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作用 第二节 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 第三节 药物与受体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作用 第二节 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 第三节 药物与受体"—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作用 第二节 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 第三节 药物与受体
第三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作用 第二节 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 第三节 药物与受体

2 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作用 一 . 药 物 作 用

3 药物作用 与 药理效应 ( drug action ) ( pharmacological effect ) 肾上腺素 血压上升 肾上腺素 激动血管平滑肌受体 (作用) 血管平滑肌收缩 血压上升 (效应)

4 构效关系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药理效应 机体器官原有功能水平的改变 化学结构与药理效应 构效关系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凝血药 加强凝血过程 减弱抗凝系统 利尿剂 抑制肾小管H2O、Na+重吸收

5 药物作用 选择性 特异性 阿托品抗M受体作用 选择性不高,副作用多

6 二、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
二、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 治疗作用 定义 用药目的 , 防治疾病 对因治疗(etiological treatment) 对症治疗(symptomatictreatment)

7 不良反应 定义 用药目的 ,不适甚至危害 历史上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事件: 1877年—氯仿麻醉意外致死
定义 用药目的 ,不适甚至危害 历史上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事件: 1877年—氯仿麻醉意外致死 1937美国使用乙二醇作磺胺药的溶剂造成100多人死亡 1959年—反应停事件 1960年—氯碘喹所致的亚急性脊髓视N炎(SMON事件)

8 。 (一)副作用(side reaction) (二)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
治疗剂量 , 治疗作用 , 治疗目的 , 又称副反应 (二)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 用量大,可预知,应避免 急性毒性 CVS、CNS、R 慢性毒性 肝、肾、骨髓、内分泌 特殊毒性 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 特点:是药物固有的作用。可以预料,难以避免 产生的原因:药物的选择性低,作用范围广。

9 (三)后遗效应(residual effect)
血药浓度降至阈浓度以下,残存药理效应 短期;长期 (四) 撤药反应(withdrawal reaction) 长期用药,突停,也称停药反应 原有疾病(症状)加重,称反跳现象 .

10 (五) 继发反应(secondary reaction)
治疗作用 不良后果 二重感染 (六) 耐受性(tolerance) 连续用药 反应性降低 增加剂量 耐药性 化疗药物,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 (七) 依赖性 (dependence ) 精神依赖性 躯体依赖性

11 (八)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
免疫反应 半抗原 与剂量无关 与药物原有效应无关 药理性拮抗药无效 不可预知,过敏体质者易发生 过敏物质: 药物 代谢物 杂质 已过敏者终身过敏 结构相似的药物可发生交叉过敏

12 (九)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sy)
特点: 非免疫反应 高敏体质 与剂量有关 症状与药物固有作用有关 药理性拮抗药有效

13 小 结 预防作用 如接种乙肝疫苗 药物作用的双重性 防治作用(治病) 治疗作用 如抗菌,降压
小 结 药物作用的双重性 防治作用(治病) 不良反应(致病) 预防作用 如接种乙肝疫苗 治疗作用 如抗菌,降压 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后遗效应、继发反应、特异质反应、依赖性等

14 第二节 药物作用机制

15 药物作用的受体机制 一、受体概念和特性: 蛋白质 胞膜、胞浆、细胞核 极高的识别能力 配体 a)内源性,激素、神经递质、血管活性物质
蛋白质 胞膜、胞浆、细胞核 极高的识别能力 配体 a)内源性,激素、神经递质、血管活性物质 b)外源性 高度选择性 饱和性 可逆性 可解离,可置换

16 亲和力 药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 KD 平衡解离常数 药物与受体亲和力 有单位(浓度单位 mol/L) KD越大,药物与受体亲和力越小(反比) pD2 亲和力指数 (正比) pD2 = -㏒KD

17 内在活性 药物与受体结合后,激活受体产生 药理效应的能力。
内在活性 药物与受体结合后,激活受体产生 药理效应的能力。 0 ≤ ≤ 1 E =  [DR] Emax [RT] 两药亲和力相同时,效能取决于内在活性 内在活性相同时,效价强度取决于亲和力

18 二 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类 激动药 agonist 拮抗药 antagonist 竞争性拮抗药 激动药Emax不变 激动药量效曲线右移
二 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类 激动药 agonist 拮抗药 antagonist 竞争性拮抗药 激动药Emax不变 激动药量效曲线右移 拮抗参数pA2 非竞争性拮抗药 Emax下降 曲线右移

19 竞争性拮抗剂对激动剂量效曲线的影响 P29 P32 虚线为单用激动剂量效曲线 加入竞争性拮抗剂后激动剂的量效曲线平行右移 最大效应不变
Emax -logC 竞争性拮抗剂对激动剂量效曲线的影响 P32 P29 E 虚线为单用激动剂量效曲线 加入竞争性拮抗剂后激动剂的量效曲线平行右移 最大效应不变

20 部分激动剂对激动剂量效曲线的影响 c P29 b a a为激动剂的量效曲线 b为加入部分激动剂后激动剂的量效曲线
E -logC 部分激动剂对激动剂量效曲线的影响 P29 a为激动剂的量效曲线 b为加入部分激动剂后激动剂的量效曲线 c为加入更高浓度部分激动剂后激动剂的量效曲线

21 E a b c 非竞争性拮抗对激动剂量效曲线的影响 a为激动剂量效曲线 b为加入非竞争性拮抗剂后激动剂的量效曲线
pD2 a,b,c –logC 非竞争性拮抗对激动剂量效曲线的影响 a为激动剂量效曲线 b为加入非竞争性拮抗剂后激动剂的量效曲线 c为加入更大剂量拮抗剂后激动剂的量效曲线

22 三 受体类型 门控离子通道型受体 G蛋白偶联型受体 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受体 细胞内受体

23 第四节 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 (Dose-effect relationship)

24 什么是量效关系? 如何反映量效关系? 从量效曲线上应掌握的药理学基本概念。

25 药理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关系。 阈剂量 效能 效价 半数有效量 半数致死量

26 效能与效价强度的关系 环戊噻嗪 呋噻米 氢氯噻嗪 氯噻嗪 剂量(mg) 1000 0.1 0.3 1 3 10 30 100 300 200
50 150

27 安全性评价指标 1. 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 TI) =LD50/ED50
2. 安全范围 ED95 ~ LD5之间的距离 95%有效量 5%致死量

28

29 反应数(%) 100 80 60 40 20 剂量(对数尺度) 质反应的频数分布曲线和累加量效曲线


Download ppt "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作用 第二节 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 第三节 药物与受体"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