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五章 第五节 单殖吸虫引起的鱼病 单殖吸虫属于扁形动物门吸虫纲,绝大多数是外寄生虫,寄生在鳃、皮肤、鳍以及与体外相通的口腔、鼻腔、膀胱等处。极少数寄生在胃和体腔中。寄生在鱼体上的单殖吸虫种类很多,但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虫体都有一个几丁质结构的固着器,靠其插入寄住组织,大多数固着在鱼体表和鳃上,吸食血液和粘液,危害育苗鱼种的生长,甚至引起大批死亡。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五章 第五节 单殖吸虫引起的鱼病 单殖吸虫属于扁形动物门吸虫纲,绝大多数是外寄生虫,寄生在鳃、皮肤、鳍以及与体外相通的口腔、鼻腔、膀胱等处。极少数寄生在胃和体腔中。寄生在鱼体上的单殖吸虫种类很多,但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虫体都有一个几丁质结构的固着器,靠其插入寄住组织,大多数固着在鱼体表和鳃上,吸食血液和粘液,危害育苗鱼种的生长,甚至引起大批死亡。"—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章 第五节 单殖吸虫引起的鱼病 单殖吸虫属于扁形动物门吸虫纲,绝大多数是外寄生虫,寄生在鳃、皮肤、鳍以及与体外相通的口腔、鼻腔、膀胱等处。极少数寄生在胃和体腔中。寄生在鱼体上的单殖吸虫种类很多,但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虫体都有一个几丁质结构的固着器,靠其插入寄住组织,大多数固着在鱼体表和鳃上,吸食血液和粘液,危害育苗鱼种的生长,甚至引起大批死亡。

2 常见单殖吸虫

3 一、指环虫病 【病原体】 病原体为指环虫属 常见种类有:寄生于草鱼鳃丝、皮肤及鳍的鳃片指环虫(D.lamellatus),寄生于鳙鱼鳃丝的鳙指环虫(D.aristichthys),寄生于鲢鱼鳃且体形较大的小鞘指环虫(D.vaginulatus)和寄生于鲤、鲫及金鱼的坏鳃指环虫(D.vastator)。 【流行情况】 该病是淡水鱼类养殖中的一种常见病,主要靠虫卵和幼虫传播,多数流行于春末夏初,罗非鱼、淡水白鲳等鱼在鱼种越冬时也可发生。主要危害育苗鱼种,可引起大批死亡。 【防治方法】 1、鱼中放养前用20mg/kg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5~20分钟。 2、全池泼洒晶体敌百虫(90%),池水药物浓度为0.3~0.5mg/kg 。 3、晶体敌百虫与面碱合剂(1∶0.6)全池泼洒,浓度为0.2~0.3mg/kg。 4、淡水白鲳患病,可用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浓度为0.7mg/kg。 【症状及病理变化】 指环虫靠其后固着器寄生于鱼的鳃上,少量寄生时,无明显症状。大量寄生时,鳃上粘液增多,鳃丝肿胀,严重时发生变性或坏死,鳃因贫血而呈苍白色。病鱼呼吸困难,游动缓慢,鳃盖张开,窒息而死。

4 二、三代虫病 【防治方法】 1、用20mg/kg的高锰酸钾液浸洗15~20分钟。 2、用0.3%~0.5%食盐水浸洗5~8分钟。
【病原体】 病原体为三代虫(Gyrodactylus)。 我国鱼类体上常见的三代虫有:鲩三代虫(G.ctenopharyngodontis),寄生于草鱼的皮肤和鳃上;鲢三代虫(G.hypophthalmichthysis),寄生于鲢、鳙鱼的皮肤、鳍、鳃和口腔;秀丽三代虫(G.eleganse),寄生于鲤鲫鱼及金鱼的皮肤和鳃上;三代虫的一种(Gyrodactylus),寄生于鲻梭鱼的体表和鳃上;英国养殖的鲽鱼寄生有单联三代虫(G.unicopula);日本的鳗鲡鳃上有日本三代虫(G.nipponensis)。 【流行情况】该病危害多种淡水鱼类和海水鱼类,对鱼苗和鱼种危害较大。三代虫对宿主的种类和寄生的部位有较强的转一性,主要靠宿主间的直接接触感染。全国各地都有发生,春末夏初或室内越冬时容易流行。 【防治方法】 1、用20mg/kg的高锰酸钾液浸洗15~20分钟。 2、用0.3%~0.5%食盐水浸洗5~8分钟。 3、晶体敌百虫(90%)全池泼洒,药物浓度为0.3~0.5mg/kg。 4、用200~250mg/kg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洗病鱼25分钟,或用50mg/kg浓度的药液浸洗14小时,或全池泼洒福尔马林,浓度为25mg./kg。 【症状及病理变化】 三代虫寄生在淡、海水鱼类的皮肤和鳃上,少量寄生时,无明显症状,寄生数量多时,刺激鱼体分泌大量粘液,严重时鳃丝肿胀, 粘连,鳃丝上出现斑点状淤血。病鱼食欲减退,游动缓慢,呼吸困难而死。

5 三、片盘虫病 【病原体】 病原体为片盘虫(Lamellodiscus)。
【症状及病理变化】 片盘虫寄生于养殖的真鲷和黑鲷等鱼类的鳃丝上,鳃丝由于受到虫体的刺激和后固着器的损伤,分泌大量粘液,影响鱼的呼吸。大量寄生时,病鱼体色发黑,身体瘦弱,游动缓慢,呼吸困难而死。 【流行情况】 片盘虫属至今已报道约有15种,全部寄生在海水鱼的鳃上,主要危害鲷科鱼类,我国真鲷上寄生的一种是优美片盘虫(L.elegans)。广东网箱养殖的石斑鱼也经常发现有片盘虫寄生。 【防治方法】 1、经常清出池底污泥,放养密度要适宜。 2、用晶体敌百虫(90%)全池泼洒,药物浓度为0.3~0.5mg/kg。

6 四、海盘虫病 【病原体】 病原体为海盘虫(Haliotrema)。
常见种类有:黑鲷海盘虫(H.kurodai)和石斑海盘虫(H.epinepheli)。 【症状及病理变化】 海盘虫寄生于海水硬骨鱼类的鳃上,大量寄生时,鳃丝粘液增多,颜色变淡,病鱼食欲减退,浮于水面,呼吸困难而死。 【流行情况】 该病在我国主要危害养殖的石斑鱼、真鲷、平鲷等,是一种常见病,危害较大,通常与瓣体虫病并发,死亡率为5%~10%。 【防治方法】 未见报道。

7 五、本尼登虫病 【病原体】 病原体为本尼登虫属(Benedenia diesing)。有鰤本尼登虫(B.seriolae和石斑本尼登虫(B.epinepheli)。 【防治方法】 1、淡水浸洗病鱼5~10分钟,虫体可自行脱落。这是最安全、有效而又经济的方法,但卵对淡水的耐受力较强,最好半月后重复治疗1次。 2、用0.05%的福尔马林浸洗4分钟,或0.025%浸洗10分钟也有效。 3、用过氧化焦磷酸钠0.1%浸洗病鱼2.5分钟,或者0.25%~0.3%药物浓度浸洗2分钟。 【症状及病理变化】 本尼登虫用后固着器和前吸盘寄生在鱼的皮肤上,不断的伸缩运动,有时用后固着器固定虫体,虫体前部左右摆动,有时前吸盘和后固着器交替固着,像尺蠖虫一样在鱼体上爬行。在头部和背部最为常见。 虫体以宿主的上皮细胞和粘液为食,在鱼体出血时也可吸食血细胞。寄生数量多时,鱼的皮肤受到刺激分泌大量粘液,体表粗糙,局部变白。病鱼焦躁不安,游动失常,往往在水中狂游,有像与其他物体相摩擦的感觉。食欲减退或停止摄食,营养不良或出现贫血,最后瘦弱衰竭而死。 【流行情况】 鰤本尼登虫主要危害养殖的鰤鱼,此病是日本养鰤业危害较大的一种疾病。我国水族箱中养殖的鰤鱼也经常发生,全年都可发生,春秋季较为流行。据报告,福建养殖的大黄鱼也流行鰤本尼登虫病,且危害较大。 石斑本尼登虫主要危害养殖的石斑鱼、真鲷、平鲷等鱼,在广东南澳网箱养殖的石斑鱼感染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80%。

8 思考题 指环虫与三代虫有何区别? 指环虫与三代虫病的防治方法怎样? 片盘虫病的防治方法怎样? 本尼登虫病的防治方法怎样?


Download ppt "第五章 第五节 单殖吸虫引起的鱼病 单殖吸虫属于扁形动物门吸虫纲,绝大多数是外寄生虫,寄生在鳃、皮肤、鳍以及与体外相通的口腔、鼻腔、膀胱等处。极少数寄生在胃和体腔中。寄生在鱼体上的单殖吸虫种类很多,但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虫体都有一个几丁质结构的固着器,靠其插入寄住组织,大多数固着在鱼体表和鳃上,吸食血液和粘液,危害育苗鱼种的生长,甚至引起大批死亡。"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