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流域综合规划修编 总体技术要求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2007.12.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流域综合规划修编 总体技术要求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2007.12."—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流域综合规划修编 总体技术要求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2 主要内容 规划修编背景 流域综合规划的功能定位 规划修编总体技术思路 规划修编主要内容与要求

3 规划修编背景 新中国成立来进行了两轮流域综合规划 河流治理为主 综合利用为重点 第一轮规划(20世纪50~60年代)
洪涝旱灾害十分严重 江河水系格局紊乱 恢复生产与发展需要 第二轮规划(20世纪80年代) 经济高速发展 水资源开发 资源综合利用 河流治理为主 综合利用为重点

4 规划修编背景 以往流域综合规划,在指导流域治理、开发、保护和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江河的防洪能力、调蓄能力和供水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流域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 综合性水利枢纽建设:三峡工程,小浪底工程等 防洪工程建设:大江大河堤防建设,淮河临淮岗工程等 水资源保护:淮河水资源保护,太湖水资源保护等 跨流域水资源调配:南水北调工程等 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塔里木河、黑河流域生态修复等

5 规划修编背景 经济社会状况深刻变化—带来新需求 流域自身状况深刻变化—面临新挑战 资源开发机制发生变化—带来新机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往流域规划已不能适应新形势 经济社会状况深刻变化—带来新需求 流域自身状况深刻变化—面临新挑战 资源开发机制发生变化—带来新机制 流域水事矛盾发生变化-面临新问题 政策环境变化深刻变化—提出新要求

6 规划修编背景 经济社会状况深刻变化—带来新需求 经济快速发展 阶段不同要求不同

7 规划修编背景 水资源需求急剧增加,排污量不断增加 供水量年均增长1.1% 总供水量 地表水供水量 地下水供水量 总供水量 4406 4402
4866 5302 5628 5707

8 规划修编背景 流域状况深刻变化—面临新挑战 全球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影响 流域情势显著改变 流域下垫面变化 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更加突出
对河流调控能力显著提高 流域情势显著改变 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更加突出

9 规划修编背景 流域水事矛盾不断变化—带来新压力 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尖锐,生态用水被挤占 水污染及水质恶化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
水资源承载能力 水环境承载能力 压力巨大

10 规划修编背景 资源开发利用机制发生变化—带来新机制 政府与市场职能的重新界定 资源权属管理与资源开发行为分离 资源利用的部门分离
规划定位、功效发生变化

11 规划修编背景 政策环境变化深刻变化—提出新要求 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

12 规划修编背景 现有流域综合规划存在的问题 规划水平年已到期或即将到期 以工程布局为重点,对资源环境等重视不够
对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认识不足,以开发治理为导向,资源配置、节约、保护内容薄弱 对河流(河段)的综合功能定位研究少,不能体现政府目前的主体责任与意愿,体现国家意志不够 流域综合管理方面内容薄弱,难以合理规范和有效管理涉水涉河行为

13 流域综合规划的功能定位 流域综合规划定义 流域综合规划的基本属性 新一轮规划的属性变化 新一轮规划的功能定位

14 流域综合规划的功能定位 流域综合规划定义 是指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编制的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的总体部署
—《水法》 一定范围、一定时期,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编制的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的总体部署 —水利百科

15 流域综合规划的功能定位 流域综合规划的基本属性 战略性和全局性 指导性和控制性 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是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和管理全局性的规划-总纲 是流域发展的战略和政策 指导性和控制性 既包括对资源开发和治理的总体安排 也包括对人类水事行为的限定性要求 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既要流域主要问题,突出重点 能够从战略层面落实到实施层面

16 流域综合规划的功能定位 新一轮规划的属性变化 反映新时期发展的要求 水利行业规划→国家政府规划 工程建设规划→资源环境规划
开发利用规划→配置管理规划 分项专业规划→整体综合规划

17 流域综合规划的功能定位 新一轮规划的功能定位 突出政府规划属性 突出资源环境规划 突出资源管理属性 突出应对变化形势

18 流域综合规划的功能定位 突出政府规划属性 反映政府主体责任目标要求 体现政府管理意愿
体现政府行使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四大职能要求 注重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需要

19 流域综合规划的功能定位 突出资源环境规划属性 突出资源管理的规划属性 统筹流域资源的总体配置格局 协调流域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矛盾
突出对资源环境管理的约束和控制 突出资源管理的规划属性 体现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社会行为准则 不但管水,还要管人 实行资源有序开发、有限开发和有偿开发 根据资源承载能力,调整经济发展模式 规范其它对资源与环境具有破坏作用的行为

20 流域综合规划的功能定位 突出适应形势变化的规划属性 应对流域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 应对流域自理开发出现的新问题
水土资源的无序开发和过度开发问题突出 不合理的开发行为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不合理社会活动导致水安全风险不断加大 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协调人水关系

21 规划修编总体技术思路 总体思路 规划目标 规划范围 规划任务 规划重点 基本要求 总体技术路线

22 规划修编总体技术思路 总体思路 修编主线 统筹协调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的关系 维护河流健康 水利与经济社会 资源开发与保护
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的核心理念 以维持河流健康、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基本要求 以政府资源环境规划为定位,注重政府对资源环境的管理,区分市场与政府职责,更加注重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 修编主线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维护河流健康 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统筹协调 人与自然的关系 水利与经济社会 资源开发与保护 综合与专业发展 区域城乡间发展

23 规划修编总体技术思路 规划目标 提高流域综合防洪减灾能力 提高流域水资源配置能力 提高流域生态与环境保护能力 提高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能力
巩固基础设施,加强洪水管理,规避洪水风险 提高流域水资源配置能力 综合平衡,供需协调,注重节约保护,实现人水协调 提高流域生态与环境保护能力 加强综合治理,严格水生态保护,改善修复水环境 提高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能力 统筹兼顾,科学布局,合理控制规模 提高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能力 树立风险意识,强化政策措施,完善应急机制

24 规划修编总体技术思路 规划范围 七大江河及其重要支流: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辽河,以及太湖流域跨国界河流:包括西北、东北、西南等重要跨国界河流;跨省界重要河流 重点范围 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及其重要支流 跨国界河流以及其他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要河流 水资源短缺严重、水旱灾害频发、生态环境脆弱的河流 水资源、水能资源开发过度、无序的河流

25 规划修编总体技术思路 规划任务 评价流域治理、开发、保护状和主要问题,分析形势变化 测算流域可利用量,制定流域开发与保护控制性指标
确定不同河流/段治理、开发和保护功能定位和主要任务 合理确定流域防洪减灾、水资源利用和保护、节水、灌溉、水能开发、河流生态、水土保持、航运等规划目标 分析新形势下流域涉及的重大关系,统筹协调兴利与除害、开发与保护、整体与局部、近期与长远等关系 提出流域综合规划方案和各专业规划方案 研究提出保障流域综合管理的重大政策措施 综合评价规划实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26 规划修编总体技术思路 规划重点 分析流域和区域的水资源与水环境承载能力 界定河流(河段)的功能定位和目标
研究确定流域或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生态环境保护、水能开发、河流岸线利用等的限制性条件和控制性指标 研究提出流域治理、开发、保护和管理的目标、总体布局、重大工程以及重大政策建议

27 规划修编总体技术思路 基本要求 充分应对变化形势的要求 努力满足资源环境管理的要求 充分利用规划及已有相关成果
要与区域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协调,与水电、航运等其他专业规划相衔接 广泛的社会参与

28 规划修编总体技术思路 人与自然的关系 水利与经济社会 战略与战术关系 资源开发与保护 综合与专业关系 行业与部门关系 区域城乡间关系
要注意统筹协调的几个重大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 水利与经济社会 战略与战术关系 资源开发与保护 综合与专业关系 行业与部门关系 区域城乡间关系 治理与管理措施

29 规划修编总体技术思路 总体技术路线

30 规划修编主要内容与要求 规划体系 核心任务 规划内容

31 规划修编主要内容与要求 规划体系

32 规划修编主要内容与要求 规划体系 基础工作 治涝规划 河道、河口整治规划 问题分析 需求分析 总体规划 岸线利用与管理规划 节水规划
灌溉规划 供水规划 跨流域调水 水能规划 航运规划 地表水资源保护规划 地下水利用与保护规划 河湖湿地水生态保护规划 水土保持规划 流域综合管理 重大工程安排意见 环境影响评价 实施意见与实施效果评价 防洪规划 重要支流规划意见、其他规划 水资源配置 规划体系

33 规划修编主要内容与要求 核心任务-根据水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确定流域控制性指标和对策措施 资源开发—提出开发利用上限、开发限制
资源利用—提出利用效率目标、利用方式 资源节约—提出节约目标要求、节约措施 资源配置—提出人水协调程度、配置方案 排污控制—提出总量控制上限、控制方案 生态保护—提出保护目标要求、措施方案 灾害治理—提出风险控制目标、对策措施 风险管理—提出管理体制机制、政策措施

34 规划修编主要内容与要求 规划内容 基础工作 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分析 主要专业规划 流域综合管理 实施意见与实施效果

35 规划修编主要内容与要求 基础工作 资料成果分析 收集基础资料和相关部门规划成果 经济社会、气象、地形地质、水文泥沙、水利基础设施、生态与环境
国家宏观管理部门、国土资源、建设、农业、交通、环保、林业 资料与成果分析 以现状基准年为基础,分析资料完整性、延续性,进行必要的补充调查 分析部门规划成果与流域综合规划的协调性,提出协调意见

36 规划修编主要内容与要求 现状问题分析 提出规划修编应解决的重点问题和建议 分析评价流域治理开发与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程度
流域防洪安全保障程度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流域水资源供给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水生态环境安全保障程度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流域综合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37 规划修编主要内容与要求 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分析 对未来流域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进行分析预测 区域发展对流域防洪、供水和生态保护等的需求分析
发展目标、发展水平、城市化、生产力布局 区域发展对流域防洪、供水和生态保护等的需求分析 经济社会发展对流域治理、开发、保护和管理的总体要求;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保障需求

38 规划修编主要内容与要求 总体规划方案 主要专业规划 总体目标制定 流域河段功能定位和控制性指标制定 流域治理、开发、保护和管理主要任务分析
总体布局和规划方案制定 资源配置方案与格局 主要专业规划 协调人水关系,研究控制、防治措施 提出总体布局、主要控制指标和总体方案 防洪减灾类 防洪规划 治涝规划 岸线利用与管理规划 河道、河口整治规划

39 规划修编主要内容与要求 灌溉规划 供水规划 跨流域调水 水能资源利用规划 航运规划 资源开发利用类 在资源配置格局框架下
提出开发利用要求、开发限度、开发方式与规模,实现有序开发机制 资源开发利用类 灌溉规划 供水规划 跨流域调水 水能资源利用规划 航运规划

40 规划修编主要内容与要求 节约保护类 生态保护与修复类 节水规划 地表水资源保护规划 地下水利用与保护规划 河湖湿地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
定额指标 分区要求 行为规范 目标 标准 要求 生态保护与修复类 河湖湿地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 水土保持规划 研究功能区属性 提出控制性指标 目标 要求

41 规划修编主要内容与要求 综合管理 其他规划 流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研究 流域综合管理制度和政策法制建设 管理能力建设 水利血防规划 渔业规划
采砂管理控制规划 综合管理 流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研究 流域综合管理制度和政策法制建设 管理能力建设

42 规划修编主要内容与要求 实施意见与实施效果 提出治理、开发、保护和管理的重大工程分期实施方案和近期实施重点
分析规划实施对流域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生态保护的影响,对流域形势及重大问题改善情况 综合评价规划实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与环境效益

43 谢 谢 Thank You !


Download ppt "流域综合规划修编 总体技术要求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2007.12."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