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2010年新教师培训讲稿 2010.1.9 福清市教师进修学校 陈绍官 个人信箱:fqjxxcsg@126.com
密码:123hxk
2
报告纲目 备课概论 备课标的技能——在备课中如何研究课程标准 备教科书的技能——在备课中如何研究教科书 备学生的技能——在备课中如何研究学生
如何形成实用的教案 备课中的典型误区及其分析 备课的一个完整过程分析 提高备课水平的若干有效方法 2
3
一、备课的概论 当前研究备课、上课的新价值 备课的含义 备课的作用与基本内容 备课的基本要求 3
4
二、备课的基本含义 高质量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质量 的课堂教学。 备课是教师取得高质量课堂教学的前提和 基础。 4
5
三、备课与相关概念的关联 备课与预设: 预设表现在课前,指的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规划、设计、假设、安排,它是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设可以体现在教案中,也可以不体现在教案中; 预设表现在课堂上,指的是师生教学活动按照教师课前的设计和安排展开,课堂教学活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 预设表现在结果上,指的是学生获得了预设性的发展,或者说教师完成了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 5
6
从学生发展角度来说,既需要预设性发展,也需要生成性发展。
所谓预设性发展是指可预知的发展,即从已知推出未知,从已有的经验推出未来的发展。 6
7
四、备课的新含义 (一)备课是教学过程的精心预设,包含着教师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水平,也包含着教师的创造性劳动; (二)备课是知识的内化、具体化与课堂物化的预案; (三)备课是对教学资源开发、整合与利用的过程; (四)备课是对学生的研究与关注; (五)备课是教师再学习的过程。 7
8
五、备课的作用 在教学实践中,教案具有如下五方面的作用:
首先是指导性,即教案是教师为组织和指导教学活动而精心设计的施教蓝图,教师有关下一步教学活动的一切设想,如将要达到的目标,所要完成的任务,采取的各种教学措施等均已反映在教案中。 其次是统整性,即教学是由多种教学要素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教案就是对这诸要素的系统安排与组合。 再次是操作性,即良好的教案设计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时间的分配等都作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和安排。这一系列的安排都带有极强的可操作性,成为教师组织教学的可行依据。 8
9
五、备课的作用 第四是预演性,即教师备课、写教案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实际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每个步骤在教师头脑中的预演过程。它能使教师如临真实的教学情境,对教学活动的每一细节周密考虑,仔细策划,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可靠保证。 最后是突显性,即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可以有目的、有重点地突出一种或几种教学要素,以达到特定的教学目的。 9
10
六、备课的基本内容 1.研究课程标准,明确课堂教学的目的要求。
2.研究教材。特别是,认真钻研教科书,理清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各维目标在教科书中的具体体现,准确理解重点、难点,确定教学的关键,制定切实可行的三维目标。 3.研究学生。深入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思想状况。选准本课的起点和基点。使分层教学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4.研究例题、习题,设计好检测手段与巩固强化内容。不仅需要设计教学效果检测的基本方法与内容,而且也要精心选择和设计例题、随堂练习题,确保教学的效果与覆盖面。而例题、习题的题目要紧扣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学生实际。兼顾深度、广度,体现层次性,体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10
11
六、备课的基本内容 5.研究教学的教育素材。要找出教学内容的教育渗透点,特别是,关注每位学生的积极参与,以及终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意识的培养。
6.研究教法和学法指导。教师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长,学生现有的基础,选择恰当的教法,并指导学法。 7.制定教案。教案应有明确具体的三维目的要求、教学内容分析(即重点、难点、关键)、教学过程(包括目标要求、重点、难点处理方法、教学手段、体现教育因素、教学小结等),保证数量和质量的练习作业、板书设计等。 8.授课后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尤其是针对课堂教学或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具体剖析,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占用的时间一般不少于总课时的三分之一。 11
12
七、备课的基本要求 1、教学目标制定要准确。 2、内容选择要合理。 3、教学内容分析宜全面,突出重点、击破难点、抓住关键。 4、全面深刻地了解学生的水平。 5、学法制定要恰当、切合学生实际。 12
13
七、备课的基本要求 6、教学方法要精选,体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和 课堂环境的改善。 7、问题设计要精当。 8、教学细节要周密安排。 9、教具和课件准备要充分。 10、练习设计要精当。 13
14
总之,通过备课,我们要实现四个方面的转化:
1、通过钻研课程标准,并对照教科书,准确把握教学的三维目标要求和教学的侧重点,从而转化为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和课堂行为准则。 2、通过钻研教科书,把教科书中的内容转化为教师自己的知识、经验与案例。 3、通过研究教学的三维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找到使教学内容适应学生接受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从而转化为教师业已明确在心的教学方法与教学途径。 4、通过备课,把人的全面发展观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各个教学环节之中,并通过课堂教学实施最终转化为教学行为,物化为学生的经验,被学生所理解和掌握。 14
15
八、课程标准对备课的作用 1、课程标准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2、课程标准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着眼于未来国民素质。
3、课程标准明确了课程的基本目标的价值取向,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4、课程标准突破了学科中心,主张学生的全面、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为终身发展打基础。 5、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学,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15
16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依据,课程标准提供的教学建议是备课的重要参考;
备课标:从文本课程走向实施的课程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依据,课程标准提供的教学建议是备课的重要参考; 课程标准是评价的借鉴,课程标准提供的评价建议是教案设计的重要来源; 课程标准是教科书编写的依据; 课程标准是课程资源开发和有效利用的重要参考。 16
17
——在备课中如何研究教科书 问题:在备课中,教科书扮演什么角色?在备课中,如何研究教科书、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教科书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九、备教科书的技能 ——在备课中如何研究教科书 问题:在备课中,教科书扮演什么角色?在备课中,如何研究教科书、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教科书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17
18
课堂教学素材解读的途径 (一)基本方法 1.依据课程教学目标“直读”教科书中直观素材的编写意图。 2.挖掘教科书中直观素材背后的隐意。 3.根据具体教学目标重新组合、再生现有的直观素材。 4.利用教学机智随机生成新的直观素材。 18
19
(二)合理解读课堂教学素材、保障课堂教学质量的几条基本策略
1.站在课程标准的视角,优化教科书中的素材。 2.立足学生在本学科上的全面发展,把握机遇,在课堂上随机生成新的素材。 3.重组教学素材,有意识地积累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 4.建立科学实用的教科书解读机制,充分利用包括教科书配套用书在内的教学资源库。例如,采用“个人备课→集体研究→个人调整”的校本教研机制,在充分研读教科书的基础上,进行同伴之间的信息沟通与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而后经过自己的反思、调整,最终形成融集体智慧和个性风格于一体的教学设计。 其中,在个人准备阶段,教师要努力掌握教材的编写意图、编排体系、知识结构和重点章节,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把握教材的关键,理清教材各章节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理顺各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先后顺序;借鉴教学辅导资料,弥补教科书内容的不足,努力做到消化吸收、储存于心。在交流、讨论阶段,集中讨论教学内容的重点部分、教师个人备课的困惑等等。 在集体备课的个人调整阶段,常常需要教师依据自身的教学特点,根据本班学生实际,进行教育教学内容的个性化设计,进而形成更适合于本班课堂教学的书面教案。 19
20
教科书文本的内容分析的维度 1、内容难度 2、设计风格 3、课程容量 4、编写体例 5、呈现风格 6、课程的综合性(课程内容的整合) 20
21
——在备课中如何研究学生 问题:在备课中,如何更为准确地分析、研究学生?学生的哪些信息可以运用到教案的编写以及未来的课堂教学之中?
十、备学生的技能 ——在备课中如何研究学生 问题:在备课中,如何更为准确地分析、研究学生?学生的哪些信息可以运用到教案的编写以及未来的课堂教学之中? 21
22
备学生是备课的关健环节之一 成功经验:在备课时先要了解你的学生,备课时的切入点要面向中差学生,课堂教学注重抓基础教育。 22
23
备学生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一、意义 教育目的之一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教学设计的要害在于围绕学生的学而展开;
学生学会和全面发展是课程教学实施的最终目的。 23
24
二、备学生的基本原则 主体性原则 差异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 24
25
三、备学生的具体工作内容 1、备学生的学科认知特点和规律。 2、备学生的知识基础。 3、备学生的经验、思想和生活关注点。 4、备学生的能力。
5、备学生的情感因素。 6、备学生的身心特征。 25
26
备课中获取学生信息的基本方法 从研究学生的实然状态中获取信息,作为教学的起点。
从学生的个别差异中获取信息,进而设计不同的要求:分层教学,分类施教。 从学生的内在需要中获取教学的信息。 诊断和预测学生学习可能会发生的内容,有备无患。 26
27
研究学生的若干技能技巧 一、几个技巧: 一查,即查资料档案。 二谈,即座谈了解。 三聊,即个别谈话。 四访,即家访、社会调查。
五察,即察言观色。 27
28
二、以学生的错误为研究对象 研究学生的错误,可以更好地认识学生,寻找教学中的漏洞和盲点。可以这样说,学生的错误,是备课、精心预设的宝贵资源。
“多犯”,即教学进行到某些节点上,必然会出现群体性、高发性的错误,其症状相似,其时段也相同; “再犯”,即某些错误在某些学生身上不仅易发,而且好发,即使曾被纠正过,但也必然会在后继学习过程中再次发生。 28
29
十一、如何形成有效的教案 精心备课,除了备课标、备教科书、备学生之外,还需要完成分析教学内容、拟定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选择教具和有效利用课程资源等工作。不仅如此,还需要编写课时教学计划(即教案)以及学期(单元)教学计划。 29
30
一、分析教学内容 1、明确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2、明确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分清主次; 3、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 4、精心编排例题、习题与有关的实践活动。 30
31
二、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 在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时,实际上需要同时考虑了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用没有固定的模式,要根据具体的目的、内容及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 一般地,任何一堂课都不会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往往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使用。 31
32
三、充分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程资源是指依据课程计划所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工具、场所以及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资源,主要包括各种实践活动材料、录像带、多媒体光盘、计算机软件及网络、图书馆,报刊杂志、电视广播、少年宫、博物馆,以及师生的背景资源、周围环境中的可用资源等等。 32
33
四、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一般来讲,备课的工作程序是按“由大到小、由粗到细”的过程进行的。 制定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制定单元教学工作计划
编写教案 33
34
中小学教案的基本内容 教学设计可以包括的内容: (1)教学目标(重视《标准》) 过程性目标和结果性目标。
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多方面。 (2)任务分析 ——学生的起点。 ——学生主要的认知障碍和可能的认知途径。 ——达成目标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34
35
(3)教学思路、教学环节、教学过程 主要考虑具体的教学过程,包括创设的情景、活动的线索、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可能的情况下附设计说明。
在新理念下,中小学课堂教学过程通常有两种基本模式,其中一个是探究发现式,一个是有意义接受式: 探究发现式的基本环节是:问题情境→建立模型(得出有关的概念、法则、定理等结论)→求解→解释与应用→拓广、反思。 有意义接受式的基本环节是:创设有意义接受的情景→采用接受式传授有关知识→正反例解释应用→巩固、强化→小结、结束。 35
36
(5)编写出教案。中小学备课报告编写的格式,一般有课时教案、表格、流程图等几种形式。
(4)设计教学评价。主要反思的问题是,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没有达到的话,分析原因,提供改进的方案;有哪些突发的灵感,印象最深的讨论,学生独特的想法;哪些地方与设计的教学过程不一样,学生提出了哪些没有想到的问题,为什么会提出这些问题。 (5)编写出教案。中小学备课报告编写的格式,一般有课时教案、表格、流程图等几种形式。 36
37
教案的参考格式 课题: 教学目的(目的要求): 按照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 学情分析: 课型: 教学方法;
教具、学具: 教材(教学内容)分析: 主要涉及重点、难点及关键。 教学附笔 教后反思: 教案的参考格式 教学过程: 37
38
(6)教学反思 哪些突发的灵感,印象最深的讨论,学生独特的想法。
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没有达到的话,分析原因,提供改进的方案。 哪些突发的灵感,印象最深的讨论,学生独特的想法。 哪些地方与设计的教学过程不一样,学生提出了哪些没有想到的问题,为什么会提出这些问题。 学生的潜能、个性、困难。 提出进一步思考和研讨的问题。 38
39
教后反思(再备课)的基本活动项目 (一)反思课堂中问题情境设计的趣味性、典型性与层次性.
(二)反思解题方法、解题结果、问题延伸与突发问题的处理. (三)反思教学方法和师生情感交流方式是否合理、得当. 39
40
教后记的内容 (1)记成功做法 即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想目的,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做法(如将形象贴切的比喻,巧妙的导入新课,留有悬念的结束语,激发学生思维的提问等)记录下来。有时这可能仅仅是一句话,但它对今后的教学将提供最直接的参考。 如讲“遗传”第一节时,以一个问题结尾:一对夫妇,男的是单眼皮、小眼睛,女的是双眼皮、大眼睛,假如他们生了一个孩子,孩子应是什么样的眼睛?每当此时,学生的思维就异常活跃,七嘴八舌的开始争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个结尾被任课教师记录下来,并应用到以后的教学实践当中,深受学生的欢迎。 40 40
41
教后记的内容 (2)记失败之处 即,将处理不当的教学重点、难点,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记录下来,使之成为以后教学所应吸取的教训。 41 41
42
教后记的内容 (3)记教学机智 即,把授课过程中偶然出现的灵感或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下来,供以后参考。课堂教学中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当学生对某一问题产生错误认识时,若教师总是简单地予以否定,则难以令学生信服,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这时如果顺着学生错误的思路,诱导学生自己导出错误结论,学生就会迷途知返。 42 42
43
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迷惑点,作业中暴露的欠缺点及在考试中出现的失分点,并力争在短时期内有针对性地进行补救。
教后记的内容 (4)记学生问题 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迷惑点,作业中暴露的欠缺点及在考试中出现的失分点,并力争在短时期内有针对性地进行补救。 43 43
44
教后记的内容 (5)记学生见解 即,把学生“智慧的火花”(如独到的见解,好的思路)记下来,为今后教学补充新鲜血液。对于一些错误见解,只要它存在有普遍性,当堂剖析也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4 44
45
教后记的内容 (6)记学习心得 即,把教参、资料、相关书籍以及老教师的一些教学经验、学法指导以及公开课、观摩课的收获记录下来,写入教后记,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消化、吸收,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45 45
46
过程描述 理论学习 提高认识 发现问题 确立主题 以课例为载体 研究实践 归纳共识 生成问题 集体评议 反思教学 46
47
附录:一位一线老教师备课的几招锦囊妙计 妙招之一——模仿、甚至抄袭 对于教学新人而言,模仿,是备课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最精当的成长路径。
妙招之二——在整合中博采众长化为己有 妙招之三——迎合学生的喜好 妙招之四——胸中有丘壑 胸中有丘壑就是说备课时,必须明了即将面对的文本,在全册书中占据着什么样的位置,在全学年中体现着什么样的编排理念,在整个学段中落实着什么样的教学思想。这种明了,是一个成熟教师备课时必须高度重视的内容。 47
48
附录:一位一线老教师备课的几招锦囊妙计 妙招之五——在文本反复阅读中定位课堂 妙招之六——心中时时装着学生
教师备课的目的,只能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备课中所用的一切手段,都必须以学生能够接受为根本。 妙招之七———准备的,只是话题 话题式的备课,在宏观上属于预设课堂。而在微观上,由于细节操作中的非先在性,就使得学生的课堂活动,随时处在细节的生成之中。 妙招之八——让每节课都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成分 这是一招“无招”之招。着眼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最有价值的那些知识能力与素养。 48
49
化学教师教学的语言艺术 一、体态语 所谓体态语言是使教师用手势、姿态、表情、距离等手段来表达某种意思的一种无声语言。比如:当你走进教室,发现教室不安静。这时迅速走上讲台,面带微笑,用眼扫视一下全班,教室立即安静下来。这就是一种体态语言所起的作用。教师如果在课堂上准确熟练地运用体态语言来辅助教学可以收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良好效果。 1、手势。手势是体态语言中的重要的一种,适当的手势,即可以传递思想,又可以表达感情,也可以增加教师有声语言的感染力。例如:教师在讲台上微笑面向全体同学,提出什么是盐的水解这个问题后,稍停顿,如需某同学回答时,五指并拢伸向同学,往上一抬,示意同学站起来回答问题;答完后可以把手向下一压,示意坐下。
50
化学教师教学的语言艺术 又如写完碱金属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2H20=2NaOH+H2 ↑ 熔化 2K+2H2O=2KOH+H2↑ 燃烧 2Rs+2H2O=2RsOH+H2 爆炸 教师将手从上向下一指说明碱金属能与水反应,但现象又不同。教师的手势可以视为全体学生统一行动的指挥棒,也是对个别学生某种行为的暗示和引导,在特定的场合下其独特的作用是一般语言所代替不了。但是,在许多情况下手势又被教鞭所代替,这是由于教学工作的特殊需要。如在投影屏上指示某一概念,仪器等。用手指显得不庄重,使用教鞭大家感到合乎情理。而当示意同学坐下,如使用教鞭就显得不尊重人,应予以避免。使用手势和教鞭同样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但其功能和效果各异。对物使用教鞭合乎情理。而对人应则运用手势,因为他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便于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
51
2、距离。 教师与同学之间的距离,也是一种无声的体态语言,他在教学的不同阶段传达着不同的信息。当教师走上讲台,面向全体同学,可以达到控制全班同学的目的。如果教学过程中绝大部分同学听讲认真积极思维,而这时恰好出现个别违纪学生。如若停顿下来组织教学将会影响其它同学听讲,打断思路。这时教师边讲边走下讲台,走到同学附近,引起该同学注意。虽然教师未说一句话,但可以达到维持课堂教学秩序,组织教学目的。
52
2、距离。 讲授新课与上学生实验课。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是不同的。讲授新课时教师的活动范围是以讲台及讲台附近活动为主。因为教师的活动是面向全体学生。而学生上实验课时教师应走下讲台,在同学之间活动为主。二者不能反之。试想,教师在讲述新课时,不在讲台,而在部分学生附近,将使另一部分学生感到教师离我很远,不是面向我们而是面对别人,在学生中产生松懈的感觉,教师难以控制全局。而如果学生上实验课,教师一直站在讲台上,学生感到教师离我很远,不管我们,将出现学生违反操作的现象。此时,教师应走到同学中去,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可以使学生避免害怕,而产生成功的希望。也应注意不应长时间的在1-2个学生实验桌旁,而应经常走动以弥补不能照顾全班的缺点。
53
3、表情。 教师喜、怒、哀、乐的面部表情在课堂教学也是一种很重要的体态语言。比如说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让学生坐下这一件事。如若教师面带笑容说坐下,学生感到这是对自己回答的肯定和赞扬。如若教师板着面孔说坐下,这将使学生感到这是对自己回答问题的否定和不满意。教师在课堂讲授中的表情,自始至终应是积极向上,以教育学生为目的。服务行业提倡微笑服务,教师在课堂上也应恰当的运用微笑。如教师在点燃氢气的纸筒演示爆鸣实验时,当教师面带微笑,手中操作井井有序,学生听到巨响后,会有安全有趣的感觉。如若教师面部紧张,操作颤抖,甚至躲在讲台下面,学生听到巨响后,就会感到太危险啦,不安全感油然而生,影响化学学习兴趣。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确实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毛主席曾经在他的十大教授法中说:"以姿势助说话"。他直接的说明,体态语是一种辅助语言。既是辅助语言就应该适度,不可喧宾夺主。所谓适度是指(1)要准确、恰当;(2)要自然得体,不可造作,(3)要协调一致,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否则适得其反,事与愿违。
54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课堂教学任
二、书面语(板书)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课堂教学任 务的有效手段,是教师语言艺术的书写形式,著名心理学 家特瑞赤拉(rrychler)的实验说明:在外界获取的信息 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1%来自味觉,1.5%来自 触觉,5%来自嗅觉。可见视觉和听觉在人的学习中所起的 作用是很大,尤其是视听的结合运用,它所起的作用是其 它方式获取信息无可比拟的。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视觉获取 信息的主渠道主要是板书。因此,经验丰富的教师历来重 视对板书的设计。课堂板书是符号性质的辅助语言,它是 一门独特的艺术,好的板书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板书不仅 能加深对有声语言的印象,而且形象直观的板书可以加深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因此,板书应该具有启发性、 条理性和直观性。化学课堂板书多采用表格式,网络式, 提纲式等。
55
板书的这些形式都具有以下的特点: (1)重点突出一目了然,揭示了事物和概念之间 的联系,便于学生的理解。 (2)脉络清楚有利于学生的记忆。
表格式 方法 过滤 结晶 适用范围 除去液体中固体杂质,或使纯净结晶与母液分离 分离几种可溶性固性的混合物 依据原理 固体颗粒大,不能通过滤纸或过滤层,而滤液可以通过滤纸或过滤层 利用固体物质溶解性不同,以及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不同,使一种物质先结晶,达到分离目的 主要操作 制作过滤器,过滤 浓缩结晶,降温结晶
56
三、口头语 教师的口头语言不同于艺术家语言。话剧演员有剧 本,播音员有文稿。他们是剧本和播送文稿上加以再
创造,进行语言加工。而教师不能按课本宣读,照本 宣科不能叫讲课。它需要教师按教学大纲的要求,根 据教材内容的具体情况和学生实际,将教材重新组 织,变成学生易懂的口头语言,然后对学生进行知识 的传授和思想教育,这是另一种形式的艺术加工。因 此,课堂上要求教师在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运 用一定的技巧,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57
1、语音。 ①声音和吐字。声音宏亮吐字清楚这是对教师讲课基本的要求。如若学生听不见、听不清,就谈不上对知识的理解。教师走上讲台就精神抖擞,放大音量,字音清晰准确的讲课,音量应大到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都清楚明白的听见你所讲的内容,吐字应清晰,绝不能漏字。如少数教师讲课速度一快就漏字,如溶解度变成溶度,电解质变成电质,使学生费解,难以理解。
58
②语气。 语气是说话的口气。在课堂教学中语气是教师思想感情流露的一种方式,课堂教学是复杂的。教师讲课的语气也是灵活多变的。总的原则是热情、中肯、亲切的。教师在讲课中交叉运用好叙述、疑问、祈使、感叹等几种语气,不能一味的平铺直叙,否则课堂教学就会死气沉沉,缺少生机。在通常情况下,教师绝对不要用训斥和命令的语气与学生说话,因为这种语气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产生逆反心理。
59
③重音。 重音是教师在讲授概念过程中重点之外进行强调的一种语音手段。对重音的要求首先是应准确地确定重点。重音的表达,一般是以语气重读为主,也有用放慢速度以及重点词的前后加停顿等手法。比如:什么是溶解度,在一定条件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克数叫溶解度,溶解度是重点应以语气重读为主。有的教师为了加深学生印象,甚至引导学生齐读,以更进一步强调重点。
60
④语速。 教师授课时所用语言的速度称为语速。在不同情况下教师所采用的语速是不同的。如:(1)教授对象不同,对于重点校学生和普通校学生因知识基础不同,所采取的语速是不同的。(2)所授教材不同,理论性教材和容易理解的教材,教师的语速也应有差别。(3)课型不同,复习课与新授课,因学生掌握程度不同,教师的语速必然不同。一般情况下,教师的语速大约在每分钟200字左右。如果速度过慢,使学生感到供不上听产生厌烦无味,失去学习的兴趣。如果语速过快,学生觉得教师是在草草收场,赶时间,赶任务,使学生学习不踏实。
61
⑤节奏。 教学语言要有节奏。表述时要长短结合快慢适宜。教师应根据课堂实际和教学的内容,经常将语言时缓时急,时轻时重,抑扬顿挫,有板有眼。节奏能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兴奋状态,调动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62
2、词汇。 词是语言中存在的最小单位没有词就没有语言。不同的学科对语言要求的标准不同,文科教师应注意感情的抒发,而理科教师则应注意理性的阐述。不同学科有不同的专业术语,教师在表述时需注意学科专业名词。才能使语言具有专业性。硝酸钾溶解的装置用适当语言来描述它时,用化学名词术语和不同名词术语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如若用生活语言来表述,拿一根玻璃棍,下面放有少量的硝酸钾并倒一点水,放在盛有热水的杯子中,下面用小灯来煮一煮,用玻璃棍搅一下,促使它在水中化了。如若用化学语言来表述,取一支试管,里面放人少量硝酸钾的晶体,顺试管倾倒少量水,放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然后用酒精灯加热,用玻棒搅拌数次,使它在水中完全溶解。比较以上两段叙述,“小灯”“玻璃管”“玻璃棍”“杯”“煮”“搅” “搁”“化”等。用“酒精灯”“试管”“玻棒”“烧杯”“加热”“搅拌”“倾倒” “溶解”等代替。后者表述突出化学的特点,表现较强的专业性。总之化学教学语言必须用化学专业名词来表述,语言才生动。
63
3、语法。 用词造句的规则称为语法,这种规则是大家在交往过程形成的,按照这一法则相互交流,大家明白其含义。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不能违反语法,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阐述自然规律要求化学教学语言有很强的逻辑性。也就是要求语言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有条不紊、联系紧密、论证有力。根据教学过程中教师语言表达的意图、方法和顺序,我们把化学教学语言常用的方法分类叙述如下:
64
教学语言常用的方法分类 (1)说明式。 (2)论证式。 (3)推导式。 (4)联系式。 (5)比较式。 (6)比喻式。 (7)缩略式。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