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欢迎您进入“干训中心”网页 无锡市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是无锡市教育局直属事业单位,它同时兼有中共无锡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党校的职能。您需要更多的党课资料,只要直接点击无锡教育网首页“干训中心”即可进入“党课资料”栏。那里有许多党课课件等待着您来阅读。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欢迎您进入“干训中心”网页 无锡市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是无锡市教育局直属事业单位,它同时兼有中共无锡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党校的职能。您需要更多的党课资料,只要直接点击无锡教育网首页“干训中心”即可进入“党课资料”栏。那里有许多党课课件等待着您来阅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欢迎您进入“干训中心”网页 无锡市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是无锡市教育局直属事业单位,它同时兼有中共无锡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党校的职能。您需要更多的党课资料,只要直接点击无锡教育网首页“干训中心”即可进入“党课资料”栏。那里有许多党课课件等待着您来阅读。

2 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 教工委党校

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重大主题是讨论党的科学执政问题,并且通过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建设的决定》,这个《决定》将对中国的长治久安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健康、科学、合乎发展规律的经济建设可以形成巨大的社会财富,党的正确的指导思想、科学的执政理念、正确的经济理论及制度、政策的合理设计,同样可以形成巨大的社会财富。党的执政的思想基础是什么?我们的思想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正是中国共产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才得以使精神转化为物质,中华民族才有今天的巨龙腾飞。

4 1、为什么要重谈马克思主义问题

5 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之后,国际和国内都一度出现了怀疑甚至否定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潮。近些年来,我国社会有过两种思潮 ,而且直到现在也并没有销声匿迹:一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主张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要全盘西化,主张搞意识形态多元化,放弃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和指导作用。二是提出用新儒家思想解决中国现代化的出路问题。

6 对于第一种思潮,我们党坚决反对,因为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一百多年前,中国的一些先知先觉者曾经为此而尝试过,但此路走不通,中国人才选择了走社会主义道路。对于第二种思潮,我们同样不能接受,虽然儒家思想对社会生活有积极的调节作用,但它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主义的根本出路问题。

7 事实上,1840年以后至中国共产党诞生前的80年间,为了救亡图存,中国先进分子从西方引进了许多理论和学说,可是没有一种理论和学说能够救中国,它们在实践中一个一个地都失败了。一个简单的事实是,如果没有这一连串惨烈的失败,中国人不会去学习俄国的十月革命,当然更不会去想方设法翻译当时中国人并不熟悉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也没有必要弄清楚列宁是何许人物。

8 中国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并且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这已经成为历史事实。因为大凡历史事实都有其客观必然性,今天已经没有多少人愿意为此而去怀疑它。倒是马克思主义这样一个指导中国革命成功的理论,现在还能不能继续指导中国人实现现代化的强国梦。因为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事业中曾经犯过“左”的错误,人们往往习惯于从这些“左”的错误背景中去解读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

9 不少人都有一个认知缺陷:知觉主体往往会将第一印象作为以后认知的依据,又叫“先入为主”。其实墨守成规是有认识原因的。为什么有些年长的同志总感到现在我们搞的社会主义不是自己头脑里的“社会主义”。 同时,人的认识还有一种“厌恶和尚,恨及袈裟”的晕轮效应。当人们厌恶“左”的思潮时,很有可能将正确的思想理论也误判为错误的东西。为什么有些人在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上总有些别扭,尽管社会上出现的各种错误思潮不能都归因于认知问题,但相当多的人也存在晕论效应的原因。

10 2、马克思主义是否真的已经“过时”

11 当今世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世界格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那么,诞生于19世纪中叶的马克思主义是否真的已经“过时”,失去指导意义呢?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种理论一般是在两种情况下才会过时:一是它的基本原理所反映的对象现在已经不再存在;二是出现了一种新理论,它不仅能更深刻地解释原有理论所解释的问题,而且能解释原有理论所不能解释的问题,因此把原有理论降低为它的一种特例。那么马克思主义是否到了这样的地步呢?没有,它的基本原理直到现在为止,并没有遭遇到上述两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

12 20世纪以来的科学技术革命,产生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基因理论、信息论、系统论等重大成果,这些最新的科学成果、社会实践结果一方面使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也不断地证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正确性。没有一项科学成果和实践结果,能够证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错误的,相反,这些成果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预料之中的必然产生的结果。当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要丰富和发展,它们的内容和形式都要进一步深刻化、精确化;但它们的基本内核却至今也没有动摇过。

13 全世界没有任何一种理论比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有更广阔的理论覆盖面和更深刻的解释力。现代西方的哲学和社会历史理论层出不穷,流派纷呈,它们对局部的问题确有值得重视的见解,但是它们在总体上仍然低于马克思主义的水平,不能超越马克思主义。西方学者中的有识之士也承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代不可超越的哲学。世纪之交,在西方进行的千年思想家评选,马克思还荣登榜首。

14 3、马克思主义不是凭空做学问

15 马克思主义不是凭空做学问做出来的,而是为解决社会尖锐的矛盾而调查、分析和总结出来的。 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法国和德国等国家先后发生了产业革命。与落后的生产方式相比,蒸汽机的诞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规模发展起来,资本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产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同时也使社会结构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

16 产业革命所催生的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大批工厂和新兴城市拔地而起,通过生产而建立起来的社会的联系日益广泛、深入,生产过程的社会性高度发展,任何一个工厂制造出来的产品都需要整个社会劳动的参与,但是制造出来的产品却不属于整个社会,甚至不属于直接参与制造的人,而是为生产资料的占有者—资本家所拥有。

17 于是,形成了资本主义社会最基本的矛盾—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导致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进而爆发周期性的经济危机,造成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浪费。1825年发生了第一次经济危机,从此资本主义国家就受到不断的经济危机的冲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开始尖锐化,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也开始尖锐起来。1831、1834年里昂工人起义和1838年英国工人宪章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觉醒,在政治上不断成熟,工人运动走上了独立斗争的道路。

18 面对重重矛盾和问题,各种克服资本主义社会弊端的方案相继出台。资产阶级的思想家出于对资本主义统治利益的维护,极力主张掩盖社会矛盾和资本主义的弊端,主张以改良主义的方式缓和社会矛盾,消除资本主义的弊病,力图使资本主义制度永恒。但这种不触动资本主义统治根基的修修补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各种空想社会主义者站在劳动者特别是早期无产者的立场上,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根本的否定,主张建立一个公平而合理的理想社会。

19 然而空想社会主义者却把否定资本主义,改造社会制度的希望寄托于试验、示范和统治者的善心上,这只能是恩格斯所说的“陷入纯粹的幻想”。 上述历史条件呼唤着人们对历史作出新的分析 ,提出新的理论概括,得出科学的结论。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恩格斯实现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

20 他们在继承和发展人类历史全部优秀思想成果特别是批判地继承和改造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总结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质,在对所有方案进行批判的同时,结合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需要,创立了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个伟大发现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变革。

21 马克思主义是在马克思去世以后才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纵观历史,横看世界,不论有多少纷纭繁杂的学说理论,马克思主义无疑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严整、最有生命力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剩余价值学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使人类真正从蒙昧中睁开了眼睛,推动了人类意识实现了大觉醒,引导人类社会发生了大变革。世界发展生生不息,各种学说纷繁复杂,但马克思主义仍然显示着强大的生命力。

22 4、马克思主义在哲学方面有六大贡献

23 在马克思以前,以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哲学体系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在冲破了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的形而上学思维方法后,达到了发展的顶峰。黑格尔哲学恢复了辩证法的思维方式,第一次试图证明历史中有一种发展和内在联系,并把矛盾看作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然而,黑格尔的辩证法却无法摆脱唯心主义的束缚,看不到辩证法的本质,陷在唯心主义的泥潭里不能自拔,更无法推动辩证法的发展。

24 此间的另一位德国古典哲学家费尔巴哈,通过对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的批判,从根本上动摇了唯心主义的统治地位,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是,费尔巴哈哲学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同时,也抛弃了辩证法,而且对唯心主义的批评并不彻底,在历史观上也仍然坚持唯心主义,因此没能完成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的任务。正是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马克思和恩格斯经过深入的研究,彻底地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吸收了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又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和历史唯心主义,吸取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25 在批判改造的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唯物主义同辩证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开辟了崭新的境界。 马克思主义在哲学方面有六大贡献:

26 贡献之一:首先提出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科学标准。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指出,思维与存在,即精神与物质,是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对二者谁决定谁的回答,是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一标准蕴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物质和精神哪一个是世界的本源,哪一个是派生的,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第二,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是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物质是世界本源、意识是派生的,就是唯物主义;反之,则是唯心主义。

27 贡献之二:创造了唯物辩证法。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候,运用唯物主义原理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进行了科学的改造,从而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创造了唯物辩证法这个锐利的思想武器。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对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方面进行了明确的、无情的批判。马克思说:“辩证法在黑格尔手中神秘化了,……在他那里,辩证法是倒立着的。为了发现神秘外壳中的合理内核,必须把它倒过来。”“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程,即他称为观念而甚至把它转化为独立主体的思维过程,是现实事物的创造主,而现实事物只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我的看法则相反,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28 其次,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吸收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指出:“黑格尔常常在思辨的叙述中作出把握住事物本身的、真实的叙述。”“他是第一个想证明历史中有一种发展、有一种内在联系的人”。因此,恩格斯说,黑格尔的哲学体系里有无数的珍宝。 与此同时,恩格斯还以巨大的努力研究自然辩证法问题,以丰富的事实及科学知识,揭示了自然领域的辩证法,充分证明了辩证法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为建立和完善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

29 贡献之三:确立了哲学的实践观点。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前,许多哲学家、思想家都曾在不同意义上使用过实践概念,但对实践及实践的作用缺乏科学的认识。唯心主义哲学家把实践当作抽象的理性活动,如黑格尔把实践看作人的理性的有目的活动;旧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仅仅把实践理解成人类饮食起居的生命活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人类只有通过物质活动,首先是谋取生活资料的物质生产劳动活动,人类社会才能生存和发展。人类社会存在的基本形式就是生产实践,这是人类社会第一位的实践活动。此外,实践还包括人类的政治活动实践(在阶级社会中是阶级斗争实践),科学实验实践(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科学实验实践越来越重要),以及其他一系列的物质活动形式。

30 贡献之四: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在如何看待历史方面,唯心史观始终占据统治地位。人们在寻找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因时,要么认为是社会中活动着的人们、特别是少数杰出人物的意志和愿望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要么认为的某种超社会、超自然的神秘的精神力量或理念在推动着历史发展。尽管也有唯物主义者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但最终还是陷入了唯心史观的泥潭。连费尔巴哈这样“杰出的哲学家”也不例外。

31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 。恩格斯指出:“行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是行动实际产生的结果并不是预期的,或者这种结果起初似乎还和预期的目的相符合,而到了最后却完全不是预期的结果。这样,历史事件似乎总的说来同样是由偶然性支配着的。但是,在表面上是偶然性在起作用的地方,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蔽着的规律支配的,而问题只是在于发现这些规律。”

32 因此,意识、观念、精神等绝不是社会历史领域中的决定性因素,起决定作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在这种客观规律面前,精神的东西只具有从属的意义。恩格斯说:“在这里也完全像在自然领域里一样,应该通过发现现实的联系来清除这种臆造的人为的联系;这一任务,归根到底,就是要发现那些作为支配规律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起作用的一般运动规律。”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就是对这种“一般运动规律”的科学揭示和说明。所以,恩格斯说,马克思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发现,就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伟大。

33 今天我们重温马、恩的这些话,对于中国共产党按执政的规律指导好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34 贡献之五: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 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对物质生产领域进行了具体分析,从中区分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基本层次。按照马克思的说法,“生产力是人们应用能力的结果”,而且“生产力当然始终是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的生产力”,或者说“生产力属于劳动的具体有用形式。”

35 生产力的构成应该从这些要素中去把握:“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生产力如此,那么生产关系呢?马克思指出:“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而这种“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就是通常所谓的经济关系,如马克思所说,“这种社会生产的关系,我们就恰恰称之为经济关系。”

36 马克思和恩格斯又进一步揭示了它们二者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他们明确地指出:“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受生产力制约、同时也制约生产力”。而在这种相互制约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强调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马克思指出,生产关系是“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同“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并且,“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

37 另一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也说明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指出当生产关系适合于生产力的水平时,它是“生产力的发展形式”,而当生产关系不适合于生产力时,它便成为“生产力的桎梏”。

38 在揭示了物质生产领域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矛盾运动的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还进一步深入研究了物质生产领域即社会的经济领域与政治领域、文化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揭示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在广泛的意义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把整个物质生产领域看作人类社会的基础,而在这里,他们又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区分出发,进一步具体地将生产关系确认为社会的经济基础,而把政治领域和文化领域的主要结构归入上层建筑的范畴。

39 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另一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承认,政治的和思想的上层建筑同时也会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40 今天我们重新学习马、恩的这些观点,对于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如何关注人民利益的分配和调整,同样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所谓“先进的生产力的代表”不仅仅只是讲的生产力,实际上讲的是生产关系。

41 贡献之六:揭示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对社会历史的研究不能停留在对“一般社会”的泛泛议论上,而应区分不同的社会形态,这些社会形态在历史的意义上也就是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人类历史上所经历的社会形态做了考察,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们做了初步的划分:“部落所有制”、“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现代私有制”(资本主义私有制)、“无产阶级占有制”(共产主义)等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

42 在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进一步做了一个简要的概括:“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那么,代替这种“资产阶级的”亦即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又是什么呢?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这就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社会形态。他们所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就是要揭示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必然趋势。

43 在指出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之后,马克思和恩格斯也看到,社会历史发展毕竟要借助于人的活动来实现。对此他们也作了科学的研究,特别是研究了阶级社会中十分突出的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揭示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人类历史的最初阶段,即原始社会中,阶级并不存在。

44 奴隶制的产生是阶级社会的开端,恩格斯明确地指出:“社会分裂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统治阶级和被压迫阶级,是以前生产不大发展的必然结果。只要社会总劳动所提供的产品除了满足社会全体成员最起码的生活需要以外只有少量剩余,就是说,只要劳动还占去生活大多数成员的全部或几乎全部时间,这个社会就必然划分为阶级。在这被迫专门从事劳动的大多数人之旁,形成了一个脱离直接生产劳动的阶级,它掌管社会的共同事务:劳动管理、国家事务、司法、科学、艺术等等。因此,分工的规律就是阶级划分的基础。”

45 阶级社会中存在着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也就相应地存在这些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这种在阶级社会始终存在着的阶级斗争,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他们明确地宣布:“将近四十年来,我们都非常重视阶级斗争,认为它是历史的直接动力。”因为阶级斗争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所规定的,是这一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体现。

46 据此,马克思和恩格斯特别分析了资本主义阶段上的阶级斗争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关系,高度评价了无产阶级所进行的阶级斗争的特殊历史地位,指出:无产阶级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随着阶级的消灭和无阶级社会的到来,人类社会历史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47 5、马克思主义创立剩余价值学说,有八大理论成果

48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通过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和运动规律,取得了一些积极而有益的成果: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不自觉地触及了剩余价值问题;说明了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批判地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合理思想,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从经济上对资本主义社会作了科学分析,这是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的决定性环节。列宁曾指出:“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通过对经济制度的研究,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马克思继续了他们的事业。他严密地论证了并且彻底地发展了这个理论。”具体表现为八个方面的理论成果:

49 理论成果一:对商品生产进行了理论分析。 列宁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资产阶级社会(商品社会)里最简单、最普通、最基本、最常见、最平凡、碰到过亿万次的关系:商品交换。这一分析从这个最简单的现象中(从资产阶级社会的这‘细胞’中)揭示出现代社会一切矛盾(或一切矛盾的萌芽)。”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分析,商品生产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和存在的一般基础,商品生产是为交换而进行的生产,商品生产就是具有不同经济利益的主体从事的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50 商品生产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资本主义的历史起点。马克思说:“一定范围的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从而商业的一定发展程度,是资本形成和资本重要生产方式的前提、起点。”同时,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重要时期,也达到了高度发达的阶段。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是高度社会化的涵盖全社会的商品生产,它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在这里,不仅一切物质产品都商品化了,连劳动力也成为商品,甚至连人的道德、良心、名誉以及社会地位也都商品化了。这些非劳动产品(道德、良心、名誉等)的商品化,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生产的畸形表现。

51 理论成果二:发现了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英国的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配第、斯密、李嘉图等看到了劳动与商品价值之间的联系,先后提出过一些正确的观点。但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特别是不懂得劳动的二重性,因而不能将劳动决定价值的观点坚持到底,并且矛盾重重,处处碰壁。

52 马克思认为,商品是用来进行进行等价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就是物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属性。“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没有使用价值,就不能成为商品。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同一种商品也可以有不同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只是在使用或消费中得到实现。”因此,不能使用或消费的东西不成其为使用价值。这样的东西即使是劳动产品,也是废品。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不能自我实现,只有通过交换才能实现。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关系的性质无关。

53 商品在交换中形成交换价值。“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例如,一头羊与20尺布相交换,后者就是前者的交换价值。由于同一种商品要与多种商品交换,所以一种商品有多种交换价值。马克思从商品交换的现象中,科学地抽象出了商品的价值。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的性质和具体的生产过程都不相同,为什么它们能够按一定的比例相交换呢?马克思通过一层一层的分析告诉人们:那是因为在不同的商品体中存在一种共同的东西,即“在它们的生产上耗费了人类劳动力,积累了人类劳动。这些物,作为它们共有的这个实体的结晶,就是价值——商品价值。”

54 也就是说,商品的价值或价值实体是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和本质特征。价值是通过物与物的交换表现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55 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是抽象劳动,创造价值。要生产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使用价值,就要进行各种具体形态的生产活动,各种具体劳动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各种不同的具体劳动总和表现为错综交织的社会分工体系,它反映出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而且各种具体劳动与社会制度无关,它是生产使用价值或物质财富的要素之一。抽象劳动是撇开各种具体形态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其内容就是人类脑力和体力的一定支出,它们在质上是相同的,只有量上的区别,体现着水平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

56 理论成果之三:揭示了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 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反映了商品生产中存在的一个基本矛盾,即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第一,私人劳动要表现为社会劳动,必须通过商品交换。这就决定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的具体劳动,形成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是抽象劳动,形成价值,以便为商品交换提供一个等价基础。第二,如果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在质量上和价值水平上符合社会的需要,就能顺利地卖出去,从而逐渐发达起来;反之,商品生产者就会亏损以致破产。而私人劳动的自发性和局限性,往往使私人劳动不符合社会的需要,从而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

57 第三,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刺激了私人劳动者的积极性,形成了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它给生产力发展提供的空间是很有限的。随着商品生产发展到一定水平,小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加剧,就会出现两极分化。产生资本主义雇佣关系,从而逐渐为资本重要商品生产所代替。

58 理论成果之四:发明了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方法 马克思指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这样决定的价值,称为社会价值。与此下后对应,高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劳动时间,称为个别劳动时间,它们形成的“价值”称为个别价值。

59 马克思在分析单个商品(同种商品的样品)价值决定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分析了同种商品总和的市场价值总量的决定。一种商品的价值总量,不是由该部门随意投入的劳动总量决定的,而是由该部门为了满足社会对它的使用价值总量的需要而按比例投入的社会必要劳动总量决定的。超过了这个限度的劳动量就不能形成实际的商品价值,等于白费力气,是一种劳动浪费。这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规律在社会宏观上的表现。

60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随着劳动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的,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是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其中科学的发展及其运用水平居首要地位。

61 理论成果之五:揭示了创造商品价值的源泉 马克思通过劳动二重性的分析,科学地揭示了创造商品价值的源泉,这就是人类的抽象劳动。马克思明确地指出:“劳动是唯一的价值源泉”。这个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包括一切生产劳动。他指出:“生产劳动就是一切加入商品生产的劳动(这里所说的生产,包括商品从首要生产者到消费者所必须经过的一切行为),不管这个劳动是体力劳动还是非体力劳动(科学方面的劳动)。”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包括越来越扩展的“总体工人”的一切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62 马克思同时指出:“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像威廉
马克思同时指出:“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像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马克思在坚持活的抽象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的同时,并不否认多种非活劳动因素具有价值增值的潜在的可能性。例如,自然资源、资本、机器设备等。但不论非活劳动因素具有多大的价值增值潜力,创造商品价值的现实源泉只能归结于活劳动。马克思还指出,土地和资本等虽然不是价值创造的源泉,但对于它们的所有者来说,是收入的源泉,是收入分配的根据。

63 理论成果之六:揭示了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

64 马克思对价值规律没有专门的定义。根据对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解,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概括地说,就是商品包括价值和使用价值,商品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价值为基础。价值规律能够推动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调节社会劳动(资源)在不同部门的分配,在商品生产的一系列经济规律,如竞争规律、供求规律、货币流通规律等规律中,价值规律是基本经济规律,是起主导作用的规律。

65 价值价值规律回答的是商品的价值和价格的决定规律,从根本上决定着商品生产的社会作用,决定着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决定着商品生产发展的历史过程,在社会资源的分配中发挥着基础性的调节作用,并成为宏观调控政策的一个基本依据。

66 理论成果之七:揭开了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

67 马克思经过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分析,明确地指出,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条件是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商品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使用价值。一般商品在被所有或消费时,随着使用价值的逐步消失,它的价值也逐渐地消失或转移。劳动力商品则不同。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劳动能够创造出新的价值,而且可以创造出比它自身更大的价值。正如马克思指出:“具有决定意义的,是这个商品独特的使用价值,即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它自身的价值的源泉。”资本家所以购买劳动力,就是因为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有这样一个特殊属性。

68 马克思进一步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指出价值增殖是在资本主义生产领域中发生的,分析了相对剩余价值和绝对剩余价值及其关系,揭示了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揭露了资本主义剩余价值剥削的秘密。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工资在本质上是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它在表面上掩盖了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歪曲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真实关系。

69 马克思在说明了剩余价值是如何产生之后,进一步论证了平均利润率规律,说明资本主义社会各个剥削集团——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借贷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等,都要参与剩余价值的瓜分。因此,“资本主义生产—实质上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就是剩余劳动的吮(读shun)吸”。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70 理论成果之八:指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

71 资本的使命不仅在于生产剩余价值,而且要不断地生产出越来越多的剩余价值,因此,资本主义生产必然是一个连续的再生产过程和剩余价值不断转化为资本的积累过程。由此,马克思揭示了资本积累对无产阶级命运的影响和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马克思说:“把剩余价值当作资本使用,或者说,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叫做资本积累。”资本主义的再生产,一方面不断地生产出物质资料、各种产品,另一方面又使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得以保持、延续、扩展下去。不断积累资本,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客观要求,是资产阶级的强烈欲望。

72 积累的资本不仅是剥削的结果,而且是扩大剥削的手段,即用剥削来的剩余价值做本钱,进一步剥削更多的剩余价值。因而,从形式上看,资本家和工人都是自己商品的所有者(前者拥有资本,后者拥有劳动力),资本和劳动力之间的商品交换也是按等价原则进行的,然而从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实际结果看,就会发现:“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交换关系,仅仅成为属于流通过程的一种表面现象,······其内容则是,资本家用他总是不付等价物而占有别人的已经物化的劳动的一部分,来不断再换取更大量的别人的活劳动。”

73 因此,“现在,所有权对资本家来说,表现为占有别人无酬劳动和产品的权利,而对于工人来说,则表现为不能占有自己的产品。”所有权和劳动分离 和对立,使资本家拥有不劳而获的剥削权,工人只有劳动被剥削权。这就是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这就使资本主义积累形成两极,一极是资本家财富的积累,另一极是无产阶级贫困的积累。这就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74 6、马克思主义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

75 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是,资本主义从它产生开始,就表现出一系列新的社会弊病,因此在资本主义诞生初期就出现了一种否定资本主义,幻想建立一个理想社会的思潮,即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是原始形态的、不成熟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一种进步思潮。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在欧洲传播的三个世纪中,先后经历了不断进步的三大阶段,即16—17世纪以莫尔、康帕内拉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18世纪以摩莱里、马布利、巴贝夫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

76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展开了尖锐的抨击和批判,启发了工人阶级的觉悟,对未来社会进行了某些天才预见。 但是,直到发展到空想社会主义的第三阶段——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代表的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也只是揭露和抨击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而不能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更不能论证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77 他们把无产阶级视为值得极大同情的受苦受难的阶级,但却看不到无产阶级是推翻旧世界、建立新社会的伟大革命力量。他们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是不可能永恒的,但认识不到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更找不到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正如列宁指出的,“它既不会阐明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奴隶制的本质,又不会发现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也不会找到能够成为新社会的创造者的社会力量。”

78 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他们所创立的学说,科学地分析了人类社会的历史,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从而使社会主义从空想成为科学。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化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使无产阶级成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但同时也是整个社会的最贫困阶级,而资产阶级却通过不劳而获地、无偿地占有无产阶级的劳动,成为社会财富的拥有者。

79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这种天然的对立,使无产阶级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无产阶级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自身的觉悟和素质不断提高,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改变自己的地位、解放自己,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这就使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的信心更加坚定,斗争手段和斗争艺术更加完善、有力。无产阶级通过与天然的同盟者—农民阶级的联合,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进而实现社会主义,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80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揭示了未来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未来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生产资料归社会占有,实行社会所有制;商品和货币不再存在,生产有计划地进行,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或按需分配;一切阶级和阶级斗争都将消灭,国家也将消亡,人的发展将是全面而自由的。这样的社会就是“自由人联合体”,人类将因此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最终脱离动物界,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

81 7、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82 在人类历史上,怎样正确对待自己的学说,从来都很重要。马克思主义的耀眼光辉,使越来越多的人崇敬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由此也就产生了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是教条主义的。态度不同,结果也大不相同。

83 马克思是怎样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的呢?他在自己理论活动的初期就申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他十分厌恶对他的理论的“奴隶式的盲目崇拜”和“简单模仿”。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位创立者恩格斯,同样是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典范。他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84 在其后的社会活动中,马克思、恩格斯实践了自己的伟大思想,先后根据实践的检验,多次修改过《共产党宣言》等著作,在以批判和发展的态度对待前人的时候,也勇敢地以自我批判和发展的态度对待对自己的理论。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成为不断发展的科学的理论。

85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列宁主义是一个新的高峰。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党,以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态度,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列宁主义阶段。在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运用最彻底的唯物论和辩证法,运用以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的经济学理论,分析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趋势,得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即共产主义革命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同时发生。然而,到了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马克思恩格斯所未能预料的新变化,那就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为垄断资本主义。

86 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艰苦性、长期性和复杂性,也使西欧的许多工人政党丧失了革命的信心和决心,它们背叛了马克思主义,革命形势进入了低谷。就在这时,后发展起来的俄国也步入帝国主义国家的行列,帝国主义的所有罪恶和无产阶级无穷无尽的苦难,使俄国成为矛盾的交汇点,也成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中心。

87 面对无产阶级革命中心由西欧转移到俄国的新情况,列宁适应20世纪新的历史条件,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刻分析时代新变化与新特征的基础上,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围绕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建设问题,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俄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科学地回答了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解决了社会主义在俄国一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为现实。

88 列宁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有八个方面:1、创立了帝国主义理论,分析了帝国主义五个方面的基本经济特征;2、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革命胜利的理论;3、阐发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理论;4、提出了民族殖民地理论;5、建立了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理论;6、提出了过渡时期的理论;7、发展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8、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经验。

89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世纪初,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蓬勃兴起,民族解放运动此起彼伏。自1840年英国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起,中国的近代历史就是一部反帝反封建的历史。在这种情况下,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唤醒了处于迷茫中的中国人,给中国人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一场全新的革命斗争开始了。这就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的和现实的土壤。

90 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必然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情况。靠背诵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和照搬外国经验,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主要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和我们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曾使中国革命几乎陷入绝境。毛泽东思想是在同这种错误倾向作斗争并深刻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它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在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续得到发展。

91 毛泽东思想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简单运用,而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大发展,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宝库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其形成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有六个方面:1、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2、完善和发展了无产阶级政党理论;3、系统地阐述了人民军队和人民战争的理论;4、提出了统一战线的思想;5、创造性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6、建立了新型外交和国际关系理论。

92 在近代中国,曾经出现过“学生”学习“先生”,而“先生”总欺负“学生”的怪事情。为救亡图存,包括孙中山在内的无数有识之士向西方寻求各种“主义”,也作了许多尝试,都没有获得成功。只是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建立了中国共产党 之后,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宇宙观来重新观察中国的命运,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中国革命的面貌才焕然一新。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93 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在中国经过“文革”十年内乱而实施改革开放和苏联东欧政治局势发生变化、世界格局改变的情况下形成的一系列思想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总结。

94 邓小平理论包含六个方面的内涵:1、论述了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决了党和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正确定位问题;2、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廓清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的模糊认识和错误观点;3、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革的系统思想,明确了各项改革检验其得失的根本标准是什么;4、提出了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决了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5、提出了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为进一步实施政治体制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6、强调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的协调与和谐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导。

95 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这一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96 邓小平曾经讲过两句很生动的话,表明了他自己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也表明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态度。这两句话就是:老祖宗不能丢;要敢于讲老祖宗没有讲过的新话。

9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我们党在新时期面临新问题和新任务所作的经验概括和历史总结。
任何一种科学理论的形成都不是偶然的,是建立在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对当前形势的正确判断、对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的准确把握的基础之上的。

9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五大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新的实践,对邓小平理论作出了多方面的丰富和发展。比如,
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根本任务,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从各个方面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依据社会

99 主义的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作出新的理论概括,提出实现经济体制改革新的突破,必须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大胆采用能够
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比如,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方向,有力地推进了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

100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确立了现代企业制度这一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和方向,面向市场探索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多种途径。明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把加快科技进步、实现科技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 强大动力。明确 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和基本目标,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略。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重要

101 思想,拓展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途径。 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问题,确保我们党在严峻考验和挑战面前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是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发展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源泉,是对党的建设理论的重大发展。

102 “三个代表”的提法,在人民群众中耳熟能详,在党员和干部中把建党理论以简洁的语言经过广泛宣传,就象宣传“为人民服务”那样,容易深入人心,成为大家的先进理念。 “三个代表”的三个内容,虽然在过去的党的文件或领导人的讲话中都曾经有过,但把它们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整体提出,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却是第一次。

103 党应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这里不仅只是讲生产力,更是讲生产关系。因为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的和文化的需要,而且把“极大地”满足这种需要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一个突出目标。从现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言,实行改革开放,建设小康中国的根本目的,也是提高全体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的生活水平,但要实现这个目标,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不仅要大力发展生产力,而且要研究怎样发展生产力,怎样不断通过政策和利益的调整,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让人民群众从经济发展中获得利益和发展。

104 党应是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代表。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社会文化必然与生产力状况相适应,同时通过经济基础对生产力产生巨大反作用。先进的文化是推动人类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保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一切优秀文化传统,努力学习和吸收一切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从而不断地创造和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使社会全面进步,就能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就能更好地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

105 代表人们的利益,是一个综合性的落脚点。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力量。无论是生产力的发展还是文化的进步,其主体推动力都是人民群众。人们群众既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享有者。作 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都是以为人民谋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的。

10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已经在党的十六大上写入了党章,它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成为我们党执政的指导思想和先进理念,正越来越深入人心。尽管在我们的前进道路上还有许多艰难险阻,还有许多的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还有许多的经验教训需要我们继续进行总结, 但马克思主义所提供给我们的思想方法却永远光芒四射,其所揭示的社会发展方向将永远鼓舞我们胜利前进。

107 本文结束 如果您有好的建议,请告诉我们。我们的电子信箱是: ZS159-GW@WXJY.COM.CN
或信寄 无锡市学前街27号 无锡市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收。电话


Download ppt "欢迎您进入“干训中心”网页 无锡市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是无锡市教育局直属事业单位,它同时兼有中共无锡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党校的职能。您需要更多的党课资料,只要直接点击无锡教育网首页“干训中心”即可进入“党课资料”栏。那里有许多党课课件等待着您来阅读。"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