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2009 崔宇红 北京理工大学 cuiyh@bit.edu.cn 2009-12-11 发现、定位、创新、超越—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路线图.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2009 崔宇红 北京理工大学 cuiyh@bit.edu.cn 2009-12-11 发现、定位、创新、超越—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路线图."—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009 崔宇红 北京理工大学 发现、定位、创新、超越—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路线图

2 报告大纲 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 2017/3/16

3 背景 “985二期”项目建设 RFID智能图书馆 网络、存储和服务器 数字知识库平台 图书馆发展研究与规划
国内外一流大学图书馆建设与评价研究 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 年发展规划 数字图书馆建设纲要 案例剖析和经验交流 以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为对象 成功与失败,建议与批评 2017/3/16

4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内涵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 ≠ 数字图书馆 互联网、大规模数字化、统一检索、RFID、可视化、信息共享空间 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
2017/3/16

5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内涵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 ≠ 信息化技术 外部环境: 技术变革、 经济发展、 用户行为、 组织需求、 产业调整、 法律规定
技术变革、 经济发展、 用户行为、 组织需求、 产业调整、 法律规定 图书馆核心能力体现在构筑多元化的知识服务体系 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 2017/3/16

6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起步期 发展期 快速增长期 国防特色数据库 知识服务平台 开放数据库 电子资源 RFID智能系统 学位论文系统
起步期 发展期 快速增长期 国防特色数据库 知识服务平台 开放数据库 电子资源 RFID智能系统 学位论文系统 SFX、WebFeat 集成管理系统 校外访问 图书馆主页 机构特藏库 机读目录 互联网 数字原生资源 图书馆局域网 服务器和存储 基础软硬件设施 图书借还系统 1990 2000 2005 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 2017/3/16

7 现状:文献资源情况 注:2005年为未去重的电子期刊数量 年度 文献资源经费 (万元) 纸型图书总量 (万册) 电子期刊总量(种) 2005
截至2008年底,全馆纸型文献208.9万余册,电子图书127.8万余册,数据库113个,电子期刊4.6万余种 ,涵盖理、工、管、文、法等学科专业 注:2005年为未去重的电子期刊数量 年度 文献资源经费 (万元) 纸型图书总量 (万册) 电子期刊总量(种) 2005 918 123.9 24,320注 2006 1,373 148.7 19,000 2007 1,558 187.5 34,000 2008 1,304 208.9 46,000 2017/3/16

8 数据库 2017/3/16

9 信息服务内容 基础性服务 个性化服务 网络化服务 ★借阅系统与校园“一卡通”系统对接 ★电子资源一站式检索 ★电子资源校外访问
★网上图书预约、续借和图书荐购 ★电子学位论文在线提交 ★ 和RSS等方式的提醒服务,如到期提醒、新书通报、最新消息等。 ★集中借还的开放式管理模式保证馆藏书刊全方位向读者开放 ★延长开馆时间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目前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101.5小时 ★适应不同学习需求的读者研究室 ★代查书服务 ★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 ★查收查引、科技 查新和定题服务 ★咨询服务:包括面对面咨询、电话咨询、 咨询、预约咨询和 网上即时咨询等

10 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 2005年以来硬件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软件投入达2,700多万 今年年底服务器数量将达到80台以上,储存容量达到130T。
两个校区图书馆网络分别建成了独立管理的可升级为万兆宽带的网络架构,包括高性能核心层交换机、千兆防火墙、千兆DHCP服务器、无线接入和电信专线接入。 基于Oracle数据保护解决方案的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双机热备系统, 提高了图书馆关键业务的可靠性。 SFX引文链接 软件实现了从文摘到全文的一站式获取 WEBFEAT跨库检索软件实现了对异构电子资源的整合检索 EZproxy软件实现了电子资源的校外访问 DSpace开源软件架构机构特藏库 2017/3/16

11 人员和组织机构 图书馆现有工作人员81人,其中博士学位人员19人,硕士学位人员13 人,占全馆工作人员的39.4% 。
图书馆从2006年起承建情报学硕士点,目前硕士生导师9人,在读硕士研究生8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情报理论与方法、信息管理与知识产权、信息安全、数字图书馆。 图书馆现有9个部门,根据图书馆发展规划,按照服务类型进行归类整合。 基础保障:办公室、信息技术部 公共服务:读者服务部(两个校区)、文献资源建设部 学科与研究服务:信息资源管理研究所、学科服务与科技查新部、数字化研发与特色资源部、战略情报研究部 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 2017/3/16

12 报告大纲 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 2017/3/16

13 社会和经济环境 中国互联网数量2008年达到3亿,信息消费者的基本特征是在一个无缝的环境中通过自给自足的方式获得满意的服务
世界经济负增长2.9%,中国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但增速放缓。 对环境的审视首先要从“信息消费者”开始。没有他们,就没有图书馆。现在大学里最活跃的信息消费者是伴随着计算机、多媒体和互联网长大的,对青年人来说,工作和娱乐之间、学习和游戏之间、虚拟和现实之间的界限已经模糊,Google取代图书馆成为信息消费者检索信息的首选。 由金融海啸引发的经济危机已经席卷全球。根据世界银行对2009年的经济预测,世界经济负增长2.9%,中国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但增速放缓。全球经济紧缩对教育领域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影响还未可知,这既是一个挑战,同时也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会。 技术变革日新月异。计算机、通信和电子技术给图书馆带来了希望,同时也使图书馆不得不面对强大的对手—以Google为代表的信息搜索服务,以Amazon为代表的电子商务服务和以Elsevier、Springer为代表的商业出版服务。 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 2017/3/16 13

14 教育科研信息化需求 创新型国家建设需求:科研信息化E-Science 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需求:教育信息化E-Learning
原创性科研成果产出:学术交流信息化E-Scholarship 大学图书馆是大学信息基础设施架构中的公共组成部分,在教育信息资源创建、机构科研数据共享、跨学科学术交流方面发挥作用 中国的科学研究已经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阶段提升到在引进消化基础上再创新、技术集成创新乃至原始创新的层次。科研信息化(E-Science)是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效能的必由之路。 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需要有大量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未来的信息化教育(E-Learning)的主要目标是要培养具备信息素养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人际交往合作能力的新世纪人才。 近几年我国学术成果产出增长迅速,学术交流方式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据2008年7月Nature杂志撰文介绍,我国R&D投入从1991年的75亿增长到2006年的900亿,年增长20%;研究人员数量和博士毕业生数量大幅增加,目前在校博士生数量超过美国居世界前列;SCI论文产出突飞猛进,从2000年22608篇增加到2006年的71450篇,年增长22%,居于全世界的第五位;国际论文份额从1980年的0.2%增长到2006年的7.4%,在国际上绝无仅有。 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 2017/3/16 14

15 信息服务产业链分析 随着数字化出版和网络信息技术的革命,信息创建者、信息服务中介和信息消费者三者之间的互动协作和渗透越来越多
对于出版商来说,数字化出版平台和技术的应用使得它们可以跨越内容服务商直接面向信息用户,提供网络化的信息服务;对于大学图书馆来说,收集存储本校教师和学生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大学的特有档案资料,建设面向教学的课程库、面向学科研究的知识仓库,其自身角色已经从信息内容的中介变成信息的创造者和发布者;对于信息用户来说,以博客、维基百科、社区网络为代表web 2.0使互联网用户从信息消费者变成了信息创造者。 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 2017/3/16 15

16 图书馆面临的挑战 复合型图书馆的资源多元化 经费的压力 到馆读者的下降 .NET 一代的信息行为 Google成为信息搜索的首选
正式出版内容 开放WEB内容 复合型图书馆的资源多元化 经费的压力 到馆读者的下降 .NET 一代的信息行为 Google成为信息搜索的首选 大学中跨学科学术交流 特色馆藏 大学内容 大学图书馆越来越主动融入到学校、科研人员和学生的信息圈 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 2017/3/16

17 报告大纲 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 2017/3/16

18 图书馆定位的变化 图书馆服务面向和深度的提升 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深层次的信息服务 为国家、行业和地方的建设发展提供决策研究参考
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 2017/3/16

19 图书馆工作内容和方式的转变 从学校到全国、地方和行业,服务对象和范围的提 升改变了图书馆的工作内容和方式 资源收藏中心
知识创造和学术交流中心 主动个性化知识服务 被动简单咨询服务 馆藏资源检索系统 多维综合知识服务平台 单一图书馆学人员 多学科研究型人员 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 2017/3/16

20 图书馆发展战略 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 2017/3/16

21 报告大纲 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 2017/3/16

22 举措1:资源E-Only进程 加大数字化资源的经费投入和比例 购买的资源和开放存取资源并重 中外文科技期刊的全电子化 电子图书和阅读器的普及
空间环境:构建多功能的学习共享空间 资源建设:加大电子资源和网络开放资源的比重 信息技术:提升自动化程度,实现泛在网络下的信息发现和获取 增大电子资源的比重,加快E-Only环境的资源和平台建设 书架+图书 计算机+数字资源+泛在网络 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课件、 博客、科研数据、机构库 RFID 无线网络 3G 手机 互联网 云存储 美国斯坦福大学工程图书馆宣布将在2009年停止订购纸本文献从而建立一个真正的无纸图书馆,耶鲁大学科技和医学类图书馆也将在2010年基本实现E-Only。香港大学图书馆2007年已经取消了3200种印刷型期刊,2009年将实现30个主要出版社如Elsevier、Willy等向E-Only模式的全面跃迁。相比之下,国内一流大学图书馆的数字化进程的步伐更快。清华大学和我校图书馆的纸本外文科技期刊数量已经不到200种,转而将经费用于重点保障电子型期刊的订购及其配套的资源发现工具和检索服务上。 随着Google等大规模图书数字化计划的开展,电子图书、电子课件将越来越多并被网络新生族接受,通过在馆外建设图书集中存储库,或利用图书自动化存取系统和可视化技术使图书存储在封闭区域。可以想象,在未来的5-10年间,在大学图书馆的物理建筑内,“书架+图书”的景象将被“计算机+数字资源+泛在网络”的模式取代,图书馆的空间将更多地用于信息分享、学习交流、研究讨论和社会活动等,伴随移动通信、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和宽带互联网等一系列泛在技术的发展,用户将可以随时随地的获取数字资源。 个人、社区、家庭、旅途、野外 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 2017/3/16 22

23 举措2:学习共享空间(LC) 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 提供安静学习区、小组讨论室、课题研究室、多媒体专用工作室、休闲讨论区元化学习空间
支持可视化交互式学习(视频会议、交互式白板和在线表决);支持移动式学习(笔记本、无线网络、手机PDA等设备);提供自助复印、扫描、打印等设备和服务;提供一站式咨询和指导 2017/3/16 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

24 举措3:RFID自助借还系统 将在良乡校区和中关村校区图书馆启动建设,实现120万册图书的RFID标签转换。 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
2017/3/16 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

25 举措4:全自动借还书书库系统 创新 完全自主研发,已申请三项国家专利;实现完全无人化借还和上架管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24*7”图书馆
密闭书库 自动书架 自助借书 自助 还书 取书 2017/3/16 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

26 举措5:嵌入学习和研究流程中的知识服务 面向国家、行业科学研究和大学学科建设的科技情报服务体系 如:“973”课题立项服务
作为E-Science、E-Learning信息基础设施框架中的公共组成部分,特别是在科学、技术、工程和医学领域(STEM)中,图书馆已经不仅仅是简单被动地提供信息资源的检索使用,而是要使图书馆融入用户主体—科研人员的工作流程中,在项目立项选题、寻求合作人员和基金、知识发现和无缝获取、发表论文、学术交流和科研绩效评价的整个学习研究生命周期中提供资源和工具,帮助科学家和研究团队提高工作效率,为创新成果的产出提供支撑服务。 一流大学图书馆要面向国家和学校的重大需求,针对国家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技术、重点学科、交叉学科等,提供智能化、个性化、分析性的信息检索工具和系统,提高文献检索和知识发现效率,帮助研究人员在短时间内获得一个研究领域进展的完整信息。使科研人员知道在这个领域,过去做了哪些事情,后来是如何发展的,当前有哪些新的需求,国内外有哪些机构和科学家在做这方面研究,还有哪些关键科学问题没有解决,甚至是分析科技发展的趋势以及发展的“拐点”出现在哪里。 一流大学图书馆要为大学的素质教育和国家创新人才的培养建立新的模式和支撑平台。按照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交叉知识和工具知识的知识结构体系,整合优秀课件、经典著作、前沿专著、百科全书、语言学习、软件教程等优质学术资源、高质量科技资源和专家导师人力资源,提供最新学术前沿资讯和自主交流互动环境,形成融合资源、人员和协作环境等创新要素为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链,培养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科研素养和创新素养。 面向信息素养、科研素养、创新素养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 如:教育部“中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开放数据库” 2017/3/16 26

27 中国博士生学术论坛 整合资源、人员和互动交流环境,打造创新人才培养链,培养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科研素养和创新素养。

28 举措6:科技情报研究服务体系 科技 查新 学科 咨询 战略决策研究
面向科技创新,围绕国家和高校发展战略需求,构建战略情报体系和团队,以科技战略和学科发展为主要研究内容为高校乃至国家提供决策参考 通过学科馆员对信息文献进行分析,为科学研究提供更精炼的情报和知识,实现从情报到知识的全方位的服务 申请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为科研立项、成果鉴定、基金申请和博士课题开题提供服务 2017/3/16

29 依托大学丰富的研究人员、学术成果和学术声誉 非商业化、独立、客观、公正的立场
大学图书馆开展科技情报研究的优势: 高质量信息资源 良好的服务网络 具备学科背景的专业图书情报人员 依托大学丰富的研究人员、学术成果和学术声誉 非商业化、独立、客观、公正的立场 2009年6月成立了学科服务与科技查新部、战略情报研究部,组建了一支由不同学科和高学历人员队伍: 科技查新2008年完成 212 项 实时全程介入“973”课题科研过程 申报工信部国防科技基础课题情报类项目 为工信部提供信息服务,参与 “装备制造业”、“航空航天业”十二五人才规划制定工作 申报并完成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研究课题1项 2008年获得校基金支持4项 在一所研究型大学中,图书馆兼具知识化和服务化的特性。在知识经济和全体一体化的进程中,图书馆社会化、国际化程度也越来越高,通过建立一种“大学—政府—企业”的用户模式,大学图书馆将成为一个以战略决策和情报咨询研究为内容的知识密集型服务机构。 2017/3/16 29

30 举措7:建设知识创新和学术交流中心 一流大学图书馆的长期保存功能和文化传承责任逐渐转向保存机构(或本国、本地区)特色资源、提高机构的学术影响力、促进跨学科交叉和学术交流方面。 挖掘、整理、开发珍贵馆藏及文化。如我校徐特立专藏、中法大学专藏等。 建立我校的数字机构知识库,收集、保存、交流和评价本校学术成果,促进科研数据共享和跨学科研究。 与政府、行业等合作建立面向特殊群体特色文献存储中心。如科协文献信息中心、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源保存中心、国防科技信息特色学科数据库等 2017/3/16

31 北京理工大学珍贵馆藏 原中法大学的1699年法国《皇家科学院回忆报告》(Memoires de l'academie royale des sciences)

32 徐特立手稿 写给上海第一师范学院历史系毕业生的信

33 北京理工大学学术机构仓储 建立以学术著作、期刊论文、工作文稿、会议论文、科研数据和学术演示文稿等内容的机构知识库,促进跨学科学术交流,实现学校学术研究长期保存和共享利用

34 中国科协文献收藏和交流中心 2002年开始建设中国科协文库,筹建中国科协文献收藏与交流中心,为中国科协学术活动提供良好的服务体系。
建立中国科协所属协会精品学术期刊数据库。 整合中国科协所属学会主管刊物导引。 建立国家相应的专家库,为国务院、国家发改委等政府机构提供决策支持。

35 报告大纲 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 2017/3/16

36 超越图书馆:产业链渗透和融合 大学里计算中心、出版社、学术信息中心、图书馆等多家信息服务单位之间的界限已经模糊,通过技术、资源、营销和研究方面的整合,这些不同的领域可以在其交叉处产生出新的增长点,提高资产的通用性、柔性化和模块化。 斯坦福大学图书馆行政系统下包括图书馆、学术电算中心、HighWire Press电子期刊出版社和大学出版社。 佐治亚理工大学图书馆和信息中心 浙江大学图书馆和网络中心 2017/3/16

37 典型案例:HighWire Press 1239种电子期刊,文章总数已达586万篇,引用率最高的200种期刊中HighWire占据了71种,是世界上三大提供免费自然科学学术文献的网络数据库。 HighWire Press是图书馆最重要的功能,利用斯坦福大学本身的资源和声誉,它从1995年初创时的13种电子期刊发展到现在的1239种,并与140多家出版社签订合作协议,使电子本的发行和纸本保持同步甚至提前出版,目前文章总数已达586万篇,成为世界上三大提供免费自然科学学术文献的网络数据库,有超过180万篇文章可免费访问,这种“非盈利出版服务”的运营模式使HighWire Press获得了极高的访问量和下载量,在引用率最高的200种期刊中HighWire占据了71种,同时实现了用电子出版的收益来补充和支持图书馆经费的不足。 2017/3/16 37

38 超越信息:教育、科研和学术交流 传统图书馆品牌形象 数字环境下图书馆品牌形象 2017/3/16 38

39 典型案例:开放知识课程Sakai 美国密西根大学、印地安那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在“开放知识行动”(OKI)和uPortal协会的支持下的开放式教育计划 学年Sakai系统已经有2867门课程,175440个文件,注册用户18179人 数字图书馆(DL)与课程管理系统(CMS)的有效整合 CMS DL 课程管理系统 数字图书馆 期刊 图书 图像/音频 课程 任务 作业 讨论 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 2017/3/16

40 超越角色:图书馆员的未来 未来需要什么样的大学图书馆员 专业背景的学科馆员 计算机系统研发人员 项目管理人员
知识服务领域的研究人员和“领头羊” 未来大学图书馆员在哪里 大学图书馆、学科分馆或院系 加入提供与图书馆和信息资源相关的服务、产品或系统的商业性公司 成为从事信息或知识管理的机构成员,如咨询或决策机构 成立个人工作室(如:独立咨询顾问) 未来大学图书馆馆长从哪里来 非图书馆领域专业人员 具备卓越的大型跨国公司的领导能力和管理经验的私营部门 私营部门(如新南威尔士州州立图书馆新任馆长来自IBM公司 2017/3/16

41 超越自己:适应变化,接受挑战 “图书馆是一个变化的有机体” ----阮冈纳赞图书馆第五定律
信息化建设人员是促进和引领图书馆发展的执行和决策人员 心智决定视野 视野决定格局 格局决定命运 命运决定未来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 2017/3/16

42 Library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Q&A 谢 谢 Library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7/3/16


Download ppt "2009 崔宇红 北京理工大学 cuiyh@bit.edu.cn 2009-12-11 发现、定位、创新、超越—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路线图."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