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宋)林逋.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宋)林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宋)林逋

2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3 梅花悄然开时,傍深山,临冰河,清香幽雅,暗香沁细,伴雪迎风,独占花魁。寒夜中,暮色里,带给驿路上饱受苦寒的人们一缕清淡的快乐和慰藉。梅以韵胜,以格高,品为上。自古以来,孟浩然踏雪寻梅,林和靖梅妻鹤子,更传为佳话。 道不尽梅花的冰姿玉骨,爱不完梅花的雪月精神。悄然之间,一份孤高;默然之间,一份清秀;谈笑之间,一份不群;无心之时,一份飘逸轻芳,洗却的是万古的凡尘,荡涤的是红颜的纯真,寻到的是那淡雅绝俗的出尘之美丽。

4

5 病梅馆记

6 龚自珍 清代后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之一。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支持林则徐查禁鸦片。他对清朝严酷的思想统治和腐败的政治深感不满,力主“更法”,废科举,重真才,以求挽救危局。组织宣南诗社,讲求经世致用之学,宣传改良主义思想。 他的革新思想在当时曾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并对后来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派政治改良运动起了推动作用。 他的散文诗词大都表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社会思想。

7 孤僻 pì 癖好 pǐ zhào pán 龙蟠 欹 诏 斫 孤癖 鬻梅 遏 诟 厉 贮 zhuó è gòu zhù

8 病梅馆记 却不便公开宣告、大声号召,来约束天下的梅;又不可以使天下的人,砍掉笔直的,删掉繁密的,锄掉端正的,把梅弄成奇形怪状,弄成病态,拿这作为职业来赚钱。 龚自珍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梅的(枝干的)横斜、疏朗、曲折,又不是蠢蠢地追求金钱的人能凭他们的智慧能力办得到的。 放开它们,使它们顺着(天性生长),毁掉那些盆子,(把梅)全都种到地里,解掉它们棕绳的束缚;以五年为期限,一定要恢复它们(的生机),保全它们(自然的形态)。 我本来不是文人画士,甘愿受到(他们的)辱骂,设立一个病梅馆来贮存它们。 怎样才能使我有很多空暇时间,又有很多空闲的田地,来大量存贮江宁、杭州、苏州的病梅,尽我一生的光阴来治疗病梅呢!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9 5. 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记病梅馆的? 6.作者仅仅是为写梅而写梅的吗?
2、“明告鬻梅者”的结果如何? 5. 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记病梅馆的? 6.作者仅仅是为写梅而写梅的吗? 3.面对“江浙之梅皆病”的社会现象,作者的表现是什么?请用三个字来概括。 4.从文中看,作者疗梅的具体办法是什么? 1、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是什么? 曲 欹 疏 社会 摧残扭曲 斫 养 删 夭 锄 遏 以梅喻人 泣 疗 贮 作者 哀痛疗救 纵 顺 毁 解 复 全

10 写作背景 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强化思想统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 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束缚人民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 ,以镇压知识分子。 在长期残酷的思想统治下,人才遭到严重的压抑和摧残,龚自珍自己就是其中之一。 八股文 文字狱

11 选拔人才——八股取士 明清科举——八股取士。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文体。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每部分的写法都有规定。题目主要摘自《四书》、《五经》,所论内容也要根据宋·朱熹的《四书集注》等书,不许作者自由发挥。

12 大兴文字狱 旧时统治者往往故意从文人的作品中摘取字句,罗织罪名,构成冤狱,以镇压知识分子,叫“文字狱”。清康熙、雍正、乾隆三帝大兴文字狱,刑罚残酷,株连众多。龚自珍《咏史》:“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有人因为写了这类诗句,被治以“含沙射影,攻击朝廷” 罪而处死。

13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依赖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哑,不能说话 依赖 诗和课文和诗表达了相近的主题,这就是作者对清朝统治者残酷摧残压抑人才的愤慨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恢复人才的个性与生机

14  “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如于谦的《石灰吟》,诗人借物咏怀,通过开采石头烧成石灰的过程及结果,抒发了自己不畏艰难困苦的坚贞情操和清正磊落的高洁思想。    
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决定了他不能直言朝政,只能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在本文中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隐晦曲折地揭露和批判了清朝统治者压抑人们思想,摧残人才的罪恶。

15 梅 文人画士 鬻梅者、明告鬻梅者的人 直、密、正的梅 曲、欹、疏的梅 指出下列词语的寓意? 人才 封建统治者 封建统治的帮凶、爪牙
正直、有才、有生气的人才 曲、欹、疏的梅 屈曲、死气沉沉的奴才、庸才

16 叹梅 之病 总结 疗梅 之志 夭梅 之由 疗梅 之法 产梅 之地 借梅议政 托物言志 人才

17 曹操《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8 香港的“优才计划” 2003年7月,香港启动新的输入内地人才计划,简称“专才计划”,旨在吸引内地具有相关资历的优秀人才和专业人才来港工作。至2009年底,该计划共引进33488名内地专业人才来港工作,目前仍在实施之中。     2006年6月,香港推出面向全球的“优秀人才入境计划”,简称“优才计划”,借以提升香港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优才计划”设有一定配额,每年配额为1000个。至2009年底,1479名优秀人才通过该计划入港,目前仍在实施之中。     2008年5月,香港启动“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计划”。非本地应届毕业生据此安排提出留港申请,可获准延期逗留12个月而不受逗留条件限制。这期间,可在港自由就业或转换工作。已离港的非本地毕业生亦可按此安排回港工作。     此外,对紧缺的海外人才香港仍一如既往敞开大门。规定为:海外专业人士如具备香港所需而又缺乏的特别技能、知识或经验,或能够对本港经济作出重大贡献,便可根据“一般就业政策”申请来港工作。资料显示,2009年共有20988名海外专业人才根据此项政策获准来港工作。

19 课堂练习 解释词类活用情况 ⑴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⑵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 名作动,约束,又如“绳之以法”。
⑶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⑷必复之全之 ⑸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 名作动,约束,又如“绳之以法”。 形作名,直枝,密枝,正枝。 使动用法,使……夭,使……病。 使动用法,使……复,使……保全。 形作动,用尽,竭尽,全部用出。

20 重点字词 正则无景 ( 景致 ) 悉埋于盆 ( 全 ) 以其智力为也 ( 智慧、力量 ) 孤僻之隐 ( 偏嗜成病的情趣 ) 明告鬻梅者
遏其生气 ( 景致 ) ( 全 ) ( 智慧、力量 ) ( 偏嗜成病的情趣 ) ( 卖 ) ( 生机 ) 即泣之三日 纵之顺之 甘受诟厉 ( 为……哭泣 ) ( 使……顺着生长 ) ( 辱骂 )

21 一词多义 病 ①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使……病态) ②而江浙之梅皆病 (显出病态) ③予购三百盆,皆病者 (病残) ④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有病态) ⑤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困苦疲劳) ⑥君之病在肌肤 (疾病)

22 以 ①梅以曲为美 ②以绳天下之梅 ③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④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⑤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
(介词,把,拿) ①梅以曲为美 ②以绳天下之梅 ③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④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⑤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 (连词,用来) (①凭,靠。②连词) (介词,凭借) (介词,把)

23 之 ①江宁之龙蟠 ②梅之欹之疏之曲 ③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④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领属或修饰关系)
(助词,用在主谓短语之间,变为名词性的偏正短语) (前一个“之”,助词“的”。后一个“之”,用在主谓短语之间,变为名词性的偏正短语) (前一个“之”,助词“的”。后一个“之”,代词)

24

25


Download ppt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宋)林逋."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