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三章 利息和利率.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三章 利息和利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章 利息和利率

2 目录 第一节 利息 第二节 利率及其种类 第三节 单利与复利 第四节 利率的决定 第五节 利率的期限结构 第六节 利率的作用

3 学习目的和要求 支付利息是信用的基本特征之一,信用与利息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我们研究了信用,就必然要研究利息,并要研究决定利息数量的利息率。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深刻理解利息的本质,了解利息率种类及影响利息水平的决定因素;掌握几种重要的利率理论的主要内容;重点掌握利率作为经济杠杆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了解我国利率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4 第一节 利 息(interest)

5 利息(interest):是指在借贷关系中由借入方支付给贷出方的报酬.
一、人类对利息的认识 利息(interest):是指在借贷关系中由借入方支付给贷出方的报酬. ▲利息是在偿还借款时大于本金的那部分金额.

6 1. 现代西方经济学对于利息的基本观点,是把利息理解为:投资人让渡资本使用权而索要的补偿。
2. 补偿由两部分组成: ⑴对机会成本的补偿; ⑵对风险的补偿。 马克思理论: 利息是使用借贷资金的报酬,是货币资金所有者凭借对货币资金的所有权向这部分资金使用者索取的报酬。

7 二、利息的实质及其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 1. 关于利息实质的分析,马克思继承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的思路,论证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
2. 在现实生活中,利息被看作是收益的一般形态: 资本未贷出,其所有者认为付出了机会成本; 运用自己资本的经营者也总是把所得的利润分为利息与企业主收入——似乎利息是资本的收入,而扣除利息所余下的利润才是经营的所得。

8 “利息是资本所有权的结果”这种观念被广泛接受了,取得了普遍存在的意义。
利息虽然就其实质来说是利润的一部分,但与利润相比,更具有确定性。 利息的悠久历史。 所以,无论货币是否作为资本使用,人们都认为它可以带来收益。

9 三、资本化 1. 任何有收益的事物,即使它并不是一笔贷放出去的货币,甚至也不是真正有一笔现实的资本存在,都可以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而倒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这称之为“资本化”。 2. 资本化公式: P——本金 C——收益 r ——利率

10 第二节 利率及其种类

11 一、利率及其及基本表现形式 1.利率(interest rate) ,利息率的简称,指借贷期满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出的本金额的比率。
公式:利率=利息额/借贷资金额× 100% ▲利率是衡量利息数量大小的尺度. ▲ 利率体现了生息资本增殖的程度. 2. 基本形式——年率% 、月率%、日率%。(按计算利息的期限单位分)

12 ▲年利率(annual interest):以年为单位计算利息时的利率,通常%表示.
▲月利率(monthly interest):以月为单位计算利息时的利率,通常‰表示. ▲日利率(daily interest):以日为单位计算利息时的利率,通常以‰0 表示. 年利率=月利率×12=日利率×360

13 二、基准利率与无风险利率 1. 基准利率(benchmark interest rate )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性作用的利率,当基准利率变动时,其他利率也相应发生变化. ▲差别利率(differential interest rate )是指金融机构对不同客户的存、贷款实行的不同利率.

14 2. 在市场经济中,基准利率是指通过市场机制形成的无风险利率。由于——
利率 = 机会成本补偿水平 + 风险溢价水平 所以,无风险利率也就是消除了种种风险溢价后补偿机会成本的利率。 3. 由于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绝对无风险的投资,所以也无绝对无风险利率;市场经济中,只有国债利率可用以代表无风险利率。 4. 有的中央银行规定对金融机构的存、贷利率,也称基准利率。其中,如中国人民银行直取基准利率字眼,并必须执行;有的不用基准利率字眼,其意义在于诱导市场利率的形成。

15 ▲实际利率(real interest rate)是指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通常用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即为实际利率.
三、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按利率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分) ▲名义利率(nominal interest rate)是指包括了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通常金融机构公布或采用的利率都是名义利率. ▲实际利率(real interest rate)是指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通常用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即为实际利率. 正利率和负利率:当名义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实际利率大于0时,即为正利率;反之则为负利率.

16 1. 在借贷过程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的风险。 2. 考虑进补偿通货膨胀风险的利率是名义利率;从名义利率剔除通货膨胀因素是实际利率。
1. 在借贷过程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的风险。 2. 考虑进补偿通货膨胀风险的利率是名义利率;从名义利率剔除通货膨胀因素是实际利率。 3. 公式: R——名义利率; i——实际利率; p——物价水平

17 4. 名义利率适应通货膨胀(包括通货紧缩在内)的变化而变化并非同步的。在市场经济中也是这样。
5. 我国由政府管制的利率,在考虑是否需要调整和利率水平高低是否适当时,币值的变化是一个极其关键的因素。上世纪最后 15 年 7 次调整利率都是与通货膨胀率的涨落密切相关的。

18

19 四、其他种种利率 1. 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按借贷期内是否调整划分) 2. 市场利率、官定利率、行业利率;(按利率形成方式分)
1. 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按借贷期内是否调整划分) 2. 市场利率、官定利率、行业利率;(按利率形成方式分) 3. 一般利率与优惠利率;(按利率是否带有优惠性质分) 4.长期利率、短期利率; (按信用行为的期限长短为分) ……

20 ▲固定利率(fixed rate)是指在整个借贷期间内按事先约定的利率计息而不作调整的利率.
▲浮动利率(floating rate)是指在借贷期间内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定期进行调整的利率.

21 ▲官定利率(official interest rate)又称法定利率,是由一国中央银行所规定的利率,各金融机构必须执行.
▲公定利率(pact interest rate)由民间权威性金融组织商定的利率,各成员机构必须执行. ▲市场利率(market interest rate )是指按市场规律自由变动的利率,它主要反映了市场内在力量对利率形成的作用.

22 第三节 单利与复利

23 一、两种计息方法 2. 复利是将上期利息并入本 金一并计算利息的一种方 法。其本利和是:
1. 单利是对已过计息日而不提取的利息不计利息的计息方法。其本利和是: C——利息额 P——本金 r——利息率 n——借贷期限 S——本利和 2. 复利是将上期利息并入本 金一并计算利息的一种方 法。其本利和是:

24 二、复利是计息的根本方法 1. 利息的存在,表明社会承认资本依其所有权就可取得一部分社会产品的分配权利;
2. 只要承认这种存在的合理性,那么按期结出的利息自应属于贷出者所有并可作为资本继续贷出。 3. 因而,复利的计算方法反映利息的本质特征,是更符合生活实际的计算利息的观念。

25 ▲可以从 倒算出 ▲现值的概念可以用于贴现、投资决策等. 三、终值与现值
★终值(final value):未来某一时点上的本利和,一般是指到期的本利和. ★现值(present value):未来本利和的现在价值. ▲可以从 倒算出 ▲现值的概念可以用于贴现、投资决策等.

26 1. 在未来某一时点上的本利和,也称为“终值”。其计算式就是复利本利和的计算式。
2. 未来某一时点上一定的货币金额,把它看作是那时的本利和,就可按现行利率计算出要取得这样金额在眼下所必须具有的本 金。这个逆算出来的本 金称 “现值”,也称“贴 现值”。算式是:

27 3. 计算现值的经济行为,由来已久;自古及今, 在借贷行为中的“倒扣息”、“贴现”等等, 都在其使用的范围之内。
4. 现值计算并不限于借贷领域,要加总不同时 间的货币金额,比较不同时间的货币金额, 还原为现值是基本方法。

28 两个有广泛用途的算式 有两个算式,在折旧提存、消费信贷、养老年金的设计中广泛运用: ⑴零存整取的算式; ⑵整存零取的算式。
P——每月等额存入或提取金额

29 四、竞价拍卖与市场利率 在市场经济中,有的债券只有面额(还本时的金额)而不载明利率。发行时采用竞价拍卖方式。
拍卖成交价,即现值;与面额,也即终值相比较,决定当前的利率。 这样形成的利率是市场利率。

30 五、利息率与收益率 1. 有一个使用非常广泛的“收益率”(yield)概念与利率概念并存。 2. 收益率实质就是利率。
作为理论研究,这两者无实质性区别。 至于在实际生活中两者使用的差别,取决于习惯。

31 需要重点把握和理解的几个问题 (一)怎样认识利息的来源与本质? ★利息的来源与本质问题是把握本章内容的基本立足点,也是研究利率理论的出发点.
★古今中外许多经济学家在利息的来源与本质问题上提出过各种理论观点, 虽然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却因停留在表面现象的解释上和不注重经济关系的分析,而带有较大的片面性. ★马克思从借贷资本的特殊运动形式分析人手,深入剖析了利息的来源与本质,为我们认识这个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与依据. ★对利息来源与本质的认识,要根据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进行具体分析,注意不同制度下利息所体现的经济关系.

32 (二)利息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及其作用是什么?
★利息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这种转化的主要作用在于导致了收益的资本化; ★收益的资本化:指任何有收益的事物,都可以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倒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使一些本身无内在规律可以决定其资本金数量的事物,也能从收益、利率、本金三者的关系中套算出资本金额或价格.

33 (三)利息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及其作用是什么?
▲收益(B)=本金(P) × 利率(r) 如果知道收益和利率,就可以利用这个公式套算出本金,即: ★收益资本化在经济生活中被广泛地应用. ▲ 例1:地价=土地年收益/年利率 ▲ 例2:人力资本价格=年薪/年利率 ▲ 例3:股票价格=股票收益/市场利率

34 (四)怎样把握利率的种类? ★各种利率都是按不同的划分方法或划分角度来进行分类的,划分利率种类的目的是为了更清楚地说明问题,表明不同种类利率的特性. ★利率的各种分类之间不是互相隔绝而是可以交叉的,同一种利率可以同时具备几种利率的特性. ★各类利率之间或各类利率内部都有相应的联系,它们之间保持着相对的结构,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形成一国的利率体系.

35 利率体系 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利率按一定规则构成的复杂系统。 层 次 构 成 备 注 中央银行 利 率 再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
层 次 构 成 备 注 中央银行 利 率 再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 金融机构在央行存款利率 调节和主导作用 (基准利率) 商业银行 利 率 存款利率; 贷款利率; 金融债券利率;同业拆借利率 传递中介 市 场 民间借贷利率; 债券利率 利率体系的基础

36 决定和影响利率因素的一般分析

37 决定和影响利率因素 马克思决定利率的三个因素: (1) 平均利润率 平均利润率:最基本的因素 —增殖要求—利润分割 0≤r ≤ 平均利润率
(1) 平均利润率 平均利润率:最基本的因素 —增殖要求—利润分割 0≤r ≤ 平均利润率 (2) 借贷资金供求关系 借贷资金的供求与竞争:具体水平的确定 —供求对比:利率升降/ 利率管制的影响 (3) 物价变动率(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物价水平——名义利率/实际利率 — 确定发行利率/资产选择与投资选择:预期物价变动率

38 影响利率水平的其他因素 (4)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扩张的政策,增加可贷款供应量,利率下降;限制经济活动:紧缩的政策,收回贷款,减少可贷款供应量,利率上升。 (5)国际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 国际利率水平 — 经济、金融的全球化:资本的自由流动 — 影响国际收支中的资本与金融项目 (6) 预期通货膨胀率----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利率水平上升;预期通货膨胀率下降,利率水平下降。分析

39 (7) 汇率 (8) 经济周期状况----在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利率上升;在经济紧缩阶段,利率下降。分析 经济发展周期:利率波动的影响因素 — 危机时期:物价暴跌,利率达到最高; — 萧条时期:物价最低,利率达到最低; — 复苏时期:物价趋升,利率无上升/较低 — 繁荣时期:物价上涨,利率低→中后期:利率上升 (9) 传统、习惯:日本较低、拉美国家较高

40 除了以上几种因素外,决定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利率水平的因素还有:借贷期限长短、
借贷风险大小、国际利率水平高低、一国经济开放程度、银行成本、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经济周期等,都会对一国国内利率产生重要影响。

41 利率的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利率对储蓄的作用:储蓄的利率弹性 —储蓄的替代效应:利率上升,储蓄增加,消费减少
—储蓄的收入效应:利率上升,储蓄下降,消费增加 —储蓄的利率弹性;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对比 *收入水平低;货币结余无法支用——强制储蓄 货币利率较高时,生息资本的收益提高,居民会减少即期消费,增加储蓄;而高利率也会使企业缩减生产规模,导致公众收入下降,消费减少。

42 利率对投资的作用: — 资本边际效率与市场利率的对比 — 不同厂商投资 *劳动密集型;* 资本密集型 利率越高,投资成本越大,投资规模会缩小;低利率则会减少投资成本,使投资量增加。

43 利率与对外经济活动 对进出口的影响:利率水平较高时,出口产品价格会提高,出口竞争力下降,形成国际收支逆差;反之,降低利率,可以改善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 对资本输出入的影响:高利率会吸引外国资本大量流入;低利率则会导致资本外逃。

44 利率与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根据利率的变动调整自己的资产结构,使得中央银行利用利率杠杆调控宏观经济成为可能和有效。

45 第四节 利率期限结构

46 一、什么是利率期限结构 1. 各种利率大多包括期限长短不同的品种,如活期存款利率、一年定期存款利率等。 “期限结构”反映的是利率与期限的相关关系。 利率期限结构: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不同期限的债券同其利率之间的关系 2. 一个经济体的利率期限结构,通常选择基准利率——如国债利率——的期限结构代表。 3.三个重要的经验事实: 债券的期限不同,其利率随着时间长短波动。 短期利率低,收益曲线更趋于向上倾斜;短期利率高,收益曲线更趋于向下倾斜 收益曲线几乎总是向上倾斜

47 期限 利率 平坦型 递增型 递减型 隆起型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48 二、即期利率与远期利率 1. “即期利率”与“远期利率”在利率的期限结构中是一对重要的术语、概念。
2. 即期利率是指对不同期限的债权债务所标明的利率(复利); 3. 远期利率则是指隐含在给定的即期利率之中,从未来的某一时点到另一时点的利率。

49 如一年期和两年期的国债利率分别为2.25%和2.40%:
——两年期的国债 元,到期的本利和是 ×( )2 = 元 ——持有两年期国债的第一年,应与持有一年期国债无差别;从道理分析,如按一年期国债利率计息;在一年期末,其本利和应是 ×( )= 元 ——如果买的就是一年期国债,这时就可自由处理其本利和。假如无其他适当选择,把本利和再买进一年期国债,到第二年末得本利和 ×( )= 元 ,较之 ,少 元。 ——买两年期国债,其所以可多得 元,那就是因为放弃了在第二年期间对第一年本利和 元的自由处置权。这就意味着,较大的效益是产生于第二年。如果说,第一年应取2.25%的利率,那么第二年的利率则是 ( ÷ -1)×100 = 2.55% 这个2.55% 就是第二年的远期利率。

50 5. 如以 fn 代表第 n 年的远期利率,r 代表即期利 率,其一般计算式是:
4. 远期利率使债权债务期限延长的价值具有了定量的说明。 5. 如以 fn 代表第 n 年的远期利率,r 代表即期利 率,其一般计算式是:

51 三、到期收益率(yield to maturity)
1. 到期收益率相当于投资人按照当前市场价格购买债券并且一直持有到期满时可以获得的年平均收益率。 2. 基本思路:设当前债券的市场价格与“债券现金流的当前价值”相等,即决定当前实际起作用的利率。 “债券现金流的当前价值”是指:从当前到还本时为止,分期支付的利息和最后归还的本金折合成现值的累计额。

52 3. 到期收益率使不同期限从而有不同现金流的债券收益可以相互比较。
4. 设还有n 年到期的国债券,其面值为P,按票面利率每期支付的利息为C,当前的市场价格为Pm,到期收益率 y,可依据下式算出近似值:

53 四、收益率曲线 1. 收益率曲线是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图形描述。 2. 收益率曲线并不总是期限越长利率越高,即向上倾斜。通常归纳为四种图形。

54 3. 中国收益率曲线举例:

55 五、影响利率期限结构的因素 其所以收益率曲线并非简单向上倾斜,是由于影响利率期限结构的因素并不是单一的。
归纳各种有关理论,作用于利率期限结构的因数有: 对利率的预期; 对流动性的偏好; 资金在不同期限市场之间的流动程度等。

56 1.预期理论(Expectation Theory)
预期理论:认为预期未来短期利率(远期利率)的变化方向决定收益率曲线的形态;同时,假定当前长期债券中的远期利率与市场对未来短期利率的预期有紧密联系。 假说条件: 持有债券和从事债券交易时没有税收和成本的影响; 没有违约风险; 具有完善的货币市场,资金的借贷双方能够正确合理地预期短期利率的未来值; 所有投资者都是利润最大化的追求者 不同期限的债券可以完全替代

57 利率曲线的形状是由人们对未来利率的预期所决定的,因此,对未来利率的预期是决定现有利率结构的主要因素;
纯粹预期理论:认为“只有”预期的未来短期利率,决定收益率曲线的形状: 当预期未来短期利率上升时,会有上升的收益率曲线,反之,收益率曲线呈下降态势。 基本观点: 利率曲线的形状是由人们对未来利率的预期所决定的,因此,对未来利率的预期是决定现有利率结构的主要因素; 长期利率是预期未来短期利率的函数,长期利率等于当期短期利率与预期的未来短期利率之和的平均数。 所有投资者都是利润最大化的追求者 不同期限的债券可以完全替代

58 预期理论的缺陷 当人们预期长期的利率高于短期的利率 只愿借入长期资金 只愿提供短期资金 资金的需求就会从短期市场转向长期市场
资金的提供就会从长期市场转向短期市场 短期市场需求减少 短期市场供给增加 短期利率下降 预期理论的缺陷

59 政策含义: 货币当局只有影响到预期,才能影响到利率的期限结构。如果央行希望改变长期利率的水平,那么只需改变短期债券的供给。

60 2.流动性升水和偏好理论 理论认为: 短期债券流动性比长期债券流动性高, 投资者对高流动性投资比对低流动性投资更为偏好。 结论: 1.证券在下个时期被预期产生不同的收益率,这取决于证券的流动性。 2.长期利率是由未来短期利率的市场预期加上与投资的期限和流动性有关的流动性升水(liquidity premium)所决定的。

61 实际是存在不同期限的资金市场。只有当一个特定期限的资金市场上供求严重不均衡时,交易双方才会转向其他期限的资金市场。这时才会影响收益率曲线。
偏好理论:如果一定期限的资金供求不一致,一些投资者和借款者回转向其他的期限,显示出相反的不平衡,然而,他们需要适当风险收益的补偿,其大小反映了投资者对价格或再投资风险厌恶的程度 偏好理论接受未来短期利率的预期影响收益率曲线的观点,但认为,期限越长的债券要求越多风险补偿的判断,只有在市场上所有的投资人均倾向于短期持有债券,而所有的筹资人均要筹借长期资金的假定下才会发生。 实际是存在不同期限的资金市场。只有当一个特定期限的资金市场上供求严重不均衡时,交易双方才会转向其他期限的资金市场。这时才会影响收益率曲线。

62 流动性理论:承认未来预期短期利率的作用,但认为,期限长的债券会要求流动性风险补偿。因此,只有在长期投资的收益率高于短期的平均预期收益率条件下,人们才会选择长期投资工具。
按照流动性理论的观点,收益率曲线一般应该是向上倾斜的;只有在预期未来短期利率下降过大时,才会出现下降的收益率曲线。

63 3.市场分割理论(market segmentation theory)
市场分割理论(market segmentation theory)首先由J.M.卡伯森在1957年提出,后经由莫迪利亚尼(Modigliani)和萨其(Suteh,1966)归纳整理发展。 该理论将不同期限的债券市场视为完全独立和分割的市场。由于市场是分割的,资金不能在长短期市场上自由移动,这样,各种期限债券的利率就由该种债券的供求决定,而不受其他期限债券预期回报率的影响,亦即收益率曲线的不同形状为不同期限债券的供求差异所决定。一般说来,投资者偏好期限较短、利率风险较小的债券。

64 认为资金在不同期限市场之间基本是不流动的。不同金融机构有不同的负债性质,因而对资金的期限有特定需求。
首先假设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具有与投资期 限相关的偏好。这些偏好与他们的债务结构、风险厌恶 程度有关——不同期限的债券不能完全代替。 认为资金在不同期限市场之间基本是不流动的。不同金融机构有不同的负债性质,因而对资金的期限有特定需求。 这种不同期限市场上资金流动的封闭性,决定了收益率曲线可以有不同的形态:当长期市场上资金供过于求,而短期市场资金供不应求,就会形成向下倾斜的收益率曲线。

65 因为各种不同期限的证券各有其特点,可满足不同投资者的偏好,而不同投资者或借款者也往往只对某种期限的证券感兴趣。
主要原因: 法律上的限制 缺乏能够进行未来债券交易的市场 缺乏在国内市场上销售的统一的债务工具 债务风险的不确定性 因为各种不同期限的证券各有其特点,可满足不同投资者的偏好,而不同投资者或借款者也往往只对某种期限的证券感兴趣。

66 第五节 利率的决定

67 一、古典经济学家-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 随着技术发展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平均利润率有下降的趋势。 平均利润率的下降,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
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 认为利息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利息量的多少取决于利润总额,利率取决于平均利润率。 利润率决定利率,从而使利率具有以下特点: 随着技术发展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平均利润率有下降的趋势。 平均利润率的下降,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 利率的决定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68 1. 任一国家的一定时期,总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利率水平,可视之为平均利息率。
2. 平均利息率高不过平均利润率;低不能等于零。当然,在复杂的经济生活中,总有例外。 3. 至于处于中间何处?没有规律可以论证。 相反,传统习惯、法律规定、借贷双方的竞争等因素都起作用。

69 二、西方经济学关于利率决定的分析 西方经济学关于利率决定的分析实际上都是论证利率水平为什么趋高、趋低,而不是论证决定平均利息率必然处于哪一点的规律。

70 1.古典的利率决定理论(凯恩斯主义出现之前的实际利率理论) 储蓄与投资决定利率的理论(马歇尔的储蓄投资论):
若资本供大于求,资本使用者付给储蓄者的报酬就低,反则反之.所,资本供求决定利率 注重实物因素的影响(实际利率理论) 资本的供给来自于储蓄;资本的需求来自于投资 (储蓄-- 资本供给; 投资--资本需求) 如图

71 r S E r0 I I、S I0=S0

72 利率的变化取决于投资流量与储蓄流量的均衡:投资不变,储蓄增加,均衡利率水平下降;储蓄不变,投资增加,则有均衡利率的上升。
S——边际储蓄倾向 I——边际投资倾向

73 2.凯恩斯流动偏好利率理论 利率决定于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的数量,而货币需求又基本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 这种理论认为人们对收入有两个抉择: 在总收入中确定消费与储蓄的比例。 在储蓄总量确定的情况下,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流动性偏好选择持有债券或是保留现金。 人们对现金具有流动性偏好 货币总需求=交易和预防货币需求+投机性货币需求 L=L1+L2=L1(Y)+L2(r)

74 M 利率 货币量 M1 L=L1+L2 r1 r2 利率由货币供给曲线和货币需求曲线共同决定。 L=M

75 流动性陷阱: 当货币供给线与货币需求线的平行部分相交时,无论怎样增加货币供给,货币均会被储存起来,不会对利率产生任何影响。

76 凯恩斯的理论:利率决定于货币供求数量,而货币需求量又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流动性的偏好强,愿意持有货币,当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利率上升;反之,利率下降。
凯恩斯的理论,基本上是货币理论。

77 3.可贷资金利率理论 新古典主义的利率理论,也被称为借贷资金学说。
★可贷资金论:一方面指责实物市场论忽略货币供求的缺陷;另一方面认为货币供求论忽视资本供求因素的不足.提出利率是由二个市场的因素共同形成的可贷资金供求决定的. ▲可贷资金的供给:当前储蓄;出售固定资产的收入;窖藏现金的启用;银行体系的新增货币量; ▲可贷资金的需求:当前投资,固定资产的重置更新,新增的窖藏现金.

78 如图 利率是由可贷资金的供给与需求决定的。 可贷资金的需求由两部分组成: 投资需求 货币贮藏需求: LD=I+∆H
可贷资金的供给由三部分组成: 储蓄、货币当局新增发的货币数量、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 Ls=S+ ∆M 如图

79 r1’ r0 r1 利率 I+∆H’ I+∆H S S’ I S+∆M S’+∆M 借贷资金量 A B ro为自然利率,r1位市场利率
借贷资金量 A B ro为自然利率,r1位市场利率 当r0>r1时,I >S

80 可贷资金论:借贷资金需求来自某期间投资流量和该期间人们希望保有的货币余额;借贷资金供给则来自于同一期间的储蓄流量和该期间货币供给量的变动。
可贷资金的供给与需求,决定均衡利率。其均衡条件为:

81 4.IS—LM模型的利率决定 理论基础: 整个社会经济活动可分为两个领域,实际领域和货币领域。在实际领域重要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投资I和储蓄S;在货币领域重要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货币需求L和货币供给M。 实际领域均衡的条件是投资I=储蓄S; 货币领域均衡的条件是货币需求L=货币供给M。 投资是利率的反函数;储蓄是收入的增函数。 IS曲线,是实际领域的均衡点轨迹,如图 LM曲线,是货币领域的均衡点轨迹,如图 两条曲线的交点即代表两个领域都均衡的状态

82 r LM IS A E r0 B Y YE IS—LM模型 I < S L<M I >S L<M I < S
Y YE IS—LM模型

83 怎样理解马克思与西方经济学 家的利率决定理论?
怎样理解马克思与西方经济学 家的利率决定理论? ★在利率决定理论上,古今中外的经济学家们有许多不同的观点. ★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是建立在对利息来源与本质的分析基础上,马克思认为平均利润率是利率的上限,下限应该是大于零的正数,利率总是在零和平均利润率之间受供求关系影响波动. ★西方经济学家的利率决定理论主要是从供求关系着眼的,他们都认为利率是由供求均衡点所决定的.他们之间的主要分歧在于是什么供求关系决定利率.

84 第六节 利率的作用

85 一、对利率作用的一般估价 在市场经济中,利率的作用相当广泛:
从微观角度说,对个人收入在消费与储蓄之间的分配,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投资决策,利率的影响非常直接; 从宏观角度说,对货币需求与供给,对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对物价水平,对国民收入分配,对汇率和资本的国际流动,进而对经济成长和就业等,利率都是重要的经济杠杆。

86 利率与资本积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的让渡就不能是无偿的,而必须是有偿的,这种有偿的手段就是利率。有了利率的存在,可使闲置资金者主动让渡资金的使用权,从而使社会能够聚集更多的资金。

87 利率与经济调控 各国政府及金融管理当局常常利用利率手段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 1.利用利率可调节货币流通量,保证货币流通正常运行。
2.利用利率杠杆可以优化产业结构。 3.国家利用利率杠杆,调节国民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更加协调健康的发展。 4.当国际收支不平衡时,还可以通过利率杠杆来调节。

88 二、储蓄的利率弹性和投资的利率弹性 1. 利率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于储蓄及投资的影响上。
影响程度的大小,用储蓄的利率弹性与投资的利率弹性表示。

89 2. 利率对储蓄的作用的一般分析: ⑴替代效应:表示人们在利率提高时,愿意增加未来消费——储蓄——以替代当前消费。这反映人们有较强的增加利息收入、积累财富的偏好。 ⑵收入效应:表示人们在利率水平提高时增加现期消费,从而使储蓄减少。这反映人们的收入因利率提高而提高时,希望改善生活的偏好。 尽管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分别来看都很强,但由于相互对冲,利率的弹性却有可能很低。

90 3. 中国的情况显示,分析问题时不应简单推论:
⑴改革开放前,一是居民收入水平很低,再高的利率也难以使储蓄的比例增大。二市场供给小于市场需求,虽然收入水平低,但却往往有些货币收入无法支用,这时的储蓄显然与利率水平也没有多大联系。 ⑵改革开放后,居民储蓄比例迅速增大,但多次的利率操作,对储蓄的影响均不显著。只有超过一定的临界点(明显的负利率)的1988年,才引发了挤提储蓄存款的局面。

91 4. 利率变化对投资所起的作用,是通过厂商对资本边际效益与市场利率的比较形成的。但是同样幅度的利率变化以及利率与资本边际效益的比,对于不同厂商投资的影响程度可以是不同的。
在中国,投资的利率弹性问题需要紧密结合改革进程分析。

92 三、利率发挥作用的环境和条件 1. 在市场经济中,利率的作用所以极大,基本原因在于:经济人有足够的独立决策权。
对于各个可以独立决策的企业、个人等经济人来说,利润最大化、效益最大化是基本的准则;而利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经济人的收益; 在利益约束的机制下,利率必然有广泛而突出的作用。

93 2. 改革开放以来,利率在中国经济中的作用逐步显现。
要使利率的作用能够较为充分的发挥,核心的问题,是经济行为主体真正成为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经济行为主体;特别是国有经济的行为准则实实在在地基本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

94 怎样理解利率作用的发挥问题? ★了解利率的一般功能. ★了解利率的一般作用. ★了解利率发挥作用的条件. ★理解利率在我国经济中作用的特点.
★理解我国新体制中利率的重要作用及发挥的效应.

95 影响投资风险的因素,决定利率对风险补偿(风险溢价)的要求: ——需要予以补偿的通货膨胀风险; ——需要予以补偿的违约风险;
三、影响利率的风险因素 影响投资风险的因素,决定利率对风险补偿(风险溢价)的要求: ——需要予以补偿的通货膨胀风险; ——需要予以补偿的违约风险; ——需要予以补偿的流动性风险; ——需要予以补偿的偿还期限风险; ——需要予以补偿的政策性风险……

96 四、利率管制 1. 利率管制的基本特征是由政府有关部门直接制定利率或利率变动的界限。 2. 利率管制的实施均有其历史背景。
3. 管制利率与提高资金效率存在矛盾。

97 五、我国的利率管理体制 1. 自1949年建国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利率属于管制利率类型。
2. 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利率的特点:利率档次少,利率水平低,存贷利差小,管理权限高度集中。 3. 改革开放,也立即提出利率体制的改革问题。首先要求解决的是提高利率水平。

98 4. 随着我国市场建设的不断推进,高度集中的利率管制与频频变化的物价水平及其他顺应市场规律灵活变动的经济变量之间,出现越来越大的不协调。
人们日益关心如何建立一个灵活的利率决定机制的问题。

99 5. 如何形成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利率体制,并没有现成的答案。
近年来不断采取改革措施: ⑴金融机构对贷款利率有一定幅度的浮动权利;⑵放开同业拆借利率;⑶国债和金融债券采用招投标的方式发行;⑷放开对金融机构外币业务的利率管制…… 具体的改革措施一定会继续推进。

100 6. 改革开放以来,事实存在着规避管制的“不合法”的利率。
应如何对待这类“不合法”的利率?

101 如何看待我国的利率管理体制? ★我国自1949年以来基本上属于管制利率体制.
★注意我国管制利率体制的形成与存在的历史背景、体制要求、经济原因、思想认识. ★现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和进程: 利率水平浮动→利率种类增加→市场化改革的推进.

102 _ 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变化图示

103 _ 再贷款和存款利率变化图示


Download ppt "第三章 利息和利率."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