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刘兴华 首都师范大学教科院心理系 陈一心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儿童心理研究中心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刘兴华 首都师范大学教科院心理系 陈一心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儿童心理研究中心"—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刘兴华 首都师范大学教科院心理系 陈一心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儿童心理研究中心
震后常见心身反应及应对 刘兴华 首都师范大学教科院心理系 陈一心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儿童心理研究中心

2 侵入性 脆弱 恢复 回避 威胁生命的 一切在控制中 不能预期 可预测的 无能感 公正和公平的 有意义的 不脆弱的 没有痛感 没有感觉
惊吓 不停地说 侵入性的画面,声音和气味 恶梦 失眠问题 反复出现的念头 注意力集中问题 惊跳反映 高度警觉 不信任 焦虑 激惹 愤怒 自责 脆弱 头痛 疲惫 肌肉紧张 情绪错乱 感觉被疏远 情感淡漠 抑郁 失记 威胁生命的 不能预期 无能感 一切在控制中 可预测的 公正和公平的 有意义的 不脆弱的 脆弱 恢复 没有痛感 没有感觉 适应行为 清晰的意识 躯体强壮 灵活的 求生反应 回避

3 常见的心理生理反应 在地震发生后,经历地震的人可能会经历家园丧失,亲人伤亡,或是自己受伤。在这种情况下,人在未来数周内可能产生以下的一些反应。

4 恐惧和担心 很担心地震会再发生 非常缺乏安全感(如恐惧上楼房) 害怕自己或亲人会受到伤害,害怕只剩下自己一个人 害怕自己崩溃或无法控制自己

5 悲伤 为亲人或其他人的死伤感到难过、悲痛 大多数人会出现大声嚎哭或不断抽泣的表现 少数人表现出麻木、冷漠,没有什么表情

6 愤怒 觉得上天怎么可以对我这么不公平,“宇宙不公!” 别人根本不清楚我的需要,不理解自己的痛苦

7 内疚感 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救出家人 宁愿死的人是自己而不是亲人 因为比别人幸运而感觉罪恶和内疚
感到自己做错了一些事情,“要是……那么……”没有做应该做的事情能够避免亲人的死亡

8 无助感 觉得人是如此的脆弱,如此的不堪一击 不知道将来该怎么办,感觉前途茫茫 觉得一切转眼成空

9 闯入性回忆 一直想到去世的亲人,心里觉得很空虚,无法想别的事 地震的画面在脑海中反复出现,一闭上眼睛就会看到最恐惧和最悲伤的画面

10 过度反应 对与地震有关的声音,图像和气味等感觉过敏,反应过度 没有安全感,易焦虑 失眠,做噩梦,易惊醒 特别想做事情,不让自己停下来
个别偶尔有地震再次发生的错觉

11 身体症状不适的表现 易疲倦 颤抖或抽筋 呼吸急促和困难 喉咙及胸部梗塞 子宫痉挛 高级认知功能暂时性的减退

12 身体症状不适的表现 肌肉疼痛(包括头、颈、背痛) 晕眩、头昏眼花 月经失调 心跳突然加快 反胃、拉肚子

13 中学生对灾难的心理反应 害怕、恐惧、悲伤、无助: 行为冒险;容易发脾气;违反纪律等攻击行为;沉溺行为;情绪低落;退行
害怕、恐惧、悲伤、无助: 行为冒险;容易发脾气;违反纪律等攻击行为;沉溺行为;情绪低落;退行 反复、不自主回忆痛苦场面:脑海或眼前反复不自主出现与灾难有关情景,噩梦 回避: 参与活动减少,变得退缩 身体警觉性增加: 注意力不集中, 疼痛等不适,对周围声音或晃动敏感,容易受惊;睡眠浅 学习能力、个性、与同学/老师关系受到影响

14 请注意! 所有这些在灾难后出现的反应都是正常的, 正常人群对于非正常事件的正常反应 大多数人在灾难过去数日或数月之内这些反应都会自行缓解

15 少部分人出现的现象与其他人相比更为严重,更为失常,对其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产生更为严重的影响
应激相关的异常表现 少部分人出现的现象与其他人相比更为严重,更为失常,对其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产生更为严重的影响

16 创伤事件所导致的精神障碍 急性应激障碍(ASD) 适应障碍(三个月)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发生于创伤事件之后4周之内,至少持续2天,最多不超过4周 适应障碍(三个月)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病期超过1月,延迟反应,症状开始于创伤性事件发生6个月后,乃至几十年之后

17 临床类型 —急性应激障碍 以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作为直接原因。在受刺激后立刻(1小时之内)发病。表现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有一定的盲目性;或者为精神运动性抑制,甚至木僵。如果应激源被消除,症状往往历时短暂,预后良好,缓解完全。

18 临床类型—急性应激性精神病 指一组急性应激障碍的亚型由强烈并持续一定时间的心理创伤性事件直接引起的精神病性障碍。以妄想、严重情感障碍为主,症状内容与应激源密切相关,较易被人理解。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经适当治疗,预后良好,恢复后精神正常,一般无人格缺陷。

19 适应障碍 因长期存在应激源困难处境,加上病人有一定的人格缺陷,产生以烦恼、抑郁等情感障碍为主,同时有适应不良的行为障碍或生理功能障碍,并使社会功能受损。病程往往较长,但一般不超过6个月。通常在应激性事件或生活改变发生后1个月内起病。随着事过境迁,刺激的消除或者经过调整形成了新的适应,精神障碍随之缓解。

20 创伤后应激障碍 A 创伤性事件 B 再体验:侵入性(闪回、噩梦) 扳机 C 回避:一切能引起创伤回忆的任何事物,包括情感。
D1 防御性的遗忘:研究表明—与创伤严重度正相关D2 警觉:易激惹、睡眠障碍、听力增强、注意力问题 E 时间界定:众说纷纭,1—6个月,延迟反应

21 引发恐惧悲伤等的扳机 象征或类似于创伤事件的某一方面内在或外部的线索 感知觉: 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内感觉,某种特定感受。
特殊纪念日,例如:周年 情绪状态 生理状态 情形,对地震情形的回忆 现实的创伤

22 闪回(flashback) 对此时此地的部分或完全的分离 对创伤事件的部分的和完全的再体验
(至少部分) 将创伤事件知觉为目前正在发生的事件而不是侵入性的记忆。 行为或感受好像创伤的事件正在发生。 在情绪上非常烦扰的状态 目前的定向问题 对事件能有一些或所有的知觉作用的特质 (图像,情绪,音调,想法, 感觉等)的侵入性的回忆。

23 相关数据 自然造成的创伤事件(火灾、洪水、地震)的受害者患上严重心理创伤的比率较低(Green, Grace, Lindy, Titchener, & Lindy, 1983) 人为造成的创伤事件的受害者患上创伤后应激的比率较高 美国911后,在纽约11.2%的成年人和10.5% 的4~12年级的学生(共7.4万)出现严重心理创伤(11.2%,Schlenger)

24 如何识别反应属正常还是异常? 表现 功能明显受损 转介专家 症状 反应 症状? 反应 正常 心理干预 药物治疗 家庭治疗 正常人没有
正常人有 转介专家 症状 反应 重(有时/经常) 症状? 严重程度轻 反应 >数周-数月 持续时间短 正常

25 严重心理创伤的影响因素 创伤的性质 个人特点 社会支持 暴露于创伤的持续时间 创伤的强度 年龄 心理健康程度(认知行为特点)
家庭、朋友、社区、单位、党政工团、国家等 附加压力

26 情绪的心理机制 为什么卷闸门响都能吓我一跳? 为什么总体上,我的恐惧相对减少了? 为什么有些人的恐惧和悲伤没有减退?

27 情绪的心理机制 条件反射 情绪完整加工 回避与麻木

28 经典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条件反射 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系 刺激泛化与消退 闪回

29 巴甫洛夫和他的实验室

30 情绪加工 情绪能自然消退 回避 战争 丧亲的悲伤 虽然能暂时缓解负性情绪,但导致情绪未能完整加工,是造成创伤后应激的重要因素之一
负性情绪与反应的条件反射联结加强

31 应对策略与资源 核心:面对现实,对情绪及身体反应顺其自然 正性的关系--社会支持 请注意,鼓励但不要逼迫别人面对现实
开展叙事,一段、一段地 对于心理异常的个体,转介专业人员 正性的关系--社会支持 功能 建立可及质量高的支持关系

32 创伤后有用的应付策略 聚焦于自己的控制感 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躯体锻炼 体验大自然 放松技术

33 谢谢! 问题?


Download ppt "刘兴华 首都师范大学教科院心理系 陈一心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儿童心理研究中心"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