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地震的傳說 地震的成因 台灣多地震的原因 地震的危害 地震的預防工作 校園遇震實作. 地震的傳說 地震的成因 台灣多地震的原因 地震的危害 地震的預防工作 校園遇震實作.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地震的傳說 地震的成因 台灣多地震的原因 地震的危害 地震的預防工作 校園遇震實作. 地震的傳說 地震的成因 台灣多地震的原因 地震的危害 地震的預防工作 校園遇震實作."—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 地震的傳說 地震的成因 台灣多地震的原因 地震的危害 地震的預防工作 校園遇震實作

3 早期對地震的認知有限,不同地 區的人們發展出各種有關地震的故事:

4 台灣: 地底有一隻睡覺的牛, 當地牛翻身時,就會引發地震。 日本: 地底有一隻鯰魚,當鯰魚生氣時,就會引發地震。

5 認為地底住著一位名為「地母」的女神,當地母生氣時就會有大地震。
北美洲 以為地球被一隻烏龜背著,當烏龜緩慢前進時引起地球震動。 紐西蘭 認為地底住著一位名為「地母」的女神,當地母生氣時就會有大地震。

6 地震的成因 由於地球內有一種推動岩層的應力,當應力大於岩層所能承受的強度時,岩層會發生錯動(dislocation),而這種錯動會突然釋放巨大的能量,並產生一種彈性波(elastic waves),我們稱之為地震波(seismic waves),當它到達地表時,引起大地的震盪,這就是地震。

7 地震的成因 00:27 影片來源:discovery 7

8 台灣地區多地震的原因 臺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 地震造就臺灣的地質,地質的特性也造成台灣多地震

9 地震造就臺灣的地質 地質的特性也造成台灣多地震
03:36 影片來源:大愛電視台 9

10 地面震動 地面震動過大常將建築物摧毀

11 地震造成的地面震動 01:33 影片來源:中天新聞 11

12 斷層 花蓮鱉溪南岸富池橋的逆斷層

13 海嘯 海嘯吞沒日本氣仙沼市

14 311日本大地震所引發的海嘯 00:40 影片來源:discovery 14

15 火災 地形變動 土壤液化

16 土地液化 02:20 影片來源:公視新聞 16

17 地震的預防工作-室內篇 1.若有感到搖晃,請先躲到堅固的 牆角或桌邊,保護頭部。 2.地震後請馬上處理火災,若有
小火災發生時要把握時間趕緊滅火。 3.避難時,一定要穿鞋,並戴安全帽 及防災護套。(隨身攜帶救命包) 4.請由收音機聽取正確的情報再行動。

18 地震的預防工作-室外篇 1.千萬不要靠近狹窄的馬路或巷道。 預防可能會有瓦礫掉落或水泥牆倒塌 的危險。 2.大地震後會有餘震的發生,要注意不
要靠近有損害的建築物。 3.道路坍塌或地層下陷可能發生落石及 山崩,不可貿然通行;河口及海邊可 能發生海嘯,千萬不可前往觀潮。 4.在捷運或是百貨公司、電影院時請遵 守引導人員的指示方向逃生

19 地震避難逃生要領 13:05 影片來源:內政部消防署 19

20 地震時該怎麼辦-急救包 05:16 影片來源:民視新聞 20

21 日本東京逃生演練 03:17 影片來源:公視新聞 21

22 地震的預防工作-海嘯篇 海嘯警報的發布機制
中央氣象局在取得海嘯警報後,經研判確定其對於台灣地區的影響後,迅速透過傳真或簡訊方式,將海嘯訊息傳送到各岸巡、災害防救主管機關、大眾媒體,呼籲沿岸居民採行海嘯侵襲因應措施。

23 海嘯警報 基隆啟動緊急應變 01:34 影片來源:民視新聞 23

24 地震的預防工作-海嘯篇 個人的海嘯防災預備:
海嘯來臨時往高處前往,千萬不要進入平地,河流,入海口,木造房子易被摧毀,在車內也不安全,萬不得已的時候緊抓大樹或堅固梁柱,盡量避免身體遭受水流內雜物的衝撞。

25 地震的預防工作-核災篇 個人的海嘯防災預備:
海嘯來臨時往高處前往,千萬不要進入平地,河流,入海口,木造房子易被摧毀,在車內也不安全,萬不得已的時候緊抓大樹或堅固梁柱,盡量避免身體遭受水流內雜物的衝撞。

26 地震的預防工作-核災篇 步驟1.:事故通報 核子事故發生或有發生之虞時,經營者應於十五分鐘內,以電話通報中央、各指定之機關及各緊急應變組織,並適時通報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及陳報行政院院長。

27 地震的預防工作-核災篇 步驟2.:事故應變 發生全面緊急事故時,核子事故緊急應變專責單位應全部動員,進行各項應變,並配合執行設施外緊急應變作業。中央主管機關應成立緊急應變小組、設置成立核子事故輻射監測中心及核子事故中央災害應變中心

28 地震的預防工作-核災篇 步驟3.:民眾預警 平時在緊急應變計畫區內之固定位置已設有核子事故民眾預警警報器,萬一發生核子事故時,由輻射監測中心控制,配合電視、收音機等大眾傳播工具等,即時通知民眾事故狀況,採取適當防護措施(掩蔽、服用碘片、疏散等),民眾只要充分配合,即可有效達到防護目的,確保安全。

29 地震的預防工作-核災篇 步驟4.:掩蔽及疏散 已經在家裡者,應關緊門窗及空調設備;若正走在街上,應迅速進入附近的鋼筋水泥建築物;如果是在車內,而附近又沒有適當的掩蔽場所,則應關緊車窗及空調設備。另請民眾收看電視或收聽廣播以了解進一步的事故情況。 學校會直接安排學生至收容站,家長不用前往接回,以免造成交通紊亂。

30 地震的預防工作-核災篇 台灣核災避難指定區 世界各國緊急應變計畫區範圍並不相同,範圍最大的為芬蘭及瑞士,美國為16公里,較小的有英國1-3.5公里及義大利和西班牙的3公里,和我國同樣為5公里的有比利時、法國及荷蘭。

31 地震的預防工作-核災篇 台灣核災避難指定區(下圖為官方公告圖)

32 地震的預防工作-核災篇 台灣核災避難指定區(下圖為官方公告圖)

33 地震的預防工作-核災篇 台灣核災避難指定區(下圖為官方公告圖)

34 校園遇震實作 同學,你準備好了嗎,以下的影片可以讓同學了解在校園中遇到地震時,我們該如何進行疏散的動作。

35 校園遇震實作 02:50 影片來源:中部學校分享 35


Download ppt "地震的傳說 地震的成因 台灣多地震的原因 地震的危害 地震的預防工作 校園遇震實作. 地震的傳說 地震的成因 台灣多地震的原因 地震的危害 地震的預防工作 校園遇震實作."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