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國 葬 白先勇
2
題 解 《台北人》導讀 《台北人》主題 《台北人》人物 釋題、出處 文體、主旨 白先勇談〈國葬〉 袁良駿談〈國葬〉
3
〈國葬〉 釋題、出處 指對國家有特殊功勛者去世後,由政府以國家名義舉行的葬禮。
〈國葬〉一文選自《台北人》,是該書中最後一篇也是較短的一篇,全文約六千字,閱讀本文彷彿翻閱一部民國史(北伐、抗日、剿匪)
4
文體、主旨 是一篇短篇小說,故事描寫力衰體弱的秦義方(老副官),在寒冬的清晨,參加長官李浩然將軍喪禮的見聞與感觸。
小說中的李浩然(將軍)歷經北伐、抗日、剿匪等戰役,為國家立下汗馬功勞。退守臺灣後未獲重用,壯志未酬遽然逝世。秦義方身為副官,追隨將軍出生入死,一生引以為榮。從弔喪的過程中,展現出部屬對長官的忠誠與情義。
5
筆法 首先營造喪禮氣氛,再藉秦義方回溯往事鋪陳全文。
側寫李將軍功業彪炳,以抒發哀悼之情,並藉小說人物(今昔對比)的際遇,以(時空交錯)的筆法,表達(人生無常、世事多變)及(傳統文化瓦解)的慨嘆,讀之令人低迴深思。
6
白先勇談〈國葬〉 我寫這篇時,自己也很感動,因為這是最後一次了,裡面有象徵性的,好像整個傳統文化都瓦解了。
我並不是要讚美傳統社會的階級制度,但以前就是這樣子,或許舊社會,在新社會的眼光看是罪惡重重。但是舊社會的人還是人,若說寫過去就不好,那麼,怎樣寫現代,現代也一樣會過去。
7
袁良駿談〈國葬〉 作為國民軍名將之後的白先勇,他同樣經歷了一個由盛而衰的巨變。白先勇出身名門而生於憂患,隨著中國大陸的風雲變色,他垂髫之年便隨父母輾轉流離。他為父輩的兵敗而哀嘆,他為這場失敗唱出了一曲曲淒涼的輓歌。〈思舊賦〉、〈梁父吟〉、〈國葬〉,一律籠罩在濃郁的悲劇氣氛之中。李將軍、王孟養、李浩然、章健、葉輝、劉行奇……白先勇刻劃了一個個叱吒風雲的名將,但寫的不是他們勇冠三軍的當年,卻是他們的「英雄末路」。
8
袁良駿談〈國葬〉 白先勇對這些「英雄末路」的敬佩是溢於言表的。但對殘忍的現實,他所充當的只是歷史的見證人和悲劇的輓歌手。 正是在上述沒落貴族的輓歌中,白先勇表現了卓越的藝術才能,表現了紅樓夢的明顯影響。紅樓夢有著濃鬱的悲劇氣質,有一種力透紙背的歷史滄桑感。而在白先勇的那些沒落貴族的輓歌中,恰恰也充滿著這兩種質素。
9
《台北人》導讀 《台北人》是一本深具複雜性的作品。由十四個短篇小說構成,寫作技巧各篇不同,長短也相異,每篇都能獨立存在,而稱得上是一流的短篇小說;但聚合一起,串聯成一體,則效果遽然增加:不但幅面變廣,使我們看到社會之「眾生相」,更重要的,由於主題命意一再重複,與互相陪襯輔佐,使我們能更進一步深入了解作品之涵義,並使我們得以一窺隱藏在作品內的作者之人生觀與宇宙觀。
10
《臺北人》主角之串連鎖鏈 1、他們都出身中國大陸,隨著國民政府撤退來臺灣這一小島的。離開大陸時,他們或是年輕人,或是壯年人,而十五、二十年後在臺灣,他們若非中年人,便是老年人。 2、他們都有過一段難忘的「過去」,而這「過去」之重負,直接影響到他們目前的現實生活。
11
《台北人》主題 1.今昔之比 白先勇在書前引錄的劉禹錫〈烏衣巷〉,就點出了臺北人這一主題,傳達出作者不勝今昔之愴然感。臺北人中之「過去」,代表青春、純潔、敏銳、秩序、傳統、精神、愛情、靈魂、成功、榮耀、希望、美、理想與生命。而「現在」,代表年衰、腐朽、麻木、混亂、西化、物質、色慾、肉體、失敗、委瑣、絕望、醜、現實與死亡。
12
2.靈肉之爭 靈肉之爭,其實也就是今昔之爭,因為在臺北人世界中,「靈」與「昔」互相印證,「肉」與「今」互相認同。靈是愛情,理想,精神。肉是性慾,現實,肉體。而在白先勇的小說世界中,靈與肉之間的張力與扯力,極端強烈,兩方彼此撕鬥,全然沒有妥協的餘地。 白先勇的小說世界中,「靈」與「肉」之不可能妥協,或「昔」與「今」之不可能妥協,歸根究底,起源於一個自古以來人人皆知之事實:時間永不停駐。時間,不為任何一人,暫止流動,青春,不為任何一人,久留一刻。
13
3.生死之謎 白先勇把永遠的尹雪豔列為《臺北人》第一篇,固然也可解為社會眾生相之嘲諷,但「象徵」之用意,遠超過「寫實」。 全書透露出「生即是死,死即是生」近似道家哲學之思想。憑著常人的理性與邏輯,「過去」應該代表死亡,「現在」應該代表生命。但在白先勇視界中,「昔」象徵生命,「今」象徵死亡。這一特殊看法之根結,在於白先勇將「精神」,或「靈」,與生命認同,而將「肉體」與死亡印證。
14
《台北人》人物(共3類) 1.完全或幾乎完全活在「過去」的人
臺北人之主要角色,多半屬於這一型,明顯的如尹雪豔、賴鳴升、順恩嫂、樸公、盧先生、華夫人、「教主」、錢夫人、秦義方等人。白先勇冷靜刻劃這些不能或不肯面對現實的人之與現世脫節,並明示或暗示他們必將敗亡。但他對這類型的人,卻給予最多的同情與悲憫。
15
2.保持「過去」之記憶卻接受「現在」的人 如劉營長夫婦(歲除)、金大班,一把青之「師娘」,花橋榮記之老闆娘,冬夜的余嶔磊與吳國柱等。他們各有一段難忘的過去,但被現實所逼,而放棄大部分過去、大部分理想。剩下的只是偶然的回憶。如此,負擔減輕才有餘力挑起「現實」的擔子,雖然有時絆腳,至少還能慢步在現實世界中前行。白先勇對於這類型的人,也是深具同情心的。他傳達著內心無限的感慨:要在現今世界活下去,我們最大的奢侈,大概也只是對「過去」的偶然回顧吧!
16
3.沒有「過去」或完全斬斷「過去」的人 臺北人中的這型人物,又可分二類,其一是年輕的一輩,也就是出生在臺灣,或幼年時就來到臺灣,而沒有真正接觸過或認識過中國大陸的外省青年男女。他們是沒有「根」、沒有「過去」的中國人。 例如冬夜中的俊彥,歲除中的驪珠和俞欣即屬於此類,他們因為沒能親眼看到國家之興衰,未曾親身體驗連帶之個人悲歡,對於前一輩人的感觸與行為,他們或漠然,或不解,或缺乏同情,永遠隔一段不可越踰的距離。
17
作 者 生平著作 生平傳略 家庭背景 文學成就 永遠的台北人 白先勇
18
生平傳略 1.桂林時期—戰亂與童年 不過,抗戰時的戰亂,亦讓他感受到世事變幻無常。對他來說,戰亂不單毀掉了整個桂林,亦令他的童年消失。
民國二十六年生於廣西省南寧市,不足周歲便遷居桂林。幼時的白先勇不愛唸書,初上幼稚園時,正值抗日戰爭,每逢風洞山掛上代表警號的紅燈籠,他就知道不用上課,十分高興。 不過,抗戰時的戰亂,亦讓他感受到世事變幻無常。對他來說,戰亂不單毀掉了整個桂林,亦令他的童年消失。
19
2.上海時期—默默的「旁觀者」 民國三十五年,白先勇移居上海,當時他已染上肺病,需要隔離。因怕傳染給其他小孩,他不能參與他們的活動,只能默默成為一名「旁觀者」。 這孤立的生活對他一生影響很大,令他老是有一種孤寂之感,並變得特別容易感受到別人的痛楚。民國三十七年,白先勇復學,就讀南洋模範小學。
20
3.香港時期—殖民地學英文 由於上海局勢緊張,白先勇由南京、武漢、廣州,輾轉來到香港,並於民國三十九年正式入學,就讀喇沙書院,直至民國四十一年前往臺北為止。 這段學校生活對他影響很大,不但令他接受英文教育,打下英文的根基,更令他首次接觸到西方宗教—天主教,從而了解西方的文學及文化。
21
4.台北時期 (1)建國中學:民國四十一年,白先勇與手足(10個)遷居臺北與父母團聚,入讀建中。從此他被引入中國文學古典的世界,並認識文學生涯的啟蒙老師李雅韻。她教他古典詩詞、寫散文,亦鼓勵他投稿。白先勇自此興起當作家的念頭。 (2)臺灣大學:畢業後考入成大水利系。因興趣不合,一年後轉入臺大外文系,其間與外文系同學組成「南北社」,並於民國四十九年與歐陽子、王文興、陳若曦創辦雜誌《現代文學》。
22
(3)驀然回首:民國五十一年冬是他人生的分水嶺。白先勇當時二十五歲,正值脫離少年的時期,卻碰到母親的逝世,令他感覺到人生的無常、短暫,真正體會到人生的大限。按照回教的禮儀,白先勇走墳四十天,第四十一天他便出國留學。
23
5.美國時期—異鄉的生活 民國八十三年九月退休後仍然定居小城聖芭芭拉,寄情於種花和寫作,近年埋首寫作關於父親白崇禧的傳記。
白先勇前往美國後,在愛荷華作家工作室攻讀碩士課程,畢業後於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任教中國語言文學,一教二十九年,成為他的第一份,亦是最後一份工作。白先勇十分喜歡教書,喜歡跟學生在一起,覺得不知老之將至。 民國八十三年九月退休後仍然定居小城聖芭芭拉,寄情於種花和寫作,近年埋首寫作關於父親白崇禧的傳記。
24
家庭背景 1.父親—白崇禧 祖籍現今南京市水西門,回族,元朝進士伯篤魯丁為白氏家籍始祖。明太祖禁用外國人名字,改姓「伯」的諧音「白」。
白先勇的祖父經商為業,頗有才幹。但因長年勞累而患腦溢血過世,遭帳房侵吞資金,家道從此中落。
25
白崇禧 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一級上將,有「小諸葛」之稱。屬國民黨「桂系」,地位僅次於李宗仁。
自幼刻苦勤學,毅然習戎。胸懷救國救民大志,民國十三年加入中國國民黨。孫中山先生對其嘉勉再三,命為廣西討賊軍參謀長。 一代名將白崇禧
26
國共和談失敗,李宗仁赴美,白崇禧至台,未能擔任要職,抑鬱而終。
白崇禧統一廣西,聲譽如日中天。抗戰勝利後,被任為「首任國防部長」 李宗仁獲選中華民國副總統,桂系的實力得到局部肯定 國共內戰局勢逆轉 蔣介石下野,李宗仁繼任總統。 白任內政部長時期到北京視察 國共和談失敗,李宗仁赴美,白崇禧至台,未能擔任要職,抑鬱而終。
27
2.母親—馬佩璋 馬是熱血沸騰、義膽沖天的女子。白崇禧與孫傳芳激戰,誤傳陣亡。她連夜衝封鎖線、爬壕溝,穿過槍林彈雨,奔赴前線。當白崇禧看到愛妻時,驚訝得說不出話來,從此對她格外敬重。 抗戰期間,她率領白、馬兩家八十餘口逃出桂林。當時白先勇的祖母高齡九十,小弟才一個多月,這種特殊的逃難隊伍要跋山涉水,克服千難萬險安然抵達重慶,實在是艱鉅之至。
28
文學成就 1.小說的奇才 夏志清稱許他為短篇小說家中少見的奇才。《臺北人》獲香港教育署指定為中學生自行閱讀書目之一;被中國時報列為「影響三十」書選之一、聯合報評為「臺灣文學經典名著」之首;亞洲週刊評為「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排行榜」第七名、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評為「百年百種優秀中國文學圖書」之一。白先勇小說被翻譯成多國語言,被改編成舞臺劇,拍成電影,廣受歡迎與肯定。
29
2.多元的文學臉 白先勇曾獲第七屆國家文藝獎,是文學奇才。江寶釵教授說:白先勇,不只是一張小說家的臉,他有好幾個臉。他有散文家的「臉」(想想那篇樹猶如此)他也有一張好讀者的「臉」,一張富有創意的評論者的,一張文化評論人的「臉」,以及尚未形成的小說理論家的「臉」。
30
3.不老的文學創作 社會不斷遷變,白先勇作品在不同時期被賦予不同意義,受不同族群珍愛,為不同學派所熱中解讀。他的作品不斷改編成電影、電視、舞臺劇,知名度與影響力深入普羅大眾,可以想見,即將面世的紐約客和白崇禧將軍傳,將又會帶來另一波白先勇熱。白先勇,既具古典的光澤,又有新時代的精彩,如舊又如新,白先勇總也不老。
31
獨特的情感取向 最深厚的情感 最沉重的回憶 配上最平淡的語調 仍是驚心動魄、震撼人心 、賺人熱淚 不是今非昔比的體味 不是國破家亡的徬徨
、賺人熱淚 不是今非昔比的體味 不是國破家亡的徬徨 三十八年的相互扶持 樹猶如此-白先勇最真實的個人經歷 白先勇與中學時摯友王國祥
32
文風技法 豐富的學養 現代主義 文風技法 自幼熟讀中國古典小說和五四新文學作品,並深受現代主義浸染
一種二十世紀藝術潮流。起因於工業革命後物質主義與第二次世界大戰衝擊,人類產生精神之空洞與虛無。文學作品強調個人孤立性、經驗破碎性,創新語言但不避方言土語,強調意識流及象徵作用。 文風技法 有人形容白先勇「背負五千年回憶的重擔」,作品具歷史感,筆下人物的悲歡離合總與家國歷史有一定關係。他擅以悲憫的情懷描寫新舊交替時代人物故事,極富歷史興衰與人世滄桑之感。既吸收西方現代小說技巧又融合中國傳統表現手法。 文風技法
33
多元作品 短篇小說 長篇小說 《孽子》 散文 《驀然回首》《第六隻手指》《樹猶如此》 劇本《遊園驚夢》《姹紫嫣紅牡丹亭》
《寂寞的十七歲》《紐約客》《台北人》 長篇小說 《孽子》 散文 《驀然回首》《第六隻手指》《樹猶如此》 劇本《遊園驚夢》《姹紫嫣紅牡丹亭》
34
深度鑑賞 1.〈國葬〉的象徵性 2.對命運的感悟和思索與 歷史流變的滄桑
35
1.〈國葬〉的象徵性 〈國葬〉是《臺北人》的最後一篇,也是較短的一篇,全文大約六千字。這個短篇小說,固然也具有獨立性,自成一個優秀完整的作品,它在《臺北人》整體結構中所占的地位和意義,卻更值得我們注意。如果〈永遠的尹雪豔〉是臺北人的序言,〈國葬〉便顯而無疑的,是這本小說的結語。 或許,我們甚至可以說,〈國葬〉一篇,是《臺北人》墓碑上雕刻的誌文。
36
這之間,作者又時而夾入靈堂裡動靜的客觀描述(在秦義方觀察所及範圍內),主要卻是為了繼續刺激引發秦義方的回憶。
故事是寫一個力衰體弱的老者秦義方,在一個寒冷的十二月清晨,到臺北殯儀館他舊日長官李浩然陸軍一級上將的靈堂內之所見所感。 小說始終客觀敘述,作者首先把故事的人、地、時,予以客觀描寫,固定下來。可是在秦義方向李將軍的遺像跪拜過後,作者隨著秦義方的內心感觸,很自然地鑽入他的內部意識,於是開始藉由這個老副官的主觀觀點,回敘往事,抒發感慨之情,揭露李將軍的為人。 這之間,作者又時而夾入靈堂裡動靜的客觀描述(在秦義方觀察所及範圍內),主要卻是為了繼續刺激引發秦義方的回憶。
37
小說近尾,啟靈時分,又有一段文字,客觀敘述秦義方如何好不容易地獲准搭上一輛侍衛卡車去送靈。小說即以他在卡車上興起的一個光榮往事回憶為終結。
秦義方這個角色,有優點也有缺點。作者對他,雖然明顯的滿懷溫暖的同情,卻保持客觀寫實,不隱飾他的缺點,沒把他理想化。他詛咒年輕的侍從,就是一例。他怨恨這些年輕侍從,一方面因為他覺得他們沒好好的照顧李將軍,另方面必也因為他們奪走了他的身分地位。
38
他也是個頗有虛榮心的人,人家稱他「李浩然將軍的副官」,他就覺得「光彩得不得了」,後來長官叫他退休養病,他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覺得不「體面」。我們甚至還可說,他頗有點「勢利眼」:不論是抗日勝利那年在南京 中山陵,或今日在臺北 李將軍的靈堂,他都十分注意那許多的「進階將領」、「將級軍官」。對於那些享有高貴地位的將軍—尤其是上一代的—他滿懷敬慕和近乎童稚的好奇。 對於他衷心敬愛的,服侍了一輩子的長官,秦義方也不是沒有怨言。他內心咕噥,李將軍嫌他老,嫌他病,把他「攆出門去」。雖然,事實是,他真的老,真的病,需要休養。
39
在緊接的秦義方內心之往事回憶中,我們得知劉行奇跟隨李浩然將軍三十年,從家鄉開始出征,北伐抗日,勇不可當,盡打勝仗,深得李將軍的寵愛。
然而,就是在他咕嚕埋怨的時候,我們從他的抱怨口氣,感覺出來的,還是他對主人死心塌地的「忠」和「愛」。 秦義方正回想到此,卻見一位滿面悲容的老和尚—這是作者文字轉接高明自然之一例—站在靈臺前端,合掌三拜,翻身便走出去。秦義方見和尚後頸上一塊巴掌大的紅疤,記起北伐打孫傳芳 龍潭那一仗,劉行奇後頸受過砲傷,這才認出是他,趕忙追上去和他打招呼。 在緊接的秦義方內心之往事回憶中,我們得知劉行奇跟隨李浩然將軍三十年,從家鄉開始出征,北伐抗日,勇不可當,盡打勝仗,深得李將軍的寵愛。
40
可是在大陸最後撤退的時候,劉行奇和他的兵團被困在廣東,沒能和李將軍等會合一同撤離,全軍覆沒,被俘虜了一年,吃盡苦頭,才隻身從廣東逃到臺灣。來臺灣後,他即被革除軍籍,曾到李公館參拜長官,慚愧慟哭。
老和尚認出秦義方,「臉上又漸漸轉為悲戚起來」,說道:「秦義方—唉,你們長官—」便哽咽落淚,不能卒言。過後他又說了一次:「你們長官,他對我—咳—」,還是說不下去,搖一搖頭,嘆息一聲,便頭也不回地離去。雖然他連一個完整句子都沒說出口,他和秦義方兩人,由於對李將軍的共同思慕和悲悼,在痛苦無言的片刻卻達企了心靈的匯通。
41
2.對命運的感悟和思索與歷史流變的滄桑 〈國葬中〉,白先勇則是以一種生命的終結儀式—葬禮來表現對一段歷史的深情哀悼。小說中出現的主角雖然是秦義方—一個老副官,可小說的真正靈魂,卻是已故的李浩然將軍,在李將軍的身上,凝聚著一段過去了的歷史和秦副官的所有人生意義。正是在對李將軍的葬儀中,生死的交疊折射出人世的興衰和滄桑,歷史也在這裡完成了一個終結並將進行新的開始。
42
語文天地 台灣四Ο~六Ο年代小說的發展 小說創作理念
43
臺灣四Ο~六Ο年代小說發展 主題 內容說明 反共 小說 政府遷臺後,反共抗俄成為國策,「反共文學」於焉興起。重要作品如:
1.張愛玲的《秧歌》和《赤地之戀》敘述中共統治下,親情、愛情等人性的美好如何在現實中接受嚴酷考驗 2.臺灣留學生陳若曦到國外後,「回歸」中國,經歷文革。幻滅之餘,發表短篇小說集《尹縣長》,冷靜樸實的敘事風格,為反共作了強而有力的見證
44
主題 內容說明 懷舊 小說 1.林海音《城南舊事》以五篇相關的短篇故事,講北平童年往事,溫馨感人,女性出走的結局具時代意義 2.司馬中原《荒原》以抗日剿匪戰爭,寫人性正邪之不兩立,陽剛激昂,替淮河平原重塑一頁頁鄉野傳奇
45
主題 內容說明 現代文學 1.緣起:民國四十五年,夏濟安、吳魯芹等位學者創辦了《文學雜誌》。四十九年臺大 外文系學生白先勇等成立「現代文學社」並有雙月刊發行,明白地表示對反共懷舊小說的不滿 2.文學主張:認為文藝要「足以表現我們作為現代人的藝術情感」,於是臺灣「現代主義文學」興起
46
主題 內容說明 現代文學 代表人物 1.特色: 白先勇比過去作家更能將西洋技巧融入作品中,對傳統小說的優點也不排斥,頻頻借用紅樓夢寫實技法,也運用現代心理學挖掘人物內心深處。 2.《臺北人》簡介: (1)創作背景: 由於出身官宦人家,歷經時代動盪,感觸頗深,出國留學又刺激他對中西文化的全盤思考,遂使他寫出一系列大陸遷臺族群的《臺北人》(民國六十年出版)。
47
主題 內容說明 現代文學 (2)內容簡介: 上至高官名媛,下至市井小民、風塵女子,作者稟持悲憫,將他們的昨榮今衰和時空變遷穿插交代,使我們看到那一代人的掙扎矛盾,也讓我們了解到傳統文化的精彩與衰微的原因。 (3)名作舉例: 〈遊園驚夢〉結合崑曲曲文、紅樓夢寫實技巧和西方意識流,是感懷中國傳統文化最華麗的一闋輓歌。
48
小說創作理念 1.如何構思小說中的角色 白先勇說,在他的小說裡面,最重要的一個元素就是人物—小說的角色。下筆之前,他會首先構思了人物,接著為這個人物編一個故事,最後才決定用什麼方法將故事表達出來。 在〈玉卿嫂〉一文中,女主角玉卿嫂是一位個性強烈、愛恨分明的女性。白先勇說,有一次姊姊跟他談起家中舊事,講起她從前的一個褓姆,人長得很俏,喜歡帶白耳環,後來出去跟她一個乾弟弟同居—那便是玉卿嫂,但文中的故事是白先勇編的。因此小說中的人物可說虛虛實實、有真有假。
49
2.如何選擇小說的表達形式 白先勇說,一篇小說即使故事再好、人物再鮮活,如果表達得不好,那篇小說也就失敗了。他從自己的創作和閱讀經驗總結出一個看法:成功的小說一定是作者選對了表達方式。 他說自己寫〈玉卿嫂〉時年僅二十一歲,剛唸大學,並非很自覺的選擇表達手法,但在摸索中選中了用小孩子的視角去說這個故事:由於小孩子不了解成人世界的愛情悲觀,只是看見什麼就說什麼,沒下價值判斷,反而造成一種距離感,讓讀者對玉卿嫂有較客觀的看法。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