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ublished by逐 董 Modified 7年之前
1
4A240023------葉哲瑋 4A240046-----楊德維 4A240047------劉人碩
台灣的環安問題—地層下陷 4A 葉哲瑋 4A 楊德維 4A 劉人碩
2
大綱 地層下陷是什麼? 葉哲瑋 P3~6 地層下陷會造成什麼影響? 楊德維 P7~10 如何解決地層下陷? 劉人碩 P11~15
3
什麼是地層下陷? 地層下陷是指地層向下移動,造成地表凹陷,地層下陷是現在環境很嚴重的問題,尤其是台灣沿海地區。
4
地層下陷的因素 自然沉陷原因:地層壓密作用、海水面上升、地質構造活動、天然地表壓力變化、地殼彈性變形、火山活動。 人為沉陷原因:地下水流失、人工建築物的額外負重、地下資源開採。
5
台灣地層下陷原因 台灣比較嚴重的地區大多在,雲林、嘉義、台南,西南部沿海地區,因沿海地區大多是養殖業,大多業者因節省成本,因而抽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
6
地下水 地下水是指儲存在土壤裡的水,通常是下雨,滲入土裡儲存。地下水是地層結構中重要的一員,可以支撐土壤的空隙,多數的地層下陷都是超抽地下水而造成的。
7
地層下陷會造成什麼影響? 1.積水不退 地層下陷地區排水設施遭到破壞,引發排水困難,形成淹水災害,如:漁民任意將海水輸水管置於排水道,降低排水功能,影響沿海地區之防潮及防洪安全,一遇颱風或暴雨,容易造成積水不退的現象。 受地勢低窪影響,濕地生態的河流改道,容易造成淹水,部份土地長期積水不退會發展成濕地型態。地層下陷區域導致國土流失、地利降低、社會成本增加、生活環境品質下降(如局部性的積水現象導致蚊蠅滋生)
8
地層下陷會造成什麼影響? 2.危害建築物安全 構造物方面的災害,包括基礎滑動,負載不均,結構受損,如:建築物、道路及橋樑損壞,沉陷量不均造成建築物的毀損,危害建築物的安全。地層不均勻的沈陷後,水路坡度改變,使得水路內的流路與原設計的流路不同,而損毀了給水、排水路。且各種水路坡面工程,也容易因地層下陷導致破裂而漏水。
9
地層下陷會造成什麼影響? 3.地下水位下降 地下水的出水量有一定的上限,超抽地下水的結果,將使地下水源枯竭,並造成許多災害,地下水層也會受到污染。地下含水層被破壞,載重量增加,孔隙縮小,地盤下陷。地下水位下降,淺水井與深水井的使用效率降低。而地層下陷也容易使井管破裂。沿海地區水位下降,引發海水倒灌,使得地下水可利用度降低,水質、土質鹽化,而不利農耕,而使更多土地被改闢為魚塭,造成魚塭愈來愈多,地層下陷愈來愈嚴重。
11
如何解決地層下陷? 墊高房子或蓋新屋
12
興建河堤,海堤,防潮堤等 排水工程 興建河堤,海堤,防潮堤等排水工程。完成地層下陷警報系統,提醒附近居民具有防治地層下陷災害與影響的觀念
13
管制地下水抽取,修法限制地下水的超抽,取締封閉違規使用的水井
地下水是地層之重要構成要素,也是自然界中環境構成要素之一,更是文明社會中重要的水資源。就生態學的立場而言,自然界中之各種要素隨時保持動態平衡,若加入人為因素,在新的條件下自行調節而驅向新的平衡狀態,結果產生生態系統的變化,地下水是地層的一部分,所以蘊藏量多,分布廣,到處有,取用經濟方便,水量水質穩定而甚受歡迎,但因其循環速度太慢,每年更新的水量太少,在小範圍內大量抽取地下水將導致惡果,例如台灣的沿海養殖業區、台北盆地等地區,曾經或正在密集而大量抽取地下水,遠超過天然補注量,使地下水位快速下降,引起海水入侵、地層下陷與水質惡化等災害性問題。這些問題可說是台灣所面臨的「地下水危機」。
14
推廣工業與養殖漁業水源的循環使用 室內循環水養殖系統通常由一般熟知之養殖池、固體物去除設備 、生物處理裝置等所組成。而所謂自動化超集約養殖系統除了上述單 元外,尚加入增氧裝置、殺菌及自動控制設備等。自動化超集約養殖 系統之鰻魚放養密度為 100公斤/噸水,本省之傳統式室外養鰻池者 約為2~3公斤/噸水;生產每公斤鰻魚用水量則分別為 0.7噸及20~ 30噸。前者較後者在養殖密度及用水效率上均大幅提昇,養殖密度約 提昇為35~50倍,而單位生產用水量則僅為1/30~1/40,對於目前水產養殖之用水問題提供極佳的解決對策。
15
開發替代水源,循環使用地下水,減少水資源浪費,多利用水庫蓄水池
我們必須尋找並開發替代的水源,有效的循環使用地下水,避免減少水資源的浪費,多利用水庫和水池蓄水,減少地下水的使用。
16
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 水利署: 維基百科
17
資料來源 http://pc183.hy.ntu.edu.tw/qw-learning04.php
18
資料來源
19
資料來源 http://blog.udn.com/rufu90229/3349932 如何預防
其他來源(維基百科)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