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项目五外科感染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外科局部感染 第三节 全身化脓性感染 第四节 厌气性感染.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项目五外科感染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外科局部感染 第三节 全身化脓性感染 第四节 厌气性感染."—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 项目五外科感染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外科局部感染 第三节 全身化脓性感染 第四节 厌气性感染

3 第一节 概 述 一、外科感染的概念 外科感染 病原微生物通过皮肤、粘膜的伤口或其它途径侵 入有机体,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有害物质,引 起局部或全身的病理反应,称为外科感染。

4 污染:指创伤发生初期,附着病原微生物的被毛、 泥土、草屑等粘附在创面上,但尚未生长繁殖和 引起病理反应。
保菌:指侵入体内但未被彻底消灭的病原菌存活 于组织粘连处、结扎线、缝合线、瘢痕组织等处, 虽保持活力和致病性,但没有大量繁殖和引起病 理反应。当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或保护性屏障遭到 破坏时,可引起感染。

5 二、外科感染与其它感染的不同点 1、多由外伤引起; 2、一般都有明显的局部症状; 3、常为多种细菌混合感染; 4、受害组织常发生坏死、化脓过程,治愈 后局部形成瘢痕。

6 三、外科感染的分类 1、据病原菌感染途径分: (1)外源性感染: 致病菌由皮肤、粘膜的伤口侵入机体。 (2)内源性感染: 侵入机体的致病菌处于保菌状态, 当机体全身或局部防卫能力降低时,即 发生此种感染。即,感染来源于保菌组织。

7 2、按致病菌的种类和病程演变不同分为 (1)化脓性感染(或非特异性感染):如 疖、痈、脓肿、蜂窝织炎、败血症。 特点是:同一种致病菌可引起几种不同 的疾病,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引起脓肿、 伤口感染等;而同一种病又可由几种不 同致病菌引起,如葡萄球菌,链球菌都 可引起脓肿。

8 (2)厌氧性和腐败性感染 (又称特异性感染) 其致病菌、病程演变及防治方法与一般性 感染不同。 (注:关于特异性感染,张幼成外科第一页认为结 核、布病、放线菌病及破伤风、恶性水肿等均属 此种感染,未将特异性感染包括在外科感染一节 内,而放入传染病学中讲授。)

9 3、按感染由几种细菌引起分为: (1)单一感染:即由一种细菌引起的感染。 (2)混合感染:由多种(两种以上)细菌引起。

10 4、按病源菌侵入的先后分 (1)原发性感染:病原菌首次侵入所引起 的感染。 (2)继发性感染:原发性感染发生后,经 若干时间又发生它种细菌的感染,后 者为继发性感染。 (3)再感染(二次感染):指治愈后被原 发性病原菌再次侵入引起的感染。

11 四、促进外科感染发生的因素 1、手术时无菌操作不严格; 2、伤口位于容易污染的部位; 3、创伤处理不及时,不合理,不彻底; 4、创伤不能保持安静; 5、动物本身的因素: 种属差异(如牛、猪抗感染能力强)、个体 抵抗力差异、致伤原因、局部血液循环情况、 创伤类型、坏死物、异物的存在等。

12 五、外科感染的病程演变----三种情况 (1)消散吸收或形成脓肿局限化 在机体抵抗力强或治疗及时时常有上述结局。 (2)转为慢性经过 机体抵抗力与致病菌呈平衡状态,病灶虽无 扩大蔓延之势,但久不愈合或愈合缓慢,病 灶处于保菌状态,如机体局部防卫面遭破坏 或抵抗力降低,则感染呈急性发作或扩展。

13 (3)感染扩散 当致病菌毒力强、感染灶的防卫面遭破 坏及机体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感染不能 局限化,而向四周扩散进入淋巴及血液循 环系统,引起严重的全身性感染。

14 六、外科感染时有机体的反应 1、局部反应 (1)急性化脓性感染时,局部出现肿胀、热痛、 机能障碍等急性炎症反应。 (2)厌氧性感染时,初期亦为急性热痛性肿胀, 以后变为无热无痛,局部触诊常有捻发音。 (3)腐败性感染时,初期创围水肿、剧痛,后期 组织腐败分解,创面流出红褐色带气泡恶臭 的腐败液,分解的组织变成烂泥样无构造的 恶臭物。

15 2、全身反应 ﹡如感染较轻并局限化,一般无全身反应。 ﹡如感染较重则会出现明显的全身反应, 表现为精神沉郁、少食、体温升高,呼 吸、脉搏加快,白细胞总数升高,血沉 加快等。

16 七、化脓性感染时常见的致病菌 化脓性感染的致病菌存在于体表、环境等处, 条件适宜时即发生感染。常见的病原菌有以下几 种: 1、葡萄球菌,G+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毒力最强,能产生多种酶, 如 溶解白细胞的毒素,凝固动物血浆的酶,透明质 酸酶等。 该菌感染形成的脓汁是黄白色或微黄色,量大 粘稠,无不良气味。

17 G+有好几种类型,因为该菌虽能产生很多毒素和酶,但主要是血浆凝固酶,它外界环境到处都有,尤其是
葡萄球菌

18 :G+,种类也很多, :因为它可以分泌很多种强烈的毒素和酶,主要的有溶血素、杀白细胞素和透明质酸酶(粘多糖酶),特别是透明质酸酶,可溶解细胞间质的透明质酸,使组织细胞的渗透性增加,便于感染扩散。
另外,它还分泌纤维溶解素、纤维蛋白酶,可以溶解纤维蛋白和蛋白质,因此它可以破坏以纤维蛋白为主所形成防护膜(脓肿壁)。所以链球菌引起的感染容易扩散。 链球菌

19 2、链球菌,G+ 可分泌强烈的毒素,常引起蜂窝织炎、化 脓性关节炎及脓毒病等严重的外科感染。 其感染特点是感染有蔓延的倾向,脓汁稀薄,呈 淡红色液状。 3、绿脓杆菌,G- 该种细菌感染多见于陈旧创、不良肉芽创、窦道、 瘘管及溃疡内。被绿脓杆菌感染的创面产生带绿 色、腐败气味、富有纤维蛋白的脓汁。

20 4、大肠杆菌,G- 可由肠粘膜侵入血液,继而侵入腹腔内的 组织器官而造成感染发炎,创口感染该菌 时组织发生腐败性溶解,脓汁稀薄,呈褐色,有 不良臭味,常含有气泡。 5、肺炎球菌,G+,双球菌 常见于胸腹腔、关节滑膜囊及腱鞘腔内的 化脓性感染灶内,初期脓汁量大而稀,继 而变浓,有粘性,内含大量纤维蛋白块。

21 八、影响外科感染发生发展的基本因素 ①皮肤、粘膜及淋巴结的屏障作用; ②血管及血脑屏障的作用 血脑屏障由脑内毛细血管壁、软脑膜及 脉络丛等组成; ③体液中的杀菌因素; ④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⑤炎症反应和肉芽组织; ⑥透明质酸能参与组织和器官对细菌的防卫。

22 九、化脓性感染的治疗原则 1、局部治疗: 目的是使感染局限化,减少坏死灶内毒素的吸收, 使脓汁、创液顺利排出以利于创伤的愈合;止痛, 促进再生和修复过程。 2、全身治疗: 杀灭病原菌,制止感染扩散,增强机体抵抗力, 防止自体中毒。

23 第二节 常见的外科局部感染 一、疖 毛囊、皮脂腺及其周围的皮肤和皮下蜂窝 组织内的化脓性炎症称为疖,多数疖同时 散在发生或反复发生,经久不愈者称为疖病。 1、病原 常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白色葡萄球菌,常继发于毛 囊口炎。

24 2、病理: 疖,可继发于毛囊口炎,也可能见不到毛 囊口炎 的症状而发生。 病菌侵入后在局部繁殖,造成毛囊、皮脂 腺及临近组织炎症,浸润的白细胞及病菌 本身死亡,形成疖心,之后形成脓肿。

25 3、症状 因家畜种类、皮肤不同而异。 在皮肤薄的动物或部位,最初为热、痛的小硬结 节,以顶端形成小脓疱(pao),周围形成痛的硬 肿,以后在肿胀的中央形成波动的小脓肿,突出 于皮表。 若干天后脓肿破溃排出脓汁,形成溃疡面,表面 为肉芽组织及脓性痂皮,后形成瘢痕愈合。 一般 无全身症状,疖病时则症状重。

26 4、预后 反应良好的可消退不化脓,一般化脓后可 很快愈合,不能局限化的,可发展成疖病、蜂窝 织炎、败血症。 5、治疗 原则:局部与全身并重,防止病菌扩散。消除引 起新疖的因素。

27 (1)局部疗法: ①普鲁卡因抗菌素病灶周围封闭, 早期可用,局部须保持安静。 其它疗法仅供参考(激光、紫外线照 射等)。 ②形成脓肿时应立即切开,自溃或切开 后均采用开放疗法,可不用药(应按肉 芽创处理)。局部涂煌绿酒精、5%高 锰酸钾、2%红汞鱼肝油。

28 (2)全身疗法 大面积疖病须用抗菌药物治疗,补充 维生素尤为重要。 疖病可用自家血疗法 (皮下注射)。 6、预防: 保持清洁,供给足量的营养。

29 二、痈 痈,是多数毛囊、皮脂腺及其周围结缔组 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可能由一个疖发展 而来,也可能由多数疖汇合而成。 1、病因病理 病原主要是葡萄球菌,其次为链球菌或为混合感 染,病菌或由一个疖向周围扩散,或同时侵入若 干并列的皮脂腺,然后向四周发展而成痈。

30 2、症状 局部感染后肿胀迅速增大,剧痛,因浸润 和渗出而肿胀剧烈,可能出现明显的全身 症状。 在肿胀的中央形成由许多脓塞和混有血液 的脓性渗出液组成的坏死病灶,相应部位 的皮肤也发生坏死,继而痈的中央部坏死、自溃 或手术切开后形成脓腔。

31 3、治疗 早期用抗菌素配合病灶周围普鲁卡因封闭 疗法,肿胀加大并出现明显全身症状时切 开(中央部)。 切开时一定要切达健康组织,必要时可行 双十字切开,行开放疗法。

32 痈的切开治疗

33 痈:局部肿胀、硬实

34 三、脓肿 在组织或器官内形成外有脓肿膜包裹,内有脓汁 潴留的局限性脓腔称为脓肿。
在解剖腔内有脓汁潴留则称为蓄脓,如关节蓄脓、 上颌窦蓄脓、胸腔蓄脓等。

35 1、病因 主要由葡萄球菌,其次是化脓性链球菌、 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腐败性细菌等引起。 强刺激性的药物如水合氯醛、氯化钙、高 渗盐水等误注于组织内也可引起脓肿发生。

36 2、病理 ① 首先发生化脓性感染(病原菌侵入); ② → 局部炎症,炎性细胞浸润,炎性渗 出发生,肿胀剧烈,严重的血液循 环障碍; ③ → 组织结构破坏,细胞坏死及组织分 解产物积聚;

37 ④ → 坏死组织溶解,脓汁积于新形成的 腔洞内; ⑤ → 病灶周围脓肿膜形成,感染局限化, 停止扩散; ⑥ → 脓肿成熟,中心波动→切开或破溃; ⑦ → 创面(溃疡面)逐渐愈合。

38 脓肿膜 是病灶与健康组织的分界线,由二层细胞 组成,内层为坏死的组织细胞,外层为具 有吞噬能力的间叶细胞。 脓汁排出后,脓肿膜即成为肉芽组织,逐步生长 充填脓腔。

39 脓肿膜 可限制脓肿扩散,减少机体从病灶吸收有 毒分解产物。
“脓汁” 的组成: 脓清, 脓球(死亡的白细胞), 分解的组织碎片和细菌。

40 3、分类及症状 分浅在性及深在性脓肿 (1)浅在性脓肿(多为热性) 常发生于皮下结缔组织、筋膜下及表层肌 肉组织内。 初期局部肿胀、发热、坚实、剧痛,以后 肿胀界限变清晰。中心部位逐渐软化,出 现波动,可能自溃排脓。

41 浅在性冷性脓肿发生缓慢,局部缺乏急性 炎症的症状。主要见于马葡萄球菌病,牛 主要是放线菌病和结核性脓肿。 (2)深在性脓肿 发生于深层肌肉、肌间、骨膜下、腹膜下 及内脏器官,因位置深往往见不到局部肿 胀、增温症状,但常出现皮肤及皮下结缔 组织的炎性水肿,触诊时有疼痛反应并常 有指压痕。

42 脓肿未能及时切开时,脓肿膜可发生破溃,脓汁 沿解剖通路下沉形成流注性脓肿,并有一个或几 个通道相连通,如感
染扩散,可导致蜂窝织炎,甚至败血症。 内脏器官的脓肿往往是转移性脓肿或败 血症的结果之一,病畜全身症状明显, 消瘦、发热、沉郁。 浅在性脓肿的诊断须与血肿、淋巴外渗、挫伤、 疝相区别。

43 浅在性冷性脓肿 牛颌下脓肿

44 浅在性冷性脓肿 浅在性脓肿

45 左后肢股部浅在性脓肿

46 奶牛胸前脓肿

47 患腹腔脓肿的牛:消瘦、脱水、全身症状明显

48 性脓肿的诊断比较困难。 抽出脓汁,如果脓汁较浓稠,则针孔内有 粘稠的脓汁或脓块, 4、诊断 & 浅在性脓肿根据症状比较容易诊断,深在
& 最常用的方法是穿刺诊断,穿刺可流出或 抽出脓汁,如果脓汁较浓稠,则针孔内有 粘稠的脓汁或脓块, & 用B超等方法诊断更为准确。

49 4、治疗 (1)抗菌、消炎、止痛及促进炎性产物消 散吸收。 ①炎性肿胀初期(炎性浸润阶段)宜用冷 疗法,可抑制炎性渗出并可止痛。如复 方醋酸溶液冷敷、鱼石脂酒精冷敷等。 ②炎性渗出停止后(肿胀不再加剧),可 用各种温热疗法。

50 ③ 局部治疗的同时,要配合使用抗菌药 物治疗,以杀灭病菌,控制感染发展。 (2)促进脓肿成熟 局部炎症无消散吸收可能时,采用温 热疗法促进脓肿成熟,待中心出现波 动后再手术切开。

51 (3)手术疗法 ① 脓汁抽出法: 适用于关节部脓肿膜形成 良好的小脓肿, 抽出脓汁后反复冲洗,再注入抗菌药物溶液。 ② 脓肿切开法 时机:脓肿成熟,局部出现波动时。 方法:采用纵向切口,在皮肤薄处切, 切口下角尽可能低,浅表脓肿要用防腐 液反复冲洗脓腔,切开后按化脓创处理。

52 脓肿切开的注意事项: A、实施镇静或全麻,可靠保定。 B、为防止脓汁喷射,可先抽出部分脓汁。 C、切口长度适宜,保证排脓顺利,宜用纵向切口。 D、排脓时禁止挤压破坏脓肿壁,切开时勿伤切口 对侧脓肿壁(膜),排脓时不可用力擦拭脓肿 膜,以防感染扩散。 E、一个切口不能彻底排脓时,可作辅助切口。

53 ③ 脓肿摘除法 适用于脓肿膜完整的浅在小脓肿。手术 时勿伤脓肿膜,确保无菌手术。 此法价值不高。

54 四、蜂窝织炎 蜂窝织炎,即在疏松结缔组织内发生的急 性、弥漫性、化脓性炎症,常见于皮下、 筋膜下、肌间蜂窝组织内。
特征:病灶内形成浆液性、化脓性和腐败 性渗出,并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 病因:除化脓菌感染外,组织内注入刺激 性强的化学制剂亦可引起。

55 1、分类 ⑴ 按部位深浅:分浅在性、深在性; ⑵ 按渗出物性质:分浆液性、化脓性、厌 氧性、腐败性,若伴有严重的各种组织 坏死则为化脓坏死性; ⑶ 按扩散范围:分为局限性和弥漫性; ⑷ 按部位:关节周围~、股部~、直肠周围 ~等

56 2、病理 & 感染初期因急性渗出而水肿, & 以后白细胞及致病菌死亡时释放蛋白溶 解酶,溶解发炎组织形成化脓性浸润, & 进一步发展则形成化脓性溶解,或形成 蜂窝织炎性脓肿,此时脓肿膜的肉芽防 卫面发育不均匀,易破溃。

57 3、症状 病程发展快,局部大面积肿胀,热、痛剧烈,机 能障碍。动物沉郁、高热、食欲不振、各系统机 能紊乱。 皮下蜂窝织炎: 症状典型,常因外伤导致,经过良好者化脓过程 局限,或形成蜂窝织炎性脓肿,排脓后症状减轻。

58 筋膜下蜂窝织炎: 肿、痛剧烈,机能障碍明显,感染易沿解剖学间隙 扩展。 肌间蜂窝织炎: 可沿肌间和肌群间大动脉干及大神经干径路蔓延, 局部及全身症状均明显。 (位置越浅,症状愈轻,愈易治疗。)

59 蜂窝织炎与脓肿的区别 ⑴ 病原菌 脓肿主要是由葡萄球菌引起,其次是化脓性链球菌; 脓汁较浓稠,黄白色;
蜂窝织炎主要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其次是金黄色 葡球菌;脓汁稀薄,淡红色。 ⑵ 脓肿膜 脓肿有完整的脓肿膜形成,肿胀呈局限性; 蜂窝织炎不能形成完整的脓肿膜,肿胀呈弥漫性,且 容易扩散。 ⑶ 蜂窝织炎的热、肿、痛和全身症状一般都比脓肿重。 蜂窝织炎不能形成完整的脓肿膜,肿胀呈弥漫性,而且容易扩散。(因为致病菌不同)

60 牛后肢股部蜂窝织炎,股部弥漫性肿胀

61 奶牛颈下部蜂窝织炎,静脉注射5%葡萄糖酸钙,药液漏于血管外而引起

62 左侧胸壁肌间蜂窝织炎

63 牛左侧腹壁蜂窝织炎,大面积炎性肿胀

64

65 4、治疗 原则: 抑制感染扩散,减少性渗出, 减小组织内压,改善全身状况, 增强机体抗病力。

66 (1)局部治疗 & ① 控制炎症发展,促进炎性产物消散吸 收。 初 天内可用冷疗法,病灶周围封闭疗 法。3 - 4 天炎性渗出停止后可用温热疗法。 内服中药(连翘散),外用雄黄散。

67 & ② 手术切开 早期冷疗后不见症状减轻,局部及全身症状均见 恶化时,可行手术切开,可减轻组织内压,排出 炎性渗出物。 [ 注意 ] ①局麻或全麻,可靠保定。 ②切口要有一定的长度和深度,以利于渗出液排 出,可用纱布条引流,必要时造反对孔,纵切或 斜切。 ③创口按化脓创处理。

68 (2)全身疗法 1、全期(特别早期)应用抗生素疗法。 2、早期可用普鲁卡因封闭疗法。 3、补充营养,提高抵抗力,合理补液。 4、如转入慢性过程,宜用温热疗法。

69 第三节 全身化脓性感染 一、概念 全身化脓性感染,也称败血症,是机体由 败血(感染)病灶吸收致病菌及其生活产 物(毒素)、组织分解产物所致的病理过 程。是开放性损伤、局部炎症、化脓性感 染及手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

70 二、病因及病理 1、引发败血症的素因 局部感染病灶的存在,如疖病、痈、脓肿和蜂窝 织炎,特别是蜂窝织炎,还有厌气性、腐败性感 染。 骨折、外伤、烧伤等的感染,手术造成胸腹腔污 染所致的急性胸膜炎和腹膜炎以及产后感染和胎 儿的脐带感染等都可继发败血症。 肠梗阻、创伤性网胃心包炎等也可能引发肠道菌 和毒素的扩散吸收而导致败血症。

71 2、败血症的促发因素 (1)机体衰竭、抵抗力低下。 (2)粗暴处理创伤,化脓灶排脓不畅。 (3)创内有坏死灶、异物及脓窦等。

72 三、分类 全身化脓性感染又分毒血症、败血症和脓血症。 1、毒血症:感染病灶内的细菌毒素及病理分解 物进入血液循环所致,致病菌则尚未进入血行。 2、败血症:致病菌侵入血行并向全身各部分侵袭 造成转移病灶。 3、脓血症:是细菌栓子(菌团)或感染的血栓 间歇地进入血行并在身体其他组织内形成转 移性脓肿。 临床上三者往往不易区分,或为混合型。

73 四、症状 1、转移性全身化脓性感染 特征是致病菌通过栓子或被感染的血栓 进入血液循环,被带到各种不同的器官和 组织内,条件适合则在器官内形成转移性 化脓灶。 脓肿呈粟粒大到拳大,可见于任何器官 和组织。除局部原发病灶症状外,动物全 身症状重剧,可见沉郁、少食喜饮,脉频弱、 高热,血沉加快,白细胞数增加,核左移。

74 核左移:末梢血液中未成熟的嗜中性白细胞增多, 即出现嗜中性髓细胞,幼稚型和杆状核嗜
中性白细胞的比例也升高,称为核左移。 核右移:血液中分叶核嗜中性白细胞大量增多, 分叶数目也增多(4-5叶以上),称为核右移。 严重的核左移,表明病情危重,如白细胞总数增 多的同时出现核左移,表现机体骨髓造血机能加 强,机体处于积极防御阶段;白细胞总数减少时 见核左移,则标志骨髓造血机能减退,机体衰竭, 预后慎重。

75 2、非转移性全身化脓性感染 大量毒素、组织分解产物由原发及继发 病灶进入血行,引起机体中毒。 表现: 极度沉郁,废食,卧地,高热,呼吸困 难,结膜黄染,肌肉剧烈颤抖,出汗等。

76 五、诊断 注意与急性化脓性炎症时的中毒相区别: 一般急性化脓性炎症时,在消除脓灶后, 即可见病畜好转。 全身化脓性感染时,对病灶进行细致处理 也不能缓解症状。

77 六、治疗 1、局部疗法 细致处理原发和继发的败血病灶,彻底 清除坏死组织,切开创囊、流注性脓肿和 脓窦,去除异物,排液通畅。
对病灶进行清洗,后按化脓创处理,创 围可用青霉素普鲁卡因封闭。 :主要抓两点 。因为原发病灶是细菌及毒素的制造和贮存的场所,是败血症的发源地,必须按照前边讲的一些相应方法进行,消灭败血症的发病基础,去掉病根,否则再好的全身性用药,疗效也不理想。举例青岛海军的警犬。 ③ 术后毒血症(多见的是胃肠手术后的感染):静注新配制的0.5%高锰酸钾溶液,1ml/kg体重,它的主要作用是使肠壁致密度增加,防止毒素从肠道大量吸收,另外它还可以破坏血液中的毒素。 注意:① 速度要慢,不要漏到血管外。 ② 此法用后要加大VC的用量,因高锰酸钾作为氧化剂能破坏大量VC(VC是还原剂)。

78 2、全身治疗 ① 足量使用抗菌药,可加入抗菌增效剂。 ② 补液,提高动物抗病力,缓解脱水,补充糖、 维生素,大量饮水,可用NaHCO3液缓解酸 中毒。 ③ 术后的全身化脓性感染可静脉内注射新配0.5% 高锰酸钾,可防止毒素由肠壁大量吸收。() 3、对症疗法 采取强心、解热等措施。

79 第四节 厌气性和腐败性感染 一、厌气性感染 一旦发生则预后慎重或不良 (一)病原菌
第四节 厌气性和腐败性感染 一、厌气性感染 一旦发生则预后慎重或不良 (一)病原菌 产气荚膜杆菌,恶性水肿杆菌、溶组织杆菌、水 肿杆菌、腐败弧菌等,均为G+ 。

80 (二)发病条件 1、缺氧条件:如深的盲管创,创伤切开和坏死 组织切除不彻底,创伤密闭缝合后感染等。 2、软组织环境,如大量肌组织的存在。 3、解剖学特点:臂、肩胛、颈部肌肉厚、外有 致密的深筋膜,易产生缺氧条件。 4、常被厌氧菌污染的部位发生损伤。 5、机体防卫机能下降,如大失血、过劳、营养 不良、维生素不足、慢性传染病等。

81 (三)分类及症状 厌气性脓肿,恶性水肿, 厌气性坏疽,厌气性败血症, 厌气性蜂窝织炎。

82 (四)厌气性感染与化脓性感染的主要区别 厌气性感染以组织坏死为主要特征。 局部典型症状是组织坏死,腐败性分解,水肿和 气体形成,局部血液、淋巴循环障碍。局部肌肉 呈煮熟样,切割时无弹性,不收缩,几乎不出血。 血管栓塞是厌气性感染的一个重要病理解剖学症 状。 水肿组织开始有热感,疼痛剧烈,以后局部变凉, 痛觉降低或消失。 化脓性感染主要是炎症反应,局部热痛。

83 (五)治疗 原则:切除坏死组织,控制厌氧菌生长繁殖。 ① 手术疗法:切除所有的坏死组织,直达健康组织 ② 用氧化剂冲洗:3%H2O2,0.5%高锰酸钾;也可用 高浓度的中性盐类(20%NaCl,20~30%MgSO4, NaSO4)和酸性防腐液(4~6%硼酸、乳酸等)冲洗。 ③ 创口施行开放疗法,不可包扎、缝合 ④ 全身抗菌消炎和维生素的使用,增强自身抗病力。

84


Download ppt "项目五外科感染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外科局部感染 第三节 全身化脓性感染 第四节 厌气性感染."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