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當代法政思潮 湯瑪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當代法政思潮 湯瑪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當代法政思潮 湯瑪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
化材一乙 組長:黃偉綸 組員: 羅健航 莫璘 游茗袺 許朝貴 謝旻軒

2 目錄 一、人物的生平與時代背景 羅健航 二、主要著作 羅健航 三、主要思想 黃偉綸 四、重要學說與理論探討 莫璘
一、人物的生平與時代背景 羅健航 二、主要著作 羅健航 三、主要思想 黃偉綸 四、重要學說與理論探討 莫璘 五、思想對當世與後代之影響 游茗袺 六、批評與檢討 許朝貴 七、結論 謝旻軒

3 人物背景介紹 湯瑪斯·霍布斯 Thomas Hobbes 報告人:羅健航

4 時代背景

5 清教徒革命

6 伊麗莎白一世 1603年伊麗莎白一世逝世 伊麗莎白一世沒有子嗣, 因而指定其外甥蘇格蘭王 詹姆斯‧斯圖亞特(詹姆 士六世)繼位英格蘭王。

7

8 詹姆士一世 詹姆士兼任英國國王,稱詹姆士一世。 開創斯圖亞特王朝(1603~1653)。
詹姆士一世原本是信仰天主教,但接任英 王這個位置的條件是改信英國國教,所以 他改信了英國國教。 詹姆士一世即位後,不了解英國國會,輕 視下議院,鼓吹君權神授,與英國國會不 斷發生衝突。 詹姆士識時務地讓步下,君主與議會的衝 突不致擴大,對立總是瞬即而逝

9 詹姆士一世

10 查理一世 查理一世在位期間捲入了與國會的權利鬥 爭,他試圖獲得王室的收入,而國會則試 圖節制國王自以為的君權神授。
1628年查理一世為解決財政問 題,簽署了限制王權的「權利 請願書」,規定不得任意向人 民收稅,不得亂判刑。但在從國 會拿到40萬磅之後,卻不願意 遵守。次年查理一世將議會解散 ,以後11年未再召集議會。

11 清教徒革命 由於蘇格蘭人開始信仰喀爾文教派,查理 一世要求蘇格蘭全面信仰英國國教,引發 了蘇格蘭人的不滿,蘇格蘭人於是起義反 抗。查理一世派兵攻打蘇格蘭,但英國部 隊戰敗。 查理一世為了籌措軍費,於1640年4月13 日召開新的國會。遭到了資產階級和新貴 族議員的抵制,他們要求進一步限制王權, 給予發展工商業的自由。但遭查理一世拒 絕,於是於5月5日又解散了議會。史稱短 期議會。

12 清教徒革命 隨着蘇格蘭起義軍又大舉進攻,查理一世 被迫於11月3日重開議會,議會一直存在 到1653年4月20日,史稱長期議會。一般 把這個議會的召開視為革命開始的標誌。 長期議會召開後,議會處死了國王的寵臣 斯特拉福伯爵溫特沃思;通過《三年法 令》,規定議會應定期召集,不經議會同 意不得將其解散;廢除了星室法庭。 經過多次的鬥爭,查理一世無計可施,於 1642年1月離開倫敦到英國北部約克郡。8 月間在諾丁漢升起王家軍旗,宣布討伐國 會,挑起了內戰。

13 第一次內戰 初期,國王軍占有優勢,國會軍在對戰 中節節敗退。 後來國會請清教徒克倫威爾幫忙。
1645年6月納斯比戰役,奧利弗·克倫威 爾領導的國會軍隊戰勝了國王的軍隊, 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1646年6月攻克國王的大本營牛津。第一 次內戰以議會的勝利而結束,國王也成 了議會的階下囚。

14 第二次內戰 1648年春,南威爾士、肯特、埃賽克斯 等地王黨暴動,並與蘇格蘭軍隊同盟, 發動了第二次內戰。
克倫威爾在8月的普勒斯頓戰役中擊潰蘇 格蘭軍隊,並將蘇格蘭併入英國,第二 次內戰結束。 內戰結束後,1648年12月軍隊第二次開 進倫敦,占領了議會,將長老會派議員 清洗出去,餘下議員約200餘人。

15 處決 此後,長期議會就稱為殘餘議會。這個 議會設立審判查理一世的最高法庭。
1649年1月30日,最高法庭判決「查理· 斯圖亞特作為暴君、叛徒、殺人犯及國 家的敵人,應該被斬首」,查理一世被 當眾處決。

16 克倫威爾 議會又先後通過取消上院和廢除君主制的 決議。5月19日正式宣布英國為「沒有國 王和上院」的共和國和自由邦(英格蘭聯 邦)。
1653年4月20日,克倫威爾解散了殘餘的 長期議會,另組小議會(貝爾邦議會)。 因其中部分激進的議員不斷提出改革要求, 小議會又被迫解散。 克倫威爾於1653年12月16日被宣布為護國 公,共和制被推翻,建立了護國公制/護 國政體(英格蘭聯邦-護國公時期)

17 克倫威爾

18 復辟 1658年9月克倫威爾去世。 任命其子理查∙克倫威爾繼任護國公,就 任僅八個月即被迫自行辭職。
此後,在高級軍官和議會之間展開爭奪權 力的鬥爭,國內政局動盪。駐紮在蘇格蘭 的蒙克將軍率軍回到倫敦,並與亡命法國 的查理·斯圖亞特達成復辟協議。 1660年4月4日查理發表《布雷達宣言》, 表示宣言發布後40天之內向國王表示效忠 的一切革命參加者可予寬大赦免。 1660年5月查理回到倫敦登位,即查理二 世,斯圖亞特王朝復辟。

19 霍布斯的生平

20 早年生涯和教育 霍布斯於1588年4月5日生於英格蘭威爾特 郡的馬姆斯堡 四歲開始在馬姆斯堡的教堂接受教育
在1603年時被送至牛津的摩德林學院就讀 由院長James Hussee爵士的推薦,擔任哈 德威克男爵卡文迪許之子威廉的家庭教師 (亦即後來的德文郡公爵),霍布斯一生 中和這一家族的緊密關係也因此展開。 1608年時取得了學位

21 早年生涯和教育 1610年霍布斯陪伴威廉在成年前遊遍歐洲 大陸,因此有機會將他在牛津所接受的經 院哲學教育與歐洲大陸具批判性的科學研 究方式相比較。 旅遊中,不僅接觸到克卜勒出版的新天文 學,同時,也讀到伽利略出版的星際信使。 回國後,威廉當選為議會的議員,霍布斯 成了他的秘書,因而結識了英國詩人和劇 作家本·詹生及當時在詹姆斯一世繼位後 仕途正走紅的法蘭西斯·培根。

22 早年生涯和教育 當時霍布斯關注的研究領域是古希臘和拉丁文的 著作,經過十餘年的努力,在1628年時霍布斯將 修昔底德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翻譯為英文 1628年6月德文郡公爵卡文迪許死於瘟疫,公爵夫 人不再僱請他。 霍布斯在1629年之後開始擴展自己的哲學研究領 域。 霍布斯很快又找到新工作,擔任喬維斯·克利夫頓 爵士之子的家庭教師,霍布斯為了這份工作而長 時間留在巴黎。 1631年,卡文迪許家族又再次僱請他,這次教導 的對象改為威廉之子。

23 在巴黎 1640年11月,英國長期國會取代了短期 國會。
國會與國王間的衝突迅速惡化,霍布斯 覺得他的著作可能會招致政治的迫害, 因此逃至巴黎。 接下來11年內他都沒有再返回英國。

24 在巴黎 1642年英國內戰爆發。 保王派的局面於1644年中旬開始惡化後, 許多國王的支持者開始流亡歐洲。
當中許多逃至巴黎的人都與霍布斯相識, 這使得霍布斯開始對政治產生興趣。

25 在巴黎 1647年,霍布斯在卡文迪許家族的介紹下 成為了威爾斯親王查理二世的數學教師。
當時查理二世正於7月左右前往澤西島旅 行。兩人的師徒關係一直維持到1648年查 理斯前往荷蘭為止。 為了替查理一世翻案,開始撰寫《利維坦》 1650年完成《利維坦》,在1651年中旬上 市,當時的書名是《利維坦,或教會國家 和市民國家的實質、形式和權力》

26 回到英國 這本書的出版卻迅速使他與其他逃亡的保 王派關係決裂,迫使他不得不向革命派的 英國政府求取保護。
當時保王派試圖殺掉他,因為書中的現實 主義內容不但震怒了保王派、也震怒了信 仰天主教的法國人。 霍布斯逃回了英國,在1651年冬天抵達倫 敦。在他向革命派政府表示歸順後,他被 允許在倫敦的福特巷過著隱居的生活。 1660年英國王政復辟,剛復辟的年輕國王 查理二世想起霍布斯,將霍布斯召至王宮 並賞賜他100鎊的退休金。

27 晚年 由於黑死病與倫敦大火,1666年英國下議 院通過了一項對所有無神論者和「不敬神 者」不利的法案,這時查理二世再次保護 了霍布斯免受迫害。 當時霍布斯的《利維坦》被視為是無神論 和褻瀆的代表作,霍布斯很擔心會被貼上 異教徒的標籤,於是他燒掉了許多可能會 對自己不利的文稿。 霍布斯到鄉下的卡文迪許家避難。 1679年霍布斯染上了膀胱疾病,並且死於 接踵而來的中風發作,享年九十一歲。他 被葬在德貝郡一座教堂的墓地裡。

28 主要著作 報告人:羅健航

29 主要著作 1624年翻譯《伯羅奔尼薩戰爭史》 (History of the Peloponnesian War)
1650年《人性論》(Human Nature) 1650年《政體論》(Decorpore Politico) 1651年《利維坦》(Leviathan) (巨靈論) 1655年《物體論》(De Corpor) 1658年《論人》(De Homine) 《人性論》、《政體論》、《物體論》、 《論人》最後都變成《利維坦》內容的一 部分

30 伯羅奔尼薩戰爭史 霍布斯為第一個將其從希臘文原稿翻譯為 英文的人。 記述古希臘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同盟 與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所發生的戰爭。
霍布斯認為修昔底德對伯羅奔尼撒戰爭的 紀錄清楚顯示了民主政府是無法打贏戰爭 和維持長期穩定的,也因此他認為民主制 度並不可取。

31 利維坦 「利維坦」(Leviathan)原為《舊約聖經》 中記載的一種怪獸,在本書中用來比喻強 勢的國家。

32 第一版的封面 皇冠(王權) 權杖(宗教) 利劍(武力) 人民 城堡 土地 教堂 城堡 冠冕 皇冠 宗教法 大砲 武器 宗教處罰 戰爭
宗教法庭

33 封面介紹 non est potestas super terram quae comparetur ei 地球上沒有能與他相比的力量

34 時代背景 17世紀英國清教徒革命,英王查理一世被 送上斷頭台,引發王權危機。 為了替查理一世翻案,霍布斯開始撰寫 《利維坦》。

35 內容 分四大主題: 論人 論國家 論基督教國家 論黑暗之國

36 論人 為全書提供論點之基礎,霍布斯提出在自 然狀態下人性本惡。 由於人性本惡,每個人都必須為了生存與 其他人戰鬥。
為了結束戰鬥,脫離自然狀態,人與人以 契約約束彼此。

37 論國家 全書重點所在,辯論國家起源及其發生意 義,並以契約論確立統治者權力。
人生而平等的權利與和平安定的需求,使 人們放棄自然權利,將其交給利維坦,並 由利維坦監督契約的執行。 契約成立,組成國家。

38 論基督教國家 否認自成統一的教會,主張國家有權干預 教會。 教會的任何誡條以及處罰都不得凌駕於王 權之上,除非是教皇同時也是一國之王。

39 論黑暗之國 揭露羅馬教會腐敗黑暗,抨擊教皇侵犯世 俗權力的行徑。

40 主要的思想介紹 報告者:黃偉綸 圖片來源 : Google圖片

41 小目錄 前言 王的介紹 自然狀態 自然權利 自然律 契約論

42 前言 為什麼要寫利維坦? 證明王權是不可侵犯的, 且反對「君權神授」(右圖) ,所以就用科學的方法, 為查理一世來翻案,
上帝 人民 權利 為什麼要寫利維坦? 證明王權是不可侵犯的, 且反對「君權神授」(右圖) ,所以就用科學的方法, 為查理一世來翻案, 說明殺王是不對的行為。 圖源:Google圖片

43 查理一世為何能當王? 查理一世 查理一世他爹 查理一世他爹的爸爸 爸爸的…爸爸的….爸爸的 爸爸的…爸爸的…爸爸的…爸爸的…爸爸的…爸爸的…
第一代的王

44 王權的誕生 霍布斯開始腦補 由人民推選而出 為什麼會想選出一位王

45 自然狀態 人類最原始的狀態 基本假設 1.人性本惡 2.無法律約束 3.求生的渴望 4.人與人是平等的 Google圖片

46 圖表示 自然狀態 自身安全的不確定性 擔憂和對死亡的恐懼 孤獨、窮困、險惡、粗野、短暫 人類彼此互相傷害 爭奪 戰爭 地獄狀態 升級

47 自然律 1、與自然權利相反,建立於理性的基礎上 2、為了和平的生活互相訂立契約 3、願意放棄對所有事物的權利 4、人人皆應履行契約

48 混亂中的秩序:本能渴望和平

49 自然權力 VS 自然律 自私自利的貪婪 慾望 無私的分享 搶奪他人生命財產 限制 不可對他人造成 傷害 自由且遵守本能 道德觀 強迫且具理性 自然律是指在自然狀態(自然權力)之下,仍舊有秩 序的存在。

50 自然狀態的實際例子 斯特拉馬里斯大學:橄欖球隊食人事件
1972年10月13日載有橄欖球隊成員的烏 拉圭空軍571號班機,在飛越安第斯山 脈時失事墜落,機身斷為兩截,12人 當場死亡,而該球隊內的大部分隊員則 生還,史稱安第斯空難。 環球網圖片

51 在隨後的幾個星期裡,又有13人因受傷、雪崩 或是飢餓而相繼離去。三個國家的搜救隊對這 架搭失事飛機展開搜索,結果無功而返。他們 懷疑所有乘客都已死亡,但是,倖存下來的乘 客卻在人類生存史上寫下最悲壯的一筆。 由於沒有食物,也沒有辦法取暖,為了生存, 球員們靠吃罹難同伴的肉度過了可怕的72天, 最後得到營救。 2002年10月12日,14名生還隊員還重返橄欖 賽場,進行了一場被推遲了30年的比賽。

52 真實改編 45人最終只剩下16名生還者。 此事件後來被改編為電影「ALIVE」 (1976年)及「我們要活着回去」。
導    演: 法蘭克馬歇爾 編    劇: 演    員: 法拉佛西 伊森霍克 文森史巴諾 喬許漢米頓 Google圖片

53 契約的產生 契約論之最初 人人生存於恐懼與戰爭 相約訂互不侵犯,但彼此不信任 契約無法成立

54 巨靈的誕生 巨靈 監督與管制 權利轉讓 監督與管制 簽訂契約,但互相不信任 人民 人民

55 契約論的觀念 霍布斯認為人與人之間相差有限,則視為 平等,而他認為要擁有安定的生活,人們 就必須放棄自然權利,社會要和平就必需 要有社會契約。不參與者則自生自滅 (雙方的契約並不能代表什麼,任何一方 都有可能毀約,所以需要一位「強而有力 的人」督導) 且人民自願將自然權力交給王,換取安定 的生活,權力便無法收回,但人民也可選 擇是否給予權力

56 契約論 為何君王接受成為巨靈 巨靈本身不包含在契約之中 是契約之監督者、實行者 擁有支配他人的權利 有利可圖 永遠世襲

57 契約論 特色 人民絕對服從 巨靈權力 永恆性 交出的自然權力不可收回 契約為互相認可之默認 人民不可更換巨靈 更換則從回自 然狀態

58 四.重要學說與理論探討 化一乙-莫璘

59 自然狀態 人民為生存而戰 搶奪殺戮而導致社會不安 因此人民間以互相訂定契約來保障彼此

60 為何需要利維坦(巨靈) 人民間互相訂定契約,因為人性本惡, 沒有人來監督,會互相猜忌,使此契約 失去原本的功用,所以需要一個極強大 的人(利維坦)來監督,讓人民可以有一 個安全的生活。

61 契約的固定性 一但人民給予巨靈權利,不可以再要回 來

62 何時契約會失效 1.利維坦失去保護大家的能力 2.回歸自然狀態 人民根據自己的利益 再推舉一個巨靈並且再重新成立另一個 國家

63 契約失效後 人民再推舉一位新的利維坦出來 訂定一個新的契約 一個新的國家出現

64 利維坦為世襲制 EX: 第一代人民 信任 第一代利維 坦 第二代人民 信任 第二代利維 坦 第三代人民 信任 第三代利維 坦 . . .
第一代人民 信任 第一代利維 坦 第二代人民 信任 第二代利維 坦 第三代人民 信任 第三代利維 坦 第N代人民 也必須信任 第N代利維 坦

65 探討-為查理一世翻案 霍布斯所要闡述的,是「王的權利是 人民給的」,所以只要利維坦還具有他 的監督契約,保護人名的功用,人民就 不可以堆翻利維坦,甚至將他殺死,這 是違約的。

66 人物思想對當世與後代之影響 報告者:游茗袺

67 霍布斯對當世的影響 因為霍布斯身為科學派的一方,否定當代君權神授 的概念,並提出契約論來解釋王權的來源是人民, 而不是神。
也因為契約論,讓當時的洛克、盧梭以其為基礎, 並修改契約論,確立了主權在民的觀念,對後世的 民主觀念有很大的影響。    盧梭 《社會契約論》 洛克 《政府論》 Google圖片

68 霍布斯對後世的影響 WWI暴發         WWII暴發 Google圖片  國際聯盟   聯合國 以失敗作收(缺乏武力) 利維坦?(部分武力)

69 聯合國是利維坦? 聯合國是由五個常任理事國(英、美、俄、法、中)和其 他簽署國組合而成。 運作方面常任五國必須全面同意,由於各國利害關係不 同,難以達成共識,所以並沒有達到霍布斯心中利維坦 的作用。 聯合國效力不彰,有學者認為是否要建立世界政府?

70 批評與討論 報告者 許朝貴 圖片來源:google圖片

71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對於自然狀態的存在 洛克說…..

72 聖 經 洛克當然不會無憑無據亂說 他拿出了秘密寶典….. 洛克認為自然狀態是 一個與血腥暴行截然 不同的和美場景。在 自然狀態下的人們,
聖 經 洛克認為自然狀態是 一個與血腥暴行截然 不同的和美場景。在 自然狀態下的人們, 無論貴賤、窮富,都 擁有這平等的自然權力和自由的追求,在自然狀態下,人們有理想,有追求,能夠按照自然的法則,處理自己的財產和人生。洛克筆下自然狀態下的人們就猶如伊甸園裡的亞當和夏娃,閒散而舒適,安寧平靜。 圖片來源:google圖片

73 個人觀點 我是荀子 我覺得人本來就是惡的 我認為人性本來就是惡的 如同荀子所說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
個人觀點  我認為人性本來就是惡的 如同荀子所說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 或許社會本來就像洛克口中的伊甸園一樣 但由於人性本惡,心理上慾望是無窮的 在性本惡的現實下,當某方掌握的特權, 則必然會導致社會腐敗,所以才會需要一個利維坦來制衡 霍布斯認為人就像是以自我為中心的野獸,人類的天性是反社會的、有破壞性的貪婪。若放任其不管,則最終必會以謀殺、強暴、搶劫等做結。而「利維坦」則是拴住這個野獸的一個工具。

74 俺的證據1 導火線:哈比亞利馬納總統的座機在上空失事身亡
造成:胡圖族人以圖族西族人叛軍攻擊為由開始對圖西族 人進行的種族滅絕大屠殺,從1994年4月6日至7月中旬的一 百天裡,約有80萬人被殺,約佔當時全國總人口的20%。第 一時間沒有國家出手制止反而冷眼旁觀。 (利維坦消失) 圖片來源 網路

75 俺的證據2 影響:1.日軍進軍南京之後便開始展開大屠殺: 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戰 有2名日本軍官從上海進攻南京直至南京大屠
殺前夕途中,以先殺滿100個中國人者為勝的 競賽。最後向井敏明斬殺了106人,勝過斬殺 了105人的野田毅。 (第一次大戰的利維坦太沒用 國與國之間還是沒有利維坦) 圖片來源 網路

76 傷亡:多達7000萬人。這也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成了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
2.希特勒屠殺猶太人 1941年6月22日,德國偷襲蘇聯的戰爭開始以後,蓋世太保跟隨德軍進入蘇聯境內,對住在鄉村地區的猶太人進行了大規模的屠殺。蓋世太保最初的殺人方法是用手槍射殺,然後將屍體埋葬在萬人坑裡面。但是柏林想出了更“人道”的殺人方法以降低秘密員警的壓力——用毒氣殺人。 傷亡:多達7000萬人。這也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成了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 圖片來源 網路

77 被推翻!!! 霍布斯表示人民無法收回利維坦的權利 若利維坦為暴君呢?
利維坦的權力必須高於所有人之上,才能盡到保障人民安全的責任,而不是任意使用權力恣意欺壓人民,剝奪人民自由,而如果這利維坦是暴君,人民最後一定會受不了導致推翻王權,於是就有政權替換。 雖然君主的法令可能是武斷和專制的,霍布斯認為這是可怕的無政府自然狀態以外的唯一選擇。 被推翻!!!

78 實例:茉莉花革命 導火線:一位26歲青年拉著一部攤車在街上販賣蔬菜水果,但因為沒有申請擺攤執照而被警察沒收攤車。不久之後,他因不滿警察執法而自焚。 事後當地居民與突尼斯國民衛隊發生衝突,衝突進而蔓延到全國多處,形成全國范圍內的大規模社會騷亂,並造成多人傷亡。最終,在小販自焚後的第29天,總統本·阿里不得不放棄這個自己統治了23年的國家,在2011年1月14日深夜飛往沙特。 (被推翻)

79 結論 化材 謝旻軒

80 小回顧 人民在”利維坦”之下,是沒有自由,只有絕對服從,主權是絕對性,永久性
而利維坦本身不受任何約束也不需負任何責任,可能會濫用權力,獨裁專制也是必然的結果 在霍布斯看來,人民即使生活在暴政之下也比生活在無政府的自然狀態來的好 不過他又認為,如果主權者(利維坦)喪失了保護人民的能力時,人民可以再尋找下一個能夠保護他們的“新主權者”!

81 台灣是否有可能回到自然狀 態????

82 例子-2004三一九槍擊事件 2004年3月19日,陳水扁臺南市金華路掃街拜 票,在下午1時45分發生槍擊事件。根據事後 警方調查,凶手共開了2槍,其中一顆子彈穿 過汽車擋風玻璃擦過陳水扁腹部 319 槍擊案發生的時候,陳水扁依舊是總統, 馬英九則是台北市市長。319 槍擊案的第二天, 投票結果出來,陳水扁和呂秀蓮勝出,得票率 僅僅超過連戰和宋楚瑜0.228% ,連宋當然不 服氣,計劃率領支持者在台北抗議選舉不公。 馬英九作為藍營市長,不但沒有配合支持連宋, 反而淡化案件影響,以法律方式阻止藍營在台 北長期抗爭,幫陳水扁穩住了台北的局勢。

83 洪仲丘事件 洪仲丘事件,義務役士官洪仲丘原預定於2013年7 月6日退伍,卻在7月3日死亡,由於死因事涉曾遭 欺凌、虐待或其他軍事醜聞而引發社會輿論關注。 洪仲丘於2013年6月底退伍前夕,因攜帶具備拍照 功能之行動電話和MP3隨身碟進入軍營,被指控違 反軍隊資訊安全保密規定,實施禁閉室「悔過」處 分,造成洪員中暑、熱衰竭,導致死亡。 2013年8月3日,洪仲丘下士要出殯的前一天,萬人 集結凱道,不分男女老幼紛紛穿上白衣,沒有任何 政治立場,為一個冤死士官祈禱,同時也為軍方以 及台灣政府抗議,產生這次的萬人遊行。

84 例子-太陽花學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TpnF -_aChg _aChg
太陽花學運,又稱318學運、太陽花運動、 佔領國會事件等,是指2014年3月18日至4月 10日間,臺灣的大學生與公民團體共同發起 佔領立法院所引起的社會運動事件。 -_aChg _aChg

85 結語 我主觀的認為「會」,即使台灣知識水 準是高的,但是高知識水準不代表會理 性,遊行必定是為了訴求,有堅定且強 烈的想法。假使在此狀態下接受到刺激 導致失控,民眾與警方對幹,這樣暴動 不就發生了,那離自然狀態還會遠嗎??

86 為了防止台灣走向自然狀態 回歸體制內的途徑來表達訴求和意見, 避免再一次發生武力衝突,運用手中的 選票,選出自己心中有做事的執政者, 而不適再次選出廢物來

87 參考書籍 當代法政思潮講義 第六版/編撰者:邵維慶/中華民國一百年九月十三日/國立宜蘭大學
當代法政思潮講義 第六版/編撰者:邵維慶/中華民國一百年九月十三日/國立宜蘭大學 托馬斯‧霍布斯/余麗嫦 著 傅偉勳/韋政通 主編/中華民國八十四年三月初版/東大圖書公司 印行 利維坦/霍布斯 著 朱敏章 譯/中華民國九十一年 第四版/台灣商務印書館發行 西洋政治思想史-近代英國篇/陳思賢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中華民國87年初版

88 資料來源 (網站) 政府是一个守夜者 http://book.douban.com/review/5327876/
政府是一个守夜者 性惡論 社会契约论三种——对霍布斯、洛克与卢梭政治哲学思想的比较 洛克

89 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 3/25 3/27 tw/%E5%88%A9%E7%BB%B4%E5%9D%A6_(%E9%9C%8D%E5%B8%83%E6%96%AF) 3/26 3/26 霍布斯-取至維基百科 ( 3/27 3/27 3/27 3/28 3/28

90 資料來源 (圖片) (洛克) 3/24 3/25 3/25


Download ppt "當代法政思潮 湯瑪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