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高級中等學校適性學習社區教育資源均質化實施方案 教育資源分析及申辦計畫說明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高級中等學校適性學習社區教育資源均質化實施方案 教育資源分析及申辦計畫說明"—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高級中等學校適性學習社區教育資源均質化實施方案 教育資源分析及申辦計畫說明
高級中等學校適性學習社區教育資源均質化實施方案 教育資源分析及申辦計畫說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宋修德教授 中華科技大學    楊瑞明主任

2 目 錄 均質化方案定位 教育資源概況說明 壹、緣起 壹、適性學習社區教育資源指標弱項說明 貳、目標 參、辦理對象 肆、辦理期程 貳、分析方法
伍、辦理原則 壹、適性學習社區教育資源指標弱項說明 貳、分析方法 參、指標弱項案例說明 陸、辦理單位 柒、實施方式 捌、督導考核 玖、預期效益

3 均質化方案定位 水平合作 高中職學校 大聯盟 社區化 水平垂直整合 科大高中職國中 均質化 小聯盟 優質化 單一學校 單一球隊

4 均質化方案定位 一、均質化方案辦理原則 (一)促進資源均衡 加強加強社區學校間的資源整合 建立學校與大學校院及國中互助合作的夥伴關係
(二)落實適性發展 適性課程、適性發展,符應國中學生適性學習需求。 (三)共創夥伴優質 形塑社區典範標竿學校,輔助社區資源弱勢學校 分享社區學校成功經驗,建構社區合作學習機制 (四)導引就近入學 配合教育政策,以達成國中畢業生就近入學。 4

5 均質化方案定位 合理性 完整性 可行性 效益性 二、均質化方案審查要項 向度一 向度二 向度三 向度四 合辦學校3校以上?總計畫?
子計畫數3個以上?關聯性? 參與國中學校9校以上?合理? 含高中職公私立?大學校院? 向度一 完整性 緣起、現況、目標完整一致? 自主管理明確、完備、有效 ? 計畫名稱、目標、分工、內涵 、經費、預期效益正確完整? 向度二 可行性 子計畫內容具體可行? 子計畫執行可以達成目標? 子計畫執行與分工合理合宜? 成效檢核標準明確、可操作? 向度三 效益性 預期效益明確?提升改進? 計畫目標、內容、效益關聯性? 績效指標、方案目標具體對應? 經費、配合款編列合宜?效益? 向度四

6 均質化方案定位 政策性 二、均質化方案審查要項(續) 一 學校經營 二 教學品質 三 學生狀況 四 其他 招生率? 教師流動率?
平均每生教育支出? 經費自籌比例? 向度五 二 教學品質 教師流動率? 生師比 ? 三 學生狀況 低收入戶比率? 弱勢族群比率? 身心障礙學生、身心障礙子女、 特殊境遇等 ? 向度五 四 其他 基本分數 教育資源特殊缺乏、需求? 近3年特殊績優? 近3年重大違規? 向度五

7 均質化方案定位 WHO WHEN WHY HOW WHAT 三、方案計畫的結構 合作學校? 合理性? 執行期程? 組織分工? 執行進度表?
管考機制? WHEN 執行期程? 執行進度表? 自主管理時程? WHY 合理性? 完整性? 可行性? HOW 經費需求? 推動策略方法? 子計畫配套措施? WHAT 子計畫? 目標與內涵? 預期效益?

8 均質化方案定位 四、方案計畫的成形 BOTTOM UP TOP DOWN CIPP模式 人、事、時、地、物的觀照 與常態校務區隔
社區跨校資源整合、跨處室的合作 合理、完整、可行、有效益的計畫 PDCA的績效管考流程 合理有效的自主管理機制

9 均質化方案定位 五、方案計畫的重點 方案的意像 方案的目標 方案的績效指標

10 均質化方案定位 國中學校 五.1、方案的意象 對話溝通平台 理念宣導 職涯課程試探 生涯探索 整合教育資源 創意教學 數位學習平台 資源共享
社區學校合作 共創雙贏 教師專業社群 教學創新

11 均質化方案定位 五.2、方案的目標 行政規劃 發展願景 計畫辦法 回饋改善 家長 校友 審查機制 檢核機制 社區機構 企業 地方媒體
國中 大專校院 資源共享 發展願景 董事會 教 師 學 生 適性學習 計畫辦法 回饋改善 特色發展 家長 校友 審查機制 檢核機制 就近入學 社區機構 企業 地方媒體 輸入 輸出 執行控管 成效檢討 優質均質 輔助機制

12 均質化方案定位 六、自主管理 期末績效 學期末 檢核與報告 均質化推動 每兩個月一次 委員會 自主管理委員會 每二個月一次 進度與經費
績效管考 每個月填寫

13 均質化實施方案 壹、緣起 中等教育的發展為提升國家競爭力的基石,教育部(以下簡稱本部)為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提升中等教育之品質,同時均衡城鄉教育落差,減少教育機會的不公,自民國90年開始推動高中職社區化政策,藉由高級中等學校(以下簡稱學校)間的教學合作及資源共享,提供社區內學校學生適性學習的機會,以滿足當地學生的教育需求,進而提升社區內國中畢業生之就近入學比率。本部為進一步落實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於民國95年10月18日公布「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規劃方案」,並以先導計畫的13個子計畫與23項方案,進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砌磚奠基」工作。

14 均質化實施方案 壹、緣起(續) 民國102年行政院核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將「高級中等學校適性學習社區教育資源均質化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本方案)正式納入29個重要配套方案之一,其中「適性學習社區」(以下簡稱社區)係指地理環境相互連結,並考量地緣及生活圈之完整性、學生就學之便利性、以及學生上下學所需時間之合理性,經妥適規劃社區範圍,並統整社區教育資源,透過社區之學校(以下簡稱社區學校)間的相互支援,共同建構適性學習教育環境,以提供學生多元、充分的學習機會,落實學生適性發展之目標。

15 均質化實施方案 壹、緣起(續) 本方案除延續高中職社區化之成果外,並加強學校間的垂直合作工作,讓社區內的學校持續既有橫向整合,延伸至縱向的連結,落實學校與國中及大專校院端的垂直合作關係,達成師資、課程、設備等教育資源的共享,此外,秉持社區均衡均質共榮發展之原則,以強化學校間之典範學習,本方案加強輔助社區資源弱勢學校,並建立社區之精進標竿學校,導引社區間教育資源均衡均質發展,進而提升各社區之學校教育競爭力。本方案鼓勵學校辦理「學術試探」及「職涯試探」的課程及活動,提供社區內國中學生生涯探索的機會,讓國中畢業生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前,對學校的學習內容能先一步認識,使學生在當地學校的就學環境中能有適性學習的機會,落實就近入學的目標。

16 均質化實施方案 貳、目標 一、結合社區教育資源,加強學校間資源共享。 二、整合社區學校適性課程,引導學生適性發展。
三、輔助社區夥伴優質發展,強化資源弱勢學校。 四、引導社區學生就近入學,紓緩學生越區升學壓力。

17 均質化實施方案 參、辦理對象 全國公私立高級中等學校及特殊教育學校。 肆、辦理期程 自103學年度起,配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持續推動。

18 均質化實施方案 伍、辦理原則 一、資源均衡 二、適性學習 三、夥伴優質 四、就近入學

19 均質化實施方案 伍、辦理原則(續) 一、資源均衡:加強社區學校間的資源整合,達成社區資源均衡之目標,建立學校與國中及大專校院互助合作的夥伴關係。 二、適性學習:逐步調整社區學校設置之普通及技職課程,以符合國中畢業生適性學習之需求。

20 均質化實施方案 伍、辦理原則(續) 三、夥伴優質:形塑社區精進標竿學校,輔助 社區資源弱勢學校,分享社區學校成功經驗, 建構社區合作學習機制。 四、就近入學:配合教育政策之實施,落實社 區資源均衡,促進學生適性學習,強化夥伴優 質效益,以達成國中畢業生就近入學之目標。

21 均質化實施方案 陸、辦理單位 主辦單位:教育部 協辦單位:直轄市政府教育局及縣(市)政府 執行單位:經本方案核撥經費之學校

22 均質化實施方案 柒、實施方式 一、辦理項目 二、計畫申請與評選 三、輔助機制 四、績效指標

23 均質化實施方案 柒、實施方式 一、辦理項目 (一)促進資源均衡 (二)落實適性發展 (三)共創夥伴優質 (四)導引就近入學

24 均質化實施方案 柒、實施方式 (一)促進資源均衡 本項目需依教育資源分布調整需求,由本部指定學校辦理之。
1.提升師資人力:提升合格教師比率、推動教師專業發展評鑑、鼓勵教師製作教學檔案、實施教學成效調查、落實教師專業成長等。 2.改善課程品質:調整招生群科課程、規劃群科特色課程招生、強化課程規劃機制等。 3.優化教學成效:辦理教師專業社群、提升課程教學成效、建立學習預警機制、降低重補修學生比率等。 4.落實適性輔導:辦理心理師駐校服務、落實性向測驗運用、降低學生休學及輔導轉學比率等。 5.強化產學鏈結:辦理職場體驗學習、推動深化職場實習等。

25 均質化實施方案 柒、實施方式 (二)落實適性發展
本項目依教育資源調查情形,參酌社區產業趨勢、類科分布現況及學校特色發展,得由學校自行申請或本部指定學校辦理。 1.社區學校共同規劃調整群科及課程。 2.社區學校共同發展及實施適性課程、教材、教學及評量。 3.社區學校共同辦理與大專校院合作之特色課程、教材、教學及評量。 4.社區學校共同進行與產業鏈結之特色課程、教材、教學及評量。 5.社區學校共同推動適性輔導機制。 6.社區學校共同發展特色社團及活動。 7.社區學校共同辦理品德教育、服務學習。 8.其他有助於社區共同發展多元適性之課程計畫。

26 均質化實施方案 柒、實施方式 (三)共創夥伴優質 本項目依社區地理區位、發展現況、歷史背景等因素,由本部指定學校辦理精進標竿之計畫。
1.學校特色課程、教材開發。 2.社區學校合作辦理跨校教師專業社群、教學演示。 3.社區學校合作辦理教學評量或協同教學。 4.學校特色教學、創意學習。 5.社區學校合作發展多元評量工具。 6.學校特色輔導、服務學習。 7.學校特色行政服務與校園規劃。 8.社區學校合作辦理典範學習分享活動。 9.學校與國中合作辦理特色典範分享活動。 10.學校與大專校院合作辦理特色學習活動。

27 均質化實施方案 柒、實施方式 (四)導引就近入學
本項目為強化學校與國中之連結合作,由召集學校負責建置基礎網絡,並協調及分配辦理。以下第1至4項各由一所學校辦理,第5項得由四所學校辦理,其中二所學校辦理國中學生職涯試探,二所學校辦理國中學生學術試探活動。本項為必辦項目。 1.社區學校合作辦理適性學習社區地理範圍調整工作。 2.社區學校合作辦理資訊平臺推廣工作。 3.社區學校合作辦理就近入學宣導工作。 4.社區學校合作辦理適性轉學措施。 5.社區學校辦理國中學生職涯試探或學術試探活動。

28 均質化實施方案 社區必辦項目統整 1 社區學校合作辦理適性學習社區地理範圍調整工作。 一所學校辦理 2 社區學校合作辦理資訊平臺推廣工作。
辦理項目 備註 1 社區學校合作辦理適性學習社區地理範圍調整工作。 一所學校辦理 2 社區學校合作辦理資訊平臺推廣工作。 3 社區學校合作辦理辦理國中生教育需求調查工作。 4 社區學校合作辦理就近入學及特色課程宣導工作。 5 社區學校合作辦理適性轉學輔導措施。 6 社區學校合作辦理多元評量及專業社群工作坊。 至少一所學校辦理 7 社區學校辦理國中學生職涯試探活動。 二所學校辦理 8 社區學校辦理國中學生學術試探活動。

29 均質化實施方案 指定辦理學校必辦項目統整 辦理項目 辦理方式 備註 學校特色 發展宣導 □編輯宣導手冊:共編輯╴╴╴冊。
□舉辦升學博覽會(獨自或聯合辦理):共辦理╴╴╴場次博覽會。 □赴社區內國中宣導:共辦理╴╴╴校次宣導。 □透過網路社群進行宣導:共進行╴╴╴次宣導。 □其他方式:╴╴╴。 1.各指定辦理學校應至少辦理3項之左列辦理方式,其中應至少1項為「舉辦升學博覽會」或赴「社區內國中宣導」。 2.各指定辦理學校排定「舉辦升學博覽會」或「社區內國中宣導」日期後,請通知本署,本署將視情況派員參加。 3.學校提報本辦理項目之成效,須檢附相關製作成品、資料檔案、文件記錄或活動照片等。

30 均質化實施方案 指定辦理學校必辦項目統整 辦理項目 辦理方式 備註 社區特色課程、教材、教學及評量發展 □規劃建構社區之特色課程
□進行教材、教學及評量之發展 □其他方式:╴╴╴╴╴。 1.各指定辦理學校應召集社區內高中職共同規劃、建構本辦理項目計畫。 2.社區內如有兩所以上指定辦理學校,應協調一所學校擔任召集學校。 3.指定辦理學校辦理本項目,應結合社區內學校至少提出2項工作計畫,內容須色括:課程名稱、參與學校、教學目標、教學對象、教材發展、教學方法、評量方法、期程、地點。 4.本辦理項目之成效,須檢附相關課程教材成品、資料檔案、文件記錄或活動照片等。

31 均質化實施方案 指定辦理學校必辦項目(續) 辦理項目 辦理方式 備註 跨校教師專業社群發展及教學演示觀摩 □建構跨校教師專業社群
□辦理跨校教學演示觀摩活動 □其他方式:╴╴╴╴╴。 1.各指定辦理學校應召集社區內高中職,共同建構跨校教師專業社群。 2.指定辦理學校辦理本項目,應結合社區內學校至少提出2項跨校教師專業社群工作計畫,內容須色括:社群名稱、參與學校、參與教師、活動項目、教學演式觀摩(或活動成果)、期程、地點等。 3.建立之專業社群須與教師教學及學生學習相關,但不限於學科領域。每學期須至少集會5次,並有特定之議題及產出。 4.辦理本項目需進行辦跨校教學演示觀摩活動,專業社群內之學校至少需各辦1場。 5.本辦理項目之成效,須檢附相關課程教材成品、資料檔案、文件記錄或活動照片等。

32 均質化實施方案 指定辦理學校必辦項目(續) 辦理項目 辦理方式 備註 社區學生輔導及服務學習活動 □辦理跨校學生輔導活動
□辦理跨校學生服務學習活動 □其他方式:╴╴╴╴╴。 1.各指定辦理學校須召集社區各高中職,並積極與社區內大專院校及國中連結,合作辦理學生輔導及服務學習活動,其中至少應包含1所大專院校及3所國中。 2.指定辦理學校辦理本項目,應結合社區內學校至少提出各2項跨校學生輔導及服務學習工作計畫,內容須色括:活動名稱、參與學校、參與對象、活動項目、期程、地點等。 3.須檢附相關活動照片及資料。 4.本辦理項目之成效,須檢附相關資料檔案、文件記錄或活動照片等。 

33 均質化實施方案 指定辦理學校必辦項目(續) 辦理項目 辦理方式 備註 社區典範教學分享活動
□辦理課程、教材、教學、評量、輔導活動之典範分享學習活動。 □辦理社團活動之典範分享學習活動。 □其他方式:╴╴╴╴╴。 1.各指定辦理學校須召集社區各高中職,進行課程、教材、教學、評量、輔導及社團活動之典範分享學習活動,並邀請社區內大專院校及國中共同參與,其中至少應包含1所大專院校及3所國中。 2.指定辦理學校辦理本項目,應結合社區內學校至少提出2項典範分享學習活動工作計畫,內容須包括:活動名稱、參與學校、參與對象、活動項目、期程、地點等。 3.本辦理項目之成效,須檢附相關資料檔案、文件記錄或活動照片等。 

34 均質化實施方案 柒、實施方式 二、計畫申請與評選 (一)計畫申請
1.以適性學習社區為計畫辦理之社區範圍,並考量學生適性學習及就近入學之需求,彈性調整社區的地理範圍,由社區內學校結合國中及大專校院,共同提出「適性學習社區教育資源均質化」計畫。 2.依本部指定或社區內有意願辦理之學校組成合作聯盟,並共同推舉一所學校擔任召集學校,每校提出一個合作子計畫,由召集學校整合後提出一個總計畫,每社區以提出一個總計畫為原則。

35 均質化實施方案 柒、實施方式 二、計畫申請與評選 (一)計畫申請(續)
3.特殊教育學校、稀少性類科及特殊才能班(美術、舞蹈、戲劇、體育等)得跨社區進行計畫合作。 4.學校辦理國中生職涯試探或學術試探計畫,應結合現有國中實施之生涯試探課程及輔導活動。 5.為持續推動適性學習社區之運作機制,落實社區就近入學,得由本部補助經費至各社區召集學校,俾利召集會議協商基礎網絡之維持,並由社區內學校合作執行。

36 均質化實施方案 柒、實施方式 二、計畫申請與評選 (一)計畫申請(續)
由本部指定社區,或由社區內有意願辦理之學校初擬計畫構想 社區學校得參加計畫提報說明會 社區學校提送計畫書,計畫書內容含社區現況分析與診斷、規劃欲辦理計畫之內容與經費概算表 註:1.每年 4-6月提報申請計畫書。 2.計畫書以1學年為主。   3.申辦本方案計畫之學校其提供免試入學比率,應符合「擴大 高中職及五專免試入學實施方案」之規範。

37 均質化實施方案 柒、實施方式 二、計畫申請與評選 (二)計畫評選 1.評選原則
辦理計畫前與各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召開會議,檢討並適時修正適性學習社區劃定範圍,並由本部建置各社區教育資源填報機制及資料庫,分析學校其所在社區教育資源現況,參考個別學校就近入學區域範圍的規劃,做為本方案評選之原則,各社區之教育資源要素所含括對應指標說明如下:

38 均質化實施方案 本方案計畫評選之教育資源參考指標 資源要素 指標項目 1.課程類群 1.1 課程類型與招生容量
1.2 課程類型註冊率及增減率 2.財政資源 2.1 學校經常門經費 2.2 學校資本門經費 2.3 學校每生教育支出 2.4 學校弱勢族群獎(補)助學金經費 3.師資品質 3.1專任教師比率 3.2 專任合格教師比率 3.3 生師比 3.4 教師參與專業發展評鑑比率 4.學生背景 4.1 低收入戶學生比率 4.2 原住民學生比率 4.3 身心障礙學生比率 5.入學機會 5.1 公私立學校日間部核定招生人數比率及增減率 5.2 國中畢業生就學機會率 5.3 國中畢業生免試入學機會率

39 均質化實施方案 柒、實施方式 二、計畫申請與評選 (二)計畫評選 1.評選原則(續)
除上述項目之外,社區內各校如提供全數免試入 學名額,本部將從優補助;此外並參酌參與計 畫之學校所提計畫合理性、合作單位、合作校 數、計畫內涵之完整性、可行性、效益性及政 策性等原則進行審查評選。

40 均質化實施方案 柒、實施方式 二、計畫申請與評選 (二)計畫評選 2.評選方式 初審 書面審查 線上審查 複審 實地查訪 或面談

41 均質化實施方案 柒、實施方式 三、輔助機制 (一)自主管理
社區召集學校應於所提報之計畫書內,參考本位管理 精神,訂定自主管理機制,俾利社區學校推動計畫 。

42 均質化實施方案 柒、實施方式 三、輔助機制 (二)社區輔導諮詢
1.本方案列入駐區督學督導管考項目,由駐區督學督導與考評受補助社區召集學校及其合作學校之執行情形,並適時處理或反映社區執行問題。 2.由本部建立輔導諮詢人才資料庫,視社區召集學校及合作學校之需求,提供輔導諮詢服務。

43 均質化實施方案 柒、實施方式 三、輔助機制 (三)專業諮詢服務
1.由本部聘請專家學者組成專業諮詢小組,就受補助 學校之計畫及實際執行時所面臨之問題,提供專業 諮詢或診斷建議。 2.計畫辦理學校每學期至少邀請前項之專業諮詢委員 到校諮詢一次為原則,並填寫諮詢報告,供本部做 為對學校後續補助之參考依據。

44 均質化實施方案 柒、實施方式 四、績效指標 受補助社區召集學校應於計畫期滿前填報期末檢核表及撰寫成果報告書,各社區召集學校應依據核定計畫及辦理情況自訂辦理之績效目標,並透過績效指標進行自評,績效指標分為本部部定指標(以下簡稱部定指標)及社區自訂指標兩部分。

45 均質化實施方案 柒、實施方式 四、績效指標 (一)部定指標 目標對應 指標項目 1.資源均衡 1-1 優質高中職學校 1-18
職業群科實習工場(或專業教室)數量 1-2 專任教師比率 1-19 學生參加服務學習平均次數 1-3 專任合格教師比率 1-20 學生參加服務學習平均時數 1-4 平均每班專任教師數 1-21 學生參加縣市級競賽獲獎次數比 1-5 教師專業授課比率 1-22 學生參加全國技藝(能)競賽獲獎次數比 1-6 教師每週平均教學時數 1-23 畢業生通過英文能力檢定比率 1-7 教師製作教學檔案比率 1-24 畢業生取得專業證照檢定張數比 1-8 教師參與研習平均時數 1-25 畢業生升學(含國外)比率 1-9 教師參與研習平均次數 1-26 畢業生就業比率 1-10 參與教師教學評量比率 1-27 學生獎勵及違規比 1-11 教師參與專業發展評鑑比率 1-28 學生淨流失率 1-12 教師參與專業學習社群比率 1-29 學生重補修次數比 1-13 教師赴產業實習比率 1-30 高一日校新生註冊人數比率 1-14 教師離職率 1-31 每生使用教學資訊設備數量比 1-15 生師比 1-32 每生使用教室固定投影設備比 1-16 每生教育經費支出比 1-33 每生分配圖書冊數比 1-17 專科教室數量

46 均質化實施方案 柒、實施方式 四、績效指標 (一)部定指標(續) 目標對應 指標項目 2.適性學習 2-1 與大學合作課程數 2-14
學生淨流失率 2-2 與產業合作廠家數 2-15 學生重補修次數比 2-3 教師專業授課比率 2-16 學生參加服務學習平均次數 2-4 教師每週平均教學時數 2-17 學生參加服務學習平均時數 2-5 教師製作教學檔案比率 2-18 學生參加縣市級競賽獲獎次數比 2-6 教師參與研習平均時數 2-19 學生參加全國技藝(能)競賽獲獎次數比 2-7 教師參與研習平均次數 2-20 畢業生通過英文能力檢定比率 2-8 參與教師教學評量比率 2-21 畢業生取得專業證照檢定張數比 2-9 教師參與專業發展評鑑比率 2-22 畢業生升學(含國外)比率 2-10 教師參與專業學習社群比率 2-23 畢業生就業比率 2-11 教師赴產業實習比率 2-24 學生畢業比率 2-12 學生休學及輔導轉學比率 2-25 高一日校新生註冊人數比率 2-13 學生獎勵及違規比

47 均質化實施方案 柒、實施方式 四、績效指標 (一)部定指標(續) 目標對應 指標項目 3.夥伴優質 3-1 優質高中職學校 3-14
學生參加服務學習平均次數 3-2 社區人士與學生家長對學校的評價 3-15 學生參加服務學習平均時數 3-3 學生對學校辦學成效之認同度 3-16 學生休學及輔導轉學比率 3-4 教師每週平均教學時數 3-17 學生獎勵及違規比 3-5 教師製作教學檔案比率 3-18 學生淨流失率 3-6 教師參與研習平均時數 3-19 學生重補修次數比 3-7 教師參與研習平均次數 3-20 學生參加縣市級競賽獲獎次數比 3-8 參與教師教學評量比率 3-21 學生參加全國技藝(能)競賽獲獎次數比 3-9 教師參與專業發展評鑑比率 3-22 畢業生通過英文能力檢定比率 3-10 教師參與專業學習社群比率 3-23 畢業生取得專業證照檢定張數比 3-11 教師赴產業實習比率 3-24 畢業生升學(含國外)比率 3-12 與大學合作課程數 3-25 畢業生就業比 3-13 與產業合作廠家數 3-26 學生畢業比率

48 均質化實施方案 柒、實施方式 四、績效指標 (一)部定指標(續) 目標對應 指標項目 4.就近入學 4-1 學生對學校辦學成效之認同度
4-2 教師參與研習平均時數 4-3 教師參與研習平均次數 4-4 高一日校新生就近入學比率 4-5 高一日校新生註冊人數比率 4-6 高一日校新生免試入學比率 4-7 學生休學及輔導轉學比率 4-8 學生獎勵及違規比 4-9 學生淨流失率 4-10 學生重補修次數比

49 均質化實施方案 柒、實施方式 四、績效指標 (二)社區自訂指標 由受補助社區召集學校依計畫書內辦理項目, 自訂明確績效指標自評之。

50 均質化實施方案 捌、督導考核 一、由本部組成考評小組,適時辦理本方案受補助 社區召集學校之訪視工作,並對計畫執行進行績 效考核。(104學年度起,將由本部組成督導小組, 於期中辦理到校訪視或進行期中專案報告審查, 其督導對象由本署依計畫年度辦理狀況另訂督導 原則抽取之。) 二、輔導訪視、期末績效檢核及執行成果報告,應作為本部對受輔助社區或學校持續進行輔導、經費補助或中止補助之依據。若辦理學校之輔導訪視結果為績優者,經本部核定,隔年得免接受輔導訪視。

51 均質化實施方案 捌、督導考核 三、各校承辦本方案之績優人員,得由學校逕行敘 獎。
四、計畫執行之績優人員,得優先提請列入本部優 秀教育人員及公務人員選拔及獎勵。 五、受補助社區之辦理績優學校教師及校長,得優先提請列入本部「教學卓越獎」及「校長領導卓越獎」獎勵。

52 均質化實施方案 玖、預期效益 一、有效整合運用教育資源,促進社區均質夥伴卓越發展。 二、達成社區學校合作分工,滿足學生適性發展需求。
三、形塑社區學校特色發展,提升教師教學專業品質。 四、落實社區學校均優質化,實現十二年國教之理想。

53 教育資源概況說明 本專案工作小組協助教育部「高級中等學校資源分布調整方案」(以下簡稱本方案)之調查,於分析全國之教育資源情形後,提出各適性學習社區各校辦理教育資源均質化計畫之建議及可辦理之參考活動。

54 均質化實施方案 學校工作事項統整(如有未盡事宜,得依國教署指示辦理) 學校工作事項 備註 1 103學年度輔導訪視(需先填寫輔導訪視表)
學校工作事項 備註 1 103學年度輔導訪視(需先填寫輔導訪視表) 由國教署組成考評小組至各校訪視。 繳交方式:輔導訪視表書面8份含光碟1份寄至員農。 2 104學年度計畫申請 3 104學年度計畫初審 繳交方式:書面(需核章)10份寄至員農。 4 104學年度計畫複審 各校自行準備修正計畫書及修正對照表各11份。 5 104學年度計畫工作坊 6 各校寄送104學年度第1學期請款領據 繳交方式:領據寄給員農。 7 各召集學校寄送核定版計畫書 繳交方式需包含: 1.電子檔:均質化工作小組電子信箱。 2.書面(需核章):寄至員農。 8 辦理103學年度第2學期核結及結餘款繳回作業 依公文辦理。 9 103學年度期末檢核表、子計畫執行成效 、成果報告書繳交 繳交方式:書面及上傳至均質化網站。 10 104學年度計畫專業諮詢 由學校自行邀請專業諮詢委員至各校訪視,一學期至少一場。 繳交方式需包含: 2.書面(需簽名):師大均質化工作小組。 11 辦理104學年度第1學期核結及結餘款繳回作業

55 適性學習社區教育資源指標弱項說明 本專案工作小組針對102學年度全國教育資源分布資料加以檢視、統計及分析各校之教育資源情形後,提出以下各適性學習社區教育資源弱項指標。以下分別依本方案之資源均衡、適性發展、共創夥伴優質及就近入學四個辦理原則,分析各適性學習社區弱項。

56 分析方式 1、計算各校之部定量化指標值 2、依各校量化指標值進行排序 3、依各項指標特性(由小至大、或由大至小)取後20%學校加以標記

57 ․ ․ 學校招生情形 師資結構 促進資源均衡 落實適性發展 導引就近入學 1-30 1-3 1-4 1-15 2-25 4-5 社區化序號
學校招生情形  師資結構  促進資源均衡 1-30 1-3 1-4 1-15 落實適性發展 2-25 導引就近入學 4-5 社區化序號 社區代號 學習社區 招生區 設立別 學校代碼 校名 簡稱 高一日校新生註冊人數比率 普通教育招生率% 職業教育招生率% 綜合高中招生率% 專任合格教師比率(%) 平均每班專任教師數 00 00區 04私立 00高中 ․  02市立 00高工 註:「․」代表學校在該項指標落在全國排序後20%之項目。

58 學校招生情形指標 =高級中等學校實際註冊人數/高級中等學校核 定招生名額×100% (大→小) 102學年度普通教育招生率%
• 高一日校新生註冊人數比率 =高級中等學校實際註冊人數/高級中等學校核 定招生名額×100% (大→小) 102學年度普通教育招生率% =高級中等學校普通教育實際招生人數/高級中 等學校普通教育核定招生名額×100% (大→小) 職業教育招生率% =高級中等學校職業教育實際招生人數/高級中 等學校職業教育核定招生名額×100% (大→小) 綜合高中招生率% =綜合高中實際招生人數/綜合高中核定招生名額×100% (大→小)

59 「學校招生情形」指標對應三個「辦理項目」
學校招生情形  促進資源均衡 1-30 落實適性發展 2-25 導引就近入學 4-5 高一日校新生註冊人數比率% 普通教育招生率% 職業教育招生率% 綜合高中招生率%

60 ․ ․ 學校招生情形 促進資源均衡 落實適性發展 導引就近入學 代表該校職業教育招生率過低。 1-30 2-25 4-5 社區化序號
學校招生情形  促進資源均衡 1-30 落實適性發展 2-25 導引就近入學 4-5 社區化序號 社區代號 學習社區 招生區 設立別 學校代碼 校名 簡稱 高一日校新生註冊人數比率 普通教育招生率% 職業教育招生率% 綜合高中招生率% 00 00區 04私立 00高中 ․  02市立 00高工 代表該校職業教育招生率過低。 註:「․」代表學校在該項指標落在全國排序後20%之項目。

61 簡報完畢 敬請指教


Download ppt "高級中等學校適性學習社區教育資源均質化實施方案 教育資源分析及申辦計畫說明"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