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任何时候都不要说: 有关知识请参看材料第5、6页 “我已经掌握得很完美了!” 各流派的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季氏将伐颛臾》 (《论语》)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任何时候都不要说: 有关知识请参看材料第5、6页 “我已经掌握得很完美了!” 各流派的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季氏将伐颛臾》 (《论语》)"—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任何时候都不要说: 有关知识请参看材料第5、6页 “我已经掌握得很完美了!” 各流派的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季氏将伐颛臾》 (《论语》)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纲要(1、5) “我已经掌握得很完美了!” 本单元内容:先秦诸子散文,了解 各流派的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任何时候都不要说: 《季氏将伐颛臾》 (《论语》)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劝学》 (《荀子》) 《逍遥游》 (《庄子》) 有关知识请参看材料第5、6页

2 辨体练习—— 《论语》的作者是 ,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书,所以它是 体;《季氏将伐颛臾》记录孔子与他的学生 的对话,由于其对话在内容上具有 性,所以阅读本文必须抓住人物关系。

3 归纳总结—— 思想内容方面 写作技巧方面 表现孔子的仁政思想; 表现孔子敏锐的政治洞察力。 对话体; 以理服人的辩驳艺术。

4 延伸巩固—— 一、课内练习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1、解释下列不同颜色的字词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5 延伸巩固—— 解释下列不同颜色的字词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曹刿请见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6 延伸巩固—— 解释下列不同颜色的字词 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过犹不及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是谁之过与 无乃尔是过与 故尝与过宋将军

7 延伸巩固—— 2、翻译下列句子 无乃尔是过与? 何以伐为?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8 延伸巩固—— 二、课外阅读 1、孔子的“仁”,主要含义有二:①爱人,“仁者爱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等等。②修身,“克己复礼为仁”;如果谁的一举一动都能符合周礼的要求,就是仁人。

9 延伸巩固—— 2、语段阅读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10 孟子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提出“民贵君轻”、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为此,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希望能够在诸侯中选出一位王天下的君主。由于他的这些主张与当时激烈混战的社会状况不符,所以均未被统治者所采纳。孟子退而与弟子著书,遂成《孟子》。 返回

11 《孟子》简介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但与《论语》相比,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 返回

12 凶 返回 (3)凶残、残暴 攘除奸凶(《出师表》) (4)恐惧而喧嚷骚动 敌入而凶(《国语》) (2)庄稼收成不好
(1)不吉祥,不幸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 (顺应自然的变化,采取正确的措施就吉利;顺应自然的变化采取错误的措施就凶险) (2)庄稼收成不好 河东凶亦然(《寡人之于国也》) (3)凶残、残暴 攘除奸凶(《出师表》) (4)恐惧而喧嚷骚动 敌入而凶(《国语》) (由于敌人入侵因恐惧而喧嚷骚动) 返回

13 察 返回 (3)考察后推荐 徐而察之(《石钟山记》) 察臣孝廉(《陈情表》) (2)考察 向察众人之议(《赤壁之战》) (4)明智、精明
(1)观察、仔细看 徐而察之(《石钟山记》) (2)考察 向察众人之议(《赤壁之战》)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察临国之政(《寡人之于国也》) (3)考察后推荐 察臣孝廉(《陈情表》) (4)明智、精明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东方朔《答客难》 ) 返回

14 兵 返回 兵刃既接(《寡人之于国也》) (3)军队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廉颇蔺相如列传》)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4)士兵
(1)兵器、武器 兵刃既接(《寡人之于国也》)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2)军事、战争 兵者,国之大事(《孙子兵法》) (3)军队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廉颇蔺相如列传》) (4)士兵 可汗大点兵(《木兰诗》) 返回

15 数 返回 Shù (1)数目、数量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 (2)几,几个 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狼》) (3)命运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六国论》) (4)密,与“疏”相对 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 Shǔ (5)计算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 Shuò (6)屡次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返回

16 通假字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 〖颁〗通“斑” (2)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涂〗通“途” (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检〗通“敛”
(4)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 返回

17 宾语前置 未之有也 〖之〗,在否定句中,“之”作动词“有”的宾语,放在了“有”的前面。 返回

18 例题1 1、下列有关“以”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树之以桑 B.以五十步笑百步 C.请以战喻 D.愿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
返回

19 例题2 下列画线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河内凶(有战乱) B.邻国之民不加(增加)少 C.填然鼓之(代词,代“鼓”)
D.弃甲曳 (拖着)兵而走 答案 D 返回

20 例题3 下面画线字意义不同的一组是 A.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春心莫共花争发 B.弃甲曳兵而走 斩木为兵 C.或五十步而后止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D.是亦走也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返回 答案 A

21 例 题 4 对下列各句中“之”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斯天下之民至焉 ②鸡豚狗彘之畜 ③树之以桑 ④未之有也 ⑤邻国之民不加少 答案 A
B.①③⑤/ ②/ ④ C.①②④/ ③⑤ D. ①②⑤/ ③④ 答案 A 返回

22 例题5 下列各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 A.请以战喻 B.寡人之于国也 C.王无罪岁 D.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返回 答案 C

23 重点与难点提示 1、重点实词释义 解析: 劝:勉励 劝学 中:符合 木直中绳 善假于物 假:借助 风雨兴焉 兴:起 不积跬步 跬:半步
功在不舍 解析: 劝:勉励 中:符合 假:借助 兴:起 跬:半步 功:成功

24 2、通假字 “輮”通“揉”,使……弯曲。 “有”通“又”。 輮以为轮 虽有槁暴 “知”通“智”zhì,智慧。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生”通“性”,资质,禀赋。 輮以为轮 虽有槁暴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生非异也

25 3、词类活用 水:作游水讲。能愿动词应与动词搭配,水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名词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名词作状语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表时间的名词,放在动词“参省”前,作状语,当每日讲。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下:方位名词分别用在动词“食”、“饮”前,作状语,当向上,(指在地面上),向下,(指在地下)讲。 名词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作游水讲。能愿动词应与动词搭配,水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26 体验高考 掌握文言文中实词活用现象,是学习文言文重要的一环。文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中的“日”即名词作状语现象。高考中作过考查。
例1、[1998年上海卷·22题] 与“束氏日市肉啖之”一句“日”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7 解析:例句中“日”与A、B、C中加点字用法都是名词作状语,D项中的“前”是名词作动词,所以答案是D。
例:束氏日市肉啖之 A、则群聚而笑之 B、吾得兄事之 C、令两个蹲踞而背倚之 D、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解析:例句中“日”与A、B、C中加点字用法都是名词作状语,D项中的“前”是名词作动词,所以答案是D。

28 例2、[1993年上海卷·35题] 下列各项与“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B、使吏召诸民当偿者
C、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D、而诸侯敢救者

29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句式。例句是定语后置句,“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作“士”的定语。A、B、D也都是定语后置句,A的定语是“读兹编”,B的定语是“当偿”,D的定语是“敢救”,而C句中的“者”是“……的原因”的意思,与后文可构成一个表因果判断的句子。所以答案是C。

30 一、关于庄子及其作品 庄子名周,战国宋人。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人并称“老庄”。庄子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否定客观真理。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静无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庄子》今存33篇。

31 二、关于《逍遥游》 逍遥,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是庄子的代表作品,它比较集中地表现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全文分两大部分,课文节选的是第一部分总论,论证世间万物都是因为“有所待”而失去自由,自己追求的是“无所待”的最高境界。第二部分通过一系列的寓言故事论证第一部分提出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以及通过“无为”达到这一境界的主张。全篇集中表现了庄子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

32 三、预习检测: 1、注意下列红色字的注音: 北冥( míng) 北冥( ) 鲲鹏( kūn ) 鲲鹏( ) 抟( tuán ) 抟( )
北冥( ) 鲲鹏( ) 抟( ) 迁徙( ) 坳堂( ) 草芥( ) 夭阏( ) 北冥( míng) 鲲鹏( kūn ) 抟( tuán ) 迁徙( xǐ ) 坳堂( āo ) 草芥( jiè ) 夭阏( è )

33 3-1、注意下列红色字的注音: 蜩蝉( ) 舂粮( ) 蟪蛄( ) 大椿( ) 斥鴳( ) 泠然( ) 万仞( ) 蓬蒿( )
蜩蝉( ) 舂粮( ) 蟪蛄( ) 大椿( ) 斥鴳( ) 泠然( ) 万仞( ) 蓬蒿( ) 蜩蝉( tiáo ) 舂粮( chōng ) 蟪蛄( huì gū) 大椿( chūn ) 斥鴳(chì yàn) 泠然( líng ) 万仞( rèn ) 蓬蒿( hāo)

34 3-2、解释下列句中的蓝色字: 《齐谐》者,志怪者也: 记载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这; 迁移,迁往 而后乃今培风: 乘着,趁着
这; 迁移,迁往 而后乃今培风: 乘着,趁着 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 快速的样子;触,碰

35 3-2、解释下列句中的红色字: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相比 绝云气,负青天: 穿过 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 胜任; 顺合; 满意
胜任; 顺合; 满意 未数数然: 追求

36 3-3、翻译下列语句(1):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振翅奋飞,它的翅膀就好像天边垂下的云彩。 去以六月息者也。 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去了。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高地远而看不到它的尽头呢?

37 3-3、翻译下列语句(2):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哪里用得着飞上九万里高空然后再朝南飞呢? 之二虫又何如? 这两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
彼且奚适也? 它将要到哪里去呢?

38 3-4、翻译下面文段(1):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再说全社会的人都称赞宋荣子,他却并不因此而更加勤勉;全社会的人都责难他,他也并不因此而更为沮丧。(这是因为他)能认清自我表现与外物的分别,能辨明荣辱的界限,至此而至了。他在世上,没有拼命追求什么。

39 3-4、翻译下面文段: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至于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把握六气的变化,而在无边无际的境界里遨游的人,他们需要还凭借呢?

40 四-1、疏通课文意思(1-1):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译文: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称叫鲲。鲲的大,不知道它有几千里。鲲变化成鸟,鸟的名称叫鹏。鹏的背,不知道它有几千里。奋起而飞,它的翅膀就像挂在天边的云彩。 理解:描述鲲鹏的形象——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

41 (1-2):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译文:这只鸟,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往南方。南海就是大自然的水池.《齐谐》是记载怪异的. 《齐谐》中的话说:“当鹏迁往南海时,振翅拍水,水浪远达几千里。它乘着旋风环旋而上几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了北海。”山野的雾气,空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理解:写鹏鸟南飞有所待,并以“野马”“尘埃”做比较,表明世间五万物都有所待。

42 (1-3): 天之苍苍,其正色也?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译文: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颜色吗?还是因为天高地远而看不到它的尽头呢?鹏从高空往下看,也不过这样一来罢了。再说如果水的积聚不深厚,那么它负载的大船就没有力量。倒一杯水在堂上低洼的地方,那么就只能用小草做它的船,放上一只杯子就贴地了,是水太浅而船太大的缘故。风的积聚如果不大,那么它承载巨大的翅膀就没有力量。

43 (1-3):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而后乃今将图南。
所以鹏飞上几万里的高空,风就在它的下面,然后才能乘风;背负着青天,没有什么能阻碍它,然后才打算往南方飞。 理解:为了强调鹏鸟“有所待”,作者连用大舟漂浮有待深水,草芥杯水就能负载两个比喻,说明鹏鸟要高飞九万里必须凭借大风,必须有辽阔的天空才能图谋南行。

44 (1-4):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翻译:蝉和学鸠嘲笑鹏说:“我一下子起飞,碰到榆枋树木就停下来,有时如果飞不上去,就掉在地上罢了。哪里用得着飞上数万里的高空再往南飞呢?”到郊外的人,只须准备一天三餐,回来时肚子还是饱的;到百里外去的人,头天晚上就要捣米准备干粮;到千里远处去的人,要用几个月来储积粮食。这两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

45 (1-4): 理解:反驳蜩蝉与学鸠,说明这两种动物也有所待。蜩与学鸠,飞不高,行不远,却自以为得到逍遥,从而嘲笑鹏鸟高飞远行的壮举。作者以行路备粮的比喻进行反驳:“适莽苍者”“适百里者”“适千里者”的备粮各有不同是因为行程远近不一样。鹏鸟、蜩蝉、学鸠体形不一样,因而凭借的风力不一样。蜩与学鸠认识不到自己与鹏鸟的差异和自身的“所待”,反而嘲笑鹏鸟南飞,实在可笑。

46 课堂小练习: 下列句中的红色字我们以前在文言课文中学过,请举出例句。 1、小知(通“智”)不及大知 2、未有知其修(长,高)者
3、旬有五日而后反(通“返”) 4、去(离开)以六月息者也

47 参考答案举例: 1、小知(通“智”)不及大知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2、未有知其修(长,高)者
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讽气王纳谏》) 3、旬有五日而后反(通“返”)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4、去(离开)以六月息者也 比去,以手阖门(《项脊轩志》)


Download ppt "任何时候都不要说: 有关知识请参看材料第5、6页 “我已经掌握得很完美了!” 各流派的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季氏将伐颛臾》 (《论语》)"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