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剖析汇报 电子工程学院 2011-12-26.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剖析汇报 电子工程学院 2011-12-26."—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剖析汇报 电子工程学院

2 1 专业基本情况 2 专业改革与建设成效 3 专业特色 汇 报 提 纲 4 存在问题与努力方向
1 专业基本情况 2 专业改革与建设成效 3 专业特色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下午好,下面由我作应用电子技术剖析汇报。 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做汇报,请指正。 汇 报 提 纲 4 存在问题与努力方向

3 1.专业基本情况 2011年教育部重点建设专业 2008年江苏省示范性建设专业 2006年江苏省品牌专业 2001年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该专业由无线电技术专业发展而来,01年开始3年制大专班招生,06年被评为省品牌专业,08年被作为省级示范性专业进行建设,今年又被推荐为教育部重点建设专业。 1978年无线电技术专业

4 1.专业基本情况 在校生938人。 专兼职55人,其中兼职教师19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比例 35% ,双师比例100%。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1人,省“ 333 ”培养对象 1人,淮安市“十百千”人才培养对象4人,淮安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 学院骨干教师4人。 19个实验实训室,设备总值1146万元。有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各1个,校外实习基地18个。 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院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教材2本,参与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建设。 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中国电子教育学会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本专业现有在校生938人,专兼职55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 35% ,有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1人,省“ 333 ”培养对象 1人, 专业现有19个实验实训室,设备总值1146万元,有2个省级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基地18个。 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教材2本,参与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建设。 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中国电子教育学会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5 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分布图 2.专业建设与改革成效 2.1专业设置与定位
2010年,电子信息制造业收入、从业人员占全国工业比重达9.1%、9.7%,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占全国出口的比重达37.5%。 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分布图 电子信息制造业是国家主导,2010年占全国工业比重的9.1%,长三角是电子信息制造业重地,江苏省产业规模全国第二,占全国的24%

6 产业转移 南北对接 2.专业建设与改革成效 2.1专业设置与定位 淮安 五大培育产业 四大产业集群 八大国家级开发区
江苏省沿沪宁线电子制造业规模庞大,有五大培育产业、四大产业集群、八大国家级开发区,根据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研究中心研究,10年比09年人才需求增长近30万 目前江苏省正实施产业转移与南北对接工程,淮安是产业转移重点 针对以上情况,我院长期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作为重点专业实施建设 重点培育和壮大软件、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现代通信及信息技术应用五大产业 五大培育产业 四大产业集群 八大国家级开发区

7 专业建设与改革成效 2.1专业设置与定位 典型岗位 工作任务 企业调研 操作技工 车间技术员 工艺技术员 质检员 性能调试员 硬件开发员
元器件识别与检测 电子产品的焊接 电子产品的装配 生产设备操作 生产记录的整理 车间技术员 解决现场技术问题 产品质量监测 工艺过程跟踪 指导工人操作 设备维护维修 工艺技术员 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 编写工艺文件 现场工艺管理 外来样品工艺分析 车间半成品的调试 提出工艺改进 电子电路的分析 质检员 电子产品组装与布线 电子产品质量检测 产品异常分析 数据统计与分析 产品质量状态标识 性能调试员 电子产品技术指标的检验 电子产品技术指标的测试 电子产品故障分析与检修 硬件开发员 电子线路绘图 印刷电路板设计 小型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制作 服务工程师 售后培训 售后维护 产品测试、安装、调试 编制售后服务条款 编制故障处理流程 技术支持 销售工程师 用户需求了解 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 商务谈判 客户关系管理 客诉处理 跟踪样品信息 毕业生访谈 我们通过企业调研、毕业生访谈、人才岗位研讨,总结出电子制造业主要工作岗位,各岗位对应的主要工作任务 人才岗位研讨

8 2.专业建设与改革成效 2.1专业设置与定位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定位 核心 岗位 电子产品生产岗位 电子产品检修调试岗位 电子产品硬件开发岗位
能力 产品生产工艺设计与控制 设备操作与维护 电子产品检修调试 电子产品硬件开发 归纳出本专业的核心岗位、核心能力,确定本专业定位是:培养能够从事电子产品工艺设计、电子产品检修与调试、电子产品硬件开发、设备操作与维护、生产与质量管理等岗位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专业定位:面向电子企业,培养能够从事电子产品工艺设计、电子产品检修与调试、电子产品硬件开发、设备操作与维护、生产与质量管理等岗位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9 2.专业建设与改革成效 2.2课程体系 “工作过程-支撑平台” 系统化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特点 工作任务知识技能要求 岗位工作任务 专业岗位
通过专业岗位调研、岗位工作任务及知识技能分析,结合高职教育特点,设计了“工作过程-支撑平台”系统化课程体系,即以学习领域课程为重点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以技术基础课程平台培养学生基本技能;以认证课程平台实施课证合一、认证嵌入;以素质课程平台培养职业人、社会人;以拓展课程平台培养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 高职教育特点

10 2.专业建设与改革成效 2.3人才培养模式 “343”人才培养模式: 三方合作 四共切入 三段递进 学校:主导作用 行业:指导作用
企业:参与作用 四共切入 共同制定培养方案 共同开发专业课程 共同建设实训基地 共同打造双师团队 三段递进 基本技能培养与职业体验实习 专项技能培养与专业顶岗实习 综合技能培养与就业顶岗实习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本专业形成了“343”人才培养模式:即校行企三方,从四个方面,围绕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开展“三段递进”的人才培养

11 2.专业建设与改革成效 2.3人才培养模式 行业----指导作用 聘请行业专家组建校企合作事业部
聘请行业专家担任企业主任(院长)与专业带头人 聘请行业学会专家担任专业顾问 开展行业人才研讨 组建行业学会定单班 三方中,行业主要作用是:提供行业咨讯,指导专业建设。 我们成立了校企合作事业部,聘请了企业主任与专业带头人,由行业学会牵头,在本院专门开展人才研讨,今年,又组建了协会定向班,所有这些,都有效指导了本专业建设工作开展

12 2.专业建设与改革成效 2.3人才培养模式 企业---参与作用 参与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共同开发专业课程 共同建设实训基地
共同打造双师团队 参与就业 校企合作协议 校企开发实训项目 校企开展课程研讨 在企业参与方面,我们重点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共建实训基地,共同打造双师团队,这是企业技术人员帮助我们开发SMT设备维护课程,这是企业人员参与课程改革讨论的照片

13 能力递进 2.专业建设与改革成效 2.3人才培养模式 三段递进 基本技能训练 专项技能训练 综合技能训练 支撑课程教学 专业核心课程教学
校内三层实训基地 基本技能训练 专项技能训练 综合技能训练 学练一体课程教学 支撑课程教学 专业核心课程教学 综合拓展课程教学 校外企业实践 职业体验实习 专业顶岗实习 就业顶岗实习 在校行企合作前提下,本专业开展三层递进人才培养:即结合学练一体课程教学,依托校内三层实训基地和校外企业实践,开展由基本技术、专项技能与岗位综合技术三段递进式人才培养。 能力递进

14 2.专业建设与改革成效 2.4课程建设 1 2 3 4 强化主干课程建设,突出专业核心能力 校、行、企三方合作开发课程
岗位技能引领,突出实践能力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重点,我们的思路是:建设层次上强化主干课程建设,突出专业核心能力;建设机制上校、行、企三方合作开发课程;建设主线是岗位技能引领,突出实践能力;课程建设同时,加强资源建设,及时开放共享建设成果。 4 加强资源建设,开放共享成果

15 2.专业建设与改革成效 2.4课程建设 强化主干课程建设,突出专业核心能力 课程名称 建设立项 建设成效 1 SMT制程与设备维护
省示范课程建设项目 国家级精品课程 2 电工技术及应用 省级精品课程 3 模拟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 省示范示课程建设项目 4 单片机应用技术 院级精品课程 5 电子测量与仪器 6 数字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 7 虚拟仪器应用技术 8 高频电子技术应用 9 电子电路制图与制板 院级课程建设项目 围绕核心能力,本专业着重建设了9门专业主干课程,建成了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

16 2.专业建设与改革成效 2.4课程建设 校、行、企三方合作开发课程 课程名称 参与行业、企业成员 参与内容 SMT制程与设备维护
课程开发、教材编写、教师培训、兼职教师、基地建设 单片机应用技术 江苏苏益电器公司工程师 范大庆 教材编写、兼职教师、实训设备开发、实践项目开发 电子测量与仪器 南京宝灿仪器公司工程师 杨立刚 实践项目开发、兼职教师、实验室建设、教师培训 虚拟仪器应用技术 NI公司工程师 胡信伟 模拟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 江苏瑞特电子公司总工 胡玉忠 实训设备开发、兼职教师、实践项目开发 数字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 这是我们与行业企业人士一起开发的部分课程。

17 2.专业建设与改革成效 2.4课程建设 依据模拟单元电路种类 依据数字单元电路种类 依据测试信号种类 依据测试对象种类 依据单片机资源种类
岗位技能引领,突出实践能力 项目1 二极管彩灯电路 项目2 三极管助听器电路 项目3 运放水位报警电路 项目4 音频功率放大电路 项目5 直流稳压电源电路 模拟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 依据模拟单元电路种类 项目1 简单抢答器设计 项目2 产品品质表决仪设计 项目3 计数器电路设计 项目4 叮咚门铃设计 项目5 数字频率计设计 数字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 依据数字单元电路种类 情境1 信号发生器技术参数测试 情境2 电子元器件参数测试 情境3 功放技术指标测试 情境4 示波器调试与维修 电子测量与仪器 依据测试对象种类 情境1 电子万年历设计 情境2 洗衣机主控板设计 情境3 晶体管测试系统设计 情境4 声卡测试系统设计 虚拟仪器应用技术 依据测试信号种类 情境1 循环流水灯设计 情境2 电子钟设计 情境3 温度测量报警系统设计 单片机应用技术 依据单片机资源种类 情境1 刚性电路板组装 情境2 柔性电路板组装 情境3 模组芯片电路板组装 SMT制程与设备维护 依据SMT贴装工艺种类 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本专业结合每一门课程特点与岗位技能要求,合理设计各课程教学项目或情境。这是几门主干课程的教学项目与情境的设计。

18 作业五步骤 工作五环节 2.专业建设与改革成效 2.4课程建设 岗位技能引领,突出实践能力
这是SMT制程与设备维护课程,通过与行、企专家共同研讨后,确定选取SMT领域工艺区分度大的产品类别作为课程情境,每个情境又以典型项目为载体,按照五个作业组织教学,作业五步骤对应SMT工艺岗位五环节,借助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实现SMT技能培养。 作业五步骤 工作五环节

19 2.专业建设与改革成效 2.4课程建设 加强资源建设,开放共享成果 承担了国家级资源库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电子产品生产设备操作与维护》资源建设
省级精品教材 加强资源建设,开放共享成果 承担了国家级资源库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电子产品生产设备操作与维护》资源建设 校企合作编写、公开出版教材9部 建立课程中心,课程全部上网 国家级资源库项目 课程学习网站 在资源建设上,本专业承担了国家级资源库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电子产品生产设备操作与维护》课程资源建设,是唯一一个非国家示范、骨干院校的分项目牵头单位。本专业还与行业企业人士合作编写、出版9部教材,课程全部上网,开放共享建设成果。

20 2.专业建设与改革成效 2.5基地建设 整体 规划 突出 重点 强化 内涵 打造三层次校内实训基地,校内校外实训基地互补
校、行、企合作,打造全真企业氛围的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 在校内基地建设上,本专业整体规划,打造三层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校外基地,实现校内校外互补,突出重点,打造全真企业氛围的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强化内涵,促进基地优化运行。 强化 内涵 开放基地运行管理,服务学生技能创新

21 2.专业建设与改革成效 2.5基地建设 建成了“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现场岗位” 三层校内实训基地 建成了2个省级实训基地
有校外实训基地18家 目前,结合“3段递进”人才培养,本专业建成了“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现场岗位” 三层校内实训基地,建成了2个省级实训基地。 有校外实训基地18家,本专业所有学生都到富士康开展了为期2个月的顶岗实习,增强了学生岗位意识与岗位能力

22 与国际知名设备商合作共建, 以合作促建设 获得企业118万元设备捐助; 行业专家全程指导 承接企业生产任务,以企业 以生产保教学
2.专业建设与改革成效 2.5基地建设 生产型实训基地建设 与国际知名设备商合作共建, 获得企业118万元设备捐助; 行业专家全程指导 以合作促建设 承接企业生产任务,以企业 真实的产品生产为载体,保 障教学 以生产保教学 主动融入区域经济,通过生 产、培训服务,为基地创形 象,谋发展 以服务谋发展 SMT中心是本专业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建设重点,中心建设得到了德国ERSA、美国环球、香港日东公司118万元设备支持,中心建成后,承接企业生产任务,以企业真实的产品生产为载体,保障教学。2007年,中心被确立为淮安市公共服务平台,目前是近20家中小企业制造基地,中心还开展了面向企业员工、职校教师的教训工作,通过各种服务,促进了中心健康发展

23 2.专业建设与改革成效 2.5基地建设 教学环境工厂化 教学管理企业化 教学载体产品化 生产型实训基地建设
中心按企业标准划分生产计划部、工艺技术部等功能区,实施5S管理,将教学与生产有机结合,实现了教学环境工厂化、教学管理企业化、教学载体产品化

24 2.专业建设与改革成效 2.5基地建设 实验室开放 实验室管理人员坐班制 单片机综合实训室、开放实验室完全交由学生管理
部分学生作品 实验室开放 实验室管理人员坐班制 单片机综合实训室、开放实验室完全交由学生管理 在师生创新实验室、SMT中心形成了导师式、师徒式的常规性开放 实验室开放 实验室开放 在校内基地建设中,本专业大力推行开放制度。实验室管理人员坐班制,学生可以随时入实验室训练,另外我们有两个专业实验室完全交由学生管理,在师生创新实验室、SMT中心形成了导师式、师徒式的常规性开放。

25 2.专业建设与改革成效 2.6师资队伍建设 1 2 3 组建教师团队,发挥传帮带作用 由新手到能手,系统化培训青年教师双师素质
借助教科研项目研究,提升教研科研水平 师资队伍建设上,我们主要措施是:组建教师团队,发挥传帮带作用;由新手到能手,系统化培训青年教师双师素质;借助教科研项目研究,提升教师教研科研水平。

26 借助团队优势,推进项目建设,提升团队实力
2.专业建设与改革成效 2.6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团队 竞赛创新指导与科技服务团队 电子产品工艺教学团队 借助团队优势,推进项目建设,提升团队实力 单片机技术教学团队 测量仪器技术教学团队 多年来,本专业重点加强了电子技术基础等5个教师团队建设,通过团队,实现老中青相结合、发扬传帮带作用 ,借助团队优势,推进项目建设,提升团队实力 。 老中青相结合、发扬传帮带作用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团队

27 2.专业建设与改革成效 2.6师资队伍建设 青年教师双师素质培养 能手培养 熟手培养 新手培养 骨干教师 职业教师 合格教师
场所:校内、校外 方法:专项培训、主持重点项目建设 目标:引领教学、主导教改,技术服务主体 新手培养 场所:校内、校外 方法:以老带新、专项培训、竞赛、项目主持与参与 目标:执教能力强、实践能力强 场所:校内 方法:以老带新 目标:基本教学规范、基本教学方法达标 在青年教师双师素质培养上,本专业通过校内以老带新,让青年教师基本能力达标,使之成为初步合格教师;通过校内校外的以老带新、专项培训、竞赛、项目主持与参与,增强青年教师执教能力与实践能力,使之成为真正的职业教师,通过校内、校外的专项培训、主持重点项目建设,着重培养骨干教师,从而实现教师由新手到能手的系统培养。 骨干教师 职业教师 合格教师

28 2.专业建设与改革成效 2.6师资队伍建设 校内培训:常规化的实践教学能力培训,邀请校外专家开展了12场专项培训
国外培训 校内培训:常规化的实践教学能力培训,邀请校外专家开展了12场专项培训 校外培训:37人次,嵌入式、SMT工艺、虚拟仪器等技术培训以及骨干教师培训 企业锻炼:43人次,深圳日东科技、无锡夏普等18家企业 出国培训:12人,德国、加拿大、新加坡、新西兰、澳大利亚 学历进修:2人国内访问学者,11人进修硕士学位 职业能力培训:22人获取无线电调试技师资格 访问学者 围绕青年教师的系统培养,近三年,本专业采取了校内校外培训、企业锻练、出国培训、学历进修等多种途径 校内常规化培训 教师企业培训 企业人员入校培训

29 2.专业建设与改革成效 2.6师资队伍建设 每年开展课程教学竞赛、说课比赛,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先后组织了电子产品设计、示波器维修等“希望杯”青年教师技能大比武活动,提高教师技能水平 教师说课比赛 教师技能大比武 还通过各种教师教学竞赛、技能大比武,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与技能水平,培养了一大批青年教师。

30 2.专业建设与改革成效 2.6师资队伍建设 教科研项目研究
完成了18项省示范专业建设项目,主持省级以上教研课题13项,发表教研论文21篇,获教学成果奖项目2项 主持省市级科研项目23项,发表科研论文48篇 科研服务教学 教科研是提升教师水平的最有效途径,本专业组织教师大力开展教研、科研工作,近三年本专业教师完成了18项省示范专业建设项目,主持省级以上教研课题13项,获得2项教学成果奖。 主持省市级科研项目23项,其中服务于新农村的规模化龙虾养殖项目被农业部作为农博会重点推荐项目,部分科研项目已经被引入教学与学生创新活动之中。 科研服务新农村

31 2.专业建设与改革成效 2.7创新能力培养 以技能竞赛为抓手,深化创新人才培养 参与竞赛 指导提高 教师水平 课程引入 竞赛要素 赛学结合
各种竞赛 选拔创新 人才 以技能竞赛为抓手,深化创新人才培养,形成了师资建设、课程建设、创新人才培养三环互动格局,即通过教师指导竞赛,引入竞赛要素进入课程,开展创新人才培养,通过各级竞赛平台,借助典型竞赛项目反作用于师资、课程建设。

32 2.专业建设与改革成效 2.7创新能力培养 参与竞赛指导,提高教师技能 组建竞赛创新指导教师团队
先后有16名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各类竞赛、创新活动,其中青年教师13名 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本专业有院级竞赛创新指导团队,先后有16名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各类竞赛、创新活动,其中主要是青年教师

33 2.专业建设与改革成效 2.7创新能力培养 课程引入技能竞赛要素,赛学结合 竞赛项目引入课程教学内容 竞赛评价引入课程项目评价
举行专业课程技能与知识竞赛 在课程建设中将竞赛项目引入到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过程中,将竞赛评价引入到课程项目评价之中;每学期举行专业课程技能与知识竞赛。通过引入竞赛要素、以赛促学。

34 尊重技能、鼓励创新 树立典范、促进学风 能手 拔尖培养 国家级大赛 省市级竞赛 生手 院级竞赛 广泛参与 2.专业建设与改革成效
2.7创新能力培养 各种竞赛选拔创新人才 尊重技能、鼓励创新 树立典范、促进学风 生手 能手 广泛参与 拔尖培养 国家级大赛 本专业依托院级、省级、国家级大赛平台,开展由生手训练到能手强化、由广泛参与到拔尖培养丰富多彩的技能竞赛活动,以达到尊重技能、鼓励创新、 树立典范、促进学风的效果 省市级竞赛 院级竞赛

35 2.专业建设与改革成效 2.7创新能力培养 近三年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在全国电子大赛与天华杯大赛中获全国三等奖3项、省级一等奖7项。 有8项学生创新项目被立项为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 有8篇毕业设计论文被评为省级优秀 近三年,本专业学生先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在其他各种竞赛、创新项目、优秀毕业设计等方面都 取得了丰硕成绩。

36 2.专业建设与改革成效 2.8人才培养质量 学生双证获取率达100% 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9%以上 2010届学生升迁率25.74%
在麦可斯报告中,专业对口率达54%,半年后月收入为2555元,就业竞争力优势明显 近年,本专业学生双证获取率达100%,就业率保持在99%以上,2010届学生升迁率25.74%, 从麦可斯报告可以看出, 本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优势明显。这是 2名被北大重点实验室聘用优秀毕业生,做硬件工程师工作

37 用人单位评价: 2.专业建设与改革成效 2.8人才培养质量 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突出、踏实勤奋、能吃苦、善钻研 用人满意度85%以上
最近的企业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满意度在85%以上,大多数企业认为本专业学生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突出、踏实勤奋、能吃苦、善钻研

38 3.专业特色 1 校行企全方位合作,助推专业发展 2 赛、教、学结合,丰富人才培养方式内涵
本专业特色是:校行企全方位合作助推专业发展;赛、教、学结合,丰富人才培养方式内涵

39 3.专业特色 校行企全方位合作,助推专业发展 机制 创新 订单 专业 培养 指导 建设 开发 基地 课程 双师 打造
成立校企合作事业部,聘请企业主任专业带头人 机制 创新 开发 课程 专业 指导 建设 基地 订单 培养 设立行业协会订单班,按行业标准培养人才 聘请行企专家,开展人才研讨 校行企全方位合作,助推专业发展 校企共建课程13门,合编出版教材8部 重点打造生产型实训基地,获企业118万元设备捐赠 校行企全方位合作助推专业发展主要体现在机制创新、专业指导、课程开发、双师打造、基地建设、订单培养这六个方面。 双师 打造 43人次进企业培训

40 3.专业特色 赛、教、学结合,丰富人才培养方式内涵 指导竞赛 开展培养 开展课程 双师队伍 引入竞赛 竞赛强化 项目优化 学以至用 课程内容
服务竞赛 活动转变 基地管理 引入竞赛 手段转变 教学方法 赛、教、学结合,丰富人才培养方式内涵 赛、教、学结合,丰富人才培养方式内涵主要体现在:课程内容引入了竞赛项目、课程教学中引入了竞赛手段,开展课程竞赛活动,服务竞赛活动实施基地开放管理、促进了双师队伍建设

41 4.存在问题与努力方向 (努力方向):加强与企业合作力度,建立稳定的兼职 问题:兼职教师不稳定,且教学融合度不够
(努力方向):加强与企业合作力度,建立稳定的兼职         教师资源库;优化教学组织方式,保障        兼职教师有效参与教学 问题:电子产业技术发展快,新技术根进不及时 (努力方向):不断引进新技术,加大教师培训力度,        增强新技术转化为教学内容的能力,同        时加大虚拟教学资源与手段应用。 本专业建设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有兼职教师不稳定,且教学融合度不够,电子产业技术发展快,新技术根进不及时 针对这些情况,本专业将加强与企业合作力度,建立稳定的兼职教师资源库;优化教学组织方式,保障兼职教师有效参与教学; 不断引进新技术,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增强新技术转化为教学内容的能力,同时加大虚拟教学资源与手段应用。

42 敬请各位专家指导,谢谢!


Download ppt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剖析汇报 电子工程学院 2011-12-26."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