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一支笔)+(一张纸):一幅画、一首诗、一首歌、一个世界……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一支笔)+(一张纸):一幅画、一首诗、一首歌、一个世界……"—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一支笔)+(一张纸):一幅画、一首诗、一首歌、一个世界……
思考:1+1=? (一个男子)+(一个姑娘)二一个家庭 (一滴水)+(一粒种子)=一棵树 (一支笔)+(一张纸):一幅画、一首诗、一首歌、一个世界…… 牛顿+苹果=万有引力定律 李白+酒=诗百篇 李白十月=(三人) ……

2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每一种事物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观察的角度不同,结论也不相同。
生活中: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3 事物的正确 答案不止一个

4 朗读课文,掌握字词 汲取(jí) 推敲: 根深蒂固: 孜孜不倦(zī): 持之以恒: 锲而不舍(qì): 不言而喻: 轻而易举: 一事无成:
吸取。 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勤勉的样子。 有恒心地坚持下去。 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 ,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形容事情容易做。 连一样事情也没做成;什么事情 都做不成。

5 1.作者设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请大家思考一下,这是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观点?
整体感知 1.作者设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请大家思考一下,这是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观点? 2.“用浪线划出引起你思考的警句,并结合自己谈体会。”

6 按照议论文的三段式结构给课文编写阅读提纲
(1~3段)从四个图形,提出‘“事物的正确 答案不止一个”的论题,说明确立“事物的正 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的重要性。 ①提出问题: ②分析问题: ③解决问题: 第一层(4~5段):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吸取 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第二层(6~8段):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 运用知识,并举例证明。 第三层(9~12段):拥有创造力的主要根据。 (13)总结,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的关键 所在 。

7 练习 B 下列论据不同类的一项是………………………( ) A.徐特立曾经告诉过学生,读书不要贪多求快,要仔细研读。
下列论据不同类的一项是………………………( ) A.徐特立曾经告诉过学生,读书不要贪多求快,要仔细研读。 B.奥斯特洛夫斯基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但他以不屈不挠的意志写成了不朽巨著。 C.列宁高度评价过想象的作用,指出幻想是极其可贵的品质。 D.马克思指出,一般工程技术人员也参与创造剩余价值。 B

8 仿照“生活是一杯酒,饱含着人生的酸甜苦辣……”的句式造几个比喻句
生活是一份试卷,写满了人生的功过是非。 生活是一把伞,承受着人生的风风雨雨。 生活是一支笔,描摹着人生的悲欢离合。 生活是一团线,编织着人生的纵横交错。 生活是一条路,布满了人生的荆棘坎坷。 生活是一朵浪花,撞击着人类梦想的礁石。 生活是一场戏,上演着人生的喜怒哀惧。 生活是一张照片,记录着真实的市井百态。 生活是一个调色板,调试出人生的多姿多彩。 生活是一首歌,唱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生活是一支梭,穿透了人生的层层壁垒。 生活是一棵树,结满了人生的累累硕果。 生活是一场梦,模拟着人生的虚虚实实。 生活是一幅画,临摹出人生的曲折漫长。 生活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人间的善恶美丑。

9 精读课文,回答问题 1.作者开头引述这个材料有何好处? 2.作者从这个材料中提炼出了一个什么观点?
3.作者用“然而”一词承上启下,说明“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一个答案需要有创造性的思维,那么,作者认为创造性思维需要哪些要素?

10 4.作者在论述上面这个问题时,举了两个例子,这属于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请再举一些例子。
5.作者用“不过”一转,通过两个设问将问题引向深入,他是怎样分析人“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这一问题的? 6.作者由此得出了一个什么结论?举例证明。

11 7.体会11、12两段中“大多数情况”、“往往”、“主要……之一”的作用。
8.通过以上分析,作者顺理成章地得出了一个什么结论? 9.课文在证明论点采用的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12 2、“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 ,这一点非常重要” 。
1、这样开头生动形象,吸引读者,发人深省。同时,从材料中提出一个问题,也是议论文常用的开头写法。 2、“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 ,这一点非常重要” 。

13 3、创造性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1.渊博的学识 2.有探求新事物、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3.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的毅力

14 4、摆事实 增强文章说服力,使人信服 。 飞机和船的结合产生了航空母舰 。

15 5、首先引用某心理学专家小组的研究结论。(讲道理)[前者自我压制,从而扼杀了自己的创造力;后者关注极普通,甚至一闪而过的想法,从而获得灵感。]其次,作者摆出典型的创造型明星的事例来加以论证。(摆事实)

16 6、伽利略从教堂挂灯链条的嘀嗒声中得到的启示;瓦特看见水烧开时水壶盖震动而受到启示等。
7、对内容进行某种程度的限制,说明一般如此,但并不排除特殊情况,避免表意绝对化,用语准确。 8、怎样才能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人。

17 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1.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2.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 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
2.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 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 3.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楔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18 本文写法上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1.充分利用了事实论据 ,有力的证明了论点------事实是证明论点的最有力的武器。
2.引用的成语、典故颇多,增加了文章的语言的气势 议论文的语言在该简练处简练、该生动处生动。原则是始终为论点服务!

19 关于“推敲”的典故: 传说唐代诗人贾岛骑着驴做诗,得到“鸟宿地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第二句的“敲”字又想改用“推”字,犹豫不决,就用手做推、敲的样子,无意中碰上了韩愈,向韩愈说明原委。韩愈想了一会儿说:用“敲”字好(见于《刘公嘉话》)。后人就用推敲来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20 关于“锲而不舍”的出处: 《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锲:雕刻 镂:雕刻)

21 创作活动 请同学以创造性思维的必须要素之一为论点,充分运用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以及一些成语、典故,给文章添加一个自然段。要求是:立意新颖,不流于俗套;紧扣中心,有一定深度;语言简明,150字左右。

22 思考后回答 三位朋友去酒店投宿,价格是30元,每人掏出10元钱给了服务员。第二天早晨,酒店老板对服务员说,昨天三位客人住的是特价房,要求服务员将多余的五元钱退回客人。服务员想了想将两元钱自己留下,给三位客人每人一元钱,问题是,三位客人花的钱总共是27元,加上服务员拿走的两元钱是29元,那么,还有一元钱在哪儿。

23 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寻找第二种答案) 创造性思维(论题) 必须的要素(论点) 富有创造力的人(结论)
渊博的学识 探求新事物并为此或用知识态度、意识 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富有创造力的人(结论)


Download ppt "(一支笔)+(一张纸):一幅画、一首诗、一首歌、一个世界……"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