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閱讀小書房 應用練習 問題討論 課文賞析 課文結構表 課文.注釋 動畫欣賞 作者 題解 課文前哨站 學習重點 應用練習補充資料 作者補充資料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閱讀小書房 應用練習 問題討論 課文賞析 課文結構表 課文.注釋 動畫欣賞 作者 題解 課文前哨站 學習重點 應用練習補充資料 作者補充資料"—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 閱讀小書房 應用練習 問題討論 課文賞析 課文結構表 課文.注釋 動畫欣賞 作者 題解 課文前哨站 學習重點 應用練習補充資料 作者補充資料
題解補充資料 課文前哨站補充資料

3 一、認識《幽夢影》一書的特色。 二、學習用簡潔的文字,表達生活的體驗與感受。 三、體會讀書的樂趣和生活的情味。 學習重點

4 文人的格言小品||幽夢影   《幽夢影》是一部隨筆札記,共收錄了二一九則短文。內容涵蓋生活品味的追求、人生經驗的體悟與讀書雜感的記述,行文灑脫、清新簡練。句子長短錯落,有格言、有韻語,多以偶句形式呈現,讀來頗有詩歌吟哦之美。林語堂博士曾大力推荐,稱之為「文人的格言」,並英譯此書,讓西方世界見識中國文化之美。 ● 書名解析:幽,幽人、隱士。夢,虛幻莫測。影,隨形而生,虛幻多變。書名意指﹁幽人隱士對虛幻難測的人生之感悟﹂。 ︵吟詠︶ 課文前哨站 ︵參差相雜的樣子︶

5 ◆課文前哨站補充資料 一、幽夢影特色   全書文學創作之意味極 濃,藝術欣賞之境界亦高。誠如石龐之序所言:﹁清如梵室之鐘,令人猛醒;響若尼山之鐸,別有深思。﹂

6 二、幽夢影簡介 (一)書名由來   《幽夢影》是一本筆記式、格言式的小書,內容豐富多元,係張潮將平時生活的感懷隨手錄下,最後集腋成裘而成的書籍。該書為何題名為﹁幽夢影﹂呢?根據《幽夢影跋》所述:﹁書名曰﹃夢﹄曰﹃影﹄,蓋取六如之義。饒廣長舌,散天女花,心燈意蕊,一印印空,可以悟矣。﹂是由佛經《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的六如得到啟發,感受到人生的真諦,

7 常是在電光石火的夢幻中才體會得透澈,有電光石火猛然一悟的意思,更有如夢似幻的感受。
(二)內容特色   本書內容包羅萬象,大體而言,主要是以生活品味、人生 體驗、讀書雜感三大類為主。 1生活品味的追求   翻開《幽夢影》一書,隨處可見山水雲雨、風花雪月、鳥獸蟲魚、香草美人、琴棋書畫、園林建築、讀書著書、談禪交遊、飲酒賞玩等字眼,無形之中,這也表現了作者的嗜好追求與觀念心態。茲舉幾例作為說明。

8 2人生經驗之體悟   張潮重視創作者的親身體驗和生活閱歷,他認為一位作家必須深入生活、體悟人情世事,並對人生、社會、宇宙作深刻的觀察與體會,才能寫出真性情、真文章。 3讀書雜感之記述   昔日士子以讀書為一生之志業,無時不可讀、無處不可讀,故張潮認為書重在讀、貴在用,不僅僅是案頭擺飾而已,所以他說:﹁多情者不以生死易心;好飲者不以寒暑改量;喜讀書者不以忙閒作輟。﹂﹁藏書不難,能看為難;看書不難,能讀為難;讀書不難,能用為難;能用不難,能記為難。﹂

9 (三)藝術特色 1善用排比、對偶、類疊句法   張潮在《幽夢影》一書中善於運用整齊的文句、綿密的氣勢,使聲韻、節奏產生如排山倒海般的美感,增強了文章的氣勢,如﹁賞花宜對佳人,醉月宜對韻人,映雪宜對高人﹂給讀者鮮明又強烈的印象,也使得文詞更有渲染力。 2善用比喻   張潮在《幽夢影》裡運用比喻,目的在使形象更為凸顯,寄寓的道理更為深刻,使文章更有生命力,如﹁春風如酒,夏風如茗,秋風如煙,冬風如薑芥﹂,在比喻中,具體地呈現出四季不同的風貌。

10 3善於運用想像力   在《幽夢影》裡張潮運用豐富的聯想力,對事物作類似聯想,如﹁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想得意詩文。﹂ 三、對幽夢影的評價   林語堂在《張潮的警句》一文中說:﹁人則以了解生活的藝術家的資格去選擇大自然的精神,而使它和自己精神融合起來。這是一切中國詩文作家所共持的態度。不過其中以十七世紀中葉的詩人張潮在所著《幽夢影》一書中說得最透澈。這書是一種文人的格言,中國古代類似的著作很多,但都不如這書而已。﹂︵林語堂《生活的藝術》︶

11 題解 本文選自《幽夢影》。《幽夢影》一書內容包羅萬象,抒發作者對讀書治學、品德修養、遊歷交友的體悟與心得。
  本文選自《幽夢影》。《幽夢影》一書內容包羅萬象,抒發作者對讀書治學、品德修養、遊歷交友的體悟與心得。   本課第一則以讀書為喻,說明與不同類型的朋友相處的感受。第 二則說明善於讀書的人,對於周遭事物都能用心體會,因此處處皆是 可讀之書。第三則指出悠閒之樂,在於可從事許多有意義的活動。第 四則談到對讀書、買書、行善三件事的執著。四則內容雖各有偏重, 但文句精潔、趣味雋永,同樣值得再三玩賞。 題解

12 包羅萬象:內容豐富,應有盡有。 精潔:精緻潔凈。 雋永:有情趣而耐人尋味。多指文章或談話方面。

13 題解補充資料 課文提要 1文體:論說文。 2主旨: (1)第一則││以讀書為喻,說明與不同類型的朋友相處的感受。
 課文提要 1文體:論說文。 2主旨:  題解補充資料 (1)第一則││以讀書為喻,說明與不同類型的朋友相處的感受。 (2)第二則││說明善於讀書的人,到處都是可讀之書 (3)第三則││指出悠閒之樂,在於可從事許多有意義的活動。 (4)第四則││作者談到對讀書、買書、行善三件事情的執著。

14 3作法:作者以隨筆的方式來記錄他的讀書交友、生活體會及人生智慧,每則皆文句精潔、趣味雋永。
4特色:善用排比的修辭,使文字極具節奏感而有氣勢。 

15 作者 張潮,字山來,一字心齋,號三在道人,清 徽州(今安徽省 歙縣)人。生於世祖 順治七年
心齋:別署﹁心齋居士﹂,名其居為﹁詒清堂﹂。 花鳥春秋:選自《檀几叢書》《附政》 ,共一卷。此書內容充滿生活之情趣,藉由觀察了解,對事物或感受有非常細緻的刻畫。   張潮,字山來,一字心齋,號三在道人,清 徽州(今安徽省 歙縣)人。生於世祖 順治七年 (西元一六五○年),約卒於聖祖 康熙四十六年(西元一七○七年),年約五十八。張潮藏書頗 多,涉獵廣博,能詩文,著述頗豐,有《幽夢影》、《花鳥春秋》等書傳世。 作者 【張潮】

16 1三在道人稱號由來:張潮晚年的生活十分困窘,康熙三十八年又因政治案件入獄,家產幾乎耗盡。在《昭代叢書》云:﹁僕自卯歲失足以來,生計蕭然,日就困憊。﹂便曾在《尺牘偶存》云:﹁若弟百無一有,近年自號三在,其一,田尚在,不須買米;其二,屋尚在,不須僦︵租︶住,其三,此身尚在,未就木也。﹂雖然稱三在,但可見張潮晚年心境的消沉,人生的坎坷與生活的艱難讓他感到無比的落寞。 作者補充資料

17 2石龐《幽夢影序》稱其﹁才奔陸海﹂。張潮一生,工詩、擅詞,又能文、能編,涉獵廣博,藏書又多,可說是多才多藝,著述豐富。可惜所寫之詩詞未見留傳,誠屬美中不足。

18 請點選欣賞本課動畫 動畫欣賞

19 課文‧注釋 (一) 對淵博友,如讀異書;對風雅友,如讀名人詩文;對謹飭友,如讀聖賢經傳;對滑稽友,如閱傳奇小說。
  對淵博友,如讀異書;對風雅友,如讀名人詩文;對謹飭友,如讀聖賢經傳;對滑稽友,如閱傳奇小說。 ︵生活中有了滑稽友相伴,必逸趣橫生,倍感風趣︶ ︵與謹飭友相處,可促人自省自勵,見賢思齊,正是孔子所云的﹁友直﹂︶ ︵結交文人雅士,可增添生活情趣,提升性靈︶ ︵結交淵博友可增廣見聞,令人有充實感,正是孔子所云的﹁友多聞﹂︶ 滑稽:本義為能言善辯,言辭流利。後指言語、動作或事態令人發笑。 排比 課文‧注釋

20 4經傳 統稱聖賢所著的書。傳,音 ,用來解釋經文的書 5滑稽 文言讀音 ,今或讀為 。言行可笑而逗趣。 6傳奇小說 傳述奇聞異事的小 說。
注釋 1異書 指不常見的珍本祕籍。 ︵不常見而珍貴的書籍︶ 2風雅 瀟灑文雅。 3謹飭 言行謹慎而莊重。 飭,音 ,嚴謹。 4經傳 統稱聖賢所著的書。傳,音 ,用來解釋經文的書 5滑稽 文言讀音 ,今或讀為 。言行可笑而逗趣。 6傳奇小說 傳述奇聞異事的小 說。 第一則:以讀書為喻,說明與不同類型的朋友相處的感受。

21   和學問淵博的朋友相處,就像在讀稀有而珍貴的書籍;和瀟灑文雅的朋友在一起,就像在讀名人的詩文佳作;和謹慎端莊的朋友相處,就像在讀聖賢哲人所作的經典著作;和詼諧有趣的朋友在一起,就像在讀一部內容精彩的傳奇小說。 語譯

22 謹、饉、僅、覲 1謹 : 慎重、小心。 如:謹言慎行。 2饉 : 泛指農作物歉收。 如:饑饉之歲(收成不好的 年歲)。
1謹  : 慎重、小心。 如:謹言慎行。 2饉  : 泛指農作物歉收。  如:饑饉之歲(收成不好的    年歲)。 3僅  : 只、不過。如:碩果僅存、僅此一家,別無分號。 4覲  : 下級人員進見君王或上級長官。如:覲見總統。 謹、饉、僅、覲

23 飭、飾、蝕 1飭 : (1) 嚴謹。如:謹飭之友。 (2) 整頓、治理。 如:整飭軍心。 2飾 : (1) 遮掩、偽裝。
1飭  :  (1) 嚴謹。如:謹飭之友。  (2) 整頓、治理。    如:整飭軍心。 2飾  :  (1) 遮掩、偽裝。    如:文過飾非(掩飾過失、      錯誤)、粉飾太平。  (2) 裝扮、打扮。    如:裝飾品 3蝕  : 損耗、虧損。 如:偷雞不著蝕把米。 飭、飾、蝕

24 課文‧注釋 第二則:說明善於讀書的人,到處都是可讀之書。
(二) 第二則:說明善於讀書的人,到處都是可讀之書。 ︵文章是案頭的山水︶ ︵說明萬物靜觀皆自得︶ ︵山水是地上的文章︶ ︵說明處處留心皆學問︶   善讀書者,無之而非書:山水亦書也,棋酒亦書也,花月亦書也;善遊山水者,無之而非山水:書史亦山水也,詩酒亦山水也,花月亦山水也。 課文‧注釋 排比 排比

25 7無之而非書 指各種事物都可以當成書本來讀。之,泛指各種事物。 8書史 書籍史冊,在此泛指一般書籍。
注釋 語譯   善於讀書的人,可以把各種事物都當成書來讀:山水也是書,棋酒也是書,花月也是書;善於遊山玩水的人,可以把各種事物都當成山水來遊歷:書籍是山水,吟詩喝酒也是山水,花月也是山水。 7無之而非書 指各種事物都可以當成書本來讀。之,泛指各種事物。 8書史 書籍史冊,在此泛指一般書籍。

26 課文‧注釋 第三則:指出悠閒之樂,在於可從事許多有意義的活動。
(指風景優美或有古蹟的地方) 第三則:指出悠閒之樂,在於可從事許多有意義的活動。   人莫樂於閒,非無所事事之謂也。閒則能讀書,閒則能遊名勝,閒則能交益友,閒則能著書。天下之樂,孰大於是? (三) (沒有) 設問(激問) (空閒無事的時候) (比) 課文‧注釋 排比 (比) (此、這) 代詞 (做、從事) (事情)

27 孰、熟、塾 注釋 1孰 : (1) 誰。如:孰是孰非。 (2) 何、什麼。 如: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熟 : (1) 技藝精巧、熟練。
1孰  :  (1) 誰。如:孰是孰非。  (2) 何、什麼。 如: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熟  :  (1) 技藝精巧、熟練。 如:技藝純熟。  (2) 果實成長至可收穫的程    度。如:瓜熟蒂落。 3塾  : 古代私人設立的學  堂。如:私塾先生。 9無所事事 不做正事,遊手好閒。    玩日愒歲、飽食終日。    日不暇給、宵衣旰食。 10孰 音 ,什麼。 孰、熟、塾  【無所事事】

28   一個人再也沒有比閒暇更快樂的了,但閒暇並不是指到處遊蕩,不做正事。閒暇就可以讀書,閒暇就可以遊覽名勝,閒暇就可以結交良友,閒暇就可以撰寫書籍。世界上的快樂,有什麼比閒暇還來得大的呢?
語譯

29 課文‧注釋 第四則:作者談到對讀書、買書、行善三件事情的執著。 (四)
(概括之詞) 第四則:作者談到對讀書、買書、行善三件事情的執著。 ︵本則首句說明讀書不求嚴格深刻,就很難有真正的功效;第二句說明買書不貪多嫌少,就無法廣讀好書,以增廣見聞;末句說明行善不痴迷,就很容易流於﹁為德不卒﹂或﹁沽名釣譽﹂) (四)   凡事不宜刻,若讀書則不可不刻;凡事不宜貪,若買書則不可不貪;凡事不宜痴,若行善則不可不痴。 排比 (應該) 課文‧注釋 映襯 映襯 映襯

30 注釋 語譯   對於所有的事情都不應該嚴苛,至於讀書,就不能不嚴苛;對於所有的事情都不應該貪心,至於買書,就不能不貪心;對於所有的事情都不應該沉迷,至於做善事,就不能不沉迷。 11刻 音 ,嚴苛。 12痴 音 ,沉迷。

31 ◆課文結構表 第二則 (獲得人生的智慧) 第一則 (朋友類型) 淵博類—如讀異書(可增廣見聞)。 風雅類—如讀名人詩文(可提升性靈)。
謹飭類—如讀聖賢經傳(可端正品德)。 滑稽類—如閱傳奇小說(可增加生活情趣)。 ◆課文結構表 法門二 法門一 善遊者 善讀者 人文類 自然類—花月。 人文類—棋酒。 自然類 山水。 花月。 書史。 詩酒。

32 執著一|讀書|拓展知識領域。 執著二|買書|坐擁書城樂趣多。 執著三|行善|提升性靈生活。 第四則 (圓滿的人生) 第三則 (人間至樂)
能讀書(讀萬卷書,以增廣見聞,提升生命層次)。 能遊名勝(行萬里路以開拓胸襟,陶冶性情)。 能交益友(敦品以致聖)。 能著書(立言以傳後世)。 執著一|讀書|拓展知識領域。 執著二|買書|坐擁書城樂趣多。 執著三|行善|提升性靈生活。

33 課文賞析 切磋:本指切磨骨角玉石使其漸成器具,後用以比喻互相督促研討,以求精進。
  《幽夢影》是一本透過對生命的深刻體驗,而抒發出充滿知性、哲理的人生小品。全書以簡潔雋永的文句來呈現,立論警省有味。   第一則說明朋友就像是一本本豐富、生動的書:與「淵博友」交往,可增廣見聞;和「風雅友」相處,能提升性靈;與「謹飭友」切磋,可端正品德;和「滑稽友」為伍,能增進生活樂趣。多與人交往,便是在閱讀各種不同特色的書籍。在閱讀與被閱讀的互動過程中,生命也因此更加豐盈。 課文賞析

34   第二則說明一個善於閱讀的人,能讀有字之書,也能讀無字之書。畢竟「處處留心皆學問」,只要能細心體會觀察,就可以從各種事物中,學習到人生的智慧。同樣的,一個善於遊山玩水的人能領會優游山水的樂趣,也能從各種事物中體悟出生活的情趣。   第三則說明閒不是無所事事,而是別有寄託。閒之所以可樂,在於能利用閒暇從事有意義的活動,以提升生活品質,故天下之樂,莫大於此。 課文賞析

35 坐擁書城:比喻藏書極多。   第四則說明「刻」、「貪」、「痴」原本都是負面的舉止或心態,理應戒除才好,但在「讀書」、「買書」、「行善」這三方面卻例外。因為讀書重積累的工夫,如果不能積極求知,深入鑽研,就無法獲得真知;不吝於買書,不僅能體會坐擁書城的樂趣,也能獲得豐富的精神糧食;至於行善,積善才能成德,唯有持之以恆的行善,其影響力才可久遠。 課文賞析

36 問題討論 一、第一則中,作者提到四種類型的朋友,試問哪一種與「立德」最有關係?在你的生活中,還有哪些不同類型的朋友?
立德:三不朽:指立德、立言、立功三件可以永遠受人懷念和敬仰的事。語本《左傳》襄公二十四年。 答:1對謹飭友,如讀聖賢經傳。 2請同學自由發揮。 問題討論

37 問題討論 三、在這忙碌的現代社會中,如果稍有閒暇,你會做哪些有意義的活動?
二、作者認為「行善不可不痴」,就你看來,人生還有哪些事「不可不痴」?請說明理由。 答:1可以靜心思考,反省自我。   2可以欣賞音樂,陶冶身心。   3可以拈花惹草,怡情養性。   4可與家人團聚,樂享天倫。   5可與友人品茗,促膝長談。   6可以郊遊踏青,滌盡俗慮。   7可以閱讀寫作,充實性靈。   8可以擔任義工,發揮愛心。︵以上答案僅供參考,請鼓勵同學自由發揮︶ 答:請鼓勵同學發表看法。 問題討論

38 應用練習 1容我在此向各位介紹這位來賓,他是我( 八拜之交 點頭之交 ),情同手足的好兄弟。
1容我在此向各位介紹這位來賓,他是我( 八拜之交 點頭之交 ),情同手足的好兄弟。 2舅舅與李伯伯是當年戰場上同生共死的老戰友,多年來已成( 泛泛之交 刎頸之交 )。 3他倆從國小同窗到現在已相識二十年,總是互相扶持、分擔心事,是交情甚篤的( 忘年之交 莫逆之 )。 一、朋友類型:張潮依據性情、專長以及給人的感受將朋友分為「淵博友 」、「風雅友」、「謹飭友」、「滑稽友」四種,在古代成語中也有類似的作法。請圈出下列各句(  )中最符合上下文意的詞語。 應用練習

39 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皆以閱歷之淺深,為所得之淺深耳。
二、閱讀題組:請根據文章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選自張潮 《幽夢影》) 4小李與王老伯相差三十歲,但非常投緣,兩人可謂( 忘年之交 君子之交 )。 5我跟他不過( 點頭之交 管鮑之交 )罷了,談不上什麼交情。

40 ︵  ︶1「隙中窺月」、「庭中望月」、「臺上玩月」三個比喻用來說明什麼?
(A)賞月的興致 (B)時光的流逝 (C)身體的狀況 (D)讀書的境界。 ︵  ︶2根據本文,造成少年、中年、老年三個階段有不同感受的關鍵原因是什麼? (A)閱歷深淺 (B)天賦資質 (C)用功程度 (D)想像力多寡。

41 ◆應用練習一補充資料 1八拜之交:指結拜兄弟或姐妹的關係。 2泛泛之交:指普通膚淺的交情。 3刎頸之交:比喻可同生共死的至交好友。 4忘年之交:不拘年歲輩分而結交為友。 5莫逆之交:指志同道合、心意相投的朋友。 6管鮑之交:春秋時代,齊國宰相管仲和鮑叔牙相交至深。後用來比喻深厚的友情。

42 ◆應用練習二補充資料    少年時讀書,就像從縫隙中窺看明月;中年時讀書,就像站立庭院觀賞明月;老年時讀書,就像獨立高臺賞玩明月。都因人生經驗的多寡,決定了他們所領悟的深淺不同。 語譯

43 閱讀小書房 《新譯幽夢影》,馮保善注譯,三民書局,民國96年
  《幽夢影》一書內容論及讀閒書、廣交友、遊山水、賞花草等,信手拈來都是心曠神怡的雅事。書中筆調清新灑脫,帶領讀者賞玩生活、品味人生。本書除詳為導讀、注譯外,每則並有深入評賞,以供讀者品味之參考。 閱讀小書房

44 閱讀小書房 《新譯菜根譚》,吳家駒注譯,三民書局,民國95年
  本書書名源自「人能咬得菜根,則百事可做。」共收錄三百餘則格言,書中包含為人處世的哲理、進德修行的箴言、禪機佛理的闡發等,是一本充滿人生智慧的小品。 閱讀小書房


Download ppt "閱讀小書房 應用練習 問題討論 課文賞析 課文結構表 課文.注釋 動畫欣賞 作者 題解 課文前哨站 學習重點 應用練習補充資料 作者補充資料"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