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汽車綜合檢修實習 期末專題報告 車廠的發展史與現況-BMW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汽車綜合檢修實習 期末專題報告 車廠的發展史與現況-BMW"—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汽車綜合檢修實習 期末專題報告 車廠的發展史與現況-BMW
班級:車輛三乙 學號:4A115008 姓名:李振豪 指導老師:吳宗霖

2 目錄 一、前言 二、BMW車廠的發展史 三、BMW目前的規模及現有生產的車輛 四、BMW之特色或特點 五、BMW新科技、新裝備或新製程技術
七、結論 八、參考資料

3 一、前言 巴伐利亞發動機製造廠股份有限公司(德語: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英文:Bavarian Motor Works),通稱BMW,在中國大陸 及港澳地區稱為寶馬,在台灣則使用原稱 "BMW",是德國一家跨國 豪華汽車、機車和引擎製造商,總部位於德國巴伐利亞州的慕尼黑。 BMW經常被暱稱為Bimmer。

4 二、BMW車廠的發展史 1.萌芽時期 BMW的創始人卡爾•斐德利希•拉普在1913年時,利用一慕尼黑近郊原本是製造腳踏車 的工廠廠房,設立了拉普引擎製造廠,從事航空用引擎之製造在同年,古斯塔夫•奧圖 也在附近創立了古斯塔夫奧圖航空機械製造廠。 1916年3月7日創立了巴伐利亞飛機製造廠但卻因為評估錯誤過度擴張導致營運不善,致 使拉普在1917年時黯然離開。他的合夥人找到奧地利的金融家佛朗茲-約瑟夫•帕普合 作接下了引擎廠的業務。

5 1917年7月20日將工廠改名為巴伐利亞發動機製造股份有限公司(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GmbH,縮寫為BMW)由帕普擔任首任的總裁。當時時值第一次世界大 戰期間,身為軍需供應廠商的BMW特別在慕尼黑市郊的歐伯維森菲爾德軍機場附近設 置了大型的工廠,持續地替軍方製造軍機引擎直到1918年為止。 1918年8月13日BMW改制為股票公開上市的股份公司型態(BMW AG),確立了之後蒸 蒸日上的公司規模。 1922年時BMW合併了BFW,成為今日我們所熟悉的BMW。但在追溯該公司歷史時,公司 的官方說法是以BFW的創廠時間為準,也就是1916年3月7日作為BMW的創廠日。

6 2.從天上轉戰兩輪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根據凡爾賽條約的規定,德國境內禁止製造飛機,嚴 重打擊了正在成長中的德國航空工業,也迫使BMW轉為製造鐵道用的制動器,並開始 發展機車用的引擎。 1920年設計出M2 B 15引擎,成為BMW生產的第一具機車用引擎 1923年弗利茲設計了排氣量500 cc.的R32型機車,有別於該廠之前幾款機車產品都 是採用鏈條傳動的設計,R32是第一輛採用軸傳動的BMW機車,從它開始軸傳動設計 就成了BMW機車最知名的特色之一,一直到今日我們仍可以從該廠的R系列機車上看 到此種設計。(BMW在R32上首次啟用了代表巴伐利亞邦的藍白方格旗廠徽,並且沿用 至今。) 1929年9月19日,機車手恩斯特•海納(Ernst Henne)騎乘著一輛排氣量750 cc.的 新型BMW機車,在慕尼黑創下216.75km/h的世界紀錄。之後他又持續多次打破世界高 速紀錄,其中以1937年時創下的279.5km/h最驚人,該紀錄連續保持了12年之久才有 人打破。

7 R32型機車 BMW Logo

8 3.邁向四輪產品領域 1927年時獲得英國Austin(奧斯丁)車廠的授權,開始製造該廠著名的Austin 7車 款之德國版本,掛上Dixi(迪克西)的品牌銷售。隔年,BMW併購了該廠,也因此 獲得Dixi 3/15 PS這款車的生產權利,成為該廠第一輛汽車產品。這輛車在經過 BMW修改之後以改良版DA2的身分上市,DA意指「Deutsche Ausführung」(德國製 造)之意,登場後大受好評。 1933年登場的BMW 303,是真正最具有關鍵代表性的一款車,它開創了兩樣BMW一直 到今天為止都還維持著的傳統。其一,它是BMW第一款搭載直列六缸引擎的汽車, 其二,該車款首度在車頭部份採用了著名的「雙腎」水箱護柵造型,雖然經過歷代 的改款這雙腎造型也多經修改,但基本的造型基調卻一直到今日都沒有改變過。

9 Austin 7

10 三、BMW目前的規模及現有生產的車輛 BMW集團除了以「BMW」作為品牌商標銷售各式汽車與機車外,也收購過多家外國汽車公司。目 前BMW集團是BMW、MINI、Rolls-Royce三個品牌的擁有者。BMW經常與奧迪、賓士一同並列為德 國三大豪華汽車製造商。 有1,3,5,6,7,8,Z3,Z4,X3,X5,X6,M3,M5,M6等車系,數字組合方式與BENZ大同小異,第一個數字 後面則是代表排氣量落在哪個級數(但有些車系的數字與實際排氣量不符但是接近例如523i是 2500cc的引擎)。 M車系是寶馬旗下的高性能車種家族,由直屬於寶馬集團的子公司寶馬 M公司,負責設計生產, 除了少數幾款特例外。M車系的產品大都是以寶馬原有的各車系車款為基礎,再加上由M公司特 別開發的高性能引擎、傳動系統、空氣動力套件與其他方面的性能版零件與調校之後,獨立而 成的高性能版本。而除了整車生產的高性能版車型之外,M公司也負責開發製造寶馬旗下各車 系專用的高性能售後改裝用套件。

11 1系列-小型五門掀背車系 引擎 引擎型式:TwinPower Turbo、直列4汽缸 排氣量:1,598 c.c.
BMW-118i 引擎 引擎型式:TwinPower Turbo、直列4汽缸 排氣量:1,598 c.c. 最大馬力(hp / rpm):136/4,400 最大扭力(Nm / rpm):220/1,350 0-100 km/h 加速(秒):8.7 油耗表現 市區耗油量(公里/公升) - 8 非市區耗油量(公里/公升) -12 測試值(公里/公升) -

12 3系列-小型主管級房車系 引擎 引擎型式:TwinPower Turbo、直列4汽缸 排氣量:1,997 c.c.
BMW-320i 引擎 引擎型式:TwinPower Turbo、直列4汽缸 排氣量:1,997 c.c. 最大馬力(hp / rpm):184/5,000 最大扭力(Nm / rpm):270/1,250 0-100 km/h 加速(秒):7.3 油耗表現 市區耗油量(公里/公升) 非市區耗油量(公里/公升) 測試值(公里/公升) -14.9

13  7系列-大型豪華房車系列 引擎 引擎型式:直列6汽缸 排氣量:2,996c.c. 最大馬力(hp / rpm):258/6,600
 7系列-大型豪華房車系列 BMW-730i 引擎 引擎型式:直列6汽缸 排氣量:2,996c.c. 最大馬力(hp / rpm):258/6,600 最大扭力(Nm / rpm):310/2,600 0-100 km/h 加速(秒):7.4 油耗表現 市區耗油量(公里/公升) -7.25 非市區耗油量(公里/公升) 測試值(公里/公升) -10.6

14   Z4系列-小型雙門雙座敞篷跑車 引擎 引擎型式:TwinPower Turbo、直列4汽缸 排氣量:1,997c.c.
BMW-Z4 引擎 引擎型式:TwinPower Turbo、直列4汽缸 排氣量:1,997c.c. 最大馬力(hp / rpm):156 / 5,000 最大扭力(Nm / rpm):240 / 1,250 0-100 km/h 加速(秒):8.1 油耗表現 市區耗油量(公里/公升) -8.48 非市區耗油量(公里/公升) 測試值(公里/公升) -12.1

15    X系列-休旅車 引擎 引擎型式:TwinPower Turbo、直列6汽缸 排氣量:2,979c.c.
BMW-X5 引擎 引擎型式:TwinPower Turbo、直列6汽缸 排氣量:2,979c.c. 最大馬力(hp / rpm):306/5,800 最大扭力(Nm / rpm):400/1,200 0-100 km/h 加速(秒):6.5 油耗表現 市區耗油量(公里/公升) -7.31 非市區耗油量(公里/公升) 測試值(公里/公升) -9.8

16    m系列-性能版跑車 引擎 引擎型式:TwinPower Turbo、直列6汽缸 排氣量:2,979c.c.
BMW-M5 引擎 引擎型式:TwinPower Turbo、直列6汽缸 排氣量:2,979c.c. 最大馬力(hp / rpm): 431 / 5,500-7,300 最大扭力(Nm / rpm):550 / 1,850-5,500 0-100 km/h 加速(秒):4.1 (M DCT)/ 4.3 (手排) 油耗表現 市區耗油量(公里/公升) -8.42/ 7.53(手排) 非市區耗油量(公里/公升) / 13.09(手排)測試值(公里/公升) -11.1/ 10.3(手排)

17    i系列-(油)電車 BMW-i3 續航力與充電時間 電動續航力(km):190
鋰電池容量(kWh):18.8 快速充電,DC; 125 A; 50 kW (80 %):不到30分鐘。 高電壓電池以 16 A 電流充飽 80% 電力所需時間(小時):6-8 BMW eDrive 電動馬達: 輸出(kW) 125 電動馬達: 最大扭力(Nm) 250 性能 全電動驅動時的最高速度 (km/h):150 時速 公里加速時間(秒):7.2 時速 80–120 彈性加速時間(秒):4.9

18    i系列-(油)電跑車 BMW-i8 續航力與充電時間 電動續航力 (km):37
鋰電池總容量 (kWh):7.1 以 3.7 kW/12 A 電流將高壓電池 充滿 80 % 電力所需時間 (小時):2.5 高電壓電池以 16 A 電流 充飽 80 % 電力所需時間(Wallbox)(小時):2 性能 全電動驅動時的最高速度(km/h):120 最高時速:250 以全電動驅動時,從時速 0 加速至 60 公里所需時間(秒):4.5 從時速 0 加速至 100 公里所需時間(秒):4.4 從時速 80 增加至 120 公里的彈性加速時間(秒)(達第 4 檔):3.4 從時速 80 增加至 120 公里的彈性加速時間(秒)(達第 5 檔):4.0

19 四、BMW之特色或特點 1933年車款首度在車頭部份採用了著名的「雙腎」水箱護柵造型, 雖然經過歷代的改款這雙腎造型也多經修改,但基本的造型基調卻 一直到今日都沒有改變過。

20 五、BMW新科技、新裝備或新製程技術 1.新科技、新裝備
2015年北美消費電子展(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CES)正在拉斯維加斯盛大展開, 過往電子展主秀在3C產業,今年熱鬧多了汽車業大廠也加入車聯網趨勢,積極秀出自家對 未來汽車自動科技的結晶,其中BMW的全新科技充滿人性化與科技智慧,讓人驚艷。 BMW此次所展示的科技包括: 結合自動駕駛與智慧手錶的自動停車技術、BMW ConnectedDrive Store網路商城服務、智 慧型雷射頭燈與OLED擴散光源尾燈、後座平板電腦控制系統、手勢辨別操控車用螢幕技術、 ParkNow車位搜尋功能、信用卡結合鑰功能、無線感應式充電系統、BMW i ChargeForward 計劃減少電動車用電成本、雲端更新導航地圖資料、結合顯示螢幕的智慧鑰匙等等。

21 結合自動駕駛與智慧手錶的自動停車技術 BMW以i3來展示此項技術,透過與智慧手錶的結合,只要啟動智慧手錶內建置的「遙控自 動停車輔助系統」(Remote Valet Parking Assistant),車子就會自動找尋車位並自 動停好車;這套技術並搭配360度防撞系統與四個雷射掃描器,可以偵測車子週遭環境, 避免碰撞,且不會有訊號干擾的問題。

22 BMW ConnectedDrive Store線上商店服務
駕駛者可直接透過車載多媒體系統,下載所需的APP軟體;此外,未來BMW每輛新車都會 配置一張車輛專用SIM卡,可與雲端資料做連結。當發生事故時,能直接與客服中心聯絡, 透過SIM卡讓客服中心與原廠技師了解車輛的受損情況。ConnectedDrive Store服務預計 今年春天率先在美國啟用,美國是繼比利時、盧森堡與德國後,第四個有這項服務的國 家。

23 後座平板電腦控制系統 (Touch Command)
BMW發表的這套系統,是為了讓後座乘客也能方便操控影音娛樂系統、廣播、空調溫度等 等。這個系統是BMW與三星合作,採用三星製造的平板電腦;該系統為在後座設置一個平 板電腦基座,可與車載系統互相連結,達到操控的目的。

24 手勢辨別操控車用螢幕技術 BMW未來的新車都將有車載觸控螢幕系統,而與手勢辨別功能結合,則是透過小型攝影鏡 頭,紀錄駕駛者手部做出的動作比如滑移、揮手,透過這些動作來執行如調整音量、拒 接手機等指令。

25 ParkNow車位搜尋功能 現今在大城市中要找個車位越來越難,透過BMW開發的ParkNow功能,可幫駕駛搜尋附近 的車位,減少找車位的時間。

26 ParkNow車位搜尋功能 現今在大城市中要找個車位越來越難,透過BMW開發的ParkNow功能,可幫駕駛搜尋附近 的車位,減少找車位的時間。

27 無線感應式充電系統 BMW希望讓車子充電更便利,而不需要使用充電器或電線;該系統透過設計在車底的線圈, 以及安裝在家中車庫或公共充電區的地板的線圈,當車子停在車庫或充電區時,兩線圈 會互相感應來傳輸電流而達到充電效果。

28 2.新製程技術 BMW i3採用碳纖維套件,多被運用於車輛引擎鈑件、車頂飾板、行李箱蓋,或是穩定車 輛尾部氣流的大型尾翼,運用於這些部位的目的,其實就是希望減輕車輛鈑件重量,提 升車輛行駛性能表現,但其實還有更高深的碳纖維技術運用,對此許多知名汽車大廠也 投入不少最新或特殊技術。 BMW自主開發生產技術導入後所獲得的額外收獲,並且為了迎接未來製造碳纖維車體的產 能需求,BMW在2011年就與SGL Group合作開發碳纖維塑料開發製造技術,將整體製程完 全依照BMW生產車體需求打造,不管是車體強度要求、結構簡化,統整化生產製造技術, 更可以大幅度降低生產成本資源,避免不良率發生影響品質,這對於製造車廠來說,可 是車體生產製程一大突破!

29 當碳纖維車體發生損傷時,可針對破 損部位進行切除、整修,但若過於嚴 重的損傷,也只能更換零件維修了!
BMW i3 碳纖維車身

30 六、BMW未來的趨勢 氣候變遷、天然資源供給短缺,人類的經濟社會面臨重大變化,BMW率先針對這些挑戰提 出了解決方案,推出首款電動車BMW i3與油電跑車BMW i8。身為汽車工業領導者,BMW集 團自1969年起投入電動車研發至今已有長達40年以上的歷史,更於2011年大刀闊斧成立 BMW i 子品牌,以永續發展(Sustainability)為核心,思考下一代移動方式的可行性。從 研發、設計、材料各方面將永續發展的概念融入BMW i產品中。BMW結合領先群倫的工藝技 術、創新科技、獨到的美學設計與節能材質所打造的BMW i3與BMW i8,以行動向市場證明 品牌對於永續經營的決心。40多年前BMW即洞見未來移動方式,今日BMW i的全新篇章已然 展開。

31 增進消費者對電動車使用上的便利性,BMW i提供「360° Electric全方位服務」針對 台灣市場分為3大方案:
家用充電:以環保材質製成的Wallbox將由BMW合作夥伴協助安裝,最快6小時即可將 電力充至飽滿。 公共充電:今年全台BMW展示中心均將設有公共充電設備,且目前全台已有超過500座 之電動車充電站,分佈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 售後服務:BMW i基本售後服務(如系統診斷、充電)、電池維修、碳纖維車體維修等

32 真正從客戶出發的服務- 「Product Genius」客戶服務概念
隨著越來越強調客製化與精益求精的汽車工業發展,豪華車品牌產品線越來越廣,加 上日新月異的網路科技應用於車款之中,消費者在購車前除了需要清楚詳細的產品諮 詢之外、對於售後服務的品質與要求也日漸提升;BMW預見了未來的消費模式與需求, 因此正式推出更貼心、以客戶關懷為出發點的「Product Genius」客戶服務概念。 BMW Product Genius必須擁有特定的能力與特質,大多是25歲左右、具備親切活潑的 樣貌、善於使用科技網路設備、熟知BMW相關產品知識、了解品牌精神更能成功傳遞 「BMW之悅」給顧客的人才。BMW目標在導入Product Genius計畫後,讓消費者除了享 受產品所帶來的卓越性能外、更能經由以顧客為導向的專人服務,輕鬆享受BMW獨一 無二的純粹樂趣。

33 七、結論 BMW從一開始的航空轉型二輪機車,到後來的四輪汽車,而到後來列為德國三大豪 華汽車製造商之一,可見實力非凡。在台灣或者亞洲對於BMW視為高階的車種,而許 多的政治人物或者上市公司董事幾乎都用BMW轎車來代步,BMW可是一個高貴的代表。 而BMW對於未來科技很有遠見,在很早以前開發電動車,也全新開發碳纖維車身,這 可見BMW的實力與野心,遠遠領先各車廠。

34 八、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BMW官方網站 KU Motor 車訊網 聯合新聞


Download ppt "汽車綜合檢修實習 期末專題報告 車廠的發展史與現況-BMW"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