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3.白杨 袁家庄小学 薛凤勤.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3.白杨 袁家庄小学 薛凤勤."—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3.白杨 袁家庄小学 薛凤勤

2 “白杨”又叫大叶杨,是北方地区最普通的一种树,树干笔直,生命力强。能防风固沙。

3

4

5

6

7

8

9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个别不理解的新词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10 陷(xiàn)(陷入) 疆(jiāng)(新疆) 学习生字 晰 (xī) (清晰)伞(sǎn)(雨伞)
抚(fǔ)(抚摸) 绍(shào)(介绍) 疆(jiāng)(新疆) 陷(xiàn)(陷入)

11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文章主要写了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

12 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
朗读课文1—3自然段,想想大戈壁是什么样子的 ?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哪里需要白杨,白杨就在那里扎根,白杨不惧怕艰苦的环境,它在那里阻挡风沙,护卫铁路,是戈壁的卫士。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外形:高,直,粗壮,高大挺秀 精神:坚强,不软弱,不动摇
在这样恶劣的成长环境下,白杨树是什么样子的呢?朗读全文,划出文中体现白杨树特点的词语。它的外在特点是什么,又具有怎样的精神,从哪里看出? 外形:高,直,粗壮,高大挺秀 精神:坚强,不软弱,不动摇

21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的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22 不管遇到风沙

23 还是雨雪

24 不管遇到干旱

25 还是洪水

26 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 不软弱,也不动摇。 白杨

27 通过阅读父亲介绍白杨树的话,你感觉白杨树具有什么特点与精神?
忠诚无私,尽职尽责。不怕困难,勇敢坚强。

28 这段话是全文体现借物喻人的典型句子。作者以“哪儿……哪儿……”“不管……总是……”这样的关联词语,一气呵成地刻画了戈壁上的白杨树。一方面描述了白杨的外在的特点,高大挺秀,能顶住任何自然灾害,在任何环境中都能茁壮成长;一方面表现了白杨树的精神:一是忠诚无私,尽职尽责;二是不怕困难,坚强执著。这正是边疆建设者身上特有的奉献精神,听从祖国安排,无怨无悔地扎根边疆,无私地建设边疆。这是人与树的神似处,也是借物喻人的连接点。

29 那么,爸爸仅仅只是在介绍白杨树吗?他用这些话还表白了什么?阅读课文第13自然段,回答问题。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30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这是一个设问句,表白,解释说明。一个“也”字,说明爸爸说树即说人。爸爸看到戈壁上高大的白杨树,触景生情,以白杨自勉,在托物言志,勉励自己要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不软弱,也不动摇。他的表白正是无数边疆建设者身上令人肃然起敬的奉献精神。

31

32

33

34

35 那么,父亲作为一个边疆建设者,在表白着自己怎样的精神呢?
无私奉献的精神。听从祖国安排,无怨无悔的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建设边疆。 那么,孩子们知道父亲的心吗?知道父亲的奉献精神吗?

36 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
可是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去新疆工作?做什么工作? 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 只知道 可是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要把他们接到新疆念书? 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只知道 可是他们不知道新疆具体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37 爸爸仅仅是奉献他们这一代吗?阅读最后一自然段,回答问题。

38 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爸爸自己扎根边疆,献身边疆,他希望自己的子女如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才,反映了老一辈的西部开拓者“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博大胸怀。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39 小组讨论: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爸爸的神情变化的相关语句,思考一下,爸爸当时在想什么?

40 出神、沉思→微笑→严肃 沉思 微笑 神情变化

41 神情变化深探 出神、沉思:看到车窗外高大挺秀的白杨树触景生情,想到环境,想到了自己和战友,浮想联翩。
微笑:听到孩子关于白杨的争论是那么天真幼稚。 严肃:与孩子们谈白杨特点,尽管孩子们还不懂,而实质是在借树喻人,抒怀言志。 沉思:由白杨树想到了子女,从自己想到孩子的未来。 微笑:想到孩子们也将扎根边疆,为事业后继有人而感到欣慰。

42 托物言志 借物喻人 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即讲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 白杨{不择环境,不惧困难,坚强执着,无私奉献}边疆建设者

43 新疆建设兵团 新中国成立之后,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明察新疆的历史、地理、人文环境和经济落后的状况,着眼于祖国的安全和统一,新疆各民族的团结进步,高瞻远瞩,于1950年命令驻新疆的人民解放军铸剑为犁,开展大生产运动。175万官兵就地转业,组建生产建设兵团,担负中央赋予的屯垦戍边的使命。

44 现代化的新疆

45

46 小练笔:  用上“哪儿……哪儿……” “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写几句话,夸夸像课文中的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或保卫者。

47 艾青 哪儿需要我们,就在哪儿住下, 一个个帐篷,是我们流动的家。 荒原最早的住户,野地最早的人家, 我们到了那儿,就激起了喧哗。
探索大地的秘密,要把宝藏开发, 架大桥,修铁路,盖起高楼大厦。 任凭风吹雨打,我们爱自己的家, 它是这样锐敏,反映祖国的变化。 换一个工地,就搬一次家, 带走的是荒凉,留下的是繁华。


Download ppt "3.白杨 袁家庄小学 薛凤勤."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