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hotoImpact 中的 重要角色-物件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PhotoImpact 中的 重要角色-物件"—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PhotoImpact 中的 重要角色-物件
第 9 章 PhotoImpact 中的 重要角色-物件

2 9-1 何謂物件 PhotoImpact 把影像分為基底影像與物件兩種, 開啟一張圖片或空白文件時, 這張影像就稱為基底影像;放在影像上的其它圖片則是物件。此外, 一張圖片上可以疊放多個物件, 而物件間則有上下關係。

3 何謂物件 以右圖來說明, 這是一張由基底影像和 3 個物件所組合而成的:

4 何謂物件

5 何謂物件 當我們將包含物件的影像儲存成預設格式 UFO 時, 將會保留影像上的物件及選取區, 重新開啟時仍可移動物件位置、調整透明度等;若儲存成其它圖檔格式, 例如 jpg、gif 等, 則物件和基底影像會合併成一張影像, 必須再重新建立物件或選取區才能進行個別調整。 您可以開啟 ufo 與 jpg 兩個檔案比較看看。

6 物件的類別 影像物件:當我們利用選取工具選取圖片中要處理的部份後, 移動選取區的位置或是將選取區轉為物件時, 該選取區就會成為影像物件。
請開啟 jpg 再按下標準選取工具鈕, 選擇任意一個形狀, 並在圖片上拉曳出一個範圍 (此時請按下屬性工具列上的選項鈕, 確認沒有勾選只移動圈選框)。若是拉曳選取區至圖片的其它位置, 則會改以顯示白色閃爍的虛線, 表示此選取區已變成物件了:

7 物件的類別

8 物件的類別 路徑物件:利用路徑工具繪製出來的圖形, 即成為路徑物件。 文字物件:透過文字工具輸入的文字內容就是文字物件。

9 產生影像物件的方法 用選取工具在影像上選擇一塊區域後按下滑鼠右鈕, 在快顯功能表中選擇 『轉成物件』 命令即可 (或執行『選取區/轉成物件』命令)。在不想移動選取區影像的情況下, 這是產生物件的最佳方法。 調整選取區影像的亮度、對比、色彩或執行任何特效, 該選取區就會自動轉成物件。

10 產生影像物件的方法 從其它圖片中拉曳一個物件進來。由於 PhotoImpact 可一次開啟多個檔案, 您可以在別的圖片裡先做好一個物件, 然後將物件拉曳到目前的影像中。 利用一般工具列上的複製鈕, 在別的圖片上複製一個物件或選取區, 然後再切換回目前的影像, 改按下貼上鈕, 即可將所複製的影像貼成物件。這招可用於其它繪圖軟體 (如小畫家、 Photoshop) 裡的圖片複製到 PhotoImpact 中成為物件。

11 產生影像物件的方法 從百寶箱的物件資料庫中, 把現成的物件拉曳到影像裡。

12 轉換物件類型 雖然我們尚未介紹路徑工具與文字工具的使用方式, 但有些物件的觀念必須先在此釐清。
以上 3 種物件屬性相似, 卻各有其特殊的編輯方式, 例如影像物件可使用的物件功能最齊全, 路徑物件及文字物件則稍有限制;路徑物件可利用節點編輯物件的外觀, 做出更有創意的作品;文字物件可任意編輯文字內容且保留文字屬性, 例如字型、大小等。

13 轉換物件類型 為了讓編輯的方式更有彈性, PhotoImpact 提供了物件間轉換的功能, 讓我們可以利用物件的屬性進行編輯。例如將影像物件、文字物件轉換為路徑物件, 我們就可以利用路徑物件的特性, 以編輯節點的方式來調整物件或文字的外觀;若將路徑物件與文字物件轉換成影像物件後, 將可套用影像物件的所有功能 (例如填色、柔邊...等)。 我們以下圖來說明彼此的轉換關係及限制:

14 轉換物件類型 除了上述的轉換方式外, 為文字物件、路徑物件套用特效...等, 改變物件屬性後, 文字物件及路徑物件亦會轉換成影像物件。

15 轉換物件類型 另外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要提醒您, 當我們將文字物件轉換為路徑物件時, 可利用節點來編輯文字的外觀;轉換為影像物件時, 將可套用所有的物件屬性, 但兩者都會使文字物件失去文字的屬性, 也就是無法利用文字工具來編輯文字內容, 也不能套用字型、大小...等 (除非執行『復原』命令), 因此請務必將文字完成編輯後再轉換文字的物件類型。

16 將基底影像轉換為物件 不只不同的物件類型可以轉換, 如果基底影像需要套用物件的屬性, 我們也可以將基底影像轉換為影像物件。和在影像上建立選取區的道理相同, 只要選取整張影像 (在影像上按右鈕選取『全選』命令或按下 [Ctrl] + [A] ) 再執行『轉成物件』命令, 基底影像就會轉換成物件了。 若是要將物件再轉換成基底影像, 則可透過『合併』命令來達成。

17 物件層次的觀念 一個影像中只會有一個基底影像, 卻可以擁有多個物件。您可以將基底影像想像成背景, 因此會位於所有物件的最下層, 其它物件的上下關係卻影響著彼此。也就是說, 在上面的物件會把下方的物件遮蓋住, 這種物件上下順序的關係, 就是所謂的層次, 當圖片上有多個物件時, 就可能有必要調整層次順序, 來達到您想要的效果。 物件還可以設定透明度, 例如把上層的物件變透明, 就可以看到被蓋在下方的物件。

18 選取物件 在編輯物件之前, 我們得先選取要處理的物件, PhotoImpact 才知道要將效果反應在哪一個物件上。請按下工具面板上的挑選工具鈕 , 再按一下要選取的物件, 被選取的物件邊緣會顯示閃爍的白色虛線以利區別。 假設我們要選取蘋果, 請按一下蘋果物件:

19 選取物件 接下來所進行的編輯, 將會套用在蘋果物件上。

20 「挑選工具」與「選取工具」 當我們按下選取工具後, 在物件上按一下同樣可以選取物件, 但是挑選工具是專為物件所設計的工具, 目的是用來選取、移動物件, 且按下挑選工具時亦會切換至物件專用的屬性工具列, 在影像上包含多個物件時是較好的管理工具。

21 取消選取物件 若想要取消物件的選取狀態, 必須先切換至基底影像。取消選取物件的方式有 3 種:
用挑選工具或標準選取工具在基底影像上點一下, 即可取消物件的選取狀態, 表示接下來的編輯將反應在基底影像上。 如果基底影像完全被物件遮蓋住了, 那麼可執行『物件/取消選取所有物件』命令。 另外一種更快的方式是按下 [Enter] 鍵, 馬上就可以切換到基底影像, 所有物件也就取消選取狀態了。

22 保留基底影像 移動建立好的選取區後, 該選取區將會轉換成物件, 如果將其剪下或移動到其它位置, 原來的影像可能會被挖一個洞, 也就是被背景色所代替。如果您還會用到原先的基底影像, 那麼請記得在將選取區轉換成物件之前, 要先勾選保留基底影像選項:

23 複製物件 複製物件最簡單的方法, 就是先選取物件後, 再按下一般工具列的複製鈕, 然後就可以隨時用貼上鈕把物件複製出來, 如果貼到其它軟體中 (如 Word、小畫家) , 物件就會變成獨立的影像。 另外, 當你在移動物件時, 若按住 [Ctrl] 鍵不放, 也可以複製出一個物件, 且不影響原來的物件位置。如果把物件拉曳到影像之外的工作區域, 該物件就會變成一個新的影像。

24 複製到物件資料庫 如果該物件日後需要用在別的影像上, 除了可以將物件另外存成 UFO 檔外, 還可以將物件複製到物件資料庫裡。物件資料庫屬於百寶箱的一部份, 是專門用來存放物件影像的地方, 就像是一格一格的寄物櫃一樣, 用來放置一個或多個物件, 方便我們做管理, 日後只要把它拉曳到影像中就可以使用了。 例如我們要將 ufo 中的西瓜圖案複製到物件資料庫, 可在選取物件後, 執行『物件/複製到物件資料庫』命令:

25 複製到物件資料庫

26 9-3 調整物件的屬性與合併模式 學習了物件的基本操作後, 我們再來進一步調整物件的屬性, 例如調整物件的大小, 使其在影像上不會因為比例不對而顯得突兀;設定物件的透明度, 讓影像更有質感, 甚至利用物件的合併方式, 做出各種特殊效果的作品...等, 學會了這些技巧, 將使你的影像合成功力大增哦!

27 調整物件的大小 首先我們來看看如何調整物件的大小。在 PhotoImpact 調整物件的大小時, 你可以利用變形工具來調整, 也可以輸入數值或百分比的方式來設定。以下我們就分別為您說明這些操作技巧。

28 利用 「變形工具」 調整大小 請先選取要調整的物件, 然後按下工具面板的變形工具, 屬性工具列則會顯示相關的設定選項:
按下屬性工具列上的調整大小鈕 , 物件的四周會出現 8 個實心控點, 直接以滑鼠拉曳控點, 就能以最直覺的方式調整物件的大小。

29 利用 「變形工具」 調整大小 如果要維持原有影像的比例, 只要按下屬性工具列上的維持寬高鈕使其呈 狀再拉曳即可:

30 設定透明度 藉由物件的透明程度, 可透視物件下層的其它物件或基底影像。當透明度為0 時, 表示物件完全不透明;透明度愈高, 則物件顏色愈淡, 下層的影像也就愈清晰;如果透明度設到 99, 物件將變成完全透明, 暫時消失於螢幕之中 (並沒被刪除掉哦!只要再降低透明度, 就又會出現了)。

31 設定透明度 請先切換至挑選工具, 並選取要調整透明度的物件, 以下圖為例, 我們要設定切片檸檬的透明度, 所以請先選取切片檸檬物件, 再由屬性工具列的透明度欄進行設定:

32 設定透明度

33 物件的合併模式

34 物件的合併模式 請雙按花朵物件, 開啟物件內容交談窗並切換至一般頁次, 由合併列示窗選取要一個合併的模式, 例如強光:

35 物件的合併模式

36 物件的合併模式 合併模式共有 19 種, 預設為全部, 也就是完全不改變的合併方式, 物件會以原始的色調置於基底影像上, 若是要取消合併方式, 請選擇全部。 以下我們示範 2 個合併的效果供您參考, 其它的合併方式就請您自行試試看囉!

37 物件的合併模式

38 調整物件的層次順序

39 用「圖層管理員」來調整層次 也可以透過圖層管理員來檢視目前影像內物件的層次關係, 只要拉曳物件縮圖, 至想要調整的目的位置, 即可調整物件的上下順序。

40 9-4 圖層管理員 在 PhotoImpact 中每個物件都位於不同的圖層, 而圖層管理員面板可算是這些物件的集中地。在此面板中我們可以設定物件的大小、位置, 或是為物件重新命名, 當影像上有多個物件時, 您將會發現圖層管理員是管理物件的好幫手。 我們利用 ufo 來進行如下的練習, 請開啟檔案後按下面板工具列上的 鈕, 在圖層管理員即可由其中看到所有物件的順序:

41 圖層管理員

42 圖層管理員

43 顯示/隱藏物件

44 顯示/隱藏基底影像

45 顯示/隱藏基底影像

46 鎖定物件

47 為物件重新命名

48 9-6 物件的群組、合併 群組物件 合併成單一物件 與基底影像合併

49 群組物件 我們可以把兩個以上的物件組合在一起, 為什麼需要組合呢?例如兩物件之間已經對齊好了, 但其中某個物件需要移動, 那麼另一個物件勢必又要重新對齊一次。此時若把兩個物件組合起來, 就可以一起移動, 彼此之間的相對距離也不會改變。雖然用 [Shift] 鍵來連續選取物件也可以一起移動, 但下次您又得再重新選取一次, 不如群組方便。

50 群組物件 請先按住 [Ctrl] 或 [Shift] 鍵來點選多個物件, 然後按下滑鼠右鈕, 於快顯功能表中執行『群組』命令, 就可以把這些物件都「綁」在一起, 不管是移動、執行特效、設定內容屬性, 群組起來的物件都會一起產生變化。例如我們要將圖上的 4 個跳棋群組起來:

51 群組物件

52 群組物件 若要將已群組的物件拆散, 請在該群組物件上按滑鼠右鈕, 選擇『取消群組』命令, 那麼所有的物件就會回復成單獨個體了。

53 合併成單一物件 在選取兩個以上的物件後, 可以按下滑鼠右鈕執行『合併成單一物件』命令, 把多個物件融合成一個單獨的物件;乍看之下, 這功能跟群組好像差不多, 但實際上有兩個最大的不同點: 合併成單一物件後就無法拆散:兩物件合併成新的物件後, 就無法用『取消群組』的命令來打散, 只能用『復原』指令來回復未合併前的樣子。

54 合併成單一物件 合併後的物件屬性會重新設定:假設 A 物件的透明度是 30, B 物件的透明度是50, 兩個合併成單一物件後, 雖然在外觀上仍會保持原來的透明度, 但物件內容交談窗的透明度將是從 0 開始計算。 如下圖我們已將黃色和綠色跳棋的透明度設為 30%, 因此隱約可看到後面的物件, 現在我們選取全部的跳棋, 再按下右鈕選擇『合併成單一物件』命令:

55 合併成單一物件

56 合併成單一物件

57 與基底影像合併 在 PhotoImpact 中雖然一張影像可以同時擁有很多物件, 但在將圖片存成JPG、GIF 等一般圖檔格式時, 是無法儲存這些物件資訊的, 所有的物件和基底影像將會合併成一張圖片。 所謂合併的意思, 就是將物件黏到最底層的影像上, 使它成為基底影像的一部份。例如我們要將檔案儲存成 JPG 格式, 執行『檔案/另存新檔』命令, 並在存檔類型選擇 JPG 格式後, 會出現如下的提示訊息:

58 與基底影像合併

59 與基底影像合併 若按下是鈕, 物件會以你目前看到的模樣直接合併到圖片上, 一旦合併之後, 物件就再也回不來了 (除非使用『復原』命令), 所以請先把物件的內容屬性、位置等都調整好之後, 再來進行合併的動作。 除了儲存時 PhotoImpact 會自動合併物件外, 有時我們也需要自己手動合併物件。

60 與基底影像合併 例如想將調整好的物件合併到基底影像做為背景, 以免編修其它物件時會移動到調好的物件, 就可以先選取該物件, 在物件上按右鈕選擇 『合併』 命令, 將其與基底影像合併。 如果要合併的物件與基底影像之間, 還卡著其它的物件, 那麼會出現如下的交談窗來提醒你;例如下圖要將綠色跳棋合併到基底影像, 但紅色跳棋卻擋在中間:

61 與基底影像合併

62 與基底影像合併 如果按下是鈕, 綠色跳棋會 直接與基底影像合併, 因此 合併後紅色跳棋將會跑到 綠色跳棋的上面 (因為綠色 跳棋已成為基底影像了)。 如果你想讓紅色跳棋保持 在綠色跳棋之下, 那麼就要 按下否鈕, 先對紅色跳棋執行『合併』命令, 再來合併綠色跳棋。


Download ppt "PhotoImpact 中的 重要角色-物件"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