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六章 从秦汉到隋唐:强盛的帝国 第一节、秦代文化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六章 从秦汉到隋唐:强盛的帝国 第一节、秦代文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六章 从秦汉到隋唐:强盛的帝国 第一节、秦代文化
(主要参考文献:赵华诚等《秦汉考古》、《隋唐考古》) 第一节、秦代文化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开驰道、筑长城,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对我国后世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铜权:统一衡制

2 秦代 一、秦朝货币 秦统一六国后,废除六国旧币,统一币制,以黄金为上币,重量为镒;铜钱为下币,每枚为“半两”,俗称“半两钱”。秦半两钱,币面上铸有“半两”二字,史称“重如其文”,秦制一两为24铢,半两即重12铢。直径为3厘米以上。

3 秦始皇陵位于今陕西省临潼县城东5公里处。在陵园外围墙以东1公里处,发现了3座兵马俑坑。
秦代 二、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始皇陵位于今陕西省临潼县城东5公里处。在陵园外围墙以东1公里处,发现了3座兵马俑坑。 秦始皇陵 地宫想象图 秦陵外观复原图

4 秦代 俑坑中的陶俑、陶马形体如同真人、真马,神形兼备,是秦代造型艺术的代表作。

5 秦代

6 汉代 第二节、汉代文化 一、汉长安城 汉长安城在渭河南岸。秦时为了便于东出函谷关以控制关东,在渭河南建阿房宫,已露出迁都渭南的端倪,西汉继承了这一思想。

7 汉代 汉长安城 未央宫平面图

8 汉代 西汉帝陵 西汉的十一座帝陵,分别位于长安城北的咸阳原,以及长安城东南的白鹿原与杜陵原。

9 汉代 汉代人的生活 汉代画像石、画像砖,表现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是研究汉代社会的重要史料。

10 汉代是我国青铜器铸造史上的又一个转折点,“器以藏礼”的功能急剧衰落,彻底走出神权统治,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
铜奔马 东汉 长信宫灯 西汉

11 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开始铸大小、重量稳定的五铢钱,直径约2 . 3厘米,重约3 . 5克。
汉代 货币 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开始铸大小、重量稳定的五铢钱,直径约2 . 3厘米,重约3 . 5克。 王莽新朝,以托古改制为名,在公元7年铸过复古改制的多种货币。 王莽货币

12 汉代 货币 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 东汉 张衡 金错囊徒罄,银壶酒易赊。 唐 杜甫 尔持金错刀,不入鹅眼贯。 唐 韩愈
东汉 张衡 金错囊徒罄,银壶酒易赊。 唐 杜甫 尔持金错刀,不入鹅眼贯。 唐 韩愈 著名的金错刀

13 汉代 铜镜 西汉中叶有“草叶纹镜”、“星云纹镜;西汉后期最典型的是“日光镜”和“昭明镜”。日光镜铭文是“见日之光,天下大明”,昭明镜铭文起首大都是“内清质以昭明,光辉象夫日月”。 新莽时期,流行 “规矩镜”,钮旁常有十二辰文字,铭文中开始有了纪年。 东汉前期基本继承新莽作风,中期以后花纹出现浮雕式,有“神兽镜”和“画像镜”两种,前者题材是神仙和灵兽,后者则为人物车马。

14 汉代 铜镜 鸟兽规矩镜 四乳螭纹镜

15 汉代 玉器 满城汉墓金缕玉衣 玉 璧

16 汉代活跃的对外交往巩固了边疆形势,有力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社会发展。
中外交往 汉代活跃的对外交往巩固了边疆形势,有力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社会发展。 南越王墓发掘现场 云南滇王墓出土金印 朝鲜半岛出土的汉代铜剑

17 四、南北朝的文化 西汉末年,随着中西交通的日益发展,佛教传入西域,佛教造像艺术和石窟寺艺术也随之传入。 在艺术风格上印度的犍陀罗对中国的造像艺术影响最大,在窟形和造像题材上则受阿旃陀石窟影响最多。 从印度的阿旃陀,到中国新疆的拜城、库车,甘肃的敦煌,山西大同的云冈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等地,联结成一条辉煌的佛教石窟寺艺术锦带,这条锦带继续延伸,在中国形成了石窟寺艺术网。

18 南北朝 佛 像 中国佛教造像大体可分为9类,表现了佛经的各种故事。

19 南北朝 石窟寺 南北朝时期,从甘肃的敦煌,到山西云冈和河南龙门等地,联结成一条辉煌的佛教石窟寺艺术锦带,形成了石窟寺艺术网。

20 南北朝 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位于敦煌县东南22 . 5公里的鸣沙山下,始创于前秦建元年间,此后北魏、西魏、北周一直到元代都有规模的营建。现有洞窟四百六十多个,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 石窟寺艺术是形象艺术,主要的表现形式是雕塑和绘画,力图通过这种形象艺术向人们传播佛教思想。 佛像、菩萨像、声闻像 ;八部护法像 ;供养人像 ;经变故事 。

21 南北朝 敦煌莫高窟

22 五、唐代文化 长安城

23 我国的饮茶传统起源于汉代,至唐代已成为重要的日常生活内容。饮茶需要制茶工具,以及种类多样的饮茶器具,瓷器逐渐成为我国饮茶的传统器具。
五、唐代文化 饮茶 我国的饮茶传统起源于汉代,至唐代已成为重要的日常生活内容。饮茶需要制茶工具,以及种类多样的饮茶器具,瓷器逐渐成为我国饮茶的传统器具。 茶碾

24 五、唐代文化 服饰 唐代服饰是我国历史上最有特色的时期之一,代表了我国服饰史的高峰期成就。对传统的继承和大胆革新,以及对域外服饰风格的积极吸收,是唐代创造出繁缛精美的各种服饰的根本原因,也是唐代社会走向繁荣和开放的重要象征。

25 五、唐代文化 服饰

26 唐镜种类繁多,主要有十二时镜、四神镜、四神十二时镜、瑞兽镜、瑞兽葡萄镜、瑞兽鸾鸟镜、花鸟镜、团花镜、人物镜、盘龙镜、八卦镜、万字镜等。
隋唐铜镜 唐镜的造型端庄厚实,给人以浑厚、富丽之感,但同时又不失精致玲珑。其式样多种,形状不一,除圆形外,还有方形、亚形、葵花形和菱花形。镜钮有半圆钮、兽钮和弓形钮等。 唐镜种类繁多,主要有十二时镜、四神镜、四神十二时镜、瑞兽镜、瑞兽葡萄镜、瑞兽鸾鸟镜、花鸟镜、团花镜、人物镜、盘龙镜、八卦镜、万字镜等。 唐 禽兽葡萄镜

27 隋唐铜镜 唐 高士宴乐螺钿镜 隋 东王公西王母画像镜

28 中外交往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对外开放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西对罗马、波斯,东对日本、新罗的外交都极为活跃,有利促进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和相互了解。域外货币和金银器、宝石玉器,是这一历史的重要见证。

29 专题讲座 唐三彩 唐三彩是以黄、绿、白或黄、绿、蓝、赭等为基本釉色的低温釉陶器。唐三彩的坯胎原料,是经过精细加工的高岭瓷土,器物成型后,先素烧至1100℃,再进行施挂色釉,然后再以900℃ 的氧化焰进行二次焙烧。由于铅釉的流动性强,在烧制过程中釉色下流而使每种色素都呈现出从浓到淡的层次,从而取得一种绚丽多姿、浑畅多彩的渲染效果。

30 唐三彩


Download ppt "第六章 从秦汉到隋唐:强盛的帝国 第一节、秦代文化"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