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校园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 济南大学 邱玉敏 ——素材来源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校园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 济南大学 邱玉敏 ——素材来源"—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校园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 济南大学 邱玉敏 ——素材来源
济南大学 邱玉敏 ——素材来源

2 目 录 一、校园突发事件的概念及特点 二、校园突发事件的适用范围 三、校园主要突发事件的形势分析 四、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
目 录 一、校园突发事件的概念及特点 二、校园突发事件的适用范围 三、校园主要突发事件的形势分析 四、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 五、校园突发事件的处置与应急预案

3 一 、校园突发事件的概念及特点 (一)校园突发事件的概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校园突发事件是指在校园内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影响着师生的人身生命、财产安全!

4 (二)突发事件的构成要素 1、 必须是突然发生。 2、 后果是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 境破坏和危害社会 、危及公共安全。
2、 后果是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 境破坏和危害社会 、危及公共安全。 3、 程度:重大 4、 状态:紧急

5 (三)突发事件的特点: 第一,引发突然性。 第二,目的明确性。 第三,瞬间的聚众性。 第四,行为的破坏性。 第五,状态的失衡性。

6 (四)突发事件的分类及分级 1、分类: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突发事件可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2、分级:等级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7 (五)突发事件的发生和发展 突发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有四个阶段或时期: 潜在期 爆发期 持续期 消除期

8 二、校园突发事件的适用范围 1、学校火灾事故; 2、组织外出活动时的意外事故; 3、学生上学、放学或外出发生的交通安全事故;
4、学校建设、校舍及设施设备引起的安全事故 ; 5、学校食堂供餐或其他食品、饮品引发的群体性 食物中毒事故; 6、集体活动中或课间大量师生员工的相互挤压踩踏事故; 7、来自校内外的袭击、伤害性事件;学生失踪、绑架事件;

9 8、感染性或季节性、暴发性疾病等公共卫生事件;
9、由各种原因发生的师生员工出走、自伤、自虐、自杀事件; 10、学生在非教学时间的涉水死亡事件; 11、群体性上访事件; 12、在校学生刑事犯罪事件; 13、自然灾害引发的突发事件; 14、人为的突发恶性事件。

10 三、校园主要突发事件的形势分析 (一)校园消防安全 1、近三年火灾事故统计:
2009年全国共发生火灾129382起,死亡1236人,受伤651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6.24亿元。 2010年全国共发生火灾132497起,死亡1205人,受伤624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9.59 亿元。 2011年全国共发生火灾125402,死亡1106人,受伤572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8.8亿元。

11 2、当前校园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 学校建筑物耐火等级低. 安全出口、消防通道上锁、阻塞、封闭现象比较普遍 电线老化,用火用电管理混乱
消防水源不足,消防器材设施缺乏

12 3、火灾引发学生重大伤亡事故 案例一 新疆克拉玛依特大火灾伤亡惨重
案例一 新疆克拉玛依特大火灾伤亡惨重   年12月8日下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委“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评估验收团到克拉玛依市检查工作,该市教委组织中小学生在友谊馆为验收团举行汇报演出。 由于舞台上方光柱灯烤燃附近纱幕,引起大幕起火,火势迅速蔓延,约1分钟后,电线短路,灯光熄灭;馆内各种易燃材料燃烧后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致使众人被烧或窒息,伤亡极为惨重。共死亡325人,其中中小学生288人,干部、教师及工作人员37人,受伤住院者130人。

13 案例二 云南省三元庄村小学火灾案    年6月9日23时30分,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羊角街镇三元庄村小学发生火灾。由于学生宿舍门被反锁,起火房屋为土木结构,过火较快,扑救工作难度较大,有8名学生葬身火海。年龄最大的14岁,最小的7岁。

14 案例三 上海商学院4名女生火灾中遇难 2008年11月14日早晨6时10分左右,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一学生宿舍楼发生火灾,4名女生从6楼宿舍阳台跳下逃生,当场死亡,酿成近年来最为惨烈的校园事故。

15 (二)学校交通安全 1、近三年交通事故统计: 2009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38351起,造成67759人死亡、275125人受伤;
2010年,全国共接报道路交通事故 起,造成65225人死亡、254075人受伤; 2011年,全国共接报道路交通事故319471起,造成62387死亡、19214人受伤。

16 2、当前校园交通安全形势 目前交通状况复杂、道路情况瞬间变化、交通事故惨不忍睹、重大交通事故频发、经济损失无可估量。最近10年来,全国在校学生每年平均死亡1.6万人左右,在造成学生非正常死亡因素中,交通事故排名第一。交通事故不仅给中小学生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打击。 近两年,校车重大交通安全事故频发,为加强校园交通安全,尤其是校车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17号《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已于二○一二年四月五日起颁布施行。

17 3、校车交通事故案例 案例一 湖南衡南县校车坠河14名学生死亡
3、校车交通事故案例 案例一 湖南衡南县校车坠河14名学生死亡    2010年12月27日上午7时40分,一辆由衡南县松江镇东塘村开往因果村的三轮车运送20名小学生,在驶到因果桥时,发生交通意外,整车坠入河中,造成14名学生死亡。

18 案例二 甘肃正宁县一幼儿园校车被撞 2011年11月16日9时40分许,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榆林子镇西街道班门口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该镇幼儿园接送校车被撞,造成20人死亡。核载9人的校车,却实载64人。

19 (三)校园暴力与校园周边安全 校园暴力的五个主要特点: 一是侵害目标随意性。 二是手段情节严重性。 三是犯罪后果危害性。
四是动机目的单一性。 五是涉案人员低龄化。

20 案例一福建南平“3·23”特大凶杀案 郑民生(福建南平人)因恋爱多次受挫,图谋报复泄愤,竟迁怒无辜,于2010年3月23日早晨7点20分来到南平实验小学门口,短短一分钟内,持刀连续捅刺前来上学的小学生,致9名小学生死亡,4名小学生重伤。这些孩子中,年龄最大的也不过13岁。一时间,南平“3·23”重大凶杀案令举国震惊。

21 案例二 陕西南郑幼儿园凶杀案   2010年5月12日8时左右,陕西省南郑县圣水镇幼儿园发生一起恶性凶杀案。砍伤18名学生,死亡9人,其中包括7名儿童和2名成人。犯罪嫌疑人吴焕明,48岁,行凶后返回家中畏罪自杀身亡。 陕西省南郑县幼儿园凶案现场血流成河

22 案例三 山东淄博博山区机关幼儿园砍杀血案 2010年8月3日下午, 26岁的凶手方建堂手持一把半米多长的刀,闯进了淄博市博山区机关幼儿园的校园,袭击了大约20名儿童和工作人员,造成三名儿童和一名教师死亡,12人受伤。

23 (四)自然灾害事故 1、泥石流:山区沟谷或者山地坡面上,由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介于挟沙水流和滑坡之间的土、水、气混合流叫做泥石流。泥石流是一种具暴发性、历时短暂、来势凶猛、具有强大破坏力的特殊洪流。 2、地震:由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人们通过感觉或仪器可察觉到的地面振动称为地震。由强震的破坏性引起的有害于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现象称为地震灾害。破坏性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它由地下深处应变能高度聚集部位岩石破裂、断层错动与应变能释放过程中发出地震波所引起。 

24 3、泥石流案例 2010年8月7日夜,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目前已致1254人遇难,490人失踪;舟曲5公里长、500米宽区域被夷为平地。 2011年8月22日,湖北神农架南部发生泥石流,木鱼中心小学房屋倒塌,300多名师生受困。 2012年6月27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宁南县白鹤滩镇矮子沟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 ,造成38人失踪,3人遇难 。

25 4、2000年至今的地震统计(12次) 2000年9月12日青海星海6.6级地震 2001年11月14日青海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
  年9月12日青海星海6.6级地震   2001年11月14日青海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   2003年2月24日新疆巴楚、伽师6.8级地震   2003年4月17日青海德令哈6.6级地震   2004年3月7日西藏安多、那曲间 6.6级地震   2004年7月12日西藏仲巴6.7级地震   2008年1月9日西藏改则6.9级地震   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7.3级地震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地震   2008年10月6日西藏当雄6.6级地震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7.1级地震   2012年06月30日05时07分新疆伊犁6.6级地震

26 (五)学生涉水安全 1、有关数据统计: 从2005年至2011年7月全国各地媒体报道了55起学生溺水事故,其中有28起溺水事故的死亡原因都是施救者施救不当而身亡,超过总溺水事故的半数。

27 2、当前涉水安全形势: 3、当前中小学生溺水事故的原因:
近两年,学生溺水事故连续发生,而且恶性事故发生频率增加。游泳溺水事故主要发生在校外,发生在节假日及学生上学、放学途中,这往往是脱离家长监护和学校老师管理的时段,事故给有关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伤害和无法弥补的损失,安全问题形势十分严峻。 3、当前中小学生溺水事故的原因: 一是学校对学生安全教育力度不够,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防溺水意识不强;二是农村学校条件有限,游泳课难以开设,学生游泳技能普遍不高,自救能力弱。学生到海边、河边、水库游泳,既没有安全防护设施,也没有监护人陪同;三是学校、家庭对学生校外活动的引导和安全监管工作不到位。

28 案例一 安徽省六安淠河5学生均溺亡 2011年4月26日,六安市一所小学6年级的多名男生各自在家吃过午饭后,来到距离学校不远的淠河河边玩耍。一名男生在洗脸时不慎落水,其他人见状纷纷下水施救,危急时刻4名已经脱险的学生手拉手救最先落水的男生,不幸5人均被急流冲走。

29 案例二 安徽铜陵大学生集体溺水事件 2012年5月6日10时50分,有10名当地高校学生在老洲乡太阳岛附近的长江水域玩耍,其中7人在沙滩上玩耍,不幸陷进流沙,后流沙被水卷走,7名学生又被卷进漩涡,经铜陵海事处和公安部门赶到现场全力救援,2人获救,其余5人不幸溺亡 。  救援现场

30 案例三 一天内16名学生溺亡令人痛心  2012年6月9日,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杨庄中学7名初三学生结伴在莱芜汇河下游游泳时溺水身亡;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桃洪镇文昌村5名小学生在桃洪镇竹塘村向家山塘游泳时溺水身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方台镇7名学生在松花江边游玩时,4人溺水身亡。同一天中16名学生溺水死亡,令人十分痛心。 莱芜救援人员对打捞上来的溺水学生施救。

31 (六)学校公共卫生安全 1、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通常是指学校内的食物中毒、传染病流行、预防性接种或预防性服药的异常反应、学生集体癔症、意外伤害等事件。

32 2、当前学校公共卫生安全的形势: 食物中毒 传染病
2010年卫生部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共收到全国食物中毒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220起,中毒7383人,死亡184人,涉及100人以上的食物中毒事件7起。 2010年共报告学生食物中毒事件37起,中毒2086人,死亡1人。其中26起发生于学校集体食堂,中毒1541人,无死亡。 传染病 2009年,全国报告的2448起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其中发生在学校的1794起,占总数的73.28%.

33 3、传染病案例

34 4、学校食物中毒案例 学校食堂是发生集体食物中毒的高风险场所。 今年4月9日,云南省镇雄县塘房镇顶拉小学部分学生食用营养餐(中午饭)后出现腹泻、腹痛、发高烧等症状。共有368名学生入院诊治。

35 (七)学校活动安全 因为学校活动种类繁多,在规模、时间、地点、内容、形式等方面各不相同,所以在学校活动开展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极其繁多。 其中,最主要针对于中小学生的就是拥挤踩踏事件。

36 1、数据统计 2001年至2010年发生在校园的拥挤踩踏事故18起,在楼梯间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1%。因楼道拥挤发生的伤亡事故,已成为中小学安全事故的突出问题。

37 2、造成校园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 (1)时间多在放学或集会、就餐之时,学生相对集中,且心情急迫。
(2)学生不易控制自己的情绪,遇事慌乱,常常出现拥挤并大喊大叫的现象,使场面失控。 (3)学生不善于自我保护,在拥挤时或弯腰拾物被挤倒,或被滑倒、绊倒,造成挤压事故。 (4)平时缺乏对事故防范知识的学习和训练,无应急措施。 (5)有个别学生搞恶作剧,遇有混乱情况时趋势狂呼乱叫,推搡拥挤,以此发泄情绪或恶意取乐,致使惨剧发生。

38 3、校园拥挤踩踏事件

39 校园拥挤踩踏事件

40 五、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现状 与存在问题 (一)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现状
我国学校应急管理工作起步较晚,各地、各类学校情况差别又很大。所以,应急管理没有固定的模式,多数学校重点围绕五个方面开展工作: 1、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建立突发事件应急组织体系。       3、健全突发事件应急运行机制。        4、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法制。        5、加强突发事件应急保障。

41 (二)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1、学校突发事件协调机构不够集中 2、缺少统一的学校突发事件应急指挥 3、信息不畅 4、保障体制不健全
总体来讲,我国学校应急管理基础薄弱,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强,在应急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具体如下: 1、学校突发事件协调机构不够集中 2、缺少统一的学校突发事件应急指挥 3、信息不畅 4、保障体制不健全

42 六、校园突发事件的处置及应急预案 (一)突发事件处置的六个原则 1、以人为本,减轻危害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3、社会动员,协调联动
(一)突发事件处置的六个原则   1、以人为本,减轻危害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3、社会动员,协调联动    4、属地先期处置    5、依靠科学,专业处置    6、鼓励创新,迅速高效

43 (二)突发事件处置的十个环节 1、接警与初步研判 2、先期处置 3、启动应急预案 4、现场指挥与协调 5、抢险救援 6、扩大应急
1、接警与初步研判    2、先期处置    3、启动应急预案    4、现场指挥与协调    5、抢险救援    6、扩大应急    7、信息沟通    8、临时恢复    9、应急救援行动结束    10、调查评估

44 (三)为什么要制定应急预案 学校制定应急预案是为了能在面临各种突发事件时,能够统一指挥,及时有效地整合人力、物力、信息等资源,迅速针对突发事件实施有组织的控制和扑救,避免因突发事件而引起的恐慌,防止贻误战机和失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通过预案的制定和演练,发现和整改一般安全检查不易发现的安全隐患,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安全系数。

45 (四)制定学校安全应急预案的明确事项 1.明确预案编制的目的、依据、适用范围 2.明确预案编制的原则 3.明确预案的组织指挥系统和职责任务
4.明确突发事件的级别划定 5.建立畅通的信息传输渠道和严格的信息上报机制,完善快速应急信息系统 6.明确预案启动的标准和响应程序 7.明确善后与恢复完善措施 8.加强学校安全预案演练

46 (五)制定学校安全应急预案的步骤 1.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组织尽可能多的部门和人力参与,投入一定的经费,充分利用专家资源,编制过程中注意交流和沟通,注意鼓励师生参与; 2.明确预案编制的授权、任务和进度; 3.进行危险分析和应急能力分析,识别学校现有的风险,确定哪些是重大风险; 4.编写应急预案; 5.应急预案管理,包括预案的发放、登记、修改和重新修订。 

47 (六)学校主要安全应急预案的种类 (1)学校消防安全突发事件预案 (2)校园交通安全突发事件预案 (3)暴力侵害、恐怖袭击突发事件预案 (4)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预案 (5)学生涉水安全突发事件预案 (6)学校公共卫生安全突发事件预案 (7)拥挤踩踏突发事件预案

48 例:××学校交通安全应急预案 一、交通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的工作原则 1.统一指挥原则; 2.紧急处置原则; 3.协调一致原则;
  为做好我校交通安全事故防范处置工作,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师生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和上级部门的有关规定,现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交通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的工作原则   1.统一指挥原则;   2.紧急处置原则;   3.协调一致原则;   4.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原则。   二、交通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的指挥体系   1.成立学校交通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分设组长、副组长各1名,组员为各班班主任。   2.领导小组职责:主要是对各单位、各部门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指挥。小组成员将分别担任本单位交通安全事故工作组负责人或成员,上一级行政因外出公干等特殊情况无法到达现场或不能履行职责,经授权由下一级行政(副组长)代替履行职责。   领导小组组长是应急预案的总指挥,根据事故等级启动应急预案和发布、解除救援行动的信息,各小组按统一指挥、分级响应、岗位责任、互相配合的运行原则,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救护工作,把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做好稳定教育教学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对应急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向当地上级或当地有关部门通报应急救援行动方案,并提出要求支援的具体事宜,配合上级部门做好各项工作。

49   三、应急响应过程和应急处理程序   1.接警与通知   事故发生后,在场人员(包括行政、教职工、学生)必须立即将所发生事故的情况报告校长。校长必须掌握的情况有: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种类、强度、危害。在基本掌握事故情况后,领导小组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赶赴现场组织抢救。   2.现场应急抢救、现场保护   (1)在场人员(包括行政、教职工、学生)应首先检查师生受伤情况。如果有师生受伤,根据先重后轻的原则立即对受伤师生进行应急救护处置。同时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报案并配合公安部门开展工作,还应根据需要通知急救、医疗、消防等部门参与现场救护。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应马上对受伤师生进行救护处置,尽快确认伤者中哪些需要送医院救治,要立即拨打120送医院救治。急救车到达后,组长应立刻向急救人员报告情况,派班主任随车参与救治。   (2)教导处及时通知家长事故情况和学生被送往的医院地址,请家长到医院。   (3)保卫人员组织事发现场人员简单调查事件发生的过程,采用分隔调查形式,不能诱导;实事求是做好书面记录,被调查人员要签名。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好标记、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待公安、交警部门赶到后及时移交现场保护。 3.联络、教育   (1)接到校长通知启动预案后,当天写出书面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事故报告部门、部门负责人和报告人。报告内容经校长审查同意后送交上级部门。属于校方责任的保险事故,要及时报知保险公司。之后,随时将事故应急处理情况报上级主管部门。

50     (2)做好教师和学生教育工作,稳定师生情绪:要求各类人员绝对不能以个人名义向外扩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对情绪反应较大者安排心理教师进行辅导。如有新闻媒体要求采访,必须经过校长和上级部门同意,由小组统一对外发布消息。未经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接受采访,以避免报道失实。   4.接待家长和后勤支援   (1)组长根据校领导通知启动本组工作及通知保卫人员防止肇事车辆逃脱。   (2)看望、援助、救助伤亡师生家庭。如有个别家长来访,教导处领导、班主任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和接待工作;分别协助处理伤亡学生和教师的善后工作。   (3)要依法调解、安抚,不要信口开河,随心所欲。本着合法、合理、合情的原则,妥善解决问题,不留尾巴。学校在无力调解学生意外伤害事故时,组长应报请上级部门介入调解。   (4)事故处理结尾阶段,由学校起草《协议书》。《协议书》要写清协议双方的身份,事故的简要经过,包括事发时间、地点、双方达成的补偿协议,双方签名等内容。整理病历卡复印件、医药费发票原件和复印件,报保险公司理赔。   (5)保卫组织人员严格核查外来人员身份,不准非当事人家长和闲人进入校园,保证校园的治安秩序的稳定。根据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办法》有关条款规定,受伤害学生的监护人、亲属或其他有关人员,在事故处理过程中无理取闹,扰乱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或者侵犯学校、教师等其他工作人员权益的,应当报告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四、事故调查   1.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处理及调查工作。调查事故原因,整理事故记录,形成书面报告。   2.向教育局报告事故处理结果。对违反本预案,不履行应急救援工作的、发布假消息的、不服从应急救援指挥的人员进行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总结经验教训,查找制度、政策、设施等存在的问题,制定防范措施。   五、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51 例:××学校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为确保全体在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防范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力保消防安全事故发生时损失减少,危害降低,能快速、高效、合理、有序地处置消防事故,根据上级有关部门文件、会议精神和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消防环境建设与准备的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机构   设组长1人、副组长2人、组员若干人。 二、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的责任分工    组长负责定时召开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传达上级相关文件与会议精神,部署、检查落实消防安全工作事宜。    副组长负责紧急预案的落实情况,未雨绸缪,作好准备,保证完成校领导部署的各项任务。    各组员具体负责火灾发生时全校各年级、各部门突发事件的处理、报告、监控与协调,保证领导小组紧急指令的畅通和顺利落实;做好宣传、教育、检查等工作,努力将火灾事故减小到最低限度。    消防安全领导组织机构下设通讯组、灭火组、抢救组、紧急疏散组,分别具体负责通讯联络、组织救火、抢救伤员、疏散师生等工作。 1.通讯组:组长1人,成员2人。 工作职责:火灾发生时,立即电话报告校消防安全工作组和上级相关部门,以快速得到指示,并通过广播告知全体学生,报险救灾。   2.灭火组:组长1人,成员为总务处、图书室、微机室和实验室全体同志。 工作职责:负责消防设施完善和消防用具准备,负责检查全校各办公室、教室、宿舍、图书馆和计算机房等地的用电、用火安全;火灾发生时,立即参加救火救灾工作。

52   3.抢救组:组长1人,成员4人。 工作职责:负责火灾发生时受伤师生及救火人员伤痛的紧急处理和救护。 4.紧急疏散组:组长1人,成员为各班班主任。 工作职责:负责制定紧急疏散方案,明确各班逃生途径与办法,负责所在年级、所管班级学生紧急疏散中的安全。 三、灭火工作预案   1.发现火情,在场人员要立即引导室内人员进行有序疏散,并迅速利用室内的消防器材控制火情。   2.如不能及时控制、扑灭火灾,在场人员立即采取措施妥善处理(如切断电源等),防止火势蔓延。   3.在场人员要以最快的方式向领导组成员汇报,尽快增加援助人员,协力救火。   4.领导组成员接到报告后,要立即到达火灾现场,并视火情拨打119报警求救。 四、师生疏散及逃生预案   1.火灾发生后,按照灭火预案,管理人员及各工作人员要立即通知学校领导,尽快增加援助人员,如发生重大火情,同时向119报警,并根据火灾发生的位置、扩散情况及威胁的严重程度逐个区域通知人员撤离。   2.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应该正确引导撤离师生奔向疏散通道,并将正确的逃生方法告知负责同志,其余人员按照既定位置,统一使用灭火器灭火,并进行伤员抢救等工作。   3.为更好地应付紧急情况,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必须一切听从现场指挥部的指挥。   4.负责紧急疏散的同志必须接受基本灭火技术的培训,正确掌握必要的方法,切实保证逃生人员的安全撤离。 五、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53 例:××中学地震应急预案 为了保证抗震救灾工作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尽快恢复灾后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省、市、区制定的地震应急预案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校处置地震灾害的应急活动。   二、工作原则    处置地震灾害应急活动在区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开展,并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减灾的原则。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把抢救广大师生生命摆在防震救灾的第一位,依靠科学决策和先进技术手段,全力做好地震灾害预防、准备和救援工作。   2.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破坏性地震临震预报发布后或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按分级管理、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学校各处室、各级部门分别按各自的职责和预案要求,加强联系,密切配合,采取紧急措施,做好灾前预防和灾后应急抢险、恢复工作。   3.坚持警钟长鸣、预防为主的原则。学校各处室、各级部门要高度重视地震应急工作,切实做好地震应急抢险的各项准备工作,防患于未然。   三、防震减灾(应急救援)指挥系统   学校成立防震减灾(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当地震发生时,领导小组转为抗震救灾指挥部,在区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地震应急与抗震救灾工作,并接受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的领导。   1.学校防震减灾(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   设组长(总指挥)1人,副组长(副总指挥)1人,成员为校委会全体成员。 2.学校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   学校防震减灾(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学校办公室,学校办公室主任担任学校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主任。

54    3.学校防震救灾(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下设抢险救援组、医疗防疫组、师生安置组、应急物资筹措及供给组、通讯联络及宣传报道组、治安保卫组六个小组。
  四、防震减灾(应急救援)指挥系统主要职责   1.防震减灾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指挥部)主要职责   (1)指导学校制定防震减灾(应急救援)预案,并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迅速组织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力争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2)定期组织预案的演练,根据情况变化,适时对预案进行调整、修订和补充。   (3)根据地震受灾情况,统一部署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对应急救援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进行紧急协调和处理。   (4)根据地震受灾情况,及时组织人员、物资的疏散,做好人员临时安置工作。   (5)做好秩序的稳定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   (6)及时向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报告抢险救灾工作的进展情况。   (7)做好与其他部门、单位的联络协调工作。   2.防震减灾(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主要职责   (1)迅速了解、收集和汇总震情、灾情和地震动态并及时报告防震救灾(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经防震救灾(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批准后,及时报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   (2)负责与上级党委、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相关应急机构保持联系,处理其他涉及抗震救灾的工作。   (3)负责传达、落实区防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对抗震救灾的指示。   (4)负责组织协调学校抗震救灾设备、物资的筹集、调配和救灾人员的调动。   (5)负责学校防震减灾工作的信息采集和报送工作。   3.防震救灾(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各职能小组组成及主要职责   (1)抢险救援组   设组长1人,组员若干人。   主要职责:按学校抗震救灾指挥部抢险救援组安排,开展抢险救灾活动。

55 主要职责:负责做好抗震救灾物资、师生生活急需物资的组织、储备、调拨、管理以及援助物资的接收、分发和转运工作。 (5)通讯联络及宣传报道组
   (2)医疗防疫组   设组长1人,组员若干人。   主要职责:按学校抗震救灾指挥部医疗防疫组的安排,建立临时医疗救治点,抢救、转移、治疗伤病员,及时检查监测学校的饮水、食品安全等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疫情。 (3)师生安置组   主要职责:按学校抗震救灾指挥部师生安置组的要求,负责师生疏散、师生避难所的搭建和师生遇难者的善后工作;负责学校救灾物资的储存、调配和发放工作,确保师生的基本生活。   (4)应急物资筹措及供给组   主要职责:负责做好抗震救灾物资、师生生活急需物资的组织、储备、调拨、管理以及援助物资的接收、分发和转运工作。   (5)通讯联络及宣传报道组   主要职责:按照学校抗震救灾指挥部通讯联络及宣传报道组的要求,加强学校通讯设施维护,及时协调抢修因地震破坏的教育通讯设施和线路,保障教育系统抗震救灾指挥人员的通讯畅通;负责编印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材料,搞好地震知识的宣传普及;负责抗震救灾工作的宣传报道和信息报送工作。   (6)治安保卫组   主要职责:负责学校的抢险救助和治安保卫工作。   五、地震灾害的报告   1.通讯联络   (1)由专人任防震减灾(应急救援)联络员,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   (2)灾害发生后,在停电情况下,文件、材料、信息的报送必须书写工整,由单位或学校主要负责人签字、加盖公章后,方可报送。   (3)学校防震减灾(应急救援)联系电话:(略)  2.报告程序   (1)地震发生后,学校应立即将地震情况分别报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镇党委、政府。

56    (2)学校在4小时内写出书面报告,报送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镇党委、政府。报告要明确如下内容:
  ①受灾学校及地震发生时间、受震强度;   ②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③抢救处理情况和已采取的措施;   ④需要有关部门、单位协助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⑤学校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⑥联系电话、联系人和联系地址。   六、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   1.地震发生后,学校应立即将情况报告学校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学校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由领导小组组长按预案规定,迅速组成指挥部,并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2.学校防震减灾(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指示,迅速组织相关人员,调派物资、派遣车辆赶赴救援现场。   3.灾害发生后,学校全体工作人员马上到学校集中,按照预案接受任务,展开应急救援工作。   七、现场应急处理的具体措施   1.抢救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迅速组织人力、物力,最大限度地营救人员,并及时将伤员送往指定医院就医。   2.妥善安置人员、抢救物资:根据地震受灾情况,及时安排好灾区师生的住宿、生活设施,并组织人员及时抢救学校的财产。   3.处置险情:当遇到险情时,现场指挥员应根据地震局的通报情况,沉着、冷静、果断地作出正确判断,科学地组织抢险救援人员进行抢险救灾,迅速将人员、物资撤到安全地带。   4.维持秩序:应急救援人员应维持好现场抢险救援秩序,做好有条不紊地疏散人员、物资,护送伤员等工作。   八、应急救援的人力、物力保障工作   当发生重特大破坏性地震时,应急救援指挥部要及时调派救援人员、物资和设备,确保应急救援的后勤保障工作。   九、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57 牢记:100-1=0 珍爱生命,健康成长! 谢谢大家!


Download ppt "校园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 济南大学 邱玉敏 ——素材来源"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