垄断资本提供各种优惠,支持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 第五,国有经济通过“国有化”或“私有化”为私人垄断资本带来巨大利益。

81 2、国家干预经济 国家干预经济是国家利用经济政策、经济计划、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对社会经济生活今昔干预和调节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式。 (1)国家干预经济的必然性 第一,生产社会化客观要求国家干预经济生活,任何社会的共同生产和共同生活,客观上都要产生一定的共同利益和复杂程度不同的社会联系。从而需要一定的社会组织或机构进行统一管理和协调。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这种要求就越强烈。 第二,一般市场失灵,客观上要求国家干预经济。因为市场经济的调节并不是万能的,会出现失灵。这时只能通过国家的关于和调节来弥补。 第三,维护垄断资本家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客观上要求国家干预经济。 (2)调节方式

82 A.经济手段 第一,财政政策。分为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 第二,货币政策。 第三,社会福利政策 。 B.行政手段 国家干预经济的计划手段主要是指由一定国家机构编制国民经济计划,用以指导和调节经济的一种方式。如“行情计划”“有限目标计划”“结构性计划”“综合性计划”。 C.法律手段 国家干预经济的法律手段,主要是国家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调节经济的手段,包括法律保护手段和法律制裁手段。

83 一、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扩展的主要原因
第三节 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的扩展 一、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扩展的主要原因 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范围扩展的直接原因是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因为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扩展实际上就是资本的国际化,即资本运行的空间、活动范围超出了国界,都以独立的形式向国际范围扩展,表现为:商业资本国际化,借贷资本国际化,产业资本国际化,而资本的国际化是以分工和生产国际化为基础的。 二战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果:首先,科学技术创造了先进生产力,扩大生产规模,创造出新产业推动国际分工。其次,科技进步使交通运输和通讯不断发展,为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奠定了基础。

84 二、垄断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范围扩展的主要形式
(一)商品输出 商品输出是指商业资本在国际范围的活动,形成商业资本国际化。他是通过国际贸易方式进行的。广义的国际贸易不仅包括有形商品贸易,还包括技术专利买卖、服务、旅游等无形贸易。国际贸易份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出口总值大于进口贸易总值的差额,叫做顺差或出超,进口大于出口的叫逆差或入超。 (二)资本输出 资本输出是指资本主义国家政府,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因为获取垄断利润、利息及其他经济利益而对外投资或贷款。 资本输出分为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 借贷资本输出是指政府、银行或企业给外国政府或企业贷款,也叫对外间接贸易,二战前主要是这种形式。 生产资本输出是指投资者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控制外国企业的经营活动来获取利润的一种投资方式。分为政府投资和私人投资。

85 三、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的扩展的影响
(三)跨国公司(多国公司、国际公司) 是指大垄断企业以本国公司为基地,对外直接投资。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或控制所在国家公司而形成的国际性垄断组织。 三、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的扩展的影响 (一)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 第一,国际贸易即商业资本国际化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 第二,借贷资本的国际流动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第三,产业资本的国际流动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二)加强了发达国家之间竞争和矛盾,妥协和合作关系 一方面向国际范围发展,加强了竞争和矛盾,引起对原料产地、投资场所、销售市场的争夺,引起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瓜分世界的斗争。另一方面,经济向国际扩展,也会加强发达国家之间的妥协和合作。 (三)加强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和摩擦,妥协和协调的关系

86 第五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必须以公有制为主体,而我国的国情却是生产力和科技教育相对落后。所以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集中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种条件下,发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对于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的发展,扩大就业,活跃市场,满足人民多方面的需要,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非公有制经济,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使命的必然选择。

87 二、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1、国有经济
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它是由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占有和支配生产资料的一种所有制形式。 2、集体所有制经济 集体所有制制经济是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和支配生产资料的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具体分为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城市集体所有制经济。 3、公有制经济的作用 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也要有质的优势,即要增强公有资产的素质和活力;二是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上,对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有支配地位。

88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现阶段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指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个体经济,是生产资料和产品(或收入)归劳动者个人所有,经工商管理部门批准并领取“个体经营执照”的城乡个体劳动者的经济形式。发展个体经济的意义: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扩大生产门路,增加社会财富,满足城乡人民的各种需要;可以动员社会闲散资金,扩大就业门路,缓解就业压力;有利于传统手工艺品和服务项目的保存和发展。 私营经济是在社会初级阶段,私人占有和支配生产资料,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盈利性经济形式。 与个体经济不同的是私营经济有雇佣关系。

89 第二节 社会主义个人收入的分配制度 一、生产与分配的辩证关系 二、按劳分配是个人收入分配的主体形式
第二节 社会主义个人收入的分配制度 一、生产与分配的辩证关系 总的来说,生产决定分配;分配反作用于生产、制约或促进生产的发展。 生产决定分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生产的水平决定分配的水平,二是指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分配关系的性质。 二、按劳分配是个人收入分配的主体形式 按劳分配的原因是: 第一,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为实行按劳分配提供了前提条件。 第二,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社会产品尚未达到极大丰富的程度。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还为具备,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决定性因素。 第三,人们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还有重大差别,劳动还是一种谋生的手段,需要以劳动作为分配的尺度进行计量,这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90 三、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四、初次分配注重实效,再分配注重公平
这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状况决定的,我国的基本国情就是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但资本技术短缺,所以要鼓励国外,境外和国内的资本大量投入,资本的投入,总是要求利润的,所以,必须是有偿的投入,要付给报酬,而且要优惠。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有利于充分调动各类生产要素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国内外投资者的创业精神,从而开创一个新局面。 四、初次分配注重实效,再分配注重公平 我们的分配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1、效率与公平 效率是所费与所得的比率或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投入越少,产出越大,这叫效率高。公平,又可以说是平等,一般地说,它的基本含义是权利均等和机会均等。

91 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效率与公平之间有矛盾的一面,在分配中强调效率,就会把收入的差距拉大,效率冲击了公平。而在分配中一味强调公平,不与效率挂钩,激励机制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公平就冲击了效率。 效率与公平也有互补的一面。表现在:如果效率不高,经济不能发展,公平就失去了物质保障和基础。公平就只能在低水平的基础上进行。实际上是陷入共同的贫困。对此我们有过沉重的教训。效率使社会财富快速增长,公平就能在高水平的基础上实现,如果没有公平就无法团结和调动广大群众,尤其是弱势群体的积极性,效率也就失去了支撑。 因此,我们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92 一、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和意义
第三节 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一、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和意义 1、社会保障体系的含义 社会保障体系是以国家为主体,依照法律和政府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益给与救助、补贴的各项制度和措施的总称。 2、社会保障体系的作用 要帮助人们降低生活和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增强他们的生活安全感,为深化国企改革,做好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发展经济,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促进社会融合和社会的稳定。 3、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1)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条件。 (2)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现和本质要求,社会主义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在基本生活需要明确方面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济,难有所帮

93 二、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 第一,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往往被看作是一个国家社会保险水平高低和文明程度的标志 第二,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医疗保险的范围只限于一定的疾患,并非所有的疾病全包,有些医疗费用要投商业保险。医疗保险费用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费用和用人单位为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费用,大部分计入个人账户,基金作为社会统筹,医疗费用首先从个人账户中支付,不足部分由个人和社会统筹基金中支付。工伤以支定收,留有适当储备。 第三,健全失业保险制度 失业保险实施到城镇各类企业的职工,失业保险基金同样要按照以支定收,留有适当储备的原则,统一标准,实行社会统筹和管理。 第四,健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对象是城市居民中那些没有亲属可以依靠,或亲属无力供养,丧失劳动自救能力的老弱病残者,给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标准的救济 。

94 第四节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及其在我国现阶段的实现
第四节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及其在我国现阶段的实现 一、社会生产目的和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谋求自身解放的奋斗目标。 首先,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和发展要求人的全面发展 。 其次,实现工业化和一个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需要人的全面发展,同 时也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 再次,社会主义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现实可能性,资本主义是为人的发展创造了极丰富的物质财富。

95 二、全面家社会小康社会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最终目的的发展阶段
1、小康 在我国建设小康社会,分为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两个阶段。所谓总体小康是指在总体上平均计算达到了小康水平,大体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美元,但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地、发展不平衡的。 所谓全面小康是指惠及全国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加全面的,比较平衡的小康社会。 2、实现小康的具体目标 经济上,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缩小城乡地区差,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政治方面: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治更加完备;科教方面: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建立终身学习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方面:可持续能力增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社会的发展。

96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途径和措施 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要求GDP从目前的8.9万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35万亿元人民币。实现这个目标难度是不小的,但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概括起来实现的主要途径和措施是: 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也就是走一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信息工业化道路。 2、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 我国实现工业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难点在于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即“三农”问题。 3、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4、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97 第六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与特征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 1、含义
市场经济的基本含义是:以市场机制的作用为基础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他作为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或说经济手段而言,本身并不反映社会经济制度的本质属性。可以同资本主义制度结合,也可以同社会主义制度结合。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说,他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从经济体制意义上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机制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市场经济不姓“资”,计划经济不姓“社”。 主要理由是:第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是属于社会制度范畴,而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资源配置的方式;第二,市场和计划经济并不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性质是由该社会占主体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和国家的阶级性质决定的。

98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 1、作为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利益主体多元化;
(2)企业行为自主化;企业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3)经济关系市场化; (4)经济管理法制化; (5)宏观调控间接化; (6)保障事业社会化。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比较,具有以下一些个性特征: (1)市场经济赖以存在的所有制结构不同 (2)由分配制度上的差别而带来的后果不同 (3)宏观调控的力度不同

99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必然性 (一)选择市场经济体制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需要
因为:首先,市场是商品经济条件下各种经济关系的总和。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都是在市场的直接作用下进行的。其次,市场是价值规律借以发挥作用的基础和条件。第三,市场是社会经济生活的全面调节者。正因为如此,我国要发展商品经济,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二)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三)市场经济是效率较高的资源配置方式,加速经济的发展必须选择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效率高,能较快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原因在于作为一种经济体制或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更适应于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比计划经济更优越。

100 市场经济优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作用的层次少,决策快,效率高,具有灵活性。 第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决策与实施具有内在统一性,因而利益直接,更富有活力和动力。 第三,市场经济具有强大激励功能,这主要来自于市场主体对物质利益的追求。 (四)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实现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客观要求 现在世界上加入国际市场的几乎所有国家都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已经打破了国别界限,逐步形成位世界性的市场体制。中国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速自身经济的发展,也必须选择市场经济。

101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根据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精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可以具体概括为五个要素: (1)建立与市场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 (2)培育和发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3)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4)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5)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其中,企业、市场和政府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企业是基本载体,市场是中心环节,政府的宏观调控是经济正常运行不可缺少的条件。

102 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一、企业是重要的市场主体 1、企业是市场主体
在我国现阶段,市场主体包括企业、农民和居民,其中企业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市场主体,这是因为: (1)企业既是物质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和劳务的提供者,又是各种生产要素的组织者和消费者。 (2)企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技术进步的主导力量。 (3)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它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从事生产的场所;是各种交换关系得以实现的转化器;是组织分配和集体消费的主体。

103 2、企业要成为市场主体,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企业要明晰产权关系,就是说财产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收益权利必须明晰。 (2)企业必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是独立承担财产责任和民事责任的经济实体。 (3)企业之间,企业与其他交易者之间地位平等,一旦进入市场,都要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竞争规则,不承认一方对另一方拥有任何特权。 (4)企业要有开放性,。 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企业的财务状况要置于社会和法律的监督之下;二是企业组织的开放性,既可吸收外部产权进入,也可使企业的产权流动,自由转让;三是面向国际市场开放。

104 二、企业组织形式 1、企业组织的分类 企业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有机结合的产物,有两个方面的规定:一是所有制性质的规定,二是企业资产组织形式的规定。 首先,从所有制性质上看,企业可以划分为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个体企业,私人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等等。 其次,从企业的资产组织形式上看,有三种:即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前两个属于自然人企业,没有法人资格,受民法约束,后一个具有法人资格,受公司法规定。 2、具体分类 业主型企业:是指由业主个人出资兴办,归业主直接经营和控制的企业。业主对企业负债承担无限责任。 合伙型企业:是指两个人以上根据契约条款约定出资,共同经营和共同所有的企业。 公司制企业:公司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盈利性组织,分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种形式。

105 三、现代企业制度与国企改革 1、现代企业制度的特点 (1)是法人企业,具有法人地位; (2)实行有限责任制度;
(3)是一种管理比较科学的制度。 2、国有企业的改革 第一,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调整布局,推动国有资产合理流动和重组,从总体上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第二,改革够有资产管理体制,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形式。 第三,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国有大中型企业继续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机构。 第四,推进垄断行业改革,积极引入竞争机制。

106 第三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基础 一、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的必要性 1、市场体系的含义
市场体系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各种类型的市场所构成的有机整体。既包括商品市场,也包括生产要素市场。其中商品市场是基础,分为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包括:金融市场、产权市场、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和技术市场等。 2、市场体系的特征 现代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 3、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1)完善的市场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如果没有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市场经济便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2)是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前提条件。(3)是企业自主从事经济活动的客观要求。(4)是国家实施宏观间接调控的必要条件。

107 二、积极推进现代市场体系的建设 健全市场体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要以发展要素市场为重点,清除制约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各种障碍
(1)推进金融改革,实现金融机构的企业化;(2)进一步完整劳动力市场;(3)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促进土地生产要素的合理,高效利用。(4)不失时机地推动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的建设。 2、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现代流通方式 主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发展现代物流,推进传统批发市场的现代化;(2)积极推进连锁经营,搞活商品零售业;(3)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无形市场建设步伐和国民经济信息化;(4)培育举行连锁企业和物流公司,促进分工专业化和流通产业的高级化,提升我国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108 3、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创造各类视察固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
4、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其主要措施是: (1)要培育产权明晰,自主经营,行为规范的市场主体; (2)要加强信用建设; (3)要强化法制,从严监管。

109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控体系 一、宏观经济调控的客观必然性 宏观经济调控是指国家综合运用计划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等,对市场经济的运行从总量与结构上进行调解,控制和引导、以期达到一定目标的一系列行为的总称。 在我国,实行宏观经济调控的客观必然性在于: 1、宏观经济调控可以弥补市场失灵,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 2、实行宏观调控是顺利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转轨的重要条件。 3、宏观经济调整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需要。

110 二、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1、促进经济增长;2、增加就业;3、稳定物价;4、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三、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手段 主要有完善计划调节手段,健全财政调节手段,强化金融调节手段。 (二)深化财税、金融和投融资体制改革 (三)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和规范政府行为,是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重要环节。 我国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主要包括: (1)继续推进体制和编制改革; (2)努力推进公共财政体系建立; (3)探索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

111 第七章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及客观趋势 一、经济全球化及其客观必然性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新科技革命和社会生产力法发展到更高水平的推动下,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和各种资本形态(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运动超过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过程。他的实质是资本额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关系国际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2、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客观必然性 第一,新科技革命和生产的高度社会化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 第二,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现实基础。 第三,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 第四,国际间相互投资的发展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112 二、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三、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 从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来看:
第一,有利于各国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 第二,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第三,促进了经济结构的合理优化和生产力的较大提高 第四,促进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发展。 三、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 跨国公司是当今世界经济中除国家以外最活跃的国际行为主体,是当今世界经济活动的主要组织者。 1、跨国公司的发展促进了生产的全球化。 2、跨国公司的发展促进了资本的全球化。 3、跨国公司的发展促进了贸易的全球化。 4、跨国公司的发展促进了技术的全球化。

113 一、经济全球化对不同资本主义国家产生的影响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一、经济全球化对不同资本主义国家产生的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 西方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第一,发达国家掌握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力和高薪科学技术,在全球分工体系中处于优势地位。 第二,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器,是实现全球生产要素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载体。 第三,发达国家集中了世界上的主要金融,掌握了世界上最大量的资本,国际金融网络也主要被发达国家控制。 第四,发达国家利用高薪、优越的科研环境和生活条件吸引了大量的人才资源。 第五,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自由化的主要者,掌握有经济全球化“游戏规则”的制定权。

114 (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第一,生产要素和经济资源的全球流动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获得先进技术,管理应验和资本等国内不足资源的更多的机会,并推动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第二,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发挥传统经济优势和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扩大出口和提高创汇能力。 第三,有利于推动发展中国家进行国内贸易和金融体制的改革。 第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相互依赖程度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地位上升,迫使发达国家重视解决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五,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第六,加大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风险,加剧了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各种压力。 第七,使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受到一定冲击。

115 (2)国际经济间的相互协调是经济全球化的的内在本质要求。
二、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的特点 (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特点 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本质是按资本和实力在经济上瓜分世界。 2、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美、日、欧三足鼎立。 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关系的摩擦和协调。 (1)发达国家之间为了争夺势力范围、维护其垄断地位、获取垄断利润,必然展开激烈的竞争 (2)国际经济间的相互协调是经济全球化的的内在本质要求。

116 (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特点
1、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其相关的术语由南方国家、第三世界等,主要是指那些在历史上首过殖民统治和剥削,独立后经济落后,在国际政治经济中处于不平等、被动无权、受剥削和压迫地位的亚非拉国家和地区。 2、具体特点 (1)新殖民主义 表现A.发达国家利用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和垄断地位,同发展中国家进行不等价交换和不平等贸易。B.发达国家主要通过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获取高额利润,并向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经济部门渗透。C.发达国家通过信贷活动和为他们所控制的国际金融机构,获取大量的利息、股息、使发展中国家债务急剧增长,甚至影响和支配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政策。D.发达国家通过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对发展中国家施加政治和经济影响。E.对发展中国家一方面实行技术转让的限制,另一方面对转让的技术收取高额的费用。

117 (三)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斗争 2、剥削与反剥削、控制与反控制
第一,南北经济矛盾更加突出,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南北贸易及不平等,发展中国家债务负担有增无减。 第二,政治问题日益突出,如发达国家将“主权”矛盾转向发展中国家,把发展中国家作为安全和军控的重点。 第三,环保问题日益尖锐,成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南北斗争的焦点问题。 (三)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斗争 国际经济新秩序是指发展中国家通过发达国家的斗争,为解决和平和发展问题而建立的平等互利合作的国际经济格局和体系。其本质是建立起世界各国之间平等互利、公正、合理的经济关系。 这种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要求发展中国家必须加强合作和团结,依靠整体的力量反对新殖民主义、经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迫使发达国家在某些方面做出妥协,逐步消除南北关系中的不平等。

118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吸引和利用外资,引进世界先进管理理论和经验并实现管理的创新。 第二,有利于加速我国工业化进程,提升产业结构。 第三,有利于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发挥本国现实和潜在的比较优势,拓展海外市场。 第四,可以抓住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2、经济全球化也同样给我国带来了许多冲击和挑战 第一,跨国公司及其资本的不断扩张,使我国的民族经济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冲击。 第二,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将面临更加频繁的全球经济波动,尤其是由国际金融市场引发的波动的冲击。 第三,对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更大的压力。

119 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和主要对象
1、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发展中国家经济和转轨经济的双重特征: 首先,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面临一系列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 其次,中国作为一个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国家,面临着转轨经济的问题,如国有企业改革问题、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问题、政府体制问题和法律结构问题等。 2、中国的具体措施 第一,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第二,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的规模和改善外贸结构。 第三,进一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第四,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或与竞争,提高国际竞争力。

120 三、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并存与共同发展
(一)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是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具有历史的进步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促进了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形成了有利于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 (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长期并存与共同发展 首先,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其次,资本主义是一个世界体系。各个国家处于不同的政治经济发展阶段,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某一薄弱环节被突破过渡到社会主义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还会继续存在和发展。 第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巩固和发展需要经过反复的、长期的较量与斗争。

121 (三)必须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社会主义在前进过程中之所以会发生曲折和反复,有多种复杂的因素。资本生产关系发展了几百年,整个私有制关系则存在了数千年。私有制的经济、政治、文化已经形成一种非常庞大的根深蒂固的制度和观念。他们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影响到包括无产阶级在内的所有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不但要同传统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而且要同传统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有其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和内在合理性,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122 思考题 第一章: 第二章: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怎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2、如何正确认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规律的重要性和意义? 3、怎样理解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与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的阶级性? 4、试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5、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何重大意义? 第二章: 1、价值是无差别人类一般劳动的凝结与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关系,这两种表述有矛盾吗?为什么? 2、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存在不存在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为什么? 3、货币的本质是什么?什么叫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他们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4、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作用有何异同?为什么?

123 第三章: 第四章: 1、货币怎样转化为资本?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运行的前提?
2、剩余价值是怎样产生的?它如何在各个资本家集团之间进行分配? 3、垄断资本主义是怎样形成的?如何理解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实质?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怎样产生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质和作用是什么? 5、如何理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行决定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 第四章: 1、产业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是什么?资本周转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什么影响? 2、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和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及实现条件是什么?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原因应如何理解?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有哪些特点? 5、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扩展的原因何在?

124 第五章: 第六章: 1、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的私营经济与私有制为主体条件下的私营经济有何异同?根据是什么?
2、为什么我国现阶段要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3、在个人收入分配中,应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4、什么叫社会保障体系?如何理解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和意义? 第六章: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包括哪些主要内容?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2、为什么要把现代企业制度作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3、企业要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4、什么叫市场体系?怎样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5、市场经济运行为什么要有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

125 第七章: 1、试论经济全球化产生的原因。 2、试论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3、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经济关系有何特点?
4、如何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长期并存和共同发展?

126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实践指导 河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社科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组
河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社科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组 一、过去三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实践课经验总结 (一)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内容的针对性。 首先,认真分析和把握教学内容,全面了解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最新热点问题,国内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同学的思想动态等。 对这些内容进行梳理、筛选后结合讲解,并做到内容新、结合准。结合重点放在解决学生的 思想认识上,以及学生深层次的疑点、难点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上。

127   其次,努力使理论联系实际的形式丰富多彩,各种方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形成了多样化、开放式的教学格局。大力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式。我们改变传统的 “一言堂”式的教学方式,对一些重点章节组织讨论、研究,抓住“五个环节”,即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阅读教材、教师引导学生课堂讨论、教师专题讲解、学生汇报心得的互动作用,开展师生间的双向交流。这种方式调动了同学学习的积极性、深化了理论教学的内容。例如:孟祥德和欢佩君等老师在人文学院、机电院等院系在讲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问题时,充分利用演讲式、辩论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抓住一些有利于教育同学的契机和事件,如千年之交的世界经济形势,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党的十六大等,精心设计一些主题,如:如何认识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怎样认识中国加入wto的影响、十六大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围绕这些主题组织演讲、辩论。利用这些生动活泼的形式和实际的内容,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同学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提高同学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郭跃军、张惠敏和郭志明老师在为信息院、林学院、经管学院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问题时采取这种方法,同学就踊跃登台发表自己的看法,现场十分热烈。

128 ——适时组织模拟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主要由教师设计题目,让同学上讲台,以中心发言的方式主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某一部分内容,如新的技术革命与商品价值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等。。讲课同学努力搜集材料,并结合自己社会考察的实际体会,精心备课、认真讲授,大大提高了同学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郭志明老师在人文学院用这种教学方式来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就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定期举行答问专场,采取“答记者问”的方式,解答同学中普遍存在的疑难问题。 这种方式问答直接,交流及时,当场解决同学问题,使同学感到解“饥”解“渴”。例如:孟祥德和郭跃军等老师多次在机电院、林学院、动科院采用这种方式,取得了良好效果。 ——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目前,我们授课已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制作了本课程 所有章节和专题的教学课件,通过图、文、声、像等手段,使抽象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变得 具体、形象,使同学接受到直观、生动的教育。这种方式受到同学欢迎和好评。 ——定期举办小型专场报告会。事实表明此种办法效果很好。如,2002年12月欢佩君老师为人文学院等多个院系的同学举办了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专题报告会,同学们真正理解和认识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课程组郭志明老师等给外语学院、艺术学院、农学院、生命学院、动科院、城建院、知行学院等院的同学做了关于党的 十六大专场报告,受到同学热烈欢迎,强烈要求多办一些小型的专场报告会。

129 (二)走出去,请进来,充分发挥基地作用,用“太行山精神”育人。我校的“太行山道路”教育教学模式是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多年来,我校已经建立了一大批高质量的“三结合”基地和“两课”实践基地,基地丰富的教育资源为我们进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的多样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1、到基地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近三年来,基本上每学年我们都组织部分同学去我校的 “两课”实践基地易县柴厂村参观和调研,通过柴厂历史和现实 的对比,使同学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理论有 了更深刻的理解。 2002年我们带领人文学院、园艺学院部分学生到献县蔡西村调研,当地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建设小康村的实践,使师生充分认识到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必须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2004年我们还组织同学到保定乐凯考察,了解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地位和作用。使 同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加深了对公有制经济的理解。,提高了对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的意义的认识。

130 2、请“两课”实践基地的特聘辅导员给同学讲课、做报告。我 们把基地优秀的农民企业家、村支书等聘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校外基地辅导员,定期请他们来讲课, 同学普遍感到耳目一新、收获很大。比如近三年来,我们多次聘请柴厂村党支部书记赵田同 志来校给同学讲课或作报告,我校所有专业的同学基本上都听了赵田书记的讲课或报告。赵田书记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邓小平的经济理论在柴厂村的成功实践,用实 际事例揭示了“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发展是硬道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等深刻道理,通过听讲,学生们体会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并不抽象、不遥远,它就存在于我们身边和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活动之中。 3、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把师生到基地的活动和基地辅导员的讲课录制下来,制作成录像带或多媒体课件。另外,注意结合教学内容转录一些节目,如结合国有企业改革,录制了“百家国有企业改革试点追踪”一套15集节目:结合大力发展农业,录制了“中国小康村建设纪实”15个村的材料。把这些录像节目和多媒体课件适时给同学播放,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教学更加生动、形象、直观,收到了良好效果。

131 (三)走向社会,坚持不懈抓好社会实践活动。社会是个大课堂,走向社会是我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让同学关注社会、走向社会、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了解国情,开阔眼界,以进一步锤炼思想、提高认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的一种好形式。我们利用寒暑假学生回乡之际,布置社会考察任务,拟定考察提纲。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家乡,了解社会,进而关注家乡、关注社会,关注农村和城市的经济改革,强化学生使命感、责任感。近三年来,人文学院、动科院、机电学院、林学院、城建院等院系同学结合回乡考察情况,以“家乡的变化”、“家乡反响最大的事”等为题,写了几千份的社会考察报告。同学们到农村、城市、工厂、田间地头,调查了许多案例,对我国农村的经济建设、国企改革问题等,都有很深入的见解。同学们还表示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将来为建设好家乡、建设好国家贡献力量。由此可见,通过在社会这个大课堂的锤炼,同学们的思想觉悟和社会责任感明显提高和增强。

132 二、2004—2005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实践课安排 坚持不懈地抓好社会实践活动,要求教师精心研究,选择合适课题,设计调查问卷或提纲,认真组织同学的社会实践小分队,帮助学生作好事前的准备、事后的总结分析,完成社会调查报告。每个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2次,完成社会调查报告2篇。 活动安排如下:

133 2004.5 2004.6 2005.5 2005.6 时间 安排 实 践 活 动地 点 和 内 容 参加人员 指导 教师 保定乐凯
参观 听报告 谈体会 写调查报告 2003级本 专科学生  孟祥德  郭志明 2004.6 唐县屿山庄易县柴厂村 参观 听报告 谈体会  郭跃军  欢佩君 2005.5 保定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参观 考察 谈体会 2004级本  张惠敏  赵兰香 2005.6 太行山精神教育基地

134 参考书目 各种版本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1844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 《列宁文选》
《毛泽东选集〉 《邓小平文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研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史》


Download ppt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授课教案 目 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商品经济及其运行的基本规律 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