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超声医学 第六章 脾脏疾病的诊断.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超声医学 第六章 脾脏疾病的诊断."—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超声医学 第六章 脾脏疾病的诊断

2 超声医学 脾脏 第一节 解剖概要 脾脏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和储血器官。位于左上腹部,脾外侧面紧贴膈肌的光滑凹面,有腹膜包裹,内侧面为脏面,前部较大,与胃底及胃体贴近,后部与肾及肾上腺相接触,下部靠近结肠脾曲,中部有脾门,是纵形凹陷,有血管和神经出入,组成脾蒂。胰尾常抵达脾门或其附近。脾的内上端相距脊柱及腹主动脉常只有1.0 cm。

3 第一节 解剖概要 脾脏 脾脏呈长椭圆形,略似蚕豆,前缘有2~3个切迹,处于第9~11肋腋前线至腋后线之间。
超声医学 脾脏 第一节 解剖概要 脾脏呈长椭圆形,略似蚕豆,前缘有2~3个切迹,处于第9~11肋腋前线至腋后线之间。 正常脾脏长10-12cm,宽6~8cm,厚3~4cm,重 g,在肋缘下摸不到。

4 第二节 仪器和探测方法 脾脏 一、仪器 常用探头工作频率为3-3.5MHz。 二、探测方法 (一)准备: 不宜饱食及饮多量的水。
超声医学 脾脏 第二节 仪器和探测方法 一、仪器 常用探头工作频率为3-3.5MHz。 二、探测方法 (一)准备: 不宜饱食及饮多量的水。 (二)体位: 1、右侧卧位; 2、仰卧位; 3、俯卧位 (三)探测途径及方法:

5 超声医学 脾脏 第二节 仪器和探测方法 (二)体位:

6 第三节 正常脾脏声像图和正常值 脾脏 一、正常脾脏声像图: 1.外形及轮廓:
超声医学 脾脏 第三节 正常脾脏声像图和正常值 一、正常脾脏声像图: 1.外形及轮廓: 正常脾脏的肋间斜切面略呈 半月形,上部较下部靠近中线,彩色多普勒能显示脾动、静脉的血流及其流速。 2 . 脾实质回声: 正常脾实质呈低回声区,分布均匀,强度一般稍低于正常肝组织,脾内小血管常不易显示(图31-3-1)。

7 超声医学 脾脏 第三节 正常脾脏声像图

8 第三节 正常脾脏声像图和正常值 二、正常脾脏的测量: 1.脾脏长度:通过脾脏肋间斜切面上测量。
超声医学 第三节 正常脾脏声像图和正常值 二、正常脾脏的测量: 1.脾脏长度:通过脾脏肋间斜切面上测量。 由脾下极最低点到上极最高点间的距离,正常值范围为8—12cm。 2 . 脾脏厚度:通过脾脏肋间斜切面上测量。 显示脾门及脾静脉,测量脾门至脾对侧缘的径线,正常值范围为3~4cm。 3.脾脏宽度 :为垂直于长轴切面上的最大 横径,正常值范围为5—7cm。 4 . 脾脏体积 :

9 超声医学 脾脏 第四节 脾脏先天性异常的诊断 一、先天性脾缺如 二、副脾 三、先天性内脏反位 四、脾脏异位 五、多出症

10

11 第五节 脾脏肿大的诊断 一、超声显像对脾肿大的确定
l 正常脾脏在肋缘下不能探及,当在助缘下显示脾脏声像图时,除脾下垂外,应提示为脾肿大;脾脏前缘超出腋前线,亦应提示脾肿大。 2 脾脏的厚度超过4cm,或脾脏长度超过12cm,应考虑有脾肿大可能。 3.仰卧位探测时,脾脏前缘贴近前腹壁,脾上极接近或越过脊柱左侧缘,可诊断为脾肿大。 4.脾肿大的声像图特点为:①左肋缘下探及肿大的脾脏实质性图像,随呼吸而上下移动;②有明确的边缘,其内侧可显示一个或两个脾切迹;③可操及有血管出人的脾门;④在前腹壁检查较易显示脾脏声像图。

12 二、脾肿大程度的确定 结合临床对脾肿大程度的分类,超声检查时所见如下:
l 、脾脏轻度肿大 在超声探测时,脾脏形态一般正常,各径线长度可稍有增加,在仰卧位平吸气时,肋缘下刚可探及脾脏,深吸气时,脾下缘约在肋缘下2—3cm。右侧卧位时更易探及脾脏下缘。 2、脾脏中度肿大 声像图上脾脏失去正常形态,各径线测值明显增加,增大比例可不一致,助缘下在仰卧位平吸气或呼气时均可探及脾脏,深吸气时,脾下缘在肋缘下超过3cm,直至平脐。脾脏上下极处轮廓圆钝,脾前缘切迹较浅而模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脾静脉稍增宽,脾内血流稍见增多。

13 3.脾脏重度肿大 声像图上脾脏失去正常形态,两极处轮廓圆钝,脾门切述消失,周围脏器可被肿大脾脏推挤而向四周移位。脾下缘超过脐孔水平,有的甚至可达盆腔。脾实质回声增粗。彩色及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脾静脉内径明显增宽,有时有扭曲现象,脾门区血管增多弯曲,呈类似海绵样结构,称脾静脉海绵样变。 三、脾肿大病因 (一)充血性脾肿大

14 由于脾静脉是门静脉的一个主要分支,当门静脉压力增高时,脾脏由于淤血、纤维化而增大,如在肝硬化、慢性右心衰竭、门静脉或脾静脉炎症或血栓形成。声像图特征(图315-1、图315-2)为:①脾脏常呈中度或重度肿大,最严重者脾脏下缘可达盆腔,内侧缘可超过正中线。②脾实质回声在病期较早时常呈较低、较密,均匀分布;随着病变加重,脾实质回声显著增高、增密、变粗,分布较不均匀。③脾实质内可出现增宽的脾静脉属支。④脾门区脾静脉有明显增多、扭曲、扩张,内径常可达0.5—0.8cm(彩图 )。⑤有时可见脾静脉内有血栓回声,脐静脉有重开迹象。当脾实质内有含铁血黄素沉着。结缔组织增生和机化,伴有钙盐沉积,形成含铁结节时(Gamma-Gaudy 小体),可呈现散在分布的中一高回声(图 )。

15

16 (二)感染性脾肿大 各种急性或慢性全身性感染均可引起脾肿大。如在病毒性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伤寒、副伤富、全身粟粒性结核、急性血吸虫病等,脾脏可因显著充血与炎细胞弥漫性浸润而增大。声像图上脾脏呈轻度增大,形态多无明显变化;内部回声较低,分布尚较均匀,故变化并不太明显。在感染得到控制或消除后,在声像图上脾脏可恢复正常。慢性感染如血吸虫病、病毒性肝炎、疟疾等,由于长期有炎症细胞浸润,并促使网状纤维增生,在声像图上可见脾脏有中度或重度肿大.各径线测值明显增大,并失去正常形态;脾脏内部回声较正常时增密、增强,分布稍不均匀;脾门区脾静脉及分支内径均可见不同程度增宽。

17 (三)、血液病性脾肿大: 在白血病、恶性淋巴们、恶性网状细胞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由于白细胞或红细胞及其 幼稚细胞异常增生和浸润,或淋巴组织和网状内皮系统呈弥漫性恶性增生而致脾肿大。声像图表现:①脾脏明显增大,各径线测值均增加。脾极度肿大多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下缘可平脐,甚至下达盆腔。②脾脏实质回声较低,一般常低于正常脾脏。病程较长或纤维组织明 显增多时,脾实质回声亦可稍高于正常脾


Download ppt "超声医学 第六章 脾脏疾病的诊断."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