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微创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出血的 简易三维立体定位方法 ——“331”法
微创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出血的 简易三维立体定位方法 ——“331”法 山东省交通医院 山东大学医学院教学医院 神经内科 吕涌涛
2
基底节区出血约占高血压脑出血的70%以上,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脑出血部位。随着微创清除术在脑出血中的应用,如何能快速、准确的定位,一直是基层医院临床工作者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对初学者。
目前,临床上定位的方法较多,如应用立体定向仪或CT扫描下定位等,这些方法要么操作较繁琐,要么不易掌握,而且,增加了病人的搬动次数,尤其对危重病人不利。笔者总结近5年来的临床经验,摸索出一套快速、简便、准确的根据CT片的定位方法,简称“331定位法”。
3
1 简易三维立体定位法 所谓“三维立体”:是按三维坐标(X、Y、Z轴)方法,确定血肿穿刺靶点在颅内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即指①X轴:靶点到外侧头皮距离;②Y轴:靶点到前冠状线的距离;③Z轴:靶点到基线的距离。 见图1、图2。 1.1 所需工具:直角筛板定位尺或直角尺和龙胆紫。 1.2 具体方法:“331”—即三条线三段距离一个垂直。
4
1.2.1 三段距离:在血肿最大的层面上,利用CT片上的标尺测量。
第一段距离(a):由颅中线(正中矢状线)测量到最外侧矢状线的距离,做为固定直角筛板定位尺或直角尺的位置。 第二段距离(b):垂直于前冠状线,测量到靶点的距离(Y轴),在第三条线上标出,即为穿刺点。 第三段距离(c):垂直于颅中线,测量靶点到头皮的距离,作为选择穿刺针长度的依据(X轴)。
5
1.2.2 三条线 第一条线:为正中矢状线,由眉心到头顶,做为参照线和参照平面。 第二条线:为基线(OM线、EM线或RB线),但大多数情况下要根据所摄CT片来确定。 第三条线:是在血肿最大的层面,标出平行于基线的一条线(Z轴)。 1.2.3 一个垂直:即穿刺方向垂直于矢状面。
6
2 注意事项 2.1 掌握颅脑CT知识,熟悉颅底解剖关系:因为本定位法关键的是基线的确定,往往由于病情危急,所做CT检查的基线,并不是标准的眶耳线(OM线)、眉听线(EM线)或瑞氏线(RB线),应根据实际CT片的结果,以颅底骨性结构和眼球为参照物,确定基线。
7
OM断面 1、筛窦 4、眼球 7、颞叶 8、乳突小房 10、脑桥 13、小脑 21、晶状体 22、内听道
8
OM-1断面 12、小脑 13、延髓 14、乳突小房 15、外耳道 21、眼球
9
OM+1断面 2、眼球 7、颞叶 9、中脑 19、眶脂体 22、蝶鞍 23、后床突 24、环池
10
标准眶耳线 OM线
11
标准眉听线 EM线
12
标准瑞氏基底线(RB线)
13
2.2 确定血肿最大层面位置:一般每一层CT的间距为1cm,考虑到CT成像的容积效应,确定基线后,应以基线为1,如血肿最大层面在第五层,即由基线向上4cm。
14
2.3 注意CT片的主要骨性结构是否对称,如果由于扫描时头位不正,造成CT层面倾斜,穿刺时的方向,不应过分强调垂直矢状面,而应根据倾斜的情况,向顶侧或底侧取<10度角,为穿刺方向(如双侧不对称≤1cm,穿刺方向<5度角;不对称≤2cm,穿刺方向<10度角)。 2.4 测量第三段距离时,同时测出头皮到血肿外缘的距离,作为在血肿内操作的依据,但要考虑到穿刺针侧孔的位置(侧孔距针头0.5cm)
15
2.5 本定位法也适用于丘脑出血。对于脑叶出血、硬膜外血肿和硬膜下血肿,不必强调垂直于矢状面。本方法不适用于小脑出血。
16
2. 7 有些文献强调避开主要血管和功能区。实际上,穿刺时只要不损及翼点(脑膜中动脉分支处,即额骨角突向后3
2.7 有些文献强调避开主要血管和功能区。实际上,穿刺时只要不损及翼点(脑膜中动脉分支处,即额骨角突向后3.5cm与颧弓上缘向上4cm的交点)和星点(乙状窦处,即外耳道中心向后3.5cm与外耳道—枕外粗隆连线上方1.5cm的交点),一般对其他的血管不会造成损伤。因为,基底节区出血的穿刺点都位于耳廓上区域,
17
由浅到深的血管有:①颞浅动脉:由于在体表可以触及,容易避开;②脑膜中动脉分支:对于针钻一体的穿刺针来说,即使伤及,穿刺针本身就能压迫止血;③大脑中动脉及主要分支:由于在穿刺针上装有颅骨限位器,穿透颅骨后,去除限位器,拔除钻头,换上圆头塑料针芯,缓慢推入脑内,即使遇到大脑中动脉的主要分支,也能滑过。对于功能区,由于基底节出血,穿刺的途径主要通过颞叶(如颞上回),一般不会损伤顶叶功能区,即使不能避免,穿刺针造成的点状损伤较之血肿压迫的直接大面积损伤要轻微的多。
18
3 临床应用 应用该定位法,我们对120例基底节出血、10例丘脑出血的患者进行微创清除术,穿刺成功率100%,术前或术后复查CT,均为术前确定的靶点。 4 结论 本定位方法操作快速、简便、准确,根据CT片,能在几分钟内完成定位,特别适用于危重病人的抢救。
19
谢 谢!
Similar presentations