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十二章 线虫 第一节 概论 一、形态 1、成虫圆柱形,不分节,两侧对称,雌雄异体。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十二章 线虫 第一节 概论 一、形态 1、成虫圆柱形,不分节,两侧对称,雌雄异体。"—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二章 线虫 第一节 概论 一、形态 1、成虫圆柱形,不分节,两侧对称,雌雄异体。 2、原体腔(假体腔):体壁与消化道之间的腔隙,无上皮细胞, 腔内充满体腔液,流体静压。 3、体壁:由角皮层、皮下层、纵肌层组成。 4、消化系统:口孔、口腔、咽管、肠、肛门,完全的消化道。 5、生殖系统:雄虫的,单管型;雌虫的;多为双管型。 6、虫卵:卵圆形,无卵盖。卵壳(卵黄膜、壳质层,脂层组成)

2 二、生活史 1、基本发育阶段,卵、幼虫、成虫, 幼虫发育需4次蜕皮。 2、生活史类型: (1)土源性线虫,不需中间宿主,直接发育型。 A、蛲虫卵产生后不久即具感染力 B、卵在外界发育至感染期虫卵,如蛔虫、鞭虫 C、卵在外界孵出幼虫并发育至感染期幼虫,如钩虫 (2)生物源性线虫,需中间宿主,间接型。幼虫在中间宿主体内 发育为感染期幼虫后,感染人体,寄生组织内。丝虫

3 第二节 似蚓蛔线虫(蛔虫) Ascaris lumbricoides 一、形态 1、成虫:蛔虫是寄生人体的肠道线虫中体型最大者,似蚯蚓。 2、顶端有口孔,围以三个唇瓣,“品”字形,内缘有细齿 3、雌虫生殖系统,双管型 4、雄虫尾端向腹面弯曲,一对交合刺 5、虫卵,受精蛔虫卵,宽椭圆形,蛋白质膜;卵壳(受精膜,壳 质层,蛔甙层);卵细胞 未受精蛔虫卵 脱蛋白膜卵 感染期卵(含蚴卵)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二、生活史 成虫(人小肠)------卵随粪排出,受精卵在适宜温湿度,氧3W  感染期卵,经口感染  幼虫侵入肠壁V 经肝,右心,肺,支气管,会厌,咽------胃------ 成虫 三、致病: 1 、 成虫夺取营养,破坏肠粘膜,毒素作用、变态反应, 钻孔习性,并发症(胆道蛔虫病,肠梗阻) 2、经肺(哮喘、干咳),毒素:荨麻疹、EOS,异位寄生

18

19

20

21

22 要点 1、人:唯一终宿主 2、受精蛔虫卵在外界适宜环境发育3周为感染期卵 3、经口感染 4、并发症严重 四、诊断 1、粪检虫卵 ,直接涂片法;改良加藤法 五、流行 1、传染源:粪中含受精蛔虫卵的人 2 、产卵量大、虫卵对外界抵抗力强;直接发育;人粪施肥;感染率高 六、防治: 丙硫咪唑、伊维菌素

23

24 第四节   蠕形住肠线虫(蛲虫) Enterobius vermicularis 一、形态 1、成虫 细小,乳白色,线头状,头翼、咽管球 2、雄虫后端卷曲“6”字形,雌虫长纺缍形,尾尖直,双管型子宫 3、虫卵:无色透明,”D“形;含蝌蚪状胚胎 二、生活史   成虫(人盲肠、结肠、回肠)------夜间雌虫肛周产卵, 虫卵,6小时 感染期卵,肛门—手—口途径, 幼虫 周 成虫。 三、致病:肛门,会阴部瘙痒,消化紊乱、神经精神症状 异位寄生(阑尾炎、盆腔炎)

25

26

27

28

29

30 1、雌虫在交配后,夜间肛门括约肌松驰时爬至肛周产卵
2、受精卵发育至感染期卵仅需6小时 3、肛门--手-口途径,自身重复感染;体外感染为集体生活者多。 4、成虫寿命短(2-4周) 5、肛门拭子法、透明胶带法检查虫卵,清晨便前。 四、流行 1、人:唯一的传染源 2、传播方式:A、肛门-手-口   B、接触感染和吸入感染        C、逆行感染 3、儿童集体机构聚集性特点,易重复感染 五、防治 1、防止再感染 2、阿苯哒唑,甲苯咪唑

31 第五节  十二指肠钩口,美洲钩虫(钩虫)hookworm
一、形态 1、成虫,细长1cm;口囊;钩齿,板齿;头腺1对。 头腺分泌抗凝素;咽腺分泌乙酰胆碱酶, 雄虫末端膨大为交合伞;交合刺1对。 两种钩虫成虫鉴别: 鉴别点    十二指肠钩虫       美洲钩虫 1、体形     “C”形        “S”形 2、口囊 两对钩齿 一对板齿 3、交合伞 圆形 扁圆形 4、背辐肋 远端分支,每支分3小支 基部分支,每支分2小支 5、交合刺 两刺末端分开 两刺合拢

32

33

34

35

36

37

38 2、虫卵:椭圆形,壳极薄,无色透明,含2-4个卵细胞
3、幼虫:杆状蚴,前端钝圆后端尖细,有口孔 丝状蚴,口孔封闭。(感染期蚴) 二、生活史 成虫(人小肠) 虫卵随粪排出 ,体外发育、 (24H) 孵出幼虫 ,(48H)第一期杆状蚴、蜕皮 5-6天 第二期杆状蚴,蜕皮 丝状蚴,口孔封闭, 感染期蚴接触皮肤,钻入人体 ,入血,到右心 , 经肺,肺泡 ,支气管,咽 吞  小肠成虫。  经皮肤感染,丝状蚴;十二指肠钩虫可经口感染。

39

40 三、致病 1、钩蚴性皮炎(粪毒) 2、 咳、血痰、哮喘 3、钩虫性贫血:成虫主要致病,缺铁性贫血。 A,成虫寄生于小肠,咬附吸血,边吸边排; B, 分泌抗凝素,渗血; C,更换吸血部位,漏血;组织血管损伤,失血; D, 肠粘膜溃疡,吸收减少;消化道出血 。 E, 铁,蛋白质丢失,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4、异嗜症 5、婴儿钩虫病 6、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41

42

43 四、诊断:1、饱和盐水漂浮法 、钩蚴培养法 五、流行 1、传染源:患者、带虫者 2、人粪施肥,旱地作物,手足接触土壤 六、防治:综合防治 1、驱虫,阿苯哒唑、丙硫咪唑赛特斯(含阿苯哒唑、双羟萘酸嘧啶) 2、补充Vc、铁、蛋白 3、个人防护

44 Figure 1. Distribution and prevalence of human hookworm infection in China.


Download ppt "第十二章 线虫 第一节 概论 一、形态 1、成虫圆柱形,不分节,两侧对称,雌雄异体。"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