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教师科研:问题与方法 ——以课堂观察为例 广西师大教科院 耿涓涓 QQ:
2
一、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课堂观察 技术与精神:医 疗与人生 陈丹青:黄金分 割与美
3
1.问题还是方法? 研究的基 本精神是为了 解决问题,方 法只是跟随问 题的工具 荒诞与严肃 “我不是潘金莲” 不能做教师的人
4
2. 价值和标准 一堂英语课 一堂古诗课 为了生活和运用 为了考试和各级 评价? 学校 地方教育 行政主管 校长 行政人员 其他教师 课堂
为了考试和各级 评价? 学校 地方教育 行政主管 校长 行政人员 其他教师 课堂 家长 教师 学生 内容 其他学生 和朋友 环境 过程 社会
5
但是,研究者又必须尽可能不让内心深处的价值追求跑出来干扰教育研究的事实判断。
刘良华:“借尸还魂” 陈寅恪《柳如是 别传》 周勇《大师的教 书生涯》 研究者内心深处的强烈的“价值追求”是研究的灵魂。 但是,研究者又必须尽可能不让内心深处的价值追求跑出来干扰教育研究的事实判断。 如果把研究者所借用的教育事实视为“尸体”,把内心深处的价值追求视为“灵魂”,那么,可以将这种研究的策略称为“借尸还魂”。
6
3. 教育的立场 家庭综合实力 社会问题 杜威的幽灵 学业成绩与教 师评定 什么是教育? 关于成长的智慧
7
比较还是内在的观点? “我们往往把未成熟状态当作 知识的缺乏,把生长当作填补未 成熟的人和成熟的人之间的空缺 的东西,这种倾向是由于用比较 的观点看待儿童期,而不是用内 在的观点看待儿童期。”(杜威) 小学:学习时间/阅读教学 中学:化学厨房/充满手工的课堂/什 么是历史、物理、化学……?
8
关于成长的智慧 生命的热情 热爱的人和 事物 基于自然禀 赋的专业能 力 ……
9
“好课堂”的基本问题 什么是好教师 什么是学生的发展 学习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好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
10
4. 课堂观察的系统过程 观念转变与价值形成:听报告/看录像-读书-参与 式研讨 课堂观察与课例研究:
与单纯的听 评课不同 在学校的组 织过程 观念转变与价值形成:听报告/看录像-读书-参与 式研讨 课堂观察与课例研究: 问题课题化:围绕主题的持续的课堂观察与行为改 进
11
5. 课堂观察研究的主题和取径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量化研究 思维研究 20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人种志等 质性方法开始走入课堂观察
1950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贝尔思 “互动过程分析”理论:人际互动的 12类行为编码 1960年美国课堂研究专家弗兰德 斯课堂“互动分类系统” 20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人种志等 质性方法开始走入课堂观察 教师研究 行为研究 互动 研究 思维研究 学生研究 内容研究 环境研究
12
二、课堂观察的两种取径:量化与质化 经验—描述 哲学—思辩 科学-实证 规范-综合 哲学定向:感觉论或自然主义 研究方法:直观感悟
课堂观察的 方法论背景 世界银行项目 渔网和鱼叉 经验—描述 哲学定向:感觉论或自然主义 研究方法:直观感悟 哲学—思辩 哲学定向:理性主义哲学 研究方法:理性思辩 推理演绎 科学-实证 哲学定向:实证主义哲学 研究方法:归纳-分析,自然科学的观察、调查、统计、实验等 规范-综合 价值多元化 两种基本取径:量化研究 质化研究
13
1.量化的课堂观察 例:观察课 堂中的师生 互动 (时间取样, 3秒)
14
(1)互动分析矩阵法(Interaction Analysis Matrix)
表1 数据表 10 5 4 8 3 6 2 9 7 表1的数据可以处理为(10,5)、(5,5)(5,5)⋯(注意其中第二个5需重复用,即除第一个数据和最后一个数据外,所有的数据都要被用到两次):然后将每一种坐标出现的次数填入对应的矩阵单元格中,其中矩阵的纵向表示坐标中前面的数字(类别号)。横向表示坐标中后面的数字(类别号),由此得到如表2所示的矩阵分析。
15
表2 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矩阵 1 2 3 4 5 6 7 8 9 10 合计 28 24 64 43 15 13 91 55 75 19 187 21 242 40 41 O 39 17 133 216 27 37 803 矩阵中1—3行与1—3列相交的区域是积极整合格,由表中可以看出落在这个区域里的记录次数较为密集,反映出教师与学生之间情感气氛融洽,是一种积极整合的表现。落在积极整合格的记录次数占总次数的12.31%. 矩阵中7—8行与6—7列相交的区域(深灰色)是缺陷格,从矩阵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个区域中记录的次数很少,也反映了教师与学生在语言交流上的融洽,如果在这个区域里记录次数密集。则反映的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情感交流上的隔阂,是课堂上应注意避免的缺陷。缺陷格仅占总次数的0.37%。 教师与学生情感气氛比较融洽。 表中对角线上的各个单元格叫做稳态格.编码落在这些格里。表示某种行为出现的时间超过3秒钟,表明持续地做某事。从矩阵图中,我们可以看出,3—3这个稳态格有密集分布,数字“3”代表接受或利用学生的想法, 因此3—3稳态格表明在这段时间教师澄清、扩大或发展学生所提出的意见或想法;5—5这个稳态格也有密集分布,赋予数字“5”的意义是“讲授、演讲”,因此这表明教师在这段时间里持续讲授;8—8稳定格也有较多分布.数字“8”代表学生对教师讲话作出反应.因此这段时间是学生与教师的积极互动。
16
(2)比率(Ratio)分析法:利用前述互动分析矩阵法所得到的数据 作更进一步的分析.根据下列公式计算出教师话语比率、学生话语比率,还 有安静或混乱的比率来分析课堂结构;同时也可通过计算教师间接与直接影 响比率、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比率来分析教师的教学风格。 (3)时间线标记法(Time Line Coding):
17
时间线标记即将所观察和记录到的数据资料以图形的方式加以呈现,从而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教室中语言行为的类型。从我们得到的数据资料中抽取4O个数据如表1所示。将表1的数据转换成图1的形式,
图1中横轴为观察记录的序数,纵轴代表10种行为分类,根据数据记录的序数和行为类别用黑色填充图1中相应的小方格,此外,纵轴上的每一行代表一种或两种行为类别,中间的横行代表教师提问题(第4类行为);间接教学风格(第1、2、3类行为)在上半部。属于较开放性的行为,此种教学风格能引起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第9类行为);直接教学风格(第5、6、7类行为)在下半部,属于结构性的行为,这种教学风格会限制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变成有问才有答(第8类行为);第1O类行为(安静或混乱)在纵轴上没有相应的行,因此,当出现第1O类行为时,在图1上相应的时刻所对应的方格内没有填充,如图1中起始时刻的行为类别是第1O类,所以起始时刻所对应的第1列上没有任何填充,表示第一个三秒的行为类别是第1O类。某些行为类别共享一行,如第1、2类行为及第6、7类行为,一是它们属于相同的教学风格,二是这样做节省了空间。
18
2.质化的课堂观察 例:对“教师思维”的研 究 教育信念:一位初中语文 女教师的叙事探究
19
三、教师科研的基本程序和要点 三个基本问题 1.选择和确定研究问题 2.进行资料的收集 3.寻找概念工具
20
1.选择和确定研究问题 问题的层次: 研究领域(issue): “中小学学校管理问题”
研究课题(problem): “中小学学校管理的自我诊断” 问题(question): “为什么骨干教师纷纷离开了学校?”
21
1.选择和确定研究问题 问题的类别: 私己的问题 “广西濒危语言研究” 公众的问题 “广西濒危语言个案研究” “广西文化现代化研究”
对象感很重要! “广西濒危语言研究” “广西濒危语言个案研究” “广西文化现代化研究” “壮族文化现代化研究”
22
3.寻找概念工具 案例:为什么骨干教师纷纷调走?(作者:徐晓华,中小学管理,2003.11)
6月初,又接到了人事科关于办理人事调动的通知,它再次触动了我内心 的痛处。自从去年上任当校长后,我最怕的就是骨干教师的调离。因为近10 年来,我校已有33位教师调出,各学科的骨干教师几乎全部调走了。这对于 仅有60名教职工的农村中学来说,实在是大伤元气的沉重打击。 那么,骨干教师为什么要求调离?为了弄明白原因,我找到了已经调走的 李老师——李老师大学毕业后,经过双向选择来到我校工作。由于她肯于钻研, 善于学习,很快便成为学校英语 学科的骨干教师。正当学校为发现和培养出一 个好苗子而高兴时,她却提出了调动的要求。尽管学校再三挽留,但她还是去 意已定。后来得知她调到了区里一所知名的学校并且颇受重视。在我的几番真 诚邀请下,李老师在一个晚上,接受了我的电话访谈。我们的交流是推心置腹 的。
23
首先,我向她说明意图,想听听她——这位学校过去的骨干教师,对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想法和建议,以利于我们改变学校的现状。她告诉我,她一直在关注着学校的发展,因为毕竟在她从一名大学生转变成合格的教师,并成长为骨干教师的 过程中,学校给予了她极大的帮助。对此她一直心存感激。谈到她被学校认定为骨干教师后的心情时,她说道:“心情比较复杂。一方面感到学校这么重视我,我应该做得更好,以回报学校的培养。另一方面,自己对前途又感到 很茫然,不知道下一步该怎样继续 发展。”我问道“为什么茫然?能说 得具体些吗?”“我只是感到了学校对我的重视,但又感觉得不到更有力的切实帮助。有时,我在不断地问自己:我在这里到底还有多大的发展空间?为什么时不时会冒出井底之蛙’的感觉?”我问:“井底之蛙的感觉怎么来的?”“开始 我觉得自己还是挺出色的,可是,每次到外校听课回来就觉得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太大了。慢慢地,我就感觉到学校能让自己发展的空间太 小了,于是,就产生了想要走出去大干一场的想法。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大的潜能有待开发。”“这就是你决定调走的原因吗?”“当然这不是惟一的原因。有时我觉得自己像是在孤军作战,可能我们学校太 缺少团结协作、友好竞争的氛围吧”。“比如说教学成绩吧,我所教的英语学科成绩是全年级最好的,我班学生的英语当然也是最出色的,可是我们班竟然没有一名三好学
24
生。为什么?就因为其他学科成绩上不来,这使那些很有潜力的学生受到影响。对此,家长也十分不满。您说,我教得再好,学生也仅仅是一门功课好,我希望自己的学生门门功课都出色,可我又没有这个能力。有时想想,我觉得挺对不起学生的。这样的工作氛围只会消磨我的斗志。 而且,我自己总是这样干,时间一长,就招来别人的不满。” 我鼓励她继续说下去。她说:“我当时也听到有人在议论我,说我傲,不太谦虚,不太合群,看不起老教师,眼里没人等等。其实,我只是把她们闲聊天的时间都用在了学生身上,因而和他们的沟通少了,以致遭来非议。这些我倒不在意,最让人生气的是,在考核中不 以教育教学效果来评价教师,而是谁的人缘好,谁的得分就高,真是太不公平了!”听得出在叙述往事时,她仍很气愤。 这时,我希望她对比新去学校的所见所闻,再结合自己的体会,给原校提点儿意见。她很中肯地建议:学校应该使教师的培养工作系统化、规范化,应该 真正尊重教师,特别对已经取得成 绩的骨干教师,要建立一种激励机制,吸引骨干教师留在学校。同时,学校还应创建一种友好竞争、团结 协作的氛围等。最后她说,相信学校一定会走向成功,并表示很想回学校看看…… 访谈后,我陷入了沉思。不由得想起当初李老师调走时,我曾一度认为,学校
25
的办学条件太差了,工资、待遇低,加之生源差,难管理,很难留得住好教师。况且,“人往高 出走”。现在的青年人,过于强调个人的得失,不考虑学校的整体利益,表现得很自私,留得住人留不住心,要走就走吧……现在看来,骨干教师调走的原因,并不完全像我想像的那样。接下来,我又找了和李老师有过交往的教师——座谈会上,教师们坦诚地谈了对李老师的看法:在工作能力上,大家都认可她,但她平时特忙,不爱跟人搭话,不随和。同时,教师们也谈出了自己对骨干教师调走的看法。有的教师认为,“学校这种落后的办学条件,教师根本无法再提高,有了能耐就应该往出走。”有的教师说 得很尖刻:“我们这儿(农村中学)的学生根本不学习,教这样的学生,教师迟早得变成‘弱智’。”还有的教师说:“学校要树立正风正气,不能看谁的成绩好,表现突出就说三道四,弄得好教师没好人缘,能不走吗!”几位教师纷纷说道:“我们来学校这么多年了,学校只是在给我们布置工作,然后,就让我们‘自由’发展了,根本就没有什么培养措施。别说骨干教师,就是我们也觉得前途渺茫。”“虽然学校也为我们安排了‘师傅’,可是,那仅仅是走形式,安排之后,就再没有具体的措施了。” 在深入调查中,我发现,调走的李老师、以及与她相关的教师,与 以我为代表的学校管理者对骨干教师调走原因的分析,既有一致的地方,也有不一致的地方。我将其整理如下。
26
调走教师的看法 相关教师的看法 管理者最初的看法 学校这种落后的办学条件,教师根本无法再提高,有了能耐就应该出去。 生源差,教师没法提高。 学校的办学条件太差,工资、待遇低;加之生源差,难管 理,很难留得住好教师。 现在的青年人过于强调个人的得失,而不考虑学校的整体利益。骨干教师的思想觉悟没有与业务能力同步发展。 井底之蛙的感觉——学校能让自己发展的空间太小了。 教师培养制度不系统、不规范。 教师培养制度不到位。 孤军作战,缺少团结协作、友好竞争的氛围。 没有被其他教师所接受。
27
分析结论 从表中不一致的地方可以看出,以我为代表的管理者对骨干教师调走原因的判断,主要是外归因,有一定的主观性。看来,调查、诊断是非常必要的。 调查研究后,我认为,对于学校目前的状态,仅仅是着急、痛心还解决不了问题,我们需要冷静思考、认真分析。 仔细想想,这么多年,我们到底为教师的发展提供过怎样的帮助?我们也在为新教师举行“拜师会”,但是,事后,我们既没有过程的管理,也没有对效果的考核,因而使得这项工作有名无实。 回想自己在这儿工作的十几年经历,学校居然连培养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的制度都没有。我们的骨干教师只是在多干、苦干,无限度地付出,却没有真正得到过及时的“充电”,最多,他们也仅仅是多拿了几十块钱的年度效益奖。眼看着学校大批中青年骨干教师纷纷调走,学校却从没反思过自己的工作,还以“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她去吧”来自慰……事实告诉我们,教师这个特殊的知识分子群体,更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学校的教师管理,就应该千方百计地在这方面下工夫。
28
措施 根据调查、思考与分析的结果,我们决定,立即着手制定学校长远的教师培 养计划,努力为骨干教师的再发展,创设广阔的空间。 计划如下: (1)要建立骨干教师培养与再发展方面的制度,体现 “尊重成绩”、“提供 业务上再发展的平台”、“满足合理的心理需求”、“与学校共同发展”的管理 理念。 (2)要为骨干教师拜名师,并加强名师对他们的指导,使其总能处于不断提高 的状态。 (3)要成立以骨干教师为核心的“教师发展指导团”,发挥骨干教师传、帮、 带的作用,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促进骨干教师在业务上日臻成熟的同时, 思想觉悟也能同步提高,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骨干教师的潜能。 (4)要营造使骨干教师不断体验成功的组织氛围,在每年九月的“尊师月”上, 大力表彰他们的突出业绩,宣传他们为学校教育改革做出的贡献,并在学校形成 人人争做骨干教师的友好竞争氛围。
29
概念工具1:组织的一致性程度 管理者主观理解中的组织 文本中的组织 实际运行中的组织 被管理中主观理解中的组织
一个组织中实 际上存在四种不 同形态的组织, 它们的一致性程 度是影响组织效 率的关键因素。 管理者主观理解中的组织 文本中的组织 实际运行中的组织 被管理中主观理解中的组织
30
概念工具2:组织的内隐规范和内隐信念 组织的内 隐规范和内隐 概念在塑造着 实际运行的组 织。
组织的内 隐规范和内隐 概念在塑造着 实际运行的组 织。 管理者的信念: “骨干教师的作用”在于增加 工作量而不是在深度发挥上; 制度文化:“制度是上级制定的,学校主要 是按上级规定办或者觉得制度没什么用,因 为计划赶不上变化或者领导决定就行了,不 需要什么制度” 贫困文化:“学校落后的办学条件是不可能 改变的”、“它就是一个凑合过的地力”、 “任何教师个人的努力都是没用的”
31
四、课堂观察的资料收集技术 1.课堂观察的分类 2.一些常用的方法 3.关于观察记录 4.观察误差及防止
32
1.课堂观察的分类 标准:是否有利于看到 对象真实完整的表现? 现实中观察方式是机动 灵活的。 是否借助仪器: 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是否参与对象的活动: 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是否对观察框架事先预定: 结构性观察和非结构性观察 标准:是否有利于看到 对象真实完整的表现? 现实中观察方式是机动 灵活的。
33
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参与 非参与 隐蔽研究者身份 “卧底” “特务” 偷看 公开研究者身份 “客人” 陌生人到来
34
结构性观察和非结构性观察 非结构性观察: 结构性观察: 没有预先划定范围和计分标准、 依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调整观察 内容。
特点:观察时弹性大,可根据 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观察的计划 和内容。但是资料的整理难度 大,不容易进行定量分析。多 用于探索性研究或定性研究。 结构性观察: 采用固定的观察项目和计分标准的 观察。 特点:观察过程和统计标准化。但 缺乏灵活性,容易影响观察结果的 深度与广度。
35
课堂观察统计与评论表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教学内容:
课堂观察统计与评论表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教学内容: 事先对要评估 的项目进行分 类、列表,对 这些目标行为 进行观察,记 录。 评估项目 具体内容 课堂表现描述 教学准备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组织 教学评价 课堂气氛 教学效果 总体印象
36
2.一些常用课堂观察方法 非结构式 结构式 (1)叙述法: 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连续记录法 (2)取样法: 时间取样、事件取样
(3)评价法: 数字等级法、图表评价法、语义类别法 非结构式 结构式
37
(1)叙述法 日记描述法:适用于个案的长期跟踪
瑞士教育家裴斯塔洛齐《一个父亲的日记》、我国教育家 陈鹤琴:《儿童心理之研究》都是以对自己的孩子的日记 式观察、描述为基础的专著。 轶事记录法:记录任何有价值的行为和事例。 连续记录法:在一段时间内观察记录对象的行为。
38
日记描述法:近代教育家陈鹤琴的观察日记 第1月,第1星期,第1天 ⑴ 这个小孩是在1920年12月26日凌晨2点9分出生的。
⑵ 生后2秒钟就大哭,一直哭到2点19分,共持续地哭了10分钟,以后就是 间断地哭了。 ⑶ 生后45分钟就打哈欠。 ⑷ 生后2点44分,又打哈欠,以后再打哈欠6次。 ⑸ 生后的12点钟,生殖器已能举起,这大概是膀胱盛满了尿液的缘故,随 即就小便了。 ⑹ 同时大便是一种灰黑色的流汁。
39
近代教育家陈鹤琴的观察日记 ⑺ 用手扇他的脸,他的皱眉肌就皱缩起来。 ⑻ 用手指触他的上唇,上唇就动。 ⑼ 打喷嚏两次。
⑽ 眼睛闭着的时候,用灯光照他,他的眼皮就能皱缩 ⑾ 两腿向内弯曲如弓形。 ⑿ 头颅是很软的,皮肤淡红色,四肢能活动。 ⒀ 这一天除哭之外,完全是睡眠的。 《儿童心理之研究》第一章“照相中看一个儿童的发展”,发表他的儿子陈一鸣从一个半月到两岁七个月的生活照片86幅,展示婴儿的发展进程.
40
连续记录法 时间 事实 分析 8:00 8:05 8:10 8:15 教师走进教室,学生一齐站起 来,大声说:“老师好!”
学生似乎已形成一些固定的 课堂规则 8:05 教师手捧课本,开始念书上的 内容。 教师似乎对教学内容不太熟 悉。 8:10 教师问了一个问题:“秦始皇 是什么时候统一中国的?”所 有学生立刻翻书找答案。 教师问的问题都是事实性问 题,总需要学生从书中找答 案。 8:15 学生回答问题之前都先举手, 等待教师点名。 学生没有即兴回答问题的可 能性,教师的控制很严。
41
(2)取样法 时间取样观察法 在一定时间内,按照 规定的时段观察预先确定 的行为的方法。 事件取样观察法:
专门观察某些特定行为或事件的完整过程(前因后果)而进行的研究方法。 事件取样法不受时间间隔与时段规定的限制,只要所期待的事件一出现,便可记录。
42
学生争执事件取样观察记录表(事件取样法)
年龄 性别 争执持续 时间 背景 行为 性质 行为 内容 结果
43
(3)评价法 幼儿园教师教学情况数字评定量表 根据预定量表,对对 象的行为观察并且作 出评价。 事先对行为程度上的 差异进行等级列表。
评定内容 评定等级 1 2 3 4 5 较好地组织儿童 对儿童亲近 注意儿童的需求 对儿童给予正面强化 工作中有热情 教学有计划 安排活动有灵活性 允许儿童自主活动 根据预定量表,对对 象的行为观察并且作 出评价。 事先对行为程度上的 差异进行等级列表。 包括数字等级法和图 示量表法等
44
3.关于观察记录 绘画现场图,形象具体:如课堂座位图 事实记录行为,不要概述或评述,不要用笼统的语词:
例:“10:10am 这家商店人很少,保安和管理员都闲得无聊。” 比较:“10:10am这家商店人很少,两个保安在聊天,两个服务员在修指 甲。” 记录研究过程 例:“五一”当天,景区里游人如织,人们都喜气洋洋,道路上比较拥挤、 纷乱。” 比较:“五一”当天,景区里粗略估算有七、八百游客,他们都表情轻 松,面带微笑。道路较平时拥挤,行进较慢,我从月牙池走到宿 舍200米距离花了五分钟。”
45
非结构式观察(质化研究)记录 包括四部分: 事实笔记:所见所闻 个人笔记:所感所想 方法笔记:对观察方法的描述 理论笔记:对资料的初步理论分析
46
食堂非结构式观察记录 实地笔记 个人笔记 方法笔记 理论笔记 12:00——食堂里大约有30人,10个窗口前队伍平均有4米长 我感觉很拥挤
这个数字是我的估计,不一定准确。 中午12点似乎是学生就餐的高峰。 12:05——在卖馅饼的窗口排了一个足有两米长的队,而且排队的大部分(大约四分之三)是男生。 我想是不是今天的馅饼特别好吃?是不是男生特别喜欢吃馅饼? 我站在离卖馅饼的窗口有5米远的地方,看不清楚馅饼的质量,不知道这些人买馅饼是否因为馅饼好吃。 也许买某一样食物的人数与该食物的质量之间有正相关关系?
47
实地笔记 个人笔记 方法笔记 理论笔记 12:10——食堂里有5对成双的男女坐在一起吃饭,两个人坐得很靠近,都是男的坐在女的左手边。 也许他们是恋人。 我只是根据他们坐在一起的亲密样子判断他们是恋人,这个猜想需要进一步检验。 也许在食堂里就餐时,男生习惯于坐在女生的左手边? 12:15——一位女生将一勺菜送到旁边男生的嘴边,望着对方的眼睛说:“想不想吃这个菜?” 为什么这些“恋人”在公共食堂里如此“放肆”?!我对此有反感。 我现在与他们坐在同一张桌上,可以听到他们的对话。 似乎女生喜欢主动向男生“献殷勤”,这一点与我平时的印象不一样,需要进一步观察和检验。
48
4.观察误差及防止 来自被观察者的误差:霍桑效应 防止措施: 持续观察一段时间待对象适应后再开始正式观察 隐蔽观察者身份 来自观察者的误差:
(1)观察不细致、记录有缺漏 (2)“选择性”观察:带着期望和倾向观察
49
谢谢! 耿涓涓 广西师大教科院 QQ: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